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烽·烟-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唐继尧这么做,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从三天前,直到昨晚午夜时分结束,那一段时间里发生的一切,已经足以使得这些将校,明白自己的处境,确定自己的忠诚了;而且那一段时间内,他们也真的将自己的忠诚,最大程度的表现出来了。

    三天的时间,是恐怖弥漫的三天。

    昆明成了堡垒,足足三个混成旅的卫戍,将昆明保护在铁壁之内,一只鸟也飞不进来的同时,一只鸟也飞不出去。

    云南省内,各处的大营、警备、驻防地区,无一不流血的,无一可以真正“作壁上观”的。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昆明不声不响的成为堡垒之后的第一个清晨,由雷彪、龙云等人三十余人组成的特别军官团,各自携带不同的由唐继尧亲笔书写的决议命令,以及由昆明禁卫师抽调出来的卫队,分别奔赴全省境内各处大营,传达亦或是执行唐继尧在二十分钟内便书写好的“决议”。

    这是一次恐怖的行动,再没有任何预兆的前提下,三天时间,整个滇军可以说是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旅以上包括旅一级军官,便有一人上吊自尽,两人对射死于同一个营房内,还有一人投河,一人神秘失踪,一人被捕。

    团一级军官有七人死于各自的公署办公室,一人死在家里的卧室,而且其身边的了另一具尸体便是他的夫人。

    营、连一级军官有两人神秘失踪,还有一人连带自己的家人四人在内,五口人饮毒同赴黄泉。

    这是震惊整个滇军、整个云南的;三天的时间,使得滇军的军官人人自危,整个滇军上下,无人不感到恐惧!

    可是唐继尧对此的态度,竟然只有这样四个字的指示——“无甚足惊”。

    什么叫“无甚足惊”?就是说所发生的这一系列的事情,不足以使人大惊小怪!而且就在刚刚的会议上,就在这群将校刚刚到齐的时候,唐继尧还对他们说了这样一番话。

    唐继尧说:“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只是平常事罢了。各位都是我滇军的架海金梁,更是国家的核心战力支柱。咱们都是上过战场的人,生死对于军人来说,是最不值得一提的,所以大家没有必要为了不值一提的事情,而苦恼了自己,当然了,也苦恼了他人。虽然于公来说,咱们是上下级的关系,但是,谁都知道,滇军中,除了军规之外,还有兄弟,咱们都是在战场上一起浴血奋战的人,咱们大家都是兄弟啊。”

    这一番话,使得在场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明白了唐继尧的真实想法,虽然这是唐继尧故意为之的,他想要的就是这样个效果,果不其然,当他看到了众人脸面上流露出的心内感觉时。

    他又接着说出了下面的一番话,唐继尧说:“既然咱们是兄弟,是生死兄弟,而我可能比在场的多数人,年纪要大,所以我也就自诩一声兄长了;接着说,既然都是兄弟,是生死兄弟,那么,要是生死兄弟想要出卖你那?而且有些已经行动起来了,这要怎么办?为兄不是一个冷漠残酷的人,可是没有办法,有些事,我必须要这么做,蔡将军还在京,在危难中,现在的形势我想我不必多说,你们也都知道,可也正是这样,所以之前一些我不愿做的事情,亦或是我根本不会去做的事,现在,我却必须要做了,我的话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各位弟兄,不管我唐继尧如何,对或错,弟兄们只要还是滇军,还是我或是蔡将军的兄弟,还是他的兵,是我唐继尧的兵,那就请你们谅解我吧。不要让我在做为难之事了。”

    这是唐继尧最后的一番讲话,说完了,他正襟危坐起来,不在说话,但是从他表现中也看得出,他并不想得到任何回应。果不其然,这五十余将校也都是明白人,所以大约沉默了一分钟左右吧,他们便告辞离开了。

    而看着离开的这一群人的背影,唐继尧那若有如无的笑,实在是太过神秘了,而且透露出来的诡异,也不是可以言表的。这是他从不曾有过的表情,也是他从来没有做出过的笑!

