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如何成为带头大哥-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红花会十当家铁塔杨成协威吓乾隆说:“要是四哥的伤治不好,归了天,那只好叫你抵命。”杨成协和石双英一唱一和,痛骂满洲鞑子霸占汉人江山,官吏土豪,欺压小民,说来句句怨毒,只把乾隆听得惊心动魄。
接班的孟健雄和安健刚师兄弟、常氏双侠都是如法炮制,痛骂不已,就是想造成一种己方对乾隆极为不满,根本没有和谈可能的印象。
无尘和赵半山专门摆了一桌盛宴,引得乾隆口水长流,却又设计让猫儿吃后中毒身亡,让乾隆以为他们在酒菜中下毒,目的就是毒死自己。
这种种一切,就是为了制造一个“不情愿卖家”的形象。
等到陈家洛与乾隆见了面,双方开展谈判之际,乾隆的部下已经查找到乾隆下落,团团将六和塔围住。
此时,乾隆的心思活络起来,希望自己的部下能够冒死将自己救出。红花会则有针对性地采取了边打边谈策略,让乾隆的救兵毫无用武之地,以彻底断绝乾隆的脱困幻想。
陈家洛和乾隆的谈判,因为有了前面的拖延、不情愿卖家等铺垫,又形成了一个红白脸策略。
所谓红白脸策略,就是一个扮演坏人,一个扮演好人。除陈家洛以外,红花会的其他当家全部扮演坏人角色,无不对乾隆深恶痛绝。而陈家洛的好人形象在诸多坏人的倾情演出之下,更显可亲。
乾隆在六和塔顶饿了两日两夜,又受了两日两夜的惊吓气恼,心力交瘁,甚是委顿。陈家洛笑容满脸相迎,吩咐立即上点心汤菜。乾隆风卷残云,立即把四碟点心吃得干干净净,汤也喝了个底朝天。
红花会为什么输掉与乾隆的谈判?(2)
酒足饭饱,乾隆来了精神,也恢复了气度,严词责问陈家洛意欲何为。但陈家洛就是来扮演好人角色的,开口就是一句:“哥哥,你到今日还不认我么?”
乾隆心中巨震,陈家洛继续说道:“哥哥,咱兄弟以前互不知情,以致动刀抡枪,骨肉相残,爸爸姆妈在天之灵,一定很是痛心呢。好在大家并无损伤,并无做下难以挽救的事来。”
乾隆也确实是个谈判的高手,他立即抓住陈家洛提出的兄弟之情,反守为攻,说:“我本来叫你到京里去办事,你自己不肯去。我已查过,知道你已中乡试,那好得很啊。凭你才学,会试殿试必可高中,将来督抚、尚书、大学士,岂有不提拔你之理?这于家于国,对你对我,都是大有好处,何苦定要不忠不孝,干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陈家洛早已胸有成竹,怎么会上他的圈套,反问道:“哥哥,我没说你不忠不孝,大逆不道,你反说起我来。你明明是汉人,却降了胡虏,这是忠吗?父母在世之日,你没好好侍奉,父亲在朝廷之日,反而日日向你跪拜,你于心何安,这是孝么?”
乾隆无言可对,昂然道:“我今天反正已落入你的手里,你要杀便杀,何必多言。”
陈家洛温言道:“咱们在海塘上曾经约定,以后互不加害,言犹在耳,我岂能背誓?何况现下知道你是我的亲哥哥,兄弟相会,亲近还来不及,哪有相害之理?”
此时,乾隆知道自己性命已经无忧,但红花会一定有所求,他不知道他们求的是什么?问道:“那么你要我怎样?要逼我退位么?”
退了位的乾隆对红花会就没有任何价值了。红花会当然不会让他退位。相反,红花会还是要他好好地当皇帝。
陈家洛道:“你仍然做你的皇帝,然而并非不忠不孝的皇帝,而是一位仁孝英明的开国之主。”乾隆奇道:“开国之主?”陈家洛道:“正是,做汉人的皇帝,把满人赶出关外。大丈夫生在世间,百年之期,倏忽而过,如不建功立业,转眼与草木同朽,历来帝皇,如汉高祖、唐太宗、明太祖,那才是真英雄真豪杰。元人如成吉思汗,清人如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也算得一代雄主。如汉献帝、明崇祯这种人,纵使不是亡国之君,因人碌碌,又何足道哉?”
