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时空城管-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前,欧盟军队控制了伦敦的一大半街区,临时政府的杂牌军勉强控制了剩下的一小半,还丢了泰晤士河的出海口以及附近的码头幸亏伦敦的航空枢纽希思罗机场,已经被英国特种部队顺利夺回,并且基本恢复了正常使用,否则在铁路和公路都尚不通畅的情况下,光是运输兵员和补给就是一个大难题。

    总之,这就是当前伦敦的局势——军队分裂对峙,黎民哀鸿遍野,城内废墟成片,难民嗷嗷待哺

    随着伦敦市区战斗的基本结束,战后重建的问题就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3月19日的上午,坐在刚刚恢复了电力的威斯敏斯特国会大厦里,王秋等人跟哈利。戈登一边传看着某些刚刚整理出来的文件报告,一边用投影仪播放最近拍摄的照片,统计伦敦市区被毁的情况。

    眼下这个时候,散落各地的英国中央政府文官班子,一时半会儿还召集不起来,哈利。戈登只好胡乱拉了些人来处理文书工作——幸好,眼下除了招降纳叛和统计损失之外,暂时也没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虽然之前已经亲眼目睹了伦敦城内红光漫天、热浪汹涌、灰烬纷飞的惨状,但如今真正进行统计之后,大家才发现,伦敦市区在这三天浩劫之中所承受的损害,还是远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更加严重。

    ——在之前的混乱巷战之中,利用老城区稠密的建筑格局,各方势力都搭建了不少街垒来进行防御。结果,为了把这些钉子逐一攻打拔除,进攻的一方普遍要放火烧屋来清理道路,防守的一方也拼命纵火来制造障碍,而两边又都是只管放火不管灭火的,甚至还有趁乱掳掠的恶习

    于是,城内各区的巷战乱哄哄地打了几天几夜,遍地开花的火灾也就烧了几天几夜,直至在最后酿成一场空前惨烈的焚城大火。尤其是几处战斗最为激烈的街区,更是房倒楼塌、死尸蔽地,密密麻麻,流淌着满街的血水,在漫天火光的映照下,格外让人心生恐惧

    根据目前的不完全统计,整个伦敦至少被烧掉和炸毁了二十万座房屋,在几处主要火场的中心,以及战斗最激烈的外国移民聚居区,更是差不多片瓦无存。此外,在欧盟军队的攻击路线上,好几座摩天大楼都在烈火和爆炸中崩溃解体,哗啦啦地垮了下来,变成了一堆无法分辨的废弃建材垃圾山

    作为战斗最激烈的主战场,泰晤士河以南的南伦敦市区损毁最为严重,差不多完全成了瓦砾。泰晤士河以北的东伦敦市区也损失不轻,连大英帝国博物馆都不知怎么地挨了航空炸弹,坍塌了好几幢建筑。只有在军政机关和豪宅别墅云集的西伦敦地区,相对来说还比较完整,可流离失所的倒霉蛋同样也不在少数。

    在仿佛鬼域一般的残破废墟里,除了散落着一具具无人掩埋的焦黑尸首,还时常游荡着一些勉强幸存下来的战争难民。其中尤其以妇孺居多,她们先是失去了家园和亲人,又在枪林弹雨和熊熊烈火之中,遭到暴徒的袭击,被剥走或撕烂了衣裳,即使侥幸活了下来,只得脸色麻木地赤着身子满街游走

    由于如今的局势还很混乱,不可能统计出准确的伤亡数字。但根据哈利。戈登的粗略预测,全城至少有二十万人死于这场空前浩劫,还有超过三十万的市民家宅被毁,无处可去,以至于成了战争难民。这些人全都神情漠然、疲惫不堪,挣扎在这一片余烬废土之上。或是用废墟中挖出的木板、砖瓦,胡乱搭建出一批简陋的窝棚,暂且安身度日。或是干脆栖身于露天之中,每天依靠政府救济和翻拣垃圾为生。

    至于伯明翰、曼切斯特、诺丁汉等其它城市的损失状况,如今还没有统计出来,只是从最新拍摄的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出它们的情况同样很不乐观,至少在各自的市中心,也都已经是遍地废墟了。

第591章、从一个英国到另一个英国() 
第591章、从一个英国到另一个英国

    看到伦敦竟然遭到了远比二战大轰炸更惨重的可怕损失,而英国全境的死伤人数弄不好就要上百万,王秋一时间不由得颇为咋舌——这才折腾了几天功夫啊?英国人自相残杀的毁灭能力也实在太强了吧!

