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跷宦L煳陌四辏1539),实久起兵叛乱,经过几次交战,实久战败退隐,贵久统一了萨摩。此后,贵久力图收复日向、大隅两国,开始四处征战。

  天文二十三年(1554),贵久倾岛津氏全力,攻打大隅国蒲生氏的岩剑城,弟弟岛津忠将和岛津尚久、嫡子岛津义久、次子岛津义弘随同出战。蒲生、涉谷两家联军奋力抵抗,双方相峙月余,岛津氏未能登城半步。贵久从种子岛调来火枪队,这才最终攻陷岩剑城,此战中蒲生氏、涉谷氏主力尽失,不久便先后灭亡。岩剑城合战,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火器的战役,岛津氏由此控制了西大隅。永禄四年(1561),岛津军攻入肝付氏的迴城,但被肝付氏当主肝付兼续击退,岛津忠将阵亡。永禄九年(1566),岛津氏起重兵再次*肝付氏,攻陷其本城高山城,兼续切腹自杀。

  传说大友氏的先祖大友雄直乃是源赖朝与侍妾所生,因此大友氏自称具有源氏血统。因抗击蒙古入侵有功,三代当主大友赖康受封丰后。二十代当主大友义鑑时代,势力已扩展到肥前,其次子大友晴英也就是后来的大内义长,曾被陶晴贤拥立为大内氏家督。义鑑特别宠爱三子塩市丸,不喜欢残暴的嫡子大友义镇,欲废长立幼。为拥立儿子继任家督,塩市丸之母派支持儿子的家臣暗杀了亲近义镇的主要家臣。不久,东窗事发,义镇决定斩草除根,他不仅要杀死三弟母子,更要除去父亲义鑑。天文十九年(1550)二月,义镇的支持者突袭了义鑑的府邸,将塩市丸母子及义鑑的一个女儿杀死,义鑑也于乱军中受重伤,两日后身亡,这一事件史称“二阶崩之变”。义镇被户次鑑连等家臣拥立为家督,五月,鑑连*了义鑑之弟菊池义武的讨逆军,自此确立了义镇在大友氏的家督地位。义镇为掩盖其轼父诛弟的暴行,驱逐了参与“二阶崩之变”的几名主要家臣。

  弘治三年(1557),毛利元就灭亡大内氏,义镇的弟弟大内义长自杀,毛利氏势力开始渗入北九州,大友、毛利两家的冲突此起彼伏。义镇一面联盟尼子氏, 南北夹击毛利家,另一面则加紧对九州的统一。大友军相继占领丰前、筑前、筑后三国全境和肥前的北部,成为九州岛的霸主。两年后,他上下打点,受封“九州探题”,其九州岛之主的名分得到幕府承认。同时,他还很重视与欧洲的商贸往来,建立了一支精锐的火枪部队。号称“大友双璧”的户次鑑连和高桥绍运更是义镇引以为豪的重臣。义镇剃度后,改名大友宗麟,受封立花城的户次鑑连也随之出家,法号道雪,人称立花道雪。

  道雪年轻时,一次在大树下避雨,不料树干被雷电劈中,出于武士的本能,道雪急忙挥刀向空中砍去,结果闪电顺着宝刀击中了他。真是大难不死,道雪未被霹死,却成了半身不遂,虽然只能坐轿指挥战斗,但他一生参战大小三十七场, 未有败绩,一时间成了传奇人物。高桥绍运乃大友氏重臣吉弘鑑理次子,时年二十余岁,拜道雪为师,深通排兵布阵之法。

  正当宗麟信誓旦旦,准备统一九州岛时,龙造寺氏原家督龙造寺隆信击败依附于大友氏的现任当主龙造寺鑑兼,势力不断壮大,并且与窥视九州岛的毛利氏联盟。于是,宗麟决心首先除掉龙造寺氏。

  龙造寺氏自称源于平安时代的关白藤原氏,室町幕府末期,龙造寺氏只是肥前守护少贰氏领内佐贺郡的弱小家族。少贰氏被大内氏打败后,当主龙造寺家兼 于田手畷击败大内军,受到少贰氏重用,但家兼恃宠而骄,企图取而代之。他暗通大内义隆,逼死少贰氏当主少贰资元。天文十四年(1545),马场赖周等少贰氏家臣发动政变,屠杀龙造寺一族百余口,家兼仓皇出逃,投靠了筑后的蒲池氏。翌年,家兼率兵讨杀马场赖周等反对者。天文十五年(1546)三月初十,九十二岁高龄的家兼谢逝,年仅十七岁的曾孙龙造寺胤信即位。胤信年少有为,面对强大的少贰氏,他毫不畏惧,与大内氏同盟,不断出击,少贰氏则节节败退。天文十九年(1550)七月,义隆保奏胤信出任山城守护,为感激义隆,胤信取其偏讳,改名龙造寺隆信。翌年九月,陶晴贤杀害义隆,龙造寺氏家臣中反对隆信者趁机将其驱逐,龙造寺鑑兼被拥立为新家督,并依附于强大的大友氏。同其曾祖父一样,隆信投靠了蒲池氏。两年后,在旧家臣锅岛直茂劝说下,隆信向蒲池氏当主蒲池鑑盛借兵三百,击败对手,重归领地,并驱逐了家中的反对派。永禄二年(1559),隆信攻陷了少贰氏仅存的势福寺城,少贰氏当主少贰冬尚自尽,少贰氏灭亡,龙造寺氏成为肥前最强大的一族。

