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如何成为带头大哥-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被丐帮简长老摄心术所迷被擒。杨康为防自己奸计被靖蓉揭穿,将二人诬为杀害洪七公的凶手,准备借丐帮弟子之手杀人灭口。
  若非黄蓉,杨康就将以帮主的身份,从金国的利益出发,命令全帮从抗金一线的长江之北撤到长江之南,主动放弃抗金阵地。当此危急存亡的紧急时刻,正是黄蓉以自己的武功和辩才,从杨康手中夺回绿主棒,并揭穿了杨康的真实面目。
  否则,洪七公的一世英名,丐帮的屡代荣耀,都要毁在杨康之手。如果是鲁有脚接任,此刻他还真处理不了如此复杂艰险的局面。
  洪七公在接班人问题上的做法,和大多数恋栈不去的领导者大相径庭。
  很多领导者尽管已经垂垂老矣,精力智力都已经远逊往昔,但不到生命最后一刻,总是不肯放弃手中的权力。
  这样的做法,对于组织来说有着莫大的害处。
  首先,领导者在弥留之际只能匆忙选择接班人,往往所托非人,而且很容易造成夺位之争。人死灯灭,说的话也就不算数了。历史上有着诸多的矫诏之举,往往不是皇帝死前指定的接班人就任。比如秦始皇指定扶苏,却被胡亥抢了位子。
  其次,接班人缺乏历练,一下子就要承担起千斤重担,难免不堪重负。即便是绝顶聪明之人,也需要多费时日才能娴熟。更何况大多数人不过是常人之资,更需时日。但环境形势不以你一个组织的意志为转移,领导者应变无能,竞争对手就会趁虚而入。组织即便还是能够绝地逢生,也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再次,接班人缺乏有效的指引和合理的束缚。前任选择后任,当然是希望继续执行自己定下的方针路线,如果后继者出现了偏差,前任已经不在,就无法作出有效的指引。而继任者没有了合理的束缚,就会在没有经验经历的前提下为所欲为,往往会把组织带入不可逆转深渊。
  洪七公“早考察,早选定,扶上马,送一程”的安排却绝对没有后顾之忧。
  他早早选定的接班人,正可以在他的监督指引下逐步熟练领导技能,就是出现了偏差,也可以及时加以纠偏。即便是接班人出现了重大问题,洪七公依然健在,也有足够旺盛的精力来重新打理帮务,并寻找到下一个合适的接班人。
  更重要的是,洪七公的做法得到了有效传承,成为了制度化的“洪七公选择”。
  黄蓉在就任帮主之后,除了处理重大帮务外,一直和郭靖安居在桃花岛,其他诸多事项,都交由鲁有脚代为处理。鲁有脚本是洪七公的候选人之一,能力素质当然也是不错的。当黄蓉遥领帮主之职的时候,鲁有脚又得到了全面的历练,其领导能力当然是更上一层楼。
  随后,黄蓉也在盛年之时,将帮主之位传给了鲁有脚。这个时候的鲁有脚已经是胜任有余。而且,郭靖黄蓉又是他的坚强后盾。一旦遇上难题,靖蓉出马,也就“药到病除”了。
  后来,鲁有脚不幸遇害。黄蓉依然健在。丐帮的组织运转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在黄蓉的主持下,丐帮很快选出了新的接班人……黄蓉的女婿耶律齐。
  此举听上去似乎有裙带关系的嫌疑,但耶律齐确实是第二代中比较出色的人选。相信在丈母娘黄蓉的精心调教下,耶律齐肯定能够胜任丐帮帮主的职位。
  很多组织兴盛于一时,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选好接班人而成为短命的组织。但丐帮因为有了制度化的“洪七公选择”,从来不会因为接班人的问题而组织凋零。
  这正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空降兵”令狐冲为什么能成功着陆?(1)
令狐冲以华山派弃徒的身份入主恒山派,扮演的正是一个“空降兵”的角色。
  令狐冲“空降”之后,超额完成了恒山派前掌门定闲师太的临终重托,不但在嵩山派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保全了恒山一脉,还吸收了一大批旁门邪道之人,严加管束,成立了恒山别院,一时令恒山派声势大振。
  “空降兵”向来是一项成功率极低的工作,为什么令狐冲从未有过担当一派掌门人的经历却取得了成功呢?
