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短篇小说选集(一)-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人走过寺前树林,船老大又开口说:“师父,俺看这棵歪脖子树害人不浅,待俺把它收拾了吧!”边说边轻轻一掌,只听得“咔嘹”一声,一棵碗口粗的柏树立即一劈两段。

    林天龙会意,称赞道:“徒儿劈得好!”转脸对色空道:“老法师,看来这树也和人一样,还是正直上长为好;如果歪着脖子害人,到头来难免要被劈断,不知老法师以为然否?”此时

    ,色空早已吓得只会“喏喏”连声.他卑躬屈膝地把4师徒刀送上船,才合掌道别。船刚离埠,林天龙在舱内对船老大纳头便拜,口称:“师父!您才是我的师父!今天若不是师父大显神威

    ,智勇兼施,制住凶僧,弟子就别想回来了。师父有此神功,必是武林高手,敢问贵姓大名,日后也好报答。”船老大仰天大笑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的行藏已露,此

    地不可再留。客官还是另雇别船,你我后会有期。”说完,拱手请林天龙上岸,扯起篷帆,飘然自去。
蒋介石认别字
    在黄埔军校一次庄严隆重的毕业典礼上,校长蒋介石坐在主席台上,手里捧着金晃晃的同学录,亲自一个一个点名。当他念到一个叫许光照的名字时,一连念了三遍,台下却没人应声。大家正感到奇怪时,台下的学员队伍里,突然有一人举起手来,喊了一声:“报告!”蒋介石望着台下点了点头,那个举手的学员马上站出列队,跑到主席台前,行过军礼,大声说道:“报告校长:学生叫许光熙,不叫许光照,报告完毕。”说完又行个军礼,做了个标准向后转的姿势,跑步回到了列队。

    这下,蒋介石的瘦脸“刷”红到了耳根。但他马上又镇静下来,煞有介事地把脑袋向前微微一倾,凑近金晃晃的同学录,假意认真审视起来。

    这时坐在主席台最后一排的一个绰号叫丁络耳胡的少尉军官,眼睛迅速转了几下,猛地站起,向前一步,挺胸并腿,右手甩上了帽沿:“报告校长,本人失职,誊录致误,责无旁贷,请求处分!”网首发

    蒋介石鼻子一“嗯”,把手中金晃晃的同学录向桌上重重一撂,“霍”站起来,头也不回,环视台下大声说:“军校学员,民国栋梁,吾党精英,民族希望,此等列册入史之要务,怎能容此疏谬?哼!送军法处严惩!”话音一落,两名全副武装的侍从士快步上前,紧紧擒住丁络耳胡的膀子,押下主席台,推入禁闭室,“咔嚓”上锁,还派上武装门瞽看守起来。

    丁络耳胡坐在禁闭宝里,心中暗想:堂堂校长——总统——委座,竟然“熙”“照”不分,当着广庭大众,闹出了认别字的笑话来。要不是我灵机一动的话,看他今天咋个下台?此种贴心卫护,汗马功劳,今后的提拔重用,哪还消说吗!想到这里,他眉毛变成了弯豆角,心中活象吃了蜂糖拌糍粑,又甜又绵实。于是,他跷起二郎腿用口哨轻轻嘘起了京戏…‘

    时间一小时一小时过去了,丁络耳胡在禁闭室里,一次又一次挨拢门缝朝外张望,结果一点动静也没有。到天快黑的时候,他开始心慌起来。他想到蒋介石的一向为人,翻手为云,复手为雨,假假真真,真真假假,而今天这场戏不也正是如此吗?明明是自己认别字,却还要熊起一副脸子,当着大庭广众,假戏真演,这戏要是继续演下去的话,那、那……正在这时突然听

    到禁闭室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丁络耳胡赶紧凑拢门缝一看,只见两个侍从士押着许光熙推进了另一个紧闭室。丁络耳胡一看这情景,马上眼前一黑,“哎呀”失声惊叫了起来。这不明摆着了吗:许光熙是别字之根,我则是别字之知,除掉我二人,不就斩草除根,蒋介石讥别字的丑事不也就死无对证,一了百了了吗?丁络耳胡想到这儿,脸吓得变成了白纸一样,什么金钱美女,儿女妻室,还有老父老母,一齐都拥挤在他脑海里乱闪快逝。他双手把脸紧紧捂住,“哇”一声,哭了起来。

