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伪君子-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搜索多日,不得结果,京师朝臣愈惶恐不安了。

    就在这种不安的气氛中,兴王朱厚熜的车驾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月,终于到达京师。

    …………

    …………

    已是九月中旬,京师渐渐有了一些凉意,略带几分萧瑟的秋风里,兴王朱厚熜的车驾在两千多名王府侍卫的护侍下,来到京师朝阳门前。

    朝阳门早早便打开了城门,门前三里地全部净水泼街,京师官员百姓从寅时便分两列等候官道两侧,黑压压的上万人立于路边却鸦雀无声。

    宁国公秦堪也穿着蟒袍立于路边,作为勋贵一员,他所立的位置很靠前,仅次于第三代英国公张仑和保国公朱晖之后。

    离城门尚距一里之远,朱厚熜身着大红色衮冕,中间绣补一条金色的团龙,几与皇帝龙袍没有区别,但细心观察的话,藩王衮冕正中的金龙只有四爪,而皇帝龙袍却有五爪。

    少了一爪,便是皇帝和亲王的区别,可谓云壤。

    朱厚熜在随行太监的扶侍下缓缓走下车辇,道路正中等候的大臣以张仑和杨廷和为,纷纷躬身长揖为礼。

    “臣等,参见兴王殿下。”

    朱厚熜即位已是铁定的事了,但他没正式登基以前仍只是藩王,众臣行礼亦无需跪拜,这是朝廷的礼仪。

    既然还只是藩王,诸臣躬身行礼之后没等吩咐便很自觉地直起了身。

    朱厚熜如今才十二岁,可奇怪的是,不知他的父亲兴献王请了哪一位绝世大儒教导这个儿子,十二岁的年纪竟表现得比朝堂的老狐狸更老辣。

    看着面前那道巍峨高耸的京师城墙,朱厚熜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激动之色,随即很快消逝不见,转而换上一副天真无邪且焦急担忧的模样。

    “陛下何在?可还安好?”

    这是朱厚熜下车后说的第一句话。

    满朝文武心中怎样的感觉秦堪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的心仿佛被狠狠撞了一下,然后一颗心像江中的石块,沉入不见底的深渊。

    如此年纪,问出一句如此恰到好处的话,该夸他少年老成,社稷有望,还是该提防此子心计城府深不可测?

    杨廷和似乎也对这句话颇为吃惊,本是一句平常的话,但出自一个十二岁孩子的嘴里却从里到外透着诡异,只因这句话说得实在太恰当了,恰当得连杨廷和这样的四朝老臣都有些无所适从。

    “臣等有罪,臣等万死……”杨廷和犹豫了一下,终于跪在朱厚熜身前,语气沉痛地道:“臣等不察,正德十四年七月中,内库总管高凤盗用司礼监印信和御马监虎符,私自调动豹房兵马,竟将昏迷中的陛下偷偷运出豹房,至今仍不知所踪……”

    朱厚熜浑身一震,脸色迅阴沉下来。

    皇帝失踪,生死不知,教他这个新任的皇帝怎么登基?名不正言不顺且先不说,哪怕真正登基了,待不知哪年哪月那个失踪的前任皇帝又生龙活虎地回来,那时他该禅让皇位还是下令弄死他?若论大明的历史,当年英宗皇帝被瓦剌活擒后放归京师,还真玩过这么一出复辟的把戏,事实证明英宗皇帝玩得很成功,三下五除二就将皇位抢了回来,他朱厚熜可不想步代宗皇帝的后尘。

    有那么一瞬间,朱厚熜甚至有种扭头就走的冲动,正德皇帝失踪对他来说风险太大了,生也好死也好,终归在他掌握之中他才能安心登基,如今正德失踪,这皇位随时都有被颠覆的可能,而被颠覆的下场,横竖都是个死啊……

    脑海中心念电转,几番犹疑,几番踯躅,然而朱厚熜终究没舍得迈开打道回府的腿。

    紫禁城里的皇帝龙椅离他只有一步之遥,仅仅只有一步便可君临天下,面南而王,享受世间唯我独尊的地位,就差这一步的距离便要放弃唾手可得的九五极尊位置,换了世上任何人,谁会舍得?

