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贼吞天下-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这两百人的步伐宛如一体般缓缓流动,许康不禁心中暗叹一句,盛名之下果无虚士。
虽然历史上的董卓名声与残暴不仁,嗜杀成性等各种各样的贬义词都化上了等号,但无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是汉末少见的一员名将。
在此时天下的名将中,除了皇甫嵩外,再没有一个人的名气能够大的过他了。
更主要的是他的这些名气并不是靠什么贿赂或投机取巧获得的,而是一仗一仗在血与火的拼杀中慢慢积攒下来的。
走在迎接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书生,一身青袍不但让人无法在一众将士中无视他的存在,反而让他有点儿鹤立鸡群的感觉。
中年书生就这么轻飘飘的骑马而来,对着许康抱拳道:“在下李儒,字文优,见过许公子。”
许康眼前一亮,这位就是汉末董卓麾下最优秀的智囊啊。董卓能够获得那么大的权势,甚至与十八路诸侯抗衡而没有丝毫损失,李儒的计谋功不可没。
后世曾有人评价他“算无遗策,如遇良主,大业必成。”绝非虚言。
面对这样的厉害人物,许康可不敢有丝毫怠慢,忙道:“在下姓许名康,见过文优先生。”
李儒笑了笑,将马退往一旁,挥手道:“请。”身后两百骑兵霎时间分列两旁。
许康在李儒的陪同下,行走在这两列骑兵中间。
明明只有两百人的骑兵却给人一种钢铁城墙般的压力,这难道就是大汉最强的凉州骑兵的势力吗?
进入大帐,许康见董卓稳坐主位,上前大礼拜见道:“下官许康见过台乡侯。”
董卓“哈哈”笑道:“许贤侄,不必客气。来到这里就像在自己家一样,看座。”
“谢大人。”许康闻言心喜不已,董卓对自己这么客气,明显也有意与许家联合。这样的话,下面的事情就好说了。
许康带着典韦在一旁坐下。
董卓见典韦生的雄壮,忍不住问道:“这位壮士是何人?”
许康心中一凌,忙道:“他乃我许家家臣,与我情同兄弟,姓典名韦。典大哥,快快见过董大人。”
典韦不知礼,就这么坐着抱拳道:“见过董大人。”
董卓也不生气,哈哈笑道:“可用兵器?”
“会用大刀,双戟。”
“可与帐前一舞?”
“没有对手。”
董卓神色激动,明显很想见识一下典韦的本领,大喝道:“来人,请……”
“咳咳”李儒打断了董卓的话后,举杯笑道:“今日许公子驾临我军大帐,实不易动刀动枪。我看还是先满饮此杯,如何?”
董卓恍然道:“没错,喝酒喝酒。”
董卓放弃见识典韦本事的机会,是因为他对许家的兴趣更大。他至今屯兵河东,不愿离开一步,就是因为这里距洛阳最近,一旦洛阳有变,董卓便可顺势南下取得大汉的最高统治权利。
而以武力论之,董卓拥有凉州军和湟中义从的支持,军力强大。天下已没有哪一股势力可以和他相比。但是即使他再狂妄也不会以为仅凭军队就可以统御天下。
武力威慑以后,世家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
本来,董卓更有意与袁家合作,以袁家天下第一世家的人脉加上他无与伦比的武力做后盾,必然可以很快安定天下局面。
可是这之后呢?袁家绝对不会把天下拱手让到自己手里。而自己也绝不会放弃到手的利益。双方必然面临决裂的风险。
现在好了,有了许家做挡箭牌,有事可以让他们去牵制袁家,而自己则躲在幕后操纵一切。
正是有了这个考虑,董卓才如此热心接纳许家。
可以这么说,董卓就像一只饿狼,瞪着绿油油的眼睛,注视着洛阳这块肥肉。希望能再别人还未注意到的时候一口把它吞下。而许康则像一只狡猾的狈,依附在董卓身上,想要为自己攫取更多的利益。
于是双方一个狼有情,一个狈有意,狼狈为奸的事也就不难做出决定了。
