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里越说越是愤懑,话里也就带了出来,在他看来,摆出一副不爱搭理人样子的赵石明显是借钦差身份没将众人放在眼里,一上

    来就出难题,也是无礼到了极点,他哪里知道,赵石平常就是这么一副模样,真还没有难为他们的意思。

    赵石听了这话,愣了愣,这话里怎么觉着有股怨气?自己也没说什么不对的话啊,由此可见,赵石如今对于人情世故的把握虽有长

    进,但还是远远不够。

    尤其是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个钦差的身份到底意味着什么?钦差可不是念念皇帝的诏书就完事了的,更不是他一直想着如何将

    所有随员安全送到成都就算卸了重任,他这个想法可是大错特错了。

    钦差到了军前,第一个就是安抚众将,代皇帝表其功勋,以慰其心。第二个则是查察军情,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回京直禀于上,这

    也是军中将领们最为忌惮的地方,若是惹的钦差不高兴,回京在皇上耳边说上几句不好听的,有的时候你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的。

    如此说来,按照常理,见到安抚使陈祖之时,有些话他就应该说些好听的,以彰其功,众人也许不会当做一回事,但这代表着皇帝

    知道你们的功劳,就算皇帝不知道,眼前的钦差大人也已知道,自然会回京报与圣上,可惜,赵石根本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自然让众人

    心中战战之余,也就有了怨言。

    这是在诉苦?调拨上数百镇军禁军精锐就这么为难?赵石略带疑惑的瞅了一眼这位胖乎乎的团练使。

    那边厢陈祖脸色一沉,心道,这个吴胖子就知道添乱,心里也有些后会将这个看上去很好相与,但性子其实却分外火爆的世家子带

    在身边了。

    但这个场合,又是吴家之人,他也发作不得,大将军吴宁将人放在这里,自有其深意,他不好多说,只是略带严厉的瞪了吴德胜一

    眼,转向赵石时却是哈哈一笑,心里咬了咬牙道:“老夫也就这么一说,钦差大人不必忧虑,现如今金州各军精锐确实各司其职,调拨

    起来有些为难,但派兵随扈钦差行辕乃我等当仁不让之事,老夫身边有五百亲军,都乃平凉镇军老卒,还算堪用,再调一千禁军也不

    是什么难事,这样一来,大人以为如何?”

    赵石心里微微一松,他不管别的,对方承诺了一千五百兵,加上两千羽林军,川中之行也就让人放心了。

    他刚想点头,不想那边的曲士昭终于等到了机会,他在官场混迹多年,人情世故早就烂熟于心,冷眼旁观之下,众人神色尽收眼底

    ,只是略微想想,自然也就明白了其中关节,看赵石依旧茫然无知,心中不免冷笑了一声,到底还是年纪太轻,就算有些心机城府,底

    也是浅薄,瞅了身旁下首几个随行官吏一眼,见几人都是笑眯眯的,心里更是明镜一样,赵石将这些人得罪得很了,此时竟是没有一

    个人想要点出其中关节,缓和一下气氛,而都存着看热闹的心思呢。

    想到此处,心里不由一喜,微微一笑插话道:“老大人说哪里话?我与钦差大人离京之时,圣上再三叮嘱,不得干涉地方军务,金州乃大军后路粮草重地,若因我等而乱了章法,日后出了事故,圣上垂询之下,我等怎担当得起?

    钦差大人,镇军之精锐什么时候见识不得?我大秦十余万大军长驱直入,摧城破阵,虏酋首以待天威厚赏,我等入川便指日可见此

    威武之师,不急于一时,不急于一时啊。”

    他这话可是阴损非常,陈祖的脸终于阴沉了下来,不过却是不由瞟了赵石一眼,心道,此人年轻气盛,此举真的是不过为了见识一

    下镇军精锐?调拨军兵护卫钦差行辕本乃是题中应有之意,但经曲士昭这么一说却大大变了味道。

    他属下官吏也都变了颜色,这等玩笑之语无疑是在打人的脸,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是说镇军精锐都是阵前?金州留下的都是窝囊废

