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纨绔王爷-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佶听了高俅的话,陷入了沉思。
蔡攸大喊了一声,“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第111章连升三级()
高俅冷眼看着蔡攸,冷冷地问:“蔡大人,有何不可?”
蔡攸斜了林冲一眼,对高俅说:“高太尉,官职是朝廷名器,自我朝开国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能一下从一个正四品的左卫大将军连升三级升为从二品的兵部尚书,这样轻易升官置朝廷的脸面于何地?”
高俅嘿嘿冷笑了一下,“蔡大人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对了,我想起来了蔡大人现在是龙图阁学士、淮康军节度使,正好是正三品,升从二品是名正言顺,要不然这趟差事就请蔡大人辛苦一趟,怎么样?”
“你!你!你!”蔡攸气得连续说了几个“你”字,最后说了句,“你荒唐,国家大事,你怎么能如此儿戏?刚才我不是说了吗,我不能去”
高俅哼了一声,大义凛然地说:“蔡大人还知道我们现在说的是国家大事,老夫以为正因为这件事是国家大事,而且形势危急,才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既然你蔡大人不愿意去,”
说到这里,他扭脸看了林冲一眼,继续说道:“那就只好让林大人去了,可是要林大人去却不授予合适的官职,让林大人如何统率那些骄兵悍匪?如何能平定内乱,内乱不平,国家如何能安宁?”
赵佶摆了摆手,“好啦,好啦,你们俩个不要吵了。”点手指了指童贯,问“童贯,你说说你的看法。”
童贯也觉得这么让林冲一下从正四品升到从二品多少有些过分,可是他认为林冲是自己的人,如果林冲能升到从二品的官,自己这一派的实力就增强了。
所以,他拱了拱手道:“老臣赞同高太尉所议。”
赵佶捋了捋胡须,沉吟了片刻,看了看林冲,又看了看蔡攸,“蔡攸,拟旨吧,封林冲为河东征剿大都督,领兵部尚书衔,钦差大臣”
蔡攸看着赵佶,眼神有劝阻之意,赵佶淡淡地笑了笑,“朕还没说完呢,你以监军副使之职和林冲一同去剿匪。”
蔡攸怔了一下,他万万没想到赵佶会让自己跟着林冲去剿匪,而且只是个监军副使。
他还要再说,赵佶向他使了个眼色,不让他说话。
蔡攸只得去拟旨,林冲跪在地上谢了恩,却并没起来。
赵佶看着他问:“林冲,你还有什么事呀?”
林冲一拱手,“臣斗胆请皇上再下三道旨让为臣带走。”
“哪三道旨呀?”
“第一道旨意是给所有愿意受招安之人赦书,赦免了他们作乱之罪;第二道和第三道旨意,请皇上封曾头市的曾弄和他的五个儿子,还有宋江、卢俊义两人相应的官职,另外,对其它的受招安的人也赏赐些东西,以安其心。”
赵佶想了想,点了点头,又让蔡攸似了三道旨。
第一道旨意是赦书,赦免所有受招安之人的作乱之罪;
第二道旨意:封曾弄为步军观察使,曾家五子封为正七品的员外郎,辖下所部统归河东征剿大都督调遣。
第三道旨意:封宋江为步军观察使,卢俊义为观察副使,余下头领各有赏了些御酒,金银牌面,红绿锦段,表里之物,辖下所部统归河东征剿大都督调遣。
同时让高俅从禁军调二百锦衣校尉,再调了五百民夫和林冲、蔡攸一起去。
蔡攸把所有的四道旨意写好了,赵佶叫来掌印太监拿来玉玺用了玺,太监把那四道旨意交给了林冲。
林冲又谢了恩,这才和高俅和童贯从宫里退了出来。
两人刚出宫门,童贯拱了拱手,“林大人年纪轻轻就当上从二品的高官,老夫恭喜了。”
高俅也拱手贺喜。
林冲当然知道高俅和童贯两人让自己升官各自的心思,不过他还是非常客气地向两人分别鞠躬致意,“林冲能得此官,实在是两位大人的提携、栽培所致,林冲在此多谢了。”
三个人又各自客套了一番,拱手作别,各自回到自己的府里。
贞娘等人听说林冲连升三级成了从二品的大官,都满心欢喜。
夏婉秋吩咐茗烟让人在院子里扎了四座喜棚,上面结彩悬花,下面陈设笙箫鼓乐,又吩咐人去采买海味,酒肉,乾食等物,大摆流水筵宴,宴请街坊四邻和上门贺喜的官绅亲友。
林府一连热闹了三天,直到第三天晚上,贞娘特意让夏婉秋在后院里又摆了一桌酒,三个妻妾陪着林冲喝酒,边喝边唠家常。
一家人正欢欢喜喜地说着话儿,紫薇从外面走进来,走到林冲的身边,一脸喜色地说:“爷,家里来客人了,你还不出去接一接。”
林冲扭过脸问:用开玩笑的语气问:“什么样的贵客好大的谱儿,还得本大都督亲自去接?”
