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哲学启蒙-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观点因而受到冷落,并且也使它自身成为超越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后后现代”成为超越“后现代”的旗号,然而建立在后者并不成熟的基础之上的“后后现代”,更只是一种模糊的倾向。

  二.“后现代”是个幻觉

  现代无疑是历史的,并且即使单纯从生物角度来考虑,人类具有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以及快速演化的本领,从而使结束现代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也几乎必然。然而关键是人类将以何种姿态结束现代而近入新时代呢?现代将给现代人留下什么样的遗产?如果一个时代不以混乱和痛苦结束,人们会主动与它告别吗?新时代的曙光可能显现于如日中天的现时代,而非现时代的废墟之上吗?

  后现代无论是现代的没落抑或是现代之后的时代,如果它是真实的,就应当是萌生于废墟之上、并伴随着时代更迭阶段的混乱和痛苦。任何时代转型都是如此。现代与后现代的更迭不可能发生在现代的蓬勃时期,因而所谓后现代只是一个现代现象,更确切的说是现代处于蓬勃时期的现象。

  科学、*作为现代的两大支柱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弱化。例如虽然对科学的质疑在滋长,然而对科学的每一次检讨都是以科学获得事实上的加强而结束,科学发展带来的问题还只能通过科学方法来解决。虽然*因为台湾与伊拉克的乱局以及不当的战争等开始受到质疑,*化却继续在世界各地展开。作为现代现象的全球问题也首先是通过全球合作来消除。总而言之,现代在近期出现的一系列变化仍以典型的现代方式体现,并且每一个变化都使现代变得更典型。

  无论在现代的哪个阶段,类似的变化总是持续不断。考察整个现代史就会发现,类似“后现代”对现代的演变多次出现;在现代的发展过程中,与今日频繁出现的“历史性突破”、“划时代成就”比肩而立的成就不胜枚举。科学发展每过一个时期就会出现具有颠覆意义的变革,如果将核能、电脑、因特网、人工智能、基因科学等当代的伟大成就放入科学进展的长河中,则它们不过是普通的一瞬。不可否认我们可能处于最新一轮的科技浪潮中,然而与工业革命相比,这样的科技浪潮对人类发展的革命意义仍然逊色许多。相比蒸汽机等数百以至数十年前的发明,当代科技成就对人类的贡献至少需要重新估价。当代科学活动的基础理论都长期囿于前人的成果而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虽然尝试取而代之的努力从未放弃,但是在提出一百五十年后,进化论在生物学领域仍然是占据统治地位的理论,并继续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一个世纪,正如大家看到的一样,理论物理学的进展仍然极为有限。

  而更不能忽视的是科学史上的这些历史性成就对全社会产生的影响。无论是蒸汽机、万有引力、进化论还是相对论,它们都广泛而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参与了社会的革命性变革。就对人类的意义而言,这实在是比纯科学范围内的突破更为重要。

  而反观今天种种被赋予伟大意义的科技进展,它们的能量仍然尚待进一步观察。在社会组织领域,自*成为主流之后并无实质性的变化。数十年前西欧妇女才普遍享有*权,但是在2004年奥地利总统大选中诞生了该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候选人;美国的民权运动至今力量强大,中国在政治领域内的改革成果也在缓慢但顽强的进入十几亿人的生活。从总体上看当代的改变最终导致*得到普及和加强,而*正是现代的两大支柱之一,也是现代区别与其他时代的一个标志。其他一些重大现象诸如全球化之类也是由一连串重大事件构成的渐近的过程,而非专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迹,并且就发展程度而言,当代取得的成就也并不一定比过去的更为显著。

  总而言之,现代仍然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不断自我发展、充满活力的时代,“后现代”取得的一切突破只是通过遵循科学、*等现代既有的发展方式取得,因而目前的进展只是对现代的加强,而非削弱。

