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为祖国而战-风尘儿女英雄-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表现再好,也改变不了整个师的命运。
期待你学习回来挑更重的担子。”
“是,我保证回来,定雪咱们师失败的耻辱。”
黎文虎从军校到连长应该是看破生生死死,见多识广,故而应该是处惊不乱,举重若轻的人。
他是一个有涵养,有军事追求的人,他更一定是个极具克制力,含而不露的人。
他是一个极其敬业的优秀军官。
他一门心思就是在琢磨如何打赢上级交给自己的战役。
对于他来说,一切个人的好恶都必须以自己的职业来定位定性,所以军营是他的最爱。他永远也不会是商人。
他更不会是学者。
他也不是政界官员。
他不需要那些美好的男子发型。
他所需要的,喜欢的,就是一切从实战出发,做一个让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最信赖的军人!头发对他来说真的是身外之物。
他的职业要求他必须简单,实用,快捷,卫生。
所以,黎文虎喜欢留板寸,这是他的个人习惯,更是他得意的显示其当代军人血性的职业标记!
一切的一切都要围绕从实战这个根本的原则出发!
黎文虎永远忘不了和战友们向连队军旗告别时的眼神。
在军旗告别仪式上,他们个个含着热泪,凝视着连队的英雄军旗,黎文虎行上庄严的最后一个军礼时,他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刷刷地掉下来,他在用眼泪向连队英雄的八一军旗做最后的告别!
这时,黎文虎也思绪万千。
面对战友,当你举起右手,向军旅告别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当你离开熟悉的营房,走向汽车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当你告别朝夕相处的战友,转身离去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他曾记得有一首歌中唱到:“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后悔。”这首歌,在每年的冬季,响彻军营,送走老兵,迎来新兵。
今天,当这首歌再次响起的时候,年轻的战友们,在你们当兵的历史中,有这样的时刻,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
他忘不了军营送别时那感伤的场面。
岗位上,营区里,锣鼓声,呼喊声汇成一片,相互拥抱久久不愿分开,撕心裂肺的哭喊长久不息。
要走的人,被送上军用吉普车,黎文虎趴在车窗上探出半个身子拍打着车厢呼喊着,送行的人,追赶着远去的吉普车呼叫着,离别的伤感在这里释放,难舍的战友之情在这里宣泄。
场面让人心焦,让人心疼!
再见了,亲爱的战友!
当你离开连队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英雄的军旗,不要忘记绿色营区里的畅想,这里是你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这里是你心中的永远的故乡!
这里留下了你的足迹和身影,这里留下了你的汗水和功绩,这里更有你的战友和兄弟!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希望你记着老连队,记着这个家!
常回来看看!
第五章.军人的家族
一.
黎文虎自小生活在北京的部队大院,这是一个标准的军人世家。
爷爷黎国维,奶奶梦梅和父亲黎北抗,母亲林芮都是军人。
从小在军人的家庭里面长大,使黎文虎跟其他的孩子不太一样。
作为家里的独子,他本应集各种宠爱于一身。
但是当别的小朋友都沉溺在父母和祖辈的溺爱之中的时候,小虎早已经学会了独立生活。他的父母从小就培养他办事要讲究条理,做事要认真负责这样一个态度。
他们对他的要求非常的严格。
在孩童时代的部队教育,很多军人具有的特性都能在他的身上找到。
比如说他做事总是雷厉风行,办事非常讲究效率,自律意识非常强。
这些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很深刻的印象。
所以他们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注重我我办事的效率。
而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呢,他们会教育或者诱导他怎样怎样去办,才能把这个事情办好,而且是比较快的办好。
一般来说,他们给他的教育是给他提出一些建议,让他自己去做。
数年的军旅生涯,使得他变的格外冷静和稳重。
黎文虎崇拜的人从小到大都是一些国内外著名的军事将领。
原因就是这些军事将领经过多年的锤炼使自己拥有了一些特殊的品质。这些特殊的品质主要表现在,他们在接触某件事情的时候能够非常快速的知道这个事情的重点,还有就是在做事情的时候能够很合理的确定一个办事步骤。
同时又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去确保完成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质量。
还有就是作为一名领导者他们具备很多特殊的素质以及方式方法。
黎文虎的爸爸是一名少将;60年代末当兵;据说枪法极好;当过空降兵和侦察兵;然后顺利提干;出国留学,最后到军事科学研究院成为了一名高级研究员,教授,军衔至少将军衔。
在军事科学研究院里主要进行战术指挥和陆空作战协调方面研究。
黎文虎的妈妈也是一名军人;不过是一名医学护理专家,他的爸爸和妈妈的结合带有很浓重的现代革命时代色彩。
黎文虎的爷爷应该是他们家当兵里当的最厉害的了。
黎文虎的爷爷是老抗联,真正的抗过枪打过仗,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最后官至解放军某兵种司令部;具体官职就不便透露了。
他待人诚恳,谈吐爽直,热情好客,典型的东北大汉风格。
可谁又知他竟是一个老北京人。
二.
