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纨绔王爷-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看着林冲描描点点,几笔就画出一个头像出来,拿过去让林冲看。
林冲看了一眼,问一旁一直冷着脸的紫薇,“紫薇呀,你看香云姑娘画得像吗?”
紫薇大略地看了几眼,还别说,李香云画得还真像,不由得顺嘴问:“李姑娘怎么人像画得这么好呀?”
李香云听她这么问,不由得心中暗喜,紫薇的这个问话正好问到她的话口了。
她盈盈一笑,“我一直想见一下皇上,给皇上画一幅像供在家里,可是呀,我就是没福,一直没能一睹圣颜,上次,我本以为可以借恩公之力见到,没成想”
紫薇撇撇嘴,“李姑娘,皇上是什么人都能见的吗,是那样的话就不是皇上了。”
李香云笑,问林冲:“恩公以前见过皇上吗?”
林冲摇头,“我也一次没见过,上次我以为能见一面,可是没能见成。”
李香云一脸的遗憾。
正这时,外面有女子的叫声,“林大人在哪个屋我呢?”
紫薇一听,放下筷子,迎了出去,见两个女孩儿般的戎装武士,却从来没见过,说道:“我们爷在这个屋儿呢,你们是谁呀?”
一个人说:“我们是邓国公主的侍卫,公主说天热了,给林冲大人送几个夏衣来。”
紫薇听说是公主的人就带着两人进去。
林冲一看,正是前次见到的赵幼悟的那两个男装女侍卫。
两人女侍卫又把赵幼悟的话说了一遍,放下装着几件夏衣的包袱,转身要走,被林冲叫住了,“你们俩先别走。”转脸看了紫薇一眼,“去拿四十两银子来。”
紫薇进了里屋拿出两锭二十两的银元宝交给两个女侍卫。
两个女侍卫慌忙推辞,林冲硬让她们收下,她们也就收下了。
李香云用眼示意了林冲一眼,林冲马上明白她的意思,就笑着对两个女侍卫说:“你们俩个来的正好,我们刚才还在说皇上长得什么模样,你们俩一定是见过皇上的,跟我们说说皇上和得什么模样呀?”
按宫里的规矩,这些宫人是不能对外说皇上的模样的,可是刚才林冲赏了她们每人二十两银子,是她们半年的薪俸。
所谓,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
两人见林冲这么问了,就把宋徽宗赵佶的模样大致说了一下:细皮嫩肉、五官清秀,圆脸小鼻子、小嘴巴,眉间印堂处左侧有一颗红痣。
旁边的李香云边听她们的描述边画,不一会儿的工夫就画出一个头像来,递给两个女侍卫看,“是不是这样的呀?”
两个女侍卫仔细地看了看,有七八分的像,可是细节部分还有些不像,一个女侍卫指着人像说:“这眉毛再长一点,眼睛再弯一点,脸再小一点。”
李香云三笔两笔的就又画了一张,又问她们这回像不像。
两人看了,笑着说:“嗯,这就十分像了。对了,我们这可是犯的规矩了,宫里有规矩,不准向外人说宫里人的样貌,你们不要向外说出去呀。”
林冲忙点头,“放心,我们不会说出去的。”
两个女侍卫拜辞而去。
她们一走,紫薇欣喜地打开包袱,眼看着天热了,紫薇这几天正打算去街上给林冲买几件夏装,没想到有人给送来了。
打开后,见里面的衣服都是上等的好料子做的,就让林冲脱下衣服试穿。
李香云把刚刚画好的那幅人像小心地收起来,站起身对林冲说:“恩公,我还有事,先走了。”转身出了门。
林冲刚要出去送,被紫薇拉了回来,“送什么送,三天两头的来,这儿都快成她家了,不用送。”
林冲只得作罢,向门外喊,“香云呀,常来呀。”
外面并没有应声,应该是李香云已经下楼走了。
紫薇边替林冲试衣服边随口嘟囔了一句,“这个人真怪,闲着没事儿画皇上的像,不知要干什么。”
