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9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这个相比,胡烈这点不思进取的心思,就显得过于无足轻重了,他也只不过是滔滔大势下的一朵小小浪花而已。

    能站在浪尖上的那些人,才是这个时代的宠儿。

    静静坐在篝火旁边的赵石一杯杯的喝着酒,不过,他没那么文青,虽然心头略有烦闷,但他的脑海中,却没出现半点悲伤啊,孤独啊之类的念头。

    他在想着,河洛这边儿差不多了,已经没必要在河洛这里久留……

    嗯,回去之后,应该寻几个大夫,最好是御医,到自家府中,不说妻妾们年纪不小了,便是自家老娘,那岁数可也……

    晚准备不如早准备,除了老天爷,谁也说不好会发生什么。

    而他这次回京之后,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出来了,趁着这个工夫多陪陪家人,朝堂上的那些风风雨雨……让它们见鬼去吧。

    不过张培贤着实令人生厌,这个事儿要早办。

    杜山虎……年岁也不小了,是让他回京任职呢,还是让他直接退下来?

    杜山虎下来,又该有谁能到河中继任?

    而西北的李驰勋,郭猛也都老了,河东的精兵强将也该分一分了。

    之前留他们在那里,一来是稳固大同地方,二来,威慑草原诸部,三来,也有趁机窥伺辽东河北的意思。

    但现在看来。蒙古人南下。有在辽东立国的意思。声势好像还不小,已经跟着胡人提出的,汉人耕地,胡人牧马放羊的思路狂奔而去了。

    但无论是人口,还是蒙古人和汉人间的矛盾的问题,就算那位成吉思汗再是雄才大略,刚刚离开原始社会的他们,怎么才能解决这样一个难题?

    他们之后的做法。赵石都替他们想好了,继续南下,掳掠人口,然后,设立简单的官职,来管理他们初生而又充满了战乱和起义的乱糟糟的国家。

    这样的一个国家会持久存在下去吗?当然不会,这样一来,延长它生命的,只剩下了一条路,继续征战。扩大疆域,用刀枪和鲜血来维持它的统治。

    这个时候。赵石其实已经隐约的明白,另一个时空中的蒙古帝国,为何建立了那么多的汗国了。

    那已经不能用帝国初生之后的惯性来形容,更不是某个人或某一群人的野心在作祟。

    而是越来越庞大的蒙古帝国需要战争,用不间断的战争来缓和国内的矛盾,用无数的胜利,来掩盖帝国的混乱和虚弱,用更多的外来人口来弥补他们大肆杀戮造成的后果。

    再等等,这头猛兽已经开始步履蹒跚,当他们锋利的牙齿开始陆续崩断的时候,就是给它致命一击的时候了。

    酒越喝越多,神智却越来越是清醒。

    从家事,来到朝廷人事任免,从人事任免又来到军事变革,从军事变革,又来到天下大势。

    这样的发散性思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还是那句老话,屁股决定脑袋,能看的多远,决定因素是你能站的多高。

    就像现在,在安静的洛水之畔,一个人的思维,便涵盖了千山万水,他在这里的决定,在之后也定然会影响到千千万万人的命运,甚至于,一国之兴亡,一族之生死,好像全在他一念之间。

    不过,像他这样的人,想要安静的在家陪伴妻儿老娘,又怎么可能呢?

    赵石终于呆的有点无趣,想要回到帐篷里,看看琴其海是不是还睡着的时候,一条人影出现在篝火旁边。

    赵石抬头瞅了瞅,伸手邀客道:“坐。”

    女人笑笑,微施一礼,便来到赵石对面,盘膝坐下。

    实际上,赵石耳目聪明,知道女人来了已经好一会儿了。

    女人看上去有点憔悴,剑南烧虽称佳酿,但实际上,酒性过于浓烈,并非修身养性之物……

    女人白天喝的有点多,没吐出来算是好的,过后这份难受怕是怎么也免不了。

    不过女人不是来了只有一会儿,从琴其海和达达儿真轻歌曼舞的时候,便已经来到了左近。

    她知道,这两个女子都赵石妾室,而且都是胡人女子。

    当然,她也知道,两个胡女的身份怕也不会那么简单。

    大秦上将赵柱国北略草原,所建功绩,虽不为南唐权贵所刻意宣扬,但几年过去,这样的消息,还是在江南之地传了开来。

    虽然多数说辞都是酸溜溜的,但也无法掩盖此乃盖世功勋的事实。

    而大将军赵石身边,出现胡人女子,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但能在赵石身边有一席之地的胡女,在北方朔漠,定然应该有着极为尊贵的身份。

