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双鬼才-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长安之后一切事情还有仰徐济者大司空的鼻息。

故此。刘协断然否决了徐济地提议,下令任张济为豫州刺史。此令一下,徐济便不再争辩,毕竟现在和刘协还没有撕破脸,而且如果自己过于有恃无恐的话。说不定会让有心人怀到张绣的身上去,毕竟只有权倾朝野的权臣才会那么干,既然打定主意要把张绣变成诱饵,那就不可半途而废。徐济向来比较注意细节问题,想历史上的曹操,就是因为做人不小心谨慎,总是在细节方面冒犯刘协,弄得最后连表面功夫都做不下去,也才会给那么多反对他的把柄。

王子服等人当然是欢欣鼓舞,感觉自己赢回了一阵,更觉得事情并非完全控制在徐济手中。

徐济表面上当然是深深地失望,但是心里面却早已经乐开花了。随即,徐济又提出了第二个提议:因为王允身死之后,大司徒一职无人出任,徐济提议由荀彧出任。

荀彧的大名当然是天下无人不知,他不但是当世大儒,而且也是兖州建设地真正主持者,时至今日,兖州地繁荣天下有目共睹,在讨伐袁术的过程中,荀彧更是亲自写了讨袁檄文,由此人来出任大司徒一职实在是实至名归。王子服等人没有想到徐济竟然会有此提议,猝不及防下,他们一时之间也没有更好的人选,而刘协也找不到其他的理由来反对,何况自己刚刚从徐济那里占了一个便宜,也知道自己不能太过分的触怒徐济,更何况在他想来,一个荀彧而已,又能掀起多大风浪?就当是给徐济个面子了。故此欣然同意。

经过了一个早晨的斗争,徐济和刘协在表面上达成了一种妥协似的协议,但实际上却是徐济大胜而回。随后,徐济又奏请刘协把太尉杨彪释放出狱,理由是“以示圣上地仁德”,刘协当然没有异议的同意。

不过刘协也有一个提议,那就是希望蔡琰能够继续出任太傅一职,继续教授自己琴艺。这件事已经争得了蔡邕的同意,但是考虑到蔡琰至少在名义上是徐济的未过门妻子,所以刘协才来询问徐济。

徐济难道还可以说不行吗?两个人的婚姻之名也只不过是名义上的,虽然伊宁的确有促成的意思但徐济本人却觉得太过麻烦而有些抗拒。如此一来徐济又何来权力限制蔡琰的行动?刘协见徐济同意,立时露出很少在脸上浮现的天真笑容。

不过一提到这事情,朝堂上的气氛登时轻松起来,毕竟这是风雅之极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徐济才有看出来刘协孩子地一面。

众人的一片说笑声中散去。

徐济匆匆回府,想要把荀彧出任大司徒的事情告诉荀彧,谁知道荀彧被许子将叫了去。正坐在一群名士之中谈笑风声呢,徐济知道许子将是在给荀彧造声势。想一想郭嘉今天就要走,徐济便去寻郭嘉。希望和这鬼才多一些相聚地时间。

回到屋中,却意外地发现郭淮正在等自己,他为徐济送来了各地的情报。先是益州方面送来的公文。不出徐济和贾诩所料,张任和刘备回到益州之后便联合益州的世家大族发动了政变,因为军队尽在刘备和张任的手中,再加上刘焉的三个儿子都变成了人质,而且还有刘协回长安的消息。更有庞统为之谋划一切。故此这件事情进行的十分顺利。刘焉别无选择下乖乖的退位,随后便因为连气带病,一命呜呼。

他地三个儿子则被软禁起来。不得与外人见面。益州的世家大族的公文中称刘焉身为皇亲、实为国贼。自然是人人得而诛之,现在刘焉身死,益州无主。益州的世家大族联名表刘备为益州刺史。

徐济知道。这件事情其实就是个形式问题,自己已经无力阻挡这件事情地发生。然后就是荆州,徐济在无意当中帮了孙策一个大忙。因为要应付前一段时间的长安之战,徐济让李严表露了身份,这件事情在荆州引起了连锁反应,刘表没有想到自己的北方屏障会突然投降,因此荆州的世家大族一片混乱。毕竟对于李严的任命乃是刘表的主意,现在李严投降给了徐济,身为荆州刺史当然要负全责。徐济对待世家大族的态度天下尽人皆知,故此,荆州的世家大族惧怕徐济远甚于惧怕孙策。一时间,荆州的世家大族开始纷纷责难起刘表,原本是偷偷的投靠孙策,现在则变成了明目张胆的叛逃行为。

