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色洞房-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呀!啊,这样的,就是这样的呀!我看得清清楚楚呀,就是这样的叠就是这样的折,就是这样的把带子捆呀!咋就不是这样的呀?!!!

  qq634048849

第三章:几个女孩
什么事情都是看起来简单,实际干起来难。像《朝阳沟》的王拴保唱的一样。王拴保唱的是什么戏,是豫剧,豫剧是这群青年的好一口,听见了豫剧就像回到故乡一样的亲切,现在还没有离开家乡,也是对豫剧情有独衷。陈干事问:“大家都明白了吗?”朱红厂第一个回答:“明白了。明白了!报告,朱红厂我明白了!”接着,许多青年嘟囔:“再来一遍示范吧!”高兴的陈干事连忙又来一次。在干事的示范下,在干事亲自的指导下,在干事的指挥下,换上服装的青年开始军人第一次的打背包。首先明白的朱红厂把自己的服装装备弄到公社武装部长面前,眼睛对部长笑着就开始了他本来以为庄稼活看起来十分简单的打背包。他是先把宽背包带压在下面,嘴里唱着“好,好,好,你一家伙把它判了死刑……”就开始了!李化学提醒说:“伙计,不是那样,是这样!”朱红厂说:“条条大刀捅骡马,杀猪杀头杀屁股,只要把猪杀死就中!!!”于全西开始打背包。李花学开始打背包, 所有的青年都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始打背包。 军人标准的背包,其叠折,其捆绑,其尺寸,其样式,都是非常的合理,简直说是科学的,甚至是高科技!绝对不像我们看到的农民工的背的大包裹。被子,褥子,被单,军衣,鞋子……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这么都东西,要捆成六十工分高八十工分长的四边行的包。谈何容易!!青年们热情高,干劲大,你追我赶,场面简直让人透不过来气。简直让人目不暇接。简直让人手忙脚乱。这些一直生活在难于温饱的生活里的青年人,一直过着冬夏一条被子,四季几乎一套衣服的日子,什么时候有过这么的奢侈?新衣服穿不完,新被褥这么的多?从什么地方下手呀?孙书杰是从褥子先下的手。于全西是从战备包动手。董金钟是从被子开刀……孙书杰的褥子叠了三折,朱红厂在以前从来没有叠过被子。他们现在是在家乡所在的公社大院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人们生活习惯是从不习惯叠被子的。这是来到人世间18——20年来的小伙子是第一次的叠被子,更是第一次的打背包。 朱红厂从棉衣开始。 棉衣是肥大的棉衣。为什么要挑选这样肥大的呀,有一半的原因是不怨我们的这个小个个青年的呀。部队这个时期的被装,是继承着伟大中华民族宽厚的伟大美德的。无论是夏装,无论是衬衣,无论是背心,无论是鞋子,甚至是裤衩子,都是非常的宽大的。小个子的朱红厂在弄非常肥大的棉袄。朱红厂他把棉袄叠成三折,放到一旁,回头来弄被子。朱红厂把被子从中间对折一叠,再对折,就是四折,再竖着从中间再对折,就成了背包的雏形。嘿!这么的简单!把棉袄棉裤打进背包里呀!刚刚武装干事命令了来着。妈的!棉袄什么时候自动还原了呀!弄棉袄,被子也在反抗,甚至也想还原!

  “报告陈干事,背包绳咋穿进去呀!”

  “报告部长,这样捆中不中呀!”

  “报告指导员,这个咋弄呀?”……

  大家手忙脚乱,

  大家满头是汗,

  大家焦急万分,

  大家争先恐后。

  大家……武装部长和武装干事在指指点点。

  带兵的营长在一旁观看。

  带兵的指导员商朝县在微笑的观摩。

  现在,这些青年还不能算部队的正式战士。

  现在,这些青年还在地方的管辖之下。

  什么时候,这些青年到部队了,才是部队的真正战士。

  什么时候走呀?

  于全西问部长。

  因为于全西本来是大队支书,于全西还当过民兵营长,于全西和公社武装部长熟悉。于全西大列列的问。

  部长回答:“元旦,你们就在部队过了。”

  什么过元旦?

