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女王-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

    社会的和谐来自于各阶层的共同努力;现如今;不论是关中还是巴蜀;岭南还是交趾;陇右还是江南;都以自己是一位华夏帝国的子民为荣。

    对于现如今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已经成为了一名庶民的萧铣也只能甘拜下风的自愧不如。不过他仍旧固执的认为;提高工商业者的想法和思路是错误的;但是经过了长达一年多时间的观察与调查之后;他最终不得不承认;虽然华夏帝国的税赋收入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之高;最重要的贡献者的确是工商业者;而非是农民。

    毕竟;地就那么大;产出也有限;但问题通过了工人的巧手;变成了一件件的生产资料和附加值很高的奢侈品;又经由商人流通之后;使得百姓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使得帝国的税赋收入有了惊人的增长。

    农业税;即便是在现如今的华夏帝国;也只征收了大约相当于两百万贯左右的税赋;其他的;几乎都是工商业提供的;之所以农业税赋这么低;自然还因为朝庭又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税收;例如;不再征收帛布;也不再征发徭役

    也就是说;过去的税赋;只收取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但问题是由于世家门阀的田产也需要征收;所以;农税在这一方面与前朝差不多持平。

    而在工商业方面;光是外贸;就足以占到了帝国税赋收入的三分之一还要多;也就是五百多近六百万贯;因为华夏帝国的很多东西都属于是独有的产物;不论是瓷器还是丝绸;又或者是现如今的玻璃镜子和玻璃制品;或者是茶叶

    这些玩意;在华夏帝国;已经属于是寻常的奢侈品;当然;玻璃镜子还不是;玻璃制品也不是;但其他的玩意;运到了红海之后;绝对是价比黄金。

    不论是茶叶;还是丝绸;都可以换取等重的黄金;至于瓷器与玻璃制品;也都被那些西域诸国以及西方诸国所热烈追捧;甚至认为这些东西舶来的国度;肯定一如天堂一般神奇与充满了惊喜。

    用晶莹剔透的玻璃器具或者是犹如牛奶一般洁白的瓷器冲泡茶叶;所带来的视觉上的享受;足以令那些西泰诸国的贵族王公们瞬间觉得自己一下子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起来。

    特别是当来自神秘的华夏帝国的商人亲自演示如何泡茶;如何用茶来敬客之后;更令这些西泰诸国的人们觉得华夏帝国就连为了解渴都能够弄出这么多的道理和规矩;绝对令人仰视。

    至于什么西域诸国;还有华夏帝国周边诸藩国更是不用说;已经完全被华夏帝国的这些高档奢侈品所收买;甚至有些部落头人以自己家里边的玻璃或者瓷器比其他部落头人多为荣。

    而通过贸易;大量的财富开始向着华夏帝国集中;而华夏帝国的探矿队就像是一批批露出了獠牙的蝗虫;撒播到了华夏帝国的周边诸国;以帮助他们发现矿藏。

    发现了之后;华夏帝国拥有五十到一百年的开采权;当然;所开采出来的各种金属会折算而钱帛;来交换华夏帝国的各种产品。

    这或许就是另外一种比较和平方式的资本掠夺;至少被掠夺者心甘情愿。甚至有不少藩国巴不得自己的疆域内所有的矿藏都被发现被开采;以此能够从华夏帝国的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华夏帝国的探险舰队;在去年就已经发现了大陆岛;也就是后世的澳大利亚;不过本公子喜欢用中文来起名;而不会继续叫什么澳大利亚。

    而这片岛屿又太大;所以于脆就叫大陆岛;在被发现之后;已经派出了超过一万五千名土着劳工还有两千名远征军将士前往;正在适合建设港口的位置修建海港和城市。

    现如今的吕宋岛上;已经有超过两万户十万余华夏百姓迁徙到了此地;他们将会在这里获得免费的房屋和一应生活生产工具;每个人可以获得超过百亩水田;而且;十年的免税期;在这期间;他们所生产的粮食;将会由朝庭按市价收购。

    十年之后;税赋也只会相当于过去田税的一半;正是因为这些大量的优惠政策;方能吸引到渴望拥有自己土地的老百姓前来;再加上之前售卖出去的数百万土地;还将能够吸引超过十到十五万的老百姓前往此地生存繁衍。

    预计三年之后;吕宋岛上将会有近五十万的华夏百姓生产生活。这是目前为止;华夏帝国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移民行动;有了成功的先例;将会为未来的华夏帝国移民工作做出范本。

