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营上将-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宇文宪说:“将军,恕我直言,我军兵力不足,原先若是能在博阳全歼其一万人马,那么拿下泰山郡倒还绰绰有余。可如今吕布退守奉高,又闭城不出,我军又不能强攻。进,实在是不太可能了,不如见好就收,暂退博阳,同时增强阳关和龙乡的防务。这三处是是连接兖州和徐州的要道,博阳又首当其冲,位置更加重要。只要守住这里,我们便可进退自如。”

    夏侯渊听完后稍加思索,最终还是想通了:“罢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时攻下奉高不无可能,只是我军必然损失惨重,届时同样守不住奉高。就依你所言,退守博阳!”

    就在此时,一名校尉自称是曹纯部下,有紧急军情要见夏侯渊,夏侯渊和宇文宪同时感到了不安。

第33章 百炼尖兵与陷阵甲士() 
那自称是曹纯部下的校尉进了夏侯渊的营帐,那人说:“启禀将军,曹将军有军情送上!”说着就将怀里一块素帛交给了夏侯渊。

    夏侯渊览毕,交给了宇文宪……

    就在曹纯留下来的三天他就接到了阳关失守的消息,据败兵所说是高顺率领了近万人马突袭阳关亭,不到两个时辰阳关亭就失守。得知消息的曹纯立即想到了龙乡,那里是夏侯渊囤积粮食的地方,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曹纯有先见之明,在这几天来就不断将龙乡的粮食转移到博阳,但仍然有六成的粮食还在龙乡。而且,在阳关失守后,高顺肯定会马不停蹄的向龙乡进发。

    曹纯当即立断,带出了博阳全部的一千军队和尖兵营就朝龙乡急行军,“但愿赶得上!”曹纯心里这么祈祷着。

    虽然从阳关和博阳到龙乡的距离相差无几(博阳更远一些),但是曹纯已经失了先机,他现在是将希望全部寄托于自己现在率领尖兵营,长途奔袭同样是尖兵营的训练项目之一。

    但曹纯却不知道高顺手上也有一支只有七百余人,名为“陷阵营”的特殊部队,身上盔甲制作精良,其战斗力十分强悍。高顺在攻下阳关之后,就命“陷阵营”先行,在曹纯出后不久,陷阵营就已经抵达龙乡城外。随后又继续向前在博阳至龙乡必经的一条道路布下了阵势,这是高顺下达的命令,这就意味着,曹纯想要救援龙乡,必先攻破陷阵营。

    最终,高顺大军先到,并开始强攻龙乡。之前的阳关之所以两个时辰就沦陷,和高顺的突然袭击与阳关没有准备有莫大关系。而龙乡得知阳关失守便积极备战,虽然只有几天时间,但也不会再出现两个时辰就被高顺攻下的情况。

    高顺的部队连续进攻了三个时辰龙乡依然巍然不动,这让高顺有些着急,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调陷阵营三百人为攻城先锋。”

    于是,原本在严阵以待曹军的七百陷阵甲士只剩下四百人。巧的是,在那在三百人被调走后不到半个时辰,曹纯赶到了!

    “孙昭!将你部分成左右两部,进攻敌阵!”曹纯以来便对手下下达了作战指令,这里要说明一下,孙昭是与曹纯共同留守博阳的步军校尉。曹纯为了保障尖兵营的战斗力,在长时间急行军后,他让尖兵营再后方十里处休整。

    而跟随他们一路急行军的一千步军可就遭罪了,有数十人因为跟不上队伍而掉队了,更多的则靠意志支撑到现在。已经筋疲力尽的近千曹军完全不是那四百名从血海里杀出来的陷阵甲士的对手。

    曹纯看得出来,眼前这支部队肯定是一支百战精兵,他很想现在就把尖兵营调上来,但是他也很清楚,现在尖兵营同样十分疲惫,必须稍作休息。

    “孙昭!”伴随着曹纯这一声呐喊的是孙昭被数杆长枪刺穿而发出的最后一声战吼。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近千兵马就已经快被陷阵营全部吃掉了,此时的曹纯只能命尖兵营火速赶来。

    一盏茶的功夫,尖兵营赶到了。“魏都!带着尖兵营攻其一点,中路突破!给我杀出一条血路来!”曹纯对尖兵营下达了死命令。

    魏都是通过层层选拔而提上来的尖兵校尉,他的出现减少了曹纯的工作,因此曹纯逐渐变成了尖兵营名义上的统帅,真正直接统帅尖兵营的是这个魏都。此时他已经带着五百尖兵朝着阵中冲锋,宛如一把匕首直插陷阵营方阵的中心。

    “弟兄们,这时我们尖兵营成立以来的首战,只许胜不许败!否则,我们就白领那两倍的军饷和白吃那些好菜酒肉了!更对不起宇文将军和曹将军!弟兄们!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尖兵营的厉害!百炼尖兵、锐不可当!”