  没有这个习惯,

  习惯的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学校呀、公社机关的门上贴着“欢度元旦”的字样。

  啊,还有几天天时间。

  原来时间过的这么的快呀!

  大家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时间原来真的想流水一样呀!以前总是嫌时间过的慢。总是希望,明天快快到来,总是盼望着快快的长大。认为,只有长大了什么事情就容易了,就连天上的太阳也会有俩三个!啊,本来一直盼望着早早的发放军装,穿上威风的新军装,赶会,走亲戚,到人们面前显摆,尤其要到女孩子面前好好的显摆,尤其是绝对要反复的到未婚妻子家也就是订婚的女方家好好的显摆!还有到县城里照相留念,还有和同学朋友还有亲戚街坊邻居……哎,怎么才剩下几天?为什么才剩下几天,就要当兵走了!10多年的故乡。10多年的家,土院墙的学校,娘的白发,奶奶的坟墓,家里养的那只小母猪,还有什么,大队的领导班子的同事——唉,他们巴不得你于全西走,走的越早越好,走的越远越好,最好一万年不要再回来,最好是从此从地球上消失——还有什么?啊,初恋。还有定婚的人儿,那个邻村的女孩,不是一个女孩,是俩个女孩,其实不但是只有两个姑娘心中有已经就要当兵走的原来支书,是有很多女青年都在想追求于全西。最重要的是两个。一个是东邻村的女孩,一个是南邻村的女孩……

第四章语重心长
“同志们,注意了!那是谁?别左顾右盼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谢部长给讲话!” 干事陈过动招呼大家。

  武装干事陈国栋响亮的嗓门,一里外的人也能听得清清除楚。

  武装干事陈国栋是从部队上“下”来的。

  据说,武装干事陈国栋什么时候还要回部队里去!

  为什么还要回部队上?

  因为,凡是曾经当过兵的人,一生一世,都是部队上的人。

  只要部队一声召唤,就随时上部队,去扛枪打仗,去保卫国家!公社有一个武装部,大队有一个民兵营。这都是军事组织。好象与政府是平行的。为什么建制是这样的呀?实在深奥。不去想。现在想象的空间都被明天的军旅生活占据了。

  48个都已经换上了人民解放军服装的青年使劲的鼓掌。

  48个已经把自己的“背包”“捆”好了的新兵,使劲的鼓掌,欢迎部长讲话。

  大家把巴掌都拍疼了,还在使劲的拍。

  武装部部长谢停匀站在办公室门口的高台子上,武装部部长谢停匀也是从部队上下来的。

  在这些已经换上军装的乡下的青年们的思想里,部长和干事,都是和在一旁站着的带兵的营长梁正心,指导员商朝县一样,都是军队上的人。

  军队上的人,看看人家,站得像笔杆,威武雄壮。严肃。神秘。军队的神秘,一直吸引着这48个青年人。

  军队的神秘,一直吸引着亿万中国人。像毛主席的神秘一样,一直是人民的图腾和崇拜。如果说毛主席是中国人民图腾和崇拜的个体,人民解放军就是人民图腾崇拜的集体。

  武装部部长谢停匀大声朗朗的说:“同志们,现在,我们进行最严肃最隆重的发放入伍通知书。我念到谁,谁就答到,谁就来领通知书!” 

  朝思暮想的理想就要成为现实。

  马上就成为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了!怎么不令人激动?

  从一个乡下的农村的不懂事的满身泥腿子满头高粱花子的孩子成为光荣的伟大的英雄的人民解放军,这是多少同龄人的美好追求和愿望呀! 终于成为现实了。成为解放军一员即将会怎么样呀?就会从贫穷的落后的农村走出去,就会见到大世面,就可能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可能被提升为军官,就可能……,可能太多了,太诱惑。当然,也想到为了保卫祖国。这是革命需要。革命需要这样思想。革命需要这样说。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呀,很复杂,很斑斓,也很有意思。

