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禹锡传-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愈在辛酸中一气呵成《论天旱人饥状》和《谏宫市扰民状》,次日上朝,一并奏上。
没承想,奏疏上去,贬诏下来。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韩愈对此番遭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更是百思不得其解,便怀疑是刘禹锡和柳宗元那儿出了问题。
东市有家酒楼叫醉仙阁,门面不大,内廷倒非常宽敞,雅座也十分僻静,韩愈和刘禹锡、柳宗元曾经在那里饮酒聊天。聊到时局的当儿,韩愈叹说:“天若浑浊无光,万物凋残;君若昏庸无道,万民受难。”他怀疑遭贬是自己的此类过激言辞给泄露了出去。
当时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不过当时刘禹锡和柳宗元的言辞尤为过激啊。差不多近乎邪说。“上苍之状不可更易,人君之意却可改变。所谓天,无非草木禽兽一类,岂能闻得人言?凡事还在于人为。”
在御史台,他跟刘禹锡、柳宗元平素言谈无甚避讳,莫非刘柳二人言语不慎泄露为皇上所闻,加之其他奸佞谗言故而龙颜震怒?刘柳二人都是当世才俊,果真如此疏忽吗?
韩愈启程之际,舍妹尚在病中,皇命催迫,百般恳请缓行,也未获得应允。
实际上,韩愈的疑猜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刘禹锡和柳宗元为人交友一向正直,没有掩人以自售,近名以冒进,不会欺谩于言说,沓贪于求取,未尝狎比其琐细,媒孽其僚友,不曾矫激以买直,漏言于咨诹。
刘禹锡和柳宗元不仅没有危害韩愈,在送行之际还极尽惋惜。他们得到韩愈贬官的突然消息时,又惊又愤,对今后的局势充满忧虑……
过了一段时间,王叔文物色好了一些人选,向李诵汇报。
这天太子约翰林院士子们喝茶,数巡之后,太子发现王叔文好像有话要说,便挥手让众人退下,最后止余王叔文和太子的另一密友王伾。王伾是从杭州被召入翰林院的,书法很好,被选入东宫陪伴太子。二王与太子话语投机,情谊日深一日。
李诵急切相问:“先生有事告知?”
王叔文压低声音道:“特禀太子近日所访,已有数人可以借重。”
“快快讲来。”李诵催促。
“一为河南洛阳人,姓刘,名禹锡,字梦得;一为河东解县人,姓柳,名宗元,字子厚,系禹锡好友,同任监察御史;一为前吏部侍郎吕渭之子,河中人吕温字化光,现为左拾遗。这三个都是博学多闻,才识卓异且胸怀大志之人。禹锡尤为出众,曾任淮南节度使杜佑之掌书记,随其征讨徐州叛军。另外,柳宗元有位中表亲,名韩泰,现任户部郎中,闻说通晓兵事,亦堪为用。”
听得汇报,李诵眼中射出惊喜的光芒,忽然道:“吏部郎中韦执谊,通晓政事,练达有才。也可延揽重用。”
刘禹锡传 十二 绸缪之期B
十二 绸缪之期B
过了一段时间,王叔文物色好了一些人选,向李诵汇报。
这天太子约翰林院士子们喝茶,数巡之后,太子发现王叔文好像有话要说,便挥手让众人退下,最后止余王叔文和太子的另一密友王伾。王伾是从杭州被召入翰林院的,书法很好,被选入东宫陪伴太子。二王与太子话语投机,情谊日深一日。
李诵急切相问:“先生有事告知?”
王叔文压低声音道:“特禀太子近日所访,已有数人可以借重。”
“快快讲来。”李诵催促。
“一为河南洛阳人,姓刘,名禹锡,字梦得;一为河东解县人,姓柳,名宗元,字子厚,系禹锡好友,同任监察御史;一为前吏部侍郎吕渭之子,河中人吕温字化光,现为左拾遗。这三个都是博学多闻,才识卓异且胸怀大志之人。禹锡尤为出众,曾任淮南节度使杜佑之掌书记,随其征讨徐州叛军。另外,柳宗元有位中表亲,名韩泰,现任户部郎中,闻说通晓兵事,亦堪为用。”
听得汇报,李诵眼中射出惊喜的光芒,忽然道:“吏部郎中韦执谊,通晓政事,练达有才。也可延揽重用。”
“哦……”王叔文说,“便是那位与裴延龄、韦渠牟一同出入宫中,大受皇上恩宠的翰林韦学士吗?”
