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匡扶后周-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城!想想涡口吧,咱们可不能再上了董遵诲的当!

在老将军的反复提点下,将官们向他纷纷保证:大家一定会小心小心再小心,仔细仔细再仔细,绝不会擅自出城,更不会上当受骗。

于是老将军心满意得,在拖着一副疲惫的身躯巡夜之后,终于回到了城守府中,美滋滋地睡上一觉。

就在皇甫晖老将军熟睡的时候,董遵诲命令石守信、韩重赟两人率领一万人马留守大营,自己带着剩下的一万轻步兵悄悄出营,偷偷摸上了那条小路。在避过守军的视线之后,大家点起了火把,连夜赶路。

董遵诲在白日里已经挑选出五百名士兵,让他们护送赵普先行出发,沿途设立路标,并让赵普合理安排休整地点。眼下举着火把,顺着路标行军,倒是没有多大困难。

而且董遵诲特意挑选出两千劲卒,紧随那五百名士兵之后,整修道路、砍伐树木,为大军行军提供方便。董遵诲还任命张逸率领五百名士兵断后,收容掉队士兵,免得有些人掉队后惊慌失措、铸成大错。

在安排好一系列措施之后,董遵诲所部行进地非常顺利,很快就抵达西涧。在这里部队稍事休整、伐竹作筏,然后顺着西涧漂流而下。一路上虽有倒霉蛋翻了竹排、呛了凉水,可部队主力却没有受到损失,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等到天色微明的时候,部队就已经顺利进驻清流关后。

董遵诲马上命令士兵们休整备战,同时派出火头兵在隐蔽处烧火做饭,让大家吃上一口热乎饭。休息了半个时辰之后,士兵们恢复了一点气力,而且此时清点下部队,已经有八千五百人顺利抵达此处。

这时天色大亮,皇甫晖也披挂上城,见大家并没有违命出击,心中很是欣慰。不过皇甫晖随即发现,关外敌军营地的火堆数有些个不对头,根本不是两万士兵所点的份额,营地里至多只有万余人。

皇甫晖冷冷一笑,你以为这点小伎俩就能把我引出来,实在是太小看我了!不就是增兵减灶这一套吗,老子小不点的时候就看腻了!

就在此时,关外石守信、韩重赟等人列阵向前,万余人马愣是趾高气扬地来到了城下。皇甫晖大怒:小小诱饵,居然还敢如此猖狂。他猛地说道:“召集人马,咱们去冲杀一番!”

众将早就憋不住火气,连忙答应下来。很快皇甫晖便率领众将,出城迎战。可就在这个时候,石守信命人吹响了特制的超大牛角号!于是董遵诲领军杀出,皇甫晖被周军前后夹击,措不及防的他也只能掉头就窜。一代险关清流关,就如此轻易地被董遵诲攻下!

天气预报好不容易准确一次,今天果然大到暴雨。现在窗外雷声不断,小宝宝倒是很是镇定,在妈妈怀里瞪大眼睛玩,而我这个不称职的父亲,正忙着码字,也顾不得抱他,毕竟要为他挣出奶粉钱来。

……

第366章激战皇甫晖!

卷三'第366章激战皇甫晖!

………………………………

第366章激战皇甫晖!

一般人攻下关卡,尤其是险峻的关卡之后,先要清点缴获物资,接着就要整顿防御工事,防备敌军的反扑。可董遵诲攻下清流关后,并没有做丝毫的停顿,除了命令石守信率领三千伤兵留守之外,董遵诲就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统帅剩下的一万七千名士兵直扑向滁州!

董遵诲追得这个急啊,这边皇甫晖和姚凤的前脚刚刚迈入滁州的大门,那边董遵诲他们已经出现在滁州外围,尤其是董遵诲的大旗,更是遮天蔽日。要知道董遵诲军中那些个落在后面的辎重兵们,现在全都挥舞着旗帜呐喊,远远看去,声势震天,谁能想到他们只是些辎重兵呢?!

皇甫晖大骇,立即下令关闭城门,可现在城门口全是从清流关溃逃至此的士兵,大家一窝蜂挤在城门口,滁州守军根本无法关闭城门。眼见着追兵越来越近,皇甫晖急中生智,大声喊道:“砍断护城河上的吊桥,阻止周军入城!”

姚凤非常诧异地看着皇甫晖,要知道现在吊桥那面还有数千名南唐军士卒,一向爱兵如子的皇甫晖怎么会做出如此决断?不过姚凤也知道现在是非常时期,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这城门洞开的滁州城!

于是,在对岸南唐士兵们绝望的眼神中、在他们哀声乞求中、在他们的愤怒痛骂声中,皇甫晖的亲信军士们好不容易挤出城门,将那架在护城河上的吊桥奋力砍断!