    魏都的一番激励让尖兵营士气大涨,他们的加入使得原本和陷阵营作战的其他士兵压力大减,同时也受到他们的感染,士气也变高了许多。

    “这支部队和刚才的不同,给我集中兵力先吃掉它!”说话的是陷阵营两名军候之一,名为张珏。

    像一把尖刀一样杀入陷阵营方阵的尖兵营,其变现出来的不同于一般曹军的战斗力引起了张珏的警觉。而魏都和他的尖兵营同样发现眼前这支军队根本和他们在兖州遇到吕布军有着天壤之别,其战斗力之强悍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曹纯就像一把锤子,尖兵营就像一颗钉子,他希望尖兵营能够打穿陷阵营的阵型,但是现在看来,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五百尖兵营逐渐被二百五十名陷阵营包围了起来,这时张珏的策略,其他一百五十人迅速将残余曹军歼灭,而后再全力围攻尖兵营。

    尖兵营虽然训练有素,而且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毕竟长途急行军那么长时间,体力尚未完全恢复,而陷阵营却是以逸待劳,因此尖兵营陷入了很大的被动。

    此时曹纯心急如焚,他在这里也能看到龙乡城的攻防情况,他断定不出一个时辰,龙乡城必定被攻破,如果龙乡城破,那么自己之前做所的一切以及战死在此的将士就变得毫无意义。

    这时的曹纯打算做最后一搏,他对着和陷阵营绞杀在一起的曹军和尖兵营喊道:“众将士听令!向敌人进攻!向敌人进攻!向敌人进攻!”曹纯高喊着“向敌人进攻”的同时,自己的带着身边十名卫士冲向了敌阵。

    而身处阵中的魏都也再次对自己的尖兵营发出命令:“尖兵营听令!向敌人进攻!向敌人进攻!”

    于是受到感染的曹军们,尤其是尖兵营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气势,他们个个高喊着“进攻”的口号,不断朝龙乡方向进攻。张珏见到这番光景,急忙命令陷阵营重新结阵抵抗。

    似乎是士气弥补了战斗力上的差距,陷阵营还真的被尖兵营这把尖刀“刺穿了”,趁着这个机会,尖兵营大部和部分曹军都冲过了陷阵营这道仅凭四百人就阻挡了他们一个多时辰的屏障。

    “这是怎么回事?”此时高顺也看到有曹军从东面过来了,“难道他们冲破了陷阵营不成?曹纯到底动用了多少兵力?”

    高顺想派人截住他们,但是距离太远,由于高顺只采取正面攻城的方式,因此曹纯得以迅速从东门而入,高顺派兵根本来不及。

    而另一方,原本城楼即将失守的龙乡守军,看到了援军进城,也不管究竟来了多少人,他们只知道有援军就多了一分希望。于是原本低落的士气又得到了鼓舞,硬是把已经冲上城高顺军杀退了。

    高顺的副将宋宪问道:“将军,是否继续攻城?”

    高顺说:“将士们日夜兼程赶路,一到这里又连续进攻了这么久,身心俱疲。再者曹军现在士气正旺,反观我军士气却是下降了不少,此时再战无益,暂且退兵休整。”

    宋宪应诺,随即下令鸣金收兵。见到高顺军退去,城楼上龙乡守军有的因战胜敌人而喜悦,有的因失去战友而难过,还有的因担心接下来的恶战而忧虑。

    此时曹纯已经和龙乡守军的负责人——校尉郭冉见了面。

    “属下郭冉多谢将军及时赶到!否则龙乡城必定失守,届时属下万死难辞其咎!”郭冉一见到曹纯就跪下了。

    曹纯上前扶起,对他说:“郭校尉不必如此,你和你手下一千弟兄的浴血奋战,死守龙乡至最后一刻,没有让高顺攻下,此乃大功一件!我必会向夏侯将军为你和你的弟兄们请功的。”

    果然起身谢道:“多谢将军!”