    迎着满朝文武好奇打量的目光,朱厚熜垂下头,神情几番挣扎,渐渐恢复平静,很快,他的脸上又露出孩童般天真的模样。

    “你是内阁辅杨先生吗?”朱厚熜看着杨廷和问道。

    杨廷和躬身:“老臣正是。”

    “厚熜给杨先生见礼了。”朱厚熜朝杨廷和长长一揖,杨廷和急忙还礼,连道不敢。

    朱厚熜固执地行完礼,然后直起身问道:“敢问杨先生,陛下尚在,何故再立新君?厚熜年方未及弱冠,只听内阁诏唤而来,至于叫本王来京作甚,却一概不知,杨先生请看在厚熜年幼无知的份上,切莫误了厚熜。”

    话说得很文雅,但意思却有点耐人寻味,翻译过来的大意便是:你个老混蛋,皇帝都没死你把我叫来,我来了你却告诉我皇帝不见了,你想害死我吗?

    *********************************************************************

    ps:还有一更。。。

第七百三十二章 三请三辞() 
一个仅仅十二岁的孩子;与四朝老臣对话滴水不漏;对答如流;官道两侧所有大臣心中生出一股诡异的感觉。

    这孩子……简直是妖孽啊。

    想想咱们的正德皇帝十二岁时满世界的闯祸惹事;不是玩烟花烧着东宫偏殿就是文华殿内扔炮仗吓唬当朝大学士;跟眼前这位兴王殿下比起来;朱厚照被比得连渣儿都不剩了……

    单从表现上来说的话;人群中的秦堪此刻都情不自禁为朱厚照感到脸红;血缘相近的堂兄弟;看看人家这王爷当的;再看看你这皇帝当的……

    脑海里闪现各种想法;各种感慨;官道正中;朱厚熜却开始出招了。

    缓缓环视周围的朝臣;朱厚熜幽幽一叹:“陛下尚在;尔等却迎立本王为君;诸位这是陷本王于不忠不义;教本王如何答应?罢了;来人;扶本王上车;回湖广安陆州。”

    杨廷和急了;甭说眼下朱厚照失踪;国朝无主;就算朱厚照没失踪;躺在床上已是危在旦夕;太医都已断言活不过十日;迎立新君已是必然之事;而朱厚熜却是皇位唯一的合法继承人;现在人已至京师城外;怎能容他离去?

    杨廷和一个箭步跨过;拦在朱厚熜面前;躬身道:“兴王殿下请留步;陛下病危;并无子嗣;殿下是臣等与宗人府合议后的最佳继承人选;为大明社稷千秋万代计;为朱家江山万世鼎盛计;老臣代满朝文武恭请殿下留京;待得时日后即皇帝位;君临天下。”

    道路两旁的大臣们全部跪下;齐声道:“臣等恭请殿下即皇帝位。”

    “陛下尚无下落;本王怎可做出这等大逆之事;尔等休要误我;快快让开。本王要回藩地。”

    “殿下不可回藩地;国朝无主;天下不安;动荡即在眼前。求殿下留京解国于倒悬;挽狂澜于即倾。”

    朱厚熜跺脚:“尔等这是在害本王!来日陛下若回来;见皇位已由本王所代;陛下大怒;本王及兴王一脉必有灭族之祸矣!”

    杨廷和想着太医和唐子禾对朱厚照病情所下的诊断;咬了咬牙道:“未知殿下通读本朝史书否?”

    “本王四岁;十岁已通读古今史书;如今正研习圣贤经义。”

    “既通读史书;想必殿下应知土木之变后;代宗皇帝登基理国。后瓦剌放英宗归京;时有吏部尚书王直向代宗上疏;疏曰:‘陛下天位已定;太上皇还;不复莅天下事。陛下崇奉之;诚古今盛事也’;今日老臣亦想将这句话向殿下重复一遍;不知殿下尚有疑虑否?”

    朱厚熜闻言两眼圆睁;再怎么形若妖孽;他毕竟也是十二岁的孩子;论城府终究比那携堂老狐狸差了一筹。听到杨廷和这句保证;朱厚熜终于不淡定了;眼中透出一股浓浓的权欲。

    杨廷和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意思很简单;你安心当你的皇帝;哪怕将来正德皇帝安然无恙回来了;我等仍奉你为皇帝。正德嘛;就当个不理政事不掌军政的太上皇;你平日装个样子崇奉他;敬重他;大家面子上过得去就好了。

    当然。当时吏部尚书王直上疏的这番话里戳中了代宗皇帝不愿迎英宗回京的小心思;以至于事后小心眼的代宗皇帝恨不得弄死王直这个事实;杨廷和很明智地略过不提;而朱厚熜不知是年幼还是故意装作不懂;也略过了后来的史实;直接开启欣喜模式不可自拔。

    杨廷和话音落后;朱厚熜怔怔呆立原地;神情挣扎犹豫;良久;重重一跺脚;仿佛下定了决心;道:“不行;陛下失踪;我等安心等候陛下回来方为人臣之道;本王怎敢……”

