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迷徒-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灵魂就是不存在的!灵魂不存在!那么又可以推出,轮回,转世,元神这些东西都是虚构的。也可以得到,仙佛鬼神也是不存在的。再往下想,这个理论已经动摇到了‘有神论’的根基,因为灵魂是不存在的,那么‘有神’的说法就没有了任何依仗。再联系后文我对能量的理解与描述,就可以看出“有神”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这里的理论也为后文我展开物质与意识的探讨提供了依据。(感谢我生长的时代,要是在以前,这样的理论已经足可以享受布鲁诺那样的待遇了!)题外话:又因为意识是一种定位,灵魂不存在,所以我们所猜测的石头的世界,花的世界,草的世界等非生物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植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只能被归到条件反射里去了。

  人是什么时候有“我”的概念呢?不知道?也许是在被捕杀的过程中,也许是在团队合作过程中,但复杂的环境让人更加有机会运用大脑,人是一种温顺的动物,我指的是人还是猴子的时候,人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灵敏的反应,没有凶恶的外表,也没有超常的感觉,这样一无所有的动物,在防守敌人的时候,当然要比很多的动物要吃力,而且当时那真的是弱肉强食,人放在那个时候真的是一种悲哀,看看现实世界里的猪,在看看当年的我们,我们应该就是当时世界的‘猪’,人肯定是当时世界食物链顶端的存在口中最美味的食材,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要想不被杀,就只有合作,放哨,群居,这样的条件下进化出联合围猎,使用工具等就不奇怪了。人很强大,那是因为被屠杀出来的。可见,复杂的环境,恶劣的条件是人类进化的催化剂。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同样适用。很多人都说苦,很多人都说累,殊不知,这种苦与累正是让人完善,完美,强大的催化剂。强大的人一定是经过这一恶劣环境的考验的。谁不想偷懒?谁都想舒舒服服过日子,于是恶劣的环境就给我们了一个不得不努力,不得不勤奋的环境。这一个环境,是多么的可遇不可求呀。所以有很多被挫折所击倒而沉迷的人,殊不知这是一个多少巨大的机会放在面前。可以说,成功是苦出来的。为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为什么经过寒冬的小草更有生命力?这就是原因。

  还有一个问题,人是直立行走的。解放了双手,在其它学说里面说人是在地上为了摘树上的东西?至于人为什么要放弃四肢,直立行走,我认为,人因为先天的条件,在自然界中本不应该有一席之地,但在被捕杀且经常被捕杀的过程中,我们偶然发现石头比拳头更有力,比如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剑齿虎咬住了族群中的一个人(猴),人不可能一拥而上,只能在四周发出吼声以震慑敌人,但问题是能震得住剑齿虎才怪,这时也许有个人(猴)就捡起了石头向剑齿虎扔去,(这个动作就说明了人应该是由猴进化来的,只有在树上生活,手才能进化得如此灵巧与灵活,因为树上主要运用抓握能力,而在陆地,很多动物的手都进化成善于奔跑的形态如蹄形)剑齿虎被石子击中,吃痛怒吼,众人(猴)见有效,众人(猴)纷纷效仿,剑齿虎吃痛逃离,这样我们的祖先吃到了甜头,分享这样的经验,以后见到敌人就向敌人投掷石头,在御敌的过程中,发现尖锐的物体会对敌人造成更大的伤害,于是学会了将石头打磨成锐状再扔,可能后来又发现棒子也是比较好用的武器,能达到手不能到达的长度,于是学会用棒子,像石头一样,将棒子磨尖,于是出现了矛,(有可能是先学会棒子再学会石头,先后顺序不重要)这个过程中,这些东西全都是需要手来完成的,手的功能从以前的摘食物与跑路变成拿武器做工具,也就是说,不得不解放双手,因为手功能的转变让生存的机率变大,适合自然环境的法则。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不得不思考!以人自身这么弱的条件,怎么样才能不被捕杀,比如怎么将石头以更快的速度扔出去,怎么将石头打磨的更光更锐,怎么去营救被追捕的同伴等等等等,这种思考的经验经过一代一代的总结,最终人终于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了,于是人开始思考一些以前没有思考的事(有可能不是在人成为食物链顶端后才考虑的),如价值,比如为什么敌人来杀我,比如将自己的巢穴装扮得可人,这些人为了理解一切而产生思维活动,导致了意识的产生。(当然也许在成为食物链顶端之前意识就已经产生)当人能将思维抽象成虚拟的形象的时候,意识产生了。而我把这个过程强行用“我”的概念当作它形成的标志。这个时候,真正意义上的‘人’产生了。

