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时空城管-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种柔软白亮、质地轻盈的新奇纸张,根据布鲁图斯的实验,比最好的莎草纸和羊皮纸都更适合书写。

    此外,他们还找到了一些五颜六色的透明小方块,被装在大号的玻璃瓶里,犹如宝石一样晶莹迷人,里边包含着各种水果的甜美滋味,尝一口就能让人回味无穷——公元前一世纪的时候,印度人的蔗糖还没有传入欧洲,无论是罗马人、希腊人还是埃及人,都没见过糖这东西,只能用果汁和蜂蜜作为甜味剂。

    除了彩色的水果糖块之外,从这个商队里缴获到的盐也是高级货,洁白如雪,细如海沙,甚至看不到一点杂质,让罗马士兵一个个忍不住惊呼:“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纯净的盐?”

    ——虽然现代人对着细白的精盐早已是司空见惯,但是古代世界的盐可没有这么细白的!

    在技术条件落后的古代,海盐就是用海水放在大锅里熬煮,煮到最后把剩下那些结晶从锅底刮出来,就是可以上市出售的海盐了。然而,海水中溶解显然不可能只有氯化钠,因此这种粗糙的海盐里面难免会掺杂一些别的杂质,比如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等等,味道也是苦涩得很,再加上一些在熬煮或者运输过程进去的尘土木屑之类,混杂在盐粒里的杂质就更多了,更别提还有不少奸商喜欢往盐里掺沙子坑人。

    即使是那些天然盐池或盐矿里面出产的,号称纯净的矿物盐,内含的杂质数量虽然比海盐要少得多。但也不会完全没有,更不可能跟现代的精盐似的,看起来就好像白雪一般,连一丝的黑斑都找不出来。

    另外,在商品中还有一种叫做火柴的玩意儿,同样让这些罗马人感到啧啧惊叹——就那么一根短短的小木棍,往盒子的粗糙边缘上一擦,居然就能立刻点着橘色的火苗,当真是方便无比。

    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生火都是一件麻烦之极的事情,那些武侠之中,武林高手们随身带着火折子,随便一甩就能燃起一堆篝火的场景,显然都是过于艺术化的想象,至少也是年代很靠后的事情。事实上,公元前的古人在真正需要点火的时候,一般只能用特制的小刀反复敲击火石——就是质地比较硬,并在剧烈撞击时能产生火花的石头——让它迸出火星,燃着火绒,才能燃起一堆篝火来。光是听一听就知道这事情有多么麻烦了。若是一个手脚笨拙的家伙,或是遇到阴雨潮湿的天气,折腾上半个小时依然点不着火也是常事。所以,在人口稠密的村庄或城镇里,经常会有偷懒的家庭主妇到邻居家去“借火”。

    而与之相比,使用方便、性能可靠、携带容易的现代火柴,在野外宿营之时就显得实在是太好用了。

    再接下来,那些用铝合金、玻璃和塑料制成的廉价首饰,也很受罗马人的喜欢——在当时,优质的玻璃并不比宝石便宜多少,而铝合金和塑料更是古罗马人再有钱也买不到的玩意儿。而且,由于金属加工技术的进步,这些现代风格的首饰跟古代的粗笨首饰相比,普遍造型华丽,色彩鲜明,分量也很轻盈,非常适合日常佩戴,而不必像古代中东地区的贵妇人那样,担忧被沉重的黄金或白银头冠压得脖颈酸疼。

    而最让小庞培、喀西约和布鲁图斯等罗马权贵们,感到新奇与喜爱的商品,还要数那些底色犹如牛奶一般洁白,光泽仿佛明月一般铮亮的“瓷器”,乍一眼看去,这些器皿宛如用整块的玉石雕琢而成,比埃及人最华丽的彩陶碗还要让人看得赏心悦目。更别提在晶莹的瓷面上,居然还描绘着一幅幅漂亮的东方山水花鸟工笔画图案,那种迥异于西方的艺术笔法,繁花锦簇而又意境深远,让人不由自主就沉浸在这优美的艺术氛围之中。在艺术修养和眼光不差的罗马权贵眼中,这实在是一种闻所未闻的绝妙艺术品

