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为祖国而战-风尘儿女英雄-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不断告诫自己:“抢先一步是主动,迟缓半拍则挨打。”

  不鸣则已,一鸣就是惊天动人,不拼则已,拼就要拼出现代军人的狂傲霸气。

  在平时的工作和训练中,乌云其其格处处都显露出草原雄鹰的秉性和拼劲。

  乌云其其格说:“军人是为战争而存在的。

  但谁也不能说现在没有战争,就等于不需要军人的存在。”

  在近些年来;我军已陆续地建立了一批现代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可供部队进行实兵演习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基地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先进的组网技术,利用由有线,无线,光纤,微波等通信手段组成的计算机局域网,将基地场区范围内计算机终端连成一体;提供了信息的实时采集;分配;传输和处理的基础保障。

  无线通信系统,集群通信系统,寻呼通信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提供了为合同战术演习先进的导调,评判手段,同时也为演习部队提供了自动化指挥的训练手段。

  调理工作台系统;提供了对实兵活动的实时信息的采集手段。

  靶标系统,激光对抗系统等,则提供了实兵对抗的先进物理模拟设备。

  这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先进训练设施,为我军的基地化训练提供了物质保障。

  合同战术对抗训练是战争和军事技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合同战斗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

  尽管合同战术对抗训练从形成到今天还不到百年的历史,但它对促进合同战术的发展,促进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合同战术对抗训练是战役对抗训练与分队战术对抗训练的中间环节,搞好合同战术对抗训练不仅可以利用和巩固分队战术对抗训练的成果,而且可以为合同战役对抗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受到军界的普遍重视。

  合同战术对抗训练是对抗双方的活力对抗。它以各种手段模拟逼真的战场环境,让对抗双方指挥员、机关和部队在室内或野外,按照统一的作战背景,昼夜连续实施。

  对抗演练中,双方施计用谋,用兵造势,与敌人展开力量、意志的拼搏,这种错综复杂、异常激烈的交锋,迫使双方指战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夺取“战斗”的胜利。

第七十三章.合同战术对抗
一.

  对抗双方同是生动力量,各自按“角色”模拟红军或蓝军,并力求最充分地发挥各自优势,使对抗训练充满活力。

  对抗训练中,双方始终围绕着如何战胜对手,以极大的训练兴趣,进入“最佳竞智状态”,充分挖掘训练主体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和能力的作用。

  这种活力对抗,通常不搞预案,不设框框,导演围绕训练问题,依据对抗双方的行动结果,通过裁决加工构成新的对抗态势,坚持因势利导,随机导裁,实现对抗训练的活导活演。

  红蓝对抗”揭示了合同战术对抗训练的实质—模拟敌我双方交战。

  对抗的一方演练红军,另一方模拟蓝军。

  演练红军的一方按照我军的编制装备,战术原则行动,模拟蓝军的一方则按照预想敌军的编制装备,作战指导思想,战术原则行动。

  模拟蓝军部队通常是由上级或本级预先培训好,尔后才能与演练红军的其它部队,战术兵团,轮流对抗,使模拟蓝军成为锻炼红军的“磨刀石”。

  有时,还可以让对抗双方轮流充当蓝军。

  采取“红蓝对抗”的形式,有助于加强敌军研究,更好地熟悉敌军的编制装备和作战特点,使演练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战性。

  “着眼实战需要,积极创新实践,不断提高首长决策作战指挥能力”,海军陆战侦察分队展示的“创新指挥编组,优化指挥程式,积极探索陆战侦察分队首长决策作战指挥训练新路子”

  这次演习没有沙盘堆设,不见手工标图。

  她们没有背诵台词,不见以往固定套路。

  指挥所没有演习预案,看不见演戏痕迹。

  分队首长没有熟悉地形环境,也不见炸点显示。

  按照作战进程,昼夜连续实施,实联,实通,实打,实爆,作战指挥训练和千军万马的行动,全部视频实时传送到观摩领导的眼前。

  这次演练内容新,突出了快速指挥控制,情报信息融合,火力主战主控等演练,引导部队实际侦察获取情报,以火力打击效果控制作战进程,实施全纵深立体攻歼的非线式行动,较好地体现了信息化条件下联合战斗的新特征,新要求。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尤其是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战斗是一个全新课题,目前部队认识还不够统一。