林冲听了她这话,也觉得李香云刚才的行径的确是有些怪异。
第65章血海深仇()
赵佶在东京时,曾几次在张迪的引领之下,以大商人赵乙的身份去勾栏院里玩粉头。
民间那些技艺超群,什么花样儿都可做,又极会讨男人欢心的粉头和这些出自大户人家,从小就规规矩矩的嫔妃们大不一样。
这几天,赵佶心情烦闷,总想出去逛逛。
张迪怕出去有危险,苦苦相劝,并安排从东宫带来的几个美艳的嫔妃轮番侍候赵佶。
可是赵佶是个贪玩,喜欢新鲜气儿的人,这几个嫔妃虽说美艳终究是不知玩了多少次了,对赵佶来说已经没什么兴趣了,
有一次,他在床上竟然不能“行事”,下面的那个妃子不由得笑了一下。
赵佶大怒,让张迪把这个嫔妃投进井里了事。
自那次以后,也不知怎么回事,老赵的“家伙”就不行了。
张迪找了几个太医弄了几个方子调理,也没什么效果,气得赵佶把几个太监全找了借口给杀了(主要是怕他们把皇上不能行事的事儿传扬出去,丢丑)。
这个病是老赵家的家族遗传病,后来的南宋的首位皇帝宋高宗赵构也是因为这个病,连一个儿子也没生出来。
赵佶并不懂什么家族遗传病的事,他把自己的这个病归结为“审美疲劳”,想出去试试新鲜的野味,说不定自己的病就好了。
这一天,他不知道怎么的一下想起了李师师,已经几次听人说这个李师师长得倾国倾城,国色天香的一个大大的美人儿。
赵佶要张迪带自己去绕凤楼会会李师师。
这座绕凤楼表面上是一家酒楼,其实是皇城司(类似秘密警察机构)的一个秘密据点,主要是想通过来这些酒楼暗中查访那些来此寻欢作乐官员的言行。
因为是皇城司所管,里面的掌柜的、小伙计都是皇城司的人,可谓是守卫森严,相对安全一些。
张迪知道赵佶是个很任性的人,总这么拘束着他,怕他弄出什么事情来,他毕竟是皇上,要是弄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来,最后倒霉的一定是他。
所以,张迪也就同意了,两人又扮成主仆模样,赵佶还是一身大商人的打扮,张迪是一身老家院的打扮,又叫了大内四个最顶尖的侍卫,身藏利刃跟着。
六个人从秘道里又偷偷地溜了出来,向绕凤楼走去。
走到那个彩色瓦肆,赵佶又看见一群人举着钱要往里挤,一下又想起了那个美艳的舞娘,不觉一时心痒,给身边的张迪使了个眼色。
张迪见那边人多眼杂,怕出了乱子,小声地苦劝赵佶,要他去绕凤楼,说那里安全些。
赵佶这个人一向任性,这些天憋了一肚子的闷气,现在想去看看那个绝色的舞娘,张迪竟然不同意。
他一怒,自己迈步向前就走。
张迪慌了,马上拉住赵佶让他先等一下,自己走上前,又找到那个管事儿的,经了他几颗金瓜子,让他像上次那样安排他们一行人从后面的小门进去,坐在包厢里。
这一回可能是进来早了,舞台上并没有李香云在跳舞,而是几个小孩子扮成小猴子模样在耍猴戏热场。
下面的观众都是来看李香云跳舞的,并没有几个人在看台上的猴戏,有的在下面说笑,有的进进出出找朋友。
也有人刚刚进场找位子,还有几个年轻的女孩子拿着一个漂亮的小篮子在观众中来来回回地在兜售瓜子、点心等物。
李香云正在后台候场。
她闭着眼睛躺在一把竹椅上闭目养神,她的一个随身丫头在后面轻轻地给她捶着肩膀。
正这时,李香云的另一个随身丫头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走进来,在李香云的耳边说了几句什么。
李香云一下从椅子上坐了起来,大瞪着两只眼睛,厉声问:“你没有看错?”
小丫头摇摇头,“那画像我已经按姑娘说的记了几百遍,绝对不会有错。”
李香云暗想:他一个皇帝怎么跑到这种地方来了?