    众臣躬身打断了他的话:“恭请兴王殿下即皇帝位。”

    “不可……”

    “恭请兴王殿下即皇帝位。”

    “陛下尚不知生死;本王怎可做出这等……”

    “恭请兴王殿下即皇帝位。”

    尘土飞扬的城外官道上;朱厚熜和群臣上演了一出生动的三请三辞;最后朱厚熜满脸无奈;仰天长叹:“罢了;本王本不愿为;一切皆因尔等所逼;来日陛下问罪;只求诸位为本王求情;留我一条性命。”

    秦堪远远听着这番矫情到极致的话;恶心得差点吐出来;这话的意思大抵等于一个天生淫妇被流氓非礼得好爽;爽完后嘴里还来一句“我本来是想反抗的;但他力气好大……”

    这次朝臣出迎;丁顺也适逢其会;此刻站在秦堪身后心不在焉地东张西望;不经意间瞧见秦堪脸色不对;于是凑上前小声地问道:“公爷;怎么了?”

    秦堪冷冷道:“我想回家狠狠揍秦康一顿……”

    丁顺愕然:“小公爷犯了何错?”

    “没犯错;但我就是想揍他;老爹揍儿子本就天经地义。”

    丁顺:“…………”

    显然;秦堪是他此生见过的最不讲道理的爹。

    朝前面不远处的朱厚熜努了努嘴;秦堪声音压得更低了:“想想以后康儿的性子若也和他一般德行;那时我已年老体衰;打又打不过他;不趁现在猛揍他几顿;将来我岂不是亏得慌?”

    丁顺张大了嘴:“…………”

    斜眼睨着丁顺;秦堪不怀好意地问道:“你家长子除了喜欢嫖偶尔砸几家酒楼西市里踹几个摊子心情好时抢两件古董外;别的地方都还好吧?”

    丁顺一副被箭射中的表情;痛苦不堪地道:“公爷别说了;再说我也想回家揍儿子了……”

    “甚好;等他们演够了散场;咱们各自回家揍儿子;各揍各的;各有所揍。”

    …………

    …………

    二人说着话时;朱厚熜差不多也矫情够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朱厚熜的心情很好;在杨廷和与众臣的催请声里;朱厚熜迈腿朝城门走去。

    走了两步;朱厚熜忽然脚步一顿;停下侧身看着恭立一旁默然无声的秦堪;看着秦堪的相貌仪表;和那一身暗黄色的蟒袍;朱厚熜眼睛眯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他是谁。

    “这位仪态不凡的勋贵;莫非便是天下闻名的宁国公?”朱厚熜走到秦堪面前问道。

    秦堪拱了拱手;微笑道:“臣正是秦堪。”

    “从弘治到正德;大明日渐中兴;此皆宁国公之功也;请受厚熜一礼。”

第七百三十三章 礼制之争()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矫情到这般地步,也算是人间奇葩了。

    朱厚熜行礼很标准也很严肃,一副将秦堪以国士待之的模样,先摆正衣冠,再朝秦堪长揖到地,脸板得比祭祖还正经。

    秦堪心中叹息。毕竟是个孩子,论虚伪的火候还是差了一些,刚才说得那么大义凛然,仿佛完全不在乎皇位的样子,转过身便以君主的姿态感谢这个感谢那个,急不可待地宣示自己对这个国家的所有权。 ”“章节更新最快

    无数人的眼睛盯着二人,秦堪急忙也摆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回礼。

    “殿下谬赞,臣羞惭无地。”

    朱厚熜直起身环视群臣,缓缓道:“宁国公出身贫寒,弘治十七年入锦衣卫,辽东除奸,血战辽河,建天津,开海禁这些功绩世所皆知,本王便不提了,任南京内城百户时奉命赴崇明岛抗击倭寇,敌军势大,我大明卫所兵败如山倒之时,秦堪领麾下七十余校尉独力支撑战局,终将倭寇击杀于海滩之上,扬我大明国威,这件事恐怕记得的人并不多,如此板荡忠臣,本王岂可不以国士待之?”

    周围众臣不论心里怎么想,嘴上纷纷含笑附和。

    秦堪眼角又跳了跳。

    看来朱厚熜启程赴京前,对自己做过非常严密的调查,自己做过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如数家珍,听在别人耳里是荣耀,可秦堪总有一种被贼惦记上的感觉……

    “名不副实,多是以讹传讹。臣惭愧,并无诸多功绩。”秦堪打定主意谦虚到底。

    朱厚熜盯着秦堪瞧了一会儿,忽然拉住他的手,拍了拍,道:“宁国公何必自谦太甚,你为大明社稷做了多少事,天下人都看在眼里的。”

    “臣……惭愧。”

    二人你来我往一个玩命的夸赞一个使劲的谦虚,寒暄了小半柱香后,二人终于演完收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完成了一次影帝级的演绎。

    朱厚熜踮起脚轻轻拍了拍秦堪的肩。转过身对杨廷和道:“入城后本王居于何处?”