  由于龙造寺氏长期与毛利氏串通,平定筑前以后,为了拔除龙造寺氏这根眼中钉,永禄十二年(1569)正月廿二,宗麟发动筑前、筑后、肥前、肥后、丰前、丰后、伊予七国兵力共五万大军,于筑后的高良山扎营,并包围了龙造寺氏的佐嘉城。与此同时,东肥前的神代长良、马场鑑周、八户宗阳、横岳镇恒、小田镇光、姊川惟安等诸豪强纷纷率兵参战。元就见大友军声势浩大,怕失去龙造寺氏这个九州岛的桥头堡,于三月上旬动员了山阳四国的四万人马,从关门海峡出发,渡海登陆九州岛,并亲自在长府布下本阵。同月中旬,在小早川和吉川两家攻陷了长野氏的三岳城后,毛利军开始向博多进军,听到消息的宝满城城主高桥鑑种也再次挑起反旗,呼应毛利军。

  四月初六,隆信率军三千在多伏口与大友军展开激战。交战初期,虽然英勇善战的龙造寺军占尽上风,杀得敌军连连败退,怎奈大友军人多势众,龙造寺军逐渐不支,开始节节后退。无奈之下,隆信率军退回佐嘉城内,准备笼城固守,欲与敌军展开殊死的城池攻防战,大友军则顺势将此城包围。不料,大友家的吉弘鑑理突然在营中得了重病,爱将心切的宗麟只得暂停围攻佐嘉城。四月十五,宗麟在城外营中得到禀报:“毛利军趁吾军与龙造寺交战之机,向领内进攻,望主公早作定夺。”宗麟大惊失色,立刻派人与隆信讲和。隆信此时已是笼中之鸟、瓮中之鳖,自然愉快地接受了和议。大友军随后迅速回师筑前,准备抵抗这只来自中国地区的雄鹰的挑战。

  此时,毛利军正在包围大友家的立花山城,元就将主力全部集中在立花山城附近:小早川隆景布阵于城南的山田,吉川元春布阵于立花山北面的水之手,尅〖也挤烙诔俏鞯南略T昕∈乇赋嵌奈财椋翟凇≡稀〉胤剑庇职才偶ㄊ霞页忌病⑸较亍⒊Γ≡绱ㄊ霞页奸@妗⒚盘铩⑿∪群雷逶诹⒒ㄉ匠侵芪Р挤馈T突姑嗽诙啻π拗吮谡虾褪覆值确烙枋⑴砂惨展诵芄刃胖薄⑾愦ㄗ笪烂盼牢尽∫约氨负蠊饲跗樾啪啊⒍嗪厣骄靡狻“咽亍C缶倘缫徽牌炭拇笸⒒ㄉ匠俏У盟共煌āR虺侵髁⒒ǖ姥┧孀邝氤稣鳎贾鲁侵惺鼐富硬涣ΑN逶鲁跞×妇⑽蘼房赏说氖鼐峭督怠

  五月初五,回师筑前的大友军主力三万余人在博多集结。与此同时,由丰后国人户次玄珊、户次宗杰、田原亲贤、田原亲宏、佐伯惟教、朽纲鑑康、田北鑑重、清田镇忠、吉弘镇信等作为援军,丰前、筑后、肥后国人众也前来会师,宗麟调动了几乎领内所有可动员的兵力,真可谓倾巢而出。

  翌日,大友军开始攻击部署在长尾的毛利军。此后,从初六日至十三日,两军交锋数次,互有胜负。十八日,毛利四万大军渡过多多良川,进军松原。立花道雪、臼杵鑑速、吉弘鑑理率领的大友军一万五千人及丰、筑国人众二万余骑也陈兵以待,由此拉开了多多良滨合战的序幕。

