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胞胎母亲想参加她所在政党的一个晚间###。她请这位女友帮忙照顾孩子,没想到她却说没有时间,因为她已和朋友们约好去喝啤酒。 向我讲述这件事时,那位母亲对她的女友仍然十分生气。我问她是否清楚地表明过自己也需要回报,她陷入了沉思。最后她回答说:不,没有。她认为友谊理所当然是建立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如果这种理所当然的事情还要去乞讨,那还算什么真正的友谊呢。 “看来你还是非常愿意把那个晚上的时间馈赠给自己的女友,这不是很好吗?”听到我的这种说法,她沉思了起来。其实她并不想帮忙帮到这种地步,至少在这件事上是这样的。“我期待得到某种形式的感谢,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过来,我是很想图个回报的。我不想总是付出,
以前我总是以为我投桃你报李是很自然的事。”实际并不那么理所当然。
期待回报!
认真审视一下,你是想无偿馈赠呢,还是想互惠互利:你会感到某种程度的愉快吗?你
愿意为他人服务吗?还是你感到这样很困难呢(即使帮别人做的事情是自己很想去做的,人们也可以期待回报)? 一旦你预感到自己并不是全心全意地想帮别人的忙,一旦你在“友情相助”时感觉不痛快,你就必须问问回报的事。 通常只有当这种不平衡过于明显,或是当你长期帮助别人而得不到回报,甚至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时,你才会真正感到生气。 你不能总是单方面地做好事,做好事要看人,而且还要看是什么时候。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那么给你提个醒:生意场上是很讲究“礼尚往来”的,在具体表达这个意思的时候,人们会这样说:“这是我给你的一份人情。”你要记住,谁破坏了这个规矩,那么经再难念,也要他自己去念,没有人会去帮助他。 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都要注意保持礼尚往来的进出平衡,在工作中和同事之间是如此,和邻居、孩子及伴侣也同样如此。在性生活方面要求一报还一报可能不太实际,但有这个要求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自己的要求不容别人说服改变,同样也不容自己说服改变。如果你只是有些怀疑他人不乐意或根本不想回报,你就必须毫不犹豫地说出来。否则,你就得甘做牺牲品,你就是个笨蛋、没有主见的人。这种情况必须结束。 如果你期待回报,那么即使是对要好的朋友你也必须“签合同”。“记住,我为你做了好事。”这句话就等于把意思都挑明了。担心会威胁到友谊是没有根据的。相反,挑明一切是双方更坦诚交往的基础。因为它阻止了怨恨在暗中滋生,而这种怨恨会破坏友谊。 如果你不想得到他人对你的付出给予的回报,或只需要一点点,你就问自己:“我想得到什么呢?”对你的伙伴(合同方)明确地说出你的想法。 考虑一下:我要帮助谁?我愿意帮助谁?反过来,我想通过我提供的帮助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呢?
你帮助别人搬家、修房子。——谁帮助你?
你在购物时也顺便帮别人买点东西。——有谁问你是不是也需要代买点什么?
你为捎上别人的孩子绕远路。——谁捎上你的孩子?
你请别人吃饭。——谁请你?
你为女同事复印文件,整理文件。 ——她什么时候帮助你?
你多次承担大家都不乐意做的工作。 ——谁帮你做过这些工作?
如果必要你可以晚上一直加班。 ——除了你还有谁肯这样做?
你登记假期时都会和同事商量。——谁问过你想什么时候休假吗?
你准备换一个班次。——谁自愿替换你?
