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流氓皇帝-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如果说这个大明朝的统治阶级是一个金字塔的话,那么这个皇帝站在塔尖上,所能管理的不过是文武百官,一些宏观的,底下的人如何执行,还真不。
就跟今天一样,就在京城附近,天子的眼皮底下,居然还有人敢一手遮天,这样大张旗鼓的贪污克扣。
那王德昭还大言不惭的打着“皇上面前第一红人王承恩的结拜”牌子招摇撞骗,那张武一个小小的千户,竟然敢派人追杀朝廷命官,而且还是一个官阶颇高的工部侍郎,简直就是吃了豹子胆了。
如果今天孙元化没有碰到这个皇帝,说不定就被直接灭口了,大明朝的火枪火炮技术说不定就此沉寂不前……
而且,这还只是在离皇帝很近的京城附近,官儿们就如此嚣张了,那么到了远一点的地放,有一句话叫做“山高皇帝远”,信息不通,那些官儿们岂不是更加嚣张,百姓们岂不是更加的难受……难怪原来的明朝要亡国啊,让这帮官儿们这么搞,能不亡国么?
反贪,对中层的官儿们进行整顿,已经成为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了!程真心中又想起了他早有预谋的那个计划,如果说以前他对于那个计划还有所顾忌的话,那么今天的这件事情让他下定了决心要这么干了……做皇帝不他的狠一点,玩啊!
程真看着窗外的天空,微笑起来,他心中再次变得信心十足。
今天杀了十三名小角色,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下次还有更狠的招在后面呢?陕西河南的贪官们,还有那些藩王们,都等着朕来吧……
旁边给程真擦洗身子的金素云微笑道皇上何事如此高兴?”
程真一把将只穿着肚兜的金素云拖进浴缸,一手伸进了金素云的三角地带,轻轻揉捏,yin笑道抓到一个美人儿一起洗澡,当然高兴了!”金素云俏脸一红,跟着细细的呻吟起来……
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贪行动(一)
第二日程真去了早朝,当场宣布了昨日反贪的事情,在王承恩摇头晃脑念圣旨的时候,程真冷眼看那些文武百官,看看他们表情是不是有问题。
因为天生有六十年金刚神功的缘故,他的眼睛看得很远,这时候看那些官儿,大多数人表情都是坦然的,除了极少数人低着头看着地面,显然是心里有鬼。
自从程真铲除阉党,将阉党那些蛀虫从朝廷清除,然后再重用孙承宗、史可法、韩矌、铁公济、乔允升以及王图、邹元标等东林党人之后,朝政为之清明了不少,整个朝廷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在这欣欣向荣的表象下面,其实暗流涌动,通过昨天这件事情,程真就感觉到还有不少官儿有问题,而其中最大的问题肯定是贪污问题。
这时候王承恩已经快要念完了:“……如有再犯,当严惩不待,钦此!”程真摆了摆手,王承恩退到一边去了,程真站了起来,一脸冷冷的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半晌不作声,他的身材本来就算高大,这时候站在朝堂上面,更加显得威风凛凛,气势逼人。
那些心中坦荡的官儿,比如史可法、孙承宗、韩矌、铁公济、乔允升等人,都是面容冷静,丝毫没有波动;而那些心中有鬼的官儿们,有些人虽然还是在看着前面,但是脸上的神色已经开始不自在起来,更有少数官儿,已经抵抗不住程真那股气势。
悄悄的将脑袋低了下去,看着地面。
半晌,程真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缓缓地离开龙椅,从金銮殿的高台上面缓缓的走下来,一边走一边说道:“本朝太祖皇帝出身贫苦,深知贪官之祸。
所以定下律列:凡是官员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将被处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
并且在各府州县衙门左侧设皮场庙,用作剥皮的刑场,贪官被押到这里,就砍下头颅,挂到竿子上示众,再剥下人皮,塞上稻草。
摆到衙门公堂旁边,用以警告继任的官员。
这个大明朝历朝历代都遵守的惯例,想必各位爱卿都知道罢?”