中平五年的冬季,所有人不管愿意或不愿意,都在翘首以盼着灵帝的最新消息。但是灵帝仿佛看出了众人的小心思,就是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
最后,大家还没有盼来灵帝的死讯,却迎来了另一个大人物的死亡。
曾为司空,当今大汉第一世家袁家家主袁逢去世了。
朝廷以逢为三老故,赐赉甚厚,并谥曰宣父侯。
此时的袁家已是一片缟素。灵堂内,新任袁家家主袁隗有条不紊的指挥着一切。孝子中,袁术以嫡子身份领着一大帮子孙对着每一个来祭拜的客人还礼。袁绍虽是袁家长子,此时也不得不退居他之后。
到了晚上,忙完一切,袁隗将袁绍袁术两兄弟招致密室。
袁隗悲声道:“三哥此次死的太早,使我袁家的很多计划都不得不调整。你们兄弟二人以后更要通力合作。”
袁绍袁术二人对望一眼,却又都不经意的避开,什么话也没说。
袁隗看到这种情况也只能心中叹息,二人皆是三哥袁逢之子,若是三哥在世,自然可以压制住他们二人,不使他们分裂。但自己恐怕没有这个能力。
袁隗接着道:“皇上离驾崩恐怕还要有一段时间,但是三哥却必须尽快迁回老家安葬。”
两兄弟还是没有接话,脸上都露出难色。
“你们不用为难,我已经想好了。未来洛阳巨变,你二人都是我袁家在洛阳不可缺少的主力,所以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离开一步。三哥的灵柩我会派袁基负责护送,并且由他回乡守灵。”
袁绍忙道:“一切但听四叔的安排。”
袁术也道:“多谢四叔成全。”
袁隗却道:“我这不是为了你们两个,而是为了整个袁家,所以,你们也要把你们的私心都给我收一收,一定要同心协力度过此次难关。”
两兄弟异口同声道:“遵命。”
++++++++++++++++++++++++++++++++++++++++++++++++++++
此章是为了感谢lyn575540548的耳机奖励,希望以后能继续得到您的支持
第五十二章 拜访蔡邕()
许康在董卓营中秘密滞留一天,便匆匆赶回洛阳。如今他也算朝中之臣,若是被旁人知道他结交外臣必然又是一层麻烦。
回到洛阳,许康急急将会谈的内容通知给了许相,好让他心里有点儿准备。但许相却似乎另有依仗,对此的态度暧昧之极,让许康有些摸不着头脑。
许康既然已经打算投靠董卓,那么就必须与他在洛阳的代表董旻取得联系,但双方的关系毕竟是秘密进行的,因此不得不找一个中间人。而在许康想来,这个中间人再没有比五熊帮更合适的了。
南市,五熊帮大门前,许康简单通报了姓名。不一会儿,熊天霸以及他的四个兄弟都迎了出来。
许康见此倒是一愣,笑道:“你们怎么都在?”
五熊帮在许康的建议和暗中资助下,已经在洛阳各处设立据点,而他们五兄弟现在每人都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平时已经很难再聚在一起了。
五熊将许康迎进府内,熊天霸道:“我们五个正想着你什么时候回来。你来的实在是太巧了。”
“出什么事了?”
“你还不知道?”
“什么?”
五熊对望一眼,最后还是由熊天霸道:“蔡邕蔡先生已经来到洛阳,怎么你都没有听说吗?”
许康一愣,他一直忙着与董卓接洽之事,对这件事还真没听说。不禁问道:“是什么时候的事?”
“已经有好几天了,前天蔡家还举办宴会,宴请洛阳各界显贵。我等五兄弟自知身份低微一直不敢前去求见。”
许康点点头道:“那你们现在打算怎么办?”
熊天霸忸怩道:“我们五熊毕竟曾受过蔡先生的恩惠,他来了洛阳总要表示一下。”
赵开接着道:“我们五兄弟与蔡先生毕竟关系有限,这一次就是希望你能带我们一起去拜见一下蔡先生。”
许康如今怎么也算是官身,再加上在兖州时与蔡邕有一段师徒之情,去拜见一下也是理所当然的。便答应道:“既如此,一会儿我会去准备一下。等到傍晚我们一起去一趟蔡府。”
五熊顿时大喜。
“不过,有一件事我要你们先去办妥。”许康认真道:“奉车都尉董旻你们应该知道吧?”
