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阎锡山大传-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巩固统治(2)
阎戴会谈经过:
  戴笠将军:“抗战期间,军统局派平津的工作同志,多蒙长官照顾,非常感激。”
  先生:“敌后工作对抗战非常重要,第二战区帮助他们进入敌区是应该的。”
  戴:“日本投降前,张子奇先生赴敌区联络伪军,行前我们谈过,一旦战争结束,收拾华北局势,最好由长官坐镇北平,就怕长官离不开山西。”
  先生:“子奇路过山西,和我说过,的确如此。山西大半地区早被共产党大事扩张而占据,如二十七年一月他们就在五台擅行成立‘晋察冀边区政府’。地方民众经他们组织、控制,为时已久,根深蒂固,随时袭击各处,我离山西,山西难保;我在山西,也恐难保。山西是平津的右臂,确保华北,必须先能保住山西,你的看法是对的。”
  戴:“今后对付共产党的武力,恐怕要比八年抗战还要难得多了。”
  先生:“我也是这样想。据说中央认为,三个月就可以把共产党消灭了,是这样吗?你以为如何?”
  戴:“我也听说过,但绝非委员长的意思,我从来没听到委员长这样说过。”
  先生:“在抗战以前,共产党的势力比现在要薄弱得多,中央曾经全力剿匪,剿了好多年,都没有消灭得了,现在共产党的实力,比以前膨胀了不只十倍,三个月又如何能消灭得了呢?”
  戴:“现在整个山东和河北几乎都控制在共产党手中,打通平汉路和津浦路,已非常困难。今后剿匪戡乱,恐怕还得用委员长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办法,如江西五次围剿,稳扎稳打,也许需要三年五年。”
  先生:“子奇对我说,军统局已经策反成功几十万伪军,这件工作做得很好。这几十万伪军如果落在共产党手中,那还得了。就是日本失败,他们散在民间,几十万人为害地方,也是很麻烦的。”
  戴:“伪军如周佛海的税警团和孙良诚的部队,素质都不差。为了战争一旦结束,确保京沪地区,暗中策动将孙良诚的部队调到南京附近,周佛海费了很大的力量才达成。所以日本投降后,周佛海有足够的力量,维持京沪的秩序,不为共产党所乘,我们才能顺利地接受京沪,受降还都。”
  先生:“听说中央要进行编遣,这一点,需要特别慎重。如果敌人投降,而把打了八年仗的军官骤然编遣,他们一定不服气,不安心,就会出毛病,万一被共产党吸收走,不都成了我们的敌人吗?那可不得了。”
  戴:“打了八年仗,军队都非常疲惫,名额不足,的确需要休息、整补、训练。军统局的别动军及忠义救国军大部分经中美合作所的美国教官训练装备,都是自动武器,如果把他们编为维持交通的警察部队,配合上军统掌握的七十多万伪军,足可以维持交通,防止共产党破坏,使所有参加抗战的部队赶快整补,加强训练,一年以后,我们的力量就可以对付共产党,形成强大武力了。”
  先生:“美国人太天真,日本一投降,他们复原是应该的,而共产党武力坐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戴:“不特如此,他们把共产党当成土地改革者,要中国政府和他们合作、和谈。殊不知和共产党谈判,无异与虎谋皮,美国的和平梦想,终将失败,恐怕我们也要吃一次大亏。”
  先生:“现在各地共产党利用胜利不久,国家百孔千疮,积极整顿,重新部署,时间越沿长,越对他们有利,现在山西的情形就很严重。”。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巩固统治(3)
戴:“最近葫芦岛和营口已被*占据,又因为苏俄搅在中间,暗中支持共产党,所以东北问题更严重。”
  先生:“关内的问题,都不容易解决,再去对付东北,的确很麻烦。”
  戴:“不过东北问题,最重要的还是满洲军,日本人装备训练了几十年,的确是一支强壮的武力,我们能收编过来,我们在东北就占了优势。若被*拉过去,如虎添翼,可就麻烦了。我正在协助杜聿明同学进行收编中,不过有些人对伪军观感不好,主张不要伪军,我已经掌握的七十万人如何维持,已很费力,再进行收编满洲军,阻力更大,困难更多。”
  先生:“其实对伪军不能轻视,应当宽容,加以安排,况且抗战期间他们也有曾为我们工作过的。按当前国家利益计,也应该暂时妥当利用他们,维持现有据点。我军政部方面实在应该慎重。国家事每每误于机微之间。至于美国人,只顾他们自己,全不替中国多想一想。其实他们为自身,为全世界的安全,实在应该深深想一想,这真是十分可忧虑的。不过‘人贵自立’,‘因贵自强’,说到根本,的确需要我们自己齐心,努力奋斗,不然的确是很危险的。”
  戴:“今天聆听长官许多高论,获益良多,谢谢长官!”
