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棍厨子在大唐-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一喜,期盼已久的食物送来,自然一下子心情大好,可就在大家的菜才上桌,还没有吃呢,便听到“咣当”一声,杨萧居然拿起了小方桌上的惊堂木狠狠的敲了一下。

    众人被杨萧这一下吓的一激灵,有些人刚想破口大骂,却听到杨萧突然说话了。

    “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建功立业,一统天下。传位至东汉后期,桓帝刘志继位。刘志很年轻,时值是外戚专权。戚都是干什么的啊?是亲戚啊,皇亲国戚嘛。也就是皇后、皇太后的娘家人。那是相当厉害,谁也惹不起……”

    杨萧一说上书,那是声情并茂,也没什么过多的解释,直接说进了正题。

    听的杨萧的话,下面本来还有一些想要说什么的人,瞬间就傻了,他们刚开始还没弄明白呢,这杨萧干什么啊?神神叨叨的弄这么个小桌子,又神神叨叨的说了一些有的没的,搞什么啊?

    可是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了,一脸兴奋的道。

    “哎呦喂,这是……故事?杨公子又说故事了哎。”

    “嘿,可不是嘛,真是一点提示都没有,上去就说啊,你们听听,好像还是汉朝的事啊。”

    “嗯,东汉末年,三国时代吧?不过这讲法跟我们平时听的不一样啊?这什么啊?”

    “我觉得挺又意思的嘿,比茶馆里那些文绉绉的东西强多了,你挺人家说的,皇太后的娘家人,太通俗了吧?不过我喜欢。”

    “却是挺有趣啊,都安静安静,听着。”

    ……

    “后来这皇帝长大了,他就想依仗身边的那些宦官啊,打击外戚。可是出乎这恒帝刘志的预料之外,有些这个宦官啊,跟那些外戚勾勾搭搭的,都穿上一条裤子了。他们互相利用,互相打压,把这朝里朝外弄的是乌烟瘴气……”

    杨萧讲的是三国之前东汉后期宫廷的变革,本来是一段非常灰黯沉寂的故事,却是让杨萧给讲的异常生动,弄的那些知道这段历史和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都是听了进去。

    杨萧大概讲了十分钟左右,这月醉楼里便安静了下来,除了一些喝酒吃菜的声音之外,几乎都是杨萧说书的声音。

    杨萧这厮也是个逗逼,本来他并不想这样抛头露面的出来说书,杨萧认为这完全就是被逼的,谁让自己遇见个该死的系统呢?居然给自己弄出个这么变态的任务。

    不管讲着讲着,看着下面的人居然开始被自己的故事吸引,一个个的都是聚精会神的听着,听到一些比较诙谐幽默,或者精彩的地方,还会长叹或暗暗给自己点赞,那感觉还真是不错。

    杨萧讲着,讲着,《三国演义》的主角出现了。

    “东汉末年的现状可不比大唐,如今国运恒隆,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那是盛世之兆。可当时的东汉末年,一些地方可以说连吃饭都是问题,百姓纷纷逃亡,一些城池十室九空,到处都是难民。”

    “十常侍惑国,弄的朝廷一片的哀鸣之声,为了巩固全力,排除异己,这十常侍便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这个督邮,去全国各地排查。如果是自己的人,升官发财,官运亨通,如果不是自己的人,就会想办法斩杀掉。”

    “有个督邮啊,他查到了中山府安溪县,也就是现在的定县,这里有一位新来的县尉,这人到任不久,他姓什么?叫什么呢?此人姓刘,名备,自玄德。他有两个结义的兄弟,二弟姓关,叫关羽,关云长。三弟姓张,叫张飞,张翼徳……”

    刘关张三人一出场,顿时让人感觉到了一丝的热血沸腾,因为即便是在大唐,这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也是广为流传,只是没有杨萧说的这么带劲罢了。

    如今以杨萧的这种书书形式讲出来的三国,不但个性十足,在大唐绝对是独树一帜,而且老幼皆宜,毕竟一些孩子虽然也在古代长大,但平时说话也都是用的白话文,这样的形式也是能让人听着很舒服,很好理解。