    而且,两女姿容如此靓丽,又是满身的异域风情,即便出身不高,怕也是南北权贵眼中的恩物了。

    不过,女人注意的不是这些。

    胡舞粗犷欢快,胡歌悠远苍凉,而汉地歌舞,或讲究华丽曼妙,或讲究细致典雅有着极大的区别。

    女人自然见猎心喜,驻足观瞧了良久。

    等到两女陆续离开,她还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当她看到赵石在篝火旁独坐饮酒时,此情此景,对她又有所触动。

    平常人若是这般,估摸着在那里呆的时间再长,也只能说是故作深沉,但赵石身份不同,独坐于月下,身畔又有洛水相依,那意境在女人心里,自然也就不同了。

    女人看了半晌,心间其实已经有了两曲的眉目。

    连名字都想好了。

    一个就是胡歌夜舞。

    一个名字有点长,洛水之畔赵将军独思夜饮。

    要不怎么说呢,艺术家这种生物,平常人你理解不了。

    就像一个老头推着碳车卖炭,冻的鼻涕邋遢,到了诗人这里,就成了千古传唱的卖炭翁。

    而一个疯疯癫癫,一边踏着节拍,一边唱着歌来送行的老男人,到了李白这里,就成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名句。

    毫无疑问,女人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艺术家,其实听听这两个名字,你也就知道,也只有他们这些人,才会从平淡中,寻找到难得的意境,并将之展现在人前。

    而以曲系情,却比直白的文字更要难上几分……

    其实直到女人坐下,她的手指还在不知不觉间不停的弹动,而没有这样的沉溺,便不会有如今的陆归琴。

    赵石看了看女人,随手拿起个杯子递了过去。

    女人有点神思不属的接过。

    赵石一把拎住身边的酒坛,二三十斤重的酒坛,在他手中,轻若无物,酒水倒入杯中,不多不少,正好满杯而止。

    这才是赵石真正的本事,但可惜,女人只是视作无物,在她此时此刻看来,这个男人已经是一幅画,一个音符,在她脑海中不停旋转,让她激动振奋,恨不能现在就能奏上一曲,将自己所思所想,全部付诸于琴弦之上。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的兴致。

    赵石觉着这会儿有人能陪自己喝上几杯,也算不错,说不说话都无所谓。

    女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无法自拔,说什么做什么也都无所谓。

    月光之下,一男一女默默对坐,一杯接一杯的饮酒,看上去怪异无比,却又让人感到唯美而又和谐。

    有人在给篝火添柴,声响有点大,火星字也向四外溅射。

    女人不由自主的瞪了那边一眼,赵石挥了挥手,添柴的人灰溜溜退了下去。

    月上中天,篝火渐熄。

    女人无声无息的倒了下去,这回醉的分外彻底,却还在梦乡之中,构筑着那幅画,她奔跑在画中,乐声为伴,其中有胡歌隐隐,有胡女盘旋,最终,这些渐渐隐去,只剩下了一片黑暗。

    黑暗中,有亮光闪烁,她追了过去,天下渐亮了起来,那是一个人,独坐于苍穹之下,明月依稀,星光闪闪,而那个雄壮如山的身影,占据了这一方天地……(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老僧() 
    赵石瞅瞅左右,心想,没看出来,这女人还是个酒鬼,白天没少喝,晚上自己又喝倒了,不过和这样不多话的人喝酒,还算舒服。

    遂举起酒杯,朝醉倒的女人示意一下,“敬天下好酒之人。”

    一仰脖,一杯酒又进了肚子。

    喝完了,自己也觉得有点好笑,学那些穷酸干什么?

