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斜街-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怕?”宗怀仁说,“印度鬼还没露面,你怎么就先把自己的煤窑给停了呢?还拍着胸脯说要去填堵洋人的钻眼儿哩,可一看见洋枪,怎么掉转*就逃之夭夭了呢?”
“好啦好啦!”另一个土窑主说,“说正经事呢,谁听你们磨牙斗嘴。”
“刚才听说……”宗怀仁环顾一下四周,然后才说,“刚才听说中原公司还有黎元洪和张镇芳的股本。他们可都是大人物,眼睁睁看着中原公司和洋人串通一气,他们就不怕落下骂名。”
“刚才听说?你刚才明明在翠云楼。听翠翠说的吧?她那片嘴除了突水,难道还突出来两个大活人?”
“照你这么一说,黎元洪和张镇芳不都成了婊子养的了?”
“这话可是你说的,官府要是追查谣言,你可要认账。”
“好啦好啦!”又是那个土窑主说,“你们再磨牙斗嘴,我可要走了啊!真弄不明白,都快喝西北风了,你们还有心思磨牙斗嘴。”
这时,宗雪竹他们已经推盏离席,正沿着楼梯次第而下。一楼的所有客人都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目送着他们。醉眼朦胧的宗四和宗怀仁擦肩而过时,宗怀仁悄悄拉了拉宗四的袖子。
“四叔四叔,”宗怀仁压低嗓门急切地问道,“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中原公司是不是要和洋人联合?他们要是联合了,土窑还能不能开下去?还有还有,他们真会联合吗?”
宗四打了一个酒嗝,先喷了宗怀仁一脸酒气,继而答非所问,又弄了宗怀仁一头雾水。
“是你呀,怀仁!你小子快去招商客栈把你那漂亮媳妇找回来吧。不过,只凭她那一片会突水的嘴,你可开不成窑子铺,顶多开一家夫妻店。”。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十二章(1)
人们一次又一次掉进惊讶的泥淖,不知道该如何高兴才足以表明雍阳不可限量的前程。先是直接受命于县署的警察局,接着是具有独立地位的商会,它们相继成立时,中原公司和福记公司即将联合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了。商会在一条通往别墅区的街道上宣告成立后,那条原本没名没姓的街道随之便有了一个名字叫商会街。
不过,人们对此反倒漠不关心,真正使他们吃惊的是商会首脑选举的结果。在三十六人的会董当中,吕云逸十分顺利地当选商会会长,完全在于吕云逸无人企及的政治经验和绅士本色,众望所归;而宗四脱颖而出,当选副会长,却着实令人吃惊。裕民粮行大获成功的事实表明宗四具有非凡的经商能力,而且宗四以裕民粮行经理人的身份参加选举与法律也无相戾之处,但鉴于宗四狡黠诙谐、大大咧咧的天性人人皆知,这一选举结果仍让一些局外人迷惑不解。当有消息说这是雪竹先生暗中偏袒宗四并操纵了选举的结果,与其相反的一条消息也在流传。后者说宗四当选商会副会长和雪竹先生毫无关系,完全出于吕云逸毫不掩饰的提携,这是因为吕云逸一再表示,包括会长、副会长在内,如果所有的会董都是东家而非经理人的话,商会一旦面临商业纷争,大家就都很难置身事外,所谓的调解和仲裁就会顾此失彼,有失公允。
人们的惊讶还没有从这件事情上缓过劲儿来,一个虽有耳闻却依然令人惊讶的事件发生了。此前,就像猜着一个艰深的谜团,对中原公司和福记公司如何联合等问题,人们众说纷纭,居然无一言中。在斜街,得益于长庆楼的酒宴,宗四是唯一知道某些细节的人。不过,面对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他起初十分矜持,一言不发,好像当选商会副会长这事一下子就改变了他信口开河、狡黠诙谐的天性。后来,当瘸子程人云亦云,也一个劲地说既是联合那便亲如兄弟不分彼此的时候,他一忍再忍,终于没能忍住,还没把双腿盘到椅子上,便开始为瘸子程指点迷津了。
“哪能不分你我呢!说是联合,其实是有分有合,分产合销。打个比方,大家平时各种各的地,可一打下粮食呀,大家就别再各销各的啦,免得你跌价他跌价我也跌价,跌得一塌糊涂、血本不归。大家都把粮食送到粮行来,粮行按照一个价码把粮食卖出去,谁也别想亏谁,公平合理,大家都有利可图。这就叫分产合销,懂吗,老磨?”