皇甫晖叹息数声,对姚凤说道:“我皇甫晖征战沙场数十年,从未有过如此大败,也从未被敌军追得如此狼狈!董遵诲,我皇甫晖与你势不两立!”

看着发狠的皇甫晖,姚凤低声劝慰道:“将军何必在意这个侥幸之徒,咱们这次主动断了吊桥,虽然舍弃了部分士兵,却赢得了主动。只要将军将退入滁州的士兵们加以整顿训练,使他们恢复士气,滁州就将稳如泰山。而等到董遵诲所部打造好攻城器械之后,他们面临的将是固若金汤的滁州!到时候董遵诲取不得任何战果,也只能黯然撤兵!”

皇甫晖连连点头,只是看着城门口乱糟糟的溃兵们,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重新训练他们,难啊!

就在皇甫晖叹息的时候,董遵诲率军逼近了滁州城。滁州城外滞留在护城河畔无法过河的南唐军士兵们,纷纷向董遵诲所部弃械投降。

董遵诲命令张逸率领千余士卒将他们押到一旁,加以缴械关押。看着空空荡荡的护城河,又看着还被南唐溃兵们挤得满满当当的滁州城门洞,冷笑数声。就听着董遵诲对众将士大声喊道:“众位将士,前面就是滁州城,只要将它拿下,咱们就建立了以弱胜强的不世功勋!区区一条护城河,能够阻拦咱们百战百胜的雄师吗,能够阻拦咱们这些热血沸腾的将士吗?!”

董遵诲说到这里,猛地一催胯下的战马,就冲进了护城河。他手下的士兵们早就被他鼓动地热血沸腾,纷纷跟着跳进河中,往滁州城门方向冲去。这可是春寒料峭的二月,护城河里甚至还有浮冰,但是士兵们全都没有在意,他们只知道值得他们生死相随的大帅董遵诲冲在了最前方,所以他们也要冲上去!

见过猛的,没见过这么猛的,这简直就是玩命啊!南唐军看着这群疯子一样的士兵,心里吓得直哆嗦。要是大家都是一个水平,那士兵们还能在皇甫晖将军的统领下与周军抗争;可现在看来,周军都是些疯子、杀人狂,咱们这些个正常的南唐军士兵怎么可能打过他们?!士兵们心中发颤,根本不敢向前,城门洞里堵得越发严实。

董遵诲很快渡过护城河,率军冲向了滁州城,而那滁州城门始终无法关闭,就像是被扯去了内裤、捆住了手脚的黄花大闺女,只能绝望地干等着色狼的侵犯!

就在这个时候,曾经有过辉煌职业军事生涯的老将皇甫晖出离愤怒了:董遵诲小儿,你未免有些欺人太甚!谁没有打过仗,谁没有打过胜仗?得饶人处且饶人,哪有你这样小人得志、不依不饶的!我皇甫晖也算是堂堂正正的铁汉子,哪能受你如此屈辱?!

于是皇甫晖趴在雉堞上,对董遵诲大声喊道:“董遵诲,我们各为其主,你不要欺人太甚!前番清流关大战,你就是偷偷摸摸溜进关里,偷奸耍滑从内攻打,实在是太不光明磊落!有种的等我率军出城,列好队伍,咱们真刀真枪地见个输赢胜负!怎么样,你敢吗?!”

皇甫晖做出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来,姚凤连忙在旁边低声劝解,希望他能够消下火气,坚守滁州。皇甫晖却对他低声解释道:“姚将军不必担心,老夫自有分寸。现在城门被溃兵们堵得严严实实,咱们根本无法关闭城门,也就无法阻挡董遵诲所部趁机冲进城来。咱们现在建制混乱,根本无法阻止有效防御,到那时候,才是咱们面临的最大危机。

可是现在出城攻击董遵诲,却有两大好处:首先,在我吸引敌军注意力的时候,你可以在城中整顿人马、布置防务;其次,董遵诲所部奔波了一夜,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而我军虽然士气稍低,却也在清流关比董军多休整了一夜。此消彼长,我军定能取得胜利!”

姚凤连连点头,“还是老将军考虑周到,只不过那董遵诲会答应吗?”

皇甫晖冷笑道:“这家伙年轻气盛、连战连胜,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仿佛是为了验证他的观点,就听城下董遵诲大声喊道:“皇甫晖老匹夫,我答应你的请求,放马过来吧!”

