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流氓皇帝-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管心中还有疑问,但是皇太极不会发展火枪火炮,让程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这皇太极再天纵奇才,再有谋略。
将来还是要死在的手下。
他心中大定,脸上也露出了淡定的笑容,对范文程道范,朕问你,你既然是一个汉人,由汉人地父母生下养大,喝汉人母亲的奶,吃汉人地饭食。
为何要背叛的祖先,甘当一个汉奸!将来你死之后,如何去九泉之下面对列祖列宗?”
范文程脸上没有丝毫愧色,似乎是在回想一些往事,和皇太极之间的往事。
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淡淡的说道汉人。
满人,有何必分那么清楚?汉人的皇帝贪官,欺凌百姓,天下人都吃不饱穿不暖,皇太极雄才大略,就算是对辽东的汉人百姓,都是爱民若子,老夫,他日皇太极若一统天下,这天下的百姓地必然有好日子过。
这个理由。
已经够了。
九泉之下去面对列祖列宗,老夫也问心无愧!”
说完。
范文程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再不。
“哈哈哈哈……你要这天下的百姓过好日子,为何要去找一个异族的主子!朕登基不到两年,诛杀魏忠贤,剿灭阉党,平定陕西叛乱,拿下福王谋逆,免除天下赋税,如今这大明朝,不说繁荣昌盛,至少比之前数任皇帝要好得多!范文程,朕会让你看到,朕才是这一统天下,给老百姓好日子过的皇帝。
你去吧,朕一统天下之日,会派人给你烧香,告诉你,这天下已经太平,百姓已经安居乐业!”程真站起身来,脸上带着淡定的笑容。
虽然是在灰烬之中,脸上带着一些黑色的灰痕,显得有几分狼狈,但是这丝毫无损程真那种高人一筹的霸气。
郑芝龙是个土包子,虽然听不太懂程真和范文程二人在说,但是被程真自信地语气所感染,带头跪下去,高喊万岁,他身后的那将近3000名海盗官兵,都感激程真刚才集中生智,用“以火止火”的办法救了他们性命,全部都跪下去高呼万岁。
“也许这是上苍的愚弄吧,老夫当日碰到的乃是皇太极,而不是陛下!”范文程叹了一口气,缓缓的道,“请杀了老夫罢!”
程真目光凌厉地看着范文程,道很好,诚然你是诸葛亮再世,朕也要杀你!”程真心中这范文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这时候已经不能有丝毫怜悯之心,他必须杀了范文程,警醒那些后来者,警醒那些可能投靠皇太极的汉奸。
“五日之后,在南京将这范文程千刀万剐,尸骨悬挂于中山门,示众三日三夜!”程真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道范坚强,你派锦衣卫寻找范文程的直系亲族,10岁以上男子全数诛杀,女子充为官ji,10岁以下,不论男女,卖身为奴。
还有,王承恩,回头你让乔允升乔大人拟一道圣旨,命令翰林院将这范文程,编入《大明贰臣列传》,让其比肩南宋的秦桧!”
范文程瘦弱的身体,明显抖了一下,对于他来说,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范文程这三个字,永远流传后世,和秦桧这种为天下人唾弃的名字并列。
他叹了口气,心中,对面这个大明朝的小皇帝,其实比那个远在辽东的皇太极不弱,至少从他今日表现出来地智慧和狠劲来看……
锦衣卫将范文程带了下去,程真阴冷地眼神看了看段雪,道雪儿,你有话要说吗?”无错不跳字。他的声音显得很是温柔,段雪地娇躯抖了一抖,这是程真在给她说遗言的机会!旁边的红霞也是吃了一惊,她原本想。
纵然段雪再阴险毒辣,毕竟是程真地,程真应该不会对他样,至少不会要了她的性命,但是从程真阴冷的表情来看,这个小皇帝已经动了杀心了。
山寨周围的火光还在哔哔拨拨的燃烧,红光映红了天边。
这时候天边的太阳也渐渐的升了起来。
那火光燃烧到山寨地边缘,却是再也烧不进来了……远处的天边。
听到了无数人喊马嘶地声音,那是曹变蛟的3000多名禁卫军,还有戚方的戚家军,在外围实施救火的行动。
应该要不了多久,外围的大火会渐渐的被扑灭,众人就可以出去了。
郑芝龙等人都松了一口气,程真始终目光炯炯的看着段雪。
目光都不曾眨动。
他始终在想,这段雪到底是怎样地一个人?
泰山顶上,段雪谈笑自若,口若悬河,话语中充满了智慧;
这几日里里在南京,两人女爱的时候,段雪索求无度,那种高潮之后的快乐。
绝对不是能够装出来的;
没有的时候,段雪的目光温柔如水,百依百顺,就像小妻子一样依偎着程真;
透露关于沐王府,关于崇明岛的情报之时,段雪是那么的从容和真诚。
看不出半点虚假;
到了崇明岛之后,在确定阴谋成功,程真和这3000名海盗将被烧死地时候,她是那样的如释重负,目光中是那样开心……
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段雪?