“懂是懂了,可那利钱呢,归粮行还是归大家?”
“这还用问,归大家嘛!谁打的粮食多谁的利钱就多,谁打的粮食少谁的利钱就少。”
“粮行呢?粮行能白忙活吗?”
“粮行?粮行当然也有利可图。各赚各的利钱嘛,大家都要下本钱,都要养家糊口嘛!”
“这么说我就懂了。他们不是亲兄弟,他们还都是各有一本账的同行,不过不像以前那样争来斗去。他们就像兑会,都把煤炭兑到一个行市里,他们有利可图,那个行市也有利可图。至于谁先在那个行市里当会首,得靠抓阄定顺序。”
“这可不像兑会,也不会靠抓阄定会首。他们究竟是不是亲兄弟,你老磨总算是磨出道道来了。咱中国人怎会和洋人是亲兄弟呢!就是需要称兄道弟,那洋人也只能是弟弟,咱中国人是哥哥”
可是,当一家公司在路矿学堂的校园里宣告成立的时候,大多数人并没有马上意识到这家公司就是被宗四比作粮行、被瘸子程比作行市的中原公司和福记公司的合销机构,只以为福记公司先改头换面之后才和中原公司联合。因为这家公司仍以“福”字当头,名叫“福中总公司”。宗四起初也这么认为。可是,当人们都醒悟过来的时候,他却只有一肚子的怒气了。
“福字当头?”他对瘸子程说,“洋人欺定咱中国人了,就是联合,也非叫咱中国人当弟弟他们当哥哥不可。”
令人惊讶的事情远远不止福记公司和中原公司的合销机构———福中总公司的正式成立。人们随之便被接二连三、层出不穷的消息以及有些消息迅速变成事实的景象弄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了,什么福中总公司实际上还是洋人和中国人的合资生意啦,中原公司的售煤比例虽远远低于福记公司但存煤总量却远远超过福记公司啦,福中总公司的督办张镇芳和副督办袁克文就要走马上任啦,福中总公司的英方经理是名不见经传的卢克而中方经理却是大名鼎鼎的王团沙啦,福记公司的中国雇佣兵再也不会回到雍阳而锡克族士兵也已被矿警队和路警队的中国警员取而代之啦,锡克族士兵全都集中到别墅区充当看家护院的巡捕啦,福记公司在雍阳西部获得了比“红界”还要大的矿区而中原公司在雍阳东部划定的矿区也大得可怕啦,福记公司要在斜街的北侧建造一座大花园而中原公司则要在这座大花园的北侧建造自己的办公大院啦,福记公司和中原公司共同为路矿学堂提供经费啦,路矿学堂已经改称矿务专门学校啦……所有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都表明,雍阳已经迈入一个扑朔迷离却充满希望的时代。
这一时期,雍阳开始流行“东厂”、“西厂”、“北厂”和“南厂”的称呼,“东厂”指中原公司的矿区,“西厂”指福记公司的矿区,“北厂”指福记公司建在别墅区对面的发电厂和机修厂,“南厂” 则指铁路上的机修厂。这是约定俗成的称呼,人们面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指指点点时,无不认为雍阳海阔天空,前程远大。
可是,当人们对雍阳的未来津津乐道时,同时也有遗憾和酸楚,这是因为矿务专门学校即将离开它的诞生地,迁往省城了。
宗老夫人对孙子又一次离家求学虽然一如既往地持以含泪不语的态度,但却行使了一项由这个家庭的传统所决定的完全属于她的权力:敲定了宗怀元的媒妁之言。这是由来已久的媒妁之言,当年宗雪岩为大侄子作媒时,宗老夫人虽未定夺,却毫无异议。这不仅因为朱洛甫也是书香世家,还因为他的女儿朱玉茹天生丽质,一双煤玉般晶莹闪亮的大眼睛丽而不媚,特别讨人喜欢。宗老夫人当年没敲定这条媒勺之言,是不想让孙子过早知道自己的终身大事。可是,当朱洛甫试图把宗雪岩当年的话变成事实时,她却犹豫起来。朱洛甫的书香门庭依然如故,朱玉茹的天生丽质依然动人,她信不过的只是朱洛甫改换门庭的信仰。当她确信朱洛甫能叫族人皈依上帝却不能叫家人都像他一样念念不忘上帝的时候,她才终于答应了朱洛甫。
第二十二章(2)
由于迟迟得不到复学通知而无所事事的宗怀元,这时正在裕民粮行里听宗四谈着宗怀德的事情,根本不知道祖母敲定了他的终身大事,一个同窗好友的妹妹事实上已经成为他的未婚妻。在此之前,宗四刚把宗怀德送到别墅区,让他做了一个洋人的厨工,那个洋人叫巴斯特。学徒师满的宗怀德打算离开长庆楼自谋职业时,刚刚从英国来到雍阳的巴斯特巧需要一个厨工,而答应为巴斯特物色厨工的孙和顺又偏偏把这事告诉了古道热肠的宗四。宗四于是就把宗怀德送到了别墅区。
他们正说着话,宗怀孝来到了裕民粮行。宗怀元这才知道,正像父亲的终身大事必须听命于祖母一样,自己的终身大事也已被祖母安排妥当,他眼下要做的事情只有乖顺地把聘礼送到朱洛甫的家中。他和弟弟刚刚离开裕民粮行,宗怀信拎着一条口袋拾级而上,出现在宗四面前。
“怀信,又来买小米喂你那几只白脖乌鸦?”