    “唉,之前在东京的时候,看到你们日本自卫队在军事政变中烧掉了一个街区,就觉得已经是很惨烈了。但现在再看看英国人的搞法,东京的那场政变就实在是太小儿科了,简直就像是在玩儿一样。”

    他悄悄侧过脑袋,对坐在旁边的小鸟游真白前首相如此吐槽说。

    “是啊,论受到主流社会鄙夷的程度,英国的酒鬼和足球流氓,跟日本的御宅族恐怕不相上下。”

    日本最强的超能力少女,“邪王真眼”的持有者,前首相小鸟游真白挑了挑眉毛,淡定地说道,“但若是论破坏力和凶暴程度,英国醉汉们的本事可就强得太多了!日本御宅族根本赶不上他们的十分之一!瞧瞧,这一口气搞死了多少人啊!”

    说到这里,她突然忍不住“扑哧”一笑,“怪不得曾经有人评价说,英国绅士的身上还流着海盗的血,而日本武士的大和魂却早就灰飞烟灭了莫非真要庆幸我的同胞们是‘一亿国民皆废宅’吗?”

    虽然伦敦在浩劫之后的惨状,确实是令人哀婉不已,但在诸位铁石心肠的外国人看来,这都是英国人自己需要头疼的事情,呃,或许还要加上有心在大不列颠岛常驻的欧盟联军。至于从万里之外漂洋过海而来的中…国人、日本人、巴西人他们没有趁乱搬空大英帝国博物馆的藏宝,就已经算是很客气了(另一方面是因为那地方落到了法国外籍军团的手里,想搬也搬不了。)

    事实上,由于长期穿梭于各个历史时空,因此对于大英帝国博物馆里的这点古代文物,王秋已经不怎么看得上了——古罗马古希腊的雕像和文物,在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的地盘上要多少有多少;想要收藏古埃及木乃伊,还可以让亚历山大港的工匠现做几具;就是在圆明园被掠去的那些文物,如果下一次有幸穿越到晚清的话,王秋也可以自己设法搞来所以实在没必要老是惦记着大英帝国博物馆里的这么点东西。

    不过,之前趁着白金汉宫起火,大家忙着转移贵重物品的时候,王秋倒是趁乱顺走了一些不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好东西(皇冠什么的没拿),比如说珐琅花瓶、银质餐具、风景和人物油画、宝石工艺品之类这些顺手牵羊弄来的赃物,目前全都堆在虫洞对面的古埃及亚历山大港王宫里,即使这些东西的来路过于敏感,一时间没法变卖,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埃及艳后,讨讨她的欢心,把她的宫殿装饰得更漂亮一些

    然而,正当王秋以看客和局外人的心态,唏嘘着伦敦的战后惨状之际,一则最新消息却让他跳了起来。

    “希思罗机场附近爆发了骚乱!分发救济食品的中…国海军官兵遭到围攻!正在发出求救信号!”

    不幸中的万幸,当王秋等人乘坐直升机赶到骚乱现场的时候,整个事态其实已经被控制住了。

    那支发出求救信号的中…国海军救济品发放队伍,确实是被围困在了希思罗机场附近一所宗教学校的操场上。还有无数义愤填膺的印巴裔移民一边高喊着乱七八糟的口号,一边在向他们丢泥巴和石头,甚至举起五花八门的枪械进行恐吓。但在附近几辆装甲车的威慑之下,总算是没有爆发出流血冲突。

    而说到底,这场祸乱也是人民海军航母编队方面自己折腾出来的。

    原来,在伦敦市区战事逐渐平息之后,欧盟各国都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开始向战区难民分发饼干、面包、豆子和糖等赈济食品。而同样身在战区的我国海军,也不好意思坐视不理,于是就从舰队的储备物资里,匀出一小批富余的口粮,用“勾践号”航空母舰上的两架直升机运到伦敦西郊的希思罗机场。

    截止到这里为止,事情还没出什么意外。但再接下来,当中…国海军派来的人员为了能够出风头,以及防止捐赠品被贪污,坚持要自己亲手向难民发放救济品的时候,就闹出问题了。

    ——人民海军远征舰队从给养里匀出来的救济食品,含有许多高热量的“猪油肉末”罐头和午餐肉罐头,而在希思罗机场的附近,却是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地区移民的聚居区

