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总理五日-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时24分,武警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的总兵力已达13000余名。
  ·4时,前线指挥部安排了两艘装载有武警战士的冲锋舟,从都江堰市与汶川交界处的紫坪铺水库,进入汶川境内,并准备了10艘后备冲锋舟。
  ·5时40分,成都军区两支救援部队的800多名官兵抵达地震灾情严重的绵竹市,随后分赴灾区各乡镇展开救援工作。
  ·7时,武警部队已出动兵力上万人,救出受伤人员1800余名。
  ·7时,###再次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他强调,务必要在当晚12时以前打通通往震中灾区的道路,全面开展抗震、抢险、救人工作。
  ·上午,###前往新建小学察看救援情况
  ·12时30分,###在德阳召开紧急会议,要保障食品供应,包括面包、饼干、奶粉、牛奶、矿泉水,帐蓬要及时发到群众手中,医疗队应迅速到位,药品要充足。
  ·14时,###前往东方汽轮机厂,察看灾情,慰问群众。
  ·15 时,###前往什坊市中心校察看救援进展。
  ·20时30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列车上召开指挥部会议,当前抗震救灾的核心任务仍然是救人。###说,面对这次特大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截至目前救援工作开展的有力、有序、有效。他强调,以人为本是救灾的核心,要抓住时机,抓住时间,抢救人员,这是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阶段的全部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救人展开。在这样特大震情下,把人员伤亡降低到最低限度。空军连续出动22架军用运输机,空军6500多名空降兵,4台指挥车和3吨物资到四川的绵竹、安县、北川等地。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北川中学(1)
时间到了5月14日,雨减弱了一些,但还在继续。
  对于灾民们来说,不下雨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道路的抢通比从前更快、更有希望。
  8点10分,###从德阳出发,赶赴北川。车逐渐驶入山区,撕裂变形的路比比皆是,山体滑波的痕迹触目惊心,不时有几米高的石块立在路上。各地救援的车排在路边,因山口被泥石流和塌方所阻,路还没有通。
  北川的曲山镇,距离县城只有两公里,这里有一所学校完全倒塌,而两公里外的县城,已经几乎变成一座死城。
  北川中学位于曲山镇上,地震时有2000多名学生在校内上课,还有很多准备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天灾突降,伤亡惨重。一共三幢教学楼,一幢倒塌,一幢整体塌陷,五层楼变成了三层。全校有1200多名学生被掩埋。
  车到曲山镇北川中学,###快步走向掩埋学生的废墟。
  经过一天多的紧张抢救,北川中学已经救出300多名被困人员。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等救援队伍正在施救。###说,要采取科学的方法。他还不停地向被困人员喊话,让他们节省体力,等待救助。
  施救并没有因为总理的到来而停下来。在轰鸣声中,###大声说:“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位任务就是抢救被困人员!抢救人的生命是我们这次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要抓紧时间。对于被困人员,只要有一线生还的希望,我们就要用百倍的努力把他们抢救出来。”他的大声,可以用“声嘶力竭”来形容。这个词语虽然听上去不太美好,却很真实。“我们面前的考验就是为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不怕疲劳,献出自己的一切。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肩负着抢救人员的重大任务,刻不容缓,希望每一个干部战士都要肩负起这一次抗震救灾的重大任务。我相信,在这场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同志们会经受住严峻的考验的!”
  ###又爬上山坡,疾步走向一个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把两个孩子拉到自己的怀抱中,四周围着满脸泪水的学生家长们。总理对他们讲话的时候,从声音中能感觉到他是强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我们北川地区是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党和政府关心你们。”身旁的群众在抽泣,###顿了一顿,“你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他突然提高了声音,“我告诉大家,我们已经派出了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总计达到10万人!他们将会到每一个受灾的县、乡、村,实施救援工作!党和政府会尽最大的努力,把被困的群众救出来!”