  只听得法螺号声响起,大友军开始组织进攻,部署在前面的长枪队和骑兵部队同时向前推进,毛利家的酋崎、多贺山两队抵挡不住,顿时陷入混乱之中。二将舍命奋战,并不停激励士兵奋勇杀敌,这才挽回颓势,避免毛利军溃散,使战斗进入拉锯状态。毛利军火枪队在己方各部队保护下,向大友军频频射击,弹丸如冰雹般打在敌兵身上,大友军抵挡不住,不断后退。道雪虽见败势,仍沉着冷静,仔细观察战事的变化。突然,他发现小早川隆景所部的左翼防守薄弱,便当机立断,立即命令所部的八百火枪手集中火力向那一方向射击。随后,他拔出佩刀杀向隆景所部,其诸家臣也随主人蜂涌而上。隆景所部猝不及防,在遭到一轮火枪突射后,又受到敌军猛攻,有些吃不消了,开始后退。见突击得手,大友军其余各部也趁机发动总攻。只听得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刀枪声、螺号声、哭喊声混成一团,不时出现人仰马翻的情景。毛利军终于抵挡不住,撤入立花山城,欲依托坚城打持久战,毛利军的撤退标志着多多良滨合战以大友军的胜利而告终。

  合战之后,两军在筑前各地的作战也陷入胶着状态,双方相峙将近五个月。此时已是九月时节,如此大的消耗使得两家都陷入疲惫之中,如何才能打破僵局呢?此时,家中老臣吉冈宗欢拜见宗麟,献计道:“两军相峙已近五月,如此拖延下去,恐于吾军不利,老臣有一计,可使毛利不战自乱。”宗麟听到此处,眼前一亮,忙问道:“老爱卿快快道来。”宗欢附于主公近前耳语几句,宗麟闻听不禁哈哈大笑。

  不久,宗麟从高良山的大营返回丰后,并在府邸召见了流亡大友家多年的大内辉弘。宗麟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辉弘,辉弘双手接过,展开一看,不由得泪眼朦胧,泣不成声。原来,这是一封由幕府将军签发的委任状,任命辉弘为大内氏家督。流亡在外多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如今终于有机会重振家风,怎不让人激动?准备数日后,辉弘在六百名大友兵卒和丰后水军统领 若林镇兴 的百艘战船保护下,从周防国吉敷郡的秋穗浦登陆,向山口城进军。得知主公回来的消息,大内氏的遗臣们纷纷赶来投奔辉弘,这支军队很快膨胀到三千人。十月十二,辉弘率众如下山猛虎一般,势如破竹地夺回了高岭城。另一方面,宗麟又联络出云国尼子氏的流亡家督尼子胜久,请他趁毛利军远征九州岛之机,起兵复国。胜久在名将山中鹿之介拥立下,在接受大友氏援助后,集结了约五千人马,浩浩荡荡杀向月山富田城。与此同时,若林镇兴指挥的大友水军频频出击,多次袭击毛利氏的补给港和水路运输线,对毛利军的补给遭成了巨大威胁,并在一次海战中击杀了毛利氏名将 市川经好。

  大内、尼子的袭扰给准备打持久战的毛利军以巨大震撼,听到领内大乱的消息,元就被惊出一身冷汗,一时间竟不知所措。从惊愕中慢慢恢复过来的元就只得命驻守在立花山城附近的毛利军准备撤退,他思量到自己已是高龄,此次撤兵后恐怕再难有挥军南下、进兵九州的机会了,不由得老泪纵横。雨雪交加之夜,毛利军在营内虚设灯火,以吉川元春殿后,开始分层次从立花山周围的驻地撤退。

  不料,虚设灯火的空营之计早被大友家的忍者得知。是夜,撤退中的毛利军遭到道雪所设伏兵的袭击,尾随其后的大友军也赶了上来。在名岛滨到小仓津之间,毛利军且战且退。其结果是,毛利军在这条十余里的路上留下三千四百多具尸体,仓皇逃回领地。在当晚的战斗中,大友军表现得异常勇猛,仅吉弘镇信所部就讨杀敌人一百多名。

  十一月初九,留守立花山城的毛利军余部在守城将领浦宗胜、桂元澄的带领下开城投降,意气风发的宗麟表现得甚为大度,把两名降将遣返回毛利家,这不知是对老对手的尊敬还是羞辱。

  同月下旬,失去了毛利军呼应,大友氏叛臣高桥鑑种在绝望中开城投降,宗麟没收其领地,将其遣送丰前的小仓。至此,九州岛上的两雄争霸最后以大友氏的胜利而告终。随后,大友军乘势完全平定北九州,大友氏版图也在宗麟执政时期达到了最大,领有丰前、丰后、筑前、筑后、肥前、肥后以及伊予半壁,大友家也同时迎来了最鼎盛的时代。

第二十六回 毁盟约信玄掠骏河  敌北条武田侵相模
且说上杉谦信退兵后,武田信玄着力于“上州攻略”。永禄七年(1564),武田军相继攻陷仓贺野城、安中城、松井田城三城后,逼近箕轮城。翌年,縂社、白井两城被武田军攻破,使得箕轮城孤立无援。永禄九年(1566)九月,武田氏大将内藤昌丰率兵两万攻打箕轮城,一番恶战,长野氏勇将藤井友忠等相继战死,战况对箕轮众极为不利。