    结果,当这支从“勾践号”航空母舰上派出的救济品发放队伍走出机场,稀里糊涂地占用了一座被烧毁了大半的当地宗教学校,在操场上搭起帐篷,开始向废墟中钻出来的印巴裔学校师生分发上述食品的时候,这些拿到了“猪油肉末”罐头和午餐肉罐头的印巴裔移民,就立即群情激愤起来——说到底,还是有关负责人员对英国现状不够了解,没想到在伦敦也要按中东阿拉伯国家的习俗办事。

    幸好,由于旁边就是重兵云集的希思罗机场,之前又刚刚打了一仗,所以这些闹事的难民还算克制。而戴维。波特首相又刚好乘坐专机在这时候降落,闻讯赶忙跑过来进行演说和安抚,总算没有让事态恶化下去。嗯,除了一名倒霉的水兵被石头砸伤了脑袋,额头有些流血之外。

    然而,看着戴维。波特临时首相手舞足蹈地站在一座水泥台子上,依靠不知从哪儿找来的阿拉伯语和乌尔都语(巴基斯坦的国语)翻译员,向这些不怎么懂英语的印巴裔宗教学校师生发表安抚演说,同时安排被围困的“勾践号”航空母舰救济队伍迅速撤回机场之际,哈利。戈登临时内阁秘书的脸上却满是阴霾。

    “唉,这真是太可怕,在我们居住的英国,竟然有上千所这样的学校,充斥着把外国语言作为母语的孩子们。这些小家伙拒绝被我们的社会同化,始终不能融入英国社会,而是在大社会中组成了一个小社会。这真是一个糟糕的消息——在这么一个拥挤的小岛上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不管怎么看都是导致危险的根源只要一个小事件就可能引发巨大的麻烦,就如同这几天的可怕战乱一样”

    他不无伤感地叹息说,仿佛清晰地看到新的灾难正在向英国纷至沓来,但自己却无能为力。

    ——战火虽已告一段落,但导致民族矛盾和社会危机的潜流,依然在水面之下不断涌动。

    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一切总算是暂时结束了。

    3月23日下午,英国西部温泉胜地,巴斯

    晴朗的春日里,散发出甘甜芳香的花朵一起绽放。

    蒸汽弥漫的露天温泉浴池旁边,伴着春风徐徐飘来了花草的清香,宣告了新季节的到来。

    巴斯位于英格兰西南部,被誉为英格兰最美的城市,从英国乔治王朝开始,就是一个颇受青睐的疗养胜地——因为这里有着全英国唯一的温泉:巴斯温泉。

    早在古罗马时代,不列颠行省的罗马人就在这里修筑了华丽的温泉浴室,尽情享受泡温泉的舒适惬意,也许巴斯的名字就从此而来。巴斯,英文bath,意为洗浴。虽然现在巴斯城内的罗马浴场,已经成了一座博物馆。参观这处古迹的游客都只能“看”而不能“泡”。但在如今的巴斯城内,利用本地温泉资源兴建起来的现代温泉浴池,依然为数不少,足以让游客们在巴斯城里泡够了温泉,再神清气爽地尽兴而归。

    在结束了伦敦的任务之后,王秋和“中…国异能界旅游团”的众人,以及在伦敦之战中劳苦功高的诸位德鲁伊、吸血鬼、吸血鬼猎人和一位日本前首相,就来到了巴斯市的温泉旅馆里放松精神、暂时休憩。

    由于总人数多达两千以上,他们只能分散到很多不同的旅馆入住。而“中…国异能界旅游团”入住的温泉旅馆,自然是最高档的——奶油色石头堆砌而成的外墙,古罗马风格的大理石雕塑艺术品,位于四楼天台之上的仿古罗马式露天温泉池,热气腾腾但又不会把人烫伤、富含27种矿物质的温泉水

    此时此刻,刚刚泡够了温泉的王秋同学,正悠然地穿着橙色的浴衣,按照当地风俗,端着一盘香橙花和石榴子走出古罗马式的浴池,来到旁边豪华休息室内的躺椅上坐下,一边品尝着当地名产——用地道的巴斯矿泉水烹制的“泉水咖啡”,一边品尝着用奶酪和巧克力制作的精致小点心。

    在他的身边,凡是从伦敦浩劫中幸存下来的“中…国异能界旅游团”成员,几乎尽数聚集于此——或是在温泉浴池里闭目养神,或是喝着咖啡欣赏周围葱翠的山峰和巴斯市的街景,或是兴致勃勃地在做海藻泥面膜、干草瘦身、指压按摩和针灸理疗,享受着生死考验之后的难得松弛。只有走进科学摄制组还留在伦敦,似乎是要制作一期“滑铁卢桥的魅影”,帮助英国魔法部掩饰政变结束之夜的某些不科学场景

