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走过竹签地-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章  预先号令
第二章   预先号令
  
  ( 一 )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遍开,田野稻谷一片金黄。
  军营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各连紧张地进行着各种军事考核的准备工作。我连的战备训练从海练转到山岳丛林地训练,转弯比较快,成绩斐然。这次考核是对我们军事训练的一次大检验。
  我班的人员也经受了各种考验,军政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树立练为战的思想比较牢。特别是对国际形势的认识比较好,从过去的“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指导思想上转变到打保卫边疆局部战争上来,对战争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正准备接受团部考核时,突然接到上级通知,今年内不进行军事考核。干部,战士停止休探亲休假,部队进入一级战备。
  我的思想有点紧张,真的要打仗了,最担心的是我们班里几位新战士,他们有怎样的想法呢,我感到有点莫衷一是。
  副班长是上个月探家的,按时间推算,在这个月中旬才能回到部队。我心中默默地想着他快点回来,在这个非常时期是要他来助我一把力呀。
  连队文书跑到我排宿舍传达连首长的指示:“要进行清点战备物资,把个人的物资分清前运和后运。”
  连队的储藏室全天开放着,今天由大家清点自己的物资。
  我把自己的一个物资包裹从连队储藏室扛来朝床铺上一甩,解开包清点自己的东西,当兵几年来除了部队发的物资,自己花津贴费买了几本书,再无别的东西。
  按军区战备八条规定,我把前运的物资清点好后,开始打包,小农走过来问:“班长我除了部队发的物资就没有别的东西,后运没有东西可打包。”
  我随即答道:“按规定分好就是。”
  我在埋头清自己的后运物资,用一块油布把自己的一些零碎东西包好都放在里面,还特地写上几句话,因母亲七三年病故时战备训练紧张没有回家,借了副连长100元钱寄回家,两年的津贴费还是没有凑够,到现在还没有还清,写好一张借条放在里面,万一在战场上牺牲了也好对副连长有一个交待,写好后放在一本《唐诗三百首》书的首页。将后运物资清点后,捆好。外面用一张雨衣包上,写上我家的收信地址和爸爸的姓名。
  小农坐在床铺上发呆,他的确没有什么后运物资可打成包的。
  我走到他的身边,拍拍肩膀说:“没有后运物资,可以把从家里带来一双鞋包好,再写上几句话也行。”
  他从战备包里取出了那双参军时,姐姐做给他的布鞋和刚买来的一本《艳阳天》书包在一起,再写几句话,就算是他的后运物资了。
  全班都在认真准备着,整个宿舍搞得乱七八糟的,东西摆满了一房子。
  排长也在认真准备着,他在靠墙边的床铺上,摆放了很多东西,有书、有照片、还有谈恋爱的信。
  三班的周应飞整理好自己的东西后,跑到排长的床铺旁左看看右看看,翻一翻排长的书,好象是清点检查组的。排长也没有吭声,随他去翻。当他从一本书里翻到了一张大姑娘的照片时,拿在手上一晃喊道:“快来看我们排长的对象。”
  大家放下手中的活,一下子全围上来了,争先恐后地抢着,都想一饱眼福。
  排长一下子脸色通红,不好意思地抢着照片。
  不知谁抢着照片放在宿舍中央的枪架上面,大家一下又围到了枪架旁。
  有两个战士拖住排长不让他来抢照片,我从铺位上走过去,把放在枪架上的照片拿来,送给排长。他们这时都说我是叛徒,站在排长一边。