最后,连蒯氏家族也投向了孙策一边,而蔡氏家族则出于家族利益和张允联手发动了兵变,荆州的水师尽数投向了孙策。到最后,刘表这荆州刺史控制地区只剩下了一个襄阳。刘表万般无奈下唯有弃城而逃。带着自己的大儿子刘琦跑到了益州,投奔刘备去也,至于他的二儿子则被刘表连同蔡夫人丢在了襄阳,既然蔡瑁等人不仁,那当然也不能怪他刘表无义了。

刘表逃走后。荆州的世家大族也有样学样地向长安递出了联名书,表孙策为荆州刺史。

虽然早就知道事情的结果,但是徐济也感到深深的无奈。不过徐济也知道自己尽力而为了。

自己来到这时代还不到十年的功夫,已经基本上统一整个北方,即便是历史上的曹操,也不过如此吧?

说到曹操,大概在江东也是春风得意吧?

不过徐济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昨天荀彧已经向自己提出了对付三方诸侯的蹊径。现在的形式对自己可以说十分有利,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征战,天下诸侯对自己十分的畏惧,深知兖州军的厉害。

故此可以想见,各路诸侯一定会积极备战,以防自己向他们开战。

的确,自己现在是大司空了,由原来的暗转为明,但是自己手下还有两招暗棋,张绣和贾挧是用来对付刘协的,而荀彧则是用来对付天下诸侯的。当人们的视线集中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正是两人神不知鬼不觉取敌人性命的时候。

正思索间,荀彧和郭嘉说说笑笑地进屋来。徐济连忙躬身施礼。

徐济向两人介绍郭淮,当郭淮得知眼前两人的身份的时候,登时吃了一惊,言行举止之间十分恭敬。

荀彧和郭嘉则是目射奇光,显然是看出郭淮的不同凡响之处。徐济把郭淮带来的情报给两人看。

两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因为这些事情本就在意料之中。

随后徐济又把今天早晨发生的事情向两人说明,当他们得知张济被任命为豫州刺史的时候,不由得大笑起来,尤其是郭嘉差点连眼泪都笑出来。至于徐济担心的在卢氏为沮授大军断后的问题郭嘉的建议是把一直在河南郡的杜畿变成司州刺史,让那个韩浩为沮授断后。

反正现在洛阳已经不再是京城,而且荒废一片,也应该在司州设置刺史了。

这个主意马上赢得了众人的同意。

徐济又把荀彧出任大司徒的事情说了出来,顿时又引起了另一阵欢笑声。

不过荀彧关心的并不是这个问题,他现在关心的是如何打击徐济的敌人。

随着荀彧的到来,天下,都要变了。

待徐济把汉献帝希望蔡琰继续做太傅传授他琴艺的时候,郭嘉便皱起了眉头,对徐济道:“主公,这事情有点不对头。”

荀彧先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郭淮,也凝声道:“照现在长安的局势发展下去,主公一定会和圣上有很多意见相左的时候,现在圣上弄了这么一手,实则是希望通过蔡大家制约和左右主公的决定。”

郭淮虽然是自己人,但是知道徐济有改朝换代决心的人即便是在兖州也是寥寥无几,所以荀彧的言词之间十分谨慎。徐济苦笑道:“这我当然知道,问题是我难道还可以拒绝这件事情吗?不过我想问题不大吧?毕竟我和蔡大家的婚约仅仅是个形式,实际上我和蔡大家之间只限于一般的交流,说不上什么有好感的。圣上若是以为蔡大家会因为朝政之事来找我,只怕是会错了意。”

第三百九十一章:烦恼

荀彧大摇其头道:“主公,你把这事情想的太简单了,蔡大家是什么人?她可是当今文坛领袖蔡邕的女儿,主公知道吗?蔡邕是修过《烈女传》的人物,才蔡邕的心中,女人并不比男人低贱,所以女人同样要讲大义的。蔡邕强调,为了家园天下,女人一样有责任的。作为蔡邕的女儿,蔡大家定然做的尤其‘出色’。”徐济闻言愕然显然是有点吃惊,他之前的确忽略了这一点,之前他确实没有想到蔡邕是这样的人物,难道他也强调男女平等?