段雪没有正面回答程真的问题,看着远处的大火,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笑道我很小地时候,姨奶奶就告诉我说。
这天下原本是姓段的。
抢夺了这天下的人,都是我们段家的敌人。
将来我们段家一定会重新坐江山,让绣着‘段’字的旗帜,在天下的每座山头,每条河边飘荡……
从五岁开始,姨奶奶和爹爹,就开始教我学武,教我读书,一天也没有放松过……我身子不好,不适合习武,也学不好,于是就学兵法,练口才。
书房里面好多书啊,我总是从早上看到晚上,从太阳出来的时候开始背书,然后等月亮很高了,才去睡觉,每天都觉得好困……可是爹爹总是会拿鞭子打我,我还是要背书,我好想要一个糖葫芦啊,爹爹说,把这几页纸背完了,就给你买……
我十五岁了,看到别人都有俊俏的阿哥带着,出去爬山,打渔,玩水,好快乐啊……我也想要有个阿哥陪着,开开心心的……但是姨奶奶说,我们的敌人还没有消灭,段家还没有夺回江山,所以还要去对付那些拿着蛇地土人,去消灭大明朝地敌人,去联络各地的藩王,需要我地口才,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我的身子……”
段雪回过头来,看到都没有的人群,包括程真和那些海盗,似乎他们都呆住了。
段雪微笑,看了看天边的太阳,还有熊熊的火光,对红霞道红霞,谢谢你,只有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才开心!”红霞楞了一愣,她从来就没有把段雪当成人,顶多当成一个受虐狂一样的贱人而已,这时候心中不由得一惊,总觉得要发生。
段雪再转过头,对程真道七郎,也谢谢你,跟你在一起特别开心。
其实在泰山见到你的时候,我就,我的苦日子要结束了,因为姨奶奶不会是你的对手……真的谢谢你,你让我的苦日子结束了!”说到这里,段雪伸出袖子,使劲的擦了擦秀丽的俏脸,脸上的烟灰被擦去,那张肌肤如同白雪一样的俏脸,在红色的火光下,看上去显得格外的动人。
忽然,段雪的嘴角流下了一缕血丝,紧接着,段雪口中大口的鲜血喷了出来,但是她脸上依旧带着笑容,就那样倒在了崇明岛上的灰烬里,雪白的裙子,雪白的肌肤,仿佛一尘不染——段雪太聪明了,就连服毒自杀,都让周围的人丝毫看不出来。
红霞嚎啕大哭起来,程真硬起心肠,淡淡对王承恩道将她好生安葬了!”对这个,他心中有痛恨,还有同情,那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
段雪死了也算好事,至少对于她解脱了。
王承恩带着人去了,不久之后,王承恩急匆匆的来报,递给程真一张纸条,道段雪姑娘留下的!”程真定睛一看,那纸条虽然只有两个字,但是竟然写着一个大秘密……
(范文程必须要杀,不要跟我说民族团结。
此一时,彼一时也,在明末那个年代,和皇太极讲民族团结,不是白痴么?段雪很可怜,我写这个人物,其实心中也很矛盾,但是她必须死,死了算是解脱吧……至于沐家老太婆,罪魁祸首,她会很惨……)
第三百三十八章 浴火重生
前言:段雪引程真和郑芝龙的军队进入崇明岛,落入范文程设下的圈套,想要放火烧死程真等人。
但是程真急中生智,用“以火止火”的办法化解了这场危机,众人得救。
程真没有丝毫心软,下令处死范文程。
段雪在程真面前讲述了自己从小背负复国使命的苦日子,感激程真让她这种毫无生趣的日子结束,然后静静的服毒自尽……在段雪死前,她给程真留下了一张纸条,那上面写着两个字……
王承恩带着人,将段雪裹在雪白裙衫中的苗条躯体抬走了……不久之后,王承恩急匆匆的来报,递给程真一张纸条,道:“段雪姑娘留下的!”程真定睛一看,那纸条虽然只有两个字,但是竟然写着一个大秘密……
那纸条上面赫然竟是写着“桂王”两个字,明显就是告诉程真,在沐王府起兵造反的时候,那个在西南将要配合沐王府造反的大人物,就是太祖皇帝的后人,就是封在了湖南衡阳的桂王朱常瀛,也就是程真附身的崇祯皇帝的第七个叔叔……
字迹娟秀,而那纸张上面还有淡淡的香味流转,显然是段雪的笔迹,是她在生前的时候留下来的没错。
程真心中隐隐生出一丝懊悔:刚才没有将段雪这条智慧而又美丽的生命留下来,也许是一种错误。
不过段雪太聪明了,从头到尾,就没有看出来她是怎么服毒自杀的,根本就来不及……
当下程真将那纸条给范坚强看了一眼。
低声道:“马上派遣锦衣卫,调查这个人地情况……”然后将那纸条扔进了旁边的一堆小火之中,转瞬间,那白色的纸条就化成了灰烬了。