    当然了,有爱听的,自然也有不爱听的。杨萧造就做好了准备,把那些不爱听的人都是让进了二三层的雅间里,关上门之后自然也是听不到什么声音了。

    而就在大概半个时辰之后杨萧一下子讲到了高潮。

    “这张飞张翼德,上来一拳,就要活活把这督邮打死。可是玄德是个忠厚之人,于是对其说道:‘脏官,你今后必须改恶向善。’督邮哭诉道:‘玄德公,我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说着话,刘备分赴人到衙门里把印信拿出来了,然后往督邮颈项上这么一挂,然后刘备,带着二弟云长,三弟张飞,扬鞭策马而去。他们兄弟三人要投奔何方呢?咱们下回分解。”

    说到这里,杨萧一拍惊堂木。

    “这就是由月醉楼出品,杨萧播讲的长篇历史著作《三国演义》的第一回,‘鞭督邮刘备走代州。’”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临江仙》【第七更】() 
杨萧说完,众人顿时是掌声雷动,不过杨萧却压了压手,示意他们先等会再拍,自己还有话没有说完。

    “三国,大家都知道,有些人也很喜欢,这是我们华夏古国的一千多年前的一个热血时代,身为大唐人我在崇尚现世的基础上,对三国时代也是保留了一种热情。这才是创作了这本《三国演义》希望大家能喜欢。”

    “今天的书就说到这里,可看到一些朋友还是有些意犹未尽,我呢也是还有些话想说。不妨我就给大家做一首词吧,如何?”

    众人一听杨萧要做词,都是精神为之一振,他们可是知道,这杨萧的写词、写诗功底可是不浅,之前的《水调歌头》、《江雪》、《春思》,那都是轰动了整个长安城,乃至流传至全国的作品,如今一听杨萧又要写词,一时间都是兴奋了起来,各个翘首期盼,露出了一副期待的笑容。

    杨萧本来说书其实目的非常的简单,就是想引起轰动,然后让自己的名望值有所增长。可是杨萧的心里没底啊,今天已经第三天了,还有两天,杨萧的任务期限就到了。

    一万二的名望值,根据杨萧微博的经验看,这个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杨萧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这《三国演义》的反响如何,毕竟这是大唐,不是现代。

    如果是现代,杨萧一定不会担心,因为有网络啊,有手机啊,一个朋友圈、一个微博传出去,别说是一万二的名望值了,就算是一百二十万,那都是有机会的。

    可大唐不行,舆论的传播速度还是慢,特别是杨萧弄出来的这种新鲜事物,还是需要长安百姓理解和消化一下的。这本来也没什么,可是杨萧等不起。

    也正是因为这样,杨萧才想到了一个在这个世界比较流行,传播也比较快的东西,那就是诗词。要知道大唐崇尚诗词已经到了一个疯狂的地步,要不为什么唐代会出现那么多知名的诗人与作词人呢?

    至于杨萧要说的是哪首词,估计很多人都猜到了,那必须是三国演义最前面的一段了——《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萧见现场安静了下来,这才是缓缓读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如果说刚刚那些人是被杨萧的故事吸引了,被故事中刘备的正义感所感动,被三兄弟的情谊所感动,被故事里的某个热血场景所感动。

    那么现在,众人则是被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所感动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我勒个去,这开头就是个绝句啊,用江水比喻时光转瞬即逝,浪花比喻那江水之中如星光一般的英雄。

    内涵有啊,滚滚长江的气势也是没得说。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两句那更是洒脱大气的表现,表现出来了三国时代那种恢弘却不乏精彩的历史清洁和文化底蕴,以大唐的文学底蕴来评定,这《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绝对是一首好词,绝句。

    杨萧的词念完了,本来在听完《三国演义》之后,众人便要其身鼓掌,却被杨萧压下了,从而才念了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可现在月醉楼里却非常的安静,没有一点声音,似乎所有的人都还沉浸在这首词,和这个故事带给他们的震撼之中。

