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嘴话水浒-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干实事的卢俊义
宋江想卢俊义上山,并不是仰慕他的武功,而是要借重他的名望,另外也许是想借他点钱。吴用自称的妙计,其实并不高明,而是陷害:你不想反,就给你栽赃。其成功率也不算高,原因有三点。
第一,任凭你吴用在门口来回来去转,卢俊义就是不动心,不想算命,吴用也无可奈何。
第二,吴用的反诗是“藏头诗”,分成四行写在墙上,很容易被看出;如果卢俊义或家人忽然看出,不单卢俊义不反,吴用和李逵也别想回梁山泊了。
第三,如果卢俊义将信将疑,或者根本不信这个从来没见过面的江湖术士,再请一个北京本地相士重算一次,则吴用的诡计就会被彻底揭穿。
若梁中书抓到卢俊义,当机立断,立刻处斩,恐怕这玉麒麟就上不了梁山了。因为这时候城里只有石秀一个人,无人援手,敢于一个人跳楼劫法场,不能不说是“孤胆英雄”,不愧“拚命三郎”的称号。这种一时的行为,成功的可能性当然是极小的。如果梁中书依旧采取速战速决策略,抓住了就杀,石秀也就没命了。梁中书一犹豫,倒给了卢俊义和石秀一个缓冲的机会,给了梁山泊一个调兵遣将、攻打大名府的时间。
吴用既然把“反诗”的涵义告诉了李固,就应该想到卢俊义下山以后可能会遇到的种种磨难,即便没有估计到李固和卢俊义娘子之间有奸情,至少应该想到卢俊义会因此而被捕入狱。在卢俊义下山以后,仅仅派杨雄、石秀、戴宗去打探消息是绝对不够的。智多星并不“多智”,从此可见一斑。
宋江有个特点,只要看见武将英勇,就想拿过来为自己所用。这是古代打天下的“明君”的共识和手腕。如果宋江不想打天下,要这样多的将军何用?
大名府两次被围,大敌当前,城中又没大将,梁中书居然还答应大放花灯,这样的糊涂虫,不败才怪呢!恐怕也只有蔡京的女婿,才有这样的“大才”!
梁山打破大名府,将卢员外救上山去,可除了杀死几个贪官及其家属之外,倒楣的还是老百姓。
这吴用军师机关算尽,终于将“玉麒麟”卢员外赚上山来。
新人新气象,卢俊义是个实干家,不尚空谈。上山之后,他很想干出点业绩,来报答梁山好汉对他的救命之恩。他其实没有想明白:如果不是这帮草寇捣乱,他的日子会更舒服。
段景住来报告说新买的二百多匹马被曾头市的人抢去了。宋江大怒,决定攻下曾头市。
吴用小心盘算,不想让卢俊义抢了头功。但人算不如天算,卢俊义还是干出了一件漂亮事来——他活捉了射死晁天王的史文恭。
这虽说是件好事,却引发了梁山集团的政治危机。晁盖临终遗言,曾当着众头领的面对宋江说:“贤弟,莫怪我说,有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这话摆明了是不想让宋江接班,而是想把机会留给更有本事的后来人。
宋江知道这个时候应该以退为进,扮猪吃虎,方是良策。众人将史文恭剖腹剜心,享祭晁盖已罢,宋江就忠义堂上与众弟兄商议梁山泊立主之事。。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章 说组织 话管理(19)
卢俊义本是个员外,也是条好汉,但大嘴看他不免有些呆气。卢俊义在梁山的权力中心中,空有一个庞然大物的架子,却没有什么影响力。
卢俊义生擒史文恭后,宋江在众好汉面前表示要请卢来做寨主,并陈述自己有三不及卢:“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有贵人之相;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员外生于富贵之家,长有豪杰之誉……;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员外力敌万人,通今博古,天下谁不望风而服。尊兄有如此才德,正当为山寨之主。”
宋江所说大体符合事实。若论个人相貌、出身、武艺,宋江的确都不如卢俊义,尤其是卢俊义的武艺,即使在好手如云的梁山大寨中,也绝对没有几个能是他的对手。
但卢俊义却绝对做不了水泊梁山第一把交椅,主要原因就是他的组织能力。