  北川县全境都是山,最有名的山叫“插旗山”,因三国蜀汉大将张飞在山头插旗祭奠阵亡士兵得名。1933年红军徐向前部为争夺这座山头,同国民党部队激战数十次。现在北川的山峦中仍然在激战,与地震对抗的激战。
  北川中学就在这次激战的前沿,当惨烈的战争到来的时候,一切还是我们想象的可怕。亲身经历地震的幸存学生这样写道:
  “此时此刻,我的同学以泪水为墨,毅力为笔,向所有的人们诉说那痛彻心扉的昨天,大家都清楚的记得5月12日那天下午,转瞬之间,一切都淹没在废墟中,其实当我在教室里就有失重感,我知道,楼层在塌陷,我们完了,生命将要结束,一种死亡的恐惧莫名的袭来,然而就在地震刚有些稳定时,我们的老师站在道口指挥我们迅速撤离,当我们撤到校体育场时,那时比在教室里摇着还感到恐怖,因为我们的同学死的死,伤的伤,我的教学楼由五楼变成了三楼,另一所则五层全塌了,那意味着我们的许许多多的同学都被埋在下面。”(北川中学高三八班学生曹怀志)
  “已经四天了,我看到了好多生命在我眼前逝去,我不敢说一切都过去了,我也不能说一切都过去了,因为5月12日那天改变了一切,导致了今天······
  我们失去了家,失去了学校,甚至失去了最亲的人······
  从来没想过地震,也想象不到地震的情景。
  回想四天前,当老师正在讲一道与高考题型相似的例题时,地震了!
  第一次震动时,教室的同学依旧听老师讲课,然而第二次震动剧烈了,没来得及反应,我已经被这剧烈的震动从教室中间‘甩’到了教室后面的墙壁上‘贴着’,只觉得天昏地转,我倒下了。我听见了墙壁裂开的声音,我看见头顶的灯向我砸来,那一瞬间,桌子倒向了我。特别幸运的是,倒向我的桌子挡住了向我飞来的日光灯,但桌子却也砸到了我的头······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北川中学(2)
我用惊恐之后的最后一点理智,托住一只桌脚,用让我自己都吃惊的力气举起桌子挡在头顶,我不想死得很惨,我告诉自己,一定要逃出去······
  我没来得及看地面,我只知道自己已被包围在一片灰尘中,往外走时,脚下并不平坦,是一遍狼籍啊······
  楼还在摇,还在晃,起伏不是一般的大,我感觉到自己和着身边的房子,物体在往下沉······
  我奋力冲向门口,冲向楼梯,因为我的后面没人了,前面也没人了,我觉得自己是在孤军奋战,我没有任何帮助,冲到走廊的尽头,我看到人群,看到一对师生,正在推着让着谁先走,我忍不住冲过去吼一声:快点!!一起跑!!这声吼后,我们飞快的从沉陷的楼中逃出去······
  出来后,我听到了哀嚎声······
  很久,我惊呆在那里,我看到了坍塌的楼梯已是一片废墟,却看不见我的一个老师和同学,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不敢相信这样的惨剧发生在了我的身边,很久,我终于才痛哭出来······
  夜幕降临,已经开始救人······
  我听见废墟中的喊救声,我看到了一个个躺在血泊中的身体,已经不能动弹了······
  我抽搐着身体,流着眼泪,瑟瑟发抖,我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我以为这种现象只在电视里可以看到,以为发生在身边的不是现实,以为那些满身的红色东西只是化学药品的杰作,以为自己是在演电影······
  一夜过去了,天亮了······
  一切的毁灭立刻又映入眼睛,一切关于昨天的记忆涌上来,原来,这是真的······(北川中学高二五班王光蓉)
  地震过后的伤痛太过惨烈,惨烈得让任何一个成人都觉得太难接受,何况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其中一个班级的死亡人数达到了62人,幸存者的数量用一只手的手指就可以统计。一些学生奇迹般地跳楼逃生,却没受什么伤,一名叫王娜的学生回忆:“冲出教室;站在走廊,我知道没路了!没路了!‘向下跳吧,向下跳吧!你要活着,向下跳吧,不要怕!’我对自己说。可当我翻上扶栏真的想向下跳时,我害怕了,天,这是三楼啊,三楼,我怎么跳啊 ?我真的害怕了,我需要帮助,谁来帮帮我,我在心底呼喊,我知道我有多恐惧,一中从来未有过的恐惧,可是我要活着,我抓住一个男同学的手:‘我怕,你帮帮我,我要跳下去,好吗?’我担心自己没那样大的勇气,但是他握着我的手,对我说:‘跳吧!我能稳住你,没事,小心点······’所以我跳下来了。”
