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安风流-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毁神容易,要造一个神出来,却是千难万阻。李世民当然明白这样的道理。帝国的军队需要一个神来作为精神领袖,如开国之初的李靖;李靖退下去后,急需一个人顶替上来。原本李勣是个不二的人选,但他太过低调和谨慎,虽然能干而且战绩卓越,但不具备精神领袖这样的气质。
因此从天时地利人和来考虑,秦慕白都是极为适合的少壮派军神候远人。
此时,秦慕白也算明白了,为什么他离开了百骑一两年之久,百骑使依旧没有正式任命给旁人,而由他挂着检校百骑使这个“荣誉校长”的头衔。
这次不经意的回来走走看看,他感受到了以前留在百骑也没有感受过的热情与崇拜。所有人对待他,都如同是一个对待偶像的狂热又敬畏的态度。
人不在百骑,却将精神留在了百骑。这一点,显然是李君羡、程怀弼和尉迟宝云都无法取代的。他们这些实际领导人就算吃醋,也只能服气。
在百骑营地里厮混了一阵,享受过了百骑将士们的热情款待之后,秦慕白酒醉半熏的离开了这里,准备回家倒头大睡。程怀弼与他的私交最厚,于是带着几个铁竿心腹百骑将士,一路送他出来。
二人且走且聊,秦慕白也从他嘴里知道了许多很难在外面打听到的消息。比如,当初朝廷商议兰州诸项事宜时,谁力主支持,谁力主反对。还有,秦慕白最关心的两个人的动向。
其一,当然是吴王李恪。早在年初,朝鲜半岛上便不是太安宁。此时的朝鲜半岛上,呈三国鼎力之势。分明是最强大的高句丽,古老的王国百济以及新兴的王国新罗。百济素与近邻的新罗不合,又忌惮新罗日渐强大,于是联合强大的高句丽一起对付新罗。新罗支撑不住派人向大唐求援。由于此时大唐将大部分的精力与财力都投向了西线与吐蕃的纠缠之中,于是暂时拒绝了出兵干预。
这时,原本潜伏多时一心不问朝政的李恪,突然跳了出来,主动请命要前往朝鲜半岛,代表大唐调解与斡旋那里的紧张局势。
从来没有人怀疑李恪的能力,由他出面,也比任何大臣和将军担任使臣都具有代表意义与威慑力。经过详细的商谈与考虑,最终李世民同意了李恪所请。让他带着仅仅一百多人的大唐使团,去往了万里之遥的朝鲜半岛。
至今,已有了半年之久。
听到这个消息,秦慕白挺震惊的。他从来没有想到,李恪会突发奇想,要离开京城接下这样一个危险指数极高的活儿。大唐建国之初,朝鲜半岛上的三国就已经臣服于大唐了,但强大的高句丽一直面服心不服,没真正把大唐这个“宗主国”放在眼里,在朝鲜半岛称王称霸,大唐政令在那里根本行不通。除了每年上贡一些可有可无的贡赋,大唐在那里并不具备多大的影响力。
也就是说,高丽三国名义上是大唐属国,但并不会买大唐多少帐。尤其是前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而失败,更让他们有恃无恐尾大不掉,这个几乎是天下皆知的。所谓高丽三国皆臣属于大唐,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但是李恪却只带了一两百人,就义无反顾的去了……
秦慕白很为他担心。只要踏上了朝鲜半岛,李恪每时每刻都有可能面临杀身之祸。三条野狗打架,一个人在中间劝,其危险指数不言而喻。但秦慕白也理解李恪的用意与苦衷——这才刚回来,秦慕白就感受到了一股剑拔弩张的味道。太子与魏王的争储夺嫡,显然已经进入一个白热化的阶段,连李世民都被折腾得疲态尽露了。覆巢之下无完卵,李恪宁愿去到凶险的朝鲜半岛也要逃离长安这个事非之地,他也真是有够无奈的!
另一个秦慕白比较关心的人,则是江夏王李道宗。
李恪前脚走了没多久,李道宗便重新复出,去了幽州,提任幽州大都督。
幽州大都督府是大唐在东北的门户,直接掌控辽东,面对突厥、契丹、靺鞨等北狄诸部与高句丽。同时,那里也是一处重要的军镇。与李勣在并州遥相响应,撑起大唐在河北的半壁江山。
从这两项人事变动中,秦慕白隐约嗅出了一丝味道:李世民,恐怕是想对辽东与高丽采取一些动作了!若非是西线一直不宁、储君纷扰后院不稳,他恐怕早就出兵了——这,也才符合他的个性。
抛却开疆拓土锐意进取、立志创下不世伟业的秉性不说,在李世民的心中一直有个心结,他要完全超越前隋炀帝。杨广东征不成,他就一定要成功——曾经某次酒后,李世民甚至隐约表露过这样的心迹。这已是公开的秘密。
历史上,李世民也的确是亲征过高丽,但是……一生战无不胜的他,折戟于高丽。
得悉这些,秦慕白不禁暗暗长吸了一口气:大唐帝国,并非是想像中的那么歌舞升平一片祥和啊……
'砸票~~今天砸足100票就再更一章,嘎嘎!数千书友,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吧?为了广大书友的福利,本书不入V,免费到底,保证完本!'
