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常寿和李博文都笑了起来。眼睛却是看向张世杰。“张兄和李士芳乃是至交,又有同窗之谊。这事还要看张兄的……”

    张世杰抿着嘴唇,脸色并不好看,不过最终还是无奈道:“哼,他与我虽是同窗,但他与陈兄好像交情也非泛泛吧?诗歌唱答,观花饮酒,好像比我还要契合三分的……”

    “张兄又何必推辞?我两人与他不过是见过数面,谈过些诗词文章,要说知己,还差的早呢,到是张兄与他相交至厚,他又知道你的为人,但要张兄开口,他万万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不然……惜身只好代大人挟恩相求了,那样岂不是落了下乘?”

    说到这里,转头向赵石笑道:“听说大人在阵前逮住了几个贼和尚?还将他们交给了李士芳,这事可是有的?这事说出来,恐李逸书恼羞成怒啊……”

    听了他这话,张世杰脸色更黑了三分,愤愤道:“好了,陈兄果然是心有九窍,张世杰甘拜下风,此事就由我去相求,但若不成,却也怪不得我。”

    “哪里,张兄大才,只要尽力而为,哪儿不成地道理?”

    “不过,还要看大人去拜访李严蓄的结果如何,不过以惜身想来,李严蓄断然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道理的。”

    他这一阵安排,却是信手拈来,从容自若,很有些滴水不漏的意思,赵石也是暗自点头,府里有这样几个头脑清醒之人在,果然省了他不少麻烦,只是心里还有些别扭,不过他也想通了,既然要娶李家的女人,与李家不相往来便有些困难,李严蓄上了自己的船之后,这亲事好像也就少了不少的阻力地。

    “大人进宫可见过了陛下?对于大人擅离职守地事情陛下怎么说?”

    “见过了,后日上殿面君,要当庭挨上十下板子,到也没说别的。”

    听他这么说,其他几个都有松了一口气地感觉,圣眷还在,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南方战事在即,大人可有到南方领军地心思?”

    “没,陛下到是问过,不过被我推辞了。”

    张世杰和李博文听了都有些不解,甚至露出些惋惜的神色出来,唯有陈惜寿抚掌而笑:“大人英明,不骄不躁,审时度势,大将之风成矣……”

    “哦?”赵石愣了愣,随即心中便有些好笑,这也能牵扯到什么大将之风?难道他连自己的心思也能全部看穿不成,那可真叫无所不知了?

    “大人与李承乾比起来,其实胜在一个年纪上,李承乾虽方当壮年,但却也已过了不惑之年,就如方才惜身所言,此人一朝得势,便气势凌人,丝毫不知收敛,他这时肯定是忘了那句俗语,宁负白头翁,莫欺少年穷,如今大人还未加冠,便已是一军之首,将来还能得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大人的致命之处也在这个年纪上,一来年纪太轻,威望不足,让人难以服膺,统领大军,便也不如那些老将来地得心应手。

    二来嘛,却是大人如此年纪,便已身居高位,却要小心锋芒太盛,有木秀于林之忧的,所以惜身只怕大人太过着急,事事争先,如此,则祸无日矣。

    不去南边儿,看似少了一个绝佳的领兵机会,但从长远看,大人无疑明智非常。

    所以惜身以为,大人不如趁着这些日子,整顿好羽林左卫,坚固根基,再有便是多请几位师傅,文武兼顾,才可为上将啊……

    嗯,大人好像今岁要行冠礼的吧?过些时候,等诸事安定下来,大人不如请旨归乡,悠游些时日,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嘛……”

    到了这个时候,赵石的脑袋都大了,只想躺到哪里去睡上一觉,再不用听旁人在自己耳边呱噪。

    “好吧,此事过后再说,还有什么事吗?我有些累了……”

    陈常寿等人都是会意,连忙起身告辞离去,赵石使劲的揉了揉脑袋,也赶紧站起身来往后院而去,好像生恐这时再冒出个人来与他纠缠不休……

第四百一十五章 奖惩(七)() 
第四百一十五章奖惩(七)

    已是清晨时分,天刚蒙蒙亮,兵部尚书李府后园。

    兵部尚书李承乾手里一把宝剑舞的很是劲疾,卷起周围的雾霭,嗖嗖的劲风隔着老远便能听得清楚,别看他已经四十许人,身子却依旧矫健非常,腾挪跳跃之间丝毫不见半分迟滞。

    半晌过后,李承乾一个收势,口中吐出一口口白气,一身团花面的胡服前心背后却已经湿了个透,鬓角眉梢也是汗渍满布,但精神却不见半点衰弱,一双鹰眼越发显得灼灼生光。

    见他慢慢将宝剑插入鞘中,侍候在旁的小童赶紧跑过来,递上一直暖着的手巾,嘴里却道:“老爷,彭先生他们已经到了,在湖边等着呢,老爷是不是先进屋换换衣服?”