裴延龄、韦渠牟都是臭名昭着的奸佞之臣。名相陆贽就是被裴延龄诋毁惨遭贬官的。
李诵见王叔文面有鄙夷之色,辩白道:“韦执谊平素还是遵循正道,不肯为恶的。他不曾干预政务,只是因为文才出众为父皇所赏识。”
王叔文思忖,多一位知名才俊毕竟于事有益,便应承道:“也好,也好。”
不久逢德宗诞庆,太子贡献佛像一尊,让韦执谊配作《画像赞》,借机会让韦执谊和王叔文结交。太子专意向韦执谊介绍王叔文,说:“学士交往便知,王待诏可是个伟人啊。”
随后,由韦执谊介绍,王叔文又陆续结交了前宰相韩滉的侄子韩晔、汉中王李瑀的孙子李景俭等。随后,刘禹锡又引荐郑县尉程异,柳宗元又引荐侍御史凌准……
研究春秋史的大学问家陆淳,思辨深入,论断大胆,认为孔子所遵并非周礼,而是夏礼,石破天惊,名噪一时,他也进了圈子。
太子李诵周围这十多个人,有的通晓政事,有的文才超群,有的熟知兵事,都堪称一时俊杰。尤其是老先生陆淳的加入,更使诸人喜出望外,信心倍增。
结党密谋的人,总是十二万分的谨慎,外加十二万分的敏感,稍有风吹草动,便疑心顿起,坐卧不安。
这日,沉闷的御史台中,刘禹锡收拾笔砚,预备收班,王叔文的仆人飞步赶来递上名刺说:“王待诏有请先生。”
刘禹锡备马到了翰林院,王叔文正在焦灼烦躁地来回踱步,一见刘禹锡,他便急切地发问:“梦得你听到什么消息没有?”
刘禹锡说不曾听到什么消息啊。
有人密报,左补阙张正一诽谤我等结党,你竟不曾听闻?
刘禹锡怔忪道:“张正一?”
刘禹锡传 十三 变故陡生
十三 变故陡生
刘禹锡好像想起了张正一这个人。那天,他和同僚吕温、程异在平康坊一处幽静素雅的“桃红馆”聚饮,言语激进,忘了顾忌——
吕温为程异斟了一杯酒,道:“钱粮为天下之本,程员外处事勤勉,又精于理财,请饮此杯,不负知遇之恩。待太子即位治国,上倚王韦二公辅佐,下就要靠我等尽力了。”
程异一听,庄重接道:“王公、梦得,引荐之恩,岂能轻易相忘?即使性命悠关,亦当义不容辞!”
吕温说:“朝局不定,世事难料,愿我等永结同心,生死不改初衷。”
程异愈发激动地霍然起立,望空一拜:“苍天在上,煌煌可鉴,我程某若有负于恩人挚友,人神共灭,不得善终!”
刘禹锡忙扶他坐下,说:“有心便可,何必如此。”说时却听得歌妓的一曲《杨柳枝》早已完了,邻桌几位文士模样的人在互相恭维中忽然道出“王叔文”三字,旋即话音低了下去。
结账后,告辞时询问“桃红馆”的老鸨,方知邻桌作东的人叫张正一,在职左补阙,近日宴请朋友,已来两三回啦……
刘禹锡回忆了这件事情,说:“张正一请人吃酒,是因为新近召入朝廷,他毕竟是的文士,尚不至于广泛结交,乱发言论吧?”
“张正一原是以上书被皇上召纳的。他们提到在下之名时便压低声音,可见心里有鬼。我等中虽已人才济济,可惜手中尚缺权柄。若为奸人陷害,岂不遗恨千古?此事韦郎中已知。必须先发制人。”
刘禹锡听了,沉默下来。一会儿又说:“仅是听到称说姓名就疑人偷斧,对人下手,传扬出去,于我辈声誉,百害而无一利呀。”
王叔文道:“皇上对文臣一向多有猜忌,况乎往昔结党惹祸之事屡见不鲜,即使无伤,也需警惕。万一发生诬告,轻则贬逐,重则夺官,甚至命悬朝堂之时,你我何以应对?”
刘禹锡这才想到问题的严重性,若张正一等人果真与我等为敌,壮志未酬便要化作春梦一场,岂不遗恨无穷?再说王兄、韦郎中主意已定,单凭一人即便竭力反对也于事无济。他缓缓地点点头……
韦执谊上了一道奏疏,宫中密使又来了一番暗访,德宗以“私结朋党,图谋不轨”的罪名将张正一、王仲舒等七人逐出朝廷,远贬僻地。
朝野上下不知内中隐情,传言纷纷,矛头一致指向韦执谊,责骂他是卢杞、裴延龄之后又一奸臣,大唐天下此等人物不断,祸难何时能尽啊?
