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的统一路-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年里,高欢的战术思想显然又有了提高,沙苑冒进的那位高欢已不见了踪影。他丝毫不着急追击宇文泰,而是在邙山前布下阵势,一连好几天,没有动静。两军隔邙山相持,时间似乎停止了流逝。
  这次沉不住气的是宇文泰,大军出动,一月有余,不可无功而返。他把辎重留在瀍水边,命军士二更造饭,三更起兵,从西麓登上邙山(邙山的走势,大致是西北-东南),准备乘夜偷袭东魏大营。
  当晚高欢没有睡死,西魏军的一举一动尽在他的监控之下。探马来报:“敌军距此四十里地,刚吃饱了干粮赶来。”
  高欢轻描淡写地回道:“自应渴死,我军只等去砍脑袋便是。”立即下令严阵以待,防范西魏军偷袭。
  高欢看似是在发豪言,说大话,甚至有取笑之意,实则见地很深。一般人对于饱餐行军的敌人,多少会有所惧怕,而高欢的一句玩笑话却正好点中西魏军的死结:疲渴之后,必成羸军。干粮吃得越多,回头就会越渴,这是生理上的必然反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高欢能够考虑到这一层面,可以说是把战术摆在艺术的高度上演绎了。
  宇文泰的偷袭战术失败,天一亮,两军相遇,东魏大将彭乐以右翼的数千骑兵队,横向冲击西魏阵势的北部,西魏军果然是又渴又累,稀里哗啦就垮了。
  彭乐纵马闯入敌营,有人向高欢报告:“彭乐叛变了!”高欢大怒。忽见西北方尘土飞扬,彭乐派人告捷,俘虏大群西魏宗室、将领。高欢转怒为喜,命众将乘胜跟进。此役大败西魏,光斩首就达三万多级。
  宇文泰单骑逃跑,彭乐穷追不舍。眼看马头咬马尾,有趣的场面出现了,宇文泰忽然在马上转过身,对彭乐说:“这不是彭乐么?傻呀你!今天没了我,明天岂能有你?还不快快回营,收金银财宝去?”彭乐一听这话有理,养寇自重呀,真个乖乖回马去收集宇文泰丢下的战利品了。
  搞笑的还没完,彭乐挂着宇文泰的金带回营复命,说:“宇文黑獭漏网,不过已然吓破了胆!”高欢问他宇文泰怎么跑掉的,彭乐一五一十地把宇文泰的话复述一遍,末了不忘添上一句:“末将并未因为这话就放了他。”
  高欢又好气又好笑,彭乐真人不说假话,倒有几分可爱之处。可是放过宇文泰实在可恶,他拎起彭乐的脑袋,就朝地上猛撞,边撞边骂:“沙苑之败,全是因为你的屁话!”咬牙举刀欲砍,又不忍临阵杀将。
  彭乐捂着脑袋说:“求大王给我五千骑兵,我再给您把宇文泰抓回来。”
  高欢反问:“你放跑了人是什么意思啊?现在又说要抓回来?算了!”他命人取来三千匹绢压在彭乐背上(若是常人,差不多也该压扁了),作为赏赐。
  宇文泰收拾残部,大约还有数万人马,次日一早,两军再战。宇文泰自领中军,赵贵等五将领左军,若干惠等五将领右军。东魏军中有一名小卒犯了军法,面临严惩,此时投入西魏营中,指明高欢的确切位置。宇文泰马上命精锐猛攻高欢亲领的军队,高欢步兵被悉数俘虏,骑兵被打散。
  高欢也不走运,连马都死了,幸有部将赫连阳顺扮了一回东魏的李穆,扶高欢上了自己的马。高欢领着七名随从杀出重围,亲信尉兴庆说:“大王速走,兴庆腰中还有一百支箭,足以射杀百人。”
  高欢感言:“事成之后,封你为怀州刺史;若你不幸战死,就封你儿子。”(高欢对下属赏罚分明、义重于山,确实能让人为他卖命到底)
  尉兴庆说:“儿子还小,请用我兄长!”高欢许诺而去。尉兴庆力拒西魏追兵,矢尽而死。
  高欢刚脱险境,又遭难关。西魏大都督贺拔胜早年与高欢一同在尔朱荣帐下,万军丛中看得真切,手执长槊,率十三名骑兵杀向高欢,口中大喊:“贺六浑莫跑,贺拔破胡(贺拔胜的鲜卑名)定要杀了你!”
  眼看高欢命悬一线,武卫将军段韶一箭射来,正中贺拔胜胯下坐骑。贺拔胜再换副马上阵,高欢早已溜之大吉。贺拔胜叹息良久:“今日忘带弓箭,真乃天意!”