    ——事实上,不要说在世界另一端的罗马,就是在同时代西汉时期的中…国,瓷器也没有真正地诞生,考古学家只发现了一些很粗糙的原始雏形,并且根本没得到推广,哪怕是西汉皇宫里的御用器皿,也只是精致的陶器而已。而看上去比较像样的早期青瓷,要到下一个世纪的东汉年间,才会被发明出来

    既然连历史上最早发明瓷器的中…国,眼下这会儿都没有瓷器可用,自然也就没法通过丝绸之路运到西方来。因此,当这些从未出现过的新鲜货物被搜出来之后,在场的罗马人一时间全都如醉如痴了。

    说来也是埃及艳后和中…国城管们的晦气,之前在账面上那些巨额赤字的压力之下,诸位穿越者们很自然地又一次故技重施,从附近的批发市场里拉了一车乱七八糟的小商品回来,准备倾销到古埃及赚钱

    谁知,在经历了这样一场毁灭性的浩劫之后,亚历山大港的工商业和航运贸易一时间几乎停摆,集市和码头彻底成了废墟,商人们不是死了就是逃了,原本还有点闲钱的亚历山大港市民,也成了一无所有等着吃救济的难民。穿越者们想要倾销这些现代工业品,居然一时间没地方出售。

    为了尽快把货物脱手变现,而不是等待遥遥无期的首都商业机能恢复,克里奥佩特拉女王只好组织了一支王室商队,把这批货物用马车和骆驼运到埃及境内唯一完好的海港城市诺克拉提斯然后,这批货物就被直接送到了罗马军队的手里,不仅一枚铜币也没能换到,反而还进一步激起了罗马人的贪欲。

    “原本我还以为,埃及刚刚遭遇了一场战乱,听说好像还闹了饥荒,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的处境恐怕也很窘迫,所以没忍心向她勒索太多的东西。但是照现在看来,这位女王手里的好玩意儿应该还不少呢!”

    小庞培随手把一匹大红牡丹花纹的绸缎披在肩膀上,比比划划,似乎是想要做一件很有派头的丝绸披风,同时语气轻佻对喀西约和布鲁图斯说道,“既然难得来埃及一趟,就有这么多的收获。我们索性趁机把埃及这个国度直接占领下来,变成罗马共和国的一个行省,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财富,怎么样?”

    “咳咳,恕我直言,阁下!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反攻意大利,打败凯撒的余部,从暴君的爪牙手中解放罗马,而不是被东方的财富和出产给迷花了眼!只要我们夺回了罗马,这些好东西日后要多少就有多少!而若是我们失败了,那么身边就算囤积着再多的稀世珍宝,又能有什么用处呢?”

    叙利亚总督喀西约低头轻咳一声,表情严肃地劝谏说,“虽然凯撒死了,但他麾下的高卢军团却还在!胜利的时机稍纵即逝,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在东方耽搁,庞培阁下!”

    “啊——表情别这么严肃嘛,亲爱的喀西约。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刚才不过是开个玩笑而已。”

    小庞培有些恋恋不舍地把丝绸放回了木箱,同时撇了撇嘴答道,“但最起码,我们也应该从埃及搜刮到更多的东西,毕竟打仗的开销实在是很厉害嗯,昨天提出的价码实在是太低了,我打算提高到一千个塔兰特的白银,一百船小麦或大麦,然后把这些新奇货物再来一份,这样总可以了吧?”

    然而,在当天傍晚,小庞培就收到了埃及女王的一封言辞激烈的回信,或者说是威胁开战的最后通牒。

    望着莎草纸上那一行行犹如泼妇骂街一般的污言秽语,还有那句“或者识相滚开,或者乖乖受死,勿谓言之不预”的话语,喀西约和布鲁图斯全都愤怒得面红耳赤,而小庞培更是气得暴跳如雷,一蹦三尺高。

    “这个该死的娼妇!妖女!小贱人!”他气哼哼地把信笺揉成一团,丢进油灯里烧掉,“我还没向她追究我父亲死在埃及的责任,她居然就敢如此无礼地对待罗马军队!看来,我们非得要狠狠地给埃及人一个教训不可了!命令士兵们整理好行装,明天就去亚历山大港,‘拜会’那位傲慢的埃及女王!”