一起出差时你坐同事的车,他得到了路程补助。—— 他给你一些吗?下次能轮到你吗?你也许会发现,贴钱的总是你自己,你可能还会发现,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回报的总是那几个人。 如果你内心很生气很失望,那么想发泄 就发泄出来,想大声责骂就骂出来。首先针对自己,而不要针对别人,至少暂时不要针对别人,因为别人还没有拒绝对你的回报。等到你能熟练地驾驭自己的情感的时候,你 就可以明确地让别人知道,你生气了。 一旦你能清醒地思考,就开始干吧:有的时候, 你自己非常清楚,自己帮助别人很有可能得不到或者根本就得不到别人的相应回报,但 你仍然愿意帮助,你可以记录下来,自己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才肯这样做的。注意公平交易。当然我们投桃并不是非要别人报李,重要的是双方都感到索取和给予是对等的。 懂得礼尚往来的人会谨慎考虑寻求别人的帮助,而只进不出的人则很少会在这方面动脑筋。 在工作中,你的工作得到了工资报酬,但报酬和工作两者之间的比例必须恰当。一次我在大城市的讲习班结束后遇到了一个有点奇怪的事例。一家布店的女老板寄给我一封短信和另一个女人给她的来信的复印件,她本想雇这个女人做临时工。但这个临时工对每小时12马克的待遇不满。她提到那本《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的书,写道,她无法为这点儿报酬工作,她必须靠这个报酬支付所有的生活费用,而这点钱是无论如何也不够的。那位布店女老板认为这种想法表明“你的这本神奇的书会被如此误解”。她曾有过一个临时工,只挣12马克。她希望我能赞成她的观点,认为那个写信的女人太过分了。她有点奇怪我完全不同意她的观点。相反,我支持那个气愤的临时工,她只是想得到应得的报酬。 当然,她本可以较为巧妙地处理此事,直截了当拒绝这份工作是一种硬碰硬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聪明一点的话就该提出自己的要求,进行协商,向女老板指出,一个工资高一点但在行的临时工能给店里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说出自己的愿望
信心十足地提出自己的要求是件困难的事,它需要你非常自信。如果拥有权力,提要求就变得简单多了。而这里要谈的是没有实权的人提出要求的问题。 在讲习班里,我请参加者描述或表演他们向别人提出要求时的情形。大多数人最后发现, 即便觉得自己有权要求别人,他们采用的也是一种请求的方式。这种请求常常甚至类似乞求,因而很少能得到满足。 这其中起作用的还有一个因素,许多女人担心她们的要求根本不会实现,只会令他人生气。 然而这种担心是毫无根据的。一位母亲内心斗争了很久,找机会和她14岁的儿子进行了一次谈话,请他帮忙做些家务。他的回答让她感到有点意外,他很果断地说,“我没什么眼力劲,因此你必须告诉我,你想让我做些什么。 ”那位母亲有些不大相信地开始明确布置任务,结果呢,儿子完成了。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语言能带来明明白白的结果。 如果你请求你的孩子:“弄整洁些!”那么你肯定会失败。你应当尽可能具体地要求:“做完家庭作业要把学习用品放进抽屉。” 就是对自己的伴侣你也必须明确地提出要求。“你今天能不能去接孩子?”这种表达方式只会助长他寻找借口逃避工作。如果这样说:“彼得,三点钟孩子结束体育锻炼,你去接他 ,我没空。”或“我不想去。”情况就清楚了。 工作中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希望找到一 个自愿者,却问众人,“谁今天下午负责接听电话。”这样常常会失败。“雅娜,请你今天下午四点到六点负责接听电话,我得准时下班。”这就清楚了。
要求不等于请求
要儿子收拾他的东西,你应当要求。 该丈夫去接孩子了,你应当要求。 该女同事值班 接电话了,你应当要求。 想让你的婆婆晚上照顾孩子。你应当请求,但是必须说清楚你的愿望:“今晚8点到10点你能照顾一下孩子吗?” 想让女友帮忙检查一下你的硕士论文中的语法拼写之类的错误,你应当请求:“这篇论文约120页,我两个星期后得交,你可不可以这个星期帮我看一下?” 他人没有义务为你做的时候,你请求。 你有某种愿望时,你请求。 但是: 当你有权得到时,你应该要求。 当你无论如何要得到时,你应该要求。