  高欢一部虽然几近覆灭,东魏其他各军奋勇杀敌,大败了赵贵等人的西魏左军。宇文泰率中军再战,又败。天色将晚,宇文泰下令撤军,独孤信和于谨收拢散卒从后方击退东魏追兵,才保证了西魏主力没有再受损失。
  高欢大军追到弘农附近的陕城,手下谋士封子绘、陈元康力劝高欢不可错过时机,应乘胜入关。高欢问道:“若有伏兵,如何是好?”
  陈元康不以为然:“大王前次沙苑失利,尚未遇到伏兵,如今他们吃了败仗,怎么还会有此高招?若舍而不追,必成后患。”
  东魏士兵疲惫不堪,众将不愿再战,高欢还是决定放弃,只派了刘丰生带数千骑继续追赶,主力回军河北。(沙苑之战,宇文泰未能渡河;邙山之战,高欢没有入关。战场上两家“礼尚往来”,说到底还是实力使然,谁都别想一口把对手吃掉。话虽这么说,此战毕竟是最接近于干掉宇文泰的一次,高欢难免抱憾终身)
  宇文泰战前从玉壁召来王思政,本打算让他镇守虎牢,如今虎牢啃不下,便命他驻守弘农。刘丰生兵至弘农城下,王思政大开城门,将士不作战备,一派“祥和”。刘丰生不敢入城,领军而还,王思政的弘农版空城计奏效。
  邙山大战,西魏失利。宇文泰与高欢的斗法,至此两胜两负,暂为平手(司马子如攻潼关、高欢攻玉壁等战役,规模很小,不在统计之列)。
  宇文泰回关中广招豪强以充军力,将府兵制发扬光大。高欢回晋阳,共做了三件大事:一、杀掉贺拔胜身在东魏的所有儿子,以报战场上追他之仇,贺拔胜在西魏得知,吐血而死;二、任命侯景为司空,宰制河南军事,埋下身后之乱;三、赦免境内死囚,高仲密三位兄弟的子孙也因功免罪,唯独不赦高仲密一家。高仲密已被宇文泰接入西魏,他的妻子儿女则难逃一刀。高澄人模狗样打扮一番,去见即将处死的李氏,问道:“如今你还有何话说?”李氏无语以对,高澄欣然解了绳索,纳她为妾。孰知,十多年后,这位美女引发了一起宫廷祸乱,以至北齐臣死君废,真是报应不爽。

二六、谁是强者
  东魏武定三年(公元545年),高欢五十岁,按照当时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他已步入老年。早年随他出生入死的老部下段荣、蔡俊,在河北拥戴他的封隆之、李元忠等人,都已先后去世;而高欢,还在他的大丞相位子上,为青年时代的理想沥血奋斗。
  “平定天下,澄清宇内”,多么激动人心的豪言;二十几年过去了,这八个字依然是豪言。算计一生,什么都算到了,唯一漏算的,是强大而年轻的敌人,宇文黑獭。
  老则老矣,绝不遗强寇以祸后人。高欢要毕余生之力,举全国之众,做一番豪赌。为了这次豪赌,他是什么血本都愿下,什么手段都愿使了。他派人去吐谷浑,招吐谷浑可汗夸吕的堂妹入后宫,由孝静帝纳为容华嫔。东魏与吐谷浑结盟,使西魏的西南边境多了一个捣乱分子。
  对于柔然,他也继续加强两家的关系,命九子长广公高湛迎娶阿那瑰的孙女邻和公主。他又派遣杜弼出使柔然,为高澄求婚,阿那瑰狮子开口:“高王亲自娶才可以!”高欢大为犯难。
  通明事理的娄昭君劝他:“国家大计,勿再迟疑。”三十年的妻子主动让出了位置,令高欢愧疚不已,“跪而拜谢”。与西魏文帝一样,堂堂高丞相做出了易妻为妾的巨大让步,亲自北上迎接阿那瑰的爱女,奉为正室。柔然公主脾气倔犟,终生不说汉话,要求非常严苛,高欢即便患了病,也得坐着车去尽丈夫的义务。
  (为了彻底解决后顾之忧,高欢的牺牲可说是到了极致。在彪悍的柔然公主面前,他简直与面首没啥两样,高欢体力的江河日下,与此也不无关系。末年的高欢,好比一个将灵魂出卖给魔鬼的人,为了功业,可以抛弃家庭,抛弃爱情,抛弃人间一切美好的东西……我想,这样的人,最终也不可能收获他所需求的美好吧)
  武定四年,高欢开赌,他征召山东十几万大军(山西一带的兵力,在这些年的消耗战中,剩得不多了),会兵晋阳,讨伐西魏。首要目标,是河东孤堡——玉壁城。
