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008去北京-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达: 乘101、103、109路电车在西什库下车。
  门票: 不收门票,可自由参观。
  开放时间: 5:00…18:00,圣诞节全天开放。
  游览时间: 若不是去作礼拜,大概看看用不了半小时。
  隆福寺街——旧日招牌换新颜
  “在中国书店买本书,去庙会玩一圈儿,吃口丰年灌肠,上蟾宫看场电影,再去对面隆福浴池泡个澡。”这是当年喜欢逛隆福寺的老人儿们,在忆旧时常说的一句话。
  早年的隆福寺街,可以用平实的安逸来形容。每每在明星、东四工人俱乐部、蟾宫、东四剧场电影院上演头轮新电影的时候,街上的自行车铃便骤然响成了一片,人们纷纷涌进由时空转换和人物悲喜交织、放大了的银幕前,随着灯光的逐渐变暗,噼里啪啦地打开折叠椅子,一个光与影的世界便静静显现在眼前了。而影院外的隆福寺街面上,却是另一番人声嘈杂,热闹眩目的光景儿。街边的酒馆、饭馆、书店、花店、照相馆、理发店、浴池、冰棍儿摊、小吃铺一切应有尽有,一切又有种唾手可得的简便。
  

主要景点(17)
但据说隆福寺的真正繁荣,还是在清末那会儿。隆福寺大殿被那场大火烧毁后,这里便被出租了地皮,接着这儿的书肆、古玩店、玉器坊、锦匣铺、裱画铺等,也陆续红火做起了买卖。后来逢每月农历一、二、九、十日开市的庙会,在大殿废墟上和###堂后院内,还曾有过相声、琴书、摔跤、耍飞叉、评书、戏法、双簧的表演。老人儿们记忆中,昔年的隆福寺街虽是外表杂乱无章,内中却是平和有序。
  现今,隆福寺最先让人联想起的便是隆福寺的吃食。听老人儿们讲起隆福寺的小吃,印象最深还是白魁老号摘成薄片的羊头肉和烂肉面,街东口吱吱啦啦冒着白烟的灌肠店,炸货铺里好吃的猫耳朵。后来东四人民市场开张了,隆福寺小吃店便把像是切糕虎、炸糕杨、豆腐脑白、爆肚王等推车挑担的街边小吃请进了店堂。扒糕、灌肠、炸丸子、羊霜肠、爆肚、驴打滚、吊炉烧饼、面茶、豆汁、杏仁茶等等京味小吃,您在这儿一地就能品尝全了。如今的隆福寺小吃店与白魁老号饭庄是相通的,如果来的人多,那您还可以点一桌将京味小吃同清真名菜合成一桌席的小吃宴,席间包括六冷、六热、六小吃、一流食,一般这样的一桌席都由这里的老师傅亲自打理,味道绝不是一般零点外卖可比。
  隆福寺街,随着东四人民市场的兴旺,随着隆福寺商业街改造成了一溜儿服装店,再到后来长虹、东工、明星,这三家为隆福寺街勉强支撑局面的老影院的衰败。“隆福寺”这块曾经的金字招牌,若是没有了对往昔那一丁半点儿的念想,若是没有了隆福寺小吃店与白魁老号饭庄,以及丰年灌肠等北京老字号小吃的相伴,怕真是离凄凉、没落不远了。但谁又能说的清这里的平民气质不同往先了的原因,是我们的生活情趣变了,还是古都的变化是随着现代的迈进而变了呢?