    到这个时候,再喝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于是站起身,弯腰把女人抱起来,也不管黑暗中有多少人瞧着,径自来到女人暂居的帐篷这里,顺手掀开帘子,就进了帐篷。

    &,a√ns$;帐篷中有着淡淡的脂粉气息,灯火还点着,不过帐篷里的几个人却都已进入了梦乡。

    把女人放下,也没细瞧,找准一个最健壮的妇人踢了一脚。

    妇人惊醒过来,第一个先就到腰间摸上了剑柄,待得看到是赵石,愣了半天,这才慌忙起身,拜倒在地。

    “国公大人……”

    “行了,睡的这么死,也亏你们能走到这儿。”

    教训了一句,转身出了出了帐篷。

    帐篷里却一下闹腾了起来,虽说长途跋涉,确实让人疲倦,而这里又有大将军护卫在,安心下来的他们,也确实懈怠了许多。

    但让个男人摸进帐篷,还毫无所觉,这事传出去,可不怎么好听,香侯府的脸面也不用要了。

    不过,好在……进来的是这位晋国公……

    赵石名声不好,那要分哪方面。在香侯府的女人眼中。这位重诺。而又不好女色的大将军,信誉可是好着呢。

    赵石不管那么多,回到自己帐篷里,一觉睡到天明。

    第二日一大早,便收拾了营地,奔寿安而来。

    寿安这地方没什么说的,县治,县城也不算大。

    唯一值得一提的恐怕就是这里人信佛。别看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寺庙可不少。

    周遭林林总总,怕不有数十家庙宇建在这里,香火还都不错。

    这样的地方,想闹出什么像样的乱子来也不容易。

    就像去年河洛大乱那会儿,寿安虽也受了兵灾,但从匪的人真心不多。

    汝州战火烧的挺旺,其他几个方向,都闹的不善。唯独临近汝州的寿安,有着诡异的平静。

    这里家家几乎都是善男信女。朴实良善没的说,也确实让寿安这方水土少受了战火荼毒。

    但这样的地方,说实话……人们的血性还能剩下几何?

    不过,只就当前情势看,寿安山清水秀,百姓平和良顺,对于大秦在河洛的统治是有利的……

    而去年年末,寿安县几位主官,也是纷纷升转。

    现任的寿安县令,就是当初的寿安主簿。

    不必多说,冷不丁听闻晋国公一行巡游到了寿安县,并要在寿安暂居一时,反应也就可想而知了。

    最终,赵石一行并没有进寿安县城。

    而是安置在寿安城外一处园子里面。

    这处园子属于当年后周一个官宦人家,秦人攻取河洛时,这家人已经举家南迁,剩下的产业都被发卖。

    而这座园林被人买了之后,送给了这里的一间佛寺,成为了佛寺私产,一直至今。

    园子里本来住着几位和尚,这里也是佛寺招待贵客的所在。

    但赵石一到,除了一位想结个“善缘”的老和尚之外,其他人都没了踪影,里里外外,都是县中官吏的家眷在操持了。

    确实没弄出多大动静来,但招待起来,却有隆重至极的感觉,寿安的几位主官,可谓是煞费苦心。

    和大将军赵石谈佛,那是扯淡,但人家这个老和尚还是位良医来着。

    而且,进了园子没多大工夫,这位老和尚就带给了赵石一个大大的惊喜。

    “阿弥陀佛,恭喜国公,夫人这是有喜了,夫人脉象颇健,滑润如珠,胎儿已然足月,而且,很可能是个男婴。”

    听了这个,没等赵石怎么样,已经是一屋子的恭喜之声。

    全都聚在这里,忐忑的准备聆听晋国公教诲的寿安主官们,心中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有了这样的喜讯,晋国公就算再是令人生畏,怕也不会在寿安地界大发雷霆了。

    赵石自然欣喜,之前的那些担忧也是一扫而空,但还是摆了摆手,板起脸来道:“这事不要外传,先借这园子几天,闲杂人等,一律不见。”

    他这里一句话,园子立马就清净了下来。

    不过,几日之后,还是接到了几份恭喜的贺贴,可见,在有些事上,就算以他如今的地位,还是不能一言九鼎,这就是人心。

    之后赵石就问老和尚,“这要是长途跋涉,应该不打紧吧?”