这番话每一句都打入了乾隆心坎,心想倘若真的依着陈家洛的话,把满人赶出关外,重还汉家天下,自己就是陈姓皇朝的开国之主,功业实可上比刘邦、李世民。
乾隆虽然心动,但顾及自己的自尊心,还是不肯轻易就范,反问道:“天下建大功、立大业之事,有没有被人胁逼而成的?”
陈家洛说:“当年唐高祖在太原起事之初,犹豫不决,他儿子李世民多方部署,令他迫于情势,不得不从。宋太祖如无陈桥兵变,岂有黄袍加身?这两位开国之主虽受儿子或部下所迫,不得不冒险自立,终成大事,但后世何尝不对他们景仰拜服?”
乾隆已经打定主意,却还想在谈判的最后时刻再捞点实惠,摆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陈家洛猜到他心意,说道:“我只要见哥哥把满清胡虏赶到关外,那就心满意足。那时要请你准我归隐西湖,和我手下这些兄弟们赏花饮酒,共享太平,以终余年。”乾隆道:“这是哪里话?如能成就大事,天下军政大计都要请你辅佐才好。”陈家洛道:“咱们话说在先,一等大事成功,你必须准我退休。须知我们这些兄弟不知礼法,如有不合你心意之处,反而失了君臣之礼,兄弟之义。”
红花会为什么输掉与乾隆的谈判?(3)
乾隆听他说得斩钉截铁,去了心中顾虑,伸手在桌上一拍,道:“好,就这么办!”
协议达成,乾隆却又再出一招,可以称为回马枪策略,一般人是防不胜防,可见乾隆谈判技巧之油滑。
乾隆提出:“红花会前总舵主于万亭,有几件东西放在回部,说是我出身的证据,你去拿来给我瞧瞧。我看了之后,对自己真是汉人这件事才没丝毫疑心,那时必定和你共图大事。”
陈家洛一看大事已成,当即答应了乾隆这小小的要求。殊不知,正是这小小不起眼的要求坏了最终的大事。和乾隆相比,陈家洛的谈判技能还是略显稚嫩。
但此刻,对红花会来说,确实是达成了一个重要的协议,组织的终极目标有望克日实现。总结起来,红花会在开始谈判、谈判中、结束谈判时运用的不同谈判策略,具备广谱适用性,非常值得借鉴学习。
拖延策略和不情愿买家/卖家策略是非常好的、用于开始谈判、为谈判确立优势地位的策略。边打边谈策略则适用于谈判中维持己方强势谈判地位的好办法。红脸白脸策略则通过凭空给谈判对象制造一个不想合作、不断施压的敌人,借力借势于白脸,从而为红脸以己方满意的条件顺利结束谈判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红花会通过各种谈判策略的娴熟运用,终于和乾隆达成协议。但他们忽略了最根本的谈判基础。
谈判不能建立在某一方一厢情愿的基础上。谈判一定是建立在双方出自于满足各自需求的前提下的。
回到这场谈判,红花会的需求当然不用再多说了。可是乾隆呢?在红花会把他抓来之前,他好端端地做着他的皇帝。如果他和红花会合作,事成之后,最多还是个皇帝,恐怕还要看陈家洛的脸色行事。尽管陈家洛承诺红花会一定会归隐江湖,但有这帮神出鬼没的高手存在,始终是不能高枕无忧的。按照陈家洛的说法,汉人的皇帝和清人的皇帝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如果乾隆要当汉人的皇帝,要冒很大的风险,很可能就此丢掉清人皇帝的宝座。权衡之下,恐怕傻子也会选择稳稳当当的清人的皇帝。
而红花会唯一能够用来控制乾隆的东西,就是关于乾隆身世的几件物证。红花会拿着这些物证,是有可能让乾隆丢了清人皇帝宝座的。但缺乏经验的陈家洛一古脑儿地将这些物证交给了乾隆。乾隆一把火烧光之后,再也没有顾虑,再也不愿冒风险了。
所以,让乾隆当汉人皇帝只是红花会一厢情愿的想法,根本没有考虑到乾隆有没有这个需求。谈判的根基本来就不存在,又怎么能怪乾隆毁约呢?