  要围绕联合作战背景下,如何使合同战斗不断适应联合作战要求这一重点问题。

  加强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指导,指挥控制,作战战法以及综合保障等问题研究。

  特别是要研究如何实现精确指挥,扁平指挥,如何进行联合作战编组,如何加强陆,海,空协调等等,逐步形成信息化条件下合同战术训练理论体系。

  二.

  如果实兵演练无法使用实弹,战场上的战损和伤亡就无法判定。

  激光模拟交战系统将武器装备上都安装上激光对抗模拟装置。

  比如坦克单车之间的对抗,每辆车上都安装一个发射装置一个接收装置,用激光束代替实弹,可以像真车一样开炮,又不伤及装备。

  一方击中另一方后,对方坦克就会冒出蓝烟,表示战损。

  装置会自动切断坦克油路,导致熄火无法开动。

  这样,演习的实战感更加强烈了。

  激光模拟器是现在演习中争相选用的先进仪器,即在实用武器上安装激光发生器,用没有杀伤力的低能量激光来代替子弹,炮弹。

  同时在训练服的各个部位装上接收器及音响,烟火装置。

  手枪,步枪,机枪,火炮的激光器都略有区别,用计算机可加以分辨。 

  实战演习中,攻方与守方都像身临战场一样互相攻击。

  如被对方激光束射中,计算机就会分析“中弹”的部位及子弹类型,较轻的就发出“受伤”指令,同时限制受伤者武器的威力,如减少子弹反射频率。

  如击中要害,就会触发被击中者身上的激光接收装置,发出“死亡”指令,模拟器就会放出代表“死亡”的烟火,武器系统就被关闭,此人就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资格。 

  随着一枚枚炮弹发射,所有射击诸元及“红军”装甲突击群的坐标参数,通过炮兵射击毁伤效能评估系统,源源不断地传回导调部。

  裁评组将各参数输入电脑模拟系统,现场裁定“红军”某营装甲突击群被毁伤30%。

  对此裁决,“红”,“蓝”双方均无异议。

  数百平方公里的交战地域,遍布某训练基地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无线传输系统、集群通信系统和野战机动导调系统。

  “红”“蓝”双方激烈交战状态,被及时传输到基地数字化导演大厅。

  导演部裁评组根据计算机显示的数据和图像,实时掌握交战双方的指挥活动,部队行动,交战情况,战场态势,并对参演部队火器受损,兵员伤亡,部署定位及战斗进程进行综合评判。 

  合同战斗是协同性联合作战或一体化联合作战必不可少的组成因子。

  作战形态在经历了合同作战,协同性联合作战后,正向一体化联合作战方向演进,但在扬新之时并未完全弃旧。

  信息化条件下的协同性联合作战或一体化联合作战也需要合同作战为依托。

  在联合作战的大背景下,合同战斗仍是战术级联合作战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前提或基础。

  判断作战方式方法落后与否,还是应当看它是否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达成作战目的。

第七十四章.与死神打交道的人
一.

  太阳沉落在南海下面有好一阵儿了,大片大片的云彩遮住了岛上黄昏的天空,使夜色来得又早又阴沉。

  只有远方的枪声和巡逻兵的脚步声偶然打断热带丛林里昆虫的呜叫。

  山坡上密覆着热带雨林,风吹不透那些被藤蔓缠住的木棉树,榕树和高大的乔木。

  热带雨林小道终于走到了尽头,密密的灌木拦住了去路。

  枝条和枝条彼此搭压着,荆棘,老藤与那些刀子般锋利坚韧的草类植物互相绕缠,侦察分队每人手握一把的砍刀,奋力劈斩着。

  不一会儿,粗壮的植物就磨钝了她们的刀。

  她们沿着崎岖的山路,突越密林和溪流,向蓝军后方进逼。

  这次执行侦察任务,她们所挑选的队员,都是分对战斗骨干兼训练尖子,枪打得准,擒拿格斗也有一套。

  在探明敌情和蓝军进攻方向路线,每个人都具有丰富的野战对敌经验。

  米雪拿过军用望远镜。

  镜筒里显示从公路上开出来的各种军用车辆连成一条直线正顺着山下的公路行驶着。

  “一辆,两辆,三辆……。”