文武百官们纷纷点头,这个惯例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定下来的,不但官儿们知道,就连小小地老百姓也知道。
如若不是因为有这剥皮的刑罚,大明朝也不会产生那么多有名地剥皮高手,比如那赖长义。
还有他叔叔赖老爹。
前些日子,那大商人孙豹人将魏忠贤押运到南京以后,这赖老爹将魏忠贤足足剐了一万刀,才让魏忠贤断气,从此以后名声大振。
剥皮的时候,足足有数万人围观。
之后,赖老爹给魏忠贤剥皮的事情,更是成为茶余饭后甚至说书先生们的谈资。
当下程真点了点头,笑道:“如此甚好,既然各位爱卿都知道,那真是太好了。
那么朕再问一句,如果朕无意中发现这金銮殿上的各位爱卿当中,有人贪污了六十两银子以上,那么应该如何处罚呢?”
“应该按照太祖皇帝的惯例,处以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刑部尚书乔允升出列。
高声喝道。
他声音洪亮,面色黝黑。
说起话来也是威风凛凛。
“好!”程真跟在后面大喝一声,那声音比乔允升的更大了三倍以上,乔允升和文武百官都被吓了一大跳,程真忽然将脸色一板,冷冷地说道:“据东厂和锦衣卫调查,朕已经知道这金銮殿上各位当中,有不少人其实贪污在六十两之上,甚至有六百两、六千两者,按照太祖皇帝的惯例,是要处以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的……”
说到这里,程真目光炯炯的盯着文武百官不说话,一种肃杀的气氛在空气中流转。
其实程真这些话不过是在恫吓而已,他手中根本就没有百官贪污的证据,但是锦衣卫和东厂的本事,这些官儿们心中都清楚,那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当下就有不少人双腿发抖起来。
程真心中暗笑,知道昨日那砍下的十三颗人头已经起到作用,那些真正有贪污痕迹地官儿们,恐怕心中已经开始害怕了。
他又是半晌不说话,除了粗重的呼吸声,空气中半丝声音也无,当真是沉静得可怕……
程真走到一个胖胖的官儿面前,那官儿乃是礼部郎中张标,乃是韩矌的弟子,万历年间的进士,担任礼部郎中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
因为最初没有依附阉党,所以颇有些名声,程真登基之后,依旧留了他做礼部郎中。
“张爱卿,你告诉朕,你有没有贪污银子?”程真微笑着对那张标道。
刚才,程真注意到这张标脸上大汗淋漓,并且双腿不停的发抖,心中判定此人肯定有问题,所以跑过来问此人,他心中打定主意:如果这张标老实招供,那么就没收家产,继续录用;如果不老实,那么对不起,就要斩首剥皮了。
看到少年天子目光炯炯看着自己,想起就是这个十八岁地少年天子,昨日在卢沟桥南边的那个高台上,砍下了十三颗人头,那些鲜血随着雨水流动的情景,张标就再也支撑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程真不停的磕头起来,将脑袋都磕破了,口中在不停的喊:“皇上饶命,皇上饶命,罪臣有……有贪污银子的大罪,罪臣该死,罪臣该死……”
“好了,那你老老实实告诉朕,你为官以来,总共贪污了多少银子?老老实实的说出来,朕可以饶恕你的死罪!”程真说完,袖子一甩,大踏步回到金銮殿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上坐定,伸出一只手去,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将一杯热茶递了过来。
张标听到皇帝肯饶恕他地性命,大喜过望,略微思考了一下,道:“回禀皇上,罪臣为官十年,一共贪污了二千两银子!罪臣还收过一些其它礼物,这些东西折合成为银子,加起来应该是三千两银子!”
程真冷冷地道:“那么你每年的薪俸是多少银子?”
“启禀皇上,罪臣每年地俸禄,是一百两银子,加上一些赏赐,每年的收入应该是一百二十两银子!”张标跪在地上不敢起来,继续回答。
程真用黄金之眼扫了一下张标,发现张标竟然有八千两银子,这是不对的。
因为张标每年的收入是一百二十两银子,那么做了十年京官,撑死了也就一千二百两银子,因为之前他的级别还没有达到礼部郎中,俸禄自然是会更少;再加上他贪污的三千两银子,或者家中还有些上辈留下的遗产,那么家产应该在四千两银子到五千两银子之间。
现在他的家产竟然达到八千两银子,那么这多出来的三千两银子想必就是隐瞒的数字。
“大胆张标,你明明有八千两银子的家产,去掉你十年的俸禄,那么你贪污的银子应该是六千多两,你竟然敢当面欺君,只报出来三千两银子的赃款!”程真站起身子来,大声喝道。
张标哭大吃一惊,实在是想不通程真怎么知道他家产底细的,这下彻底的面如土色,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不停的磕头求饶,喊皇上饶命。
程真冷冷的道:“一个小小的礼部郎中,竟然就贪污达到六千两之巨,实在是让朕感到心寒呐。
不止如此,你竟然还敢在朕的面前欺瞒数字,实在是罪不容赦,来人呐,将这张标家产充公,人打入天牢,等候刑部发落!”