    不成?一时间,整个大厅都静了下来,几个传菜的下人也感受到了此刻凝重的气氛,猛的手一颤,差点没将杯盘摔了。

    赵石反应慢了些,但此时也直觉感到这话不怎么对劲儿,但根子在那里,心里还是漫无头绪。

    还好的是,在座还有个南十八,他是盯着赵石在京师火速窜起之人,知道这位大人虽说在领兵上仿佛有天纵之才,但在官场之上的

    阅历却是浅的让人心惊胆战,只几句话的功夫,就阴错阳差的被人逼到如此地步便可见一斑了,此时无论答不答应陈祖所提,都是大大

    得罪了金州上下官吏将领。

    瞟了一眼好似丝毫没注意周围之人脸色的曲士昭,心道,这人倒是玲珑心思,一个干涉地方军务的帽子不知不觉就抛了出来再加上

    随后轻飘飘一句话,说起来好像两位钦差私话时的玩笑之语,但在这个场合说出来,却不知不觉让人以为赵石有视军国重务如同儿戏之

    嫌。

    只几句话的功夫,南十八便对曲士昭这位外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一旦得势,必然党同伐异,不择手段,若再有杨国忠,李哥奴

    般的手段,将来必是权臣之属,不过现在看来,此人也不过如此而已,心思倒是很毒的厉害,但眼光却不长远,此次出使,说功劳其实

    没有多少,最重要的还是能结识秦军众将,十余万大军伐蜀,期间英杰怎会少了?借宣抚之机,交好与人才是正理,大秦最重军功,远

    不如南方诸国重文轻武,若能得些军中助力,将来放于外间,怎会少了晋升之阶?而这时却以微末之身行挑拨离间之事,度量胸怀足见

    其狭,成不得大器。

    想到这里,手指捻着酒馔却是轻声一笑,此时此刻,大厅之上气氛诡异,这笑声听上去便也分外清晰刺耳。

    黑幽幽的眸光一扫之间,见已吸引了众人目光,南十八这才从容一笑道:“副使大人所言极是,金州乃我大秦粮草重地,怎可轻忽

    视之?再有,使君大人之亲随护卫之军,怎可轻动?再说,这等威武雄壮之士若是到的成都。。。下官可是听闻,吴大将军爱兵如子,

    最喜的便是这等精锐,到时向钦差大人讨要,岂不是羊入虎口,到时使君大人就该心疼了吧。”

    这句玩笑话一出口,气氛立时一松,有几个粗鲁些的还乐了出声,便是脸色难看的陈祖也觉得这人此时说话虽有唐突,但却说到了

    自己心里去,很是慰贴,可比这两位钦差大人给人的感觉强得多了。

    南十八呵呵一笑,接着不紧不慢道:“所以,即便使君大人肯割爱于人,以下官想来,钦差大人也会固辞不受得。下官也是初入军

    旅,对于军情大事不很熟悉,一点浅见到时让各位大人见笑了,不过一路之上,钦差大人常与下官言,军国重事,无外乎天时地利人和

    ,此乃老生常谈之语,然今大秦伐蜀,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却能以半载而覆其国者,全赖朝廷上下不遗余力,准备周详,前方将士舍生忘死,为国而不惜身,才能有此大胜。除此以外,功劳卓著者,非督运粮草辎重之诸将官吏而不能有,川中自古艰险,大军靡费良

    多,粮道不畅,大军前一步而不可得,何况此战所好时日半载有余,军前众将其功卓异不假,但若论功行赏,后路诸公当占其半。下官

    乃一不学之文士,不悉军伍,本还将信将疑,然入金州以来,所见所闻渐多,才知钦差大人所言无错,征发民壮,安抚百姓流民,供应

    大军粮草军械等等诸事堪称艰辛之极,在座诸公任劳任怨半载,使我大秦之军衣食无忧,最终得建奇功于国门之外,诸公之功当与众不

    同。”

    南十八这一番话,其中难免有所夸大,但却正说到可诸人心里去了的,都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便是押运粮草,这就好像踢足球

    ,后卫永远是幕后英雄,只有前锋才有把名利双收的机会。

    在座诸人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但听完这番话,许多人脸上还是难免露出欣喜之色,有的更是在心里连连点头,对这位羽林军司马大

