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骑车的日子-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午六点半抵达传说中的119道班。当天在119道班住下的有十几人,三个队伍。车子都零落的停放在院子里。班长拿出了留言本,我翻看着以前的留言,里面不时出现几个来自河南的名字,然后我也把自己的名字留下了。班长忙着劈柴做饭,我也趁机会跑到道班旁的小山头,那里有手机信号,可以发短信打电话。说实话,就这一阵爬山就把人累的够呛,走几步都要停下来休息,在高原上徒步行走相当于地面负重二十公斤,此话不假,更何况是在高原爬山呢。
开饭了,饭菜很丰盛,炒白菜,炒土豆,还有炒辣椒,外加一盆熬鸡汤。七八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很快就把吃的席卷一空。班长过来敬酒,每人一杯白酒,因为怕感冒,我只喝了一小口。那晚我们四个在班长的屋子里打地铺,班长把大床让出来给文炯和名远,自己睡小床,我和许荐打地铺。道班的条件很艰苦,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我们度过了难忘的夜晚。
今天骑行53公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7月16日
一早起来,道班的早餐是捞面条,早餐吃的比较饱,虽然119道班开始收费,并且价格不菲,可我仍然敬佩他们。
早上八点,我们先出发了,一开始就是一个常常的上坡,在拐弯处往后一望,119道班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高原深处,它是每一个骑行者心目中的天堂,希望这颗明珠永远璀璨夺目。
今天到理塘一路要翻过五座山头,第一座山头不远处有一个观景台,往远处望去,四下的山头云蒸霞蔚,似人间仙境,而我们就如同骑行在天际。
这几个山头虽然落差不大,但是特别折磨人,当你辛辛苦苦爬上一座山头,马上就要再次下到谷底,重新向另一座山头冲击。如此反复,几乎能让人崩溃。十一点半抵达卡子拉山垭口。十二点的时候垭口处暴雨劈头盖面砸了过来,我们赶忙起身出发,走了几百米就出了雨区,太阳也出来了。
下卡子拉山遍山都是草地,旁边不时有牧民骑马飞驰而过,让我们羡慕死了。过了卡子拉山雷达站没多远,我们遇到了西南大学的几个车友,他们在卡子拉山没停,直接到雷达站了,正好赶上他们吃饭,就在那蹭了一顿饭。一同前行了不远,他们停下休息,我们继续向前。第三个山头不是太明显,两个小孩想抢我们呢,当时我们正准备下坡,放着他们来追,谁知道他们一口气追了有几百米,我想海拔这么高他们也不累啊。幸亏是下坡,如果赶上上坡该我们倒霉了。
过了红龙乡的第四座山是我印象中最艰难的,连续上坡下坡,体力消耗的差不多了,看着他们在前面我却没有力气去追,在后面慢慢的跟着,眼看着越来越远,后来干脆推了一公里,权做休息。第四座山下坡比较长,有十几公里,过了一条红水河,我们进入了理塘境内。
谁知道一群恶狗成了我们的见面礼。过河之后开始慢上坡,旁边的栅栏里有一群狗,路边也有几只,经过的时候我们决定缓慢前进,尽量不惊动他们,可是路边的几只开始叫起来了,不过没动,栅栏里的狗一听见声音都发疯的朝我们冲过来了,我一下傻了,在车上也不敢蹬了,我赶紧开始猛蹬起来,可惜是缓上坡,加起来速度早把人累的精疲力竭了。当时想要再来一群狗准完了。
我们匀速爬上了第五座山头,理塘近在咫尺了。下午七点进入理塘,我们住在一家包子店,条件不咋地,不过在理塘算是比较便宜的了。晚上在斜对面的天天饮食吃饭,老板很牛,认识了不少外国人,正好我们也遇见了两个丹麦人。老板的本子上有很多老外的留言。理塘街上冷冷清清的,很是恐怖,很多单位里都有驻兵。今天骑行90公里。
7月17日
