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代说岳:岳飞真传-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凼鞯哪羌父銎醯ね缤穑看耸比幻挥辛俗蛉漳瞧畚晁说南牌妫酝耆煌奶让娑栽婪伞1舜硕允右徽螅狈派笮Γι谐渎撕徒夂笫嫘牡母芯酢
“到我家里来玩咯,到我家里来玩咯。”岳飞伸手拉他着他们进屋。
“请你到牧场和我们一起去骑马做耍,好不?”
姚婆婆见化敌为友,是难得的好事,只得放岳飞出去与他们一起骑马。出门前,找出一大块干净的丝绸,撕成条状,将岳飞伤处紧紧捆绑起来,也好减少磨擦。
真是不打不相识。自此,岳飞日日去牧场与那些契丹小孩骑马。岳飞渐渐与他们做了朋友。如此往来玩耍,不觉将近一年。
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一日,晚饭时,岳飞正在餐室帮姚婆婆端菜上桌,每听到屋外脚步声,岳飞唤道:
“四舅回来了。”走到门首叫了声“四舅”。
原来姚大翁夫妇共有一个女儿,四个儿子。前面三个儿子姚大郎,姚二郎,姚三郎都是老实的种稻人,规规矩矩的。只有幼子姚四郎,年登十七,生得身长力大。专好驰马射箭,练就了一身好骑术和好弓法,发矢少见空落。却结识一班无赖子弟,在里中不尽干好事,偷鸡打狗,吃酒赌钱,不务正业。姚婆婆生气,免不得时不时粟暴儿子一顿,四郎大了,姚婆婆差点反被他粟暴一顿。姚公时常苦劝,他就彆着气,三二日出去不归,因是管辖不了他,只得由他。
平日里,四郎在家坐无片刻。姚婆婆备好饭后,见屋顶炊烟熄灭,姚四郎才回家来。
每回四郎回家吃饭,都能听到岳飞这样迎接他回家的声因,四郎心里好生喜悦,着实喜爱岳飞。
席间,四郎虽然也像往常一样,对家人不搭不理,对岳飞却和颜悦色。
姚婆婆问道:
“四郎今日为何格外高兴?”
四郎并不作答。
大家默默吃了一会儿饭,岳飞也觉得四郎与往日不同,问道:
“四舅今日为何特别高兴?”
四郎实在憋不住,才道出原由。今日,他那一党一伙,都夸岳飞马背功夫好,那么小的孩子,就有铁打的功夫,尤其在马背上能做好多种动作,契丹儿童都比不过他,他做舅舅的好有面子。
“来雄州还不到一年,就练就了一身好骑术。神童!”姚大翁夸道。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三节 第五号弓
姚婆婆是个擅于察言观色的,见四郎说得津津乐道,且深为自豪,姚婆婆趁机对四郎道:
“你爹爹年迈眼花,看不见靶心。明日起,你教五郎射箭,可否?”
“我早已是你打蠢了,还教得了射箭?” 四郎满口气话,口里虽然如此说,教岳飞其实他心里是乐意的。
“做舅舅的不教,叫谁来教?”岳飞说着,站了起来,夹了一只鸡腿放到姚四郎的碗里,姚四郎吃了一口,岳飞又问道:
“好不好吃?”
“好吃。”四郎点头道。
“要不要听话?”
听一个小孩子家如此问长辈,实在幼稚可爱,姚四郎笑得喷饭,全家亦忍俊大笑。
岳飞毕竟年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幼稚可笑的事情,见四郎并没生气,又站起身来,凑近四郎附耳低语说道:
“父母严,则子女知畏而不敢为非;父母宽,则子女恣行而不肖孝。”
声音虽小,姚大翁和姚婆都听见了,两人对视了一下,意思是,天知道这小孩是从哪里学来的。
岳飞说完,坐下后,边夹菜边大声补充了一句:
“小孩子家不要生大人的气。”
四郎平时不受教育,但他觉得岳飞有意思,并不反感。姚大翁看出四郎喜爱岳飞,故意激将他道:
“射箭的关键,首先得拉得开弓。加之四郎不愿意教授五郎,我看五郎先练臂力,拉得开弓,还怕不会射箭?射箭暂缓。”
“谁说我不愿意教授五郎?” 四郎急了。
练习射箭,无非是练习瞄准的准确度,以及拉力。当日,姚大翁跑到猎具店,买了一套弓箭,共有十副。按力量大小,从一号至十号,强度递增,那第十号弓,约有二十斤重。
明日,四郎带着岳飞,来到一棵古树荫下,教授射箭。四郎一示范,岳飞便模仿得会,二人教学甚得,兴致日浓,过了两个多月,一号、二号、三号以及四号弓,轻松过关,岳飞就练到了第五号弓。
又遇着五月将尽,一日天气正炎,四郎正点指划脚教岳飞时,忽听得远处有人相唤,四郎扭头一看,是他平日最要好的相识,年龄与四郎一般,正把手招他前去。四郎前去,彼此嘀咕了几句,转回来对岳飞道:
“五郎,我忘了,你外公说过你家有多少棵玉龙桑树来着?”
