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记录你,陪伴我-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运的是,我和婆婆相隔十万八千里,节假日连面都难得一见,所以,我们的“关系”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地偶尔电话联络。这样的“和平年代”一直持续到怀上张锦东同志。

  婆婆独立、自我,爱打麻将,爱看电视剧,尤其是喜看情节跌宕起伏的家庭伦理剧。婆婆是琼瑶阿姨的忠实粉丝,经常看着看着就眼泪汪汪,为了追看电视剧而忘吃药做饭是常有的事儿,这一点至今令我头痛。

  可婆婆的心偏偏脆弱之极,受不了半句意见建议,否则就被认为是嫌弃她,面对她做错的一些小事,一概说不得。后来,我发现了一个管用的招儿——“哄”,像哄孩子那样哄婆婆。

  这个办法唯一的缺点就是要费心思,但是换来的是皆大欢喜,那么,再累也是相当值得啊!

  婆婆性子急,恨不得3分钟烧壶开水,总是给火打到最大,终于,在我没来得及去调小火的次日,小壶的塑料把手给烧断了,就她那种烧法,断是迟早的事儿,我没想到会那么早。

  我说:“妈,电视上讲了,要是时间来得及,火调小点能省好多气呢。”第二天果真注意了,为了巩固成果我立刻及时表扬,摸摸肚皮说“宝宝,你奶奶的记性可好了。。。。。。”

  当然,“哄”别人自己首先得要心情好,否则谁有那闲情逸致呀,不顶撞你就算阿弥陀佛了。每当我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忍,忍一时换得个风平浪静,我忍了。

  婆婆有时候饭煮在锅上,急匆匆跑出来看两眼电视,不知不觉,就会有一股浓浓的糊味传到客厅。每当这时,婆婆总是一拍屁股一感叹“哎呀,老了不中用了没记性了”,我说你心在电视里当然会忘了,她就会笑笑说“我觉着刚出来”,剩下是哭笑不得的我。

  这样的事情很多次,有时做菜像打翻了盐罐子咸的没法吃,有时味儿淡的跟没放一般。。。。。。我像待小孩儿一样旁敲侧击劝她,“电视都是编出来的,赶明儿我也给你编个剧,你孙子给你演,让你看个够!”

  总之,哄老太太是个脑力活儿,一点不亚于哄孩子!每当我忍无可忍的时候,就想:如果没有老公,我们将永远不会在一起,她放着悠闲的退休生活不过,不辞辛苦为咱带儿子,这就够了!

用谈恋爱的心态对待婚姻
多数女子年轻时都会憧憬自己将来的婚姻生活,终于和高高大大的白马王子男朋友皆为夫妇,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关爱体贴,永远保持自己绅士般的风度。。。。。。可等到真正步入婚姻的殿堂,才发现眼前那个人并不如自己想像的那样完美。

  他会乱丢脏衣服、臭袜子,不再时时事事关注你,有时与朋友喝酒至深夜,回家后一身醉醺醺直接躺你刚换洗的床单上。。。。。。。似乎越来越不像话,越来越让自己失望,现实与梦想的婚姻生活想去甚远,以至于,你开始怀疑是不是结错婚了,选错人了?还是他变了?

  刚开始你再三容忍,可是你发现你的容忍不禁不让他有所反思,反而让甚至还他变本加厉地邋遢凌乱,甚至会鲜嫌你啰嗦而故意气你,这个时候,吵架是免不了的。

  你歇斯底里,你伤心欲绝,你泪如雨下,但是好像并不奏效,不仅如此,他似乎更加冷漠而疏远了。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的结果断不是你想要的,其实,作为妻子的你,大可不必大动干戈折腾自己,换一种方法,用以前谈恋爱时的心态来处理也许效果会更好。

  谈恋爱时生气会不说话,冷战,时间长了他自然会回头来找你,刚好借此机会与之“谈心”。

  心平气和时谈心不仅声音好听人爱听,而且一般来说这个时候说话会富有逻辑,生气了智商会下降吵架也会信口开河甚至胡搅蛮缠,不知不觉就戳到对方的恼怒处,这样一来,结果必定是不欢而散。

  谈恋爱时连吵架都是优雅的,哭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堪比琼瑶剧里的女主角,看了都让人心疼。

  而结婚后的大喇叭喋喋不休式吵架,谁肯听?即便你有理,即便你委屈。你可以将你那些吵架的话录下来,心情好了自己听听,看是不是连自己都会反感到呕吐?