  并且从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影响来看,“后现代”取得的这些进展是相当有限的。在几乎任何一方面,“后现代”的人类社会取得的成就与现代以来人类社会的任一阶段相比,都没有革命性超越,甚至没有更多优越之处。甚至“后现代”本身也只有模糊不清并且变动不居的含义。“后现代”本身就在快速演化和自我革新,随着快速演化和大众对它的追捧、期待,“后现代”很快就将丧失它的字面含义。因而与其说后现代独立于其他时代或是现代的一个独立的阶段,还不如说它只意味着一组风格、一股思潮、一种文艺现象。在表现超越的努力上,这些风格、思潮或文艺现象与现代迄今为止出现的所有风格、思潮或文艺现象没有突出的特殊之处。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它只是诸多颠覆倾向的合流,而且在这一潮流内部,又错综复杂、充满矛盾,根本谈不上方向和特色。

  人类文明自进入现代以来便开始快速更新,现代各阶段的成就与当代取得的成就相比都毫不逊色。当代若以其对之前时代在各方面被认为是深刻的超越而可以获得超越现代的结论的话,那么现代的各个阶段都完全有资格以同样的理由在相应的时代提前获得“后现代”的殊荣。当代乃是现代文明革命性进展相对匮乏的时期,却被大众兴高采烈的冠为“后现代”,而之前现代的各个阶段从来不乏伟大的突破性进展,却仍囿于过时的“现代”,而无资格将“后现代”提前。由此可见所谓后现代乃是“后现代”人的自恋、自负心态的一个集中体现,是现代发展至今的群体浮躁心态的一次爆发。

  对“后现代”的鼓噪尤如大跃进时期“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式的热情,是狂热而无知的心态使然。“后现代”是现代人在现代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自我审视的产物,然而这又是以自负为基调的审视。不是社会和昨天不一样了,“后现代”就来了。整个现代社会至今尚未出现改变发展方式的革命性变化,类似现代与中世纪交替那样的革命性变革还比较远。“后现代”若能独立于现代或成为现代一个独立的阶段,须既不是社会在既定方式下的加速发展,也不是多数人的自我幻觉。它须是一场狂澜,尤如科学精神、*主义横扫宗教统治下的中世纪西方,是对既有发展方式的挑战,是新的发展模式的破土萌生,是整个人类文明确立新方向的先兆。

  现代是科学、*、工商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作为主流的时代。“后现代”无论被如何诠释,都并未越出现代范畴,甚至也根本未越出现代的典型时代。它远非一个独立的时代或现代的一个独立阶段,它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内涵。

  并且,无论“后现代”具有什么含义,相对“现代”它都应带有非常浓厚的批判色彩。但是对现代的批判虽然从未停止,也从未成为主流,即便在思想界也是如此。迄今为止对现代各个方面(如科学、*、工商业文明、资本主义)的所有反动都以现代被加强而结束,即便在“后现代”流行的今天也是如此。“后现代”在以一种滑稽的方式流行着。“后现代”的声音似乎强大,然而大多数将“后现代”挂在嘴边的人,不过是将它作为一个时尚名词来使用,使“后现代”成为他们那浅薄思想乐于穿着的又一件时装而已。

  在严肃而富有责任感的学术探讨之外,“后现代”只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它的流行是现代人自我娇嗔与自恋心态的集中体现,是“后现代”人自负心理最大的新发展。时代的弄潮儿们将“后现代”看作了他们面前的流行词汇了,提及“后现代”便是跟上了时代,而若不知道及时提到“后现代”,生活似乎便有黯然落伍的危险。对大多数将其挂在嘴边的人来说,“后现代”纯粹只是一个时髦的词语,而绝没有什么可以探究或需要探究的含义。对这个名词的普及,媚俗的媒体和跟风的大众均功不可没。而它作为思想领域内的众多倾向之一受到大众如此流于表面的偏爱,实在是现代的人们泛着泡沫的自我煽情式的普遍心态的自然流露。