  到达:乘109、112、106、110、101、116路、康恩专线等,东四站下车即可到达。
  延伸景点
  首都博物馆——新展馆中看老北京
  提起首都博物馆,就连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也未必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三千年的古城,留下的故迹太多,已经让人看不过来,却往往忽略了其间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所。那里珍藏的不仅仅是难以计数的古董文物,更是北京在漫长岁月里的历史印记。
  长期以来,在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的光芒掩盖下,首都博物馆一向都不引人注目。寄居于孔庙内的老首博,更是一直鲜为人知。即使偶然光临,对僻处一侧廊庑内的狭长展室,以及数量稀少的展品,也不会有太深印象。但来到刚开放不久的新首博,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仅在于其用钢材和玻璃搭就的流畅外形,和内部直贯屋顶的硕大中庭,以及应有尽有的现代设施,更在于它所蕴含的厚重的历史、丰富的文物,以及浓郁的古都风情。即便只是匆匆一览,也足以让你终生难忘。
  登上长长的自动扶梯,也可以乘坐升降电梯,奔向右侧的常设展览。这层层的方形展厅,却绝不以单调的形式和呆板的文字生硬地向观众展示。且看历史厅,外环以北京各时期的珍贵文物,与右侧世界相应时代互为对照,恍若穿越历史的走廊。而内中包含的各个单室,模拟了金代的皇陵墓室、元代的积水潭码头、明代的德胜门保卫战、清代的皇帝出行图,又似乎把观众拉回到遥远的瞬间。再看城建厅,不仅有大幅的图片,更有逼真的模型和古旧的实物,为观众上了一堂形象的建筑课。而来到民俗厅,更是仿佛走进了老北京的街巷胡同,流连于一座座四合院中,去体验老百姓的市井百态。
  这还不是新首博的全部,中庭左侧倾斜的青铜柱体,直透出屋顶和外墙,格外吸引眼球。那并非简单的点缀,沿着内藏的通道盘旋而上,会发现那是一个艺术宝库。面积不大的各层展室内,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工艺品琳琅满目,内中不乏稀世珍品。加上方形展厅的瓷器和佛教造像,中国古典艺术的方方面面,尽涵盖于一馆之内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主要景点(18)
除了十余个常设展览,新首博内还常常开办各种各样的临时展览。曾经的《大英博物馆珍品展》和《印度古典雕塑展》,都曾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参观,今后类似的临时展览还会陆续登场。国家博物馆由于扩建要闭馆三年,不少重要展览将会改在新首博内举行。新的首博,必将成为首都备受瞩目的新焦点。
  到达:乘坐地铁1号线到木樨地站下车,或乘公交1、4、52路到工会大楼,37路到三里河东路南口,650、45、26、727、717、937路到白云路均可。
  门票:常设展览30元,特设展览通票以现场票价为准。
  开放时间:9:00…17:00(16:00停止购票,周一闭馆)。
  游览时间:要想细细品味,最好备足一天时间在里面。就是粗略浏览一圈,起码也要两三个小时。
  作者手记:
  1、圆形展厅一层是数字放映厅,采用先进的高分辨率投影机,在弧形屏幕上播放极具冲击力的数字电影。
  2、地下一层南侧设有一排商铺,主要出售纪念品和工艺品等,其中有一家是奥运特许商店,出售北京奥运吉祥物等商品。
  3、如果参观累了,博物馆内设有茶座和咖啡厅可供小憩,地下一层还有餐厅提供自助餐。
  智化寺——京音乐的活化石
  找到智化寺并非易事,它隐藏在民居稠密的禄米仓胡同东口。尽管邻近繁华闹市,寺庙却依然保持着难得的清静。
  从已低于路面的山门看来,并不容易看出智化寺昔日的辉煌。它曾是明代权倾一时的司礼太监王振的家庙,不过寺建成仅六年,王振就在“土木之变”中被诛。寺庙被充作公产,却有幸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为北京城内留存最好的大型明代建筑群。
  智化寺的建制并不恢宏,却总在不经意中给人以华贵的感觉。黑色的琉璃瓦殿顶,庄重而典雅;梁枋上的装饰彩画,素淡而清新。正殿西侧藏殿内的转轮藏,线条粗犷、雕刻精美,更是目前北京唯一留存的明代原木结构的此类作品,具有极高价值。而最为珍贵的,原本要算智化殿和万佛阁天花上那两个绚丽绝伦的楠木藻井,可惜均已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被盗卖出境,现分别收藏于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和费城博物馆。留下的两个巨大空洞,虽用大幅彩色照片遮盖,仍无法掩饰这历史留下的沉痛疮疤。