宋江说卢俊义“力敌万人”,这没问题,但接下来所说的“通今博古”就很难说了,一个通今博古的人会被吴用骗题藏头反诗这等小儿科的鬼把戏哄得团团转?吴用拉卢俊义下水那点计谋,根本就骗不过燕青,简直可称拙劣,但卢俊义却乖乖上套,这总是让人怀疑他的智商大有问题。
至于宋江说卢俊义“天下谁不望风而服”就更不着边际。须知一个人的江湖声望并不纯以武力获得,若论武艺,曾头市的史文恭在与后来位列梁山五虎上将的霹雳火秦明对阵时仅二十余合就将对手刺下马来,这是何等身手,大名府梁中书手下的大刀闻达、天王李成也都有万夫不挡之勇,但却没听说他们有什么江湖威望。
恰恰相反,宋江、柴进武艺平平,却名动江湖,可见要想“天下谁不望风而服”,重要的并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急人之困仗义疏财,也就是说要和众好汉搞好个人关系,而书中恰恰没说卢俊义具备这方面的品质,故而卢俊义在江湖中的声望,不但比不了宋江、柴进及已故的晁盖,只怕连原李家庄庄主扑天雕李应都及不上。
因此他上了梁山后,除了燕青这一忠仆外,可说毫无人心基础,绝对不足与宋江抗衡。但他各方面条件又确实都不错,又无个人班底,这种人,虽然能力敌万人,却也只能当个配角,实在是撑不起梁山这个大架子的。
掌握权力和实力的宋江
梁山有了宋江和卢俊义,就像鸟儿有了双翅。一个做战略,一个做平衡;一个煽动,一个执行;一个激励,一个操作,有了互补的另一半,这才是完美的配合。但谁要坐这梁山第一把交椅,还是要争一争的。
忠义堂上众弟兄商议梁山泊立主之时,吴用对宋江道: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其余众弟兄,各依旧位。他的意思是说:按既定规矩办,卢俊义就是立了大功,也还是老二。
宋江道:晁兄临死之前说过,但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不管是谁,便为梁山泊之主。今日,卢员外生擒此贼,赴山祭献晁兄,报仇雪恨,正当为尊。不必多说。
卢俊义道:小弟德薄才疏,怎敢承当此位?就是排在最后,也是过分。
宋江道:非宋某多谦,有三件不如员外处。第一件,宋江身材黑矮,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众人无能得及;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感蒙众兄弟不弃,暂居尊位,员外生于富贵之家,长有豪杰之誉,在江湖上有极大的影响力,又非众人所能及;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伏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员外力敌万人,通今博古,一发众人无能得及。员外有如此才德,正当为山寨之主。他时把梁山集团做大做强,能使弟兄们尽生光彩。宋江主张已定,休得推托。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说组织 话管理(20)
虽说这些未必是宋江的真心话,不过这些事实基本还是成立的。宋江除了收买人心、挥金如土、爱充好人、装傻充愣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本事。
卢俊义拜于地下,说道:兄长枉自多谈。卢某宁死,实难从命。
吴用又道:兄长为尊,卢员外为次,皆人所伏。兄长若如是再三推让,恐冷了众人之心。
原来吴用已把眼视众人,故出此语。他的意思是说:喂,你们这些人!还不表忠心!
只见‘黑旋风’李逵大叫道:我在江州,舍身拼命,跟将你来,众人都饶让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管让来让去假甚鸟!我便杀将起来各自散伙!
李逵的语言总是这样,话糙理直,让人爱听!
武松见吴用以目示人,也上前叫道:他们只服哥哥,如何肯从别人?
刘唐又道:我们起初七个上山,那时便有让哥哥为尊之意,今日却让与后来人。刘唐的意思是说:晁盖也是佩服宋江的,早就想让贤了,可惜死得太早,没让成!
鲁智深大叫道:若还兄长要这许多礼数,洒家们各自散开!