  一句话,“后现代”的出现乃是一种心理需要。事实上仅仅作为一种风格、思潮或文艺现象而非对一个时代的指称,“后现代”完全可以不用如此具有蛊惑力而又被普遍误解的称呼。然而现实是它被称为“后现代”。它在此时出现,并非现代已发展至“后现代”阶段(现代并未行将就木或已经结束),而是当代人的心态疲劳于摩登,需要一个新名词来体现曾经由“现代”来体现的优越。可以说,“后现代”只是这种心理需要的第一个产儿,在同样的心理需要下,将会有“超现代”、“反现代”之类的名词出现。如果某天有人宣称人类已经完全超越现代而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并进而将这个时代以一个与“古代”、“中世纪”、“现代”相提并论的“××代”的面目出现的话;那也是毫不令人奇怪的。时代发展的如此之快以致刚刚出现的“后现代”已经被部分人超越了。既然如此,“××代”的出现又有什么不值得被期待呢?事实上,“后后现代”已经俨然成为一个远非杜撰的时代,被堂而皇之的创造出来了。

  三.“后现代”是场危机

  从远古的蒙昧中走来,人类萌生神话、宗教,又由相信世界是由超自然的诸神主宰转而相信科学、追求客观真理,乐观的认为可以凭借理性的力量创制一种真正正确的认知方式,从而能像诸神一样去把握自然。现代是实践这一乐观主义的时代,现代的繁荣便是实践该乐观认识的结果。

  然而正如人类曾经对上帝创造的至善世界由迷信转为幻灭一样,上述对自身理性能力和科学探索的乐观主义同样开始因其先天缺陷而遭到怀疑。目前至少在学术界已是如此,而这样的怀疑最终将扩展至整个人类社会,导致一个时代的更迭。

  所有这样的变化都使人类离蒙昧时代的天真越来越远,变得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成熟,但也可以说,是越来越趋向衰退。当所有曾被认为是最高远最神圣的人类命运和价值之所系相继黯淡,以至被当作最虚无最荒谬时,这无疑意味着人类史上曾被期待亘古长存永世不变的一个个时代已似过眼烟云。自诩拥有自我超越能力的人类,其文明体系因为这种自我超越而一次次日薄西山、灰飞烟灭。无论后现代是现代的后期阶段还是现代之后的新时代,它在当前都只能扮演着过渡的角色,经历又一次自我超越,也经历又一次更迭、又一次崛起和没落。

  现代正用数百年的时间吞噬数亿数十亿年形成的地质资源,正用几十年的时间破坏诞生以来一直和谐的环境。在所有领域,现代轻易的制造了一堆问题,却没什么有效的办法去应对。年轻的“后现代”就是这些问题中的一个。现代的弊病将在后现代集中显现,现代文明的“成果”要留待后现代去解决。然而即便如此,正如现代人从不担心、反而自得于现代文明一样,“后现代”的人们从没有意识到现代潜藏的危机。现代的危机和“后现代”人的麻木以至自我陶醉,使“后现代”本身即构成现代危机的一部分。“后现代”的流行应当是一个引起警觉的危险的征兆。

  “后现代”是一个标准沦丧、方向迷失的年代。喊着“后现代”的人既不知道也不关心“后现代”的所指,在“后现代”中抛弃和告别的人也并不知道这究竟意味着追寻什么。“后现代”是一个让人困惑的跳跃着变化的年代,是一个以混乱堆砌起繁荣的年代,实是一个有破无立、泡沫贲张的年代。“弄潮儿”争相“创新”,却既不学习、汲取,也懒得积累,都企图建立与“现代”比肩而立的成果,却一次次的以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模仿现代,以回归现代结束对现代的突破。以“后现代”的名义进行的革新是充满浮躁的,“后现代”努力发散,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源泉,“后现代”想持续前进,可只能在“现代”上寻求着力点。