几名如狼似虎的大内侍卫走进来,将已经变成一摊烂泥一般的张标拖了出去,程真看着文武百官,又是半晌不说话。
那些心中有鬼的官儿们,都站在那里,难受到了极点。
程真大手一挥,终于开口说话了:“朕知道你们当中还有许多人有问题,但是念在你们跟随朕一起铲除阉党,功劳非浅,所以朕决定给你们一个机会。
三日之内,凡是贪污数目在六十两银子以上的京官,都到刑部自首,只要老实交代,朕不会将这些事情宣扬出去,你们就戴罪立功罢。
朕知道你们身为京官,平日里开销甚大,朝廷给你们的那一点俸禄其实远远不够,所以这次朕网开一面,你们贪污的银子当中,给自己留足十年俸禄之数,其余的统统的上交国库……如果有谁敢欺瞒不报者,下场就如同这张标,处以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
顿了一顿,程真忽然微笑起来,道:“你们不要以为朕不知道你们的收入情况,朕清楚得很……”
他走到一个官儿面前,笑道:“张御史,你的家产应该是二万一千三百两白银罢!”那张御史马上脸色大变,赶紧扑通一声跪下,连声高呼道:“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微臣什么都招了,微臣一定将贪污的银子上缴国库……”他跪在那里又是流鼻涕又是流眼泪,哪里还有堂堂大明朝御史大人的半分风采。
第一百九十八章 反贪行动(二)
程真懒得理他,又在金銮殿上来回踱了十多步,对另外一个瘦小的官儿道:“刘大人,你家产达到三万六千五百两白银,为何不多吃点人参高丽参啊什么的,多补补身子啊……刘大人为国操劳,如今弄得如此的黑瘦,朕心中也过意不去呢!”
那刘大人面如土色,黄豆大的汗珠儿马上从头上爆落而下,赶紧扑通一声跪下,磕头不迭,却是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其他官儿当中,没有贪污过的当然是欢欣雀跃,那些贪污过银子的官儿,都是大惊失色,个个胆战心惊,他们看着这个英俊而又高大的少年天子,不知道为什么,就好像看到魔鬼一样,因为他们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这位少年天子可以一语道破别人的家产,而且说得如此准确,难道锦衣卫和东厂的能耐,真的到了这种地步么?或者说,是因为这位皇帝真的如传说中那样,是天神下凡么……
看看效果已经达到,估计这帮官儿们没有几个敢隐瞒贪污数字了,程真也懒得再去点破那些官儿们。
毕竟,第一是这帮贪污的官儿中,并没有魏忠贤那样的大奸大恶之辈;第二就是因为这帮贪污的官儿当中,还有不少能够办事的官儿……水至清则无鱼,贪污的官儿们占据了文武百官的将近一半,如果将他们全干掉了,这大明朝的朝政也没法搞了。
于是程真回到龙椅上,大声对王承恩道:“东厂全力监督此事。
王承恩,中间有什么差错,朕要你的脑袋!”
王承恩吓了一跳,赶紧躬身领了命令,程真挥了挥手,于是王承恩捏着尖细地嗓音叫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咯——”
就在这时。
终于有三名大臣一起站了出来,道:“关于官员俸禄之事。
臣有本启奏!”程真刚刚喝完一口茶,抬头一看,赫然竟是最为忠直的孙承宗、史可法和韩矌三人,还有最善于精打细算的铁公济,不由得微笑起来。
程真笑道:“三位爱卿,你们有何事启奏啊,只管道来。
只要是对大明朝朝廷和百姓有利之事,朕一定言听计从!”