  宿舍又恢复了平静,大家忙碌地准备着自己的物资。
  一天的准备,个人物资都清点完成,全连的战备物资也清点好了,各种武器弹药都按军区战备八条带足一个基数,不足部分团军械股都按时补充足,连队的仓库堆得满满的,炊事班的木柴也捆成小捆,随时可以挑着走。
  炊事班班长带领炊事员们来给大家发米袋子,米袋子都灌好了米,每个米袋子三斤大米。
  我们把米袋子和手榴弹袋挂在一起,步兵连手榴弹是每人四枚,加上子弹袋和水壶、挎包,墙壁上挂得满满的。
  我要小曲和小农去把全班五六式子弹铁盒用木棍子捆好,木棍做一米左右,有军事行动时好扛。
  他们到炊事班找来木棍子,并找连部文书借来一把锯子,回到班里后就动手做了起来,做好后试一下,比扛铁盒子好,有一个木棍握在手上,扛上肩膀时比较方便,其它班看到后也模仿我班的做了起来。
  “老兵快来试一下。”小农在喊。
  老兵是我们排的一位超期服役的老同志,叫马新宽,湖北人,高高的个子,脸上一脸的酒剌,为人憨厚,力气大,干起活来很买力,拉练时我们的弹药是他负责扛。
  他走过来拿起刚做好的木棍子绑着铁盒子弹药往肩膀上一甩,显得轻松自如。
  “这比扛铁盒子要轻松。”一边说一边在枪架旁来回地走了一圈,将铁盒子放回枪架上。
  他走到小农和小曲面前说:“你两个做了一件好事,让我扛起来轻松多了。”
  小曲说:“我们要靠你这个大力士啊,行军作战还要你帮着点。”
  “老兵帮新兵是我们的传统。” 老兵笑了笑说。
  连队通信员过来传达连首长的指示,要各班把清点好的物资送回连队储藏室去。
  我到各人的床铺位上再次清点,看有没有把物资搞错的,要求大家认真核对一下,不要把前运搞成后运。真的到了前线没有物资用就麻烦,在家核对无误后就分门别类往连队储藏室送去。
  (二 )
  我们还在梦中,一阵急促的紧急集合哨声把我惊醒,起床后马上小声的招呼大家,迅速打背包,带上所有应带的战备物资到外面集合。宿舍里只听到嗦、嗦、嗦的打背包声和拿武器装备的碰撞声。老兵动作最快,打好背包穿带好装备后,扛起弹药盒子就往外面跑,他是第一个跑到集合场的。
  我的背包刚打好,正穿带装备,旁边的小曲在那里急得要命,他的米袋子找不到了,我放下手中的装备去帮他找米袋子,我俩在地上反复地摸,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爬到他的床下一手摸着了米袋子迅速递给小曲,原来是他在慌乱中把米袋子掉到床下面去了。
  我俩跑到集合场时只差30秒钟就迟到了,刚到连长就下“跑步走”的口令,队伍一下子哗、哗地跑步走。在漆黑的夜晚, 我们只能跟随着前面的队伍跑,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军装全湿透了。
  小曲跑得很吃力,已经开始掉队。
  我边跑边从他身上把枪取下,他上气不接下气说:“没关系我跑得动。”
  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枪取下往自己肩膀上一放,就往前面跑去。
  我们的装备实在是又重又笨,起码有40公斤重,背着这么重的装备跑步是艰难的。
  只听到有人在喊:“跟上,不要掉队。”
  我们紧紧地跟着队伍往前跑,有人掉队了,有的跑不动了。三班的周应飞不小心把米袋子口刮开了,大米散落在一地,呈现出一条白白的米带,随着道路向前延伸。后面有一名战士踩着散落的大米滑跌倒在地,副连长负责收容工作,他从后面赶快赶到小战士身边,帮助把装备整理好,并要他就地休息一下。我们的队伍继续往前跑。
  五公里越野跑步,最艰苦的是炊事班,他们要背着锅,挑着“柴米油盐菜”跑步。可是炊事班没有一个掉队的,他们还超过战斗班。
  跑了一段路程,战斗序列打乱了,有的掉队,有的跑到前面来了,炊事班跑到最前面,跑着跑着,有一位战士间隔距离太近,一下子碰到炊事班的行军锅上,碰了一鼻子锅烟。