人们为什么拥戴宋江而不拥戴卢俊义?这是个很玄妙的问题。因为在梁山人看来,宋江不是一个最优秀的人。他表现得不是很聪明,不是那种才智卓越的人,但他一点儿都不愚蠢。他虽然从未特别擅长于刀枪剑戟,但他总是以亲切友善而著称。他是梁山泊的创建者之一,人们认为他在道义上占有巨大优势。
每个人选宋江都抱着这样的目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梁山。
但宋江免不得还是要装腔作势一番,他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目前山寨钱粮缺少,梁山泊东,有两个州府,却有钱粮。一处是东平府,一处是东昌府。我们自来不曾搅扰他那里百姓。今去问他借粮,可写下两个阄儿,我和卢员外各拈一处。如先打破城子的,便做梁山泊主,如何?众皆无语。
抓阄的结果是,宋江去打东平府,卢俊义去打东昌府。
三月初一日,日暖风和,草青沙软,正好厮杀。宋江的任务进行得很顺利,而卢俊义却连输了两阵。宋江叹道:卢俊义如此无缘!特地教吴先生、公孙胜都去帮他,只想要他成功,坐这第一把交椅,谁想又逢敌手!
宋江后来亲自出马,给卢俊义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他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堵上众人的嘴;另一方面,也是让卢俊义不再有非分之想,对他心服口服。
由此,宋江的权力危机终于安全度过。
但宋江对卢俊义始终是充满提防的。他认为,卢俊义和自己的风格不同是很麻烦的事情!卢的想法不同于自己,整天要说服他,给他洗脑,会非常累人。虽然很多时候卢俊义是对的,但也让宋江不爽。宋江有时候会把意见不同上升到忠诚的高度上来,难怪他会这么想,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打着“忠义”招牌的不忠之人。
宋江没给卢俊义多少发挥空间。他在梁山上待了很长时间,并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来。最后还是受了宋江的连累,吞了水银而死。
后人对宋江和吴用赚卢俊义上山这件事情充满了怨愤。明朝万历年间,著名作家李贽夜读《水浒》。当他读到智赚卢俊义一回时,拍案大怒,提笔在书上批道:“宋江、吴用也是多事,如何平白地要好人做强盗?最可恨是赚玉麒麟上山也。”
李贽老先生是提倡人性的,可对宋江来说,人是猴子变的,世界上本不存在什么人性!他拉卢俊义上山,就是为了兼并他的优良资产,经济学从来不讲良心!
第三章 说组织 话管理(21)
总之,书中把吴用写得过于自信,而把卢俊义写得过于愚蠢。卢俊义是个财主,他没有任何落草的理由,因此即便被俘上山,要他自愿,当然不肯落草。所以吴用再施毒计,把反诗告诉李固,好让李固出面告发。尽管吴用不知道李固与卢俊义娘子有染,但是估计到李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会去首告。吴用即便不是个料事如神的军师,也应该立即安排卢俊义如果入狱作何处置。或者在卢俊义下山之前就派人查明李固的动态,告诉卢俊义。这件事,如果不是吴用这个军师无用,不至于会叫卢俊义受这样大的苦楚。退一步说,卢俊义虽然因为家破人亡而被迫落草,能对梁山泊众人特别是宋江、吴用感恩戴德么?
且不论这些,在宋江假意让出山大王的宝座时,卢俊义是清楚的,那把交椅不是给他留的,他不但坐不稳,而且坐上去会很危险。因为不管谁坐,真正的梁山山大王都有是宋江。
梁山好汉的排序问题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这一百单八将应该怎么排?仔细看过水浒的人,都会觉得这次序排得有点差强人意,大嘴觉得不然,因为这个中关系可不是一下就能说明白的。从这一点上看,这宋公明与吴军师在人事管理上却是有自己的一套。
“刻石天定”的排序方法
古往今来,大到一个国家,小到请客吃饭,这个座次怎么排的问题,十分伤脑筋,弄得不好,小则有意见,闹情绪,大则闹分裂,甚至引起战争。梁山泊聚集了一百单八将,个个都是性格坚强,有的还“匪性十足”,何况武艺有强弱,功劳有大小,摆在桌面上“评”,单靠“义气为重”这四个字,只怕永远也争不明白,非乱成一锅粥,打破脑袋不可。
