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逸羽风流-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心里装着两个人的我,没有资格把相思写给一个人。那么,现在的我,能写什么?
    君逸羽提着狼毫,怔忪了半响,终于端正落笔,只那笔势郑重,不是之前的洒意诉情,更像是一种庄严的承诺。
    “等我,打完这一仗,我就回来。”
    回来,守着你和悠儿,不管是我的人,还是心!
    
    ☆、第229章

    二年……
    四月,帝密布军机,又行陈仓之计,称病不朝,请上皇监国,实则微服北出。其时,敏佳公主督定北军粮务,帝以主为暗行障翼……
    五月……重五,帝与主至简州,临简安,逢胡兵扰城,荣乐郡王羽离城助战。帝仍微服,随主登城,视王胜还,使主召之,待王至,帝与王执手相看,乃以天子之尊示于众。初,王功著蓟简,雪耻安承,帝以“胜王”加王,王不受。我朝之王,为便分故,郡王之号,取二美字,后从郡王字;亲王之号,取美字者一,唯从王字。帝今来,以赐犒功,令宫人奉旨,本欲加王“圣王”,感王“荣乐”之名,深得士心,遂罢前意,仍晋其封为亲王,然特存王“荣乐”本号。主帅既赏,帝大犒三军,诏立国烈祠,更宣亲征北进之决,将士奋武,山呼万岁之声,经久未散……
    御驾亲征之议既宣,帝亲整定北军,改其称为“征北”。帝自为征北主帅,命王为副,又多添孟劲、邹昌、郭豪等将军。帝微服北来,至军乃现,无它,贵秘与速,是以,定北军先锋是夜即出简州,大军次日亦发矣。帝王之师,携胜军之势,突入胡地,胡边诸城,以为神兵忽至,惶然失措,媼乐、苏克二城,一日既克!帝引安承之鉴,帝师所至,涤荡乾坤,徐歼胡,一月不足,灭胡大小部落数十余……
    六月……克呼屠达王部!
    ……
    ——《天熙要录》
    呼屠达王部,即孛拉纳古部落。
    孛拉纳古部落原本只能算是两漠草原上的中等部落,但是,五十多年前,一位出自孛拉纳古部的青年将军,改变了它的地位。那位青年将军,被崇拜英雄的两漠儿女铭记,甚至,许多中原人,都不陌生他的名字——孛拉纳古·苏勒和克。
    孛拉纳古·苏勒和克,临危受命,以杰出的军事才干粉碎了大华的安承北伐,只此一条,他便是当之无愧的猛戈族英雄,是北胡巴鲁尔特王族的功臣,更别提他还在杜那图少主即位之初,为稳定岌岌可危的宏朝局势立下了汗马功劳。巴鲁尔特王族当时的实际掌舵人媼敦格日乐,没有亏待自己的大功臣,她将自己赏赐给了苏勒和克,让他做了自己的金刀驸马,还将他封做了呼屠达王。“呼屠达”大致相当于汉语中的“英睿”,既英也睿,呼屠达王的称号,无疑是一份荣耀的封赐。而孛拉纳古部作为苏勒和克的部族,也有幸分享了这个荣耀的名字,所以从此,它又叫——呼屠达王部。
    呼屠达王部在苏勒和克手中蒸蒸日上,五十多年的时间,哪怕第一任呼屠达王苏勒和克早已身故,也不影响它逐步成长为猛戈族顶尖的大部落。及至君华天熙二年的现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占据了冬布恩山前草原上最好牧场的呼屠达王部,吸引了无数弱小部族聚拢,是宏朝在冬布恩山脉前的广袤国土上的最大乐土。
    只是今日,乐土不再。
    战争强#暴乐土,蹂#躏过后,入眼唯剩残酷。
    血红的夕阳跌落在地平线,摇摇晃晃的穿过战火狼烟,投射在尸横遍野的呼屠达王部上,将原就厚重凝滞的血腥气凝结得宛若实质。血流成河的呼屠达王部,一滩接一滩的热血喷洒在草叶泥土间,来不及渗入土壤,便已经被马蹄翻飞成了血泥草末,直至侵入者的胜利号角吹响,它们才得以冷却温度,慢慢凝固为一地暗沉。