    生知己之感。

    就算原本忿忿的吴德胜,脸上也有些尴尬了起来,心道,原来这位毛孩子钦差大人也是明白道理的,先前却是老吴错怪了人,不过

    他脸皮有些薄,这个时候不好立马上去赔情,不如等一会儿多敬上他几杯,军中汉子,几杯过后,什么事情就都也忘了的。

    和他一样心思的也不在少数,厅中那凝重的仿佛山岳般的气氛立马消逝无踪,大伙儿又都做若无其事状谈笑了起来,就好像方才时

    间定了一下格儿,现在又照常运转了起来。

    也不知是作态,还是被说中心事,确有感触,陈祖老眼微红,先是朝南十八微微点头,转向赵石时却是郑重的抱拳为礼,“我等为

    国效力,为精忠报国四字而已,本不求闻达,但钦差大人能深悉我等苦处微功,老夫代金州上下谢过钦差大人。”

    赵石此时微微有些郁闷,他是个极聪明之人,即便方才未能其他人话中之真意,但此时也已琢磨过些味道来了,心中暗道,这个狗

    屁钦差的身份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好像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再谨慎,真是难受得很了,这官场之道果然不是小学问,比之战阵搏杀好像

    还要凶险几分的。

    眼睛在好似若无其事,什么都不关他的事一样的曲士昭脸上扫过,心中琢磨,是不是半路上要顺手宰了这个一路上都皮里阴阳,怪

    声怪气的家伙。

    心里起着这样凶狠的心思,脸上却不动分毫,也是抱拳回礼,既然想通了关节之处,这回答也就巧妙了几分,不得不说,这官场确

    实是个锻炼人的地方,若是搁着几年之前,此时他那里能做到如此自然。

    赵石微微一笑,才道:“如此赵石可不敢当,前方将士之功过自有圣上及朝廷公断,哪里是我一个小小的钦差能够左右得了的?赵

    石无非就是回京将所见所闻据实奏上罢了。再有,此次奉旨入蜀,不过是为了将那蜀国君臣递解回京而已,陛下殷殷期盼早归,所以不

    敢怠慢公事,若有得罪之处,还望老大人与诸位见谅。”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也都是聪明之人,都是恍然,原来这位钦差大人不是来颁赏的,不由都有些失望,不过这位到底是皇上面上说

    的上话的,心里既然记住了众人之功,回京之时难道还传不到陛下耳朵里?想到此处,众人心中又都一喜。

    陈祖也明白过来了,怨不得人家一上来就要兵呢,原来这位钦差大人只为一桩事而来,这个时候,他好像才记起眼前这位彻头彻尾

    是军中出身的朝廷大将,以这样一个身份而任钦差出京,自古以来也不多见,估计也是陛下怕旁人不善军伍,道途之上出了什么差错,这么一想,自己心里不禁乐了,这个误会可是不小,还好还好,方才没有口出不逊之言,不然得罪了人不说,还冤枉得很。

    想到这里,不由瞅了一眼曲士昭,心中暗恨,他对这两位钦差的来历自然都已打探清楚,这位副使大人乃当今陛下宠妃的兄长,是

    个外戚的身份,和眼前这位正值不合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并没什么奇怪的,但在这样的地方行挑拨之事,实在是可恨之极。

    南十八听着却是暗自摇头,这么说到也算恰当,但这个人情却是卖了小了,这位大人在官场上的路还有的走呢。

    虽说有这么个插曲,但接下来大厅里却是一团和气,酒菜布下,接着便是交杯换盏,歌舞什么的却是没有的,毕竟川中大战方才结

    束,陈祖也不想被人抓住话柄,所以就连上菜的都是些粗使下人,丫鬟都没有一个,怕的也是手下几个粗鲁汉子借着酒劲放浪形骸。

    不过大厅之上都是官场中人,不愁没有说的,开始时还顾忌着上官钦差在场,拿捏着不敢放量儿,待得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见赵石