“原先有三千棵。我过三朝时,大水给冲毁了,因桑园已成沼泽,新辟的桑园好小,现在只有一千棵。”岳飞便射箭边答道。
四郎指着靶子,急急忙忙地说道:
“你就把那靶心当成你家的桑树上的蝗虫,每颗树上想象有十条虫子,你家有一千棵桑树,就是一万条,你把他们一条一条射死。天正炎热,我在这里也是闲看,不如去镇上乘会儿凉,等你把他们全射死了,我就回来。”
“我不会数到一万,只会数到一百。”
“那你怎么办?那你就数一百个一百。”
岳飞听信,点头同意,四郎撇下岳飞随那人去了。
岳飞不畏炎暑,独自练习。
第十四节 砍脑壳的
日落时分,姚婆婆在门首晒坪收麦子。庄里一位老妪路过,问姚婆婆道:
“你外孙儿是左利手吗?”
“不是啊。”
“不是左利手,他怎么左手射箭?左利手的孩子,命苦的。快些教他纠正过来。”
正好姚大翁收工回家,见四郎、岳飞迟迟未归,听那老妪说只见岳飞一人在那里左手射箭,赶紧前去相唤。姚大翁找到四郎教岳飞练箭的地方,真地不见四郎的身影,只有岳飞一人独自苦练,那开弓的架势尽像老手,丁字站立,腰稍后仰,右手握弓,左手拿住箭,将箭尾套在弓弦上,平右臂,左手向后用力拉动弓弦,将弓弦张满,箭头从右手的虎口仰射出去。十足是一位左利手在射箭。
当箭一射出,岳飞边换箭,边哼唱着一首雄州流行的摇篮曲:
“摇一摇;摇到细伢子捡柴烧;一天捡一担;十天捡一醮(堆);又有卖;又有烧;还有金子银子砌屋坳。”
原来这首摇篮曲,是刚才伴随摇摇窝的踩踏声,从旁边一户人家传出的,岳飞觉得有趣,听了两遍,就学会了,自己哼唱起来。
待岳飞射了两箭,姚大翁走到岳飞身边,问岳飞为什么左手射箭?岳飞哪里是什么左利手,他伸出双手,只见左手压箭的指头和出箭的虎口,右手拔箭的手指早已磨破了,岳飞只好换手射箭,以避伤痛。又见岳飞汗流浃背,姚大翁好心痛,怪罪道:
“你四舅做事没得限度。教他射一万下,他是不肯干的。”
“四舅没有逼我做完。”
“他人哪里去了?”
“四舅他跟一个人走了。”
从岳飞描述的模样,姚大翁猜到是一个浑名叫做孙二拐的人,那孙二拐是个极狡黠奸诈的, 跟他走不会有什么好事干。姚大翁急了,拉着岳飞,赶紧去白沟镇寻找。姚大翁领着岳飞同到街上,四处察访,并无踪影。又到了一条小街上,姚大翁左右顾盼,不放过一店一铺。
行到一条小街,岳飞远见旗上浓墨写着“赌坊”二字,马上把头扭过去,用一只手蒙着眼睛,一只手指着赌坊对外公说:
“有毒。”
姚大翁一看,岳飞指的是赌坊,心下惊喜:
“从小就辨是非,有德行。” 姚大翁又觉得好笑,“刚才说话象个成人,眼下现出小孩的原形。”
姚大翁面现喜色,向前望去,只见数十来个人,忽然从赌坊内簇拥出来,团聚一处,在门口喧嚷。
“那堆人围在那里嚷些什么?” 岳飞问道。
“想必有人欠了赌债还不起,在那里挨揍呢。” 姚大翁一心想找到儿子,急急向前行去,待走近赌坊,并未打算停下来看热闹,顺便伸头往人堆里看了一眼。
哪知那众人围着的却是他的幼子四郎,众人对他儿子你拖我扯,你踢我打,讨要赌钱。四郎俯首抱臂,无计可奈,任其所为。姚公看了,恐怕伤坏了儿子,心怀不忍,剥开众人。将身蔽护着四郎,对众人说道:
“我儿所欠钱物,老夫自当偿还。众弟兄各自请回,明日到家下拜纳便是。”
听姚大翁许诺登门还赌钱,众人这才住了手。
姚大翁拽着四郎往家里扯着。半途,姚大翁气不过,硬着心肠,揪着四郎的耳朵,怒愤愤地斥道:
“不真气得东西!长耳朵做什么用?”