    身在这染血之地的人们不少,但是,无人来为战争之后的残酷景色默哀。死人永归沉默,他们,已与喜哀无关。活着的人里,沦为俘虏的呼屠达王部幸存者,还在刀剑的威胁下,挣扎在恐惧和愤怒之间,而作为胜利者和征服者的大华军队,在胜利的凯歌中欢笑不绝。此番随君天熙征战草原的,无一不是死人堆中锻造出来的精锐将士,他们不会为敌人心软。
    连心善如君逸羽,都不曾有分毫异色。当然,上战场就戴着银面具的君逸羽,从踏上草原起,除了睡觉,面具基本就没空摘过,此时也没例外。旁人根本看不到她的脸色,但她的眼睛,波澜不惊无疑。君逸羽只是静静的策马在君天熙身旁,耳听着报捷声来,有些若有所思。至于对生命的不忍,是她摒弃在战争之外的情绪,否则身为将帅的她,不合时宜的心软,是优柔寡断,是对自己和同伴生命的不负责,以及对她的军队和国家的失职。况且,随定北军阻击侵掠北疆的胡人军队时,她看到过无数遭受胡贼祸害的村镇,残酷更甚眼前……
    最起码,中原军队扫荡过的胡人部落,还能有俘虏,可胡寇过境的大华土地上,往往不剩活口,是妇女老幼都不例外的暴虐屠杀!君逸羽永远也无法理解那种泯灭人性的极致凶残。大华方面,有好些个和胡人有血海深仇的将领,咬牙切齿的提出过以牙还牙,可但真等面对着妇孺老幼,他们没能下得出狠手……
    此刻踏马血地的人里,君天熙只怕是唯一不曾身经百战的,但她的脸色也很平静。又不是铁石打造的心肠,月前第一次走入被歼灭的北胡部族时,也是和这相似的修罗地狱,那时君天熙握缰的手,难免有些僵硬,好在身旁有君逸羽,发现了她几不可查的不适与逞强,在安抚人心的关切眼波下,她才慢慢好受了些。若非离开简安前的那夜看到了高岗之上君逸羽落寞吹奏镇魂曲的背影,君天熙这些日子看到的在北征中平定自若的指挥军队的君逸羽,几乎要让她觉得,君逸羽天生适合沙场。
    微微偏头,发现君逸羽眼中又有思索的光芒,君天熙早已经见怪不怪了,不过她敢肯定,若是又有流矢袭向自己,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必也是这个不知又在琢磨什么策略的人。有他在身边,她甚至连个轻甲都不用,便能放心的游走在万军交锋的第一线。这样想着,君天熙忍不住勾了丝嘴角。从各路令使的亢奋军报里,粗略估算着敌我的伤亡,君天熙知道,今日又算是一场大胜,她扫了眼马蹄下被凝固的鲜血浸成的暗红土地,拿下呼屠达王部的意义,又加深了她嘴边的弧度。
    父皇,这是苏勒和克的部族,儿臣替您踏在了脚下。媼敦格日乐处心积虑了一辈子,她一定想不到吧,才躺进地下十数年,蓟简就被她不争气的后辈还了回去,大华的铁蹄,还踏碎了她夫家的部族。她该在黄泉,睡不安稳了。母后的仇和您的夙愿,终于达成了第一步。珊儿萱儿,从珊儿降生起朕便决心的,朕的女儿,做自己喜欢的事,嫁自己喜欢的人,朕,不会让她们有朕当初的身不由己,不会再让她们经历和亲的威胁。朕终归有了一桩幸运,得他相伴在旁,相帮在侧,正当践誓……
    拥簇在圣驾旁的诸将,不敢太过放肆,却也早已经忍不住咧嘴了。待得令使将君天熙的恩旨传送三军,“大华威武”“吾皇万岁”再度张狂的升腾在了胡人的草原上,毫不留情的冲击起了他们的“永生天”。一帮子大华武将碍于君王跟前,强充矜持,至此哪还能沉稳得住?许是留心天颜,有人察觉了君天熙唇角轻扬的愉悦,帝尊当前的威压便也松泛了些。也不知是谁打头,大小将军们压不住兴奋,也跟着山呼了起来。
    不比之前那些小部族,这可是胡贼的呼屠达王部啊!说句不争气的话,有安承之耻的前车之鉴,饶是这回北征出其不意,乘胜而来,统兵将军们心中也多少有些没底。尤其又是御驾亲征,又是一路在草原上打得顺风顺水,与五十多年前那场志在必得的北伐何其相似?士气是越打越勇没错,可他们做将军的,不是那些只管听指令挥刀子的底层小兵,总要想得多些,心里的忐忑一直搁不下,就怕一个不慎,又步了高宗皇帝的后尘!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马踏呼屠达王部的战果,便是就此班师,这回的北征也是一次大胜!嘿嘿,看来胡人,是真的没有半百年前的威风了!