第313章 门庭若市
'我言而无信了,今天的红票还差30多张就把第二更奉上了。两章,9千多字,还算给力吧?大家努力砸票吧,今天砸不满100票,明天肯定无力双更哦,嘿嘿……'
回到家里,天色将晚,秦慕白也有些酒劲发作晃晃悠悠了。程怀弼等人将他送到了客厅,又讨了杯茶水喝才一并告辞回去。
刘氏让霜儿替他准备热汤沐浴,嗔怪的道:“真是的,一回来就不落屋子,出门就喝得醉熏熏的。你爹可不是你这样——对了,高阳公主呢,她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
“嘿嘿!”喝多了一点的秦慕白傻乎乎的笑,“娘,你说什么呢?高阳还没嫁过门呢,哪能就跟我回来?她当然是留在皇宫里了嘛!”
“哦……”刘氏应了一声,表情似有一些落寞,又像是有些疑虑。
“怎么了娘,想什么呢?”秦慕白问。
“没什么。就是……你娶了高阳,媚娘怎么办啊?”刘氏小声的问,“其实,媚娘这丫头挺不错,能里能外识得大体,一个人撑起若大的一个家业,多不容易啊!世人都瞧不起商人,为娘看她却是个极好的女子。吃过苦的女子,才知道兴家不易,才懂得相夫教子。你到兰州一去就是一年多,把她一个人扔在襄州,你就没想法?现在,你与高阳的婚事已经布告天下了,她又会怎么想呢?”
秦慕白听了心里也稍稍颤动了一下,躺在宽大的椅子上仰着头闭目沉思。刘氏有些恼,拍了他的腿一巴掌:“为娘跟你说话呢!”
“噢!”秦慕白一笑,睁眼说道,“放心吧,我能料理好的。其实,我与高阳的婚期还有半年之遥。皇帝建议我带着你们出去游山玩水。”
“真的呀?”刘氏一听就兴奋了,“那好呀!为娘和你妹子,可是有好多年没离开过长安了!要不,咱们就去兰州看望你爹吧?”
“哦?哈哈!”秦慕白大笑,“想爹啦?”
“嘴贫!也不分个长幼大小!”刘氏笑骂,脸却红了,说道,“当初你们迁民入兰时,我就想带着霜儿一起过去。不过你爹来信,说不让我们去,好好呆在长安,我们便依了。现在……罢了,还是听你的吧!你说去哪儿就去哪儿,反正,你的那些国家大事和官场规矩,我们不懂。”
“呵呵!”秦慕白笑道,“娘,我打算呢,先去一趟襄州故地重游;然后,沿江而下去扬州走走怎么样?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啧啧,那里的风景与繁华,可是独树一帜啊!”
“扬州有什么好去的,风月昌盛罢了……”刘氏听了撇一撇嘴,似有些不悦,但也没多说什么。
“那你想去哪里呢?”秦慕白笑眯眯的问。
“扬州就扬州吧!顺道去襄州看看,为娘倒是想念媚娘这个好孩子了。”刘氏仿佛有些无奈的说道。
“哇!要去襄州吗?”门口传来一个兴奋的声音,霜儿兴冲冲的跑了进来,“娘,三哥,是不是呀?”
“是,一说到吃喝玩乐你就来劲。”秦慕白怜笑拉过小妹的手来握在掌心,笑道,“四丫儿,你不是老早就想出去走走了么?这次,你想去哪儿,哥带你去哪儿!”
“真的呀?”霜儿目露精光喜笑颜开,瞥了母亲一眼,脸一红低声道,“去辽东也行?”
“闭嘴!你就那点出息!”秦慕白没好气的笑骂,反正母亲也不是外人,他直言道,“不远万里也要去找李恪,你至于吗?”
“说起这事啊,哎……”刘氏摇了摇头,既怜悯又无奈的叹息道,“三郎,你该劝劝你爹,他也太固执了。霜儿都十八了,再不嫁人别人都要笑话咱们。话说回来,吴王至从王妃去世后,性情大变,都不沾惹别的女子了。现在,将霜儿嫁给他,我也放心。他们二人又从小青梅竹母情投意合的,凭什么就不能在一起呢?”