    这时,突然“嘟——嘟——”两声汽车喇叭响,一辆小吉普车开到禁闭室外“嘎”停了下来,从车上跳下两名全副武装的侍从士,他们把丁络耳胡架出了禁闭室。丁络耳胡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一下瘫倒在地上。这时从吉普车门边伸出了一个光头,接着蒋介石缓缓跨下车来,上前一步,伸手把丁络耳胡扶起,轻轻拍了他两下肩膀,说了声:“你受惊了,上车吧。”丁络耳

    胡如梦初醒,马上化悲为喜,得意洋洋地挨到蒋介石屁股后头,钻进了小吉普车。网首发

    第二天丁络耳胡就离开了黄埔军校,少尉军服已经换成了呢制上校军装。许光熙呢?从此便不知去向了。
两亲家抢“根”
    牛家庄有个叫牛得子的老汉,今年六十岁,他中年丧妻,膝下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叫牛巧儿。年前,同村朱富贵的小儿子朱小三到牛家做了上门女婿。婚后,小两口恩恩爱爱,一家三口

    和睦相处,日子过得蛮舒心。不久,牛巧儿怀了孕,牛得子是又喜又愁,喜的是牛家后继有人,愁的是不知孩子是男是女。牛得子这些天是扳着指头过日子,可难熬啦。

    昨天傍黑女儿进了医院,牛得子在家里象只热锅上的蚂蚁,转了一夜没睡好。今天一早听女婿回来说生了个男孩,喜得他真好比拾了颗九天银河落下的夜明珠,乐得合不拢嘴。他一捉摸

    给外孙起了个名字叫牛一根,意思是他牛家要靠这条根一直传下去。网首发

    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牛得子三步并作两步j兴冲冲地赶到亲家公屋里去报喜。刚进门,一眼看到亲家公朱富贵独自一人在堂屋里喝酒。他满面春风地说:“亲家公,喜事!喜事!我

    家巧儿生了个儿子,今天我要请你去喝几杯。”谁知朱富贵一不打招呼,二不让座,却阴着脸,自顾自倒满一杯酒,一饮而尽。这倒把牛得子闹懵了。他想:这就怪了,亲家公一向待我亲亲

    热热,今日巧儿生了儿子,这可是件大喜事,他为啥不高兴?莫非是我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他?可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究竟来。再一想莫不是亲家公碰到了什么难事,自己是亲家,理当相

    助。于是,牛得子慷慨地对朱富贵说:“亲家公,你有什么难事,尽管说来,我一定尽力帮忙。”。

    朱富贵一听牛得子这句话,他那脸顿时阴转晴了。急忙站起来!招呼牛得子入座,满满地斟上酒,恭恭敬敬地捧到牛得子手里,说:“亲家公,请喝酒,喝酒:……”

    一杯酒下肚后,朱富贵说:“亲家公,既然你肯帮忙,我就跟你实说吧:这几天我天天喝闷酒,为啥?你知道,我家老大老二都只生一个女儿,眼看我朱家要绝了根。现在老三有了这条

    根,但他已做了你家的上门女婿。唉!我是后悔莫及啊!亲家公你积积德吧,这老三的儿子就让姓朱吧!”牛得子挟了颗花生米正要往嘴里送,一听朱富贵说出叫他让姓,犹如晴天响了个霹

    雳,震得他手里的筷子连同花生米一起掉落在地。他目瞪口果,坐在那儿半晌说不出话来;两只眼睛直瞪着朱富贵,好半天才缓过气来。他站起来气冲冲地说:“好你个亲家公,亏你说得出

    口,别的事情我都依你,要我让姓,除非日头从西出!”

    朱富贵几杯闷酒落肚,已有七八分醉意,听牛得子的话讲得这么绝,好不气恼!他猛地把酒杯往地下一掷,只听“啪”一声,杯破酒溅,溅得牛得子满裤脚都是,牛得子哪能忍得下这口

    气,跳着脚破口大骂起来。朱富贵也不相让。于是,两亲家对着脸,瞪着眼,对骂起来。争吵声惊动了朱小三和牛巧儿。小两口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们能说啥呢?结果这场官司一直打到大

    队口大队干部怎么说也说不通,怎么劝也劝不停,最后只得想了个折衷的办怯:一根暂时有名无姓登记在大队户口册上.可是两亲家从此成了两冤家,断绝了一切往来。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五年过去了。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开始,公社人口普查小组派了个小青年小李,来到牛家庄负责人口普查登记工作。牛得子听这消息,暗暗盘算起来,他想:小李是公