“爷去看看就知道了。”
“非得我去吗?”
紫薇笑着说:“不仅爷得去,大奶奶,二姨娘,三姨娘也得去,尤其是二姨娘,这位贵客可是二姨娘大大的恩人呢。”
李师师问:“不会是那位替我在绕凤楼受委屈的李姑娘吧?”
紫薇抿着嘴点点头,“还是二姨娘聪明,正是那位李香云李姑娘,刚刚从西京回来的,是皇城司的人给送来的。”
张贞娘和夏婉秋也知道李香云换李师师的事,而且前几天也听林冲说了,皇上把李香云赏给林冲的事,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林冲带着三个妻妾从后院出来,见两个皇城司的锦衣校尉护着李香云站在院子里。
那李香云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如同一朵盛开的花,几个女子暗暗惊叹她的不凡美色。
李香云见了林冲和三个妻妾来了,忙上前躬身施礼。
张贞娘和夏婉秋一见,同时愣住了,看了看李香云,又看了看李师师,两人对视了一下。
张贞娘上前挽着李香云的手又仔细地端详了一番,笑着对夏婉秋说:“三妹妹,以前我就听三妹妹说李姑娘长得和三妹妹一模一样,我还不信,今天看了真人,真是信了,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像的两个人呢。”
夏婉秋提醒道:“大姐,天气热,别让李姑娘在院子里站着,咱们屋说话儿吧。”
三个女人陪着李香云往后院走。
林冲吩咐茗烟给两个皇城司的锦衣校尉各拿了一百两银子,两人推辞了一下接了银子,走了。
林冲又回了后院,见紫薇已经给李香云添了把椅子,请李香云和张贞娘等三人坐在一张桌子上。
李香云是个晓事的人,当然看得出来这张桌子坐的都是林冲的妻妾,所以,站着推辞不肯坐。
张贞娘等人劝,她还是不肯坐。
林冲向李香云招了招手,“来来来,你坐到我身边来。”
三个女人又劝,李香云这才坐在林冲身边,李师师让紫薇添了套新餐具,亲自把筷子双手递给李香云,然后又亲自给李香云斟了杯酒,自己也倒了一杯,双手端起来,“姑娘舍身相救之恩师师一直想报,只是没有机会,这次姑娘来了,请受师师一谢。”
李香云端起来,“二姨娘客气了,恩公几次救我性命,大恩难报,能舍身相救,是香云的福气。”
夏婉秋笑着打趣道:“这马上都要是一家人了,还‘恩公、恩公’的,李姑娘得改改称呼了,跟着我们叫爷就是了。”
李香云脸一红羞涩地低下头。
张贞娘见状,嗔了夏婉秋一眼,说:“三妹妹,李姑娘刚进家里来,有些事还不适应,你就不要逼她了,等把喜事办了再改不迟。来来来,李姑娘,吃菜吃菜。”说着,给李香云夹了菜。
李香云点起来,落落大方地说:“三位太太,香云出身寒微,不敢有非份之想,只想着几位太太能收留我在府里当个丫头使就知足了。”
几个女人听她这么说,都怔了一下,相互看了看。
她们本以为,李香云进府来就要当林冲的小妾,可是现在听她的意思,似乎是并不想愿意,只想当个丫头。
夏婉秋脑子转得很快,像是突然想起一件事,问林冲:“爷,你这次去梁山要带哪个去服侍你呀?我看不如就叫李姑娘陪着爷去吧。”
林冲摇了摇头,“我这次去梁山比上次在危险三倍不止,她是个女儿家的,不方便去,就让她留在家里就行了。”
站在林冲身后的紫薇说:“爷,我是不怕危险,还是我去吧。”
紫薇的一声爷,张贞娘、李师师、夏婉秋三个都愣了一下。
在林府里的称呼大有讲究,张贞娘是首妻,所以称“官人”,李师师和夏婉秋两个妾称“爷”,其它的丫头、仆役都称“老爷”。
现在紫薇突然称林冲为“爷”,三个女子都有些吃惊,紫薇也意识到自己称错了,窘得满脸通红,低着头搓着衣角,不再敢说话。
林冲回头看了她一眼,笑了笑,伸手拉起她的手,对着三个妻妾说道:“有件事跟你们三个说一下,我打算把紫薇收到房里做个我的第三房妾,喜事嘛,明天就办,你们三个准备一下。”
三个女人正叽叽喳喳地商量着明天怎么办喜事。
张贞娘的丫头锦儿从外边走进来,在张贞娘耳边小声地说了几句话。
张贞娘一下笑了,“今天晚上是怎么了,来了一个,又来了一个。”
众人听了,都看着她,林冲问:“又谁来了?”