  谈恋爱时对小毛病一般是视而不见,他打球完了充满汗臭味的运动衫,在你眼里也是极富男子汉魅力的不拘小节。

  而多年后的今天怎么会嫌弃这种味道?你可以麻利地将臭袜子脏衣服收来投进洗衣机,很容易搞定的事儿不用摆到桌面上吵,再不济,可以雇个小时工收拾。为了这种小事伤和气,实在不划算。

  其实,眼前的人还是那个人,变了的,只是我们看问题的不同心态。

老爸呀老爸
想对老爸说的话太多了,但现在目前最想说的是——爸爸,一定要好好保养身体,保持你一贯开朗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争取活到100岁!

  你才活了50年多点儿,按我的标准,才刚过一半呢。看着吧,你一定会参加张锦东同志的婚礼,到时候我一定好好操办,多少弥补一点儿你对我和哥婚礼的遗憾,嘿嘿,原谅我们吧,尤其是我,头一次办婚礼没经验嘛,你就别再计较了。

  再过几天就父亲节了,特别想你,就在这里和你穿越时空“对话”吧。

  在我眼里,你并不是个完美的父亲。

  据说你井井有条,这个是和你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叔叔们讲的,当然,我也无法考究,因为那时我还不知在哪里呢。

  据说,那时你们住集体宿舍,几年时间,你的被子床铺一直是最整齐的,毛巾洗的已经很薄了,却异常干净,四四方方叠好放在牙缸上。工作笔记经常被他们借去抄,据爷爷说,这是你在上学时养成的好习惯。

  这个我倒是有印象,小时候家里养几百只鸡,每天吃多少饲料下多少鸡蛋买多少钱,你都记得一清二楚,为此,你还得了个养鸡专业户的名号,还有人慕名前来参观咱家的鸡舍。现在偶尔有人说我记忆好,我就归功于小时候鸡蛋吃得多 。

  你也很幽默健谈,咱家只要有你,就不缺欢声笑语。

  你总能不动声色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有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只要你在家,邻居们就特别爱来串门儿,仿佛你周围有一种看不见的磁场。思维敏捷的你,总是能将平凡普通的事情说得妙趣横生,培养了一批热心听众。

  记得小时候每次拿成绩单回家,爷爷总笑眯眯地说:“这个分数离你爸爸还差很远哩。”

  我还不服,“那已经是别人羡慕的年级前三名哩!”

  爷爷说,“那算啥,你爸爸小时候数理化经常拿300。”

  “谁知道是真是假?”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暗暗发誓向你学习。

  “那为什么没去考大学?”我和哥都好奇。

  “都怪我。。。。。。”爷爷开始回忆那个特殊的温饱不保的年代,读书学习,是件特奢侈的事儿,正巧爸爸又赶上那个中国特有的“老三届”。

  我常常想,爸爸要跟家里常来的那些叔叔一样复习考学,那么,世界上还会不会有我这个人?

  这么一想,幸亏那个老三届哦,否则就没我和哥了。

  不过,虽然没考学是个遗憾,但那些知识倒是都没浪费,全拿来教授我们了。

  小学时我对数学特不开窍,我不明白为什么3*99变成3*(100…1)就成简便运算了,我一直很矛盾地听数学老师的课,老师说简便运算就该这样。还有什么甲乙两地相遇啦,水池注水放水啦之类的应用题,我统统不懂,还抱怨应用题一点也应用不上。

  直到5年级时,数学考了个38分,这个分数连初中都没法儿读,我眼看祸闯大了,改分数也没意义了,便赶紧向老爸坦白。

  这之后的近一个月,老爸总是非常耐心地为我讲解,我终于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我抱着同桌的重难点解析,将那上面的文字类题目一个不拉地做了个遍。小学最后一年,我的数学成绩很是高调,同学们大跌眼镜,我也终于喜滋滋地荣升中学。

  说了半天全是优点,你并不是个完美的人,我们三人都这么认为。

  你有时候脾气不好,有时候得理不饶人,这些都很不好,尤其对于你现在的身体状况来讲。医生不都说了吗,油瓶倒了都不要去管,你可要好好听话哦,争取恢复到最佳状态,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加油!爸爸!