    社派来的,对情况不熟悉,我何不乘此机会去给一根报上姓,只要外孙的姓名上了人口普查名册,你朱富贵就是反对也白搭,这叫:先下手为强。他主意一定,就急急忙忙赶到大队办公室,

    满脸堆笑地对小李说:“李同志,帮个忙,把我外孙的姓名抄上户口册吧!”网首发

    小李翻开户口册一看,感到事情有些奇怪。他推托说:“大伯,你来得真不巧,今天大队干部去公社开会了.你那外孙怎么会没姓,得问问他们再说吧!”牛得子来气了,他放开嗓门大

    声说:“家有主,国有王,我是一家之主,家长报户口,这道理就是到天边也讲得通,凭啥还要问别人!”小李一听此话也蛮有道理,他想:反正一根总得有个姓。于是,小李就拔出钢笔在

    一根的名字前端端正正地写上了一个“牛”字。牛得子亲眼见小李落下牛字,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满意地走了。

    牛得子前脚出,朱富贵后脚就进了门。他见牛得子抢先报了姓,气得七窍生烟,暴跳如雷,大骂小李不该自作主张,把姓乱上。小李被他骂急了,就把事情经过向朱富贵解释一遍。谁知

    朱富贵不听犹可,一听此话,真好比火上浇油,他一跳八丈高,怒气冲冲地叫道:“好啊!他是一家之主,我是什么?儿子是我亲生的。小李,你给我儿子开张证明,与他女儿离婚,我不信

    朱家就生不出儿子。”说完,就死皮活赖地逼着小李开证明。小李没想到事态竟扩大到如此地步,他陪着笑脸说:“朱大伯,别生气,有话好商量。”朱富贵说话蛮干脆:“有什么好商量的?要商量,你先把我孙子的姓改过来。”小李被逼得无法可想,只得又拔出钢笔,在牛字上加了两条腿,变成了“朱”字。朱富贵见小李改了姓,转怒为喜,乐滋滋地回家去了。

    牛得子听到这消息,好似五雷击顶口他奔到大队办公室,一见小李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嘴里苦苦哀求:叫小李同志,我牛家只有这一条根,你做做好事,成全了我,来世就是做牛

    做马也要报答你;今天你不答应,我就不起来。”这步棋果真厉害,小李吓得心惊肉跳,面色转青。一他迫不得已,只好答应改姓。牛得子这才爬起来。小李正要提笔改写,朱富贵一头撞了

    进来。两亲家公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又脸对脸,眼瞪眼,唾沫四溅地对骂起来。这下可苦了小李,他这边叫声牛大伯,那边喊声朱大伯,好话说了几大车,道理讲了老半天,但两老头只当

    耳边风,还是争吵不休。最后小李发火了,他猛地“砰”一拍桌子,对他俩宣布:两家在这里报的姓,全部作废;你们的纠纷可上公社法院解决。现在统统给我出去不许再吵了!

    小李下了逐客令,牛得子与朱富贵只得灰溜溜地走出办公室。这时,五岁的一根正在路旁玩,朱富贵一见急忙奔过去,猛地一把抱起孙子就跑。牛得子见外孙被抢走,飞步追上去。朱富

    贵在前面拚命跑,牛得子在后面死命追,两亲家公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直跑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一根从小是外公抱大的,自然和外公亲,因此他在朱富贵怀里一边挣扎,一边哭喊:

    “我要外公抱,我要外公!”朱富贵火了,狠狠地在孙子屁股上打了两巴掌。这一打,一根闹得更凶了,弄得朱富贵筋疲力尽,速度渐渐慢了下来,终于被牛得子追上。朱富贵刚要转过身来

    对付牛得子,不料手一松,一根乘机挣脱了。孩子受了惊吓,一边哭着,一边没命地朝村外跑去。

    朱富贵见孙子跑了,就要去追,不想被牛得子牢牢拖住,他用力一挣.“嗤”一声,一件新的确良外衣撕了蛮长一条口子。朱富贵见新衣被撕破,又恼又怒,转身一个“牛头攻”朝牛得

    子撞去。牛得子急忙向旁边一闪,朱富贵用力过猛,收不住脚,只听“嘭”一声,撞到对面墙上。这一下,把个朱富贵撞得头昏眼花,两眼发黑,他伸手往头上一摸,不好!头上出了角。