    预计未来每年都将会移民十到二十万之数;用大量的优惠政策;吸引着华夏百姓们走出去;将太平洋变成华夏帝国的后花园。

    而且;移民中;其中有不少都是关中百姓;相比起其他地区而言;现如今的关中百姓实在显得有些密集;还有就是农田已经足够;再开挖新田下去;将会使得关中将会在数百年后变得破败。

    所以;提前做准备;进行水土保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是必须的。

    除了城市居民;很多失去了土地的百姓;都将会劝说他们离开关中;前往吕宋诸岛;在那里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和家园;那里;会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的未来;就在大洋之外。

    每隔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我就会收到来自吕宋岛的信;都是来自于老五无逸的亲笔信;信中大多是描述着这现如今吕宋的状况;以及发生的事情;还有他处理的手段。

    还有一些;就是他希望能够获得指点的想法;本公子当然不会吝啬指点自家人;甚至有时候我没办法解决的事还拿到朝堂上讨论;拿到了一个恰当的方略之后;再着人送往吕宋岛。

    现如今的吕宋岛上;还有两个师的远征军将士;以及十五万的土着劳工。吕宋岛上如今已经对岛上的冶炼厂进行了扩建;又修建了两个百吨平炉;如今;每个月可以向华夏帝国供应超过三十五万斤精铜和六十万斤钢铁。

    因为吕宋岛上也有煤;所以;不需要将沉重的矿石飘洋过海;而在当地开采出来之后;运送到了冶炼厂冶炼成铜和铁之后;再行运输;如此一来;极大的减少了运输的成本。

    而现如今;我们的运输船的运载量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最大的洛阳级运输船排水量已经达到了一千两百吨;她已经可以乘载四百吨货物远行万里之遥。

    因其运载量和便捷性;还有船舶的速度;使得现如今海运的重要性越发地凸显出来;而强大的华夏帝国海军成为了海运的最大支持与保证。

    华夏帝国海军如今拥有一千吨级战船两艘;七百吨级战舰十五艘;五百吨级战舰七十艘;还有三百吨及以下的战舰近两百艘;目前已经划分为了北洋舰队与南洋舰队。

    “……一千吨级战舰两艘;七百吨级战舰七艘;五百吨级战舰;还有三百吨级及以下的战舰一百艘;另外还有二十五艘五百吨级的运输补给舰。预计一次可将十万全副武装的士兵以及三个月的补给送抵九州岛。”

    “另外;济州岛已经经过了多次的扩建;已经可以同时停靠超过两百艘大型战舰;另外;在这里屯积了三十万兵马一年之用的补给辎重。在这里;我们已经屯兵超过五万;光是训练大型登陆战都已经超过了三十场;预计只要陛下的旨意下达;我们就可以在半个月之内;集中十万精锐之师直逼济州岛之周边诸国。”

    “也就是说;不论是高句丽、新罗、百济;又或者是倭国;还是更南边的硫球诸岛都处在济州岛驻军的打击范围之内。”

    听到了这话;让人们都不禁有些激动;或者说更多的是期待。

第七百八十五章 战争债券的产生() 
“陛下;现如今;距离诸国来朝;已经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如今我华夏帝国国力日盛;我华夏帝国海军成军已久;却从未经历国战。而今;万事俱备;唯一欠的;便是陛下您的旨意。”韦云起放下了手中的教鞭;目光却仍旧落在墙上的巨幅地图上。

    那一幅北方海疆图;这是我们的水手们;花了数年的漫长时间;付出了无数心血与汗水;才得以绘制而成。可以这么说;有了这张图;再配上已经弄好的航海图;那么这一带的海疆;在水手们的眼中;肯定就像是后花园一般闲停信步。

    “十万陆军精锐;五万海军精锐皆已整装待发;就是为了一雪昔日倭国君臣辱我华夏之耻。”我站起了身来;目光扫过了跟前群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朗声言道。

    “而今;距离朕放言五年之内;定灭倭国之期;已经过去三载有余。天下不少藩属之国;怕是就连倭国人都已经快忘记了朕;以及我华夏帝国的诺言;而今;该是实现的时候了。杨恭仁、罗士信、周绍范、屈突诠何在?”