  米雪轻轻地数着。

  “数不过来了,至少有八十辆以上。”

  通过望远镜米雪可以看得更清楚。

  这是蓝军坦克装甲师主力在收缩兵力。

  要把防御重心转移到海岛西部。

  米雪把这一变动情况,及时传输到红军指挥所。

  这是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全凭的是真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

  邓竹筠强抑着自己潮水般的感情,沮丧,失望,痛苦,无能为力,她尽量摆出一付冷峻淡漠的样子,

  她开始觉得身上的每一件东西全都是负担,谁也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路要走。

  身上的每一根毛孔都发挥着最大的排泄功能,军装像被水淋浇了一样透湿。

  她麻木的双腿,只是机械地紧随着前面的人影挪动着,干裂的嘴唇卷起了暴皮,口里不停地喘着粗气。

  而此时水壶里的水,为了减轻重量早已全部喝干了。

  她不知道的是,越是张嘴喘气,就越是口渴。

  此时队列里由前向后传来一条口令,注意节省体力,尽可能地不张大口喘气。

  她想,可能大部份人都像她一样,把水都已喝干了。

  至少她很满意自己的人生,因为她心很快乐。

  或许活着就是活着。

  每个人无需在这前面加上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比如为革命而活着。

  你为什么活着最终不过是使自己活着。

  如果说人生非要有目的,那也只能是寻找欢乐。

  她曾经就是如此活着。

  二.

  几乎同时,米雪和邓竹筠从深草丛里飞身跃出,自动步枪枪声响成一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股青烟,发出淡淡的火药味。

  队员们交替着疯狂还击。

  米雪穿越弹雨,迅速打开榴弹发射器的保险,调整了一下榴弹器上的标尺,里边的榴弹进入待发状态,她将一颗颗枪榴弹射出。

  榴弹飞出去轨迹是一条抛物线,飞行了几秒之后,几乎是弹无虚发。

  “轰!”

  “轰!”

  集束手榴弹爆发了强大的威力,也将米雪自己带翻进了密密的丛林。

  阴冷的风撕扯她脸的感觉就像是一种暗示和提醒,只有退进丛林中才是安全的。

  林海茫茫,峰峦叠翠,热带原始雨林一片接一片。

  那里异彩纷呈的原始生态风貌充满了神秘的气氛,给人几多诱惑,几多刺激。

  你会真切地体验到什么叫天罗地网,遮天敝日。

  无论当时是多么明媚热烈的阳光,在林子里却只有森森的凉意和幽暗的场景。

  没有办法,热带原始雨林虽然危险,但辩证地看也是很安全,蓝军不可能投入大量兵力在此时寻找她们。

  再次穿越雨林,有的地方还得凭着大砍刀披荆斩棘,有时山坡很陡,队伍行进途中你有时只能看到前边人的脚,你真的在爬,用手用脚用膝盖,有时恨不得用牙咬住点什么。

  手要不住的寻找可以拉实的一切东西,树枝,山藤,根茎,杂草。

  林子密不透风,很多温柔的树枝上都长着尖利的刺。

  山顶飘下一团团灰白色浓雾,雾是最温柔的进犯者,它慢慢地漂浮而来,一点点吞没了翠绿色的山峦,无声无息,像雪一样轻盈。

  这时,那一队海军陆战侦察兵,她们从雾中走出来,身着被刺荆刮得褴褛的迷彩服,脸上胳膊上都带着丛林留下的创伤,她们个个黑瘦结实,浑身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洒脱劲儿,其实,曾与死神打惯交道的人都有这股洒脱劲儿。

  此时,她们刚刚执行重要任务归来,并没有伤亡。 

  女侦察兵们站住,咧开嘴望着两个首长高兴地笑着,他们又看看被雾气弥漫的山峦大声说:“太好了!