  有学生描述说,当时教学楼已经塌得只剩下三层,还在继续倒塌中。大家根本没有多想,一个个地从楼上纵身跃下······
  学生和老师们开始了疯狂的自救,一名叫作陈宁的高三学生,和班主任李老师一起救出了被困的50多名同学,但班主任在最后一次救援中没能从废墟里成功逃出;北川中学教师刘宁救出了全班59个孩子,自己的女儿却被永远埋葬。闻讯而来的家长们痛不欲生,他们也和学生一样疯狂地刨着、挖着,一位父亲哭着说:“我要找我女儿的脚······”
  高二学生王康军这样记述自己一次徒劳的救援:
  “一场巨大的灾难袭来,我们措手不及,正在三楼上课的我们惊慌失措,教室在地震面前变成了魔鬼,好象要吞噬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连同桌椅被震得东摇西荡,我们每个人都面临死亡的危险,所有人拥向了走廊,,我看见一块块砖瓦纷纷落下,墙和楼板都裂开了一个大缝。我从后窗跳了下去,掉在了地上,但当时的痛已经全然不知,到处都灰白了,大地还在继续摇动,我仍继续向已经有逃出来的同学的山坡上逃去,当时头脑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奔跑。生的欲望已经充满了头脑,直至跑到体育场才停下,最后才感觉到全身的疼痛和两腿发软。但这时已经到处都是灰了,什么都看不见,大概十多分钟后我才恢复知觉……
  此时我想去看我们老师以及同学,好多同学都在哭泣,我的心中有一个信念告诉我要去救人。我开始寻找本班同学,并让他们聚集在操场上,其余几个没受伤的几个人都和我一起到老教学楼去救人了,但一片惨象,我目不忍视了,突然我看见一只手在废墟之中,我马上挖了一下,试图将他救出,但对这只正在动的手我已经无能为力了,因为很大一根横柱压在他上面,泪水随即涌出,我能做的只有离开去寻找其他人,去寻找······ 。 想看书来

北川中学(3)
随后来的人都帮助救援,但是仅靠人力是搬不动那些笨重的石块以及水泥板都是不能挪动的,但我们仍要救援,天啊!这是什么样的灾祸啊,要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
  高一学生王健也参加了自救行动,他说:“当地震过后,有股浓烟弥漫了整个学校,呼吸也比较困难,校园也沉寂在一片恐慌之中。一些有电话的同学颤抖这样和拿出电话,一个号码一个号码一个号码的拨,可是怎么也拨不通,因为信号中断了。在惊恐了一段时间后,老师们,同学们都很镇定,老师们组织学生进行拯救被埋的同学。同学们凭着坚强的毅力和那几分勇敢走进垮塌的教学楼,拯救被埋的同学,我也加入了那拯救的行动中,由于我们不是专业的拯救人员,所以只好将一些碎石一个一个慢慢搬运出来。当时心里什么都没有想,因为那时根本不敢想,参竟的校园,如今已是一片废墟,而且埋葬了许多的生命,另一方面,县城的幸存的武警交警公安,有的和我们一起救人,有的去请求支援。晚上,救援的人终于来了,我们也累了,就退回了操场中心,此时,余震又一次来临了,可是我们并不恐慌,因为我们经历了第一次,说实话,第一次余震真的很可怕,而且地也有裂缝。
  晚上的时候,我们也没有顾及什么,到还未倒塌的宿舍楼去拿出了几套被子,为晚上准备。
  当晚上沉寂下来的时候,才知道这次地震波及到许多地方,那么家里的父亲呢?我心里有点酸。可有仔细想了想,木已成舟,还是顺其自然吧,自己一定要活下去,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我一定要坚强,所以我始终没流一滴泪。半夜,有许多同学同学、老师都没有睡觉,因为都想到了今天那一幕,一个个血流满面的伤者,一具具无人顾及的尸体,一个个脆弱的生命。