  这次紧急集合来得突然,大家虽然有准备,但是暴露不少问题。副连长收容讲评时说:“我们的东西掉一路,有米、有小铁锹、有水壶、还有手榴弹。有的战士背包没有打好,跑一半路程就散了,边跑边捡背包,狼狈得很。”
  紧急集合在步兵连队是常训练的一个科目,它要求要“快、静、齐。”其实老兵们都有一套应对紧急集合的方法。全连队要在几分钟集合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就客观要求大家多训练,才能达到全连一致。它也是应付突然情况的一种快速反映,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种具体体现。
  讲评完后,部队解散回宿舍整理装备。
  天也开始亮了,起床号响过,值班员吹着哨子在喊:“今早不出操,各班整理内务。”
  整理好内务后,大家陆续去洗漱,四排的一位战士一脸黑糊糊的跑去拿洗漱用具,大家见到后笑得前翻后仰,有的笑得在床铺上打滚 ,原来他就是晚上紧急集合跑步时碰着炊事班行军锅的那名战士。他不好意思地拿毛巾往脸上一擦,这一擦拭毛巾也黑了,脸皮上的锅烟和汗水混合在一起,闪闪发光俨然象一个黑脸包公,于是有人给他取了一个黑包公的绰号。从此“黑脸包公”也就在全连叫开了。
  ( 三 )
  “叭啦、叭啦、”一阵马蹄声在连部停下,从马上跳下来一名通信员,拿来一份急件迅速交给了文书,文书在急件上签完字,立即交给连长。
  连长看后,立即叫司号员吹集合号。
  全连集合在连部门口,站得整整齐齐,连长脸上显得十分严肃,站在队列前拿起刚送来的急件宣读。
  师3 号命令:预先号令
  大家叭一声“立正”认真地听着。
  命令宣读完,部队立即解散,随后大家进入了一个紧张的准备阶段。
  “我们副班长回来啦”有人在喊。
  我把头伸出窗子外向走廊上望去,见副班长提着一旅行袋,满面春风地向宿舍走来。
  进宿舍后,大家把他围得水泄不通,我们班老兵,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开旅行袋就翻,寻找带来什么好吃的,翻腾一番找到一双制作精巧的花鞋垫和一包油炸的椰丝饺子及地瓜干。老兵拿着花鞋垫在手上一摇一摇地说:“这是我们副班长的坦克(堂客)做给他的鞋垫子,多漂亮咯。”
  副班长去抢那双十分精致的鞋垫,老兵拿着鞋垫就往外跑,刚好在门口碰上副指导员,副指导员抢过鞋垫拿在手上欣赏着,对大家说:“广东客家姑娘做的针线活是闻名遐迩,做工精致,这也是爱情的象征。”
  “副班长,个人问题解决好了吗?”副指导员亲切地问。
  副班长低着头,脸色通红,右手抓着头皮,不好意思地说:“看了一个,还没有定好,是种田的。”
  “ 嘞,那不能这么说,种田有什么不好啊。”副指导员在副班长的床铺上坐下来说。
  “ 找对象关键是要人好,要有真挚的爱情,我们当兵的只要求姑娘纯正就行,不要要求太高,个人问题还是你自己作主。”
  副班长低着脑袋小声的说:“我娘年纪大了总想抱孙子,和我同龄的都有小孩子了,她着急,在家十几天就给我介绍对象,我们也只见了一次面。我还是要考虑一下,个人问题慎重一点好。”
  “副指导员帮我参谋参谋!”
  “终身大事,自己作主。”副指导员边说边起身走了。
  宿舍又热闹起来,有的要副班长拿对象的照片来看,有的要他谈看对象的体会,搞得副班长怪不好意思。
  我在一旁说:“不要为难副班长了,还是让他谈一谈一路上的见闻吧。”
  副班长急忙把装椰丝饺子的袋子打开往床铺上一摊,手一挥说:“过来过来吃我们家乡的特产椰丝饺子。”大家走过去每人拿了几个又回到自己的床铺位上。
  “副班长一路上辛苦了。” 还是小曲会说话,一句话把副班长说得心里暖哄哄的。
  小农问副班长“你在路上看到了什么?”