    关于朱厚熜落脚的wenti。早在朱厚熜入京前内阁和礼部官员们早已议定,杨廷和不慌不忙躬身道:“殿下尚未登基,按制需由承安门入宫,暂居于文华殿。”

    朱厚熜笑容一僵。眼神顿时变得很不悦。

    承安门是皇宫的南门。若将皇宫比喻成大户人家的宅院的话。承安门便是宅院的侧门,大明历来天子必居于乾清宫,而文华殿是内阁大学士们办公的地方。充其量算是客房,内阁和礼部议定朱厚熜只能由承安门入宫,居于文华殿,就等于是宅院的主人只能由侧门而入,而且只能住在客房里,显然合于礼但并不合于情。

    朱厚熜不悦的神色落在杨廷和以及一众大臣眼里,众人心中纷纷苦笑。

    儒家礼制早在两千多年前便由孔老夫子定下,特别是皇家礼制,更是一板一眼,不能出一丝差错,否则必被天下士子所诟言,将来登基以后难免有欺名盗世之嫌,朱厚熜没有正式登基以前,他只能算是皇宫的客人,客人自然只能进侧门,住客房。

    刚刚渲染出来君臣如鱼得水其乐融融的气氛,这一刹那间顿时凝固了。

    朱厚熜停下脚步,语气已有了几分冷意:“杨先生,本王继承皇位是朝中诸臣议定,并由通政司发文至安陆州,本王依足礼制,以藩王仪仗启程,历经近两月,风尘仆仆赶到京师,既然满朝文武已定下本王为皇位继承人选,则本王的身份已不仅仅是安陆兴王,而是weii的大明皇帝!大明皇帝进宫不走承天门而走承安门,不入乾清宫而入文华殿,杨先生,吾非窃位诸侯,而是堂堂正正的weii天子,京师诸臣如此相待,先生何以教我?”

    杨廷和神情不变,平静地道:“登基大典以前,殿下仍只是殿下,而不是陛下,殿下只能走承安门,居乾清宫,日后登基大宝,昭告天下后再入住乾清宫,此乃皇家礼制,君臣皆不可违也。”

    朱厚熜眼中迸现愤怒的火花,死死瞪着杨廷和,杨廷和躬身不语,周围诸臣亦不敢出声,僵冷的气氛渐渐充满了火药味。

    僵持许久,朱厚熜深吸一口气,道:“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本王千里赴京,竟只能由承安门入宫,暂居文华殿,传之天下,岂非有窃位之嫌?这皇位不即也罢,各位大人,本王告辞了。”

    说完朱厚熜转身便往车辇走去,神情异常坚决。

    内阁几位大学士眼角猛跳,面面相觑,发现彼此眼中一片焦急。

    朱家皇帝子嗣不昌,但朱家王爷却是很能生的,天天关在城池里不得外出一步,这个时代又没什么娱乐活动,除了听曲看杂耍,便只剩下欺男霸女了,闲着也是闲着,还能干什么呢?当然只能关在王府里御女无数,所以生儿育女自然也无数。朱厚熜走了不打紧,后面等着当皇帝的王爷跟买春运火车票似的通宵达旦排着长队呢。

    但朱厚熜却是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把这位王爷气走了,换了别的王爷来当皇帝,事情好办,说出去可就难听了,传到天下士子耳朵里,谁zhidao会夸大成什么样儿?京师朝堂里臣权强势到何种地步,才能令这位王爷连皇帝都不想当了,城门都没进便拂袖而去?那时天下悠悠众口四下传扬,京师朝臣颜面何在?

    相比这个严重的后果,入宫进什么门,住哪座宫殿这种事还重要吗?

    朱厚熜转身只迈了三四步,内阁几位大学士和礼部尚书毛澄互相交换了眼色后,杨廷和急忙扬声道:“殿下请留步,事可从权,臣等愿迎殿下由承天门入宫,居于乾清宫。”

    朱厚熜很快停下步,再转过身时,脸上又布满了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笑容。

    “厚熜年幼无知,太过胡闹,幸得诸臣工不弃,厚熜在此赔罪了。”

    “殿下言重,臣等惶恐。”

    双方互相长揖到地,又开始了一场影帝级的演绎,好一派君圣臣贤的盛世中兴气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