张贞娘站了起来,对林冲说:“官人,这可是位贵客,你得和我一起去迎接。”
林冲奇怪地问:“到底是谁呀?这么大的谱儿?还得咱们俩一起去接?”
第112章贵客上门()
张贞娘抿嘴一笑,“邓国公主。”
林冲一惊:“小五哥儿?”
张贞娘点了点头。
李师师问,“大姐,我们是不是也一起去迎接呀?”
张贞娘摆了摆手,“公主是金枝玉叶,好多繁文缛节呢,官人和我去见一下就行了,你们就不要去了。”
李师师和夏婉秋点点头。
林冲和张贞娘走到前院客厅,见客厅中中央背对着门站着一个身着一身牙白色长衫,束着锦带,手握着一柄描金小扇的书生模样的人,旁边站着两个小厮模样的人。
虽说这三人都着男装,可是看得出来她们都是女孩儿家,尤其是那书生,虽说是背对着门,林冲和张贞娘还是看得出来她就是邓国公主赵幼悟。
因为赵幼悟是公主,所以,林冲两人大礼参拜,“臣林冲,臣妾张贞娘拜见公主殿下。”
赵幼悟连忙转过身,扶起二人,“你们俩这是干什么呀,我之所以着便装来,就是不想搞那些繁文缛节,你看看你们,你们俩个一个是我的师父,一个是我的师娘,给我行这样的大礼,让我如何受得。”
张贞娘说:“公主,您是皇家金枝玉叶,这大礼是不能免的。
赵幼悟拱了拱手,“行了行了,我算还礼了。”
旁边的一个小厮模样的人轻轻地咳漱了一下,示意赵幼悟要保持皇家的尊贵。
赵幼悟正了正色,打着官腔说道:“本宫听说林大人荣升从二品的兵部尚书,特来贺喜。”
赵幼悟虽是一身男装,可是她是花季少女,怎么也掩饰不住面如敷粉、眉似春山、眼如秋水的女儿态。
她打着官腔的样子非常得可能,林冲见她这个样子不由得嘴角一歪,差点儿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赵幼悟乌漆漆的眼珠子眼了他一眼,对那两个小厮模样的人说:“本宫要和林大人商量些事情,你们俩先出去吧。”
两人躬身施了一礼,出去了。
赵幼悟这才放下脸色,笑嘻嘻地说:“这是我母后派的两个宫女来监视我的,坐呀,坐呀,别站着说话。”
林冲和张贞娘两人坐下,赵幼悟在他们夫妻对面坐下。
林冲问:“你这是从西京来的?”
“是啊,我在西京听说你升了大官,要带兵去剿匪,这不,就赶来了,我要和你一起去剿匪。”
“这怎么行,这次去剿匪情况非常复杂、危险,你是金枝玉叶,一旦有什么闪失,我有几个脑袋赔你呀。”
赵幼悟白了林冲一眼,“哟哟哟,到底是当了大官儿,说话的语气都不一样了,哪个让你赔脑袋了,上阵杀敌,或死或伤各安天命”
张贞娘吓得拍拍脑袋,“小五儿,啊,不,公主呀,这上阵杀敌的事真不是我们女儿家该干的事,我看你还是不要去了。”
赵幼悟脸一绷,“不,我非去不可,我今天晚上来是跟师父打个招呼,我明天就进宫跟皇上说这事儿。”
林冲摊了摊手,“行呀,你要是能说服皇上让你去,你就去,不过,有句话咱们可说好了,你要是去了必须时刻在我身边,不许乱跑!”