第466章、埃及女王的超先进军队(上)() 
第466章、埃及女王的超先进军队(上)

    人类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的历史。

    所谓的战争,就是不同国家和利益集团之间的集体武斗。在人类的历史上,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大部分是由于领土的争夺而引起。同一国家内部的战争,则以王位争执和改朝换代为主。在中世纪之后的西方世界,宗教也一度成为战争的重要原因。等到进入20世纪之后,又新增了意识形态这个新的战争理由。

    总之,自从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和文明之间始终相辅相成,战争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催化和促进作用,又时刻威胁着人类文明自身的生存。

    战争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描述各种战争的文学作品,从古至今都是各国文学的主流之一。在进入计算机时代之后,战争又成为了电脑游戏的重要素材:总结战争,品味战争,欣赏战争,批判战争,永远都是全世界网民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共同话题之一。

    尽管战争是如此残酷,但人们也只有通过战争才能交流,如果没有战争,今天的我们恐怕还生活在蒙昧之中。赫梯帝国的瓦解让铁器扩散到全世界,而怛罗斯之战则让造纸术流传到了西方。远古时代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形成;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千年对抗,则是人类文明史的主旋律之一,也是民族大迁徙的直接原因。惨烈的战争总是伴随社会的革命,带来新的格局。

    ——战争就像分娩,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次次阵痛,迎来了一个个健壮婴儿,然后慢慢走向成熟。

    最后,战争还让人们变得更加成熟和更加克制,正因为经历了无数次你死我活的暴力战争,和平与发展才会成为人类的共识,今天的人们才可以远离战火,静静地写东西,好好地活着。

    然而,在遥远的公元前一世纪,古代的人类还是更喜欢用战争和刀剑来进行交流。

    伴随着罗马军队再次入侵的噩耗,新一轮战争的阴霾,迅速笼罩在满目疮痍的亚历山大港上空。

    谁都知道,当女王陛下悍然回绝了小庞培的勒索要求之后,一场血战已经是不可避免。

    然而,跟悍然入侵的两万多罗马军队相比,克里奥佩特拉女王能够召集到的兵力,就显得十分单薄了。

    ——在亚历山大帝国废墟上诞生的几个希腊化继业者国家,不论是塞琉古王朝的叙利亚,还是托勒密王朝的埃及,又或者是帕加马和巴克特里亚,都有着同一个毛病,王国内部的民族等级划分太厉害,本地人被当成下等贱民来使唤,上等人是希腊马其顿移民,而军队一般也只能从上等人当中拉壮丁。

    ——掌握最强武力的人,自然也掌握着最高权力。早在远古时代,全世界的人类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但问题是,在罗马帝国统一地中海之前的时代,西方世界的各个文明国度,例如迦太基、希腊、马其顿等等,对于民族的定义非常严格,比如希腊移民的后代,如果不是出生在希腊化的城邦里面,就不会被视为完全的希腊人。而希腊人和埃及本地人的混血后代,通常也不被承认为希腊人。更要命的是,古希腊人的生育率比较低——相对蛮族来说——在安定下来之后,大多数希腊人对于战争的热情也会大减。

    因此,在渡过了最初那一段强盛辉煌的岁月之后,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就遭遇到了兵源不足的问题——迁移到埃及的希腊和马其顿移民虽然多达数十万,但对于一个掌控东地中海周边沿岸上百万平方公里广袤疆域的区域霸主来说,这点人口基数还是远远不足的,只能靠外族雇佣兵来填补兵员上的空缺。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繁荣,依然保持着尚武精神,愿意当兵打仗的希腊人也越来越少,到了托勒密四世的时代,即使是加上雇佣兵也不够用了。

    为了维持从色雷斯到昔兰尼加的广袤版图,托勒密王朝不得不开始征召埃及土著人从军打仗,结果,这些埃及人一旦拥有了军事力量,就开始谋求政治权利。在合法取得公民权的要求被驳回之后,这些埃及土著军队就摇身一变成了叛军,反复不断地在上埃及发动武装起义,最后导致了无休止的动乱与内耗,硬生生地让埃及托勒密王朝这个曾经的东地中海霸主,在慢性失血之中一点点地变成了残废。