    但杨萧知道,适可而止,说到这里自己的目的应该已经达到了,那就可以了,多说无益。

    于是杨萧清了清嗓子,淡淡的道。

    “刚刚我给大家讲的是《三国演义》的故事,故事的第一回,名字叫做‘鞭督邮刘备走代州。’”

    “以后呢,我们月醉楼也会出现相关的说书节目,不过不会被定在中午了,而是晚上的晚市,而说的就是《三国演义》的故事,如果大家喜欢,便可以来给我捧场,也算是对我的支持吧。”

    “对了,我再做个预告,明天我们会继续沿着刘关张三人的路线讲下去,名字是‘竖宦作乱董卓进京,’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说完,杨萧给大家举了一躬,然后拱了拱手。

    下面的食客沉寂了下来,大概十几秒钟之后,一阵热烈而富有力量的掌声响了起来,几乎要把月醉楼的房盖给掀开了。一些人甚至还是起立对着杨萧拍起了巴掌,显然是非常喜欢这个故事。

    一时间就连一些雅间里不喜欢喧闹的人,都是纷纷打开了窗子,看向了外面春风得意的杨萧。

    其中一个雅间里,萧青看着那洋洋得意的杨萧,气就不打一处来,他是来看段千雪的,可没想到居然看到了杨萧在这里装了一把好逼。

    不过身为读书人,萧青不得不承认,这故事好坏他没怎么觉得,自己也不太了解三国。

    但这词真是没得说,就算是萧青他爹,也不一定能写出这样霸气,但又不失唯美韵味的诗句。

    杨萧的书讲完了,吃饭的食客也是陆续退出了月醉楼。的确,这第一批食客是比较好运的,不但吃到了美食,还听了一场不错的故事,见证了一个伟大故事的开始,也听到了一首伟大的词。

    因此,一些后面的食客在得知今天中午还有故事听,便纷纷要求杨萧再给他们讲一遍。

    杨萧当然不同意了,要知道这说书也是个体力活,是非常消耗肺活量的,自己一个不小心,很可能死在台上……额,没那么夸张了。

    所以啊,杨萧自然不会再出来,也算是吊吊他们的胃口,让他们对杨萧的《三国演义》更喜爱一些,那以后的观众也会更多,毕竟这个世界是没有电脑,也没有网络,更没有什么MP3MP4的音频设备,他们想听,好,只能来月醉楼,仅此一家。

第三百四十九章 所谓《三国》【第八更】() 
结束了《三国演义》第一期的演讲,杨萧也不管接下来那些食客的声讨,杨萧回到了后厨。

    香儿是第一个冲上来的,一脸崇拜的看向杨萧。

    “杨大哥,我是越来越崇拜你了,你简直太帅了,在台上讲《三国演义》的时候,就好像你也是那个时代的人似的,特生动。”

    梁墨也是连忙过来拍马屁。

    “就是,杨大哥我跟你说,这也就是我们认识你,要不然还真以为你是从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穿越过来的呢。”

    杨萧一阵汗颜,这梁墨还真能捅词,而且杨萧还真是穿越来的,只不过不失从三国时代来的,而是后现代。

    段千雪还是比较贴心的,给杨萧送来了一杯茶。

    “师父,口渴了吧,喝杯茶润润嗓子。”

    杨萧说了这么多话正好有些口渴,而且晚上还有一场,自己还要保护一下嗓子。看着自己的这个年轻貌美的女徒弟这么可心,会疼人,杨萧心中还真是很欣慰的。

    然而,就在杨萧刚刚把茶喝了一口之后,段千雪却是突然说道。

    “师父,好点了吗?你先给我讲讲后面的故事呗。”

    杨萧一口水便喷了出来,还尼玛亲土地呢,会疼人呢?原来这丫头在这里等着我呢。

    年代感十分强的陆远风也是凑了过来。

    “是啊杨兄弟,这里也没外人,我们不能往外说,你就给我们讲讲,这刘关张三人离开了安溪县之后,去了哪里?干什么去了?这我听了第一期之后,心里就跟那猫抓的一样,太难受了。”