一边说,董遵诲一边指挥部队后退,在河边上给南唐军留出了一片空地。

于是皇甫晖立即率领着士兵,驱赶着溃兵走出了城池,列阵备战。

董遵诲单手提槊,另一只手紧抓着他胯下大黑马的缰绳,眼看着南唐军士兵将门口的溃兵们冲散,眼看着南唐军士兵一股股、一层层涌出城来,眼看着南唐军士兵列阵备战,董遵诲却一动未动,甚至没有给手下下达任何命令!难道说董遵诲也要向那宋襄公学习,表现下自己迂腐的仁慈,放弃半渡而击的机会?

直到看到皇甫晖跃马横抢冲出城门,董遵诲这才突然有了精神,他猛地一催战马,冲着皇甫晖的方向就冲了过去。一边冲,董遵诲一边大声喊道:“只杀皇甫晖,余者不问!”

本来还有些南唐军士兵,下意识地冲上来拦截,听到董遵诲的喊声之后,大家全都停住了脚步。董遵诲翻越清流关,已经在南唐军中建立了不小的威信;追击溃兵至此,更让士兵们对他充满了敬畏。相反,皇甫晖原本高大的身影已经彻底崩溃,士兵们对他毫无敬意可言。此消彼长,士兵们的态度便起了微妙的变化。

就在大家行动相对迟缓的时候,董遵诲猛催战马,冲过了众人的防御圈,直冲向皇甫晖身边。

皇甫晖大叫一声:“来得好!”一手控缰,另一手举着长枪,就往董遵诲的身上扎去。

董遵诲轻点长槊,正击在那长枪的枪尖之上,皇甫晖本不以为然,却觉得那枪尖上突然传过来一阵超强的力道,震得皇甫晖单手发麻,差点握不住手中的长枪!

皇甫晖心中很是惊讶,这董遵诲怎么有如此的气力?!但他并没有绝望,因为皇甫晖觉得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对付董遵诲这样的毛头小伙应该没有问题。所以他尽管手有些发麻,却还是呐喊着冲了上去,与董遵诲战到了一起。

如此正合董遵诲的心意,他根本不露半点惧色,就与皇甫晖打了起来。此时皇甫晖的亲卫们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冲了过来,只是董遵诲与皇甫晖正在缠斗,亲卫们根本就找不到施展的空隙,只能够傻傻地呆在一旁观战。

皇甫晖越打越是心惊,每次与董遵诲兵器相交,都震得他双手发颤,虎口生疼。而且更让皇甫晖绝望的是,董遵诲的这些个槊招,根本就没有任何破绽。他并不知道,董遵诲的这些个槊招,是用敌人的血肉磨练出来的,没有任何冗招虚招!

两人打了十余回合,皇甫晖的双手已经被震得虎口崩裂、鲜血直流!董遵诲突然长啸一声,竖起长槊就往皇甫晖的头上砸去!是的,就是将那长槊当成了棍子,往皇甫晖的头上径直砸去。

董遵诲的行动极为敏捷,皇甫晖躲之不及,也只能双手举枪硬抗。就听“铛铛铛铛”四声响亮至极的碰撞声,第一声已经撕裂了皇甫晖的虎口,第二声已经震得皇甫晖胯下战马也瑟瑟发抖,第三声砸断了皇甫晖的精炼长枪,第四声就落在了皇甫晖的甲胄之上,愣是将他的头颅砸进了胸膛,将他身上穿得精铁甲胄,砸成了扁平的钢铁罐头!

皇甫晖一死,余众皆四散溃败,于是董遵诲轻松入城,生擒姚凤,滁州城垂手取来。董遵诲随即入城安民,并派人向郭荣报喜!

……

第367章唐使乞和

卷三'第367章唐使乞和

………………………………

第367章唐使乞和

攻下滁州之后,董遵诲第一时间来到了滁州的仓库,发现这里的物资堆积如山,尤其是马上就要到发军饷的时候,仓库里更是堆满了钱财。虽然刚开始被南唐乱兵们哄抢了一些钱财,可是由于查封及时、保护得力,钱库并没有损失太多。现在地上仍洒落着大串大串新铸的铜钱,抬眼望去,很是耀眼,也自有一份诱惑在里面。

董遵诲见左右并无外人,便对急匆匆赶来的王政忠说道:“兄弟,我交给你一件事情去做,此事非你莫属。咱们攻下滁州的仓库后,掌控了所有的账簿,我希望你能调用几个账房老手,将这账簿稍作修改,从里面悄悄提出部分钱财来。现在战事频繁,士兵们都跟我打仗,我得对他们负责!可无论是给伤残士兵的补偿费还是给给阵亡士兵家属的抚恤金,都是一个大数目,单靠咱们做生意来筹集,很难!现在可是个好机会,朝廷就算是派人来清查库藏,到滁州就得六七天的时间,再加上他们用来清查的时间,也要延误不少时间。而且毕竟也有不少乱兵哄抢过钱库,就算是出些纰漏,也能够圆过去,这可是咱们难得的机会。”