    更要命的是,古典时期的希腊人天性就是喜欢玩城邦自治,极度厌恶君主制度,他们在埃及一方面享受国家统治阶级的待遇,一方面则是孜孜不倦地想要闹自治独立和搞共和运动——作为统治阶层的上等人尚且如此,那些被压迫的埃及土著们造反起事就更是家常便饭,再加上从古埃及时代一脉相承的宫廷斗争总而言之,到了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七世的时代,埃及的军事动员能力已经跌落到了一个极为悲剧的水平,大致上跟末期的西罗马帝国差不多,无论是希腊和马其顿移民,还是埃及土著人,全都极端的不可靠,打仗的主力只能依靠外国雇佣兵,甚至是罗马共和国的派遣军,跟日后的韩国很相似。

    作为几百万人口的富庶大国,末期的托勒密王朝只能维持一支大约两万人的军队。甚至就连这仅有的两万军队,也在前一阶段的内战中被埃及艳后消灭了大半。更要命的是,如今的托勒密王朝完全没有预备役补充机制——正如同后世的英国人不敢在香港建立兵役制度一样——原本的希腊公民兵制度也早已崩溃。所以,如今的克里奥佩特拉女王只能从头来过,在亚历山大港的难民之中征召一支全新的部队。

    然而,这些既无纪律又缺乏训练的壮丁,此时刚刚开始接受训练还不到一个月。即便强行拉上战场,也不过是一大堆只能作为负担的杂兵而已,战斗力弱得令人发指,给自己人添乱的可能性倒是相当不小。

    结果,在如今准备迎战小庞培的罗马共和派军队之时,克里奥佩特拉女王即使搜尽了辖下的军事资源,也只凑出了三千名刚刚从亚历山大港招募的新兵,一千名地方贵族派来支援的勤王部队,还有她从叙利亚带来的两千雇佣军,人数仅有罗马人的三分之一,而战斗力更是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很显然,指望这帮乌合之众在战场上创造出什么奇迹,是绝对不靠谱的。幸好,王秋他们早已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有针对性在现代世界搜集了大批军械,用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这帮杂牌军的战斗力

    伴随着清晨的嘹亮军号声,克莱昂队长睡眼惺忪地打了个哈欠,从军营的床铺上爬起来,同时伸手摸了摸身边依然酣睡未醒的清秀小男仆,朝着他的脸上“吧嗒”亲了一口,这才施施然地下床穿衣去了。

    ——跟大多数传统的希腊武士一样,克莱昂这个雇佣兵首领,也是一个喜欢小男孩胜过女人的家伙。

    走出帐篷,呼吸了一口带着海洋咸味的新鲜空气,又望了一眼远方那座高耸入云的亚历山大灯塔,克莱昂队长不由得感觉一阵神清气爽。回头看到自己的部下已经早早地起来,在训练场上拿着木剑和木棒进行格斗锻炼,克莱昂队长顿时感到一阵手痒,于是也从武器架上找了把木剑,吆喝着下了场。

    总之,在克莱昂队长的眼中,这一次受雇于克里奥佩特拉女王远征埃及的经历,实在是堪称轻松愉快。

    不管是在佩卢西姆要塞,在诺克拉提斯城,在亚历山大港,他们都没打过什么死伤惨重的硬仗。每一次迎面遇到的敌人,都被埃及女王请来的“神使”们用各种惊天动地的恐怖法术给撕扯成了碎片。他们这些雇佣兵需要做的事情,就只是打扫战场,收拾残局,顺便镇压那些妄图趁乱打劫的暴民而已。克莱昂队长在夏天的时候带着两百二十多个人从叙利亚出发,到现在也仅仅减员了八个人,其中还有两个人是在跨越沙漠之际不小心掉队失踪的而收获的战利品和佣金倒是相当丰厚,抵得上他们之前三年的总收入。

    更让克莱昂队长感到心花怒放的是,在收复了亚历山大港之后,克里奥佩特拉女王居然在征询了他们的意见之后,给所有的雇佣兵首领都册封了官职,把这批至多只能算是二流的雇佣兵收编成了正规军!

    从现在开始,他就不再是那个地位低贱、居无定所,过了今天不知道有没有明天的雇佣兵首领。而是能够按月领取俸禄、享受福利,并且拥有公民权的亚历山大港城市步兵队,又称城管队的一名大队长了!

    好吧,这个职位的名字似乎是有些奇怪,但好歹也是个正儿八经的官职,何必在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计较太多呢?再怎么样,只要有了政府的编制,总归比继续做佣兵头目强得多啊!

    在克莱昂看来,若是自己再努力一把,就算想要在埃及弄个贵族头衔,恐怕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