    杨萧用眼睛白了白他们,要知道杨萧其实一共准备了三集,刚刚讲一集就已经有些大汉淋漓了,因为这个年代没有麦克,说书基本靠喊。

    而这种喊跟平时我们叫谁,或者在大山里狂吼时是不一样的。说书这种喊,你必须要把声音包在其中,让声音大起来,却不能偏音,也不能破音,这就很难了,这也是那些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每天都要联系的必修课。

    当然了,这样说话其实对嗓子的负担也是比较大的,因此杨萧也没那么多废话,摆了摆手,果断的拒绝了他们,便转身去他专属的躺椅上休息了,准备备战晚上的那场。

    ……

    杨萧躺下之后,侧过了身,作出了一个睡觉的动作。陆远风见没戏了,也没办法,于是便都去准备今天晚市要用的食材了。

    杨萧见人都走了,这才是不动声色的打开了系统界面,查看了一下名望值。

    “两万零九百八十点。”

    《三国演义》刚刚讲完一集,就取得了两千多点的名望值,确实还算可以,如果在接下来的几天能一直保持这样,那杨萧的计划就成了。

    而且,因为名望值在“鬼厨系统”的界面里面是实时更新的,所以每一秒这名望值都会增长一些,有时是三五个,有时还会破十,总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名望值得到了保障,杨萧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而且手还痒痒的,抽奖得到的物品的确很有意思,特别是那个可以窥探人隐私的“污点透析”更是让杨萧有了一丝邪恶的感觉。

    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抽出这种窥探人隐私的东西,若是还能弄到,那么杨萧很想用在一些在大唐比较有社会地位的人身上,因为杨萧还要探查神器的下落,那个巨大的谜团也需要有一些特殊的手段才能解开,而眼前身体中的系统,就是最好的钥匙。

    若是杨萧可以获得更多一些的道具,不但会对杨萧在长安站稳脚跟起到一些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和自己比较重视的人。

    当然了,抽奖是需要名望值的,而名望值则是需要杨萧在大唐人气的积累,积累的躲了,自然也会获得抽奖的机会。

    那么,杨萧现在的生活重心就会转移到积累名望上来,自己在大唐越是有名气,那么自己距离秘密也就更近一步。

    ……

    《三国演义》在月醉楼横空出世,一下子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然而,这其中除了杨萧沿用了评书这种在大唐比较新颖的演义方式之外,还有就是《三国演义》之中的细致。

    要知道,《三国演义》其实并不是正史,它只是后人为了艺术性与艺术价值而加工出来的东西,其中很多人都是深化出来的,比如诸葛亮,其实那些如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听上去神乎其神的桥段,都是后人的艺术加工。

    它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就在于他的艺术价值,他能让人们深刻的体会和爱上这个时代的这些人和这些事,那种在文艺层面上的东西,是一种精神价值。

    然而,相比于《三国演义》,《三国志》似乎要更符合一些现实,里面记述的事情都是有理有据,有事实根据的。

    比如空城计,《易中天品三国》中就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否定了这个故事。

    当时诸葛亮是被人围困在西城县中,而空城计的另外一个主人公司马懿当时却在相隔几百里外的一个县,任限令。

    难道司马懿是孙悟空,有筋斗云,一个跟头翻到了西城县?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些故事,都是属于艺术加工,没有什么实际的论证。

    那既然都是胡编乱造的,人们为什么还喜欢看,甚至歌颂《三国演义》之中的神奇论调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精彩,因为《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太精彩了。

    七进七出救阿斗,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七擒孟获,等等等等,几乎每一个段子都是经典,都是扣人心悬,引人入胜的至宝,这也是小说之中最让人引以为傲的东西。

    现实社会中会有爽文这个概念,意识就是让你看到这部小说,心里爽,精神爽,比较畅快。

    在杨萧看来,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那就是爽文中的巅峰之作,也是值得现代网文小说家学习的楷模。

    因此,这《三国演义》在大唐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