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迷徒-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单来概括:时间是用来描述运动过程与运动结果的方法。来源于运动本身!之所以没用黑体是因为对于时间的准确定义不太好掌握,同时对于‘时间是方法’这个概念,有的人持不同观点,本人仔细琢磨,这个定义没有太大问题。因为时间是为理解运动而产生的概念,那么它就应该是因运动而生,而它的基本出发点就应该是运动的周期性,也就是说,时间可以用运动周期来衡量,而我们时间讲的年月日的概念就是以树木枯荣为周期演变而来。而实际上可以用其它很多固定周期运动来衡量时间(这与N进制表达数量一个概念),也就是说不以年月日计时的方法有很多。那么既然时间有很多种表达方法,那么时间本身就不应该是规律,而不同的周期性可以衍生不同的时间表达方式,所以能够归纳时间的,就只能是运动。所以时间是运动的性质。 。 想看书来
第五节 我把它称作天平受力模型
第五节 我把它称作天平受力模型——关于物质运行规律的探讨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关于万物运行规律的解释,佛教中的佛,道家的仙,基督的上帝,真主阿拉,都具有改变世界面貌,改变事物运行规律,具有大神通的存在,前文中我已经说过,事物的运行的规律太过于复杂,而且是不可见的,古代有很多的大家都尝试去解释这个问题,研究到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只有将这个问题的答案交给一个主宰万物的存在,这样一切都显得合乎情理了。我们对我们看到的一切都需要个解释,曾经有一个人对我说,道教的道,佛教的法,唯物中的规律,如分子原子什么的,事实上就是一回事,是的,从字面上看,这几个东西讲的都是一个东西,都是讲隐藏在事物运行的表面下那深层次的运行规律。但是我却认为,这里面有一个根本的区别,事物运行规律是可以感知,从感性上升的理性的东西,它的决定因素不是一个超越一切的外力,而是物质本身具有的物质基础,由组成的各种元素所决定的,它是符合物理规律的,世界在变在运动,不是因为谁让它变让它运动,而是因为他自己在变在运动,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目的性,什么是目的性?如果物质是‘被’出来的,被释迦也罢,耶酥也罢,还是阿拉也罢。那么他们创生的这个世界总有个目的吧。而我观察到的世界却是没有目的的。这个有无目的性,是我认为的最大的区别,所以我才把这个问题单独拿出来一节,阐述我的观点。
法道等很多时候是观察总结到的,意识的成分多一点,而对于物质结构性质的研究,却是观测来的,有事实依据的。现在科学都讲证据,讲依据,讲推理,我讲的这些因为全是猜测,所以‘信者有,不信者无’而已。大量的细小物质的运动体现的却是大千世界的运动,我们研究物质,归纳总结,将物质的内在规律用文字,公式,语言表达出来,促进对世界的理解,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无规律的,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而已。
我只遇到过两样东西,是无规律的,那是上高中遇到的,一个是电子的运动,一个是布朗运动,物理上称这两种运动是无规律运动,但我还是保留我自己的意见,不是它无规律,是我们还没有发现他们运动的规律而已。
电子运动,科学家用高速照相机将电子在各区域的出现概率用电子云表现出来,因为拍不到电子运动的轨迹,我忘了照相机拍摄的速度了,但是电子是在做亚光速的运动,光速好像是 299;792;458米/秒,直径约10…10m,运动一周的时间我大概算了下,*10…17秒/圈,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这么快的照相机的,因为用现代的科学仪器,拍这一次,再拍另一次时,那已经是无数圈之后的事情了,难怪它是如此捉摸不透。当年我
去问老师,老师告诉我,总之它就作无规律运动,现在我知道了,不是他不答,而是他答不了。有时不得不感叹,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世界上有的领域,是人穷其存在也钻研不透的,局限无处不在。
我们再来说布朗运动,将花粉放到静止的水面上,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下运动的轨迹,结果他的运动状态是无规律的,所以我们得出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律的。也许它是对的,但是,如今一回想,我们看来静止的水面难道真的是静止的吗?与外界隔绝的吗?首先,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物质是可能穿过一般的物质的,这些物质会不会影响纯粹的分子运动?还有,杯子总要放到地上吧,我们知道,地球内部是在不断的发出波动的,地上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细微的震动的,那么杯子里的水也会被影响,被影响的水还是静止的水吗?况且地球还是不断在运动的,地球上是不可能有静止的水的,水分子太小,经不起任何的折腾的,我们看起来平静的水面,也许在显微镜下正在做着火山似的运动呢!如果有外界因素影响到分子纯粹的运动,那么布朗运动的结论是片面的,我这样认为。
有的东西无规律不是真的讲它无规律,而是因为规律太复杂,复杂到没有任何方程能够形容与表达。于是,它就是无规律的。
讲到这里,我必须要把我从:运动必有结果,(运动必有结果的理论依据是能量守恒。这个我在后文有交代!)这个原理作的第一个推论告诉大家。我把它称作天平受力模型。
假设有个圆盘,圆盘下边是水,各式各样的力作上方对圆盘作用,这时圆盘会下降至水面,当圆盘接触到水面,我们就说,事件发生了!上方的力我们可以看作是影响事物运行的因素,我们用一个大力,直接往下施力,那么触水的事件是可以预见的(运动必有结果),360度的圆盘,在哪1度触水,还有多久可以遇水。都是能感知的,那么假如有无数的冰雹的打到上面呢?我们不知道哪一个才是起决定作用的,也不知道冰雹的数量,重量,速度,力的叠加,抵消,就如影响事物的因素一样不可捉摸!对于现在与过去,我们只看得到触水事件的发生(结果),而对于未来,我们只看得到冰雹(因素),却看不到结果,于是我们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会有触水事件的发生,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发生。于是有规律的就变得无规律了。但我们不可不承认。冰雹的运动也是有规律的。所以,有规律的叠加会造成无规律的后果!