  也许当有一天,狮子不用靠实际观摩传授捕杀技巧,而改用石子当猎物,虚拟的教授捕杀技巧的时候,新的智能物种就产生了。同时有一点可以肯定,新的智能物种必定会出现!当然很多人都以为人在新智能生物出现并影响到万物之灵的唯一性时定会将之灭亡,人不会给这种物种提供任何机会。所以新的智能生物是不可能出现的。不过事实正好相反,人的捕杀正是这种物种走向成熟的最好条件。回忆一下人是怎么成熟的吧!没有动物捕杀人,人怎么能成长?没有天敌,就意味着没有进化。(体现在社会当中就是: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

  同时我们可以得出,只有不断的思考,意识才能产生。新的智能物种的出现,一定是有外力促使它不断思考。也正是这个原因,即使我们已经产生了意识,也仍需要不断思考。因为人在人类社会中价值的体现并不是有无意识。而是有无智慧。
  作者题外话:无图的问题;请到吾博客下载有图版本。

第八节    通通信 可以 握握手 免了吧
第八节    通通信 可以 握握手 免了吧——关于智能生物不唯一性的探讨

  
  到达人类这种层次,就会感到落寞,放眼星空,满眼皆为死寂,宇宙太大太大,我们期待着与我们同样等级的存在存在。这一点,至今都没有任何人能说有还是没有。好像国外有一个科学家将这个问题变成一个方程,一个概率问题来计算,好像光银河系就有200万颗与地球环境相似的星球,在宇宙中就多得吓人,这么多的星球,产生智能生物的概率还是相当大的,问题只是距离太远,我们找不到他,他们也找不到我们而已。我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理解。

  我喜欢哥白尼的那个思想,宇宙应该是一个简单的宇宙,只有最简单的,才是最实用的,也才是最普遍的,构成宇宙的东西本来就只有很少的几样东西,那么后来的一切将是建立在这个简单的东西之上的,这个简单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来源于相同的物质,有相同的性质,物质的多样性只是形态的多样性而不是物质本身的多样性,物质能够变成能量,能量能转化成物质并不是物质在变来变去,说明还有一条更小的线在主导着运动的本质。

  这个宇宙的简单性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其它的星系里,他们的情况与银河系基本相似,相似的物质构成,相似的运转方式,相似的年龄,相似的小星系,因为宇宙中各物质都共用的一套机制,相似也说明在宇宙的各部位存在与地球相似的星球。

  回想生物的构成,千姿百态的世界是全由单细胞而来,这个单细胞的基础构成了物质多样性,宇宙共用一套基础,那么,地球经历的一切就不再是唯一,而是宇宙运行的规律的一部分,甚至是宇宙运行的普遍规律。也就是说,地球的现在经历的,是其它星球正在经历的或者是经历过的或者是将要经历的。这只是时间上的早晚而已。庆幸的是,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不能保证在多少年的时候会传来外星的声音,或者因为物理因素的限制,我们永远也没有机会见到老‘外’一眼,但是,有理由相信,它,就在星空的某一个地方,存在着。

  不过存在着也未必是好事,因为,假如有一天传来了外星人的声音,那么也肯定意味着,星球大战拉开了序幕,也许正如霍金担心的,先进的文明与落后的文明的接触将会引来灾难,而事实也正如他所说,如果人比对方先进,人一定会侵略那个星球,如果对方比人先进,那么等待人的命运极有可能人类变成对方的宠物。不要看人类现在眼巴 