理塘天气阴沉沉的,早上八点半出发,为了安全期间,我们都保持在视野之内。一路沿着一条河逆流前进,这边的河流基本都是从山顶发源的,当河水越来越小的时候,山顶就不远了。这里不愧是大名鼎鼎的理塘草原,水草丰茂,随处可见成群的牛羊散落在河边的滩涂上。不时远处会出现一座雪山,让我们兴奋不已。
下午四点半我们来到海子山脚下,正式的上坡开始了,从这开始一直到金沙江大桥都是柏油路面。在这里我们也遇到了颜方和欧珠次仁的队伍。
下午六点半我们抵达海子山垭口,许荐在山顶给我们煮泡面。几分钟之后双海子出现在我们面前,那一刻什么言语都暗淡了,大自然的杰作永远让人痴迷。下山路况相当好,速度轻松过50了。
在义敦兵站听战士们说措拉的局势不好,建议我们直接去巴塘。过了德达隧道和列衣隧道之后,下午八点我们经过了措拉,在镇上又有一只狗疯狂的追了我们上百米,当时平路上我速度都冲40多了,可那狗还是紧追不舍,让人没脾气。
夜色渐浓,之后的拉纳山隧道和波戈溪隧道都是在夜色中摸过去的,幸好当时没车过,借着头灯的灯光,连续过了几公里的隧道,出来已是华灯初上了,周围山腰是星星点点的灯光。那晚的天空万里无云,月光特别明亮,隐约可以看到周围山的轮廓,如果是白天,这一路的风景会很美的。
晚上十一点,我们才到巴塘,一路上一听到狗叫,我们就发疯的蹬车,被狗追怕了。在巴塘住3W宾馆,最豪华的一次四个人挤标价68元的标准两人间,还能在单人间洗淋浴。晚上在巴塘街上逛的时候,发现武警背靠背就坐在广场上,看来巴塘局势也紧张。晚上睡的时候都凌晨一点多了。今天骑行170公里。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7月18日
早上九点半才出发,本来打算去海通前边十几公里一个道班的,后来发现被废弃了,只得摸到海通。今天也赶了夜路。
可能是雨后初晴,巴塘的天空蓝的可怕。紫外线也相当强了,这是自第一天以来第一次遇到这么晴朗的天气。巴塘到竹巴龙全柏油路,金沙江很快出现在我们面前,红色的河水与支流河水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十一点半抵达竹巴龙,旁边有一餐馆,正好解决午饭。一小时之后我们踏上了金沙江大桥,西藏,我们来了。
一过金沙江大桥,路面就又变成沙石路面了,汽车一过满天都是灰尘,在海通沟艰难前行,不时要留心旁边的山石,头顶是一片蔚蓝的天,山谷间是红褐色的河水,而山体是绿色的,好一幅美不胜收风景画,可是在风景里危险随时都在,路上碰到几次山体松动塌方的情况,幸亏天晴,如果赶上下雨,不定哪里大塌方呢。后来看别人的游记,才知道几天之后海通沟这里曾经有过山体滑坡。
天热最缺的就是水,太阳最毒的时候我们正在路上,在这艰险的海通沟连个树荫都不好找。强烈的阳光会让人无精打采,没有骑车的力气。在路上遇到一个挂豫S河南信阳车牌号的越野车,他们在海通沟勘测地形,准备给这条路来一次彻底的整修。其中一个人给我们救命般的纯净水,很是感激。
赶黑前到了道班,发现道班已经废弃了,无奈只好继续往前。摸了一个多小时的夜路,赶在晚上十点到了海通,兵站已经关门了,唯一的一个旅馆条件极差,最后我们借宿在芒康水泥厂一名职工家,在他家里打地铺,主人热情的给我们一块木板铺地,那也是一个无眠的夜晚。今天骑行84公里。。 最好的txt下载网
7月19日
早上八点四十,我们离开那名职工家,当时他还没起床,我们留下了一封感谢信。在兵站旁的海通食宿店我们吃泡面。
九点四十,我们开始出发,打算到芒康休整,连续的夜路让人疲惫不堪。
拉乌山只有十几公里的上坡,我们走走停停,下午一点五十到山顶,一路下山就到了芒康。今天骑行23公里,里程最短的一天。
芒康到处都是红土,很有田园风味。下午跑了很远到芒康南边的一个网吧上网。设备不错,网费很贵。回去的时候又赶上下雨。让人意外的是在芒康遇到了陈雨潇和杜旭光,校内好友,世界怎么这么小。颜方也到了芒康,他准备和我们一块走。
7月20日
早上七点半从芒康出发,在田园般的风景里穿行。
许荐说准备搭车到波密去墨脱,后来没说服他一块走,他停下来等车。在竹卡我们看到了他搭的长途客车经过。