黎文虎家里的一些长辈与黎文虎爸爸同一代的人,同样也都是军人。
而且是各军兵种比较齐全,黎文虎经常向朋友们提起他的二叔,他二叔是一名空军飞行员;而且还曾经驾驶过现在最先进的SU…27战斗机,在南京军区当兵;现在已经人家是飞行师师长了。
有一年他二叔来北京开会;还请他们全家的人去吃了一顿海鲜;着实让大家佩服了一把飞行员这个职业。
黎文虎的叔叔是军人;甚至包括他的姨夫也都是军人。
有海军和陆军;甚至还有曾经当陆军半路改行当陆航兵的,可以说黎文虎他们家就是一本军事大百科全书啊。
遇到逢年过节儿子,闺女,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一起携夫带妻双双齐来拜年,爷爷家中就被这群身着绿军装、头戴大檐帽的人挤得满满的,比一个班还多。
现在也有很多人自以为很了解军人的职业,自以为能站在某种高度上来肆意评价军人,而其实他们也许什么都不懂。
怎么说呢?
单说服从命令吧,黎文虎以前并没有觉得军人的约束有这么强的,从大到小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有人管,一开始的时候非常不适应,也觉得军人完全是一个让人失去自由和个性的职业。
但回到城市和同学们聚会时,却发现了不同。
军人在集体生活中锻炼出来的纪律性,意志力和道德品质,与地方大学那种不受约束的生活造就的品格有明显的不同。
他们跟那些以前曾经是同学的地方大学生比起来,他们更加具备大局观,整体观,他们更加具备责任心和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精神而且和他们那种相对奢华和时髦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生活更加规律,健康和朴素。
黎文虎又要再次开始校园生活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军事学府,直属中央军委领导。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陆、海、空三军高级指挥员,高级参谋人员和高级理论研究人员。同时承担有关战略和国防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为中央军委和总部决策起咨询作用。
学校每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武警部队副连职和技术13级以上的现役军官或文职干部中招收研究生。
每年在校学员800…1000人。
国防大学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主席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依据。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未来战争要求的高级人才为目标,加强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全面建设。
人们常说,经历就是人生的财富。
未来信息化战争呼唤高素质应用型指挥人才!
1988年国防大学成立了全军指挥院校中唯一的研究生院,现已获准16个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和8个学科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
几年来,一批批军中才俊踏着演兵场的硝烟,进入研究生院求学深造。
从1997年开始,国防大学研究生院率先面向作战部队招收师团职干部攻读硕士研究生,以后又成为了全军首批开展军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单位,实现了从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向培养应用型指挥人才的历史性跨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六章.熟悉的身影
一.
在国防大学研究生院高级军事战术指挥系里读研的有三个军事迷,当然也包括黎文虎在内,他们仨人同在一个班,同住一个寝室。
研究生院共设13个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硕士,博士水平的指挥人员,理论研究人员和教员。
招生对象,是大学本科毕业并经军队指挥院校培训,在军队任职2年以上的连职以上干部,学制2年半至3年,毕业学员适于从事指挥工作,军以上机关工作,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
他们每个月都把节省下来的钱大量花在了购买军事杂志上,当时买的最多的就是《军事博览》、《兵器知识》和《舰船知识》寝室满墙上贴着他们买的高技术武器图片。
到后来他们都还清楚的记着,他们寝室西墙上贴得是“飞豹”歼轰机,F-16C/D战斗机,俄罗斯的S-300导弹,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和中国的东风…31导弹。东面墙上贴得是新型驱逐舰167号,美国的航空母舰肯尼迪号,林肯号,在于博,高春生的一在怂踊下黎文虎才贴了一张中东地区的地图。
他们成天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各种武器装备及其性能,他们来自海,陆,空三军不同的兵种,俨然就是三个未来的三军军事战略家,快反部队的将军。
于博来自南海海军舰艇部队,是海军少校,高春生来自南京军区空军,是空军中校。
不知不觉他们三人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校园里,感受着火热生活的同时也有一种紧迫感,战友们都曾是全国各地部队选送的优秀干部,每人都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大家你追我赶,比学赶帮,每天紧张而又充实。“好男凭借东风力,战友助我上青天”,学校有非常好的教学设施及优越的生活条件。
教授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力的保障了我们成才与进步。
知识能力的储备使他更有信心到广阔的基层部队中继续锻炼自己,展现自我,建功立业。
在学科建设上,国防大学着力发展新兴学科,突出优势学科,逐步完善和形成以政治理论,战争与战略理论,作战理论,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现代军事科技与武器装备等6个学科群为主体的新型学科体系。
学院以培养政治上合格的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未来战争要求的高级人才为目标,坚持培养“通才”。
坚持“高,新,宽,深”的教学内容;坚持以自学为主,实行研究式,启发式的新式教学方法。
形成了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的办校特点。
学院实行各军兵种军事,政治,后勤干部混合编班,统一施训。
部队院校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在提高办学质量上和地方普通高校有一定差距。
相对于部队院校来说,地方普通高校尤其是一些重点建设高校,
拥有学科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课程体系完善等优势,一些院校已与国际教育接轨,在很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而且生源质量比较高,是社会优秀青年的聚集地和人才资源的“富矿区”。
信息时代的军事领域,无疑是知识,人才,技术密集的领域。
信息时代的战争无疑对军队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一定意义上说,信息时代的战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和较量,战争准备首先是高素质人才的准备。
而培养全面高科技人才则又是军队内部难以独立解决的重大难题。
这必然会驱使军队教育系统和人员来源出现社会化趋势,建立一定规模的军民结合的人才培养教育机构已成为必然。
二.