  副班长站在自己的铺位上说开了。
  “我们部队是不是有行动了,我一路上看到火车都在运载坦克,高炮和二炮,*列车都晚点,让军列先行。所以,我晚归队了一天。”
  “你今天还不归队我们明天就要给你发电报了。”老兵迫不及待地说。
  “是的我们部队就要行动,师已经下了预先号令,正在做出发准备。”我补充说。
  “我们将会往哪个方向去?”副班长疑惑地问道。
  “还不是中越边境。”小农抢着说。
  “最终还得听从命令,上级指示我们到哪就到哪嘛。”老兵和蔼地说。
  “是的,军人是以服从为天职,只奉上级的命令行事,什么时候走,我们都不知道,现在是一声令下就立即出发,你刚回来赶快准备自己的战备物资。”我对副班长似乎是下命令式的说了这些话。
  副班长回来后,我似乎轻松了许多。
  几天来我们都在准备出发的物资,尽可能周到一些,毕竟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军事行动。
  ( 四 )
  由于长时间的准备,大家思想上都有麻痹和松懈,有的埋怨光打雷不下雨,有人把米袋子里的米拿到炊事班去了,根据这个情况连队搞了一次战备常抓不懈的思想教育,要求大家振作精神牢固树立常备不懈的思想。
  下课后,老兵神秘地走到我跟前说:“三排的刘小军要调走。”
  “你听谁说?”我问老兵。
  老兵似乎有十足的把握说:“可靠情报。”
  刘小军是我连的一名通讯报导员,在三排任战士,平时爱写写文章,《战士报》上经常有他的通讯报导,大家叫他秀才。他父亲是我们师的政治部副主任。
  听说要调走他,大家都有点舍不得。
  刘小军和我们班的小曲玩得来,常找小曲玩。
  小曲在床铺上写着什么东西,刘小军走到他跟前说:“有事找你。”
  小曲和刘小军拿着凳子往外走去。
  小曲回到宿舍大家开始就寝了。
  “班长,我有事找你。”小曲走到我身边说。
  “什么事?” 我问小曲。
  小曲拖着我往外走,在连队的黑板报前站着。
  “刘小军刚才找我,说他要调到师电影队去,他不想去,看有什么办法留在连队。”小曲小声地对我说。
  我低头想了想说,“这没有什么办法。”
  小曲又说:“刘小军妈妈来电话,要他马上去报到。”
  “早不调迟不调,偏偏部队要行动前调,这是怎么搞的。”我自言自语地说。
  “找连长可不可以。”小曲说。
  我想了想说:“可以试一试。”
  “请连长给上级汇报说,我们连队需要人不能调走,也许有用。”我补充说道。
  小曲点了点头,我们俩正准备进宿舍,只听见通信员在喊“刘小军接电话。”
  刘小军从三排宿舍跑到连部,小曲也跑了过去,我站在黑板报下望着他俩的身影,突然听到刘小军声音很大地说:“我就是不去。”后来他们的说话声音也越来越大,有点象吵架。
  副指导员走了出来,站在刘小军身边,轻轻地说“有话好好讲。”
  “妈你就是不相信我。”刘小军讲了一句很重的话。
  这时我们才知道电话是刘小军的妈妈打来的。
  “叭”,刘小军把电话放了,向宿舍走去,小曲跟在他后面,我也向宿舍走去。
  第二天早晨,我们还在开饭,连部门口就来了一台小车,从小车上走下来一名中年妇女,身体微胖,头发烫得很时髦,手里提着一皮包,气冲冲地向连部走去。
  指导员从连部出来,刚好和她碰了一个照面,中年妇女大声地质问道“刘小军在哪?”指导员丈二和尚摸不着脑,不知是怎么回事,小声地问她,“您是………?”
  “我是刘小军的妈。”中年妇女吼道。
  指导员和蔼地说“您好,请进屋。”
  中年妇女又吼道:“你把刘小军给我找来。”
  “您别急,有什么事我帮你解决。”指导员和风细雨地说。
  “你是连队什么人?”中年妇女又大声地质问。
  “我是连队的指导员,有什么事您找我好了。”
  “你们连队教育什么好兵,不听指挥。”
  “有事慢慢说,别急。”
  指导员对这个首长的老婆,有点反感。但他还是冷静应对。
  “刘小军不听指挥,调令下了不去报到。”中年妇女气势汹汹地说。
  “我们连队的战士个个是听指挥的。”指导员伸辩道。
  “我不管你那么多,你把刘小军给我找来。”中年妇女有点霸道地说。
  “你先坐,我去帮你找。”指导员客气地说。随后到连队食堂找刘小军去了。
  中年妇女走进连部后,在一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