    “不用,吩咐下去,我要与彭先生他们在内府用饭,让厨房仔细些。”

    “是。”小童躬身退去,一路小跑的没了影子。

    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李承乾惬意的呼出一口长气,他本是出身军中,又读过圣人之书,可谓是文武全才,便是进了兵部,也不曾在军中学得的武艺放下,除了每日早间练武不辍之外,更是每天晚间都会抽出些时候来研读经义,已经十余年不曾懈怠,其人之恒心毅力可想而知,而其在兵部逐年升迁,最终坐到这个尚书的位置上,也不可谓有半分幸至的。

    他身子强健,浑身上下虽然出了一身的透汗,却并不觉如何寒冷,大步从这林间空地上走了出去。

    远远的,后园冰封的小湖边上,雾霭之间,几个宽袍大袖之人聚在一起。谈笑之声不时传出。

    见李承乾走过来,几人赶紧收了笑声,上前施礼,一群府中杂役这时却是离着远远的侍候在那里。

    这在尚书府中已然是常例了,李承乾本就不是懒惰之人,再加上如今升任兵部尚书,为政更加勤勉,跟在这样一个人身边。自然也要辛苦一些的,每日都是天还没亮,几个心腹幕僚便要在这里等候的。

    “几位先生都免礼吧,今天没有早朝,我起晚了一些,到是劳诸位久等了。”李承乾看着几个人笑道,这些人都是他这些年网络于身边地人才,有的精通政务。有的专擅刑律,有的精于兵法军阵,有的则是文章华美,都是腹中自有锦绣之人。

    而这些年在兵部虽然让种从端,李严蓄等人压的抬不起头来。但也能谨守方寸之地,并不曾被压垮,到也多亏了这些人相助,唯一让他有些遗憾的便是他如今虽然贵为兵部尚书。但离建衙开府还有些距离,府中属官位阶也是太低,到是有些对不住手下这些人等了。

    “不敢,不敢……”几个,幕僚都是躬身谦逊,连称不敢。

    李承乾也不和他们过于客套,摆了摆手,“亭上说话。”

    到了湖边亭中。早已有人备好了温热的软垫儿,热茶姜汤都用火炉儿烫着,李承乾当先坐下,立即便有人送上锦衣大氅。

    几个幕僚在亭中团团而坐,也并不拘束,低声说着私话,这已是常事了,每日清晨都会聚在这亭中议事。商议今日要首先见些什么人。处理哪些公务,兵部又有哪些大事小情需要注意。这是李承乾从军中带过来地习惯,他们这些心腹幕僚要做的并不是实事,更没有实权,只是起到一个参赞规划的作用,很像是军中的参军。

    “大人招纳的人越来越多,这亭子小了些,以后难免有人要站着了……”

    “可不是,今岁便增了两把椅子,要处置的事情却越来越多……”

    “琼楼玉宇,广厦万间,等着吧,大人受皇上信任恩宠,早晚会有这等气象的,到时候各位恐怕要说地方太大了呢……”

    这些幕僚们随口的谈笑声隐约传入耳际,却不曾注意李承乾笑容却是一僵。

    待众人坐定,李承乾慢慢饮了口姜汤,一股暖意渐渐从腹中升起,却并未开口说话,有些出神地看着这后园的园林,这还是他升任兵部左侍郎之时先帝亲口赐下的府邸,已经快有十年了吧?经过多年修缮,才有了今日的景象。

    想到这些,他心里便有些不舒服,他日夜殚精竭虑,梳理军务,不论功劳苦劳自认不是旁人可比,那人不过十几岁的毛头小子,侥幸立下些微功,如今占着不让于诸王地府邸不说,城南还有一处庄子,相比之下,他这尚书府可要显得老旧狭窄的多了……