具有魔力的两个字,“我要 ”,如果你只是请求,而不是要求,那么也就不必奇怪你的请求很快遭到拒绝。如果以近乎于无所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请求,它也会很快被拒绝。对方没有察觉到这对你其实很重要。归根结底,起决定作用的是你的投入,你的说服力和你渴望得到的强烈意愿。 培养自己的说服力,“我要”是秘诀。你的请求或要求是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你本人的表现。以强有力的、充满自信的和令人信服的方式表达出了自己发自内心的“我要”,就等于创造了最好的前提。
“我要!”是个目标,通往这个目标的道路是这样的: 仔细收集所有对你的请求或要求有帮助的理由,按重要的程度排列起来。把最好的理由留在最后,先从次好的开始。 充分了解自己所能采取的各种强制手段(你真正必须采取这些手段的情况是极少数的,如果必须,尽可能只是暗示)。 放弃摆出一副可怜样对他人施加道义上的压力,这种女性惯用的说服艺术已经失去了它的魅力。 用下面这些强硬的想法来支持你的“我要!” “无论如何我要它。” “我 将像个狮子一样去战斗。” “我将一直战斗到目标实现。” 你应当使这些句子像你最熟悉的旋律一样伴随着你。 一旦你达到了目的,就用不着摆出其他理由了(继续摆出其他理由,弊大于利)。然后说清楚时间、地点、方式、次数、需要的时间和数量。别人一旦同意,就立刻牢牢抓住它。
对许多人来说这意味着进入一个新的角色。也许你早就断言:“我不想这样顽强好战。”你为自己设定了善解人意、友好的形象,你不想放弃它,但你又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像谚语里说的那样:“又想洗手,又不想弄湿手!”是不可能的。 你可以去商店要求赔偿,试一试你新掌握的能力。 你还可以去诱导、说服和鼓动别人骑车旅行、参观博物馆或周末旅游。 只有当你很好地掌握了新技巧,你才能提出加薪。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成功地争吵(1)
许多女人没能维护自己的利益是因为她们不想争吵。 她们维护着对谁也没用的假和谐。在工作中,女性参与讨论的比重明显偏低。当需要女人旗帜鲜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当遇到“重大”的讨论时,女人会缩到后面,声音变得非常小,对此我深感震惊。当男人们系统地训练他们的说服力时,一些女人却认为这是嘴皮子功夫,纯粹是雕虫小技。该是摆脱这些想法的时候了。要有敢于在各个方面获胜的旺盛激情,这其中也包括语言方面。 坏女孩喜欢争吵,而且不成功不罢休。
我向你推荐一个小阶梯,它将引导你一步步进入勇敢的角色。你开始可以游戏似的提高你对口头讨论的兴趣。接着是辩论,提高对辩论的兴趣。说服他人需要切实可行的策略。如果你是那种伶牙俐齿乐于参加讨论的人,那么,提高对讨论和辩论的兴趣和技巧,只是热身阶段,接下来的部分,就会有一些难度了,因为你将投入一场斗争,与他人进行激烈的唇枪舌战。 哪怕是游戏也比没有强 如果你在争吵方面没有经验,你应该先学会和别人游戏似的争吵。你得慢慢地提高辩论中的对峙强度。如果你觉得反驳很困难,你可以先游戏似的进行反抗。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说出有力的、很有把握的“不”,你可以幽默地回答,可以用问句的形式回答:“如果我不干,不接受,会怎么样呢?”或“一 定得这样吗?”你会很惊讶,有很多人会认真对待你的这种游戏似的反抗,并且接受它。当然不能指望这种方法肯定就能奏效,但是你可以对此抱有期望。
四年来,每个周四伊萨都和她丈夫耶尔格去打保龄球。但她觉得保龄球很乏味,那些俱乐部成员也同样乏味:“都没劲。”她从来都不愿意去,但这已成为周四晚上固定的活动。伊萨不知道该怎样对她丈夫开口,她怕伤害他。一次她建议:“我们不去打保龄球,去干点别的,你觉得如何?”耶尔格认为他对俱乐部的同仁有义务:“其实我也没有兴致,但是我们不去,其他人会生气的!”显然他想去。“如果我不去,你会怎么样?”耶尔格不习惯这样