  从上述阎戴谈话中,可以反映出以下问题:
  第一,国民党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玩弄和平烟幕,都在背地里积蓄武力,以待有朝一日消灭共产党。
  第二,国民党把策反伪军作为与*争夺胜利果实的基本策略,不仅在京沪策反了70万伪军,在山西动用了所有伪军,而且还拟在东北策动满洲军。
  第三,蒋介石突然摆出要和平的姿态,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除了思图在政治上争取主动和利用谈判时间作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外,还有国际舆论的压力,特别是美国的影响。
  第四,经过上党战役,阎确实尝到了*军队的厉害,内心里重新把*当作妨碍他实现山西统治的主要障碍。
  阎锡山留渝28天,于11月22日飞返太原,蒋介石为了勉励这位华北“重臣”,同车亲送机场话别。
  11月24日,阎锡山在太原午会上讲述赴渝经过时说:
  “远在抗战期间,我即计划去一趟我们抗战的陪都重庆,但因晋西无飞机场,不能乘坐飞机,且交通太困难,致始终未成行。今年推进到孝义后,本预计整修好飞机场以后再去,但胜利的消息宣布了,紧接着我们就恢复了太原,我计划整顿上两个月,就绪后再行起程,这个时候恰巧回来一架大飞机,且副长官亦回来了,于是我便匆匆决定起程,提前了一个月。
  “陪都各方面对我们的批评颇表好感:第一点认为我们在晋西八年的艰苦抗战,处在敌叛前后夹击的局面下,居然还能存在,表示佩服;第二点对我们此次收复太原之迅速,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表示惊讶!且一般人认为太原今天的地位很重要,不只关系华北的存在;且能影响国家的前途!所以对我们山西期望很大。
  “再者,关于我们在晋西时所实施的新经济制度情形与效果如何,他们见面后也问徇得很详细,他们起初误会合作券为流通的货币,后来才知道合作券是货物的收条,起了平抑物价的功效。因合作券之发行,公家赔了七万万元的法币,但是解决了公务员生活上的困难,且增加了人民的生产,所收获的利益是无量数的,这也可以说是晋西所以能存在的另一个条件。现在公家因为贴不起这么许多钱,所以合作券也停止发行。

二、巩固统治(4)
“委员长对兵农合一的实施很赞成,叫我给大家讲讲,我在铨叙部、兵役部、内政部、地政署给科长以上的干部讲过几次,与陈布雷、吴达铨诸先生研究过几次,最后在高级将领会议上也讲述过一次。按中央党部的认识,以为非此不足以安定社会;兵役部的认识,以为非此不足以巩固国防;经济部的认识,以为非此不足以迎头赶上;*的认识,以为非此不足以提高教育;内政部的认识,以为非此不足以管理人民,大家虽各有各的认识,却都是一致的赞成!