    感受着四周慵懒休闲的氛围,王秋不由得感到一阵深深的倦意涌上头脑,正当他想要在躺椅上舒展开手脚,好好地睡上一个午觉的时候,却被一通不合时宜的越洋电话给彻底打消了睡意。

    “喂喂?谁啊?哦,是蔡蓉啊?”王秋一边有些睡眼惺忪地从躺椅坐起身来,一边有些声音含糊地嘟囔道,“什么?要我带着大家赶快回来,到英国去出一趟任务没搞错吧!我现下就在英国啊!”

    这个荒谬的要求,让他一个激灵清醒了过来,而蔡蓉小姐的下一句话,则解释清楚了其中的原委:

    “不是现在的英国,而是公元五世纪的罗马帝国不列颠行省!有一帮家伙穿到亚瑟王时代去啦!”

第592章、消失的南极科考站(上)() 
第592章、消失的南极科考站(上)

    3月1日,英属南极领地,英国“卡梅洛特”南极科考站

    此时正是南极夏季的尾声,虽然明亮的太阳依然悬挂在天空,灿烂的阳光在没有工业污染的纯净天空中,显得分外刺眼。但是,在终年被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气温却依然保持在零下12度,冻得人直打颤。

    黑发绿眼的科考站新人梅林。班纳德,独自站在一座露出冰雪覆盖的巨岩上,眺望着四周白雪皑皑的空旷冰原,还有层层叠叠遍布着无数浮冰的蔚蓝海洋,以及散落着零星几只海豹和企鹅的砾石海滩。

    这就是位于世界尽头的南极洲,他已经抵达三个月,并且即将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三年的地方。

    确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南极是一片极为壮美的大陆,但对于人类来说,它首先是一片残酷的土地。

    从太空中鸟瞰下去,南极大陆的面积大约相当于北美大陆的三分之二,但却有98%的土地为冰雪覆盖,剩下2%的土地被称为“干谷”,同样荒芜得令人发指,除了地衣和昆虫之外,连最顽强的杂草都没法长。

    如果这些冰雪全都融化的话,南极洲恐怕将会变成一串群岛,因为南极大陆有很大一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下。然而,厚厚的冰层使南极洲的平均海拔达到2160米,成为世界最高的大陆。

    接下来,南极洲当然也是最冷的大陆,有零下89。2摄氏度的低温记录。由于蒸发量稀少,南极高原年平均降水/雪小于5厘米,与撒哈拉沙漠同为世界最干燥的沙漠(有人在南极发现了20多年前的探险队员留下的火柴,一划居然点着了)。但由于终年的极度低温,它又能将任何水分锁住,因此,这块全世界最干燥的大陆,偏偏又储存着全球四分之三的淡水——其中大约90%以冰的形式存在。

    与此同时,南极大陆还是世界上风速最高的地方,曾经有过每小时超300公里的风速记录——这可是一般飓风速度的两倍!不要说美国郊区的那种木质小别墅,就连闽粤沿海的砖瓦房都很难扛得住!

    如此惨烈的自然环境,除了在干谷中生存了亿万年的地衣和昆虫,南极内陆似乎是死寂一片。

    就连在南极海域的航行,也是命悬一线的冒险营生。因为在南极大陆四周的海域,雨雪风雾可谓是常年肆虐,海面上那无边无际的浮冰,简直就像铁钳一样,可以轻易将一艘大船咔咔挤碎。在没有破冰船和无线电通讯的木船时代,早期的探险家不要说到达南极点,光是能够发现南极大陆,就已经纯属是奇迹。

    尽管南极洲的自然条件如此恶劣,却仍有一波又一波的探险家和研究者前赴后继地来到这里。大多数人只是在这里进行科学考察和展开挑战极限的冒险,但也有人在这里插上国旗圈地,以至于引发全球抗议。

    而英国人正好就是后者之一。

    此时,缺乏热度的刺目阳光从梅林的正前方铺展开来,刺痛了他的眼睛,但也照亮了眼前的壮丽美景。

    虽然有着厚重的保暖服的阻挡,但极地的严寒依旧沁人心脾。可梅林还是贪婪地欣赏着这壮丽的南极海景,想要把它深深地刻在脑子里,仿佛是生怕再过几天之后,自己就没法看到了。

    因为,现在已经是三月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