的反抗,从前伊萨都是赞成他的意见。他就像和孩子们谈论“严肃的话题”那样皱起眉头。伊萨显得很平静,她微笑地说:“是的,我想待在家里。”耶尔格看上去很激动,他站起身,围着桌子走了一圈,又坐了下去,作出了决定:“那么我也不去!”伊萨感到很吃惊,她并没有想使这件事变得这么严肃,但她很高兴,她只稍稍反对就可以有一晚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了。 你的内心也要保持游戏似的态度,这样你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学会保持冷静的心态,即使是在紧张或不和谐的气氛下,你仍然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这种游戏似的反抗对你来说不费力气,你就可以更明确地表明你的反抗。逐渐地去除讲话声音和目光中游戏或演戏的成分,你就会变成一个能够严肃也能够生气的人。你还可以训练自己做出在让步后不觉得有什么丢面子:“行,反正本来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打算,那就一起做吧。”如果你对游戏的方式已经相当有把握,那么你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
煞有介事的肥皂泡艺术
辩论是一种高层次的脑力较量或是一场脑力摔跤比赛,辩论的关键在于你持什么立场。如果你至今不敢进入摔跤场地,你就得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它。经过了解,你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许多听上去很严重的顾虑根本不值得重视,然而许多女人都在它们前面退缩了。她们担心自己的智力跟不上,在才智技巧上、在耍手腕上和语言天赋上比对手差。 也许你也备受这种想法的折磨。如果真是这样,你不妨在辩论中变换着采用各种游戏似的手法,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反抗: “你能肯定吗?” “能再给我解释一遍吗?” 你表现出迫切想知道: “我很想弄明白你到底想说什么,能再给我解释一遍吗?!” 你的反抗可以隐藏在问句形式中: “换种方法不行吗?” “我仔细地考虑了,如果……不是和你的想法正好背道而驰吗?” 如果你还想加入你的表演天赋,你可以装成“好学的学生”,好像你的“老师”的知识对你很重要。但是对方并不知道,你实际上对他所讲的内容根本不屑一顾,只是想见识一下他的论证技巧。 如果觉得这样提问很容易,你就可以增加反抗的分量,使用通常令对方失措的习惯用语: “我不相信!” 训练你的辩才,组织较复杂的一段话。一环扣一环论证的长句子能制造紧张空气,它不仅能检验对方思想是否集中,而且还能使他茫然失措。 要 想让自己的雄辩术特别管用,就必须要亲身体会。注意辩论的技巧,敏捷回答的各种方式,以及机灵的表达方式。使用你最得心应手的言语。始终将对手的理由也摆进你的论证中:“当然有缺点(对手的理由),但利大于弊(你的理由)。”
成功地争吵(2)
不道德的辩论技巧
对有些人的辩论,如果仔细辨听他的言辞,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技巧是不道德的,对方的目的就是要弄乱你的阵脚。但是这些不道德的辩论技巧常常很难一眼看穿。 有些人常常
把一些看法顺理成章地提出来,表面看来似乎不需要理由加以说明了。它只是想让你不
去注意它缺乏理由。你必须保持冷静,坚持让对方作出解释。 这里有一些对付不老实战
术的好例子。下面的例子能给坏女孩以启发,鼓励她们在机会合适的时候也可以施展一
番自己的身手。 有些人提出看法,但不说明理由。具体有以下情形: 当别人说:“这
也许不需要理由……” 你应当说:“我对这一切都还不清楚。你最好详细地告诉我你的
想法。”或者简单地回答:“不!” 当别人说:“这是明摆着的事……” 你应当说:“
这件事对我来说并不简单……” 当别人说:“这很清楚……” 你应当说:“我不这么
看,明白地告诉我,你觉得清楚在什么地方。” 有些人试图通过提问让对方吃不准。具
体有以下情形: 当别人说:“你从哪儿知道得这么详细?” 你应当说:“我自己了解
到的。” 当别人说:“你认为别人会对你的建议作出怎样的反应?” 你应当说:“他
们会同意我的。” 有些人试图用表面的同意封住别人的嘴。具体有以下情形: 当别人
说:“当然你的反对有道理,不过……” 你应当说:“讲具体些,我的道理在什么地方
?” 当别人说:“是的,但是……” 你应当说:“你的‘是’是指什么?”
当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