韦执谊只得装作若无其事,但是回到府中却难以掩饰,禁不住盯着案上的书卷发呆,时而又发出长长的叹息。
张正一事件的风波渐次平息,随着贞元二十年的秋风悄然而来,更大的变故又降临到尚未掌权的太子近臣们身上。
太子殿下中风了。
王叔文与王伾听到李诵身边亲信宦官李忠言通报,大惊失色,赶紧备马疾奔而去。
太子近一个月常觉头晕目眩,身体不适,但没料到病灾来得这么快。
进得东宫内室,只见王、牛两位妃嫔守在太子床前,满室充塞着苦药味儿。王叔文与王伾行过礼后便凑近床头,轻声呼唤殿下。
李诵面色煞白,微闭双目,听到声音吃力地想撑坐起来,但无法实现。口唇颤动半天,才嘶哑不清地道:“寡人……病势急猛,万一不测,天下奈何?”
王叔文赶忙劝慰:“殿下是国之储君,天下名医尽可择用,不必焦急。”
忽然想起刘禹锡认真仔细地研读过《本草》、《素问》、《药对》、《小品方》等等,还能切脉“以探表候”,他所编纂《传信验方》非常实用,王叔文又道:“刘御史亦通医道,有可用处,也当效些微之劳。”
王伾劝道:“殿下蒙天护佑,点滴小疾不必挂心。微臣近日求得欧阳询真迹一幅,殿下玉体略有安适,便可献上。”
李诵苦涩地笑了一下,用微弱的声音道:“二位退去吧,寡人暂且歇歇。”
到了宫外小路上,王伾压低声音道:“看来,太子此番病势猛烈,皇上年事高迈,万一青黄不接……”
王叔文打断他的话道:“吉人自有天相。你那青黄不接即便出现,我辈都非庸人,岂会束手无策?”
话虽硬气,王叔文心中也隐忧未已。
参议人才虽多,毕竟重权未握,一旦局势突变,单靠五品、八品的几个吏部郎中、监察御史,就能对抗那些宦官、重臣,掌控朝廷大局?倘若失手,可就是鱼在砧上,任人宰割了。想着想着,王叔文心中不觉产生了一丝寒意。
回途中他心里忽然闪出一个名字,柳宗元举荐的:凌准。
凌准字宗一,浙东新城人,富谋略,有志节,颇有文才,擅长著史,著有《后汉春秋》二十万言,还有《六经解围》及《人文集》等,曾是柳宗元的老师。弱冠之年心存大志,思谋建功立业,上书宰相以自荐。宰相召之属对,“日试万言”,遂用为崇文馆校书郎。
凌准现任浙东观察使判官,颇受圣上瞩目,择时被擢升翰林院也未可知。
倘得凌准参与,同辈贤俊就得到富有分量的援助了。且与梦得、子厚作一商议……
刘禹锡传 十四 凉菊幽径A
十四 凉菊幽径A
贞元二十年,刘禹锡在监察御史任上,又兼领监祭使一职。
皇家讲究祭祀,监祭使的职责是对祭祀准备事宜进行检查,乃至全程监督。无论是牲牢、器服,还是乐舞、礼数,发现不敬或不合制度之处,要追究祭官。
当时,权德舆的门婿独孤郁为奉礼郎,刘禹锡与他相处得很好。宗庙典礼,郊野祭祀,不仅都要同往,而还变成了一桩乐事——
西皞司分昼夜平,羲和亭午太阴生。铿锵揖让秋光里,观者如云出凤城。
秋分之日,昼夜相平,羲和把日神之车赶到半途,月亮就已经冒出头来。佩玉叮当撞击,好似音乐,礼仪周旋进退,犹如舞蹈,参观的人们涌出京师,奔向西郊,鼎沸如云……
王叔文潜心谋划事业,时常找刘禹锡商量,在忙碌的日子里,他们又不得不为太子的病情忧心。
刘禹锡有个西凉朋友米嘉荣,是个特色歌手,其歌唱跟妓馆里的柔弱之音大不相同,此前刘禹锡常听他唱歌,现在也无心听了。
刘禹锡在御史台,公务虽然烦乱,但还算有条理,这是因为当时御史台内部较少猜忌和倾轧,事务作风和同侪气氛比较好。
担任御史中丞的武元衡,管理御史台中日常事务,中秋日,有兴趣提笔抒怀,寄语诸位同僚——
宪府日多事,秋光照碧林。干云岩翠合,布石地苔深。忧悔耿遐抱,尘埃缁素襟。物情牵局促,友道旷招寻。
颓节风霜变,流年芳景侵。池荷足幽气,烟竹又繁阴。簪组赤墀恋,池鱼沧海心。涤烦滞幽赏,永度瑶华音。