  我清晰地记得,在12号下午,我和同学们一起抬伤者、死者。一开始,我感到挺害怕,但到真正接触到的时候,已经感觉不到了,那时只有一个想法:时间就是生命。”
  对外通信中断了,有一名教师跑道学校外的山路上拦截了一辆车,赶到绵阳去报警。13日早上,第一批救援部队赶到了北川中学。
  高三学生廖博记录当时的情景为:“有了现代化工具。救人也很快,不过也很危险,只要一时不小心就会让更多的人死亡。学校校长以及其他领导在那里指挥,当时有很多老师的孩子就压在了下面。也有些老师的子女在县城读书,他们没有去看自己的孩子,而是留在了学校救自己的学生,他们把自己的学生看得比亲人看重,师生亲真的很纯洁,很高尚。死亡的学生也很多。很不幸的班级只救出来一个,其余全部······大家整整一夜没有合眼。
  第二天一早军用车拉了很多食物给我们学生送了上来,我们也算吃上了一顿‘早餐’。营救人员让我们离开北川,到一个很安全的地方。我们让小学生坐上了车而自己却从北川走路走到了永安。然后叫了警察拦上了一辆长虹的公交车,把我们送到了九洲体育馆里,在那里我们得到了热心人的帮助,得到了省、市、的关怀。在那里我们过得很好。第二天我们被长虹公司相关人员接到了跃进路长虹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在这里我们洗脸、刷牙、洗头、洗澡,还看电视,更好地了解和关注我们的家乡和别的地方。”
  在《三联生活周刊》记者王恺的眼中,虽然通往北川中学的路崎岖难行,虽然两侧的山上不断滚落着石头,如果你有足够的毅力选择步行,还是可以冲进去的。但“再往下走,公路变成了只能容许一个人通过的巨石阵,要爬过巨石缝隙,才能在那里俯瞰山下的县城:一个巨大的、摇摇欲坠的瓦砾堆,仅剩的没有倒下的几幢高楼,在余震催动下,也即将不保。只有最英勇的救援者,才在第一时间往里闯。”
  不过大多数救援者到了北川中学就不能继续往下走了——这里是救援者们能看到的第一死亡现场。泸州人民医院医疗队13日凌晨到达这里,再也走不下去,他们要在这里抢救第一批伤者。焦虑的家长们聚在广场上,或寻找孩子的残肢,或争论某个坍塌位置到底是三楼还是四楼,自己的孩子最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医生们不管这些,他们从一处处缝隙爬进去,为压在下面的中学生们做截肢手术。这里最需要的,是截肢手术。绝大多数的被困者被重物压迫时间太长,部分肢体已经坏死,不截肢就会危及生命。
  泸州人民医院的荣医生一直不停地给学生做截肢手术,因为楼坍塌得十分彻底,很多孩子即使是躲藏在桌子下,也纷纷被墙压住了手或者脚,而上面那些几十米高的水泥板材一层层搬开需要很长时间,要保住孩子生命,只能把已经坏死的躯体截掉。他刚给一个高一的男孩做完手术,那男孩的一条腿被压在墙里面,只有在那里现场手术才可能救出人。
  那孩子衣服还干干净净,神智也清醒,问他同意截肢吗?他赶快点头,做手术的时候只打了一针麻药,“可是他也不知道疼了”,那压在墙里面的腿已经坏死。正在说话,荣大夫又被一群战士叫走,原来是只容一人爬进去的一块水泥构件下,发现压住了几个孩子,在上面施展救援的重庆消防总队问医生可不可以爬进去,将那几个孩子被压住的部分截掉——还是那个理由,只有这样,才能救命。
  ###离开安置点前用沙哑的声音,说了这么一段话:
  “乡亲们,这场灾害确实太大了。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只要我们大家在灾害面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艰苦努力,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灾害夺去了我们的家庭,夺去了我们的亲人,但是我们活着的人还得生活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