霜儿一脸红扑扑的站在一旁,颇是委屈又有些无奈和求助的看着秦慕白。
秦慕白拧了拧眉头,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在家中的地位——原本只是庶出之子,现在却一力挑起秦家大梁,让老秦家重焕第二春。眼看自己就要和高阳公主成亲了,也是皇亲国戚的一员;自己的妹子再嫁李恪的话,那也是亲上加亲的好事,从门第或是风俗上讲也说得过去。而且,吴王妃已然仙逝,霜儿若是嫁过去,不说别的,就凭自己和李恪的私交,让她后来居上封为正位王妃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一切看来,已是水道渠成。
可是问题,也是显而易见。
其一,是父亲那一关。在秦叔宝的脑海意识之中,李恪并非安分之主。身为庶出皇子,能干与出色反而是一种过错,将来难免惹祸上身。这是秦叔宝否决二人婚姻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
其二,便是眼下的大环境。秦家要嫁女,虽然只是一个庶女,但显然不是一纸普通的婚姻。究其原因,就因为霜儿是秦慕白一母同胞的亲妹子。至从去过一趟兰州之后,秦慕白的声望与影响力空前高涨。眼下,他马上又要与高阳公主成亲,成为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了。可以想见,年方弱冠的他在今后的若干年里,定然会是朝堂之上举足若轻的人物。
霜儿嫁李恪,与其说是秦家嫁女,不如说是秦慕白嫁妹——他若是在这种时候将妹子嫁给李恪,是人都会认为,他会坚定的站在李恪的一方阵营里。这就势必触及当下最敏感也最致命的话题——夺嫡争储。
李恪为了逃避这一巨大政治风波的侵袭,已经担任大唐使者奋不顾生的去了朝鲜半岛。秦慕白若是这时候向谁提出他与霜儿的婚事,岂非是让他的一番努力都鸡飞蛋打?——说白了,秦慕白现在在立储一事上,也是一块砝码了!
……
“你眼睛直转的想什么呢,三郎?我们娘俩还等你说话呢!”刘氏有些不悦的催道。
“哦……”秦慕白应了一声回过神来,说道,“娘,四丫儿,这件事情我从来没有忘记过。但是眼下,的确不是一个大好时机。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我一直跟你们解释不清。我只简单的说一句,这时候如果挑明婚事,会害了霜儿,害了李恪,兴许还会害了我们老秦家。”
“啊,如此严重?”刘氏与霜儿一并惊讶。
“是啊……现在的朝局比较凶险,凡事需谨慎。”秦慕白拧着眉头,凝重的说道,“不过你们放心,霜儿的婚事我一直都放在心上,从来就没有轻视过。等一段时间吧!等风头过了,我自有主张。”
“好吧……”母女二人对视一眼,纷纷无奈的点头,刘氏说道:“三郎,你成器了。不仅是撑起了老秦家,我们母女二人也都只能指望你了。”
“放心。”秦慕白左右拉起母亲和小妹的手,脸上的笑容温馨而柔和,“你们和爹,是我最亲的人。我就算抛弃一切,也不会离开你们。我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你们,为了这个家。”
“呵——坏家伙!坏家伙!”突然大门口远远传来连声的娇斥,一个花花绿绿的轻盈身影正朝大厅这边跑来。
三人一看,不禁乐了——居然是高阳公主!
她提着裙裾很没形象的一通小跑,半裸的酥胸如一对小白兔儿在跳跃,嘴里也忿忿的骂咧。冲进厅中却看到刘氏与霜儿在,她顿时一愣,急忙收敛了神色定定的站住了。
表情更换之快,就如同川剧的变脸。
刘氏和霜儿忍住笑,上前见礼。高阳公主忙道免礼,又笑嘻嘻的道:“姨娘,霜儿,用不了多久我们就是一家人啦,私下里无须多礼。”
这一声“姨娘”叫得刘氏心里暖暖的喜笑颜开,连秦慕白也心中暗笑高阳公主真是嘴甜,昨天还称呼我母亲为“秦夫人”呢,今天就平空多了一个姨娘。
秦慕白喝得稍多了一点,仍是瘫坐在那里也懒得起身,眯着个眼睛反而对高阳公主勾手指:“公主殿下,过来请坐。”
“呵,你这个无礼的家伙!”高阳公主也不生气,笑嘻嘻的走了过来,马上一捂鼻:“讨厌啦!喝得这么醉熏熏的!怪不得把我扔到后宫不管,原来是自己找乐子去啦!”