“四叔又说笑话。四叔上回说她们是小鸟,这回又说她们是白脖乌鸦。”
“小鸟都老老实实地呆在范家戏园,她们吃大米,只有翠云楼的白脖乌鸦才吃小米。山西乌鸦嘛,就爱吃小米。”
宗怀信买了一口袋小米准备返回时,他意犹未尽,继续开着宗怀义的玩笑。
“当心,白脖乌鸦吃了小米会想家。看紧一点儿,别叫她们都飞回山那边的山西老家去。”
“飞个屁!我老婆拴着她们呢。”
宗怀信的回答使他大吃一惊。他开玩笑的心思荡然无存,只在脸上堆起了求知欲望。
“拴着她们?”他从柜台里边探着脑袋说,“你老婆拴着她们,她们也能跟嫖客干那事?你老婆就眼睁睁地看她们干那事?你小子糊弄四叔。要是那样的话,那嫖客能让你老婆闲着,不就把你老婆一块干啦!”
宗怀信先是瞪起了眼睛,接着就哭笑不得起来。
“四叔可真会胡思乱想!隔行如隔山,四叔能把粮行弄得头头是道,可对窑子铺的道道儿,四叔就一窍不通啦。”
宗怀信说着便拾级而下,可是没走几步,又掉头拾级而上,重新出现在他的面前。
“四叔认识花柳先生吗?”
这话把他问得一头雾水。
“花柳先生?谁是花柳先生?”
“在春生堂门口坐诊行医的花柳先生呀!四叔是商会副会长,镇上来了一个古古怪怪的郎中,四叔会不知道?”
“要是走走停停的郎中,商会可不好管,也不需要知道他是谁。你小子说的花柳先生究竟是谁,我怎么没见过?你小子和他是不是有纷争,想叫商会给你们断个是非长短?”
“四叔想哪去了,翠云楼怎会和一个郎中有纷争呢!我随便问问,看四叔知道不知道镇上来了一个古怪的郎中。”
突然间便若无其事的宗怀信终于离开了裕民粮行,但他所谓的花柳先生却叫宗四如坠迷雾,好奇心油然而生。宗四背着双手,准备去春生堂门前见识见识花柳先生,看来路不明的花柳先生凭什么叫翠云楼忧心忡忡的时候,宗怀孝今天第二次来到了裕民粮行。宗怀孝告诉他,父亲让他去长庆楼预定一桌酒宴,因为家里来了一个北京客人,父亲要在长庆楼宴请这个北京客人。
从北京来的客人是袁克文。随他一起来到雍阳的,除了一个相貌憨厚的男性随从,还有一个花枝招展的漂亮女人。作为福中总公司的副督办,在方方面面为他举行的欢迎酒宴上,他和那个漂亮女人出双入对,俨然夫妻。当他出现在宗雪竹的酒宴上时,身边却不见了那个漂亮女人。那个漂亮女人名叫水芙蓉,是八大胡同的一名*,*成性的袁克文即使是肩负重任也不忘挟妓冶游,把她带到雍阳寻欢作乐。不过,他没把水芙蓉带到宗雪竹的酒宴上,却不是害怕宗雪竹见怪,而是宗雪竹突然作出宴请他的决定时,他正在宗雪竹宽敞的书房里欣赏着宗雪竹收藏的古瓷,根本没有时间返回住所通知水芙蓉并把她带到长庆楼。宗雪竹深居简出的秉性和其他迹象都表明,宗雪竹没有理由知道他来雍阳赴任时还顺便带了一个*。他怀疑宗雪竹突如其来的决定完全出于一种未卜先知的预见并为此纳闷时,水芙蓉见他迟迟不归,也在纳闷:他前去拜访的鸿儒巨绅果真奇人妙语,令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张镇芳没来雍阳就任督办一职,据袁克文说是这是因为张镇芳正在京城忙着帮助他的父亲称帝,根本脱不开身,倒是他无所事事,没费什么周折就从北京跑到了雍阳。他住在韩公馆。韩公馆其实就是当年的交涉洋务局,因韩紫翁曾长期住在那里,故在当时便被人们称为韩公馆了。作为大清王朝的遗产,民国政府将韩公馆继承之后,一直派不上用场。他的到来不但使韩公馆有了用武之地,而且时隔不久便因他的入住被人们改称袁公馆了。