  令狐冲的成功其实是定闲师太的成功,是定闲师太眼光和魄力的成功,是定闲师太选择接班人的成功。
  定闲师太选对了人,所以令狐冲的成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从而,“空降兵”令狐冲为什么能成功的问题就转化为定闲师太为什么会选择令狐冲当接班人的问题。
  应该说,论武功,恒山派掌门人定闲师太是不可能名列前茅的,但是其领导魄力却可以毫无争议地排在第一位。因为她选择接班人时所作的决定是惊世骇俗的。
  按照正统观点,令狐冲是个“问题少年”。他性好喝酒,交游不慎,随意出入妓院,与*大盗田伯光结交,与魔教人物谈情说爱,称兄道弟。种种行径,和他名门正派的出身极不相符。他之所以不见容于华山派,被师父岳不群赶出师门,就是因为他放浪形骸,无拘无束。
  但就是这样一个不为正统所容的无形浪子,却让同为五岳剑派之一的恒山派掌门人定闲师太视为至宝,竟然将身后之事全盘托付给他。
  从接班人的来源来看,选择接班人有两种方式,即从内部选择和从外部选择。
  一般来说,如果组织处于蓬勃向上的健康发展期,为了保持组织战略的连续性和基本管理风格的一致性,要从组织内部选择熟悉情况的接班人。如果组织处在极大的危机中,再也不能循规蹈矩,必须作出变革才能扭转局面的时候,接班人就要从外部来选择。
  当时的恒山派,在嵩山派的凶狠追杀下,元气大伤,定静师太身亡,定闲和定逸师太也身负重伤,朝不保夕。如果从内部来选择接班人,恐怕无人可以担当重任。只有从外部选择优秀的人选,才有可能带领恒山派闯过难关。
  尽管如此,很多组织囿于门户之见,还是倾向于从内部选择。而且,外来的“空降兵”因为不熟悉本组织的企业文化,往往不能与组织密切融合,成功率极低。这就使得从外部选择接班人成为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对定闲师太来说,她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还不仅仅是要从外部来选择接班人,而是,她想交付重托的令狐冲声誉不佳。恒山派是佛门一脉,最是重视男女之防。以一个行为*的浪子来执掌满门出家尼姑和大姑娘的恒山派,岂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果不其然,世俗的议论足可以众口铄金。
  一直在幕后关注此事的衡山派掌门人莫大先生就忠告过令狐冲:“你自己甘负浪子之名,旁人自也不来理你。可是恒山派数百年的清誉,竟败坏在你的手里,你也毫不动心吗?江湖上传说纷纭,说你一个大男人,混在恒山派一群姑娘和尼姑中间。别说几十位黄花闺女的名声给你损了,甚至连……连那几位苦守戒律的老师太,也给人作为笑柄,这……这可太不成话了。”
  但定闲师太的眼光早已超越了世俗的偏见,她深信自己的眼光,绝不会看错。外界对令狐冲的看法不过是庸俗之见。这正是定闲师太的过人之处,世上又有几人能有此慧眼?

“空降兵”令狐冲为什么能成功着陆?(2)
令狐冲和恒山派众女同船而行期间,莫大先生偷偷跟踪令狐冲一连五天,发现他每晚总是在后艄和衣而卧,别说对恒山众女弟子并无分毫无礼的行为,连闲话也不说一句。莫大先生自认为如年轻二十岁,接连数十晚面对这些妙龄女子,也难以自控。这才对令狐冲好生佩服,知道他不但不是无行浪子,反而是一位守礼君子。
  武当掌门冲虚道长也曾经暗中派人打听,这才知道令狐冲并无什么真正的劣迹。
  但定闲师太仅凭自己的眼光就认定令狐冲所作所为,虽然有时狂放大胆,不拘习俗,但却不失为大丈夫的行径。定闲师太的战略眼光比起莫大和冲虚不知高出了多少倍。
  但选接班人也不能仅仅看品行。一个品行端正,但能力不足的接班人,还是不能在风雨飘摇的江湖力保恒山派基业不倒的。
  嵩山派掌门左冷禅为了胁迫恒山派同意五岳并派,派人假扮魔教,兵分两路,对恒山派进行追杀。令狐冲适逢其盛,先后在福建仙霞岭和龙泉铸剑谷两次挽救了恒山派,并揭破了嵩山派的丑恶面目。
  令狐冲在这两场战役中表现出来的武功(能力)以及对左冷禅意欲五岳并派称霸武林的不认同(价值观),令一贯反对五岳并派的定闲师太极为欣赏。
  品行端正、能力超强、价值观一致,这应该是最理想的接班人人选了。但这还不足以确保接班人的成功。
  大多数空降兵的不成功,并不是因为品行、能力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出了问题。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空降兵”必须获得组织成员的认可和拥戴。