    有些不甘心的咬了咬牙,舌尖微痛,这才回过了神来,冒出来的却是这次那人又立下了功劳,也不知朝廷将如何赏赐,但愿那人身死于外,永远不要回到京师才好地恶毒念头。

    这个念头一闪而逝,便是他自己也小小吃了一惊,说起来他与那人并无恩怨,当初还曾同心协力过的,属下幕僚也未尝不曾劝过他,要与那人结好,将来一内一外共辅明君,道理也是说了一大堆。

    但他却听不入耳,终是动了些手脚出来,这原因嘛,有些复杂,除了对于这人年纪轻轻,便深受两代帝王宠幸的事情有些嫉妒,还夹杂些瞧不起,却还有些忌惮的意思在里面之外,究其根底,却是这人从未主动向他这位老臣示好,让他感觉受到了轻视,还有就是他虽自诩为当今圣上的心腹之人,但在那宫变之夜,事先却未收到半点风声,功劳一股脑的都被那人占了去,国朝第一宠臣的名头也便落在了那人的身上,他每每想起这个,就觉心中气闷非常地。

    收回了这些漫无边际的遐想,笑容慢慢浮上脸庞,这才开声道:“今日有何事需要处置,诸位先生给我说说吧。”

    “大人。后蜀使臣已经到了京兆,估计近日便会由京兆禁军护送入京,陛下可能今日要召大人入宫商议此事。”

    李承乾点了点头,后蜀使臣千里迢迢而来,到也不容易,但大秦这里大军云集,已经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使臣来了也是白来,只是如何应对这些使臣,到也费些思量,听说那位后蜀皇帝昏庸柔弱,不是还想着凭借一个或几个使臣就能让大秦退兵吧?估计便是苏秦张仪再世,这个时候也是无能为力的了,若真是如此,到是大秦之幸了。

    “大人。有御史参我兵部征发民夫太过,恐有误农时,皇上已经命枢密院将奏折发到兵部,恐怕是要听大人当庭奏对的。”

    李承乾微微一笑道:“不须理会,如今大战在即。事事以军务为先,跳梁小丑,螳臂当车尔。”

    ……。

    半个时辰眨眼即过,几个幕僚除了新来地两人。其他诸人对兵部事务都是娴熟自如,也不长篇大论,只拣重要的事情来说,半个时辰便将今日之事都清理了出来。

    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刚要站起身,叫众人散了,却听一人有些迟疑的说道:“大人,昨日晚间。羽林左卫自杜山虎以下,齐集鹰扬将军,羽林左卫都指挥使赵石府上,也不知……”

    “哦?”李承乾眼中精光一闪,瞬间便变得有些慑人,身子也慢慢坐了回去。

    “是不是鹰扬将军赵石回京了?”又有一人猜测道。

    几个心腹幕僚看着李承乾前所未有地严肃表情,脸上神色都有些古怪,他们自然明白这位恩主大人对那个鹰扬将军并无半点好感地。有时在他们面前更是以毛头小子称之。但真要说起来,他们这些幕僚到是有大半对那位十几岁便锋芒毕露。头角峥嵘的国朝第一宠臣满是好奇和敬佩地。

    若是这位鹰扬将军真地平安回京了,这人可真不得了,之前的事情就不说了,光说这次东征,听说其在阵前破敌如斩瓜切菜,勇猛无双,而之后更是率一支孤军在汾水西畔破围而出,入了吕梁山,听上去像是打了败仗,但要知道,河中的段其豹也算是一员难得的勇将,率五千精兵,硬是没过了汾水一步,可见围堵这支孤军的金兵之精锐了。

    这些也就算了,这位鹰扬将军大人却是命副将李金花率军千里返京,自己却跑了个无影无踪,听说是去了北方胡人的地界,这时哪里会有人以为其避敌怯战?,朝廷上的风言风语在他们这些明眼人心里,自然都是些无稽之谈的。

    若再平平安安地回来,其人到当真不愧了那血虎的名字了,比起当年那位在大军败退之际,挺身而出,血战千里,几乎孤身而还的勇毅伯韩炜韩老伯爷也不差在哪里了吧?

    但这些话在这位恩主大人面前却是不能说的,只有那两位新近才得到重用的幕僚有些欣喜之色流露,不过看到李承乾瞬间拉下来地脸色,却又都有些愕然和不解。

    “这是几时的事儿了?”