    曹纯紧接着跟他说起了正事,他问道:“不知将军手中还有多少兵力?”

    郭冉略加思索后说:“粗略估计能战者还有三百余人,轻伤和重伤者,还得仔细查看才能清楚。”

    曹纯听完点了点头,随后又问身边魏都说:“我们的伤亡如何?”

    魏都一时低下了头,说:“伤亡惨重,原孙昭部下只剩下不到两百人,这还是把轻重伤员都加进去了。我尖兵营,战死一百九十三人,余者多数轻伤,重伤有二十多人。”

    “如此说来,现在我们能用的兵力总数也就近千人,其中还有轻重伤员……”曹纯叹息道。

    但紧接着,他又看到身边众人都是情绪低落,心想这怎么行,于是赶紧说些鼓舞士气的话:“我们也不必太过悲观,我料高顺同我们一样,手下将士均是一路急行军而来,如今又连战数个时辰,因此我可以保证现在至明日一整天,高顺都不会攻城。他需要他的士兵恢复体力和士气,然后再一鼓作气攻下龙乡。我们趁这个机会也正好休整休整,喘口气。此外,我从博阳出发时,已经派快马告知夏侯将军,相比他很快就会回军博阳,不日便可支援龙乡。”

    众人听到还有援军才稍微松了口气,尽管还需要坚持几天时间,但有希望总比绝望强。

第34章 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在接到曹纯送来的紧急军情后,刚到奉高休整了几天的夏侯渊大军再一次开始了急行军,而宇文宪则率领一千骑兵日夜兼程奔袭龙乡。

    得益于骑兵的速度,宇文宪在高顺攻城前赶到了并进入了龙乡。

    曹纯见到宇文宪万分激动,因为翘首以盼的援军总算来了:“将军总算是赶到了,幸好,我们手中还有一千骑兵!”

    宇文宪却并不乐观:“子和莫要高兴的太早,骑兵毕竟是骑兵,擅于野战,不擅守城,还是得坚守到夏侯将军来。”

    曹纯知道夏侯渊的行军速度,因此乐观地说道:“以夏侯将军的行军速度,想必明日太阳落山前必能赶到。”

    宇文宪却打击了曹纯一下,他说:“并非如此,夏侯将军考虑到急行军过后将士疲惫,战力必然锐减,反观高顺却是在此以逸待劳。因此夏侯将军虽然是急行军,但也只是日行六个时辰,按照这个速度推算,预计还得有两日才能抵达。”

    曹纯不是不能理解夏侯渊这么做的原因,因为他自己就吃过日夜兼程行军的亏。曹纯将龙乡的基本情况告诉了宇文宪:“将军,现在城内可战之士只有千人,还包括了尖兵营在内。而高顺所辖近万人,其中还有数百盔甲精良战力强悍的步兵。尖兵营与其交战,其结果却是损失惨重,这还是在尖兵营人数本身比对方多且还有其他两三百曹兵相助的情况下。虽说是因长途奔袭而导致战力受损,但我们紧紧是为了冲破几百人组成的人墙就如此困难,将来战场相遇,真不知道正面相互厮杀结果如何。说实话,我认为目前尖兵营不是那特殊部队的对手。”

    宇文宪仔细听完了高顺说的么一个字,他可以断定,那几百人就是高顺手下的“陷阵营”。而他在听说尖兵营损失惨重的消息后,宇文宪却觉得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宇文宪说:“我听闻高顺手下有一支数百人的亲兵部队,都是从吕布军中那些体力强健、身经百战的人挑选出来的。身上盔甲也都制作精良,丝毫不逊色于将领所穿的盔甲。如此一支军队战力自然十分强悍,尖兵营伤亡惨重不足为奇。”

    曹纯见宇文宪对尖兵营一事如此看得开,他也就省心多了,他本以为尖兵营是宇文宪的“心血”,要是知道他伤亡惨重,还不知道宇文宪会怎么样呢。

    曹纯接着又将尖兵营战死一百九十三人,重伤有二十多人余者多数轻伤的情况告诉了宇文宪,宇文宪表面上还是一脸镇定,其实心里也很憋屈:“老子辛辛苦苦,费尽心思搞出来的尖兵营第一次上战场就被打成了这样,曹操要是知道了,不知道会不会怪罪,以致于不再给尖兵营提供双倍粮饷了。”

    宇文宪叹了口气,问:“现在他们士气如何?”