  “后现代”甚至被思想界部分不负责任的人滥用。他们打着探讨“后现代”的旗号向肤浅的大众兜售可以将他们粘在一起的粘合剂,使跟风的众人在“后现代”上找到了可以再一次聚拢的时髦话题。流行中的“后现代”被各色人等恣意利用着。学者用它沽名钓誉,俗人用它附庸前卫,一切浮躁的、流俗的都希望通过贴上“后现代”的标签而获得远非它们应得的那一席之地。看看现在由学界流出来而又能流行的所谓“后现代”理论,再看看大众艺术杂志中带有所谓后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品,不知所云、不知所指,真是鱼目混珠、投机盛行,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凡是凭空产生的和非传统的,都可以冠“后现代”之名以得道。“后现代”的流行折射出来的决不仅仅是宣扬中的进步。“后现代”还引出了由于体制缺陷而长期普遍存在于学术界的溃疡,以及寻找一切孬弱和*之处、甚至是寻找向来与之形同陌路的学术界中的脓水、以求发出更大嗡嗡声的众生百态。这真是一个充满奇迹,让人瞠目结舌的伟大时代。

  “后现代”实在不是一次伟大的转型,不是人类又一轮新成长的拐点。它将背负现代的沉疴,它是一次危机。

  现时代确实处于宕荡起伏、变动不居的状态中,传统的受到普遍挑战,新兴的还未迎来充分成熟,社会诸领域丧失一贯的偶像,更多的人因而得以获得充分自由的空间,同时却又陷入更大的迷茫之中。在社会分工趋向细密的形势下,个人越发渺小,甚至人的作用也越发被质疑。心灵问题在唯物社会凸显,大工业制造的生存威胁越发清晰。现代的问题证明其背后的理论体系的缺陷。然而“后现代”虽以超越现代为目的,却并不能解决现代的危机。

  现代在今天的不安状态以及其中的问题虽然越来越明显,但这些不安和问题自现代以来却都是一以贯之的。这样的危机自现代开始便同时萌芽,一直贯穿现代至今,并且还远未达到集中爆发的阶段。因而“后现代”虽然被提出,却只能是危机的体现,而与现实却并不合拍。现代还没有达到要被超越的地步。

  另一方面,“后现代”虽然企图超越现代,但是在有关现代的基本问题的任一方面都未提出有突破意义的观点。它仍是循着现代去批判现代,只是对其中一些细节的修修补补,而类似这样的调整充斥整个现代历程,其中相当部分还远甚于今天的“后现代”。因而“后现代”就其本身而言也是先天言过其实的。它只是在超越现代的口号下更有效的维持了现代。

  更严重的是“后现代”虽然源自对现代的不满,却是在自诩于现代的集体心态下被传播的。这样的传播严重扭曲了“后现代”的初始面目。“后现代”正迅速沦落为一张崭新的粘蝇纸。“后现代”之所以让很多心怀正直严谨的学者诟病和回避,正是因为较之初始形态它已经被糟蹋的面目全非。而被“后现代”粘住的大片嗡嗡作响的当今现代人的浮躁心态,是比现代危机引起普遍关注的那些部分更令人忧虑的危机。

  现代的发展包含了其中危机的发展,在引起越来越多注意的情况下,“后现代”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不堪担当突破现代困惑的重任。尤其在现代人的思维仍局限于现代危机而未反思产生这些危机的时代局限的情况下,“后现代”不但不能担当解决危机的使命,反而事实上进一步加剧了危机。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文明是中性而非优越的
文明是中性而非优越的

  1.相对和历史的文明

  2.人类现象和一种生物现象

  3.本能活动的总体结果和人性的外化

  4.对文明优越性的心理学说明

  
  1.相对和历史的文明

  当我们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作比较时,立即被感觉到的绝不仅仅是差别,更是差距,而人类文明史更可以和人类历史同义。文明的不断进步体现的不是文明表面上毋庸置疑的绝对和凝滞了的优越,而是存在于文明进程每一个时刻上的相对性和历史性。

  即便“文明”这个词本身的含义也是有局限的。古罗马斗兽场上被喝彩的勇士,今天被视为残酷的奴隶制的祭品;流诵千年的水浒英雄,让贤于有着俊秀脸庞的足球明星,与此同时一贯柔弱并从来被文明强调柔弱的女性典范,幻化为今天红极一时的男性化了的“超女”。“文明”从来没有固定的含义,它一直是相对和历史的。文明无疑是可以“更加”的,今天的文明,明天就可能成为无知、野蛮,而昨天的文明,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