王政忠皱了下眉头,狠狠地点了点头,“我尽力而为,一定在朝廷使者到来之前,做好账簿。”

董遵诲微微一笑,“如此我就放心了,我估摸着朝廷过几天就会提升我的官职,不过朝堂上现在空缺不多,所以很有可能让我兼任某地节度使一职。要不然朝廷赏罚不公,将士们也会有怨气,如今正是攻伐南唐的大好时机,陛下岂会容许?!到时候你就去我的封地,统驭那里的一切,并开办大型荣军农场,将受伤将士安置在那里。”

王政忠连忙应允,不几日,朝廷果然派出翰林学士窦仪,前来整理清查滁州库藏。窦仪来到滁州之后,立即向董遵诲索要账簿,并督促手下按照账簿清点物资。经过清点之后,发现府库中缺了十万贯钱财,窦仪就对董遵诲说道:“将军攻下滁州之后,自有朝廷封赏,何必落下恶名?”

董遵诲笑着解释道:“天使有些误会,这十万贯钱财并不是入了我的口袋,而是分发给俘虏的唐军将士。滁州约有十万守军,大体上每人一贯,免得他们心念南唐不肯归顺。这是相应的文书,前几天我忙着整顿军队,忘记交给您了。”

窦仪接过文书,并没有仔细查看,而是将它塞进了怀里。董遵诲既然敢如此解释,肯定已经做好了被清点督查的准备工作。可是据窦仪所知,滁州唐军原来只有十万兵马,其中有万余士兵阵亡或伤残,另有两万余人逃回南唐,还有部分士兵逃亡乡下,滁州现在只有不到五万名俘虏。如果按照董遵诲的说法,起码还有五万贯钱财下落不明,很可能是被董遵诲所贪污。不过这个世界上,如果真有哪个领军将领一文不贪,那这个人反倒更让皇帝感到威胁,不敢让他继续领军,要知道郭威当年就非常清廉!

过了一两日,董遵诲遣人来向窦仪索要绢帛,以犒赏将士。其实前几日董遵诲已经对有功将士进行了封赏,如今也只是遮人耳目而已。

不过窦仪却不清楚这一切,他拒绝了董遵诲的调拨命令,并对董遵诲说道:“将军,您当初攻破城池之后,就算是将库藏里的物资都拿出来赏赐将士,我也没有异议。可现在既然我已经将它们登记入册,就已经成为国家的财产,如果没有皇帝的诏书,谁也不可以私自处理!”

董遵诲微微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更没有像窦仪想象的那般反复纠缠。不久,皇帝郭荣得到消息,特批五万贯供董遵诲犒劳士卒。

董遵诲占领滁州之后,打通了进攻南唐腹心的通道,南唐皇帝李璟很是惶恐,马上命令泗州牙将王知朗携带他的亲笔书信前往寿州城下祈求和平。信中说:南唐皇帝敬上书后周皇帝,如今百姓流离失所,两国士兵都已疲惫不堪,李璟特意请求后周结束战争,恢复和平。作为补偿,南唐皇帝李璟愿意以兄长之礼侍奉后周皇帝郭荣,并献上大笔钱财,以填补军用,消除后周的怨气。

郭荣没有同意,他也看穿了李璟的算盘。为什么李璟早不求和、晚不求和,偏偏现在前来求和,就是因为现在是谈判的最佳时间:之前李璟如果请求谈判,就会大涨后周的威风,削弱己方的士气,战局就有可能恶化。现在滁州已下,如果不趁着寿州还在自己手里,自己还有这一筹码,一旦郭荣率军直扑南唐腹心,李璟就算是拜郭荣为叔父,也将无济于事。

郭荣看到王知朗的书信后微微一笑,对他说道:“不知使者是否经过滁州?”

见王知朗点头,郭荣笑着说道:“从滁州东进百余里,就抵达你们唐国的首府,我军打开了你们的国门,难道就得到这点红利不成?!”

王知朗哑然,他只是个小小的牙将,并没有权利与后周商谈。随后王知朗便向郭荣辞行,返回南唐境内。在王知朗安全抵达境内之后,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钟谟对南唐皇帝李璟说道:“陛下,郭荣虽然傲慢无礼,但他并没有斩杀王知朗,也没有对他过分羞辱,说明郭荣内心也知道征服咱们南唐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老臣愿意主动前去与郭荣交涉,如果能够在陛下威名的庇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