  武装部部长谢停匀在高昂的情绪激动的讲:“同志们,随着通知书的一发,你们就成为伟大的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了。现在,你们还是农民的子弟。就是这张鲜艳的红色的纸就要改变你们的身份地位!同志们,你们是我们南曹公社革命委员会的骄傲,你们是我们南曹5万贫下中农的优秀儿子,你们是我们武装部的自豪!你们在几千名的优秀子弟的报名,体检,政审等等严格的考察中,一个个脱莹而出。你们是优秀的!你们是合格的。你们是光荣的!你们也是有出息的!你们更是我们的骄傲!我代表公社党委,我代表公社革命委员会,我代表武装部,我代表贫下中农,向你们表示祝贺。同时,我也提出殷切的希望:第一,一定要注意安全。这是一个最重大的问题。你们就要离开家乡,就要到部队的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里去了,当然就高兴,高兴了就忘乎所以,什么爬高上低,什么的打架呀,什么的摔交呀,什么的四处溜逛呀,这些都是容易出危险的。在串亲戚中,等等吧,一定要以安全第一,不要碰住胳臂腿了,不要磕住头脸了。你们一定要健康的皮毛不损失,也就是毫发不损!等几天后,我们把你们一个生龙活虎的送到开往部队的军列上!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你们从现在起,就是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了,是一个已经在序列的革命战士了,要注意以革命战士的思想标准来要求自己。要做到事事处处一革命战士严格要求自己。不准打架斗殴,不准……” 部长一口气说了很多不准。接着希望:健康愉快的度过一个星期的激动时期。希望大家到部队都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都被提升为军官,都光荣的立功,都得大喜报都成为人民军队的栋梁……部长的讲话语重心长,语重心长的话还在讲……干事手里的鲜红的入伍通知书一直的在闪闪发亮……部长最后非常客气的邀请带兵的指导员商朝县讲话。

  指导员商朝县讲话:“同志们呀,刚才谢部长讲的非常的要紧,讲的非常的周到,讲的非常的细致,讲的非常的语重心长,我这里就不多讲了。我要讲的有八点。第一点,安全。安全第一。你们都是青年人,用我们部队一个周副政委的话来说,青年人坐如山,动如兔!就是的呀,动如兔。你们可不能像乱动的兔子呀……”

  发放入伍通知书开始了:武装干事陈国栋响亮的嗓门喊:“于全西!” 武装干事陈国栋响亮的嗓音已经落了,已经落干净了。 没有人回答。鸦雀无声。 为什么会鸦雀无声? 这简直令武装干事陈国栋尴尬。第一炮哑巴了?谁是于全西?没有于全西这个青年人? 不可能! 好象大家都知道于全西这个人确实存在呀! 不但确实存在,还是狗撵鸭子的人物呀! 怎么就没有人应答? 为什么不应答?!难道于全西是临时变卦了,不愿意换衣服了,不愿意去当兵了?!据说,在以前,也曾经发生过新兵入伍的时候——就是换衣服的时候,突然的就变卦了,要么是怎么也不到现场来,要么是人来到现场了,就是不答应,不接受换衣服! 难道于全西?也炮哑了?不会吧,第一炮就哑?! 把于全西放在第一个,这绝对是匠心独运! 是绝对的周密策划! 是绝对的…… 是武装干事陈国栋念错了? 还是根本就没有一个叫什么于全西的新兵? 怎么会没有于全西呀?于全西是南曹公社的名人,于全西不但是南曹公社的名人,于全西还是尉氏县的名人,于全西也是开封地区的名人。为什么是名人呀?这个18岁的于全西青年,已经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于全西不但已经是党员,于全西还是大队党支部书记。据说,于全西还是革命理论家,于全西他写的革命文章,曾经多次的在县人民广播上广播。 听说,于全西是一个他一直要成为一个当革命家。于全西他现在也和大家一样,已经换上了军装,也要到部队当兵。啊!他现在在哪里呀?啊,那个不是于全西吗? 于全西在和公社书记在说话呢。公社书记说:“于全西你现在还可以改变主义,只要你于全西改变主意,我给他们说,叫找一个指标来顶替你于全西。我们有的是好青年!怎么样?” 于全西没有回答。于全西在看和自己一样的的青年们,青年们也都在看这个方向。公社书记说:“怎么样?你于全西只要留下来,我们就把你于全西调到公社办公室。先干副主任。……于全西看看公社办公室的房间。明亮宽敞,高贵。多么向往呀。军装。军装,已经穿在身上,虽然说是刚刚的穿上。公社书记又说:“怎么样?你于全西只要留下来,我们就把你于全西调到公社办公室。先干副主任。” ‘于全西说:“谢谢您,真的感谢您!一直信任我!我去当兵去了。辜负了您的希望。我给您争气!”  武装干事陈国栋响亮的嗓门再喊,是大声的喊:“于全西!” 于全西嘴里大声的,绝对是兴奋,绝对是高兴的答应:“到!到!我到!” 于全西离开公社书记,跑步到干事陈过动面前。于全西立定。 于全西敬礼。 于全西双手接过干事陈过动递过来的鲜红鲜红的入伍通知书!