这时,帝制复辟已成定局。耳熟能详,斜街居民议论纷纷的时候,就连总是打着瞌睡的瘸子程也有了如雷贯耳的感觉。不过,面对街坊邻居喜忧参半、各执一词的争论,他却十分超脱,认为他们的争论毫无意义。在鬼神面前,他早已没有了轻率之言,但在政治面前,他却以轻率的态度表达了他的看法:
“皇上能叫百姓过好日子,他就当皇上;大总统能叫百姓过好日子,他就当大总统。依我看呀,这没什么好争的,皇上和大总统本来就是一回事,说他是皇上他其实也是大总统,说他是大总统他其实也是皇上。”
人们开始为袁世凯众多的儿子中究竟谁会被立为皇储这个问题争论时,袁克文却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有水芙蓉那样的漂亮女人陪伴尚觉不够*,又从包工院邀来几个既懂中文又懂英文的大包工,饮酒欢宴,舞文弄墨,仿佛袁公馆是一处与帝制复辟运动毫无牵连的世外桃源。可是,这种日子没持续多久便被一封来自中南海的电报打断了,袁公馆随之就恢复如初了,就连他带来的漂亮女人水芙蓉也失去了踪影。熬了一个不眠之夜,书写了一首自己创作的诗,笫二天一大早,他又一次来到了宗家大院。宗雪竹刚刚起床,正站在寒风里观赏依然翠绿的竹园。对他前来辞别的举动,宗雪竹一点也不感到吃惊,因为袁世凯称帝的日子已经近在眼前了,福中总公司即便有堆积如山的事情需要督办,他也必须返回北京参加父亲的登基大典。同时,出于一种传统,宗雪竹对他互赠诗文的的请求也不感到吃惊。宗雪竹感到吃惊的只是他请求自己与他互赠诗文的口气。
“寒云先生何来悲壮之气?难道你这一去就一去不复返了?”
“悲壮?”他说,“天寒地冻的,舌头僵硬的缘故吧。月波兄常说雪竹先生诗文俱佳,可晚辈只睹先生其文,未见先生其诗。幸在晚辈和雍阳有缘,先生若是慷慨赠诗,晚辈才不枉此行。这是晚辈的拙作,请先生指教。”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自己连夜书写的诗作铺展在宗雪竹面前。这是一首题为《分明》的七律诗,宗雪竹粗读一遍,就暗吃了一惊。
乍著微棉强自胜,
古台荒槛一凭陵;
浚飞太液心无往,
去起魔崖梦欲腾;
偶向远林闻怨笛,
独临灵室转明灯;
绝怜高处多风雨,
莫到琼楼最上层。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二章(3)
当宗雪竹一声不响地把他的诗作收起来,把一张宣纸铺展在书桌上时,他却用漫不经心的口吻讲起了和互赠诗文毫无关系的事情。他说,王月波目前在北京所做的事情和复辟组织所做的事情异曲同工,不过王月波绝不希望袁克定被立为皇储,倒是希望他被立为皇储,因为王月波认为袁克定权欲熏心,一旦继承皇位必会一手遮天,而由他继承皇位,他则会倚重内阁,更有利于虚君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袁克定一直被自己的金兰兄弟蒙在鼓里。他漫不经心地说着,宗雪竹漫不经心地听着。他用惊异的眼光看着宗雪竹,宗雪竹却旁若无人,专心致志地书写着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竹诗,是宗雪竹特意用来启蒙小学生的。阮无为从雍阳小学堂路过时,学生大声诵读的那首诗就是这首《咏竹》。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他刚读了两句就不禁为宗雪竹善解人意的回赠而感动了。
春笋始发如襁褓,
嫩叶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