  阎锡山的讲话,极尽自我赞诩,其实他自己哪里不知,虽然占有太原,但处在*军队包围之中;合作券虽有开头,但无结尾;兵农合一也并非灵丹妙药。晋西人民流传这样的歌谣:“兵农合一是个宝,地里长满草,百姓吃不饱,劳力到处逃”,可谓真实写照。
  整训军队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认为各地军队空额太多,命令整编。但阎锡山深知整编军队,就意味着要缩小统治地盘、统治势力,就无力与*对抗。所以,在重庆述职期间一听到要整编军队,立即和军政部进行磋商。他反复说明日本投降后需要部队控制的地区大大扩大,因而整编应以减少指挥单位,增强连队实力为宗旨。经过讨价还价,双方同意晋军由原来的8个军:第19、23、33、34、43、61、83、骑1军,改编为第19、33、34、43、61等5个军。这样,部队番号确系减少了,但实际人数和应领军饷都增多了。以后阎说及此事,每每露出得意之色,认为是自己聪明的一着。
  阎锡山由重庆飞回太原当晚,为尽快给蒋介石一个满意的答复,并按整编后的部队编制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领取军饷,责令军务处在20天内上报一份5个军全部整编完竣的材料,并拟让返重庆的专机带交军政部。军务处长朱崇廉说:“你刚回来就带走编完的材料,这不叫军政部以为撒谎吗?”阎说,可说“我在重庆时就打电话要你们改编,你们现在就改编完了,那怎么说不过去呢?”又说:“我见何敬之,他说,要我们把军队改编好后,马上把全军人事,即军官佐属的任免升降报军政部,才能按新编制拨发经费,否则不行。这关系很大,限你二十天内把这件事办就。”这话一出把在场的各厅厅长、处长和其他一些负责人都愣住了。
  阎锡山环视了一阵周围情况,觉察到大家都为军务处长为难,默不作声地看着他。他从沙发上站起来,手拄拐杖,在地上转了几圈,改用温和的口气问朱崇廉:“克坚(朱的号),你会不会造谣”,朱说:“造谣,哄人吗?造假的,那我会。鬼最难画,也最好画,因为没有一定的样子。既如此,不用二十天,十二天我也能办出去。”于是朱崇廉大作其假,带领手下和临时雇来的人,到绥署内的勤远楼,印了几万份履历表,刻了按新编制番号从军部到团部的各级印信,又照旧的军官名册填了几千个名章,进行公然伪造,除军、师、团长的姓名是经过一番研究,其他军官佐属的姓名、表格均为随意填写。闭门造车,自然速成,不几天就准备完全部材料,如期付邮发出。
  不久,这些材料批回,“准予备案”。1945年12月底,8个军开始整编。这就又出现了一个矛盾,即新的安排和原来编造的配备是牛腿不对马胯的。推翻原案,更正官职,原来的编造就全暴露无遗,维持又如何向上交代?如何面对社会?阎锡山一筹莫展。他知道国民党中央已看出他的骗局,也知道这是蒋介石何应钦同他开玩笑,但素有心计的阎锡山不怕这一套,他说:“这些东西真要同我开玩笑,闹别扭。就是这样,何敬之对我也是无可奈何的。至于蒋先生和我的关系,也只是那么一回事。不管怎样不会成个什么问题。” 他又在琢磨编个骗局。

二、巩固统治(5)
一个星期以后,阎锡山把军务处长朱崇廉叫到办公室,喜笑颜开地说:“推翻人事案的事,我有办法了。我说你写。”“我在重庆时,因为部队都在前线和*作战,目不暇接,不能把军队集结起来整编,所以我打电话给前方将领,要他们就地抽空着手整编,以加强作战力量。军官的配备,也是应付了当时需要,没有很好地考虑一切关系。这次权宜之计,业经上报在案。现在对共战事,已经和缓,暂可告一段落,大部军队可进入整休状态,如何重新考虑人事安排,以期进一步加强作战力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经与各军、师长几次研究,大家认为必须再作较大的调整,乃能巩固军队的基础,建立成坚强的军队。为此请将前案全部撤销,准予照新拟安排分别任免。” 他又吩咐,再给有深交的军令部长徐永昌和铨叙部长贾景德去信,说明缘由,请他们向有关方面疏通,准予更正。
  经过两次编造和奋力争取,南京军政部才回批:“准如推翻前案,重作调整。”
  这次整编从1946年1月始,到1946年6月终,花了半年时间,才将原有的8个军连同其他部队、地方保安团、爱乡团等197个团,改编为5个军(共15个师)、3个独立总队、5个炮兵营、1个野炮营、1个机枪团、1个工兵团、1个特务团、一个机甲队的国防军和45个保安团,各级军官佐属才有了真正安排。