想到这里,她站了起来,走了出去,在舞台一侧的幔布后面按着那个小丫头所指向对面的一个包厢里望去。
果然,看见对面的包厢里坐着一个人细皮嫩肉、五官清秀,圆脸小鼻子、小嘴巴,眉间印堂处左侧有一颗红痣,和那天那两个宫女侍卫说的一模一样。
李香云的真实身份是叛将李筠的后代,当时禁军去李家抓他们全家时,她的曾祖父正好被奶娘带到乡下居住,当时孩子才三岁,也未入籍,所以,禁军并不知道还有李家还有他这么个人。
自从李家出了事之后,奶娘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养在家里,后来年纪大了,托付给了李筠的一个多年挚友。
这个人也是后周将领,因看不惯当年赵匡胤夺了柴家天下,就辞了官隐藏在民间,并一直把孩子当成亲儿看待。
又过了几十年,到了李香云这一代,她父亲找人教她跳舞唱歌,读书写字,并亲自教她习学武艺。
等李香云长到十八岁,她父亲把李家多少年前血海深仇讲给李香云听了,要她去东京替全家报血海深仇。
就这样李香云带着四个从小在一起长大,同习武艺的随身小丫头来到东京寻找刺杀赵佶。
她们夜里去了皇宫几次,都因为皇宫地方太大,路线复杂,房屋众多,加上戒备森严而没有刺杀成功。
后来,有一次元霄节,赵佶出宫与民同乐。
李香云听到消息,就带着这四个小丫头去行刺,可是她们还没等走到皇帝的仪仗队前,就因为行迹可疑让潜伏在四周的皇城司的人给发现了。
四个小丫头掩护着李香云逃跑,两个被抓了。
皇城司的人对这两个小丫头严刑拷打,一个直到被打死也一个字没吐,另一个只说了自己是李筠来报仇的,就因为伤势过重死了。
皇城司的人因此知道了李筠的后人来报仇的事,可是他们找遍了东京的大街小巷,因为李香云三人藏在一家勾栏院里,皇城司的人没想到她们会藏在那里,也就没可到她们的行迹。
她们侥幸得以逃脱,之后三人一直在勾栏、瓦肆等地以跳舞唱歌为生,谨言慎行,轻易不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这次,李香云又打听到说赵佶来了西京,她就带着两个随身的丫头追来西京,想找个机会杀了赵佶报家仇。
上次,她跟着林冲去皇宫,因为知道进宫要被搜身,所以,没敢在身上带武器,只是带了一根绳子,想着一见到赵佶就冲上去,用绳子勒死他。
没想到,没能见到赵佶。
李香云知道跟着林冲是最有可能有机会接近赵佶的,因为林冲跟公主是好朋友,而且他的一个小妾被皇上抓走了。
所以,她就想着跟在林冲身边,找机会干掉赵佶,以报李家的血海深仇。
可是,没想到,这个赵佶不知死活,竟然会便装来这种地方看热闹。
这个机会,对李香云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可以说是天赐良机。
满腔的仇恨把李香云激得心脏砰砰直跳。
她刚要冲出去,她身边的那个小丫头一把位住了她,指了指赵佶身后的四个大汉,小声地提醒道:“小姐,那四个大汉应该是皇帝老儿的贴身侍卫,功夫一定非常了得,不可莽撞行事。”
她们三个人虽说都习学了武功,但毕竟是女儿家,气力不够,只凭她们三个想打败四个大内高手,是不可能的。
这一点,李香云非常清楚。
李香云皱着眉头想办法。
那个小丫头突然小声地说:“小姐,要不这样,我和平儿扮成卖货的女儿家去吸引那四个侍卫,等把那四个侍卫吸引走了,你再去寻机杀那个皇帝老儿。”
这个计划非常得冒险,一旦有失,她们俩个的小命就没了。
李香云本来不想让她们这两个亲如姐妹的人去冒险,可是现在这个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错过了恐怕以后就再没有这个机会了。
她点了点头,“好,那就这样吧,记住,一定要千万小心,实在不行就跑,不可恋战。”
那女孩子点了点头,回去和那个平儿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平儿同意了。