九点半到拉乌山垭口,又向前一两公里到了另一个垭口。下拉乌山的路也相当糟,三十多公里都是泥巴路面,幸好没赶上下雨,路面颠的人手直发麻,还要经常变换路线,捡石子少的地方骑。不过这里的红土风光给人很深的印象,堪比瑞士的田园风光了。
海拔不断降低,澜沧江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路况开始险峻,随时都要注意前面的路况,稍有不慎就会跌下几十米落差的深谷。
中午十二点多我们在竹卡的食为天食宿店休整,时间不大,过来两辆越野,下来###人,也搭车去拉萨的,还有一个是华南师大的教授。
一点半我们准备翻越另一座天险觉巴山,路况相当险峻,路面与澜沧江的落差达上百米,一旁的山也是刀劈斧凿般,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如果赶上下雨将会相当危险。我们小心的在沙石路面上骑着,遇到车辆经过,我们都得提前停下来等车辆过去。很快国道转向了澜沧江的一条支流,一个村子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脚巴村。看看前面的路,真正的爬坡才刚刚开始。走了很远,回头一看,来时的路还有山脚的脚巴村都赫然在目。
不知绕了多少个弯,本来以为快到山顶了,可到跟前一看,真正的山顶还在前面。下午七点,我们抵达觉巴山垭口。山顶有一座护林房,可是大门紧锁着。休息片刻我们开始下山。下山的路更是触目心惊,也许是筋疲力尽了,当时我几乎没有刻意的用脚去蹬,虽是下山,速度从没超过二十,小心的经过了这段天险。
八点半抵达登巴村,眉山食宿店在村西头,只此一家,想挑一家都难。难怪店老板整天板着脸,拒绝还价,在外面也只好忍了。虽说条件差些可要价还不算太高。今天骑行90公里。
7月21日
早上起来发现该死的雨又下起来了,冒雨翻东达山会是非常冒险的。我们准备在食宿店静观天气的变化,等雨停了再出发,顺便吃泡面。食宿店没有早餐,可以吃的熟食只有泡面了,可是泡面又怎么能支撑住这三十多公里的爬坡和海拔五千米的挑战呢?
上午八点,雨还是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我们还是出发了。刚开始上坡比较缓,下过雨之后路面相当湿滑,速度也快不起来。虽然披着雨衣,可依然抵挡不住被雨水浸泡之后刺骨的寒冷。东达山脚下树木比较茂盛,山势也比较缓,山谷中一条急流与国道相伴,路上偶尔出现一个险段,有工人正在给路基加固。
在寒冷和雨中我们骑了十四公里来到容许兵站,时间已是十点多。容许兵站外面的房檐可以勉强容下我们躲雨,一停下来,全身立刻被寒冷覆盖。水壶里的水早已被冻得冰凉。兵站值班的战士给我们提了一壶开水,喝下去之后,感觉立刻好多了。外面的雨丝毫没有要停的迹象,听战士说山下下雨山上就会下雪。当时我甚至怀疑自己有没有勇气继续往前骑,长时间的寒冷几乎让自己失去理智。在冷饿交织中我们在容许兵站外休整了一个小时,为再次前行做足准备。
出容许兵站依然是冒雨,不过精神状态明显要比过兵站前好。也许是老天眷顾我们,在接下来的爬坡中,雨停了好几次,终于可以从密不透风的雨衣中出来透透气,可没走几步,雨又说下就下,这样不停的穿雨衣脱雨衣。
越往上走,路两边的视野越开阔,在一处水草丰美的河边,一群牛正悠闲自在。路与河流并排通向远方。东达山的真面目始终没有显现。等离垭口不到十公里的时候,狂风夹杂着雨滴一齐袭来,我和名远停下来换上雨衣,补充了一块压缩饼干,准备最后的冲击。
眼前的盘山路似乎不是国道,绕过之后国道沿山腰向左拐了,前面的路似乎已经不远,我们鼓足勇气,两个小时的冲刺,终于来到东达山垭口。幸运的是,东达山没有下雨。在山顶我们遇到一位广西籍的摩托骑士,也是去拉萨的,后来我们在左贡县城又相遇了。
稍作休整,大块云团开始向东达山顶涌来,狂风开始大作,暴雨就要来了,我们赶紧下山,没骑多远再回头看时,发现东达山顶已经被云团包围了,我们还算幸运啊,早走了一步,要不然上山可要受罪了。