  国防军的系列是:第19军军长杨爱源,副军长于镇河,辖雷仰汤的暂编第37师,王乾之的暂编第40师,许鸿林的第68师;第33军军长赵承绶(后为沈瑞),副军长温怀光,辖韩步洲的暂编第38师(后为田尚志),陈震东的暂编第46师(后为卢鸿恩),沈瑞的第71师(后为韩春生);第34军军长孙楚,副军长张翼,辖卫玉昆的暂编第44师,赵恭的暂编第45师(后为李熙泉),高倬之的第73师;第43军军长楚溪春,副军长孙福麟,辖贾宣宗的暂编第39师,赵世铃的暂编第49师,刘效曾的第70师;第61军军长王靖国,副军长梁培璜,辖娄福生的第66师,艾子谦的第72师,周建祉的第69师;第8总队队长赵瑞,第9总队队长杨诚,第10总队队长荆谊(后为晋树德,即日人井村);5个炮兵营,归炮兵指挥处高斌指挥,战时每营附属一个军,野战炮兵营长马赓犀,重迫炮团长肖利锋;机枪团长宫子清;工兵司令程继宗;特务团长刘有泰;机甲队司令朱建业(即日人赤星),副司令韩文彬。各级军官均降级使用,原集团军总司令当了军长,军长当了师长,依此类推。保安司令部由阎锡山任司令,赵承绶任副司令,辖各县45个保安团。
  为了保存实力,阎将编余军官共万人编成一个军官师,亲自领导督训。训毕分发各部,再将军队中军官调回训练,循环调训,以提高作战素质。最后由其中精选3000人,成立军官深造班,由检点参谋杨玉振兼任班主任,严格训练,作为“瞄准打、死不退”守碉部队骨干。
  阎对集训团干部非常重视,每日亲自到团个别谈话。1945年12月31日,他对集训团干部讲:“(一)现代化军人必具的两大本领,第一要有肃伪技术,第二要有政治能力。(二)根绝欺压人民自杀的行为。以后下级犯罪,除本人应受应得之处分外,他的上三级,统应受连带的处分,以显示国有纪纲。”1945年元旦,他宣布本年为“奋斗年”,接着对在太原的全体官兵训话,他说:“(一)此次部队整编,大家决议各降一级。(二)部队在平时要补足粮弹,有了事不许说没吃的没子弹,更不许以此要挟上级而退却。(三)能保证自己不犯纪律,绝对保证部队不退却,才能胜任部队政工。”5月1日,阎再次对军事干部训练团干部讲话,要点是:“一、把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战法原则,应用到战略战术战线上;二、把出其不意解释在战斗上,强调在战斗上;三、把握节短势险。”6月14日,在出席铁军周会上讲:“一、服从命令,贯彻命令;二、毁坏武器的军人应以敌人论罪;三、武器不好不报告应以通敌论罪;四、指挥自己的部队要有本领;五;指挥别人的部队要有德性;六、铁军同志一定不作‘事作完错作成,有了权卖了命’的同志;七、取得兵心,取得民心;八、认清责任,抓紧机会,完成任务。”

二、巩固统治(6)
从阎锡山这些行为和言论,不难看出,他孤注一掷要进行内战了。
  强推“兵农合一”
  “兵农合一”是阎锡山在抗战后期偏安于晋西南时试行的一种行政制度,抗战胜利后,他计划全面推行。
  1945年12月,他对“兵农”二字作了新解释。他说:“兵农合一的‘农’包括社会上的农、工、商、矿而言。‘兵’字是包括常备兵、国民兵和国防工业方面的工人而言。” 他又说:“其内容,以兵农合一为纲,而以编兵农互助小组,划分份地及平均粮石(即粮银)为目,连环运用,缺一不可。不编组,则兵源路塞,而潜逃相生,浸无归责之人。不互助,则常备兵无优待,而顾虑家庭,情绪难安。编组互助,而不划分份地,则国民兵优待无所出,生活无保障。且常备兵入营后,所遗耕地,乏人耕种,恐有荒芜之虑;划分份地,而不平均粮石,则划分无标准,负担难公道,而国民兵所得,偏枯不平,国家征实,亦感困难。是三者,连接实施,相生相成,故用弥彰。”
  兵农合一的实施办法也较抗战时期有所变化。一、编组:兵农互助小组由3人改为6人,1人当常备兵,5人领种份地当国民兵。除兵农互助小组以外,又有兵矿、兵工、兵商、兵艺、兵运、兵磨、兵林、兵牧等互助小组。常备兵从18岁到22岁壮丁中抽拔。国民兵每人出优待粮3石,棉花5斤,共粮15石,棉花25斤,以粮6石6斗、棉花15斤给常备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