  一般来说,组织成员对于外来陌生的“空降兵”都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的。如果“空降兵”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融合到组织中,赢得组织成员的信任,是不可能顺利开展工作的,进而无法取得短期业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的恶性循环,结果必然是“空降兵”以失败告终,卷铺盖走人。
  但令狐冲不同。他早已经在两场同生共死的战斗中和恒山派弟子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不但赢得了她们的信任,也赢得了她们的拥戴。
  恒山派弟子得知令狐冲遭遇不公平待遇,被岳不群赶出华山派,纷纷劝慰他自立门派。这足以证明令狐冲在她们心目中的地位。
  这是令狐冲得天独厚的大好条件。定闲师太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不会不把这一点考虑在内。
  当令狐冲就任恒山派掌门之际,三山五岳的江湖异人纷纷前来捧场。令狐冲当即吸收他们加入恒山派,成立恒山别院,命他们另居别谷。这纯属令狐冲的胆大妄为之举。若非令狐冲深得恒山派众弟子的信任和拥戴,这个举动就足以让他众叛亲离,人人都会斥责他肆意胡为,违背先师遗愿。但恒山众弟子事实上只不过是一笑置之。
  定闲师太重事实,重实践,不受江湖传言迷惑,不受清规戒律约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具备战略眼光和战略勇气的卓越领导者。
  其实,具备战略眼光的领导者很多,但具备战略勇气的领导者却很少。很多领导者明明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战略选择,却由于实施过程将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或无法得到公众的认可而不敢冒险一试,只求平安稳妥。
  定闲师太坚定地选择令狐冲当接班人,绝非易事,确实需要一番大智慧和大勇气才能将这个惊世骇俗的决定贯彻到底。
  这才是“空降兵”令狐冲得以成功的真正原因。
  

乔峰是怎样炼成的?(1)
很多人以为,乔峰在武功技能和领导能力上的神威凛凛绝对是天生的,是别人无法模仿复制的。丐帮帮主汪剑通能够找到乔峰这样的接班人,实在是出于可遇不可求的幸运。但其实不然,乔峰的成就,无论是武功,还是领导才能,都是精心培养出来的。
  乔峰的武功能够冠绝天下,当然也得益于他的遗传基因。他的父亲萧远山就是辽国的绝顶高手,仅凭一己之力,就将带头大哥玄慈、丐帮帮主汪剑通等二十余位中原武林的一流高手打得落花流水。
  但是,我们别忘了,乔峰本人只是那场宋辽之间血腥争斗遗下的孤儿,他根本没有选择命运的权利。
  乔峰命运的决定权就在争斗中幸存下来的带头大哥玄慈手中。玄慈一锤定音,决定了乔峰的未来发展路径。
  玄慈觉得自己这些人对不起乔峰的父母,决意将乔峰培养成一个英雄人物!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选择。智光和尚就提出过不同的意见,他认为乔峰应该平平稳稳,以务农为主,不要学武,也别再卷入江湖恩仇之中。
  如果是智光的意见占了上风,那么,乔峰有多好的天赋也没有用,他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农夫。
  但玄慈毕竟是带头大哥,所以,乔峰虽然被农家收为养子,但并未成为农夫,而是走上了成为英雄的道路。
  这一切,连乔峰自己也不知晓。
  乔峰七岁之时,在少室山中采栗,遇到野狼。有一位少林寺的僧人将他救了下来,杀死恶狼,给他治伤,自后每天便来传他武功。这一位便是少林玄苦大师,正是玄慈方丈精心安排的导师人选。
  乔峰十六岁时,遇上了丐帮汪帮主,被他收为徒儿。这自然也是直接出自玄慈和汪帮主的培养计划。
  智光在揭开乔峰身世真相的时候曾经说:“你自己天姿卓绝,奋力上进,固然非常人之所能及,但若非带头大哥和汪帮主处处眷顾,只怕也不是这般容易吧?”