  玉壁城是西魏大将王思政的杰作,筑于汾水下游的南岸,北濒汾水谷地,西为黄河,东为涑水河,三面黄土断崖,只有南侧有道路与外界连接。远远望去,城堡耸立于河流冲击而成的黄土高台之上,称其天险,毫不为过。玉壁地区土地肥沃,富产粮食,民用军需不在话下。对西魏而言,据玉壁则长安无忧而坐望晋阳;对东魏而言,得玉壁则晋阳无虑而长安可下。这么重要的战略意义,高欢和宇文泰都清楚得很,王思政调任时,向宇文泰推荐,由韦孝宽代他守卫玉壁。
  韦孝宽本名韦叔裕,以字行世(东西魏时期名将以字行世,大约也是时尚之一)。家族乃关中大姓,祖、父两代郡守出身。韦孝宽自幼涉猎经史,处事沉稳,年纪轻轻就屡立战功。韦孝宽去守玉壁,守兵虽不多,却很让宇文泰放心。高欢打好了如意算盘,猛攻玉壁,诱宇文泰挥师来救,然后围城打援,把西魏主力绞杀在河东。没想到,宇文泰在关中泰然处之,不派一兵一卒,坚信韦孝宽会不辱使命。
  高欢吸取了第一次玉壁之战的教训,不硬干,而是祭出了各式巧妙的攻城手法。中国历史上一场艰苦与经典的城堡攻防战在玉壁上演了。
  攻城招法之一,断水。玉壁城的水源汲于北面的汾水,高欢命将士在汾水上游另掘河道,一夜之间工程完毕,汾水绕行,城内用水的供应中断。韦孝宽没有恐慌,他下令在城内凿井取水。当地地下水丰富,供水问题很快得以解决。韦孝宽轻松破掉高欢的第一招。
  攻城招法之二,土山。高欢在玉壁城南用黄土堆起山丘,欲借助高度的优势自上而下冲进城内。韦孝宽则用木板加高面对土山的两座塔楼,土山高一尺,塔楼高一丈,永远占据制高点,东魏士兵一爬上土山,城内就用石块、火箭伺候。韦孝宽又胜一筹。
  攻城招法之三,地道。土山之计不成,高欢派人向城内喊话:“纵使你把楼搭到天上,我也会穿地入城!”他在城外日夜不停地广挖地道,分为十路,想像土拨鼠一般从城底穿入。韦孝宽沿外城墙掘开沟堑,拦住敌军地道的方向,选派将士把守堑口,一见东魏士兵从地道里钻出,就揪住砍死。这还不算,他又命守兵在堑外囤积柴草,在掘通的隧道口点上柴草,用皮排往里头鼓风。地道里头可怜的东魏士兵,不是烧死就是呛死,好容易跑到道口,又做了西魏兵的刀下鬼。地道战较量,高欢损失不小,又败一阵。
  攻城招法之四,冲车。冲车是古代攻城战的常用器具,高欢所用的冲车,体积庞大,构造特殊,所撞之处,无不留下极深的痕迹,即便是很粗的柱子,也经不起冲车几撞。玉壁城的城墙与城门,耗损严重,一旦坍毁,后果不堪设想。韦孝宽的反应极迅速,立即让人缝制一张又厚又大的布幔,从城楼上挂下来,冲车到哪里,布幔就移到哪里。柔能克刚,布幔有如一张大网,把强劲的冲力化于无形,城墙保住了。
  高欢盯着城上的布幔思索良久,有了新的主意——火烧。东魏军在长长的竹竿前绑缚松香等易燃物(考虑很周到,可以防止城上往布上浸水),浇油点火,从远处烧布幔,同时也可以直接烧城楼。韦孝宽也不含糊,你用长竿,我用长钩。士兵拿着长钩站在城楼上,着火的竹竿一靠近,就伸过去割,点燃的松香随之而落。高欢望而兴叹,第四招也给彻底破了。
  攻城招法之五,焚柱,即地道焚柱,非常毒辣。高欢起兵时攻破邺城,用的就是这一招(细节参见前文)。重新使用地道,四面并进,共二十一道,地道中的柱子先顶后烧,崩毁城墙。韦孝宽可不是当初的刘诞,哪那么好欺负,他在城墙后面备好结实的木栅,哪里城墙崩了,就在哪里竖起木栅,堵住缺口。高欢的成功经验又报废了。
  高欢那个郁闷啊,能使的方子全使上了,自己死了不少人,浪费了无数木材、火具,韦孝宽那边还在城楼高枕无忧呢。一般人到此怕是崩溃了,高欢却还有第六招——攻心。
  他命参军祖珽到城下喊话:“两家交兵,已有多日,你孤城一座,救兵连个影儿都见不着,早晚挺不下去的,不如投降啊!”