于是宋江同志(也许是吴军师)想出一个“刻石天定”的鬼主意来,这不能说不聪明,目的无非是糊弄大家,相信的,不会开口,不相信的,也不敢开口,不然,就是“逆天行事”,这在当时,可是谁也承受不了的“大帽子”呀。
宋江的这个座次表,当然是跟吴用、公孙胜等“核心人物”协商之后产生的,其中照顾了许多“关系户”。
第一,宋江、吴用、公孙胜,这是梁山泊领导集团的核心,是一切事情的决策者,不然,公孙胜凭什么排名第四?原著中说他会呼风唤雨,这当然是不存在的,他的功劳也并非很大。
第二,卢俊义虽然坐了第二把交椅,但是无职无权,是个摆样子的副手,主要是照顾他原来在大名府“卢员外”的名声。
第三,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花荣,是梁山五虎将,武艺最高,但是这五虎将中谁的本事最大、功劳最高,也难以客观评定。呼延灼和扈三娘对打,也只是打个平手,占不到便宜。
第四,柴进排第十位,李应排第十一位,分明是照顾他们原来的身份。
第五,朱仝排第十二位,鲁智深排第十三位,武松排第十四位,分明不合理,只能认为是朱仝救过宋江,和宋江的私人关系密切。
第六,其中有许多人是照顾到辈份关系,按“长幼有序”的原则排列的,与武艺、功劳无关。特别是女头领,本事最强,也必须居于丈夫之下。
几个人的“不公”之“公”
《水浒》一百单八将中,一共只有三个女将,都属于“地煞星”系列,而且无一例外都排在自己丈夫的肩下:王英排名二十二,扈三娘排名二十三;孙新排名六十四,顾大嫂就排名六十五;张青排名六十六,孙二娘就排名六十七。这都是很不公平的。孙二娘外号“母夜叉”,据书中描写,手糙腰大,模样粗野,顾大嫂年纪已大,武功也不是很强;她们居于丈夫之下,也还罢了。扈三娘却是个大家闺秀,容貌秀丽,外号“一丈青”,说明她身材细长苗条,一个女将,武功比王英、欧鹏都高,连呼延灼这样的“五虎将”都赢她不得,但是她在全家人被杀的情况下,被宋江所逼,无奈只能嫁给王英这个矮个子的好色之徒,相貌、武艺都不如她原来的未婚夫祝彪,就已经十分窝囊了。扈三娘在七十二地煞星中排行第二十三,比王英低一级,在那个男权主义社会中,妻子不能高出丈夫,尽管窝囊,勉强也算一“理”,而武功不如她,是她手下败将的欧鹏,居然排名第十二,比她高出十一级;被她生擒过的郝文思,在地煞星中排名第五,比她高出十八级,就实在是窝囊之上更加窝囊了。
扈三娘在《水浒》全书中一共没说几句话,几乎是个哑巴,这跟她的心情抑郁,一肚子说不出的苦,难道没有关系么?
究其原因,还是受“夫权”的影响。试想:如果扈三娘排名第四,高于郝文思,或者排名第十一,高于欧鹏,那么王英势必排在第三或第十名。很可能欧鹏武功比王英高,因为王英被扈三娘生擒,欧鹏只是不敌而已,这样的话欧鹏肯定不干的。
梁山泊头领排座次的难度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宋江想出“天定”的主意来,不是必要,而是必须,这说明了他的确是个组织管理上的高手。
而宋江的弟弟铁扇子宋清,是梁山上最酒囊饭袋的的人物,却在七十二地煞中排第四十位,总排名第七十六。他没有半点功劳?排座次前后,两次安排职务,都是“排设筵宴”的轻松活。
大嘴认为这大概是因为走了宋江的关系,也许宋江也知自己这个弟弟草包一个,所以才给安排一个不用上阵无生命危险的后勤美差?
没羽箭张清的两个副手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位居其后。他们原是官军将领,论武艺肯定当在宋清之上。梁山泊初建时的*宋万、杜迁、朱贵也排在他的后面,至于孙新、顾大嫂、张青、孙二娘更是远在其后。要论身手,大概有三五个宋清也靠不到顾大嫂的身前吧?但宋清既然是总头领宋江的弟弟,排在这个位置,众人也便不觉有何不妥了。倒是我们这些喜欢钻牛角尖的读者多事?
所以,不要过于相信“四海之内皆兄弟”。它有真实的一面,在好汉自由地闯荡江湖时,他们往往会因一见如故、意气相投便“皆兄弟也”。但是一旦都上了山,组织成一个类似帮会的集团,等级便必然要建立,权力的分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