    “陛下,今日攻陷呼屠达王部,末将以为,山前胡贼不足为惧,我军后顾无忧,又有陛下圣光照拂,兵精将猛,军威正盛,不若速破冬布恩山口,直插胡庭漠南腹地,一扬国威!末将不才,请为先锋!”
    慷慨激越的请战声,出自孟劲之口。唐劭过世之后,身为现任周国公的孟劲,算得上是资历最高的武勋后裔。他得皇家信任,原是御从禁军中真正握着指挥权的右将军,不想天熙元年的北场之祸时,着了君达伟的道,君达伟从他手中夺了兵权,拿御从禁军作叛。君天熙平叛之后,只给孟劲定了个不察之过,并未深究他的责任,倒是孟劲自个,自觉愧对皇恩,辞了所有军职,在家闭门思过,闲了一年多。哈日乔鲁和唐晙先后在北疆为乱时,孟劲没有加入定北大军,倒是君天熙这回微服出经前,给了他一道秘旨,要他来北征军报到。承蒙天子不弃,孟劲感恩戴德之余,攒足了力气,立志要赚几份大功回报圣上万一,奈何陛下圣明,深知御驾亲征的弊端所在,是以她亲在军中,与士伍同进同退,但从来只是统筹大局,不在具体的军务上指手画脚,名义上的主帅是陛下,实际上真正统领着北征大军的却是中军副帅,可那位代行君令的副帅……谨慎太过了!
    隔着辈分和年岁,孟劲和副帅荣乐王无甚私交,但知道他几次救驾,还是很有几分好感的。荣乐王在北疆的赫赫武功流传甚广,孟劲无缘亲眼看到,但北征军的老底子就是定北军,那位小小将军王的军中口碑,有心之下,不难打听。所以虽然是不足弱冠的年轻人盖在自己头上当统帅,但看他一路做得还算有模有样,又有陛下看顾的面子在,孟劲哪怕心里头有些许微妙,大体还是接受的。只是他们的副帅步步为营,稳中求胜,半点不像是冲进十足的年轻人!若非众口一词,孟劲是真不相信,这样温吞统兵的人,会是战场上不计生死、闯出了“不死王”名声的人!偏偏照着他的稳妥打法,结果还都不错,只是可怜一心求功却无处发挥的孟公爷,急得烧心烧肺!多几分闯劲,才能多几分意料之外的收获,没准战果更大呢!
    
    ☆、第230章

    这一回,孟劲自信自己的提议,只要陛下还想往下打,这几乎是必然方向,多只是早晚的问题罢了!但想着前几次,君逸羽温言细语,却总有理由说服自己和其他将军,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着大军大胜、陛下高兴的功夫,先讨个先锋来!嘿嘿,当着这么多士兵的面,这点脸面,陛下定会给老夫的。
    道一声“狡猾!”,郭豪暗悔自己开口得晚了孟劲一步,也不管地上血污,翻身下马,跪地道:“周国公言之有理,末将附议,愿为先锋之副。”
    “哦?速破冬布恩山口,直插胡庭漠南腹地?”孟劲他们直接向自己请命,君天熙哪能看不出他们绕过君逸羽的小心思?她有些不悦,但扫见了诸将的跃跃欲试,尤其神武军的几位,眼睛都激动得红了,君天熙知道,若说之前还有些畏缩,打败呼屠达王部后,兵出冬布恩山脉,已经成了三军上下都心动的提议了。平心而论,对于打到冬布恩山后,君天熙也是期待的,甚至在她和她父皇的计划里,他们父女俩比麾下的将军们更贪心,若是战况顺利,她不单单想替父皇搅合漠南腹地,更想剑插胡都——塔拉浩克!