  韦孝宽一脸坦然坐在城头,答道:“我城池牢固,兵粮有余,攻城的每天忙活,守城的每天休息。才几十天而已,要什么救兵?我在担心你们啊,搞不好就死在这里了!我韦孝宽关西男子,岂会做降将军?”
  祖珽一看韦孝宽吃了秤砣,又向城里的守兵喊道:“韦城主受了宇文黑獭的恩禄,死守还说得过去;你们这些将士们,何必跟着他送死呢?”他又往城里射去赏令,上写:“谁能斩城主投降,拜为太尉,封开国公,城邑万户,丝帛万匹。”
  韦孝宽收下赏令,翻过面来写道:“谁能斩高欢,照此封赏。”回射到城外。高欢气炸了肺,用铁锁锁上韦孝宽在关东的侄子韦迁,刀架脖子,押到城下,韦孝宽不投降,就杀掉韦迁。韦孝宽不为所动,看都不看一眼。城中士卒感动不已,个个抱定决死之心。
  东魏在玉壁城下,苦战近六十天,死伤惨重。时值隆冬,军中缺衣少药,疾病蔓延,史载“死者七万人”。高欢的脑力与体力都发挥到了极限,旧病复发,倒在了军营中,于是,出现了本部开篇那一幕悲壮的场景。
  一片《敕勒歌》的歌声中,高欢想起了六镇草原上的辽阔天空,想起了怀朔到洛阳的邮差生涯,想起了骑马赶牛的逃难岁月,想起了那个豪气万丈的青年贺六浑。一世坎坷,一路拼搏,今天的你,是憾,是恨,是喜,是哀?
  旷日持久的龙虎斗,渐渐走到了尾声。十四年,以早婚早育的北朝人的标准,是一代人的时光。临到末了,我们还是忍不住问一个很俗的问题:高欢与宇文泰,谁更强?
  论成就,高欢由一名不起眼的怀朔镇小兵起家,广结宾友,先后效力杜洛周、葛荣、尔朱荣,信都起兵,以一州之力,席卷整个关东;宇文泰出身武川镇将之家,投葛荣,降尔朱,入关平乱,接手贺拔岳军队,将关中经营得有声有色,才得以积累资本与高欢抗衡。两人各得天下三分之一,胜败如梅花间竹,难分高低。
  论用人,高欢看重一个义字,惜才爱士,但为了短期的战略目标,忽视了北魏遗留的吏治腐败,造成军士贪婪无度,难以遏止,最终毁掉了他青年时代的理想,也毁掉了高家的霸业;宇文泰最看重的是赏罚分明,严禁部下贪财暴民,作威作福,关中每一个人才都能被他任用得恰到好处,所谓的六柱国、十二将军,大多数的能力其实不及高敖曹、侯景、斛律金,甚至比不了窦泰、彭乐、段韶、尉景等人,却能名垂千古,建功立业。韦孝宽玉壁成名,就是宇文泰用人的最佳范例。
  论治军,高欢主力大多为镇兵,六镇之乱后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高欢抚恤士兵,的确很有一套,然而囿于本人出身,对军队过分放纵,导致鲜卑兵将与汉族士人长期对立。宇文泰在军队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可是穷则变,变则通,首创府兵制,通过组建关陇集团,客观上融合了关中各民族的矛盾,从而使西魏军队转弱为强。两相比较,宇文泰又稍稍胜出。
  不过,高欢创下的家业幅员辽阔,人才济济。高欢死后,宇文泰也无力奈何东魏。二十年内,西魏-北周处于战略防御,这从另一侧面说明了高欢的强势。“谁是强者”的问题,争论了一千五百年,也许还将再争论一千五百年……
  武定五年元旦,日食。人们自然想到,高敖曹战死那年的元旦,同样发生了日食,轮到高欢去追寻他心爱的大将了。高欢在病榻上悲呼:“日食是为我么?死亦何恨?”他把高澄从邺城召到晋阳,说了平生最后一段遗言:“你面有忧色,莫非忧虑侯景会叛么?哎,侯景飞扬跋扈,专制河南,已有十多年,我能养他而已,又岂是你能驾驭的?厍狄干、斛律金一干老臣,性情耿直,不会负你;可朱浑道元、刘丰生远来投奔,必无异心;亲戚之中,段韶智勇双全,可任大事;彭乐心腹难得,需加提防(后来彭乐果然谋反被诛)。举国之内,堪敌侯景者,唯有慕容绍宗,我故意不用他,就是留给你的,你可委以重任,谨记勿忘。”
  正月初八,高欢病逝,享年五十二岁。五天后,侯景反,天下大乱。请看下部《侯景之乱》。

第二部 侯景之乱

一、佛门天子
  “宇宙”一词,在英语中,是cosmos,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