    曹纯摇了摇头,说:“不是很好,被打得如此狼狈,就连魏都这几天都沉默不语。”

    宇文宪轻笑了一声,说:“魏都还有沉默不语的时候?他不是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都念叨个没完吗?”

    曹纯听到宇文宪这一“无聊”的玩笑话,也是跟着轻笑几声。

    接着宇文宪有正色说道:“凡事皆有利弊,这次打击固然让尖兵营士气低落,但也不是没有益处。我知道因为尖兵营的特殊让他们有了一种优越感,这就成了骄兵,骄兵必败。这次大败正好杀杀他们的傲气,让他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是其一。”

    曹纯听完深表赞同,不由点了点头,宇文宪见状便继续说了下去:“其二,尖兵营中的每个人都是从军中挑选出来的精兵,他们不乏战斗经验,但这是他们个人的。尖兵营是一个整体,此次是尖兵营自组建以来第一次作战,虽然曾经有演练,但终究比不得实战。尽管伤亡惨重,但那些活下来的人,将成为尖兵营浴火重生的关键。”

    宇文宪见曹纯此时有些迷惑,便直接跟他说:“这和不同军营时一个道理,一支军队里有老兵和新兵,在作战中,老兵可以带着新兵,这将极大提升新兵的存活率,也能更快提升新兵的战斗经验,我这么说你就明白了吧。”

    曹纯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宇文宪还说了一个问题:“所谓‘遇强则强’,这次尖兵营遇上如此强悍的对手,既检验了他们的战斗力,也能给他们树立一个目标。由此看来,这次尖兵营的惨败倒是利多于弊。”

    曹纯虽然有时跟不上宇文宪的思维,毕竟宇文宪的思维模式和曹纯不一样,一个现代一个古代。但是曹纯却总能在宇文宪说出缘由之后一点就透,甚至未点破,很快就能自悟。

    这也是宇文宪很欣赏甚至敬佩曹纯的地方,不过曹纯有个‘毛病’宇文宪不是很喜欢,那就是曹纯对于上下尊卑是很看重的。尽管与宇文宪相处那么久,渐渐被他感染了一些,与他说话比较随和,开玩笑什么的也常有,但唯独在称呼上,曹纯始终坚守原则。宇文宪不止一次提出让曹纯直呼他表字就可以了,可曹纯不干,几次之后宇文宪就放弃了。当然,宇文宪也不是十分在意这个,在宇文宪看来,称呼不能代表什么,交心才是最重要的。

    聊完尖兵营的事后,宇文宪就和曹纯商议起防守高顺攻城的事。

    宇文宪认真清点了一下人数,自己手中还有一千八百四十人,这包括了一千骑兵、尖兵营、龙乡守军、博阳守军,其中还有轻伤员三百余人,重伤员一五十余人。不仅兵力少,最关键的是战士疲惫不堪,士气又十分低落。

    曹纯对宇文宪建议道:“我军兵力如此薄弱,高顺若是四面围城则于我不利,不如封堵其余三门,只守正门。”

    宇文宪正在思考如何防守,没注意到曹纯说的话,曹纯叫了几声,宇文宪才反应过来。曹纯又一次阐述自己的建议,宇文宪不置可否,随即又开始沉思。

    他感觉自己想到了什么,但那就像一团雾,怎么也拨不开,也就无法看到迷雾里的真相。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宇文宪大喊一声:“我想到了!”

    曹纯喜出望外,忙问:“将军可是想到万全之策了?”

    宇文宪对曹纯说:“没错,我的确想到了。要想保住龙乡,紧靠这点兵力死守,难以抵挡高顺大军的强攻,也许援军未到,城就丢了。古人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不妨学学项羽破釜沉舟!”

    曹纯惊讶道:“莫非将军打算主动出城迎战高顺?”

    宇文宪右拳轻砸左手上,道:“不错!想来是我在白马呆的时间太长,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曹纯听得云里雾里:“将军的身份?”

    宇文宪说:“昔日我率三千骑兵在东阿数闯张辽大营,后来又跟随主公征讨吕布,冲锋陷阵、一往无前,这才是我宇文诚都!于万军中厮杀的宇文诚都!他高顺不过近万人,今夜让我的骑兵好生休息、饱餐一顿,待明日我便率领他们杀进高顺大营,直取他项上人头!”

    曹纯突然感觉宇文宪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但这不是他现在最关心的事,他觉得宇文宪这么做实在太冒险了,因此不同意宇文宪出城闯营。

    曹纯说:“兵法曰‘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