  巴的期待找到新同类的样子,一副和平无害的样子,无数万年以后,假如有这样的一种相遇的可能,那么平等互利就不可能。这个可以从下节中生物的本能中推出,人类连自己都能打?还会跟其它物种讲和平主义?笑话!有的人也许会讲,那个时候人类都十分文明,废话,再文明也改变不了生物的本质――不惜一切代价保持物种在时间轴上的延续!我们不妨看看地球人以前强大的文明是怎么对待落后的文明的吧!也许有人会说,那个时候人还很野蛮。以后肯定不会。我晕死。现在还不是和平社会,美国照样打伊拉克打得很high!而我们期待的外星人,实际上期待的是一个先进科技的,和平无害的,愿意分享与帮助人类的且进化程度不要拉人类太远的外星种族。我晕死。那么多的定语怎么一下子就让人类给遇到?所以要是哪一天外星人开过来了,保险起见,别去夹道欢迎,先躲在地窖里观望两宿。

  所以,大家时常通通信,可以,握握手?免了吧!

  这里,我还要提出一种假设,这个假设就是,外星人与人在形态上相似的。为什么?根据宇宙来源于同一个反应可知,所有星系星球在成分上也是近似的。这里的成分是指元素构成。根据生命的活性,那么外星生物也应该是细胞结构的。如果是细胞结构,那么必然会学会运用工具(这个因果关系有点偏)。这是智能生物的特征,运用工具就会解放肢足,解放肢足就不会是以爬行为主。运用工具也就意味着食物构成会发生变化。血腥的进食方式会被取代。所以扁形长形的脑袋的形状会进化成圆形。也就是说,直立行走,有手,有圆形的脑袋。这种形态不就是与人相似吗?当然,有没有尾巴这就推不出来了。在细节上也有不同,比如发型,皮肤,指节。都应该与人不同。所以在科幻片中时常看到的怪物般的外星人是不可能存在的。除非是外星的低智能野兽才有可能。当然多足类也能解放双手(实际上不一定是‘双’),也就是说多足类也能进化成智能生物。不过因为多足类在结构上有很多的劣势,所以我并不认为这种结构能凌驾于四肢结构。扯这个有什么用?实际上这个问题还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就是人类进化的方式与模式是不是智能生命进化的唯一方式?答案是:是!细胞进化的历程放到哪个星球,哪个星系,哪个智能物种都是通用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外太空,形态与地球相似的星球才有可能产生智能生物。现在知道为什么科学家一会想在这个星球上发现水,一会又想在那个星球上发现氧气,一会儿又找与地球形态相似的星系了吧。(我猜的!)也就是说,变形金刚的世界是不存在的。除非变形金刚是智能生物制造又灭了智能生物的物种才有可能,就如《毁灭者》里面的机器人一样。总之,自然进化是不可能非生物直接产生物种的形式的。

  当然, 在没有直接证据出现之前,任何推测都只是猜测,有外星人与没有外星人变成了一个信仰问题,你信有,还是信无。提出了那么多的猜想,提出了那么多的方程。都不能解决一个问题。外星人在哪里!?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外星人的存在与否的问题才真的尘埃落定。

  虽然是猜测,但外星智能生物应该是存在的。因为宇宙,是简单的宇宙。

第九节  他破口大骂 拂袖而去
第九节  他破口大骂 拂袖而去——关于生物本能的探讨

  
  还记得我对生物的定义吗?具有寿命,由非生物以特定形式,具有特定生命功能,能够自主从外界获得能量以维持本身形态的结构体。哲学上的生物是生命,生存意识与物的统一体,但联想到我对意识的定义,我这里的生物是生命,生存本能与物的统一体。