    和尚长着一张老脸,却也算得上是慈眉善目,有那么点得道高僧的意思。

    “夫人身强体健,之前嗜睡多眠,正是好事,一般……妇人,可要遭些罪呢……要说现在受点跋涉之苦,也是无事,但过上两三个月,怀抱渐显,就要小心些了,老衲这里给国公开几个安胎方子,其他的……怕也只能为夫人母子在佛前祈福了。”

    赵石莞尔一笑,老和尚说话到有点意思。

    虽说寿安这里的光头们,私产多了些,也远不如少林寺那边的光头慈悲,但自己这里算是承了个情,也就不为己甚了。

    实际上,他来到寿安地界,还真想给这些光头些好看,让他们再安分守己一些。

    而琴其海腹中的胎儿,算是帮这些光头们一个大忙,连带着让赵石看着老和尚也顺眼了许多……

    在园子里呆了几天。赵石就明白。老和尚和吐蕃的那些和尚不太一样。

    和尚很健谈。而且,不论高低贵贱,和谁都能说上几句。

    要说吐蕃那边,应该是中原佛教的源头,最虔诚的佛教信徒都在那边呆着。

    事实其实也是如此,吐蕃佛徒虽说已经腐化堕落了很久,但他们对佛祖的信奉却多数不会动摇,非常坚定的信仰。

    当然。这与吐蕃地界的艰苦以及风俗习惯都分不开……

    而赵石接触的汉家和尚其实不多,头一个恐怕就是传授他般若劲儿的了然和尚了,这位大和尚不用说,除了女色之外,可谓是百无禁忌,是正经的花和尚,连那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的俗谚套在其人身上都算是夸奖他了。

    之后在长安也见过几位,香侯府的女人信佛崇道的不少,而石头娘也爱和菩萨什么的唠叨几句。和香侯府中的几个老人来往的时候,受到的影响可也不小。

    所以。晋国公府后院也有佛堂,若非赵石不喜,晋国公府很可能还会供奉几位“高僧”。

    赵石见到的那几位,不是到晋国公府传法,而是被石头娘请到府上祈福的。

    这个事儿赵石也没法管,只要在老娘面前一提,石头娘那口气就不对,赵石后来也就明白了,老娘是怕他在外面杀戮太过,怕折了子孙寿数什么的。

    而李金花,种七娘这样的女中豪杰,对此事也十分赞同。

    她们娘家那边的后院里,都有佛堂,谁说将门就百无禁忌了,说到神鬼之说,他们这些将门子弟,其实尤其忌讳三分。

    这么一来,赵石也没了脾气。

    光头们能生存至今,屡经劫难而不倒,到底是有着原因的……

    不过秦地的和尚,混的并不算太如意,这和他们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秦地这些年越来越安稳,信佛的人不少,但想遁入空门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秦地的和尚们,也流于粗鄙,满嘴的胡柴,神神鬼鬼,骗人的居多,“得道高僧”真没几个。

    而在大同那边,赵石接触的主要是道士,那边儿的寺院,在金人治下,多数都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到了河洛,见的光头不少,确实不太一样。

    少林寺那些和尚在河洛战乱中的所作所为,很有点佛家慈悲为怀的意思。

    而到了寿安这里,见到这位老和尚,印象又不一样。

    老和尚温文尔雅,不但身怀医术,而且,世情通透,待人接物不畏不亢,在赵石眼中,这才有了那么点高僧的风范。

    和吐蕃僧侣截然不同,换句话说,更接近汉人的审美标准,其他地方的汉人和尚,和这位一比,也差不多都能去做个火工头陀了。

    实际上,赵石心里也明白,这位老和尚怕是读书人出身,说不定还做过官,和尚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些东西,正是儒家读书人所推崇的。

    这么一想的话,南边这样的和尚应该有很多。

    实际上也是如此,长江两岸,所谓文僧,诗僧的可着实不少。

    尤其是当年地近吐蕃的蜀中,佛道两家在那里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寺庙观门。

    只是当年一场战火下来,佛道两家都受了重创,有的地方被乱匪所占,有的则为秦军所破,一场变乱下来,佛道兴盛的景象,是一去不复返了。

    赵石到不会想那么多,也无心园林山水,更没打算在这里多呆,他想着休息上两日,便再次启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