大家纷纷唱和,李程、吕温、韩泰诸友各出佳句,常常代替武中丞撰写表、状的刘禹锡自然也不输同僚——
仪仗乐队的声音远去了,退朝回到安静的御史台。待大家下班,庭院就更加阒寂,深深烟树中惟有朝夕鸟暮归的啼鸣。威风有加,是手中捧着弹劾的奏疏,胜景惹人,是马上载着华美的冠簪。风物清远目,功名怀寸阴。云衢念前侣,彩翰写冲襟。
凉菊照幽径,败荷攒碧浔。感时江海思,报国松筠心。空愧寿陵步,芳尘何处寻。
王涯以蓝田县尉充任翰林学士,刘禹锡以诗相赠;诗僧广宣,送来与韦皋唱和诗卷请求评判,刘禹锡以诗答谢;与韦执谊、王叔文、韩愈、牛僧孺等继续交游,与令狐楚等外地友人书信唱和,宰相杜佑、东都留守韦夏卿、御史中丞李位但请代为撰写表、状,均也不辞辛苦……
贞元二十一年是德宗的末岁,这年春节刚过,皇上命刘禹锡兼署崇陵使判官。三月份又给他加了个兼职:屯田员外郎,外加小职务盐铁案度支。
还好,在韦执谊等人的一再奏请下,凌准被德宗从苏州召回任翰林学士。
贞元二十一年的正月在大雪中降临,人们都预测今年会有好收成,但笑容仍然难露,因为赋税并没有稍减,宫市害民和五坊讹诈并没有收敛,由于德宗老迈昏病,大明宫内也见不到什么喜庆景象。
含元殿丹墀下,众王子和国戚们来给德宗拜年,九者到八,李谊为首高声诵道,儿臣舒王敬祝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德宗听出不是太子的声音,费劲地转动昏花老眼,问太子怎么没到。
赞礼宦官俯身禀告道,太子还病着呢,不能言语,无法前来朝贺。
德宗长叹一声,眯上眼睛,老泪连连滚落,颤动嘴唇想说什么,却又停了。他吃力地挥手,让所有人退去,独自斜倚在宽大的龙床上,心间如倒海翻江,不能平静。
当年,长安被安禄山攻陷,他少小年岁即与母亲沈太后失散,此后再未相见。因父皇宠爱独孤贵妃母子,自己忧虑恐惧长期难消。
刘禹锡传 十四 凉菊幽径B
十四 凉菊幽径B
德宗长叹一声,眯上眼睛,老泪连连滚落,颤动嘴唇想说什么,却又停了。他吃力地挥手,让所有人退去,独自斜倚在宽大的龙床上,心间如倒海翻江,不能平静。
当年,长安被安禄山攻陷,他少小年岁即与母亲沈太后失散,此后再未相见。因父皇宠爱独孤贵妃母子,自己忧虑恐惧长期难消。
即位后,重用了薛邕、张涉、杨炎、卢杞等名儒贤才,他们却不是贪赃纳贿,便是误国害民,到头来还是被他们骂得一无是处的宦官率兵护驾,忠心可鉴。
自登极次年夏天起,荆楚、河北、河中、陇西多处叛乱,剿抚兼施,费了四五年才有所安稳,继之,大旱、水灾、地震又连绵接踵,举国震荡。贞元四年正月,长安竟一连地震六次,祭禳不止,地震不止!当时他万分绝望,感到一切都要覆灭了。
近些年来,各地镇守拥兵自重,诏书不行。吐蕃威胁尚存,南诏亟待修好,淮西再度反叛,徐州、朔方又兵变相连,诛讨不成,他大多只能以怀柔退之法让加以平定。可这种表面的平定,难以长久啊。
自己正值风烛残年,太子却又突然罹病,言语不能。苍天啊,为何对朕如此刻薄呀?
他不禁又哽咽起来,痰堵喉头,噎得脸色发青,撑在床头的雕龙上动弹不得……
德宗彻底病倒,二十天后,进入弥留状态。
守在会宁殿的中官刘贞亮、薛盈珍等切盼他们最想听到的话语,但德宗就是不说。看到皇上神智不清了,他们急忙凑到龙床前询问催促:皇上该立遗诏了。
德宗睁开眼睛,又闭上,良久,再度勉力睁开。“为朕……现在……宣旨:太子……宜于……柩前……即位。”
众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