  对它的定义就可以看出来,从外界获取能量是生命的共性,生物的本能一,就应该是索取,大自然的残酷从生物的本能里就能看得出来,生物,活着的才能是生物,植物比较温和,吸收土壤,水分中的矿物质,成分,供活自己,而动物就要惨烈得多,大部分的都生存在捕杀与被捕杀的轮回中。人人平等,万物平等,这些东西只能存在于教科书中,这也只能是一种愿望而已,万物平等的世界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能存在,那就是万物皆为生产者。这种情况只有在一种条件下才能产生,就是生物起源之初,这个时候生物才开始进化,能且只能从非生物世界寻找营养,所以这一时段是‘万物皆为生产者’的阶段,不过等这种‘生产者’形态稳定了后,就自然出现以‘生产者’为食的生物了。不需要从土壤空气中复杂的转化物质,直接分解了就运用,这可是生物进化的捷径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可能出现全能生物,全部需求都能自给自足,因为能量只能被转移,不能被创生,要得到,那么就必须从其它的地方索取,也就是说,在满足自己利益的同时必然会损害其它的利益,这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在捕杀与被捕杀这种模式在自然界稳定下来以后,生物之间的平等性就消失了,而变成金字塔形。所以‘索取’绝对是生物的第一本能,没有这个就根本没有生物这种说法。

  生物的本能之二就是生存,从生物的定义上来看,获取是能量与物质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生存形态,维持生命结构,不能维持生命结构的物种即不能保持时间连续性的物种在亿万年的变化(没有用‘进化’)过程中早就死得干干净净。人为什么要进食?吃饭是为了活着,这句话已经流传得很广了,还是那句话,只有活着的才能算是生物。也只有保证了这个前提才能做其它的一切的事情,比如进化,比如繁衍,比如等等等等。生存的欲望与生俱来,与前一点,掠夺却成了一组矛盾,作为生物链的一环,哪个生物都不能独善其身。相比之下,生存这一条应该更基本些。生物的很多习性都或多或少的被生存的大需求左右着。意思就是,既要捕杀其它的生物,又不要被其它生物捕杀。这就是自然界每天都在进行的过程。

  生存的本能当然也会在人身上体现。有一次一个陌生人来拜访我,问了我一些问题,最后一个是:“什么是普通人?什么是不普通的人?”我说:“模糊来讲,普通人 

  创造资源为他人所用,不普通的人他人资源为我所用!”他破口大骂,拂袖而去。也许我们的观点有些出入。但是我并不认为我的解释是荒谬的。生物的本能是生存,那生物的目的之一就是——生存且生存的更好。动物没有选择,所以为生存而挣扎,成王败寇。所以动物世界里捕杀者为王,被捕杀者为寇。而人,不同。因为生存从来都不是人类首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千万别用世界还有多少生存不下去的穷人这样的理由来反驳,这样我会怀疑置疑者的能力),人从来都不缺乏选择,所以体现在人类社会更多的目的是:生存的更好。而这个目的紧紧的与两样东西相联系,其中一个就是:资源。所以人类社会中资源争夺的相当激烈。可不要以为石油,矿产这样的东西才是资源(对于‘资源’的定义我会在下一节给出),生存的更好意味着占有的资源更多,于是能占有更多资源的人或者能相当强的占有能力的人在社会上就是‘不普通’的人(地主?),而不能占有资源或者为他人创造资源的人就是‘普通’的人(佃户?),之所以要“模糊来讲”因为这个划分资源多少的度与标准是有待商榷的,我想这不会影响到对这句话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气走他人的那一句话经过反复思考与论证,它是正确的。我之所以要在讲生物的本能的时候穿插这么一段话。主要就是为了印证我前面讲过的话:不能指导行为的思想是垃圾。我思考出的每一个结论几乎都能在生活之中找到应用之处。这才是本书的核心之一。(比如第一本能:索取,符合这一本能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我没有举例,看官们也要具备去生活中找到印证与应用的实例。这才是最终目的。思想不是空想,而是应用!一定要思有所用!切记!对了。在阅读过程之中,一定要保持着怀疑精神。这也是很重要的。

  又跑题了,接着讲,生物的本能之三是繁衍,这个我想大家不会反对,无论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都在自身进化出一套繁衍系统,保持物种的时间持续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