“老朽!”四郎骂道。
姚大翁怒上加火,气愤道:
“你还骂我老朽啊!告诉你,老朽不要紧,就怕腐朽。老朽的结局是寿终正寝,腐朽的结局是自取灭亡。”
“老朽”那里拧得过“腐朽”,四郎几下就挣脱溜走了,又是一夜不归。
姚大翁回去与姚婆婆说知,两老愤恨之极。姚大翁坐着生闷气,姚婆婆在旁,左一个“砍脑壳的”,右一个“砍脑壳的”地空骂了一阵。一屁股坐在那里,气鼓气胀了一会,对姚大翁道:
“看个吉日,赶紧把五郎送走。万一这畜牲带五郎做些不明不白的事,坏了别人的后人,如何交差?”
姚大翁不忍把儿子说得太坏,打了个圆场,道:
“四郎缺乏德行不假,但也不至于是坏人。有我们看着,我不信他能把五郎带坏到哪里去?关键是此地文风不盛,怕五郎染些野蛮之风,赶紧送他回去上学也罢。”
听说要送他回去,岳飞不悦道:
“我的箭才练到第五号。还有五号没学完,哪能半途而废?不学完我不回去。”
姚大翁好不苦恼,说道:
“四舅有些毛病,不配处师范之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只学习他的长处。” 岳飞道。
姚婆婆苦口婆心起来:
“送你回去,好上小学。学习打打杀杀有什么用处?年轻时,让人瞧不起?年老了,武功自然也废了,就像你的外公,眼睛找不到靶心了。读书可不一样,谁不敬仰斯文?即使年老了,知识不仅不废,反而还增多了。听外婆的话。”
岳飞道:
“我们里中的儿童,八岁才上学启蒙,十二岁小学毕业。我才七岁哩。”
“仲永五岁的时候,就能够提笔写字,指物吟诗,你已七岁了,长了他两岁哩。”
“我也能够识字。”
“就是嘛,你《百家姓》、《神童诗》皆已成诵,现在上学绰绰有余了。还等到八岁干什么?”
话说到这个程度,岳飞只得依从。 。。
第一节 大胆天下去得
姚大翁遂择了个出行吉日,姚婆婆挑选回赠岳家的礼品,备办路途盘费,收拾行囊。
一晃,吉日到了。这天鸡叫头遍,一家人起床梳洗,烹地烹早饭,备地备草料。吃过早饭,天已渐明,舅舅们从马厩牵出两匹骏马来,姚婆把姚大翁和岳飞送出门外。走到马旁,姚婆婆嘱咐姚大翁道:
“长途跋涉,路上倍加小心,尽量结伴而行。万一遇着盗贼,尽早躲避。一路照顾好五郎。”
“那是当然。”
姚婆婆鼓励岳飞路上不要害怕,如此言语了一番。
岳飞点头,说道:
“外婆放心啰。”
“这个无须多说得。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孩的胆量比大人要大。大人尽拿危险来自己吓唬自己。小孩没得这些顾虑。”姚大翁武人作风,不爱啰嗦。言罢欲行,岳飞便和外婆、舅舅们告别过了,两人各自上马,一人一骑,望南并行。
丽日当空,万里无暇。行至日夕,又至三百里铺夜宿。二人下马,用过晚膳,转瞬天黑,早早进房准备睡觉。
姚大翁想教岳飞些乖巧,以便应对路途可能出现的复杂危险的情况。
关上卧室门,姚大翁问岳飞道:
“行程过半,明早外公不再亲送,你独自回去,惧不惧怕?”
“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有甚么可怕的?”