五熊点点头,他们现在也算是洛阳的地头蛇了,五个人知道的官员合起来恐怕比许康都多。
许康又道:“你们去与他联系,告诉他以后若我有什么事都会通过你们与他保持联系。他也一样。”
五熊已经知道许康投靠董卓的消息,因此对于这个命令没有丝毫意外。而且董卓虽然在后世的名声极坏,但现在毕竟罪行未显,对于许康结交这样一个权臣,众人还是相当支持的。
安排好了这件事,许康转回自己府中,询问薛可儿有关蔡邕之事。
当初许康流落兖州结识蔡邕之事并没有隐瞒薛可儿等人,不过众人当时显然不怎么相信。
堂堂天下有名的硕儒会收一个反贼做徒弟?
所以众人虽已知道蔡邕的到来,但并没有当一回事。毕竟双方几乎是处于平行线上的两种人,很难有什么交集。
如今听说许康要去拜访蔡邕,把众人的下巴都快惊下来了。
不过惊后便是喜,许康在鸿都门学累死累活的不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声望吗?如今若是真的能做蔡邕的弟子,那绝对比做鸿都门学祭酒更有面子。
薛可儿不敢怠慢,立刻准备重礼。
王越趁此机会将许康叫到一边,道:“既然是拜访当时大儒,把赵云也带去吧。”
赵云深施一礼道:“见过许大人。”
许康以为王越只是像让自己带赵云见识一下世面,也没多想,摆摆手道:“这事算不得什么,不必如此。”
转身就要离去,谁知,王越却拦着道:“你难道还不明白云儿的意思。”
许康一愣,扭头看着将身子成九十度角向自己施礼的赵云。许康的嘴巴慢慢变成零形。
赵云接着道:“以后赵云愿随许大人左右,出生入死,在所不辞。”
许康忙双手将他扶起,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知道傻笑,最后更是变成仰天狂笑起来。
蔡府,这几天迎来送往的把蔡邕累的够呛。
蔡琰轻柔的替父亲按摩着肩膀,心疼道:“爹爹,我们在家里生活的好好的,干嘛非要来洛阳,这才几天,看把你累的。”
蔡邕安慰似的拍拍她的手道:“也就这几天而已。再说为父累一点儿算什么,只要能为我大汉除掉十常侍这几颗毒瘤,就算要了为父这条老命又有何惧?”
“爹爹。”蔡琰闻言更是担心。
就在这时,门外管家走了进来,笑着道:“老爷,您在兖州收的弟子许康许公子求见。”
“许康?”蔡邕一愣,一时间竟想不起有这么个人来。
倒是蔡琰撇撇嘴道:“那个无赖,竟然还敢来?”
蔡邕这才想起那个总是叫着自己师傅的冒名徒弟,恍然笑道:“没想到他真的在洛阳,让他进来。”顿了一下,又道:“反正也快吃饭了,就请他一起吃吧。”
蔡琰立刻不满道:“爹爹,你已经答应陪女儿一起吃的。”
蔡邕哈哈一笑道:“反正你跟他也算认识,大家一起吃也没什么?”
这时管家却打断道:“老爷,和许公子一起来的除了五熊那几个兄弟外,还有两个人称仰慕老爷才华,希望能求得一见。”
蔡邕一愣,苦笑道:“这个许康,还真是会给我找麻烦,刚一见面就带这么多人来。”
蔡琰“哼”了一声,道:“既然如此,父亲也不必见他,把她轰出去算了。”
蔡邕轻斥道:“琰儿不得无礼。你先吃吧,为父去看看这个小子又搞什么鬼?”
蔡琰无奈,只好答应一声,气呼呼的走了。
走在通往内府的路上,许康熟络的问管家道:“怎么没见陆大哥?他没来洛阳吗?”