三十多公里的下坡依然刺激,路况不是太好,一路颠簸着,时而遇到一群小孩并排站在路中间,还好这小孩不是太强悍,很容易就过去了。快到左贡的时候柏油路开始,天气转晴,我看到了难得一见的彩虹。后来我才知道,在西藏彩虹是常有的。
下午七点进入左贡,在街上转了一圈决定住金山城招待所,唯一不爽是发电机的声音一直响个不停。今天骑行73公里。
7月22日
今天到邦达路况相当好,强度不大,所以我们也没起太早,吃过早饭上午十点才出发。左贡的天气相当好,路边到处都是风景,大块的麦田,散落的藏式民居,变幻多姿的白云,蓝天翱翔的雄鹰都让你心旷神怡。每前进一步都是一种美的收获。左贡的田园之美让人陶醉让人无法自拔。还要感谢这晴朗的天气。
出左贡没多远后面一队三个车友赶了上来,他们都是平顶山的,其中一位还是女生。骑了二十多公里我们遇到了路上二十多个小孩集体拦路,相当恐怖啊,还好都加速冲过去了。
中午我们在田妥镇政府旁的川菜馆吃午饭。在到田妥之前大家巴不得早点到,平顶山的车友是今天早上从竹卡搭车到左贡的,早饭还没吃呢。
下午四点多在老田妥我们被一朵云狂追了几公里。当时还是晴天,忽然头顶飘来一朵云,雨说下就下,眼见前面的不远处还出着太阳呢,便加速往前冲,冲了几公里终于出了雨区,回到阳光下,回头在望望那块云,对高原的气候有了更深的理解。
下午七点多,我们来到邦达,背包客之家已经到了十几个车友。邦达是一块平地,周围被群山簇拥,傍晚在邦达的街上闲逛,我见到了最美的一次日落。今天骑行111公里。
7月23日
背包客之家的早餐是炒米,相当耐饥。因为早餐是现做的,七点半我们几个吃过后就先出发了,这时太阳刚从山那边露出头来。虽然是晴天,可早上还是很冷的。出门就是爬坡,绕了很大一个弯,回头望时还能远远的看到邦达小镇。
爬了十二公里来到业拉山顶,回望四周,群山连绵,视野相当开阔。半路上遇到一只流浪的狗,一直跟我们到业拉山顶,后来听说几个车友为了找那条狗在业拉山耽误了好长时间。之后的怒江七十二拐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仅仅是刹车,还有自己的应变能力。下业拉山几公里之后,七十二拐赫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对面的怒江山像一堵墙,国道在上面蜿蜒起伏,汽车向蚂蚁一样在上面缓慢爬行。我们在一个观景的地方拍照之后,开始小心下七十二拐,这段路我一直都是绷紧神经,车速不敢太快,下怒江山的路似乎遥遥无期。半路文炯车胎爆了,估计冲的太快了。路面上到处都是大小不一的石子。
下到谷底,这里似乎密不透风,天气闷热,还没有一个遮阴的地方,又下了很长一段路,怒江出现在我们面前,咆哮的江水在狭长的山谷中蜿蜒向前。我们沿着江岸逆流而上,路也变成了搓板路。在这样的路上停留是很危险的,说不定什么时候旁边的山体就会有石头滚落。只能忍受着闷热和颠簸缓慢向前。怒江桥前废弃的道班房成了路上唯一可以遮阴的地方,中午那阵正是日照最强烈的时候。在道班房啃压缩饼干就当午餐了。带的水也所剩无几了,后面的路依然艰险。
过了怒江大桥不远,开始沿怒江的一条支流逆流而上,怒江上游相当峻峭,江水与江岸几成九十度的夹角。怒江支流旁的山体让人看了也是胆战心惊,大块的鹅卵石镶嵌在松软的山体中,一旦塌方,必然引起连锁反应。怒江支流这段搓板路有12公里,之后开始进入柏油路,这短短的12公里却相当漫长,当时我在最后面,因为拍照片耽误了时间,一路都在恐惧酷热与缺水中度过,一口水在嘴里含了很长时间才咽下去,只能润润喉咙,最后水壶里只剩一滴水了,我没喝,把它当作最后的救命稻草,正是那一滴水帮我度过了这最难熬的一段路。
在离八宿县城还有几公里的那一段路,全是泥石流路段,路面上到处都是泥石流的痕迹,不时有武警的推土机在清理路面。看着旁边的山体,不禁倒吸几口冷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