对乾隆来说,毁约并不会造成他的心理障碍。因为首先是红花会用欺骗手段绑架了他。他的盟约,也不过是个脱困的手段罢了。他的毁约,也不过是一报还一报罢了。
顺便要提及一笔的是,乾隆确实是个谈判的高手。当他脱困之后,主动权更是掌控在他手中了。他爱极了回疆的香香公主,派张召重将香香公主擒获。但香香公主一颗芳心,牢牢系在陈家洛身上,至死不从。乾隆也运用了一次不情愿买家/卖家的策略,家事国事的一番做作,竟然逼使陈家洛忍痛割爱,并劝说香香公主顺从乾隆。
最终,乾隆对红花会大开杀戒,香香公主也是香消玉殒。陈家洛和红花会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陈家洛和红花会对谈判之基的不甚了解,所信非人。没有基础的谈判,再多的策略技巧又有什么用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星宿派“大师兄之争”的狼性法则(1)
在《天龙八部》中,星宿派有个非常特别的规矩。
派中的大师兄不是按照入门先后和年龄长幼来决定的,而是按照武功高低来决定的。大师兄权力极大,做师弟的倘若不服随时可以用武功反抗,那时便以功夫定高低。倘若大师兄得胜,做师弟的自然是任杀任打,绝无反抗的余地。要是师弟得胜,他立即一跃升为大师兄,转手将原来的大师兄处死。师父只是眼睁睁地袖手旁砚,决不干预。
这个规矩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别派门人往往练到一定造诣便即停滞不进,星宿派门人却半天也不敢偷赖,永远勤练不休。做大师兄的固然提心吊胆,怕每个师弟向自己挑战,而做师弟的,也老是在担心大师兄找到自己头上来,但只要功夫练得强了,大师兄没有必胜把握,就不会轻易启衅。
星宿派武功阴毒狠辣,出手没一招留有余地,敌人只要中了,非死也必重伤,伤后受尽荼毒,死时也必惨酷异常,师兄弟间除了争夺本门排名高下而性命相搏,从来不相互拆招练拳,因拆招必分高下,一分高下便有死伤。师父徒弟之间也从不试演功夫。星宿老怪丁春秋传授功诀之后,各人便分头修练(也就是没有内部的切磋与合作),高下深浅,唯有各人自知,逢到对敌之时,才显出强弱来。
丁春秋订立这样的规矩是为了最大化地促进组织内部的竞争。但是,这样极端的做法是不是真的符合组织的终极利益呢?事实上,这牵涉到如何处理组织内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的问题。
我们先通过实例来看看星宿派内部的竞争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
星宿派的八弟子出尘子对萧峰吐露了用于练习化功*的神王木鼎的秘密,大师兄摘星子要对他施以惩罚。出尘子脸色大变,双膝跪倒向摘星子求饶。
星宿派执行的是一种狼性法则,在他们的字典上是不能有“求饶”这个词的。但是,人毕竟是血肉之躯,出尘子知道自己的功力和大师兄相差太远,他为了一线生机采取服软求饶也是情理之中的。
但摘星子毫不心动,用焰火活活烧死了同门师弟出尘子。
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淘汰制度,提倡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失败者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种制度下,整个组织内人人自危,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意义上的合作,更谈不上有什么同门之情、兄弟之义。在这里,“我”、“我的利益”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
摘星子之所以要对出尘子下毒手,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泄漏了师门的重大秘密,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出尘子膂力厉害,所铸钢杖又长又粗,十分沉重,虽然排行第八,早引起摘星子的妒忌,这次便借故剪除了他。
摘星子这样对待他的同门,他的同门也这样对待他。阿紫在得到萧峰内力之助后,将摘星子打得没有还手之力,也是将他活活烧死。
萧峰责怪阿紫,阿紫却分辨道:“我这个大师姐是假的,是你给我挣来的。只不过他们都看不出来而已。要是我不杀他,终有一日会给瞧出破绽,那时候你又未必在我身边,我的性命自然势必送在他手里。我要活命,便非杀他不可。”
好一句“我要活命,便非杀他不可”,一语道破天机。同门之间不是你死,便是我活,这是在一种畸形的制度下别无他法的选择。星宿派的内部竞争已经到了残酷的极致,已经把所有的合作成分压榨一空。组织内根本不可能出现任何形式和意义上的合作。这样的后果是,组织成了一捆凌乱的墙头草,哪一方得势,就投向哪一方,大拍马屁,不顾廉耻,对同事没有一点香火之情,对组织也没有一点眷恋之意,没有任何的战斗力可言。这样的情况不但发生在师兄弟之间,即使是对他们的师父……星宿派的最高领导丁春秋也不能例外。