荀彧看着还是一脸轻松的徐济,叹气道:“主公,莫要不放在心上,主公应该知道,我后汉自章帝以来,都是幼主即位、女后临朝,所以自邓太后起,对女子的品德极为看重,这许多年来。虽然每多外戚专权,但是始终都在女后的控制范围内,原因何在?那是邓太后用亲身的榜样立下的规矩。所以,《烈女传》强调的是无论一个女子是站在高位上还是呆在家中,无论是帮扶家业还是相夫教子才是一个女子应该做的事情。”徐济闻言一怔,没有想到原来《烈女传》的初衷是这个样子,并非是从一开始就处于压迫妇女之用。荀彧闻言嗤之以鼻道:“这有什么办法?我朝的女后不少,但是能够做到杀伐决断之辈的杰出女性还有谁?那些女后不是不精明,可惜她们的手段都是家中悍妇驾驭惧内的夫君那一套,只斤斤计较眼前的得失。太过小家子气。只能在一时强压朝中的纷争。但是却无力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否则我朝怎么对女后临朝的事情非议这般大?”郭嘉哑然失笑道:“不过文若的确有几分求全责备了,孔子都认为自己并非生而知之的天才;更何况是我们了?毕竟我朝对女子的教育向来就是相夫教子,你要他们临朝听政,那岂非是赶鸭子上架?所以说这事情说到底并不怨哪些女后,就像主公所分析的那样。还是世家大族把持政治弄出来地的事情。总想把自己地女儿送进宫去当皇后。然后通过自己的女儿把持朝政为自己的家族谋利益,也不管自己的女儿是不是搞政治的材料,才会弄得朝政一片混乱。当然如果那些女子所受的教育和我们男子一样。也许我朝就不止一个邓太后了。我朝也不会变成眼前这种局面,不过我看主公在兖州兴办女学,所设置的教材就别有新意,依我所见,将来出色的女子会很多呢!”荀彧叹了口气道:“也许到了那时。女子从政就不会再为人所诟病了。不过按照现在的趋势来看,后世人只怕会对女子干政非常反感。”女子从政就会天下大乱?难道男子从政天下就不乱吗?当真是岂有此理。反倒是眼前的这些汉代人说话真诚率直些,一语道破天机,而且那《烈女传》的本意也不坏,否则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杰出女性了。

从邓太后到演义之中的貂禅,从糜夫人跳井到李寄斩蛇,她们的闪光之处并不在相夫教子,而是慷慨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翻开《三国演义》,那些妻子、母亲都是何等的伟大,足以使三国的英雄们黯然失色。便是自己的妻子也足以称得上是德才兼备了,能够得妻如此徐济也着实感到十分的幸运了,想到这里徐济脸上不由得开始阴晴不定,遥想历史,便独自出神,直到荀彧呼唤他的时候,他才醒过神来,荀彧叹道:“主公,前些日子你不在兖州,所以你不知道,蔡邕先生一到兖州便去了书院,对女学是大加赞赏,更要求自己的女儿在女学中讲学。”

徐济奇道:“这老头倒挺有意思,我还以为是孔融那小子亲自去请的呢。原来是主动要求。”说完,脸色一变,终于意识到荀彧说的麻烦事情是什么了。荀彧看着徐济担忧道:“所以说,现在有蔡大家挡在主公和圣上之间,事情就麻烦了,以蔡大家所受的教育,一定会对主公的所作所为指手画脚的。”

徐济心中烦躁,他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种局面。

郭嘉冷然道::“若是我所料不差,令圣上邀请蔡大家做帝师的事情一定是那些主公的反对派的主意。”荀彧冷哼一声道:“自从我和奉孝从兖州出发要来长安、蔡邕父女突然要求一同返回长安的时候我就在担心这件事情。只是来到长安后事情一多,忘记警告主公了,没想到这事情还是发生了。”言罢懊恼不己。

徐济安慰道:“这事情与文若何干?即便是文若警告过我。难道我还有什么话解地方法吗?毕竟圣上的要求光明正大。而且既然是他们父女突然回京,我看这事情多半是早有预谋。”郭嘉点了点头道:“主公这话大有道理,可能就在主公立足长安不久,王子服他们就已经写信给蔡邕了,所以蔡邕的决定才会这般突然。”