管家笑道:“陆猛家里又添了个小子,老爷就把他留在了家乡,也好有个照应。”
许康“哦”了一声,暗叫可惜。
内府客厅,餐几已经准备完毕,上面摆好了各种肉食,白酒等物。
许康见蔡邕做在主位上,忙上前跪下道:“弟子许康见过师傅。给您老人家请安。”说完,叩了一个响头。
第五十三章 蔡邕收徒()
蔡邕见状无奈道:“起来吧。既然来了,正好一起吃顿饭。”
许康闻言心中大喜,他本来还怕蔡邕不肯受自己的跪拜大礼呢,今日见他表现,竟然有默认自己这个徒弟的意思。
难道今天当真是自己的幸运日?先是赵云莫名其妙的投靠了自己,接着就是蔡邕默认自己为弟子。说不定自己以后再东汉就真的时来运转了。
收起这些不合时宜的想法,许康站起身,将身后的几人一一介绍了一遍。
五熊兄弟是蔡邕早就认识的,许康着重介绍的是典韦、赵云二人。
几人听许康介绍完毕,齐齐上前躬身道:“见过蔡先生。”
蔡邕呵呵一笑,道:“既然是许康的朋友,大家不必拘礼,请坐吧。”
“谢蔡先生。”
几人一边吃饭一边聊起了最近的变迁。
许康莫名其妙的成为鸿都门学祭酒倒是引起蔡邕不小的兴趣,不过,也仅此而已。对于许康的弟子身份,蔡邕更像是一种无奈的默认,最多觉得这个学生相当有趣而已。闲来无事,大家一起吃吃饭,打发一下时间倒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许康,开始时主要是希望能和蔡邕搭上关系。后来见他平易近人,并没有这个时代世家高门常有的傲慢心态,便有点佩服他的为人,真心拜他为师的意思了。
而其他人,能和蔡邕一起吃饭,更多的满足一下自己的追星心理而已。
第二天,不出意外的,许康在蔡家与蔡邕共进晚餐的消息便传进了洛阳那些文人显贵的耳朵里。
对于闲着无聊的文人们,这又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一个是名满天下的大儒,一个是朝廷诏安的反贼,这两个人竟然成了师徒,怎能不让人充满遐想。
于是议论者有之,迷惑者有之,觉得是许康恶意炒作的更是不少。直到三天后,蔡邕在家中举办的文会宴中邀请许康的消息传出,这件事才算有了点儿眉目。
于是称赞着有之,贬损者亦有之。当然称赞的都是称赞蔡邕的高洁,贬损者贬损的也是许康的无耻。
对于这些无谓的议论,许康自然是一笑了之。
到了文会宴那天,蔡府张灯结彩,热闹异常。
许康和门口接待的管家热情的聊了几句,便昂首挺胸的走进了蔡家大门,身后十名鸿都门学的学子紧紧跟随,气势之壮让其他人纷纷侧目。
虽然许康最近因局势的关系对于宣传鸿都门学的热情降了不少,但有眼前这么个好的平台自然不能轻易放过,于是他仗着与蔡家亲近的关系,组团带来了十名学子。
对于其他人莫名惊诧的目光,许康早已习以为常。当初为了提升鸿都门学的声誉,他就带着鸿都门学的学子们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宴会,商人举办的,武将举办的,社会名流(多是为推荐某个相好的妓女之类)举办的,他几乎带着鸿都门学的学子们都转了一个遍。什么样的目光没有见过,而他们也几乎成了洛阳文会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许康的我行我素在洛阳几乎已是人尽皆知,此时只见他手一挥,十名学子立刻分成数股各自找人比文论道去了。
在他看来,俗语说的“许康领进门,本事靠个人”。既然自己已经把他们带进了文会的大门,应尽的义务也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靠他们自己的手段来扬名了。自己总不能还像老母鸡似的护着他们吧。
而对于这些学子来说,参加文宴也算是驾轻就熟,不会再有人有怯场的表现。
而且由于是蔡邕举办的文会宴,宴请的对象大多是一些学子或者有些名气的年轻文人。和他们的年龄本事都相近,这样也更容易交流一些。
因此,鸿都门学来到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摩拳擦掌,想要好好表现一番。
蔡府内宅,以蔡邕为首的几位当世大儒,高门正聚在一起,品茶聊天。
这些人人数不多,但身份极高,这些从他们花白的胡须就可以印证出来。他们自然不可能再去和一帮小年轻比文论道。否则外面的那些人看到他们各个拘谨的很,谁还会有心思做文章。
门外传来轻叩之声,道:“老爷,许公子来给您请安了。”
蔡邕笑道:“他倒是有心了,进来吧。”
木门悄无声息的打开,许康快步走了进来,给蔡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