  乔峰一直以为自己一生遇上什么危难,总是逢凶化吉,从来不吃什么大亏,而许多良机又往往自行送上门来,不求自得,从前只道自己福星高照,一生幸运,听了智光之言,不由心想莫非当真由于什么有力人物在暗中扶持自己。
  智光又继续道:“汪帮主初时对你还十分提防,但后来见你学武进境既快,为人慷慨豪侠,待人仁厚,对他恭谨尊崇,行事又处处合他心意,渐渐地真心喜欢了你。再后来你立功愈多,威名愈大,丐帮上上下下一齐归心,便是帮外之人,也知丐帮将来的帮主非你莫属。但汪帮主始终拿不定主意,便由于你是契丹人之故,他试你三大难题,你一一办到,但仍要到你立了七大功劳之后,他才以打狗棒相授。那一年泰山大会,你连创丐帮强敌九人,使丐帮威震天下,那时他更无犹豫的余地,方立你为丐帮帮主。以老衲所知,丐帮数百年来,从无第二个帮主之位,如你这般得来艰难。”
  尽管乔峰的帮主之位得来极为不易,但这恰好成了他的历练之机。试想又有几人能够得到如此之多的培养机会呢?而且,在危急关头,总有玄慈和汪剑通出手相救。这等于是上了保险的实战演练。资质再驽钝的人,有了这么多真刀实枪、包赢不输的实践良机,也会有极大的提高,更不用说天资甚高的乔峰了。
  武功和领导能力都不是纸上谈兵能够提高的,只有在实践中历练才能提高。集万千机会于一身的乔峰,又如何能不卓越出众,足以担当大任呢?

乔峰是怎样炼成的?(2)
所以说,乔峰的才能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当然,他良好的天赋使得他在培养过程中发展一日千里,远胜过平庸者的庸庸碌碌。
  但是,任何一个组织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即便是敌人,从历练领导才能的角度来说,也是稀缺的资源。乔峰一个人得到的资源多了,别人的机会自然就少了。但这并不是说其他人就不具备领导丐帮的潜质了。
  事实上,丐帮中的诸长老、各舵主中也不乏天资优秀者,只不过他们在乔峰的阴影中生活得太久,基本得不到组织阳光的照耀,以致于未能茁壮成长。
  等到乔峰被逼退位,丐帮一时就找不到足以主持大局的人,只能由年老退隐的徐长老勉为其难,暂行替代。但徐长老并无乔峰的统率驾驭之能,所以,在西夏一品堂的高手发起突袭后,丐帮竟然全军覆没。此后,丐帮的实际控制权更是被诡计多端的大智分舵舵主全冠清掌控,而武功高强、行事幼稚的铁头人游坦之则成为了傀儡帮主。一时之间,丐帮声誉大坏。
  丐帮所承担的后果,便是因为将培养接班人的资源全数给了乔峰之故,以至于其他人都没有发展出足够的才具来主持危局。
  这是“乔峰是培养出来的”这个结论最强有力的证据。
  这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
  既然“卓越的接班人”是可以在组织内部培养出来的。那么,选择谁成为培养对象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被选为重点培养对象的人势必耗费组织中有限的资源,如果择人不当,那么组织要承担的后果就很严重了。
  汪剑通选择乔峰当接班人是别无选择的。
  玄慈当初着意将乔峰培养成英雄人物,但并不想汪剑通将丐帮帮主之位交给他。所以,玄慈给汪剑通写了一封信,详细阐明了自己的意见:
  “剑髯吾兄:‘数夕长谈,吾兄传位之意始终不改。然余连日详思,仍期期以为不可。乔君才艺超卓,立功甚伟,为人肝胆血性,不仅为贵帮中卓尔不群之人物,即遍视神州武林同道,亦鲜有能及以。此才具而继承吾兄之位,他日丐帮声威愈张,自意料中事耳。然当日雁门关外血战,惊心动魄之状,余无日不萦于怀。此子非我族类,其父其母,死于我二人之手。他日此子不知其出身来历则已,否则不但丐帮将灭于其手,中原武林亦将遭逢莫大浩劫。当世才略武功能及此子者,实寥寥也。贵帮帮内大事,原非外人所能置喙,唯尔我交情非同寻常,此事复牵连过巨,祈三思之。’”
  但这已经是玄慈一厢情愿的想法了。乔峰独享了诸多资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