  多好!

  瞧啊,这大山多好看哪,我们个个活着,谁也没死。”

  于是她们邀请首长去她们驻扎在高山深处的营地里做客。

  首长当众接受了邀请。

  站在山道上目送她们离去。

  女侦察兵的队形散开了,频频回首。

  那时,她们忽然明白,身上的色彩和女兵的漂亮发式,花衬衫意味着什么,连同纯真的笑容,这是女孩子们于不经意间赠予这场严酷战斗演习的礼物。 。 想看书来

第七十五章.从难从严贴近实战
一.

  “大强度,高难度,多险度”的超常规,特种化的训练,是完成这些任务,克敌制胜的主要途径。于是,在烈日炎炎的酷暑,在冰冻三尺的严冬,在疾风暴雨的深夜,在一切可以培养意志和体魄的机会里,特种训练锻造出一个个钢筋铁骨的陆战侦察队员。

  接敌方式上,在海上长途奔袭,机械化开进,徒步行军的基础上,她们增加了伞降,机降和潜水多项内容。

  每一个当代中国军人都应有一种时刻准备打仗的紧迫感。

  黎隽娟作为重点建设部队的一员,内心的这种感觉尤甚。

  她清楚,当年组建这支陆战侦察部队就是为了打仗,自己穿着这身军装行走于军营与社会之间,活跃于训练场地之上,也是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宁与领土完整而存在的。

  攀登是侦察员的基本技能。

  休息了不到20分钟,她们又来到攀登楼前,楼高5层,墙面笔直光滑。

  她们要背朝墙壁,双手撑住夹缝墙板,两脚紧贴墙面,整个身子腾空弹起。

  如此数十回,她们就已经站在5楼的楼顶了,手上早已经是茧子,对她来说,这不算什么的。

  侦察兵在隐蔽抵近敌蓝军指挥所的安全空域实施空降。

  着陆后,兵分两路,一路布设警戒,建立观察站。

  一路携带战场侦察装备,向“敌”指挥所方向隐蔽渗透,利用先进的侦察仪对“敌”阵地进行照相侦察,把“敌”指挥所及重要目标的具体位置图像,源源不断地传向后方,为后方指挥员定下决心,提供情报保障。

  作为一支快速反应,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利刃”,她们每个人必须拥有与其相配套的一流武器装备。

  卫星定位仪,头盔式夜视仪,热成像仪,麻醉枪,合金弓弩,微声冲锋枪等多种先进装备也被引入装备训练的全过程。

  她们最先装备了国产新型无人侦察机,奇妙的战场电视和传感系统,取代了侦察兵脖子上的望远镜。

  秘密渗透的特种队员,只要将远红外夜视系统,热成像仪等先进的侦察设备秘密置于敌后,不管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还是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都能准确地找出敌人的方位和行动方向。

  神奇的情报处理系统一声不响,将战场部署情况展现在身后几百公里外指挥所的电子沙盘上,车辆斗室之间便可纵览天地之间敌我态势。

  一次次探索,一次次闯险,侦察特种分队创造了运用动力翼伞隐蔽接敌打击敌飞机洞库,运载潜水员清除登陆滩头水雷等战法,进行了“直升机跳伞”的训练改革。

  实现了“无人机切线飞行法”的革新,极大推动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传统的侦察兵,活动范围往往仅限于陆地与淡水江湖,而特种侦察分队却要能遂行陆,海,空三栖作战。“陆上猛虎,海上绞龙,空中猎鹰”,是人们送给她们的美誉。

  二.

  从难从严贴近实战,课目设置要野战化,环境设置要战场化。

  陆战女子侦察分队参加实战演练,犹如上演了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战争“大片”,武装直升机,先进的侦察设备,轰炸机,战斗机,海军舰艇等营造出浓厚的现代战争气氛,官兵们置身于逼真的“战场”中,真刀真枪打,一招一式练,靠着高超的武艺和顽强的战斗作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