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旗下面。四方是东南西北,四隅是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共八个方向,每一旗固定一个方向,无论围猎征战,还是居住集会,都依既定次序不变。辰时,各旗集结完毕,努尔哈赤头带貂皮翻沿暖帽,身穿杏黄色龙纹长衣,率八名带刀护卫升殿,面南背北,端坐在御座之上。
努尔哈赤入座后,从每个旗下,走出一个侍臣,手中都捧着红色纸的文书。八个捧送文书的侍臣一齐走到大殿前跪下,八旗下的所有人随着八个侍臣跪于后面。御座右侧近侍阿敦,与左侧的巴克什额尔德尼,同时向前迎出来,接受八个侍臣呈上的请求上加尊号的文书,二人转身捧回八份文书,把它们摆放在努尔哈赤前面的红色的桌子上。额尔德尼站立御座左前侧,面对八旗下众人,宣读表文之后,大声说:“上加尊号为:阿卜凯、福灵阿、淑勒汗。”殿外八旗下额真侍臣以及场外兵将,齐声呼喊:“阿卜凯、福灵阿、淑勒汗。”呼颂后起立,站在旗下。“阿卜凯福灵阿淑勒汗”是女真话的尊号,意思为“天命覆育列国英明皇帝”。
努尔哈赤大汗起身离开御座,走到殿外广场上的香炉旁,亲手点燃用杜鹃花制成的香粉,然后跪地拜辑上天,八旗各额真侍臣兵将,一同面朝香炉跪拜,大汗对天拜辑说:“黄天在上,今努尔哈赤登基称汗,重立大金国,建元天命,求上天保佑我国兵强马壮,六畜兴旺。”三叩首之后,起身回到御座。八旗额真侍臣将士在鼓角争鸣的乐声中,依次向大汗行三叩首礼庆贺,这一年,努尔哈赤五十八岁。
行礼完毕,努尔哈赤大汗发布上谕:“朕闻,上古治世,君明臣良,同心共济。君臣无私,秉志公诚,励精图治,则天心必加眷佑,地灵亦为协应。天无私,四时顺序;地无私,万物发生;人无私,则遮事咸理。大金的君臣,皆当修身德清,以齐家治国,使黎遮安康。”上谕宣读完毕,再由额尔德尼公布对各额真侍臣的封赏,加封和硕贝勒八人,做为八旗的固山旗主,分别是:大和硕贝勒代善,二和硕贝勒阿敏,三和硕贝勒莽古尔泰,四和硕贝勒皇太极,五和硕贝勒阿济格,六和硕贝勒多尔衮,七和硕贝勒多铎,八和硕贝勒济尔哈朗。公布名字之后,八大和硕贝勒到殿前谢封,四个大的和硕贝勒都是二、三十岁,大步进殿,掸开左右马蹄袖,跪地叩首。四个小的和硕贝勒,就大小不一了,阿济格与济尔哈朗年龄稍大点,一个十二,一个十七,是自己跟着前面哥哥们走,进入大殿内,学着行礼。再后面的多尔衮和多铎就太小了,多尔衮只有五岁,多铎才三岁,是由他们的额娘带来的,大福晋阿巴亥一手抱着多铎,另一手领着多尔衮跨进大殿的门槛,多尔衮费了很大的劲,被他额娘拎着才进到门槛里面,进到门里,阿巴亥放下孩子,让多铎和多尔衮自己往前走,两个小不点像大人似的,走步,掸左袖,掸右袖,跪地,叩头。看着俩小人有板有眼的动作,旁边的人跟着拣笑,就连御座上一脸严肃的大汗,也是满脸笑容,跪在第一排的皇太极,也忍不住侧头偷看。
多铎做完了一整套的行礼,还没等别人说话,自己站起来就往门口跑,到大福晋阿巴亥跟前说:“额娘,我行礼了,给我苹果。”话没说完,就从他额娘的衣兜里拽出一个苹果,“喀嚓”就是一口。多尔衮本来跪那直溜溜的,看弟弟跑了,也跟着站起来跑过去,跟他额娘伸手,两边看的人不禁轰然大笑,原来是两个苹果哄得他们规规矩矩。