  鲜红的入伍通知书,本来才有几克重,于全西感到有千斤的重。

  于全西手里的鲜红的入伍通知书在随着他激动的身体在瑟瑟发抖。 这种发抖是高兴的是激动的。这就是盼望的已经很久了的入伍通知书? 干事陈过动语重心长的说:“于全西同志。于全西支书同志,从现在起,你就是一个人民解放军战士了。”其他的已经换上军装的同志们不约而同的就鼓起了非常响亮的掌声。 干事陈过动说:“我希望,我代表公社党委公社革命委员会,我代表贫下中农,殷切的希望,我们的于全西支书,到部队去以后,能够很快适应部队生活,迅速的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忠于祖国的革命军人。当然,我们也非常希望你何支书能够顺利成长,前途无量,前途广大!当一个大军官,当一个伟大的将军!下一个,……”

  于全西手里拿着鲜红的入伍通知书,背着背包,还夹着自己原来的已经穿了很久很久的破旧的农民衣服,出了公社大院的大门,朝家的方向走。于全西边走,于全西边上愁。于全西越走,于全西越上愁……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章哭得像出殡
于全西手里拿着鲜红的入伍通知书,背着背包,还夹着自己原来的已经穿了很久很久的破旧的对襟的制服,出了公社大院的大门。

  朱红厂手里挥舞着鲜红的入伍通知书,夹着背包,抖擞着自己原来的已经穿了很久很久的破旧的农民衣服,在公社大院大门口显摆。

  朱红厂一一的与“新战友”告别,“再见!”“再见!”“明天见!”“部队见!”“到你家里见!我明天还没有空,明天我要见面!后天吧,后天,到我家我爹还有红薯干酒!”小个个的朱红厂一直的显摆不停。 本来就精神的短小精干的朱红厂,现在更加是满面红光。从现在起,大家是真正的战友了呀!孙书杰对于全西说:“我爸爸明天回来,中午,在我家,不见不散。”朱红厂连忙凑过来,问:“书杰,明天中午有什么事情呀?!”孙书杰装着没有听见朱红厂的问话,转脸和高中的同学,也是已经换了衣服的新战士朱新安说话去了。孙书杰的父亲在县直党委工作,是国家干部,是共产党员,是吃商品粮拿工资的光贵人。孙书杰本来就瞧不起小个个简直委琐的朱红厂。虽然瞧不起,面子上却要过得去。笑模笑样的看着朱红厂,嘴里和朱新安一起说话。都是一帮子高中的同学。朱红厂初中也没有念完,因为家里需要工分。高中的同学在这个时代里已经是文化最高级别了——因为,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大学就停课闹革命了。闹革命的不招生了。已经好几年没有什么大学毕业生了。高中生当然是山中无老虎猴子成大王了!也是高中声的于全西,背着背包和几个新战友一起,朝家走。走着走着就咋的上起了愁。怎么上愁了呀!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在。面前就有障碍的呀!障碍还很大的呀!

  于全西没有走大街,大街上是支书于全西一直爱走动的呀!

  原来是大队的支书,是人前的尊敬的榜样。

  现在参加了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本来更加昂扬,为什么放着大街不走,却走小道呀?上愁呀!为什么上愁?为什么上愁?为什么上愁?现实迫使这个从来不服输的、争胜好强的、企图人生梦想人生辉煌的年轻干部小伙子上愁开了。

  和其他许多热血青年一样,于全西在得到今年又要征兵的消息以后,第一反应就是我也要报名,我也要当兵。

  于全西所在的大队征兵动员大会上,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