    当然了,唐继尧虽然这样的笑,但是这并不能表示什么,或许这就是他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也未可知,但是有一个,却不这么想,那个人,就是最先离开,却借口等人而一直待在办公室门口的雷彪!

    不过虽然雷彪看到了唐继尧这样的笑容,可是唐继尧却没有发现他,当然了,这是雷彪愿意看到的情况。

    唐继尧看着办公室里的人走的差不过了,这才翻开自己面前的一份公文,而后在上面签下了自己名字的同时,又加盖了印信。

    这份公文是这样的:中华民国、云南省政府责令,云南讲武堂总办、监督,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李根源,在任期间,军政事务多有懈怠,兼及其本人多有贪腐之嫌,虽未证实,也该纠察,有因其为滇系元老,却倚老不重;三者相加,不得不处,故经由云南省政、府、云南省军务总办处、宪兵司令部三部两议,决定暂时撤销李根源一切职务,但保留其印信。

    此命令需由云南省省长,云南省督军签字方为生效。

    此命令自发布之日起,即视生效。

    而最后的签名处,自然就是“唐继尧”,三个大字!

第58章:猴子() 
说真的,我对袁世凯其实还是抱有一丝侥幸的,我希望他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其实怎么说那,袁世凯这个人,雄才大略、心狠手辣。

    治国的才干肯定是无人能及的,但若是他想要乱起来的话,怕是也没有几个人制得住他。袁世凯是一个有雄心有韬略,却没有见地的人。我说他没有见地不是说他的眼光不够远,也不是说他的见识不足。

    就全国上下来说,又有几个人的见识能比得上他那?我所说的没有见地,是指的在于一些有关于他本人以及他袁氏家族的时候,他的取舍方向,可能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而且这些情况往往可以左右大局。

    而且就现在外面的情况来看,虽然我没有过深的搅和进去,但是就我看到的那些情况也好,声势也罢,我反倒觉得这并不像是袁世凯那种人会做的事。以袁世凯的性格以及做事方法上来看。

    虽然明知道是必须要有声势的,需要造势的。可是以他的方式,一般都会是先将内部处理好了之后,再来做这些“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所以我猜想,其实就连袁世凯在内,此时他也未必能够搞清楚这些一切,到底是则呢么一回事,当然了,这是我的猜想,准确与否不得而知,但是我宁愿相信我的猜想是准确的。若,真是到了那个地步的话

    一个如此泱泱大国,刚刚经历了改、朝、换、代后,又要面临着一次政、局的震、动,这实在是无法令人接受的,而且随着震、动起始,接下来要面对的,内忧尚不能全然解决,外患也必将接踵而至。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若真的发生了,那我不敢再想下去,我真的不敢。满目苍夷,都不足以描述的场景,我又怎么敢去想象那?

    可是话说回来,若真是那样的情况,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次机会那?我有我对于国家发展的看法,以及一些我在云南试行过,非常可行的办法,若真的,有机会让我把握住这次机会的话,我想,我可以把国家治理的更好。

    我承认这是我的野心,是我说希望得到权利的一种迫切。可这有什么错吗?男儿就该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丰功伟业,但是并需要青史留名。

    三国演义中,有一折叫群英会,里面周公瑾醉酒舞剑的时候,随口的一首诗,我想,足够证明我的心意了,而且我也真的把那首诗当做了我内心的写照。

    诗曰: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大丈夫建功立业,是为了慰藉自己的一生,绝不是名垂千古,青史有名姓!

    另一边,江朝宗所在公署的秘密会议内。

    此时江朝宗不知道因为什么,让他整个人看起来,杀气腾腾的,而且满脸的煞色,实在是,令人感到恐怖的样子;而坐在他对面的,却是一个貌不惊人,身材萧条的人。这个人要是蔡锷在话,肯定认得出来,这个人就是以前差一点被雷振春当着大家的面,在监狱里毙了的那个外号叫“猴子”的人!