封赏和硕贝勒八人之后,再由额尔德尼公布,加封一般贝勒十四人,有大汗的弟弟、儿孙和侄儿,分别是:穆尔哈齐、雅尔哈齐、巴雅喇、阿拜、汤古代、塔拜、阿巴泰、巴布泰、德格类、巴布海、图伦、杜度、岳托和硕托,十四个贝勒进殿叩拜。由近侍阿敦宣布加封一等大臣五人,分别是:一。额亦都--钮钴禄氏,二。费英东--瓜尔佳氏,三。何和里--董鄂氏,四。安费扬古--觉尔察氏,五。户尔汉--佟佳氏。阿敦再宣布加封的二等大臣九人和三等大臣十二人,二等大臣有:额尔德尼、阿敦、穆哈连、博尔锦、旺善、杨古利、班布理、常书和龚正陆。三等大臣有:鼐护、斋萨、阿林察、武谈、颜布禄、兀凌噶、鄂尔果尼、洛科、洛汉、雅虎、煌占和斐扬占。贝勒大臣加封之后,军中所有将士,都有奖赏,从固山额真到最低等的牵马阿哈,各个分到银子、牛羊,广场内外人人欢喜,登基典礼结束,各旗兵将兴高采烈地回家过大年去了。
众人各自回家,大汗回宫,有一个大臣却没回自己家,撵着大汗的仪仗,追到努尔哈赤的家里。这个追赶的人就是刚加封的一等大臣安费扬古。努尔哈赤前脚才进屋,安费扬古后脚连着跟了进来,一脸不高兴地给大汗请安。努尔哈赤说:“家里不用拘礼,咋了不高兴?”安费扬古起身,撅着嘴说:“我有话要问大汗。”
努尔哈赤笑着说:“今儿个站一上午,乏了吧。过这个年,你也五十八了,与朕同岁,别累着,先回嗑歇歇,有事儿明儿个再办。”安费扬古不同意:“我话不说,睡不着觉。”
努尔哈赤笑道:“这么严重,那你坐下说吧。”安费扬古问:“大汗过去奖励额真兵士,从来都以战功论赏。今儿个加封的八大和硕贝勒,四个大阿哥功劳显著,封赏不过份,可四个小阿哥,还走不稳道呢,怎么就封成了和硕贝勒?我不懂。”
努尔哈赤说:“这四个小的,现在是没有一分的功劳,但是他们资质聪明,天赋大任,将来的功劳,要比四大贝勒还高。”安费扬古又问:“那他们现在就当四旗的固山旗主,怎么带兵?”
二十。 建元天命(下)
努尔哈赤拍拍安费扬古的肩膀说:“四个小的只是先给个封号,八旗兵马还是由四大贝勒和杜度统领,和原先一样,朕自领两黄旗,代善领两红旗,阿敏领镶蓝旗,莽古尔泰领正蓝旗,皇太极领镶白旗,杜度领正白旗。四个小贝勒不领兵,这回知道了吧?”
安费扬古站起身说:“是这样啊,我还以为让三岁的小阿哥掌旗呢,我回嗑了,臣告退。”行礼退出了。
大金在建州立国,努尔哈赤命文臣起草文书,分别递交周边各国,先奉书于朝鲜国王知道:大金国已收取辽东的建州、海西和东海女真各部,建元天命,有朕管束国人,与你国往来走动友好,我们二国,应当无刀兵,通商贸行礼仪。又送书至蒙古科尔沁部与扎鲁特部,最后呈文辽东新上任的巡抚李维翰,文书里说:“辽东女真人本是前朝金国之后裔,南方中原人不明北方语音,误读金为女真或者诸申,又大多通称建州。现在有淑勒汗努尔哈赤,收管建州国之人,再称大金,踞守大明九百五十里边疆。”书信送出不久,朝鲜国王光海君派使节来祝贺,蒙古科尔沁贝勒安明,率领本部的贝勒台吉千人,带礼品百车,前往大金都城赫图阿拉庆贺。努尔哈赤亲自率领兵马出迎百里。
辽东巡抚李维翰接到文书,不知道是应该道贺,还是出兵讨伐,因为刚到辽东才上任,还把握不准火候。李巡抚在自己家的后堂转了一圈又一圈,挠脑袋,拽胡子,也想不出头绪,抬手喊垂手站立门口的家人:“去叫师爷来。”“是,老爷。”家人应声退出去,不多会儿,一个瘦老头弓着腰,半跑半走地进了巡抚的后堂。进门拱手问:“老爷有何吩咐?”李维翰已经转累了,坐进太师椅说:“建州的贝勒,又改名叫淑勒汗了,好像还举办了庆典,给俺也呈送来文书,你看得怎么弄这个事?”