“为什么?我去是杀敌剿匪的,难道做你的侍卫?”
林冲苦着脸说:“我的小姑奶奶,我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叫您当我的侍卫,是我给你当侍卫,好吗?”
赵幼悟嘻嘻一笑,怪声怪气地说:“不用了,本宫的武艺可是传自师父你,师父你可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出身,您教出来的徒弟应该不会太差的,对吧?”
两人正说着话儿,锦儿走进来,躬身施礼,“大奶奶,二姨娘叫你过去看看如何安排李姑娘的住处。”
张贞娘皱皱眉头,“这事儿让三姨娘安排就是了,怎么还来问我?”
“三姨娘说,这事不敢做主,还是要您去。”
张贞娘只得站起来,向赵幼悟略欠了欠身,“公主稍坐,我去看看。”
赵幼悟点了点头。
张贞娘一走,不知为什么,张贞娘一下局促了起来,脸又热又红,小心脏砰砰直跳,不敢看林冲。
林冲奇怪地看着她,“小五哥儿,你这是怎么了?”
赵幼悟忙摆摆手,“没什么,”岔开话题,问:“刚才说的李姑娘是什么人呀?”
林冲就把李香云的事情简单地跟赵幼悟说了一遍。
赵幼悟冷哼了一声,“我说你春光满面的,原来不止是升了大官,又白捡了个美人儿。”
林冲白了她一眼,“你乱讲什么,什么白捡了个美人,只不过是我想把她从绕凤楼救出来而已,人家舍身救我的小妾出来,我怎么能让人家在里边受委屈,对外说是向皇上要了做妾,实际上是养在家里,到时候遇到个好人家,就给嫁出去。”
赵幼悟撇撇嘴,哼了一声,“你刚才说她和你的大妾李师师长得很像,那个李师师我可是见过的,一等一的大美人,和她长得像,也定然是个美人,你舍得嫁出去?”
林冲学着赵幼悟的样子也撇撇嘴,哼了一声,“你们女人是不是觉得我们男人都是见一个爱一个呀?”
“不是吗?你瞅瞅你,才多大年纪呀,就一妻两妾,还说不见一个爱一个?”
林冲长叹了一声,“我还以为你是个懂我的,没想到也这么想我。”
赵幼悟一听林冲这话,似乎别有深意,脸颊马上飞起了两抹红晕,甜甜地看了林冲一眼,一脸难以掩饰的柔情蜜意,“怎么,我说错了吗?”
“当然说错了,让你说得我跟个登徒子似的。”
赵幼悟本来有一肚子的话要跟林冲说,可是见了林冲,紧张得一时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她站了起来,“夜深了,我得走了。”
林冲也站起来,“我送你。”
赵幼悟听说林冲要送自己,心里一下涌出一股暖流,抬着看了他一眼,口不对心地说:“不用你送。”
“要送的,要送的,你是公主,来我的府里,我怎么能不送送呢?”向外喊了一声,“来人呐。”
茗烟候在外面,听林冲叫,快步跑进来,“爷,有什么吩咐。”
“去把我给公主买的狐领披风拿来,再给我备一匹马,我要送送公主。”
茗烟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林冲陪着赵幼悟往外走。
赵幼悟笑着说:“你这人可真有意思,这大夏天的送人家狐领披风,你是要热死我还是怎么着?”
林冲笑,“我哪敢呀,我从梁山回来时经过海州的一家皮货铺,见他家的狐领披风做得漂亮精致,就给我的女人每人都买了一件,你是我我的弟子,也给你买了一件,算是一份心意吧。现在用不着,等着过些天,天冷了,不一样可以用吗?”
赵幼悟调皮地施了个万福礼,“那就多谢林大人替自己的妻妾买礼物,还想着我了。”
茗烟拿着一个包袱,牵着一匹马出来,外面那两个小厮打扮的人也牵着三匹马出来。
两个人扶着赵幼悟上了马。
茗烟问:“爷,你去送公主,用不用派几个人一起呀?”
林冲翻身上了马,“不用了,我一个人去就行了。”看了赵幼悟一眼,“走吧。”
四个人骑着马得得得地走了,林冲和赵幼悟在前面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