  写于09年父亲节前夕

哺乳妈妈不生气
以前全职妈妈的逍遥时光一去不复返啦,现在,俺这个还在哺乳期的妈妈又要重回工作岗位啦,而且,一上来就捡了个光荣而神圣的职务——汛期值班,夜班也得值。

  “我还有孩子呢,他还要吃奶啊。”

  “知道你有孩子,可是谁来值班?”

  “可。。。。。。”

  我总是一到关键时刻就忘词儿,这要是在演话剧还不得给人急死。

  我其实想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以此推理,那哺乳期妈妈岂不是更不能值班?

  “我们干得就是这工作,单位也不是没有女职工,人家不都值了?”不容商量的口气,听着就缺少那么一点点儿人情味儿。

  甚至让我没有机会说我的小男子汉还在家发烧2天了仍不见好,这情景,好像说任何话都是借口。

  怎么会有这种不合常理的安排?怎么会有这该死的汛期值班!我甚至孩子气地希望老天这一年都不要下雨,让汛期成为历史。。。。。。断流关我什么事儿啊,断了正好。。。。。。

  突然,我觉得胸口疼了一下,我知道哺乳妈妈不能生气,生气最容易引起回奶。想到这些又是一阵着急,看来郁闷真是有连环传播效应,比快乐传得要快要猛。

  不能再逗留了。我抓起包快速逃离,离开那个让人忍不住要发飙的场合。

  广场的喷泉婀娜多姿地扭着,像是一对对恋人在跳着舞。才十分钟光景,心情就明朗起来,都是小事儿,干嘛这么较劲儿哩,大家都是奔着钞票来得,何必这么伤和气?

  我快步绕过偌大的广场喷泉,向不远处那片翠绿的竹林走去。

  那里,高个的蓝大张正扶着小个的蓝小张在学走路呢。

婚姻要不要听“父母之命”
看到我们,林阿姨一脸不自然的笑,虽然还跟往常一样逗乖小张,可我们分明能看出她心事重重,估计还在为女儿的婚姻大事发愁。

  林阿姨态度很明确:坚决不同意读研的女儿跟大三的男友结婚!

  她女儿说:“你是要将我的人生攥在你的手里吗?”

  她说:“不是。你跟他结婚不会幸福的。”

  又说:“那么多跟你年纪相仿的同学,你为啥就偏偏选了他?”

  。。。。。。怎么说都没用。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会儿说这个词,似乎很陈旧了。现代这个婚姻自由的年代,有多少子女还会跟以前一样乖乖听从别人安排的婚姻?大家都在追求自主选择的浪漫爱情婚姻,尽管有时候会被恋爱的热度冲昏头脑,可身在局中迷,当事人怎么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只觉得自己找到的是“缘定三生”的爱人,哪里会考虑将来组成家庭以后的事儿?

  真爱是不讲条件的,恋爱中的人如此认为。没工作?可以找;没钱?可以挣;小毛病?可以改。只要有真爱,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

  而父母则认为:婚姻是一个人一辈子最大最大的事情,特别是对女人来说,绝对大过事业。选择一个好对象,组成一个好家庭,是父母对女儿最基本也最朴实的祝福。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过幸福的生活,而作为过来人的父母,他们觉得有义务有责任在结婚这个问题上为女儿把关,他们怕恋爱中的女儿看不清现实,误入不幸婚姻的门。

  现实社会中,见过那种死活不同意的父母,跟林阿姨差不多,女儿最终妥协了,并找到了皆大欢喜的对象,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有那种对子女的婚姻大事采取放任自由态度的父母,女儿是开心满意了,可事隔几年,当激情褪去,婚姻只剩下平淡时,女儿发现自己选择的爱人竟也不过如此,可惜生活没有后悔药。

  林阿姨就是不希望有这样的事发生。

  虽然没见过林阿姨的女儿,但是,如果她能看到这篇文字,还是希望她不要一味地跟父母作对了。如果母亲坚决不同意,那必定是有你看不到的缺憾,冷静下来想一想,父母的意见到底有没有道理,再做定夺。你一定要相信:不是做母亲的非要将你的命运攥在她手里,而是“爱之深,恨之切”,她唯恐你将来不幸福你懂吗?