    “什么事情都非要我教你才会做吗?”江朝宗冷着脸,对猴子阴沉的喝责道:“你说你,让我说你什么好?上一次你干的那些事,你就没做成,我保了你,一直好吃好喝,要钱有钱有女人给你女人,可是你那?这么长时间了,就这么一件事,你都干不成。”

    说着,江朝宗闻了闻鼻烟,像是在自我缓解情绪,而后他继续对着猴子道:“是不是你觉得我江朝宗的钱,是好拿好花的啊?还是你觉得我就是一个已垂垂老矣的老家伙了,觉得我是一个废人了是吗?”

    虽然江朝宗的语气很平常,但是他的神情实在是太吓人了,不过即便如此,猴子也好像无所谓一般,懒懒散散的,堆坐在哪,一手拿着还燃烧的烟,一手端过身前的茶杯,轻轻的,颇有那种品茶大师的样子,抿了一口,而后还刻意的说了句“好茶”!

    之所以说他是刻意为之,那还是因为他面前的杯子里,根本就不是茶,而是普通的白水罢了,可是他还是说了句“好茶”,这不是刻意为之又是什么那?

    但是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还真是不得而知,按道理说他应该是不会,也不敢在这种时候和江朝宗开玩笑的,而且就江朝宗刚刚的话而言,他对猴子是非常不满意的,而且甚至到了厌恶的地步。

    而且江朝宗也是凶名在外的人,对于这样的一个人,在加上他对自己的态度,以及此时的气氛,无论怎么说,猴子都是不该如此的,可是偏偏的,他就是这样做了,而且就现在来看,他好像还没有几次打住自己的这些“找死”一般的行为。

    他再说过“好茶”二字之后,先是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而后又将自己的烟头很随意的扔到了地上,而后在身上的几个口袋来回的翻找,他的动作很夸张,像是故意要出丑一样。而江朝宗那,自然是棱着眼睛看着他,一语不发。

    大约过了三五分钟吧,猴子好像是终于放弃了什么,而后他漫不经意的对着江朝宗道:“江老,手里有烟吗?没有您老那鼻烟也行,借我闻闻,过过瘾来。”说着,猴子还对着江朝宗招了招手。

    他这幅样子,就好像是街上的痞子,而且还是那中刚刚从大烟馆里抽完了出来,装了一脑子云雾不知死的那种人。

    而江朝宗那,棱着眼睛,从颤动的嘴唇里挤出话来:“别,忘了,你,是谁。”

    一字一顿,就这么挤出了这几个字,组成了这么一句话;要是常人,估计早就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了,这还是要放在江朝宗并不是现在这个位置的情况下,要是已江朝宗此时的地位,在如此说出这么几句话的话啊。

    胆子小的,怕是都要屎尿横流了。

    可是就是说不清为什么,猴子却依旧还是刚刚的那副态度,而且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他一下子正起身子,而后左手猛地拍在桌子上,发成很大的响声,而后他似笑非笑的对江朝宗道:“江老,您看看我这手,看看!您说您老还这么对我,有用吗?”

    江朝宗倒是也被猴子的这一番话弄得一怔,不由的看向他拍在桌子上的手,那是一只少了中指和食指的手,是满是伤疤的手,也是堵住了他江朝宗的口,让他的情绪立下就平复到了常态,甚至是比平时还要冷静的手!

第59章:战场上胜利才是第一() 
突如其来的撤职命令,让李根源感到十分的难以接受,虽然他知道自己在带兵上确实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可也绝不是唐继尧公文上所写的那样;试想一下,如果李根源他本人真的如唐继尧所写的那样的话,又怎么可能走到今天的这个位置上那?

    不过,李根源这个人,为人十分的老实,而且对于权力两个字,向来是得之也可不得也罢,所以他对于唐继尧这样的命令,虽然难以接受,却还是老老实实的,毫无怨言的接了下来。

    可是,虽然,李根源对此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只是接下来了罢了,但是他的学生,却对此,十分的不满,而且毫不掩饰自己对与唐继尧此命令不满而做出的行为。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滇军特别行动团的团长——朱德!