刘氏摇头而笑,找了个借口先行退避了。霜儿陪着高阳公主在秦慕白身边坐了下来,笑道:“公主殿下,我哥刚才仿佛是从秦仙阁回来的。你闻闻,身上全是秦仙酒的味道!”
“是嘛?”高阳公主顿时恨得牙痒痒,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式,瓮声道,“怎么样,秦仙阁是不是来了许多漂亮的美女呀?”
“那是——”秦慕白没心没肺的大笑,“个个貌若天仙又热情洋溢,我嘛,身为秦仙阁的幕后大东家之一,前去检视也是应该的嘛,对不对?”
“闭嘴,不想听你说了!气死我了!”高阳公主嘴一撇,气呼呼的转过脸去。
“呵呵!”秦慕白笑,高阳公主就是这样的性子,直来直去,至少在他面前,从来不懂得如何掩饰自己的情绪。
“嘿嘿!”霜儿在一旁兴灾乐祸的窃笑。
秦慕白没好气的拎住霜儿给她头上来了两个凿栗,又将高阳公主一拉,顺势就将她拉到自己怀里拥住,笑道:“玲儿,别听她胡说。我在宫里碰到了程怀弼等人,被拉进百骑营地喝了几杯。你不是去看你母妃了吗?我以为你今天要陪她,就没去叨扰你了。”
“这还差不多……”高阳公主转怒为笑,对外面唤了两声,走进来两个她的贴身侍婢,手里各提着一包东西。
“什么呀?”秦慕白好奇的问。
“嘿嘿!中秋将近啦!这是我娘亲手做的莲蓉月饼,她让我提两盒来送给你们吃哦!”高阳公主喜滋滋的道,“我最喜欢吃月饼啦!”
“哦,阴德妃娘娘新手做的月饼?”秦慕白一时也怔住了,若有所思的喃喃道:“她还会做月饼?”
“是呀!”高阳公主笑得毫无杂质,“我母妃现在是佛门俗家弟子,每日住在护国天王寺附近的玄武殿里,足不出户吃斋念佛,顶多就是一个月去一次法门寺,凭吊我兄长。听说我们要回来,她连夜做的月饼呢!”
“是嘛,真不错。”秦慕白招了招手,那两名侍婢将月饼递到他手中。接过来闻了一闻,沁人的幽香,却一点不腻。
恰似阴德妃的为人,沉香幽远,淡静如莲。
秦慕白一时有些恍惚,脑海里不自觉的浮现出阴德妃那张倾城倾国的面容和如雪白发……
“慕白,发什么呆呢?”高阳公主有些恼,轻轻捶了一下他的膝盖,说道,“我特意跑出宫来给你们送月饼,有什么奖赏没有?”
“哦,以身相许怎么样?”秦慕白说得面不改色心不跳。
婢子们都笑了起来,连霜儿都脸红了也掩着嘴跟着一起窃笑。
“讨厌,口无遮拦,该打!”高阳公主又羞又恼在他腿上连捶了几拳。
“那要不……我亲自送你回宫?”秦慕白故意打趣的问。
“呃……这个……好是好嘛,但是……”高阳公主的脸红到了脖子根儿,嘴里吞吐。
霜儿咯咯的连笑几声,心直口快的她按捺不住了,脱口而出道:“公主殿下,反正你都要与我哥成亲了,今晚就住到这里吧?也不会有什么非议!”
“好呀!”霜儿的话刚落音,高阳公主就兴奋的一口应了下来。
秦慕白定定的看着她,也不说话。高阳公主顿觉语失一时无地自容,双手掩起脸来,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我就说嚷,什么送月饼,分明就是来借宿的,对吧?”秦慕白故意哪壶不开提哪壶,笑得也是没心没肺,“霜儿,你都听到啦?还不快去给高阳公主殿下安排卧房?”
“嘿嘿!是,妹子遵命,秦驸马!”霜儿笑嘻嘻的应了一声,拉着高阳公主往外走。高阳公主又羞又恼,顺势起了身跟着霜儿往外走,时不时回头送给他一个恶狠狠的鬼脸。
秦慕白吁了一口气,又躺了下来闭目养神。过了一会,刘氏去而复返,手里拿着厚厚一摞东西直接摆到秦慕白腿上,说道:“差点忘了。你去皇宫才半天,家里收到好大一摞请贴,你自己看着办吧!”
秦慕白愕然的愣了一愣,拿起请贴来看。
大约有六七份请贴,一份比一份漂亮华丽。发出请贴的主人家,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