  你还没真正踏入社会,何苦急于确定你们的关系呢?实在不行,可以采取折中的办法。再等两年,就当是“好事多磨”,你研究生毕业,他大学毕业,你们都找到自己的工作,生活稳定下来,再谈结婚。这上下最少也有2年的时间,母亲的反对恐怕也会减少许多吧?到时再欢喜结婚,该有多好? 。。

距离“完美老爸”有多远?
半夜,大张龙清晰地说梦话“笑一笑,小家伙~”,早上问做啥梦,他浑然不知。

  自从有了这个小家伙,他就不断地在梦里逗他、喊他的名、笑嘻嘻。。。。。。他今年31岁,时光倒退30年,他这个年龄做父亲,算是“老来得子”了,最起码属于晚晚育了。

  “难怪你这么宠他?”

  “。。。。。。”

  “你是不是特想有一个小屁孩儿喊爸爸,很威武的感觉吧?”

  哈,赶紧闪开。

  很早就知道他喜欢孩子,他们单位那些小家伙,都特粘他。即便初次相识的陌生小孩,也会欣喜着要他抱,那情景,真教人有点“妒忌”。盘算着,爱孩子的男人一定会是个好爸爸吧。

  再后来,有了“他”,我发信息说“不出意外,再过9个月,你就要荣升父亲。”

  他回:“天哪,真的吗!”

  随后的信息又跟刚初交往时一样频密。

  “天冷,多穿点。”

  “吃饭了没,有没有凑合?”

  “预报你那里下雪了,出门当心。”

  “不想做了叫外卖。”

  不管他是关心我还是关心“他”,都很开心。前三月我们母子俩在平静中度过,直到他回来。

  三月末开始,传说中的妊娠反应才接踵而来:羊水多、高血糖、流鼻血、腰酸、肚子痒,但每次都有他的悉心陪护,事事化险为夷。

  如今,张锦东已经11个月多了,是个咿呀学语的大孩子了,整天妈妈奶奶地喊,也喊楼下爱跟他玩儿的彤彤姐姐。

  大张龙有时会嗔怪:为什么不叫爸爸?

  我说:你的心有一半都献给游戏了,凭什么叫你?

  他说:你不在,我抱;你回来,你抱。

  还说:抱孩子跟玩儿游戏俩不耽搁。

  。。。。。。

  任何事一旦沦为工作,都会有失去兴趣的一天。他以前那么喜欢小孩,现在却时常在孩子面前开小差。看来,要培养个完美老爸还真不容易,现在的他,每天都要耳提面命,稍有疏忽,他就忘了自己的职责所在。莫非真如哲人所讲:男人,无论多老,都是些长不大的孩子?

路边摊,你究竟碍了谁的眼?
天还是极度闷热,实在不想出门,可约定了的事,也不好随便改,只好顶着大太阳出去了。

  刚走到街上,就看见几个推着小车的小贩神色匆匆赶路,精神紧张而焦虑,边走还边回头观望,好生狼狈。不远处,骑着摩托车的民警还在用大喇叭不停吆喝着——“走了!啊,走了!”,年轻人眼尖腿快,笑嘻嘻地奔在最前头,后边推烤红薯车的中年男人,很紧张地跟着跑,生怕走得慢被没收家当似的。

  这样的场景经常看到,总觉得是路边小商贩在跟警察玩儿躲猫猫的游戏:小商贩为了生计,民警为了市容,均是不得已为之,说不上谁对谁错,只是这一追一赶一躲一藏之间,锻炼了彼此的应变能力。

  按说被追赶久了也就习惯了,可还是有跑的慢的,结果可想而知,要么被没收了部分或全部家当,要么被罚了款,总之一天白辛苦。一边是瑟瑟得意的民警,一边是无可奈何的小贩,笑脸赔尽还是不得和解,不禁让人想打抱不平:咱们的警察这会儿怎么就这般铁面无私起来?

  政府如果真的想整理市容,就先给经济基础打好,经济上去了,市民的腰包鼓了,对物质生活要求比较高了,这种路边小商贩也会生意萧条的,无利可图,谁还会冒着被赶被抓的风险来做这些小本买卖?到时,城市面貌自然会有所改观。

  在城市自身的发展还未达到小康之前,小商贩的的小买卖从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资金流动,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或低收入人群可以借此填饱肚子,从而在此地落脚发展,为城市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