(这图又发不了)。请根据上下文理解
天平受力模型
我再作一个比喻,我与你站在对面,两米远!我轻轻的抛出手中的篮球,如果你不太过分,我想大家都会接到这个球的!我们可以说,你肯定能接得到,而且每次都能接到,因为影响你接这个球的因素太过于简单,于是说球的运动规律是可以预见与感知的,所以你能接得到球,因为你能控制或者掌握它的规律,所以接到球是必然的,那么我们增加一个因素,拉开距离,三米,四米,五米,六米,不断增加下去,也许你也能接到球,我增加传球的速度,如果还能,我再增加一个因素,每次用不同的力向你推球,现在有两个因素了,也许你也能接到,再加,在距离拉开的同时,天空吹起了风,你还能接得到吗?如果还能,我就再假设你在一个沙地上,风吹阻碍我们的视线,五个因素,如果还能,我再把球加上旋转,可以想象,影响球的运转的因素越多,那么你能接得到球的概率将会越小,随着因素的增加,一个必然的结果(接到球)在加入了距离、速度、力道、风向、沙尘、旋转等因素就变成了偶然的结果(不一定接得到)。接球就是事物的发生,外力就是事物被影响的因素。每一个因素都会对事物产生一个作用的结果,而事物发生这个结果就是无数的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综合的结果,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析清楚那一个又一个的因素本身,我们掌握的因素越多,认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正确的可能性也越大,反之,当影响事物运行的因素多到或者复杂到超过的人认识极限,那么
这就是未知,比如分子运动,一个分子我们也许能掌握(有规律),但千万个分子同时运动就永远不可能被人掌握了(无规律),于是花粉的轨迹就是无规律的,我们可以得
出,无规律运动就是无数个有规律的因素叠加相互影响的结果!而我们再回到篮球运动,不就是为了通过大量的练习以达到在复杂的因素下掌握球迹运动的能力吗?(这里的“篮球运动”可以替换成“任何事情”)。
我之所以用了这么一个道理来说明天平受力模型,是因为它太重要了,只有理解了它才能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因为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事物运动的结果,那么我们需要找到引起这个结果的因素,而我们掌握了现在的结果,那么也可以用现在的结果去影响未来的结果。亦,对于过去,我们由果及因,即:由‘今天’推‘昨天’;对于未来,我们由因及果,即:由‘今天’推‘明天’。这就是我常说的:研究看得见的世界,然后用看得见的世界去推测看不见的世界。按照这种思路,我发现了很多好玩的结论,这里就卖个关子。我们研究规律,可以解释这个事物是怎么回事。但是不能解释事物是怎么来的。研究的是‘事物存在以后的工作’。虽如此,也举足轻重。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同意世界上具有没有规律的东西存在的说法了,因为不是没有,
而是影响它运动的因素太多太复杂,给我们的认知造成了致命的障碍(局限),反之,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所有影响事物的因素,并且能够扯清他们相互影响的关系,那么任何事物与事件都会变得相当清晰透彻――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多去掌握因素与因素的关系,因为掌控不完,所以谋事在人(人用能掌握的因素去改变事物运动),成事在天(不能掌握的因素有可能会改变事物运动结果)。而有的事情,介于两者之间,比如机遇,有的人不能掌握它的轨迹,于是机遇就变成了机会,概率,运气,命运等。而有的人能掌握它的轨迹,那么机遇就变成了能力,实力等。对于不能掌握命运的人来说,看着老天吃饭;对于能掌握命运的人来说,看着双手吃饭(两者并无高下之分)。从这个角度来讲,有的事(一般指生活中的事)是可以将‘成事在天’变成‘谋事在人’的。
我们研究世界观世界的初衷是什么?还不是正确的认识世界让它反作用于我们自身,让我们更好的改造与利用世界,从而生活的更好!无论是做事做人,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会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
我始终认为我们的世界是按照所构成物质所体现出来的性质,是客观存在的,而我们本来就是存在的一种,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改变,而是接受,发现与应用。而已知的所有叫做“改变”的东西!都是规律的‘应用’。至于‘接受’,更好解释!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接受也得接受,正如我们是人,当我们有意识觉得我们是‘人’的时候,那个时候已经晚了,太阳东升西落,月亮阴晴圆缺,都不是人能决定的。发现,应用;应用,发现永远是科学发展的主线。
