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务员是怎样烤出来的-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四方,外面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出去总比窝在家里强。我的看法是,在家里总有出去的时候,出去了也可以回来,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不需要想的太多,一直往前走就是了。其实,自己是个头脑简单的人。
没有仔细权衡,就选择了走出去,到完全陌生的城市从零开始打拼。
无心插柳之总结
这个总结没有及时做,三年后再做这个总结,有些已经模糊,比如当时的一些细节、思虑和感觉;也有些清晰了,比如自身存在的问题。
考试方面。这次考试的成功印证了两句话,一句是天道酬勤,一句是厚积薄发。无论笔试还是面试,虽历经波折,但都没有改变大局,归根结底得益于这两句话,还有一点运气的因素。
1、有针对性的学习。笔试课目是综合知识,内容比较繁多,有行测方面的内容,还有写作、哲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与一般公考内容有区别,需要学习内容足够广泛,但是这些内容在考试大纲都已经体现了,虽然仅是几个词而已。我是根据考试大纲要求把里面的内容都在网上搜索了一些题,这些题其实在以前上学时基本都学过,现在是复习,如果之前认真学习了,现在就比较容易了,如果以前没有用心,这次只好用功夫补上了,这点是偷懒不得的,人勤地不懒。
2、注重错题。对搜索到的题分类先做一遍,再对照答案改正,特别是要把做不对的题或蒙对答案的题再仔细看一遍,把错题考察的知识点集中起来,有利于及时多复习几遍,增强记忆。我总结在错题本上的知识点出现在了几道考试题中,这说明这点是有意义的。考试有个规律,你容易错的他就容易考。学习有个规律,你这次做错了的题隔一段时间再做还是错,除非你有过目不忘之功。我的忘性比较好,所以只好经常看一看自己做错了的题。
3、挤时间。古人有读书三余之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其精神实质就是挤边角料时间。遇到过一些朋友,对从事工作不满意,想变动工作,想报考公务员,但又常常抱怨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仔细让他说说工作怎么忙法,实际比我忙碌的程度低多了,给他说说哪些时间可以挤出来,吃饭、走路、上厕所、睡前睡后的时间都可以利用啊,但他还是抱怨没有时间,后来我明白了最根本的问题,是他不情愿挤时间,本来工作有点忙碌,就不如意,再挤出时间学习岂不是更忙。如果不愿挤时间学习,干脆辞职专心考公务员,也是一种选择。但无论如何考公务员就需要学习,学习就需要时间,有时间才有空间。
4、作计划。这次考试,我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每天哪一段时间做什么练什么,都有明确的目标计划,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踏过来,无论笔试还是面试,功夫都比较扎实。
自身问题。反思整个过程,自己存在好多问题,是幼稚、不懂得做事方式方法的表现。
1、没有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整个考试过程,对家人,特别是老婆都是在保密状态下进行,因为担心她反对,每天的日子不好过,她无法理解我,不理解我不甘心碌碌无为一生的心情。为了避免产生冲突,只好保密,但事情最终是要落实的,最后遭到更为激烈的反对,既影响了家庭的关系,又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其实,如果平时注意沟通,多做解释说服工作,争取家人的理解支持,事情会更顺畅,也不会影响家庭和谐。
有个寓言故事: 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到了最后,两败俱伤。狮子快要断气的时候对老虎说:“如果不是你非要抢我的地盘,我们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老虎吃惊地说:“我从未想过要抢你的地盘,我一直以为是你要侵略我!”沟通协商是维系家庭幸福、促进事业进步的一个关键要素。有事情多同家人交流,交流时多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用争吵,不伤和气,让家人多了解自己,可以避免产生许多无谓的误会和矛盾,和颜悦色地进行说服工作,争取支持和帮助,可以更好地实现目的。这方面,我做的很不到位。
2、没有深入分析利害得失。我考公与其他人有许多不同,一是已经有工作了,二是已经工作多年了,三是工作已经打下良好基础,四是已经成家,有老婆孩子了,老人也逐渐上年纪,等等,面临一系列现实的问题。再次选择,就面临太多的放弃,涉及很多利害得失。当时,没有认真分析,没有仔细衡量,只是一味地向着目标前冲,考虑太少,不想后路。虽然现在不后悔,但这不是做事的办法,做出选择之前应该对问题都有所安排的,正所谓,下棋看三步。
3、没有做好充足准备。为什么说这次成功存在运气的成分?因为考试之前许多准备工作并不充足,考虑事情不够周密,比如两次住旅馆都影响了睡眠,差点因小失大,如果细心一点儿,不是太抠门儿的话,这种情况是能够避免的。 。。