    朱富贵两次吃亏,气得眼都红了。他顺手从柴垛里抽出一根木捧,直奔牛得子。牛得子也拿起一根扁担准备迎战。两老头各持武器,摆开架式,四目怒视,活象两只斗红了眼的公鸡。村

    里人来劝架,谁知两个老头气昏了头,谁也不听劝,非要拚个你死我活。正在这时,牛巧儿哭着前来报信:“爹!你们还吵啥呀!一根他,他被河水卷走了!”两个老头顿时惊得魂飞魄散。

    “啪,啪”,几乎是同时手中的木棒、扁担一起掉到了地上。他们一边喊:“救命啊!教命啊!”一边发疯似地朝河边飞奔。

    这几天刚下过大雨,山洪暴如河水猛涨,众人跑到河边,只见洪水翻滚,波涛汹涌,哪里还见一根的踪影?人们沿河堤寻找;只捡到一只鞋子。牛巧儿一看是一根的鞋子,就呼天抢地地

    大哭起来。牛得子和朱富贵同时伸出颤抖的手,捧着这只鞋子,就象捧着外孙、孙子一样,两亲家公一起嚎啕大哭起来。

    他们俩哭了一通,呆呆地你看我,我看你,垂头丧气,无言以对。过了一会,朱富贵淌着眼泪说:“亲家公,都是我不好,我不该和你争姓,现在我真后悔呀!”牛得子也擦擦鼻涕说:

    “亲家公,我也不好,其实只要人在,还不是我们牛朱两家的人,现在人没了,还谈什么姓。亲家!我们到下游去找找吧,总该捞个尸体啊!”两个满脸眼泪鼻涕的老头,挣扎爬起身,摇摇

    晃晃刚要迈步,忽见远处小李抱着一根正向这边走来。两亲家公见了一根,又惊又喜,一起扑了上去,这个抱着叫心肝,那个搂着喊宝贝;又各自紧紧拉着一根的手,生怕他会再飞走似的。

    原来,当时小李见自己无法处理牛朱两家的姓氏争端,就准备上公社请示,路上正巧碰到一根哭着向外跑,眼看就要掉下河去,小李赶紧追上去,救了一根。随后他灵机一动,找到朱小

    三与牛巧儿,向夫妻俩如此这般地一讲,在巧儿的配合下,假戏真做,演出了这场悲喜剧。网首发

    经过这番波折,两亲家公的思想已通,现在见孩子平安归来,他俩不但不争姓,反而客客气气地互相推让起来。这个说:“嗨、嗨,亲家公我看这孩子就姓朱吧!啊!”那个说:“不,

    不,孩子应该姓牛,姓牛。”小李见此颇受感动。他说:“牛大伯,朱大伯,一根是你们牛朱两家的根,我看,他不该叫牛一根。也不该叫朱一根,而应叫牛朱根。你们有啥意见?”两亲家

    公乐了,他们一致同意,众人也拍手称好,小李就把牛朱根这个名字正式写上了人口普查名册。

    从此,两亲家公和好如初,牛朱根在牛朱两家的精心哺育下,长得更可爱了。
巧断烟嘴案
    从前,有个大财东叫马聚财,家里开着“兴隆庄”绸缎店,他本来做生意就狡诈多端,后来又和镇守本地的督军大人攀下了亲戚,就越发巧取豪夺,有恃无恐了。

    马聚财店里有个管事,名叫马六,是个察颜观色、吹牛拍马的好手。这主仆二人,臭味相投,那些良民百姓可遭罪了。

    有一天,马六讨帐回店,神秘地对马聚财说:“东家,我今天可看到一件珍宝!嘿!那玩意真叫绝,你猜是啥?翡翠烟嘴!这烟嘴绝就绝在里面有两个美人儿和一个老头儿。那叫‘二女

    侍父’,可是个稀世之物呀!若能把那宝贝弄到手!咱换个名堂,叫做……”说到这里,马六诡秘地一笑,凑近马聚财,压低了声音:“叫做‘二女伴君’,那岂不就发……嘻嘻嘻嘻。”

    马聚财顿时喜形于色。他曾听督军大人说过,当今皇上顶喜爱这种玩意儿。他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急切地问:“在哪儿?”“南门口卖蜂蜜粽子的张三那里。”“他肯卖吗?”“哈哈!买?就凭你这位督军大人的座上客,还劳破费?我自有妙计。”说着,便附着马聚财的耳朵,叽叽喳喳了一阵。马聚财开心地笑了。

    第二天,主仆二人到了南门口。马六身子一闪,躲进城门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