而神明是什么?我认为它是一种信仰,是人对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力量的敬畏,是自然的能力被虚化成形体的结果,它展示的法力会给予人心灵的暗示,让人依赖,让人信服,这种依托正好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的浅显,纷繁复杂的物质因素是人穷一死也解释归纳不全的,所以我们宁愿选择更易接受的‘神力’来指引我们的方向―――他们巨大的法力能让我们更直接,从意识形态上更好理解世间的一切事件。我不信神,但我并不否认它的进步意义,信仰是没有对错的。能让人发出潜力,端正行为,指导自身,认识自己的信仰我认为它们都是进步的。虽然他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这也印证这句话:我们不需要一个正确的解释,只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神明的存在与阐述大多与宗教有关,佛,仙,上帝,真主……就目前来看,这些神明都是有存在的必要的,我曾与一个佛家弟子争论过一个问题。世界因何而存在?我说:“存在为什么而存在,是终极的问题,我不知道答案,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存在的一种,所以看不到真的答案,所以请教!”他给的答案是:“世界本身就不存在,或者说世界因你而存在!什么是存在,你所见的?”实际上我理解他的说法!虽然这个答案跟我要的答案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起码它给出了解释。而我?从唯物角度出发,却只能保留这个问题!不过这种解释行为也并不能得出他的强大,因为我将迷惑我的所有问题都请教了他,而他都给出了答案,一整套一整套的。这种什么都能解释的理论或者气魄吓坏了我。很明显的,很多问题就算解释也是强加解释。不过可以理解,人们害怕未知,就算没有解释,也需要一个解释。
作者题外话:图是个老大难问题哟。请到我博客下载有图版本。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六节 0。00000064秒
第六节 秒 ——关于生物起源的探讨
好了,世界空间时间大家伙讲了这么多,该转到更细的方面了,我会逐渐转到人的本身方面。是时候说说我们的起源了。
这起码得从太阳系形成之后开始说起,至于星系的形成我就不说了,还不就是元素聚聚合合,看了生物的起源也就看到宇宙的形成,说起这里,我顺便提一件事,原子核外边的电子的运动,与太阳系的运行及其相似,我经常在想,这会不会是分子之间的运动,在宏观世界的映射呢?也许这里面有更深层次的,相联系的因素在影响着它。两者讲的也说不一定真是同一规律的反映,所以佛教里的一花一世界,滴水之中蕴含天下,须弥纳芥子等理论是正确的。细致观察,世界有很多东西都有相通之处,所谓一类通,百类通,举一反三,莫过于此。
那我们现在作个假设。太阳系的形态的确是因为某种规律将微观世界投影到宏观世界,那么我们可以推测,不仅是是太阳系。这种旋转的模型应该是世界普遍的规律,那么银河系也必然是别外一种超级星系的行星(行星系更准确!),也可以想象,那些超级星系又构成了一个如太阳系般的星系模型。也可以往上推直到宇宙数量级。这说明什么?说明假如他们的确有联系,那么宇宙不仅在推进,而且在旋转。而这个假设又能说明什么?说明宇宙是简单的宇宙。于是一颗种子才能生长成大树。而细胞,就是这样的一颗种子。而我的这个猜想很有可能是对的。因为不仅是形态上分子与星系相似,而规律上也相似。静电力F=kQ1Q2/ (R*R)(k=×109N&;#8226;m2/C2),而万有引力F=G*M1M2/(R*R)(G=×10…11N&;#8226;m2/kg2),记得当年我的物理老师告诉我,他们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常数的不同。不过,现在想来,鬼知道他们常数为什么不同,不过不从当前的物理知识出发,而从哲学上来讲,一个具有相同形态,相似规律,而且又有微观与宏观联系的东西。怎么会没有联系?如果这种微观是能投影到宏观的。还是那句话,宇宙是简单的宇宙!
第二原理:任何一个稳定的系统,都必然经过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所以任何一个系统诞生之初,都是简单的。可不因为它的简单而忽略了它巨大的生命力!认识了这种积累效应,才不会让世界的复杂,生活的复杂,人生的复杂把我们击倒。上文中我讲过的,有规律的叠加变成无规律,实际上就有这个理论的影子。也正
是这个原理,从理论上说明了,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可能通过一定的方法让他变得简单化且容易理解。这一理论的应用后文有述。
第三原理:无序的系统,给它足够的时间,迟早产生秩序!
运动产生结果,而这个结果必然向着有序的,固定的,稳定的形态在发展,宇宙就是这样产生的秩序的系统,这个同样是不能证明的。但我们可以想一下,大的,比如星系,生物圈,大气,都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再比如我们将各种各样的生物放到一个环境,经过很长时间的淘汰,最后肯定会形成一个长期的生物链。这个有序的产生并不是想当然的产生,而是决定于元素的规律,正如宇宙在最早的时候,只有几种基本粒子,从氢开始到氦,元素不断的形成,不断的聚合,从单一的世界到各种元素的形态,各种元素再相互组合,相互碰撞,最后稳定下来,再以各种可能的形态存在于世上。(实际这种“稳定”“秩序”的说法,我在其它地方也见到过,不过别人是说:“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