师爷再弓了弓腰,跨近一步,站到太师椅的侧面,试探地问:“老爷您的意思是。。。。。。”李维翰仰头看着棚沿说:“如果去祝贺,不太妥当,他们称汗,并非皇上旨意,也不知道是不是与朝廷平起平坐了,去是不行。如果不祝贺,而是派兵讨伐,也不妥,前几任巡抚都与建州通商做买卖,俺一上任就开战,要是损兵折将,也不妥,这真是难办的事。俺在朝中没人,头上这顶乌纱是大价来的,不能没带热乎呢就出毛病,愁人。”
干瘦师爷的小眼睛翻了翻,说:“老爷莫急,不如先等等看,现在不知道朝廷是什么意思,过些时日,弄到上头想法,咱们再做计划,眼前先眯着,装不知道建州的事,反正也没出什么大乱子,老爷看可以么?”“咳,”李维翰长出口气说,“没啥好着,先这么办吧。还有,你马上操办些上等的特产,要黑貂皮,千年参,小鹿茸,成对的猴头,牛眼大的珍珠,虎鞭熊掌之类你看着办吧,俺得给王在晋大人送点礼,探探口风,去后房管家那,先支两万银子。”“是,老爷。”师爷弓身退下。
巡抚李维翰划拉来不少好货,派了能言善变的心腹亲信,前往京城,到王在晋的府中送礼。巡抚的亲信本来没有打算细说建州的情况,只想稍透露一点,好探听王大人的口气,可是没有想到,王在晋竟然比李维翰知道的详细多了。原来朝鲜已经送来国书,报告了建州的事情,王在晋当即给万历皇帝呈奏章说:“朝鲜咨报,努尔哈赤僭号大金国汗,建元天命,指中国为南朝,黄衣称朕,词甚悔慢。”奏章上呈宫中多日,还不见批复,这时,辽东巡抚李维翰派心腹来送礼。王在晋赶紧询问建州的情况,可是来人收肠刮肚讲述的,还没有他自己知道的详细,本想要发雷霆训斥李维翰一顿,又一想,人家大老远送来那么些好东西,很劲咳嗽两声就算了。
尚书大人直接告诉李维翰的亲信:“回去跟你家大人说:不日将有圣上的旨意,叫你家大人整治军马,准备讨伐建州。”心腹亲信急忙打马回辽阳向巡抚禀报,带回来的不是风信,是准信,巡抚李维翰立马准备,可是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圣旨传来。李维翰又与师爷合计,要先找点建州的不是,为进兵讨伐弄几样话把。
大金国初立,增加了不少新的事儿,先向周围邻国发送了国书,再向漠北蒙古及东海女真等边远的地方,派出商队做买卖,挣钱的同时,也能了解那里的风俗地理。在大汗往外派发使臣商人的时候,也有更远的异域之人,来到大金国都,还没出正月的一天,一个远游的苦行僧,光头带戒,身穿破烂的黄色的袈裟,敲着木鱼,走进赫图阿拉城化缘。
这个和尚进城后,在一片开阔的地方,放下木鱼,拿出一块团蒲铺开,打坐,敲木鱼,口中念念有词,不多会儿,就有很多人来围观,可是不知道和尚嘴里说是啥话,没人听得懂。女真人信萨满,如果有人得病或者丢了东西,就请萨满来做法,点香跳大神,往往有灵验。今儿个见了这个和尚,估计与萨满差不多,也许能给人治病,有人上前与和尚说话,和尚也回答,可是一句都听不明白,和尚换了一种话音,还是无人懂,和尚又换话,讲的是蒙古话,这回有人可以同他说话了,女真人大多会蒙古语。和尚说:他是西藏的喇嘛,出来讲佛法化缘,请施舍钱财食物。
北方人淳朴乐善好施,当地俗语说“要三年大饭,给个县官都不干。”见大老远来的喇嘛要东西,纷纷给钱给物,又请喇嘛到家里住,喇嘛接受财物,但是不进人家,只在路边打坐,天色晚了,喇嘛闭目入定,一动不动。第二天早上,先出门的人看见喇嘛依然在打坐,胡子上和袈裟破口的地方都结满了霜凌,喇嘛像没有感觉的石头人似的,纹丝不动。
太阳升起来,晒化冰霜,喇嘛好像才活过来,睁开眼睛,手也能动了,开始敲木鱼用蒙古语讲经文。天天如此,一连五日,没有起过身,没有离开过打坐的地方。听经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夹在人群里听经的,有大臣有贝勒,努尔哈赤大汗也穿着便装,连续听了三日。第六天,大汗请喇嘛进汗宫,喇嘛不去,说自己只能住寺庙,大汗说要给他在城外山上建庙宇,请他做主持,喇嘛默许。