    当年朱德在云南讲武堂做学员兵的时候,他的教官,正是李根源。而且那个时候,因为朱德本人的成绩优异,而且对于讲武堂的一切课程都非常的努力,即使已经做的很好了,可他还是常常的利用个人的时间来对课程进行巩固。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朱德刚刚进入讲武堂的那段日子,他并没有因其李根源的注意,很简单,虽然那个时候朱德的成绩就非常不错,但是对于留日回来的李根源来说,朱德成绩也只能算是一般罢了。

    因为李根源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可不单单只是从一个士官学校的优异毕业的,他同事还是日本振武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材生!

    这两所学院在于日本来说,都是顶级的军事学府,里面出入的几乎都是各国的精英才俊;要是单单论起军事理论以及学术见识来说的话,怕是连蔡锷都赶不上他李根源的。所以虽然在云南讲武堂中朱德成绩非常好。

    但是这确实不足以因其他李根源的注意。

    而之所以朱德会成为李根源的爱徒,还是因为当时在讲武堂一次野外实践对抗训练时,发生的一件小事。

    那个时候,是一个秋天,而且是那种燥、热的深秋的正午,当时进行的对抗训练的战术背景是,三方兵力相同的情况下,而且是装备、辎重、“伤员”持平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有炮兵协同的山坳争夺战。

    因为云南讲武堂的军事课程是以“最贴近真实战场”为核心进行的,所以即使是实践对抗训练,那么所使用的武器弹药,也哦度是荷枪实弹的!

    那一次,朱德所在的队伍,是第二小队,人数约两个整编班,“伤员”三人,其中一人重伤无战斗能力,另外两人轻伤。

    当时三支小队展开作战的时候,本来是一切都顺风顺水的,可是在队伍翻越一处被折断的古树拦截的道路的时候,因为枪械走火的声音,而暴露了位置,这样一来,本来隐秘行进的这一队,便暴露了。

    而且这一次对抗训练中,三支队伍是没有阵营关系的,也就是说他们既可以各自为战,也可以其中的两队联合起来,总而言之,虽然最后获得“胜利”的只有一支队伍,但是也并不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是不可以合作的。

    真是因为这一次的走火,暴露了朱德他们的位置,这使得原本各自为战的另外两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联盟”。两支队伍从各自的方位对已知了位置的朱德等人展开了夹击!而且因为是有炮兵协同的关系,所以因为火炮的无阵营轰击,使得三支队伍只能前进而无法后退。

    但是可以平行移动,所以再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想要脱离另外两支队伍的夹击的话,那么唯一的选择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快速行进。但是没有办法因为“伤员”的关系,所以三支队伍也是被限制了行进速度的。

    这样的情况,这样的速度,双方的平均对比,所有的数据都显示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朱德所在的这支小队,必然是要么付出惨烈代价后,无法再继续与另外两支队伍进行争夺,要么就是他们就地“全军覆没”!

    根本就没有第三种结局。不过就是这个时候,正当队伍中的成员已然决定放弃的时候,朱德却突然提出了一个令人惊异的想法。那就是将重伤员以及两位轻伤员抛弃在这,当然是,前提条件是给他们充足的武器弹药之后。

    而小队的其他人,则立刻迅速向前移动。争取在逃离双方夹击的前提下,还能够率先占领山坳!

    因为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他们小队就成为了没有“拖累”的队伍了,可以用比另外两队更快的速度行进,这样在速度上就有了优势。而且与此同时,前面说过了,三名伤员中只有一人是无法作战的,而另外两人还是可以进行战斗的。

    那么在给予他们足够的武器弹药之后,再依托云南大山嶙峋陡峭的地形的话,只要找到适当的位置,那么即使是两个人也是可以对敌人进行一个很好的拦截的,虽然那样的结果就是三名被留下的人必死无疑。

    可是即便是这样,三个人的拦截也是可以给队伍提供一些缓冲时间的,那么将这个缓冲慢时间与小队速度上的优势两两相加的话,那么未必他们不能够在战术撤退的前提下,快速的攻占山坳。

    而且,既然另外两支小队是在提前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