    “昨日午时左右吧,那时大人正在衙上,昨晚回来的又太晚了些,我等不敢惊扰大人休息,所以……”

    “所以就这时才说……”李承乾话音之中有了些怒气,若是那个毛头小子回来了,这一天一夜下来,估计该办不该办的事情都办完了地,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左卫的事情?明不明白其中的关节?见没见到皇上?这些蠢材……

    随即他便也压抑住了心里的怒气,他虽然很是有些瞧不起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但也十分忌惮他在当今圣上心中的份量。

    “还有别的吗?”

    “啊,我等叫人去查了城门守军,昨日确有一队行装特异之人入城,为首的却是羽林右卫仓曹库官赵光,这一行人里,好像还有胡人……”

    “那就是了,赵光是外戚,太后娘娘地亲族,而赵石攀附上的也是太后娘娘这边儿……他又去的北边儿胡人的地方,带回来个八胡人也不足为奇,这长安城里,可是有多少年没见过胡人了吧?嗯,除了金国女真之外……”听到确切的消息,李承乾反而平静了下来,再怎么说他如今也已贵为兵部尚书,正三品的文官,赵石只不过是羽林左卫都指挥使,正是他兵部辖制之内,听到下属平安回京,不喜反怒,却是有些失态了。

    “好了,到此为止,赵石回京之事不得外传,诸位散了吧。”

    众人纷纷辞去,李承乾愣愣的望着冰封的湖面儿,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半晌过后,身上寒意越来越重,这才微微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去。

    ……

    正午时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兵部门前几个兵士钉子般站在两旁,脸色虽都冻地乌青,却无一人稍有动弹,只这些守卫的兵士,便已经让这大秦军务重地充满了威严之感。

    马蹄声骤然响起,数匹健马泼剌剌疾奔而至,到得不远处,马上地骑士们齐齐一勒马缰,健马嘶鸣,人立而起,不等战马前蹄落地,几人便已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让门前守卫的几个士卒眼神微缩,心道,这又是镇军来人吧?这些时日却也见惯了这些镇军信使的飞扬跋扈,精锐干练的样子。

    不过随即看清几个人的服饰,却又都一愣,这不是羽林卫的人吗?

    其中有一人在马上稍微停留了一下半下,下马时便显得有些拖泥带水,立时便有人大笑道:“我说二弟,在京里安生日子呆的太久了吧?等大人见到你这一身的肥肉,不定又要揍的你半个月起不来的……”

    恼羞成怒的声音传来,“去,不就是去了一趟东边?尾巴都快翘天上去了,老费这叫沉稳,瞧你们几个一个个都好像要赶去投胎的猴子似的……我这在家里苦练武艺,哼,如今以咱的身手,大人想揍咱,也不是那么容易……”

    “练武练出一身的肥肉来,这到新鲜,你也就跟兄弟我吹个牛,有能耐你到大人面前吹去,还没见到大人呢吧?等到见到了,看你吃苦头的时候,兄弟到是要捧个场的。”

    为首的两人声音洪亮,一边斗着嘴,一边随意的将马缰绳交给手下,大模大样的来到了兵部门前。

第四百一十六章 奖惩(八)() 
第四百一十六章奖惩(八)

    这一天发生的稀奇事,可能在十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后那些当年的兵部官吏还记得清清楚楚。

    先是争吵声从兵部京兆房武选司传出来,开始时声音还小,各房各司并没怎么注意,后来争吵声越来越大,各房属官虽然听到,但也未曾在意,毕竟这些时日镇军往来频繁,其中多有一些粗豪汉子,声音洪亮的好像能将房顶都震开,一个个膀大腰圆的,恨不能横着进兵部,再腾云驾雾的出去。

    这些日子事情也多,粮草调拨,军队开拔,事情本就繁冗的让人脑袋大上三圈儿,再加上军官将领犯事,回护或者要求惩处的,向兵部报备自己在哪里驻扎的,禁军与镇军因为军饷辎重而起了摩擦,需要兵部发令调停的,甚至于来自各州各府的兵士因为一些小事大打出手闹到兵部的,等等等等,兵部各房各司人人都忙的是焦头烂额,恨不能多生出几张嘴几只手出来,一个个火气自然也就比平日旺盛许多。

    加上这些镇军禁军的家伙们没个规矩,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虽是不敢在兵部重地动拳脚,但嘴里却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