一直不说话地郭淮在一旁皱眉道:“他们的信中能写什么呢?不管怎么说。蔡邕先生可是主公的老丈人啊,疏不间亲,难道蔡邕先生还会反对主公吗?”郭嘉冷笑道:“哪里用挑拨离间?他们只要对蔡邕先生说主公权倾朝野,不知是福是祸,需要有人辅佐。希望蔡邕先生能在一旁多多提示。蔡邕先生是老实人。他还会怀疑吗?当然马上回来了,须知主公的新政有许多和朝廷的弊政相悖,如果蔡邕先生一时想不明白。必然会来和主公理论。蔡大家又有忧国忧民之心。现在有当上了圣上地老师。只怕圣上有什么抱怨立时就会导致蔡大家和主公政变,出于这个原因,蔡大家不管对主公有没有好感,都会义无反顾的确定自己是主公未婚妻的身份的。到时候,只怕连圣上和王子服等人都会热切的期望主公和蔡大家的婚事的。若是主公反悔。只怕立刻就会冠之以无情无义的负心汉的罪名。”郭嘉的话已经十分露骨,王子服等人是想要用蔡大家来限制徐济的野心。而且这并不需要挑拨,蔡大家本身就是心甘情愿地。

一时间。徐济头大如斗,若是换了往日,徐济听说蔡琰心甘情愿地嫁给自己,就算不会大喜过望也是欣慰居多,可是现在倒好。居然弄成了政治婚姻,人家蔡琰嫁给自己居然是抱着一种为挽救大汉王朝的献身心态,这令徐济的心中绝不舒服。想到这里,徐济望向荀彧,叹道:“幸好文若兄来了。我原本的打算就是今后我在明处吸引各方面势力的注意,而文若兄在暗中操纵一切,以中央的名义改革天下的种种痹政。我看王子服等人是要失望了,要蔡大家来阻止我,只怕不会有任何的结果。我现在只是觉得蔡大家如果这么做我会很不舒服,有一种软硬兼施抢良家妇女地感觉,但问题是这婚约我实在无法推掉。”荀彧摇头道:“主公这么说有一些道理,但问题是我荀彧毕竟是主公的手下,我的所作所为都是主公的授意,蔡大家一样会和主公理论的。”

徐济大伤脑筋,这门婚事一开始就只是个名头而已,但随着蔡琰和伊宁的关系日益亲密徐济反而越发的不好处理这个丫头了,一旦事情的发展变成荀彧所预料的那般那徐济还真的无法推拒,首先自己那位身份贵为公主的妻子就绝不会同意自己拒绝的。

郭淮却在一旁道:“主公,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看主公倒不如直接娶蔡大家过门,古礼有云:‘臣妻,君不得见。’到时候,蔡大家不在圣上边上,岂非一了百了?”郭嘉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道:“问题是蔡大家的观点不会变,即便与主公成亲,蔡大家照样会每日规劝主公的。蔡大家性格坚强独立,并非是一般把夫君当成天不敢反驳一句的小女子。更何况人家不会把这事情向后拖吗?”郭淮哑口无言,张了张嘴,也没了主意了。荀彧冷然道:“为今之计,那就要看主公的手段了,若是能够把蔡大家和蔡邕先生争取过来,我们便算是扳回一局,都说情场如战场,主公纵横沙场,千军万马都不放在心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何等的英明神武,又岂会败在一个小女子的手里?我看主公不妨用些手段,彻底征服蔡大家的芳心。”

郭嘉在一旁大摇其头道:“文若太轻敌了,主公早就说了:女人的心秋天的云,说变就变。蔡大家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荀彧闻言摇了摇头无奈苦笑道:“问题是我现在还有其他话好说吗?主公还说在战争中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呢,我们又不知道主公的挑情手段,在战略上鼓励一下又有什么错误?总不能我们自己先不自信吧?”

郭嘉和郭淮闻言大笑。徐济呆瞪着荀彧。有点不大相信这番恋爱经是从荀彧这大儒的嘴里说出来的,这哪里是政坛老手地阴谋诡计啊?怎么听都像是经验丰富的色狼在向自己传授经验,就是荀彧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有点面目狰狞,杀气腾腾地味道。

没有想到,长安的政治斗争居然会转移到自己和蔡琰的谈情说爱上。看来对自己的敌人不能小瞧啊。一个不小心。他们就会利用各种手段向自己反击。不过自己和蔡琰之间其实是从未开始过,面对自己在这时代第一次遇到这种境况,说实话就蔡琰这样的才德艺兼备的女子徐济当然不讨厌但沾上了政治却多少有些让人难堪,只是此时却也没有别的办法,何况徐济绝对不想也不可能放弃。自己也确应该和蔡琰好好接近一番了…

按照现在的局面来看。自己和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