  此时,长野业盛大开城门,毅然杀入武田氏勇将马场信房所部阵中,讨杀十八骑而回,信玄惊呼道:“虎父无犬子也!”业盛虽然勇敢,毕竟箕轮城已是孤城一座,最终被武田军攻陷,业盛自尽身亡,年仅十九岁。自此,上野的长野氏灭亡,西上野全境被武田氏控制。

  进入箕轮城后,信玄叹道:“业正尚在,寡人不得踏入箕轮半步!”自信玄开始“上州攻略”,首攻箕轮城至今,已过了九个年头。武田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但损失大量士兵,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大量时间。以武田军之勇、信玄之谋,也不得不费时九年,方可突破长野业正父子的防守,笑傲上野。除上杉谦信外,恐怕也只有长野一族可将信玄阻挡如此之长的时间了。

  信玄在“上州攻略”取得成功后,将下一个目标锁定为昔日盟友——骏河的今川氏。信玄对骏河早已垂涎,桶狭间合战中,今川义元被杀,继任家督的今川氏真乃是纨绔子弟,只知寻欢作乐,缺少义元的今川家已是砧板之肉。信玄召来饭富虎昌商量吞并今川之事,虎昌劝其万万不可,信玄却执意进攻骏河。信玄嫡子武田义信与信玄存有诸多矛盾,并在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中因冒进致使武田信繁、诸角虎定、山本勘助等猛将战死,其少主地位日益不稳。于是,义信来到老师饭富虎昌府邸,商议对策,并提出欲学信玄放逐信虎那样起兵反叛。虎昌对信玄进攻骏河的想法心存不满,他认为吞并今川氏的武田家日后的路并不会好走。谁知,他俩的谈话被虎昌之弟山县昌景听到,忠于信玄的昌景急忙将此事报告给主公。信玄闻听大怒,遂软禁义信于东光寺。虎昌为保护义信担起全部罪责,并于永禄八年(1565)八月切腹谢罪,介错者竟是出卖他的亲弟弟山县昌景(介错:指为切腹自杀者斩首,以让切腹者更快死亡,免除痛苦折磨)。

  同年十一月,信玄不顾家臣反对,让四子武田胜赖娶织田信长养女远山氏为妻,与织田氏结盟。义信妻乃今川氏之女,永禄十年(1567),信玄遣送义信妻返回骏府,从而与今川氏决裂。不久,义信自尽身亡。同年,远山氏产子武田信胜后死去,信长为保持姻亲,为嫡子织田信忠与信玄之女松姬定亲。

  永禄十一年(1568)二月,信玄与德川家康缔结“骏远分割”密约,内容是:德川取远江,武田占骏河,瓜分今川氏领土。相模的北条家新当主北条氏政闻之大怒,立誓要严惩背约奸徒,致使甲、骏、相三国同盟彻底崩溃。氏政与信玄夙敌上杉谦信结盟,准备联合*信玄。退位的北条氏康想出一条毒计,联合今川氏停止对甲斐、信浓的海盐供应,并在边界设兵缉拿盐贩。甲、信都是山区,不靠海,海盐供应一断绝,急得信玄哇哇的。危急时刻,越后的谦信竟派人送来海盐,并传话道:“吾与公战,以刀剑不以盐。”信玄万万想不到老冤家竟然会解自己的燃眉之急,感激道:“谦信真丈夫也。” 

  同年腊月,信玄悍然发兵,直扑骏河。失去义元的今川军不堪一击,武田军大破今川军后,从宇八原出发,直逼今川氏本城骏府。腊月十二,惊慌失措的今川氏真携夫人早川殿逃离骏府,只穿着随身的衣服逃向远江的挂川城。翌年正月十八,北条军四万五千人前往支援挂川城。信玄派山县昌景留守骏府,另派兵一万八千人前往阻击北条援军。两军于萨陲峠相遇,萨陲峠是相模通往骏河的交通要枢,武田军立即于兴津河原布阵。从正月十八至四月二十,两军未正式交锋,对峙了三个多月后,同时撤兵后退。五月初九,在氏政斡旋下,包围挂川城的家康与氏真达成和睦。十五日,挂川城无血开城。两日后,北条军护送氏真进入蒲原城,德川军则进入挂川城,东海道名门今川氏灭亡。

  九月初十,信玄主动进攻北条氏,围攻北条氏邦驻守的钵形城,并南下包围了北条氏照驻守的泷山城(今八王子市)。但泷山城城池坚固,难以攻克,信玄便撤围,转而率兵由相模川航海到小田原城。十月初一,武田军到达小田原城外,放火焚烧城下町,并围攻小田原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