    那样,母后大仇得报,君华大耻得雪,也好再现□□时期,漠南无王庭的辉煌,从此北境无忧!而且,若真能在这一次北征中剑劈塔拉浩克,无需任何人吹捧,她和君逸羽作为此次征战的统帅,便会对被百姓奉作圣神,那他们的私情,再不会有人置喙的余地,只怕还会像□□和文德那般,成为大华子民喜闻乐见的传奇结合。
    这是一个公私相济,一劳永逸的计划。不过,君天熙不会被贪心冲昏头脑。一下宣告这么疯狂的目标,怕吓到大华的将士们,这份野心,只有有数的几个人知道,她的“副帅”便是其中之一,所以才他才一直弹压着帐中骄躁,帮她冷静诱敌呢。她这次北征,看似开始得仓促,其实早从她登上皇储之位时便开始准备了,若不是君伟诚北场造谣震荡了朝局,若不是没想到哈日乔鲁皇位没稳就勾结了唐晙,给了大华一个措手不及,她早几个月便该兵北出草原了。可惜,冬布恩山前草原都被我们扫荡得差不多了,连呼屠达王部都踩在了脚下,北胡怎么就是不派兵来决战呢。我们打过去,合适吗?可若不打,莫不成就此班师?呵,那便是白打这么远了,显然不行。孟劲这回,请命的时机倒准……
    “君逸羽,你以为如何?”君天熙看向了君逸羽。且不说君逸羽代行君令的权力是她亲给的,她有意展示信赖,让诸将看清他们副帅的权威。君天熙自己,也的确想听听君逸羽的想法。
    若是班师回朝,别说君天熙舍不得,众位将士不会答应,就是君逸羽,也会觉得可惜。而且,随军不是轻松事,尤其主力都是精锐骑兵,君天熙不想御驾亲征反拖累了行军速度,早就弃了车驾,一路都坚持骑马,君逸羽将她的辛苦看在眼里,总想极尽可能,帮她把她的付出,扩大成最大收益。再加上,她陪君天熙北征,只会有这唯一一次,战场有太多未知,她真的不想她独自,再度征战异国。况且此番,战机是够的。只是这次北征,说顺也顺,说不顺也不顺。北胡主力迟迟不出,大华凯歌一路飘扬,看看这三军激动,恨不得今天就跑去冬布恩山后撒野的兴奋模样,骄兵……易败呢。而且这呼屠达王部,似乎有些古怪……
    君天熙眼底暗含的期待,君逸羽看得出来,但许是知道关于战争的决策,每一次都承载着太多生命的重量,她还是轻轻道出了自己的顾虑,“此番北征太过顺利,照说我们来草原一个多月了,胡人该集结大军来迎敌才是,而且这呼屠达王部,以他们冬布恩山前草原第一部落的声名,不应该这么孱弱,人丁也似乎少了些,我担心他们……”
    孟劲显然有些不满,不客气的打断了君逸羽的话,“副帅!长他人志气的话,末将便不爱听了!什么叫不应该这么孱弱?在这的都是大华的精锐将士,又有陛下亲临,天恩眷顾,分明是我军英勇善战,才显得胡贼不堪一击的!”
    君天熙眉目微皱,君逸羽见了,对她轻轻摇了摇头,示意无妨。你军议之时多退避幕后,让我代为主持的初衷,不就是要让这些将军们搁下对你的顾忌、畅所欲言吗?而且,一碗水端不平的话,可是治军大忌呢。
    眼神安抚完君天熙,君逸羽稍稍欠了欠身,谦虚认错,“是本帅失言了。难得今日陛下也在军前,本帅年轻,经验不足,有些思量不周全,诸位将军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偷眼看君天熙没有开口的意思,加上君逸羽态度诚恳,一时间,声音还真的多了起来,而且多少都是在给孟劲的提议帮腔。北征打到了呼屠达王部,他们是真打出自信了。漫说胡贼可恨,他们做将军的,守土保民的本分,本就该好好给他们些教训。再者,哪有不想挣战功的武将?□□之后,我朝再未有过开疆之功,若真随陛下北进功成,异日青史留名,会有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子孙后代,想来也会像开国忠良的后裔一样,余荫无穷呢……
    “王爷只怕多虑了,您恐怕不知道,自从苏勒和克之后,呼屠达王部得胡贼王族信重,一向扈从胡皇,哈日乔鲁之前在北疆折损的精骑,只怕有半数出自呼屠达王部,它们元气大伤,今日对抗我们时部落内少了好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甚是!而且副帅,不是说哈日乔鲁得位不正,弃军而逃又丢了人心,胡人召开萨切逯大会,有意换王吗?胡贼内乱去了,前不久又才在北疆折损了那么多人马,一时应战不及,也是可能的吧。”
    ……
    “胡朝国制无序,新旧更迭之际,常起内讧,这一回不比高宗朝,他们再没有一个苏勒和克,也在没有媼敦格日乐了。”
    耳边的七嘴八舌,归根到底,都是在劝自己放心大胆的往前打,君逸羽默默听着,视线飘忽到了远方,这夜幕将临的苍茫草原,似乎隐藏起了更多未知。他乡为战,深入敌方,又有君天熙在军中,尤不得君逸羽不谨慎。她心底依旧有些犹疑,但听出了军心所向,也了解君天熙的心志,倒是慢慢让自己随之定下了心来。
    说的也是呢,战场无常,世上哪有万全的战胜把握。这回不去的话,下回便是她自己去,还不一定会有这次的机遇。而且如今往前才是必然的选择,还有什么好想的?要想也是想怎么把胜率弄到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