星宿派“大师兄之争”的狼性法则(2)
果然,在少室山前,当丁春秋被虚竹用生死符制服后,星宿派门人不是想如何解救师父,和灵鹫宫的人马决一死战,而是立即全体倒戈,要投入灵鹫宫门下。
这是丁春秋的悲哀,这是星宿派的悲哀,这更是丁春秋制定的这条畸形竞争制度的悲哀。他的本意也许是要通过组织内部的竞争来激发成员的潜能,但过犹不及,事情走向了他不愿见到的反面。
不仅仅是星宿派这个组织会遇到内部竞争与合作,我们今天的组织同样也会遇到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从星宿派的被证明了是极度错误的做法中领悟到一些东西,并用之于我们今天的组织建设。
比如,有这样一家公司,在它决定把年度重奖奖给在客户服务方面进步最大的部门之前,各个部门为改善服务水平的相互合作运作得非常好。但是,在奖金发放后,部门之间的合作开始消失。人们开始隐瞒信息,拒绝分享信息资源。而相互间的用语也从“咱们”变成了“我们”和“他们”。各部门的工作目标也随之改变,取得组织内部的考核高分取代改进客户服务成了最重要的目标。战斗的主战场不再是外部的市场,而是组织内部的走廊。可想而知的是,公司的利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害。
我们知道,合作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尽管组织存在着内部竞争和外部竞争,但合作是竞争的基础。组织内部的竞争是为了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去更好地合作;合作和竞争都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但合作是其最根本的动力。尽管存在着内部冲突,但是在组织没有解体前,合作仍然是主流;当组织内部冲突或竞争激烈时,合作的程度肯定会降低。
合作与竞争永远是一对矛盾,团队内部的竞争可能削弱相互合作的动机强度,而合作可能削弱相互竞争的动机强度。
团队中如果只讲合作而不讲竞争会造成部分成员不思进取,浑水摸鱼。所以,必须引入竞争。竞争势必会分化出先进与落后或优与劣的。许多管理方式正是通过奖优惩劣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但是,用来区分优劣的标准一定要合理(以形成适度的有益的竞争),绝对不能是“你死我活”的星宿派做法。
换句话说,就是保证组织内部的竞争失败者能够得到妥善的有余地的弹性处理,让失败者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而不是赶尽杀绝。以这种标准来看,现在很多组织中盛行的“末位淘汰制”并不是最好的做法。每个人都不能保证自己不被末位淘汰,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他会不顾同事的利益,他会不顾组织的整体利益。
所以,我们要在组织内部把相互间的合作和尊重当成核心的价值观,表彰团队精神,褒奖合作行为,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确保每个人都有赢的机会,并防止出现过度竞争的局面。
总之,组织内部当然需要竞争,但也更加需要建立在适度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在处理和平衡组织内部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时,我们仍然需要强调合作高于竞争。从总体上说,团队通向成功的途径是内部合作,而不是内部竞争。
南海鳄神悲剧(1)
南海鳄神是段延庆的左膀右臂,得力助手,但却被段延庆自己一杖击杀。自叶二娘死后,天下四大恶人仅剩三人,而段延庆急欲夺回大理国王位,正是用人之际,南海鳄神对段延庆可谓是忠心耿耿,那段延庆为什么还要杀南海鳄神呢?
当时的情况是,段誉被段延庆所擒,段延庆要南海鳄神杀了段誉,但南海鳄神因段誉是自己的“师父”而不肯下手,段延庆一怒之下,就下了毒手。
但这仅仅是表面现象而已,段延庆之所以要杀南海鳄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段延庆杀了南海鳄神之后对老四云中鹤所说的话中看出几分端倪。
段延庆杀人之后喝道:“老四,将他去葬了。这是不听老大之言的榜样。”
一语道破天机,“不听老大之言”,这才是南海鳄神被杀的真实原因。
南海鳄神向来是个不安分的人。我们看到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