“此至汤阴,仍不是短途,这条道上,偶有盗贼出没,传说白日劫人……” 姚大翁不把话说完,专注岳飞的反应。
“盗贼多在荒僻人希的路段活动,我随人群走,不就有伴同行了?”
姚大翁试探道:
“如果众客旅途中散去,你却需独自前行……”
没等姚大翁把话说完,岳飞道:
“难道盗贼专守着劫我一个不成?”
“万一遇着盗贼?”
“万一遇着盗贼,根据情况,再做区处。不能因为有盗贼,就不再独自远行了。”
老少二人又闲话了一阵,遂各自安寝,准备明日起身早行。
次日,天微明。二人爬起来,洗了脸,梳了头,用过了早点。姚大翁帮岳飞备好弓箭,二人背起行囊,出了店门。他们各自牵着自己骑的马,在驿道上话别。
姚大翁嘱咐道:
“一路保重,须要小心。”
此时,远处有驿递夫驰马南来,岳飞赶紧道:
“就此拜别,外公请回吧!”一头说,一头腾地骑上马背,刚坐稳当,说了句“外公,你也要一路珍重。”便急急掇转马头,向南一道烟跑了。
姚大翁本想佯意回身北行几步,等岳飞去远,弛马随后而行。哪知岳飞头也不回,姚大翁大惊,望着岳飞马足之下的黄尘,急忙扎了根头巾,驰马追去,生怕不见岳飞的踪影。
姚大翁一路望着岳飞远去的身影,心下窃喜,道:
“真男子汉也!”
却说岳飞一路南下,不觉过了相州城,再南行,望见羑水,发觉已行至汤阴地面,异常兴奋。又过汤河,不觉到了自家门首。
此时,已是黄昏,姚氏在桃花池边收叠萼绿布,抱着正要回屋,岳飞亲亲热热喊了声“亲娘”,双腿一收,双足轻立在马背上,纵身往地下一跳,挺然直立于地。
见岳飞归来,姚氏喜出望外,不见他外公亲送,问道:
“外公呢?”
“外公中途返回了。”
“中途返回了?”
“自三百里铺回雄州了。”
一个七岁小童,竟然三百里独行而归,姚氏惊讶不已,欲问详情,只听得一声“外公在此。”
岳飞扭头一看,却是外公。他哪里知道姚大翁已尾随而至,惊喜道:
“外公,你怎么来了。”
姚大翁佯言道:
“外公老了,不中用,差点忘了件大事,所以,随后追来了。你跑得快,我赶不上。”
“什么大事?”
“不要心急,进屋再说。”
姚氏护着岳飞的背往宅里走。进入堂中,弟妇王氏早已端上茶果,要姚氏陪坐,岳员外亦陪姚大翁喝茶,大谢了一番后,问道:
“五郎在雄州,听不听话?”
“岂止听话!五郎此行,骑射之技大进。” 姚大翁又转对岳飞道,“为奖励你。外公备下一件奖品,中途分手时太急,却忘了送你。”
姚大翁打开行囊,取出一副契丹铵。岳飞大喜,双手接过契丹铵,伏地称谢。
姚大翁双手扶起岳飞,笑着说道:
“不消行得如此大礼。只有一事外公困惑不解。”
“外公何事困惑不解?”
“在三百里铺,和外公分别时,你不示缱绻,我能理解,毕竟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不必难舍难分。可是一个小孩子三百里独行,你却毫无惧色,骑上马,也不回顾,径往南奔来。难道你心里真的毫不害怕?” 姚大翁问道。
“驿道上日夜有驿递夫驰行,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有什么可怕的?与您相别时,我见路上正好有一驿递夫驰马南来,恐错过了,就急忙与您拜别而行。” 岳飞不以为然。
“小小年纪,就晓得借助外力,神童!” 姚大翁竖起大拇指夸道。
“临行,外婆嘱咐我们路上要结伴而行的。”
“都是外公外婆教育得法。” 岳员外喜上心头。
姚大翁把椅子挪正,面对岳员外,郑重说道:
“此子真正颖悟,举动乖巧,说话惊人,有教即受,闻一知十。日后决非落后之人。赶紧送入书院,拜师学习,不可耽误他的前程。”
见姚大翁如此夸赞自己的儿子,岳员外心花怒放,道:
“人生至要,无如教子。此言正合我意。”遂望着姚氏,“他娘已将绸染好,准备做成新衣裳明年上学好穿。”
“无需等到明年。”姚大翁指着岳飞道,“他的几个舅舅比他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