孙承宗首先说话,他道:“老臣斗胆禀告皇上,这大明官场之中到处都是贪污,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固然因为这些官员们天性贪婪,贪得无厌,但是。
大明朝官员俸禄太低,官员们花费不够,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老臣虽然家境殷实,不需要从俸禄当中拿银子来补贴花费,但是据老臣所知,大明朝的各级官员们。
普遍存在着银子花费不够的问题。
昨日宪之和铁公济大人已经整顿出来一份奏折,折子当中就明确写出了大明朝官员俸禄不够用的问题,此事皇上可以详细问铁公济!”
这件事情其实程真也知道,他心中也早就确定了反贪地三大战略,第一是杀鸡儆猴,用大砍刀和鲜血来让那些贪官们丧胆;第二是制度建设,除了加强大明朝廷中央的各种立法、监督、侦察、逮捕和审讯、执法等职能之外,其中非常重要地一点,就是因为官员们俸禄太低,既然今天已经摆到了台面上。
那么干脆听听铁公济这份奏折写的什么。
当下程真挥手让铁公济说话。
铁公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份奏折,道:“回禀皇上。
微臣经过大量的调查,经过和史可法大人的不停协商,得到了这份奏折……其中可能有许多大不敬的话语,微臣斗胆,首先请求皇上赦免微臣的罪名!”说完,铁公济目光炯炯地看着前面,一脸正气肃然。
程真哈哈大笑道:“铁公济,朕知道你的为人,所以你就尽管说就是了,朕绝对不会怪罪你的!”
铁公济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拿起那奏折说道:“大明朝立国之后,因为太祖皇帝出身贫苦,所以深知贪污之祸,足以动摇大明朝的根基,所以一方面按照当时的物价,给大明朝各级官员制订了俸禄标准;一方面又严令各级官员们不得贪污,如果贪污银子数目在六十五两之上,则处以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
太祖皇帝当时制订的俸禄标准,其实充分考虑了各级官员们的生活情况,在当时来说,应该是英明至极。
但是,大明朝经过将近三百年地发展,经济早已经是突飞猛进,物价也跟着上涨了许多,而各级官员们的俸禄,并未见得上涨多少,这直接导致各级官员们花费不足,很多人开始贪污……
微臣举个例子,如今一名正七品县令,每月的俸禄为七石半,按照如今的市价,一两银子兑换两石大米,那么县令一年的俸禄收入为四十五两白银。
虽然说县令的住房、出行、冬夏官服、笔墨费、吃饭、随从皂隶人员等花费都由大明朝廷补贴,但是这四十五两白银其实仍然远远不够……
经过十年寒窗当上了县令,在家乡置办几十亩田产,安置好父母亲人,此乃是人之常情;逢年过节,给官场上地朋友,尤其是在科考中提携自己的老师置办一些礼物,也是人之常情;县令在任的时候,为了推行朝廷的政令,和地方上的各级官员、财主、乡老等人应酬,也是难免之事……这些事情都需要不小的花费。
虽然上面这些理由不能成为县令们贪污的理由,但是不可否认,也会对县令们产生一定的影响。
至于引起贪污最重要的原因,微臣认为乃是八个字:人不患贫而患不均。
根据微臣统计,一名县令一年的俸禄收入为四十五两银子,而一名在县衙赶马地马夫,一年地俸禄收入也有四十两银子,一名杀猪的屠夫一年地收入可以达到三十六两白银,甚至一名小小的卖油郎,一年的收入也可以达到二十两白银……至于那些一年收入超过一百两的商人,更是比比皆是。
如此看来,县令们的生活,其实在普通百姓当中,其实仅仅是处于中等而已。
试想,经过数十年寒窗苦读,原本希望能将一生所学,致力于将地方治理好,致力于大明朝国富民强;同时,也小小的希望能够在取得更高地位同时,能过上比一般老百姓更好一些的生活,但是到头来发现自己的生活甚至还不如某些布衣百姓,心理又怎么能够平衡?
于是县令开始贪污,知府开始贪污,巡抚开始贪污……从大明朝中期开始,整个官场都开始贪污,就算是一些官儿原来不肯贪污,在这种大风气的影响下甚至是逼迫下,恐怕也要开始贪污,因为他不参与贪污,就是和一大批同僚为敌,又怎么能够长期的坐稳位置?
经过一百多年演变,大明朝官场的贪污越来越激烈,到了阉党当政的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