    酒到杯干,随随便便将陈祖灌得满脸通红,半点没有文人般的扭捏性子,看上去豪爽之极,众人这才放开了胆子肆意起来,呼朋唤友,

    大声谈笑,不一时便将几个文人随员喝得醉眼迷离,摇摇欲坠了。

    “钦差大人打算何时启程?依老夫看,大人还是在兴元府多呆些日子,一来呢,这调拨人马需些时日,二来呢,川中现在。。。哈哈

    ,道途之上,难免要遇到些麻烦的,过些日子平静些再走也是不迟。若是嫌闷,旁的不说,金州好去处却是不少,老夫派人陪大人随处

    走走也就是了。”陈祖虽说喝得满脸通红,但眼睛当中却无半分醉意,也许旁的地方恨不能马上送钦差离境才好,但他却把不得钦差在

    金州多待些天的。

    赵石倒还真的不急,曲士昭此人虽说可恨之极,但他在路上说的却也不无道理,反正皇帝那里也没给规定期限返京,遂一点头道:

    “调兵之事还要劳烦大人费心,至于什么好去处不好去处的那就算了,改日到了京师,赵石请老大人喝酒,现在非是常时,以免落人话

    柄。”

    听他这话头,陈祖哈哈一笑了事,曲士昭那边却是脸上一僵,这话怎么听都是说他呢,当时就有些后悔,现在人家说是如日中天也

    不为过,身份地位他都没法比,应是暂避锋芒的时候,跟人硬碰?没看到如今兵部尚书大人连番灰头土脸吗?自己还是有些沉不住气啊

    正闲聊间,外边陈祖的一个亲兵快步走了进来,附在陈祖耳边也不知说了什么,陈祖微微一愣,有些犹豫,接着还是道了一句,“

    快快有请。”

    接着转向赵石道:“大人稍侯,通判大人前来拜见钦差大人,老夫这里却是得迎上一迎。”

    瞧着陈祖带人出去,赵石一听通判大人,当即也就明白来人是谁了,前兵部尚书种从端,不会有第二个通判大人了。

第六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四百八十五章 种氏() 
起这位种家族长来,颇能让人引发世事无常的感想,对于此人,正是家族兴衰无

    常,官路宦途险恶的最好诠释。

    种折两家是世代将门,是大秦最庞大的门阀世家,这个不容任何人怀疑的,就算三

    十年前,像京师杨李这样的门阀跟他们也比不得,尤其是种家两位兄弟在三十年前,悍

    然带兵入京,一举助正德皇帝登基为帝,之后两兄弟一掌殿前司禁军,一人掌枢密院,

    可谓是权势一时无两,也让种家的声势一举盖过折家,隐然为大秦门阀之首。

    但俗话说得好,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随着种家两兄弟先后辞世,正德皇帝对于

    种家也越来越是忌惮,两兄弟一去,朝中多方权衡下来,种家声势是一落千丈。

    但即使如此,种家实力犹在,也是不容人小觑了的,尤其是当时任职兵部尚书的种

    从端乃是太子娘舅,只这一条,便是其他门阀可望而不可及的。

    不过世事无绝对,也正是这一点,让种从端吃了大亏,当初太子与身在潼关的魏王

    争权夺宠,身为太子娘舅的种从端毫不例外的站在了太子一边,积极参与其中,其中细

    节也就不提了,种从端最后因克扣潼关守军粮饷事被责,起因虽是如此,但真正坏事的

    还是因为种从端在金殿上当着群臣的面进言正德皇帝,应以后路诸事而制边军,这话虽

    是没错,也正对当初正德皇帝的心思,但他也不想想自己根基所在,所以算是一下子捅

    了马蜂窝,便是种氏族人也对其不满之极,旁人就更不用说了,太子李玄持更是个见事

    不好,就找替罪之羊的主儿,种从端众叛亲离之下,这下场也就不用问了。

    于是这位前兵部尚书大人不日被贬金州,任金州转运使,专西北诸路镇军,禁军粮

    草事,于是连带着,种家实力锐减,落于折家之后等影响就不用提了。

    不过倒霉的还在后面,不数年,又闹出了庆阳府兵变这等大事,此事乃太子一手主

    持,以金州私库之粮以补镇军倒卖粮饷之缺额,这中间自然少不了种从端给与其方便,

    而当初之所以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也是因为西北大雪,延误了金州运粮的人马,这才

    酿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兵变,待得兵变平定,太子那边虽然也是漏洞百出,狼狈之极,

    但好歹在明面上搪塞了过去,正德皇帝也不与过于追究太子之责,这么一来,种从端算

    是又倒了霉。

    他在金州数年之间建造的私库被秘密查封,因为事关太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