  藻井虽不存,万佛阁屹立如故,这是智化寺的主体建筑。阁内上下两层的墙壁之上,尽是密密麻麻的佛龛,每龛内供奉仅高约13厘米的佛像,总数多达万尊,令人叹为观止。上层额书“万佛阁”,并非虚言。
  智化寺现被辟为北京文博交流馆,所凭的却并非只有这些看得见的有形遗产,更有堪称一绝的京音乐。它始于明朝时由王振移自宫中的宫廷音乐,又吸收了部分佛教音乐和民间音乐,由艺僧封闭演练,师徒代代口授,连绵五百多年而不绝,竟成了无形的宝贵遗产,被誉为京音乐的活化石。曾经一度面临失传的绝艺,在各界的关注之下,重又焕发出了青春。这一如天籁之音般的佛门古乐,现不仅每日于寺内公开演出,更远渡重洋乐飘四海,引来越来越多的听众。
  到达:乘44、750、800、特2路公共汽车在雅宝路下车向西走一段路可到,或乘24路禄米仓站下车。也可乘地铁2号线到建国门,然后步行往北再在禄米仓胡同折而向西。
  门票:20元。每星期三对前200人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8:30…16:30,周一闭馆。
  游览时间:两小时左右。
  作者手记:
  1、有着〃活化石〃之称的智化寺京音乐,并不仅仅存在于古老的工尺谱中。每日9点、10点、11点、15点在智化门内有免费演出,每场15分钟。演出的艺僧们,已不再是白发苍苍的耆耋老人,而换上了一色的青壮年。云锣、铛子、铙、钹、子、管(古称筚篥)、笙、笛这些传统乐器,演奏出的《喜秋风》、《清江引》、《梅花引》、《小华严》、《醉翁子》等传统曲目,却仍然保持着五百多年的风韵,丝毫不逊色于前代。
  

主要景点(19)
2、智化寺内的一些殿堂已成为了北京文博交流馆的展厅,有专人免费讲解。展览内容主要有智化寺历史沿革、明式转轮藏艺术、馆藏佛像佛经、明代北京寺院、明朝十六帝等等。而中轴线的最后一进……大悲堂,则专门介绍智化寺的京音乐。
  长安大戏院——现代化戏曲艺术大舞台
  位于东长安街建国门内的长安大戏院,处在众多高档饭店、购物中心的包围之内,自然而然地显露出非比寻常的高贵气质。始建于1937年,1996年易地重建,古典的民族艺术风格和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相结合,成就了一座以展示戏曲艺术为主旋律的新时代大戏院。
  富丽堂皇的大厅空间、中国画画廊、贵宾区的红木条案和手绘茶餐具,一切都在营造着古典优雅的氛围,而第一流的音响灯光设备又更加保证了舞台艺术的感染力。除了经常上演的《龙凤呈祥》、《锁麟囊》、《霸王别姬》、《四郎探母》等京剧经典曲目外,评剧、黄梅戏、昆曲、豫剧等多种戏曲形式百花齐放,不少场次还专门设有中英文对照字幕,使得外国朋友不再不知所云。
  演出通常在每晚19:30开场,票价从50元到380元不等,VIP800元。具体场次安排可参考长安大戏院网站。
  地址:建国门内大街7号  电话:010…51664511、51664611
  到达:乘坐1、4、802路车到北京站口下车,路北侧光华长安大厦内。
  白塔寺——元大都的辉煌见证
  进过很多的寺庙,总是习惯地以为,殿堂是全寺的中心,塔不是居于殿后,就是另建在塔林。初看白塔寺,似乎也是如此。然而那一座高耸的白塔,却不甘于隐身背后,凭借其挺拔的身姿,远远就占据了人们的视线。以至于大家都习惯地称寺院为白塔寺,而把皇家赐予的“妙应禅寺”一名抛诸脑后。
  如今的白塔寺,规模已不能算小,然而却还不足初建时的十二分之一。那时寺庙名为大圣寿万安寺,塔则先于寺而建。塔的旧址,原是辽代燕京城外五方的五色塔中的白塔,建后不久便已倾颓。元世祖忽必烈出于统治需要,大力推行藏传佛教,特意请尼泊尔工匠阿尼哥主持重新建造了这座宏大的喇嘛塔。塔成之后,又命人以塔为中心,向四面各射一箭,以箭落处为界划定寺址,可想而知当时占地面积之大。而那51米高的壮丽白塔,无疑就是整座寺院的中心。即使在数百年后,寺院早已遭焚毁后又重建,昔日元大都也非旧时模样,白塔仍巍然屹立,成为那个时代的辉煌见证。
  明代重建后的寺院,殿宇皆改置于塔前,仅为原寺中部狭长地带。就是这现存的数进院落,由山门、天王殿、意珠心镜殿、七佛宝殿,与白塔连结而成绵长的中轴线,气势已难掩恢宏。殿堂内部更是珍宝无数,尤其后进的七佛宝殿,正中供奉的元代楠木三世佛、两旁的十八尊明代铜镏金护法神像、佛屏后的清代铜质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无一不是佛教艺术的杰作。而殿顶上三个寓意“龙凤呈祥”的九龙十二凤藻井,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精品。