无心插柳之情谊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朋友送我情。
周围朋友知道我考上公务员要调走的消息后,十分高兴,要宴请祝贺、送我,一场接一场,朋友送、同学送、领导送、同事送,一杯接一杯,清冽的美酒蕴含着浓浓的情谊渗入血液,流到心中。
去新单位报到那天,以前工作过的两个单位,教育局、县委办的领导不辞辛苦,几百里地把我送到新单位,帮我安顿好才走。他们的祝福、深情、厚望,给了我无限温暖和动力。
他们的情谊,我不想一一细说了,心中永远感激他们,在远离之后,我时常想起他们,甚至梦中回去,和这些朋友坐在一起吃几杯酒,说许多心里话。
平日我虽少言寡语,但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是以“诚”相待,赢得了这么多朋友的深情厚谊。 。。
成为一名公务员
2007年10月,公示结束,11月初到这个地级市人民检察院报到,陆续把手续办理了,填写了一份公务员录取审批表,成为一名正式的公务员,成为一名担负法律监督、维护公平神圣职责的检察官。虽说试用期一年,但还没听说试用期满后不予录用的例子。
报道第一天,上午见了几位院领导,但没有见到检察长。下午,被安排到单位档案室整理档案,我们一批考进5个人,没有分处室、定岗位,先到办公室档案室整理档案。无论做什么工作,调到检察机关工作,成为一名正儿八经的公务员是确定的事情了,也将成为一名手握正义之剑的检察官。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整理档案
单位未整理的档案堆了三间办公室,积攒四五年时间了,杂乱多。单位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不屑于做这等小事,等着新进人员来整理。
整理档案,看似简单机械,实则繁琐,需要脑清心细,具有耐性。整理了几日,别人便开始发牢骚没有意思,但我毫无怨言,埋头苦干,一心一意地做好。有些工作是流水作业,由于我完成的很快,他们以为我偷懒,总想多给我加点活。后来,我提出和一位有意见的同事换一下程序,结果同样的工作他干不过来,还得帮助他。
整理半个月档案后,事情就不多了。有空闲大家聊聊天,或是打牌,这段时间学会了斗地主和拱猪。以前不会,他们说我,全国人民都在斗地主,你怎么可以不会呢?呵呵,但学起来很快,牌技很快娴熟了,总结一点,对地主就是要敢打善斗,不能心慈面软。
整理档案虽然枯燥,但还是有意义的。通过一个多月时间整理档案,对档案知识了解掌握了一些,如档案保存如何分短期、长期、永久,学会了装订案卷;一边整理,一边翻看里面的内容,对单位近几年的工作、人员等许多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增进了同一批考入人员的友谊。这要感谢档案室工作人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整理档案的机会。 。。
第三天的日记
翻出三年的日记,时光在白纸黑字中倒流。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现在摘录一篇日记,反映一下自己当时的思想感受。
“今儿是第三天了,来到检察院是人生一个新起点,但决不是终点。在这个新起点上,如何实现跨越,再上一个新台阶?唯有奋斗,没有痛苦、没有松懈的奋斗。
单位的饭菜比较可口,吃饭比较快,也没有其它事情,因此学习的时间显得比较富足,不能浪费了啊。
整理一天档案。
在单位院内的大青石上刻着“立检为公、执法为民”这句话,每个检察工作人员应该把这句话刻在心上,时刻牢记,并在实践中体现。
给家中打电话,儿子又长口疮了,吃不好饭,老婆想让这周回去。刚来一周,不想这么快就回去,路费百十来元呢。”
做公务员的优越感
在成为正式公务员之前,我还不知道公务员还会有优越感。在县委机关站的是公务员岗位,做的是公务员工作,但我是事业编制,事业编制也不影响提拔,我们的常务副主任,在县委部门工作十几年了,一直都是事业编,高级职称,他不愿走行政编,因为工资会低许多,后来公务员涨工资,他算了算差不多拉平了,才改过来。现在,公务员管理制度越来越规范,估计是不可以了。
到了检察机关,有些人说我是为了成为公务员才背井离乡考到这里的。我感觉,在他们心中,成为公务员是有一种优越感的,我开始没有这种感觉,没有认识到两者有什么不同,只是认为岗位不同而已,并以产生优越感为耻。但时间长了,也滋生了一些优越感,从哪里感觉出来的呢?比如开警车不带驾本,不怕警察叔叔叫住,还沾沾自喜,向朋友显摆;还有一次开车拐弯时,一辆出租车从旁边超车,差点“吻”到一块,心中骂道:“TMD;连警车都敢冲撞。”优越感虽然不明显,但已经渐渐滋生了,这让我认识到优越感其实是一种特权意识,是与平等观念背道而弛的。
其实,全国人民都有优越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吃肉的比喝汤的优越,喝汤的比喝粥的优越,喝粥的比喝西北风的优越;坐车的比开车的优越,开四轮车的比开三轮的优越,开三轮的比开二轮的优越,开二轮的比走路的优越,走路的比光脚的优越;住别墅的比住高层的优越,住高层比住低层的优越,住低层的比住平房的优越,住窝棚的也有优越感,因为窝棚搭在社会主义国家,赤着脚住在窝棚里喝西北风也比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优越吧!