    “臣在……”四人齐齐越众而出;一脸激动地拜倒于阶前。

    杨恭仁为出征倭岛的主帅;罗士信与屈突诠为副;而周绍范为北洋海军大都督;统帅北洋海军;配合杨恭仁对倭岛作战。此番出兵两个军又一个师;这个师自然是特种火器试验师。

    预计将会在五月初向倭岛发动进攻。争取在半年之内;荡平倭岛;而早期派过去的商人们;早就已经摸清了倭岛上各大城市要害以及城防军队的数量。

    另外;倭岛上的大部份铜矿和金矿也业已经探明大部份;预计只要占领了倭岛之后;最多一年的时间;就能够开始向帝国输送这些贵重金属。

    此战;可不仅仅只是针对倭岛作战;更是为未来征服新罗半岛、库页岛、以及琉球诸岛的练兵之用。

    很多的朝庭文武甚至是老百姓;都对于高句丽有着极大的恶感;虽然;华夏帝国的崛起;来源于前隋帝国的崩分瓦解;而前隋的倒塌;很大程度上与高句丽有关系。

    三征高句丽;耗尽了国力和人力;使得原本强盛的隋朝由此崩分瓦解;才有了华夏帝国的趁势崛起。

    不论前朝的功过;但是我们终究是继承了前隋的疆域与百姓;那么;高句丽这个不是玩意的东西;肯定不会是我们的朋友;若是华夏帝国能够征服新罗半岛和辽东之地;拿下前隋举国之力都收拾不掉的高句丽的话;对于华夏帝国上下而言;都绝对是一个提振国民信心和军民士气的好机会;更重要的是;前隋都拿不下的地盘;我华夏帝国一出手就于净利落的将这个前朝的劲敌给斩落马下。

    那么;其他对我华夏帝国心怀叵测的人肯定得好好掂量一二;想好与我华夏帝国为敌到底对不对;别为敌没捞着啥利益反而让自己跟高句丽一样地呃屁掉那可就太还不来了。

    第二天的早朝会;向满朝臣工以及天下百姓宣布了倭国的罪行;并向倭国宣战。虽然老百姓们不太明白;一个远隔万里重洋的小小岛国;怎么得罪到强大的华夏帝国。

    但是那些但凡识字读书的人们都很清楚是为了什么原因;更重要的是在报纸上所描绘的倭岛上的金银与铜矿;才能够让帝国下定决心;远征万里之遥才对。

    当然;这种消息;或许有文人士子猜到;当然也有人站了出来;在报纸上抨击朝庭远征万里之遥之举实在是劳民伤财得可以。

    接下来;自然有御用文人跳出来;有理有据的对于那些人的置疑逐条进行着分析和反驳。如今的华夏帝国;肯定不是为了皇帝的一已之私而发动战争;而战争的获益者也不仅仅只是皇帝的内库。

    更重要的是;未来;倭国被占地区的土地;将会售卖与富庶的百姓;还有就是赏赐给有功之臣;另外;还会留下大量的土地;给国家那些缺少土地的老百姓;免费赠送给他们;供其耕作……总之一件件的利益;全都被扔了出来;原本还大放厥词;叽叽歪歪的那些文人士子瞬间就哑了火。

    甚至不少自家就是世家门阀有点两钱的文人士子立刻开始跟家中商议是不是应该提前作好前往倭岛捞地的准备。当然;虽然战争刚刚开始;胜负未分;但是华夏帝国历来的战绩;早已经让帝国的子民们习以为常;胜利是必须的;失败?除非是天方夜谭。

    老百姓们有这样的信心;说明了他们对于帝国的信心;这是好事;但是对于军队而言;绝对不能轻敌大意;每一次出征作战;帝国参谋部都会提前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来作准备;庙算的胜率都必须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才会确认可以出兵。

    说实话;这个参谋部对于军队的作用明显可见;屈突大将军除了担任军事学院院长之外;目前还兼任着帝国总参谋部总参谋长之职;以此来向朝庭诸将们显示;帝国对于参谋工作的重视。

    而且;有了参谋之后;可以极大的减轻军方重将们的工作;替他们拾遗补漏。让将军们的作战和行军计划变得更加的完善;再加上同时有了政治督导员的参与和宪兵部队的入驻;也杜绝了将军向军队内安插任用私人的可能性;宪兵队严查军纪;各级督导员教育这些军人们学习文化知识;更让他们明白自己是帝国的军队;是向华夏帝国效忠的军