  历经七百多年风雨的白塔寺,由元皇室举行宗教活动和译经的场所,到明清时的藏传佛教寺庙,直至清中后期走入民间,逐渐演变成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时至今日,往日流传的“八月八,走白塔”习俗虽难复旧观,来此转塔的信徒仍然络绎不绝。这样的传统,还将年复一年地流传下去。
  到达:乘坐13、101、102、103路公共汽车可直达,门口有白塔寺站。
  门票:20元。
  开放时间:9:00…16:30。
  游览时间:两小时左右。
  作者手记:
  1、寺内除七佛宝殿和塔前具六通神殿按原状陈列外,还有几处殿堂被辟为展览场所。其中天王殿为〃佛殿瑰宝展〃;意珠心镜殿为〃藏传万佛造像艺术展〃;东配殿及北侧厢房为〃元大都与白塔寺〃。尤其是1978年修缮时从塔顶天宫发现的一批佛教文物,尤为珍贵。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主要景点(20)
2、转塔是佛教仪式之一,特别流行于藏传佛教之中。每年农历六月初四佛祖初转###日、农历十月二十五日白塔落成日,僧俗众人会在寺内举行盛大的转塔活动,沿拜道由西向东顺时针绕塔转行,以求积功德、消灾病、顺佛法、保平安。
  下一站:白塔寺、历代帝王庙、广济寺都在阜城门内大街上,相距都不远,可以一并游览。
  历代帝王庙——帝王将相的丰碑
  这也是一座庙。然而仅凭那华丽的朱漆大门和对面宽阔的琉璃影壁,就知道它不是一座普通的庙。这还不包括路两旁已经拆除的两座木构牌坊,以及门前填平了的河道上的三座汉白玉石桥。而大门两侧竖立的下马碑,昭示着“官员人等到此下马”,更是明白无误地指明了这座庙的崇高地位。
  庙里供奉的也并不是什么宗教神灵,而是历史上确确实实存在过的人。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代诸帝,中间跨越夏、商、周、汉、唐、宋、辽、金、元等各主要王朝,除了昏君、暴君和亡国之君,大都可以入祭于内,共计188人。此外,还附祭各朝的功臣名将80位。如此之多的祭祀人物,在国内无出其右。而他们所处的年代,几乎纵贯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他们的事迹,构成了中国古代正史的梗概;他们的精神,是历代统治者景仰的榜样。无怪乎这座历代帝王庙,能和太庙、文庙一起,并称为京城“皇家三大庙宇”。
  景德崇圣殿,是整组庙宇的主殿。众多帝王将相的牌位,都供奉于此大殿之内。重檐庑殿顶、黄色琉璃瓦、九开间面宽,加上高高的砖石台基,都是仅次于紫禁城太和殿的规制。殿内所铺设的,也是专门为皇家烧制的地砖,就是俗称的“金砖”。明清两代皇帝之所以如此重视历代帝王庙,当然也就是为了敬奉先祖、效法古人,以维持自己的统治。至于是否流于形式,那就另当别论。
  历代帝王庙自建立以来,从明嘉靖至清末的380年间,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直到民国才告终止。失去了其地位的宏大建筑群,在朗朗读书声的陪伴下度过了大半个世纪,直到2004年才修葺一新,并面向公众开放。
  到达:乘坐公交68、101、102、103、409、603、726、806、808、814、823、826、850路均可到达。
  门票:20元。
  开放时间:9:00…16:00。
  游览时间:两小时左右。
  下一站:沿着阜成门内大街往东走几分钟可到广济寺。
  广济寺——闹市中的佛家静地
  喧闹的西四路口西侧,繁忙的阜成门内大街之上,一座并不起眼的寺庙,很少会引来路人的注意。灰砖砌筑的三座拱券构成的山门,似无特异之处。一旁挂着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佛学研究所的牌子,却不见严密的守卫,只有门前的一棵老树,在忠实地看护着。
  步入山门,眼前赫然是一处开阔的庭院,左右两侧矗立着钟楼和鼓楼,正对着的是古朴的天王殿,殿内供奉着明代铜铸的弥勒像和韦陀像,殿前还有两头石狮蹲守。在这繁华闹市之间,能开辟出这一大片清静之地,想必有不小的来头。回望山门正中上方所嵌的“敕建弘慈广济寺”石额,不难明了。那还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御书,而在此之前的明朝,广济寺就已经得到了皇室的大力支持。这恐怕是金代时最早在这里自建寺庙的村民们,万万想不到的。
  绕过天王殿,后面一进院落是大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