努尔哈赤回宫后,把自己准备出钱建庙宇的想法,告诉了大臣们,大家没有同意的。何和里给大汗讲了一个故事,告诉大汗,喇嘛不如萨满灵。何和里说:“我以前听说,有一户人家住在施家沟的河边,一天家里有人突然就得了抽风病,病人抽的不能喘气,每天抽七八次不止,家人请来十里八村最有名的孟郎中,针灸汤药都用了,没有治好。家人再请四院喇嘛来看,喇嘛收费极高,也没效果,并且说是不能全好的静养吧。都治不好,真是没有办法了,家里一个人说:‘黄旗村老王家早先跳大神,和咱家关系也不错,请她来看一下吧。’大家都不太信她,因为都是认识的,可是眼下又没别的办法,就试一试吧。于是,去一个人请她,不巧她有事,没空来,但是她给画了两道符,带了回来,一用,真有效果,第一天用上,整天没有抽一次,第二天也没抽,第三天,萨满办完她自己的事,来看病人,又在房前屋后看几遍,说:‘是河边一棵老榆树有了道行,在这做怪,我把它撵走。’于是,回到屋子里,上香,挥剑,画符,一道贴在窗户上,堵住它的来路,另一道贴在那棵老榆树上,封住它。法事做完,只收一点钱,她说:‘如果不收钱,对病不好。’这以后,抽风病一次都没有再犯过。
病治好以后,那家人请萨满、喇嘛和郎中来喝酒,喇嘛因为自己没有治好病,所以对萨满很不愿意,喝酒时,喇嘛给萨满斟一盅酒说:‘我敬你一盅。’萨满往酒里一看,酒上有一条极细小的花乙脖子蛇在游动,萨满装做没看见,随意向酒中吹口气,蛇就被冻僵淹死酒里,然后一仰脖,连蛇带酒都喝了,给喇嘛看酒盅底。萨满放下酒盅,拿起酒粟子给喇嘛斟了一盅酒说:‘我也敬你一盅。’喇嘛端酒一看,酒上漂着一根平常的缝衣服针,但是酒盅似有千斤重,喇嘛放下酒盅说:‘我的法术确实不如你,佩服了。’萨满默认,喇嘛见酒中的针落底了,端起来也不重了,才敢喝。郎中不知道他们在斗法,还挨个敬酒呢。大汗请看,跳大神的萨满,比喇嘛强,咱们这有萨满了,何必再留喇嘛呢?”
大汗身边的带刀近侍恒纬,也赞同大臣何和里的说法,他告诉大家说:“我小时候家住李其村,也见过喇嘛。一次我家的猪崽子丢了,正好有个喇嘛路过,请他掐算,喇嘛念经,说:‘今晚猪崽会自己回来。’再没有别的办法,可是两天都过去了,猪崽也没有回来。家人着急,又求本村萨满掐算,萨满掐指算了老半天,说:‘猪崽没丢,在东北方向,在一处不流的水里。’村的东边有一条小河,大家顶河水向北面走,没有找到,萨满说:‘不是河里,河是流水。’如果不在河里,就在河的两边找吧,离河太远,怎么有水呢,大家再从向北边走,刚一出村口,在河东侧不远的地方,一下看见了猪崽,它自己拱了一个土坑,爬在里面睡觉呢,人们抓住了它,看见一侧猪毛很湿,原来土坑里渗出水了。看,萨满算的很准。”
大汗见大家都不愿意让喇嘛留下,就说:“你们讲的也许对,可是喇嘛讲的经书,你们觉得怎么样?”贝勒大臣们仰着脸答不上来,顿了片刻,莽古尔泰说话了:“我听过一阵,可他的话不清不楚,不道啥意思。”
努尔哈赤对大家说:“你们都没仔细听,喇嘛的经文很有道理,他说生命就是苦难,穷人有苦处,富人有难处,摆脱苦难的办法只有修行,做人要安分守己,忍受苦难,心情宁静,慈悲行善,以换取来世的福。所谓福,就是成佛,在今世苦其身,尽其心,那么在来世能生在一个好地方,福便得到了。喇嘛在山中修行,萨满在民间跳神,准许他们各行其是,两不相扰,才算公平。留下喇嘛有啥不好?”大臣们无话,于是在城东开始建佛寺。
在都城内一片安宁的时候,边境的百姓再起纷争,辽东巡抚李维翰,利用不大的事件,做起了大文章。
二十一。忍让大明东征萨哈连(上)
大金国建立不久,边境上的女真人与境外明朝边民发生了争端。1616年初夏,铁岭明军的家眷,有士兵的父子或兄弟,自发地聚集了数百人,进入大金境内,采挖山中的人参,下河里捞沙子下面的狗头金,当地女真人见明朝人越境来采挖山货,便群起阻挡,两伙人各不相让,最后竟动手撕杀。碰巧,户尔汉带兵巡边,路过这里,见这有两国几百人在撕杀,就下令所率的人马冲锋助战,斩杀大明边民五十余人,其他的人都逃跑了。
户尔汉回到赫图啊拉,向大汗报告了这件事,努尔哈赤对户尔汉说:“以前李成梁当总兵的时候,曾与朕在边境树石碑,杀马立约:‘如果有女真人进入明朝境内,动一草一木,或者明朝人进入女真境内拿一件东西,就是有罪,皆杀之。如果见之不杀,殃及不杀之人。’那时立约,是为了禁止女真人扰乱明朝边境,今是大明的边民扰乱我们的地方,斩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