百炼成钢,方能铸就利剑,摸爬滚打,亦显男儿本色。
从驰骋万里海疆的战舰上走来的海军全训舰艇长,从翱翔蓝天的新型战机上走来的空军特级飞行员,从操纵倚天长剑的深山密林中走来的导弹发射指挥员—数十名海军,空军,陆军和第二炮兵优秀指挥军官来到国防大学报到。
经短暂培训后,他们将带着三军演兵场的浓浓硝烟走上我军最高军事学府的讲台,加入国防大学教员方阵。
在他们中间黎文虎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不禁一怔,心中暗道:“不会这么巧,我还的受她的管吧!”
经短暂培训后,他们将带着三军演兵场的浓浓硝烟走上我军最高军事学府的讲台,加入国防大学教员方阵。
军校制度的规范和纪律的很严明。
学员的生活连队化,一日生活制度化,从按时起床、就寝、熄灯等细微之处抓起居作息。
从禁止“三长”长头发,长胡子,长指甲和“三手”背手,袖手,插手抓军容风纪。
从“三相”站相,走相,坐相抓军人姿态。
从“直线”走路要直线,身体要挺直,加“方块”被子要叠成“豆腐块”抓整齐划一。
从打扫整理室内外卫生抓卫生习惯,从言行举止抓文明礼貌。
每周日固定的全队点名和班务会让我们检点自己在过去一个星期的不足之处,值班长和队干部会对上个星期队里各项工作所取得成绩作系统的总结,也将及时通知我们近期队里和院里将要开展的各项工作。
军校的种种制度和纪律对黎文虎来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
军事生活是军校最独特的一面,军事生活分为共同科目的军事训练和专业科目的军事训练。
所谓共同科目是指无论何种专业的学生都要进行的军事训练,主要包括武装越野,障碍,射击,投弹,队列,器械以及登陆训练等,
有时在凌晨4点多,令人战栗的紧急集合的哨声突然响起,同学们就必须立刻从床上跳起来,迅速穿好衣服,打起背包,戴上作战装具,在5分钟之内集合完毕。
接下来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队长宣布全体武装越野5公里,不准一个人掉队。
越野一开始,只见一支勇猛的队伍“驰骋”在训练场上,大家都拼命地向前冲。因为这是一场集体的作战模拟活动,最终的胜利不是以某个人到达终点为标志,而是以最后一个人到达终点的时间为标准。
所以大家必须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快的拉住慢的,慢的咬紧牙关,大家为了共同的终点而一起拼搏。
军校的战友之情,往往就是在这样的拼搏中诞生的。
像这样的武装越野,距离一般是5公里,有时要10公里,每周至少要跑3次。
在军事训练强化时期,每天都要进行一次,甚至两次。
这种训练的强度简直可以用“魔鬼训练”来形容。 。 想看书来
第七章.别出心裁异想天开
一.
“这是未来军事革命的需要,这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呼唤。”
世界已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继续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
这场新科技革命的触角也延伸到了军事领域,在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掀起了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军事实力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军事科技发展上。
大量高新科技成果被物化到武器装备中,促使武器装备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先进的信息化武器装备迅猛发展并广泛用于作战,全面深刻地改变了现代战争的面貌,导致从机械化战争到信息化战争的转型。
未来信息化战争,不仅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军官,还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士兵。
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更是军校教学手段发展的新趋势。
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在全军率先建起了校园网。
之后各个院校的校园网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伴随着能够覆盖全军院校的全军教育信息网的联通,院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情报资源互利,远程教学互通得以迅速实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