于是,三个人各换了衣服,从后面拿了一个篮子装了些瓜子、果品、小点心,怀里都揣了柄短刀,扮成售货女儿家的模样出了后台。
因为后台是几个班子的人一起表演,人多眼杂,也没有什么人注意到她们三个。
三个女孩子两个在前,李香云在后提着篮子在观众席里四处叫卖,慢慢地向包厢那边靠近。
赵佶正百无聊赖地向台上看着,等着那个跳舞的绝色舞娘出来跳舞,张迪和四个侍卫却一直无心看表演,紧张地四下查看着。
突然看见两个卖货的女孩子提着篮子走过来,要他们买货。
一个侍卫赶她们走,可是她们却说什么也不走,非要那个侍卫买。
这个侍卫和两个女孩子缠纠在一起,平儿故意把篮子往地上一扔,篮子里的果口、瓜子、小点心撒了一地。
平儿尖叫着扑了上去,非要那个侍卫赔,另一个女孩子也不依不饶地上前扯着那个侍卫的衣服和他理论,要他赔。
赵佶在一旁被他们闹得烦了,看了张迪一眼。
张迪没办法,只得掏出几钱碎银子走过去,想打发两个女孩子离开,可是他刚走过去,还没等说话。
平儿不知怎么的一伸手探到那个侍卫的腰上,摸到了一把匕首,她一下把匕首给拔了出去,对着这个侍卫的胸口就是一刀。
这个侍卫虽说武艺高强,可是他并没想到这个女孩子会刺他,毫无防备,又因为两人的距离太近。
平儿这一刀竟然刺中了那个侍卫,侍卫“啊”的叫了一声,血喷了出来。
现场见杀了人,顿时大乱,包厢的一些看客纷纷逃窜。
平儿和另外一个女孩子转身就跑,混在人群当中,另三个侍卫纵身去追。
李香云见此情景。掏出她表演用的面纱把脸给蒙上了,拔出身上的短刀向赵佶冲了过去。
第66章行刺皇帝()
坐在椅子上的赵佶见一个蒙面女孩子拿着一柄短刀向自己冲过来,吓得“啊”的叫了一声,连叫“护驾”,他本想站起来逃走,可是两腿早吓软了,站不起来。
李香云一听他喊“护驾”两个字,一下确定了他真的是当今皇上赵佶,高叫了一声,“昏君,你拿命来!”
就在李香云的那柄短刀的刀尖离赵佶还有不到两尺的距离,一条身影一下冲了过来挡在赵佶和李香云之间,这个人正是张迪。
李香云的那柄刀深深地扎在张迪的肩膀,张迪并没有倒下,而是拼命一下扑到李香云身上,死死地抱住李香云,对身后的赵佶大喊:“皇上快走!”
那三个侍卫见有人在这里向赵佶行刺,也不再去追那两个小丫头,返回身向李香云这边杀了过来。
李香云把张迪往外狠狠一推,拔出刀又要去刺赵佶,一个侍卫冲了过来,一刀向她砍来,另两个侍卫一边一个拉起赵佶就往外走。
整个瓦肆里早就乱成了一锅粥,人挤人,人撞人,两个侍卫冲了半天也没冲出去多远,一个侍卫火了,挥刀去那些挡着他们去路的人一阵的狂砍,几个没有来得及躲避的人被砍翻在地。
不过,还是马上闪出了一条路,两个侍卫架着赵佶往外冲,边冲边砍人,终于杀出一条血路。
李香云见赵佶走了,扔下那个和自己纠缠的侍卫,向赵佶他们三个追了过去,那个侍卫在后面紧追不舍。
眼见着李香云又要追上赵佶等人,这个侍卫身子一纵,在半空中翻了个筋斗,一下跳到李香云前面,挥手一刀。
李香云正在追赵佶,没想到这个人从天而降,见那刀向自己斩来,伸刀去格,没想到侍卫这一刀是虚的,半途中一收改了路径向李香云的左胳膊斩去。
李香云一侧身本想躲过这一刀,可是那个侍卫的刀太快了,没有完全躲过去,刀尖正划在她的小臂上。
李香云“啊”的叫了一声。
平儿和那个女孩子见李香云受伤了,冲过来把那个侍卫拦住,边和那个侍卫缠斗边向李香云喊,“小姐,快走!”
此时的李香云已经浑身是血,左小臂上还不断地往外流血,没办法她只好往外跑。
那个侍卫见李香云要跑,他知道李香云是首犯,扔在两个小丫头向李香云追来,那两个小丫头在后面紧紧地追着。
那侍卫恼了,回手一把把一个小丫头砍翻在地,又一刀向平儿砍去。
平儿用刀一迎,“当”的一声,她手中的那柄短刀就给震飞了。
那侍卫并不理平儿,转身又去追李香云。
没了武器的平儿并没有逃走,而是身子一纵一下抱住那个侍卫的大腿,死死地抱着,嘴里大喊,“小姐,快跑!”
那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