    军队能够战无不胜;军纪严明;正是得益于军事制度的完善。若是跟过去一般;那么;最多几十年过去;将士们;将会成为那些主将的私军;他们所效忠的;将不再是华夏帝国;而是那些只为自己私利而野心扩张的将军们。

    另外一个历史时空的大唐王朝;正是因为军事将领的权柄过大;造成了军阀混乱;更是让大唐王朝丧身于军阀的手中。而到了宋朝时;这才知道抑武扬文。不过;宋朝又抑得太过厉害;使得有宋以来;汉人再难进幽燕一步。

    直到了明朝;华夏大地才得以大一统。说来说去;军队需要的不是抑;而是控制和限制;让军队只在他该发挥战斗力的地方发挥;而不是将刀枪对准自己的父老兄弟。

    而现如今;外面开始在流传;各大商社已经向政府签约了合作意向;他们将会从政府的手中大量采购土地;当然是倭岛上的土地;到时候;等战争胜利;那么他们就能够以一个较低的价格获得倭岛的土地;而在这之前;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投入。

    “……共计三百八十万贯;按两贯一亩水田计算;一百九十万亩水田已经被各大商社出资购得;只等帝国拿下了倭岛;那么他们就可以在倭岛上获得一百九十万亩水田。”房玄龄看着手中的数据;头也不抬地禀报道;不过语气里的兴奋;代表了他此刻的心情。

    “乖乖;这么多?”屈突大将军也忍不住连连砸舌道。“怕是咱们这一次出兵倭岛的军费都要不了这么多吧?”

    “此番出征倭岛;动用的兵力;水陆总计不会超过十五万之数。预计作战时间按半年算;此番的军费消耗大约在一百二十万贯。之前;我们对作战;动用兵力超过三十五万;作战时间持续近四个月;所耗费的军费也大概在两百七十万贯之数。”房玄龄飞快地报出了一组数字。

    “不过;这两番出兵;朝庭不但没有空耗军资;都获得了足够的利益;前一次战争;我们获取了河套套内全境;光是耕地就获得了超过两百七十万亩;更获得了数十万口羊;牛四万五千;马匹三万有余;以及大片的草场。若是换算成钱帛;至少价值五百万贯。而此番;若是倭岛为我华夏所据;倭岛以及周边诸岛有地接近八百万亩;另外;其上的各种金、银、铜矿的开采价值也大约在一千万贯之数。”

    听到了这些报出来的数据;抽气声一声接着一声;屈突大将军手捂在心口;连连摇头不已。“奶奶的;过去作战;只图胜败;从未料及其他;最多也就是俘获一些人口牛羊财帛之物罢了。而今之战争;求的非是胜负之分;而是取其国;夺其疆域……”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而政治是对利益的妥协。有了利益;才有了政治;有了利益;才值得去使用武力获取更大的利益。这一个社会团体在时代生存的法则。

    华夏帝国过去的战争;更多的是反击或者是平叛;很少有说是为了征明和夺取更大利益而作战;不过当时;在那些文人士子的眼里边;战争不过是劳民伤财之举;百姓没有得到实惠;广大利益阶层同样也没得到任何的实惠。

    而唯一获得收获的是皇帝;这样的万人失利;一人得利的战争;自然遭受了广大臣民的反对;但是;我不一样;世界上的利益;不是一个人就能够搜罗得光的;再说了;咱好歹也是有理想有道理的优秀青年;贪图享乐;又能花得了多少钱?

第七百八十六章 轻松到无聊的战争() 
而将更多的利益;均分给更多的人;使得获得的阶层变得广泛之后;那么整个帝国;至少不会反对战争;也不会害怕战争。

    再加上对军人们的抚恤都落到了实处;他们凭着自己的战功可以获得足够的勋田和荣誉足够他们养家糊口。另外善待百姓;经常加入到救灾行列;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行为;得到了广大阶层的尊重。所以;将士们也愿意帝国;为人民卖命。

    举国上下;大概也就只有那些闲得蛋疼;成日构栏之地寻芳问柳的无聊文士才会跳出来以显示他们从书本中学习到的仁慈和善良。

    对于这些意见;我们不需要理会;当然;也不会说因为别人说了几句话就把人关进牢里边;言论相对自由;还是必须的;至少要给老百姓们听一听不同的声音;同样也会让当权者听到;以此警醒;方能少犯过错或者是不犯过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