北京市民比大城市居民有优越感,大城市居民比小城市居民有优越感,小城市居民比乡村农民有优越感。曾经遇到一个地区的老乡,我十分热心地问他是哪的人?他说是城里的人,他问我是哪的人,我答是村里人。这一问一答,让他十分具有优越感。 大概一说自己是公务员,而不是事业人员或工勤人员,优越感会油然而生。
曾见过一份调查问卷,有个问题是中国人现在缺什么?有人说缺钱,有人说缺公平,有人说缺幸福感,我看最缺的应该是德,缺少平等意识、规则意识等。
为什么考公务员
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是人生观中始终起核心和主导作用的问题。为什么考公务员、怎样做公务员也是我们公务员价值观中的首要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就像哈姆雷特的生还是死的问题一样不可回避,但答案不是二选一,而是丰富多彩的。不晓得有多少公务员,或走在成为公务员路上的朋友真正思索过这个问题。
公务员刚开始招录时,为什么报考公务员或为什么报考我单位,是个比较常见的面试题,测试求职动机,后来就不用了,但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不思索,搞不清楚就是盲目的报考,盲目的走人生道路,就像无头的苍蝇,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三位总理,想到周总理为什么读书的故事。
1911年年底,12岁的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有一天,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有同学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为了光宗耀祖。”有同学回答:为了明礼而读书。还有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很认真地回答:“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
校长摇了摇头,问周恩来:“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2010年6月25日晚,现任总理*到浙江大学,与大学生座谈。 大三学生汪寅龙对*说,他想从政,想做像总理一样为老百姓服务的人,想请总理给他一些建议。*说:“要做事不要做官。我们人生的目的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你这样做了,而且做出贡献了,人民会记住你的;相反,如果你即使当了官,但是你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做官而做官、甚至背离老百姓的利益,那对人民是有害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应该是我们的理想,我们也应该脚踏实地去实践。如果是这样的政治家、这样的官,老百姓是欢迎的。”
孙中山先生也曾说;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首先要保持纯正的心态!
三位总理,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我们成不了总理,也许做不了大事,但这不妨碍以他们为楷模,听取他们的教诲。
浏览网上公务员论坛上的帖子,一些考友谈到自己考公务员的目的或初衷,可谓五花八门,有为了父母、有为了找个好对象,但多数人是为了找一份比较稳定、待遇较好、地位较高的工作。很少有人讲,是为了民族、做事、做大事。
我认为,考公务员的动机无论是什么,只要不是为了盘剥老百姓,就没有优劣和高尚与否之分,不能说我是忧国为民就是高尚的,而为了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就是卑劣的。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只要不是损人利己、不尽职责的,都是可以说得过去的。有人讲,我们还是现实一点好。是啊,我们可以现实,但不能满脑子都现实,没有理想啊!
我考公务员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说是为国为民,让人感觉太宏大太高尚了,没有人相信,也没有人理解,因为大家都是为了位子、房子、票子、车子,你怎么可以不为这些呢?
有人说我是为了工作,以前我做教师、做领导秘书等,都是比较体面的工作,包括现在作一名检察官,为了工作,我没有必要舍弃安逸顺手的工作而求远。
有人说我是为了到大城市,为了享受。为了享受,我没有必要辛苦的四处奔波,没有必要对自己那么苛刻那么吝啬那么艰苦,就现有条件完全可以安逸的享受。在县城,月工资虽不到两千元,房子每平方米一千五左右,到了地级市,月工资两千元多点,但房价三千多每平方米,再到了省会,房价将达到六千元以上每平方米,工资却不到三千元。在县城,生活质量要比大城市高多了,能是为了享受吗?这那里是享受,而是一种痛苦啊!因为在县城大家差距不大,但到了大城市,差距分化就太明显了,这会让心理失衡,心不平,气不顺,不和谐,享受什么呢?
儿子四五岁时就知道我考公务员。一次,问他是否知道爸爸为什么这么辛苦的考试,他说:为了升官发财。这让我十分汗颜,小小年纪竟说出如此的话,这全拜他妈妈的教育,因为她经常说我努力是为了升官发财,是为了自己。我也不向她解释,因为她不能理解,她的理解就是如此,都是为了升官发财,其他的目的都不符合她的标准,不符合她的要求。解释就是辩解,就是嘲笑,就是矛盾,就是争吵,因此沉默是最佳选择。但对于儿子我不能这样啊,这涉及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我告诉儿子:错!并郑重的解释:爸爸努力,一方面是能做多少事情做多少,路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另一方面是为了给你打个好基础,希望你将来有机会做大事,为我们国家做事,做爸爸没有机会做或做不了的大事;当官永远不可以成为目的,做官只能是手段,是路径,目的还是要有个做大事的平台。
儿子还小,给他讲了,似懂非懂,希望他长大能理解作爸爸的一片苦心。或许我这一辈子不会有多大作为了,但希望儿子能够青出蓝而远胜于蓝。
读书、上学、考试、工作、做官都不能成为人生的目标,不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