就在这个时候,外围放哨的郑芝龙部下匆匆来报,说是已经和外围救火的禁卫军,还有戚家军都接上了头。
用不了太久,众人就能够从火堆中出去了。
程真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再看看天空,太阳正在头顶上,竟然已经临近晌午时分了……他忽然感觉脸上一凉,竟然是一滴雨滴落下来,接着又是一滴。
周围的郑芝龙部下,都高声欢呼起来,在这个时候。
竟然下起了太阳雨,他们看着站在中间的小皇帝程真,心中更加相信,小皇帝地确是紫微星下凡,否则怎么能够有这么神奇的事情……
于是,万岁地声音,再度响起在崇明岛上……
段雪幽幽的睁开眼睛,看到了天顶的月亮。
那月亮似乎比往日里看到的还要圆,还要明亮三分。
她喃喃的惊呼起来:“这是什么地方?这里难道是地府么?”段雪翻身爬了起来,听到江涛阵阵,看到江岸边长长的芦苇,闻到弥漫在空气中没有散去的烟火味道,心中开始怀疑:这里还是阳间。
还是崇明岛……
使劲咬了咬自己地嘴唇,段雪感觉到一股痛楚从那舌头之上传来,她终于明白:自己并没有死,这里还是阳间,还是在长江出海口的崇明岛。
段雪又是兴奋,又是疑惑,回头看到旁边树立的一座新坟,那墓碑上赫然写着:大理段雪姑娘之墓,落款是:大明崇祯皇帝立……
这时候段雪终于确信无疑,自己死而复生了!
悠扬的笛声从江岸边传来。
段雪循着笛声走了过去。
看到在江岸边,一名穿着道袍。
白发挥洒,衣襟飘舞的道人,正在那里吹奏长笛,远远看去,一轮明月下,白衣道人吹笛,而岸边水声淙淙,满眼都是月光粼粼,段雪几乎怀疑自己到了一个仙境……
那道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日在泰山上一出现,就将自己的姑奶奶沐老太吓走的诸葛卧龙!
段雪冰雪聪明,静静的走到诸葛卧龙地身边,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坐在他的身边听那悠扬的笛声。
诸葛卧龙也似乎没有看到段雪过来,而是缓缓微笑着继续吹奏,笛声远远的传到江心,忽然,一条大鱼从水中跃起,在月光下翻出了江面,当真是如同蛟龙一样矫健……
诸葛卧龙继续吹奏,不一会停下来,段雪如痴如醉,仿佛那笛声的余音还在这天地间流转。
诸葛卧龙微笑道:“人世间这么美好,又何必要急着离开呢?“
“不离开是痛苦,还不如离开!“段雪淡淡的笑道。
诸葛卧龙和段雪都是冰雪聪明地人,并不需要太多言语,都明白对方说的什么意思。
段雪的意思很明了,她如果活着,继续为沐老太,为了沐王府复国过那种痛苦的生活,那是一种折磨;如果她投入程真的怀抱,做了沐王府的敌人,面对姑奶奶沐老太、叔叔段再兴和父亲这些至亲骨肉,也是一种痛苦。
所以最好的解脱,就是离开。
诸葛卧龙微笑道:“给你立墓碑的那个小皇帝,你喜欢么?“
段雪咬了咬嘴唇,终于点了点头,脸上泛起了一点点红晕,好在这是在月光下,诸葛卧龙看不真切。
诸葛卧龙大笑道:“这样就好了,你反正已经死过一次了,你的身份无人知道,所以不如跟着贫道走,远离沐王府和小皇帝的争端,眼不见心不烦。
三五月之后,沐王府必将败在小皇帝手中,到时候你想继续隐居山水,还是出来帮助小皇帝,做他地妃子,就看你自己地意思了。
段雪使劲点了点头,忽然觉得一阵轻松,是啊,她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段雪这个人。
以前地恩怨,已经和死去的段雪无关了,为何不跟眼前这个神仙一样的诸葛卧龙,去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
寄情山水呢。
至于将来,是将来地事情了……沐王府复国是空,不复国也是空,已经不再是段雪要在意的了。
段雪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眨巴眨巴眼睛,看了看诸葛卧龙,问道:“道长。
为何我服毒死去之后,你还能将我救活?”
诸葛卧龙大踏步的向那座新坟的方向走去。
笑道:“枉你心中藏着万卷书,竟然不知道人死之后三十六个时辰之内,乃是假死么?”他功力实在惊人,三步两步之间,已经到了远处。
段雪脸上露出了微笑,跟在诸葛卧龙的身后,向月亮升起的方向走去。
远远地看到江边有一叶扁舟。
月光照在段雪如同白雪一样的肌肤上,看上去更加显得明艳无比,一袭白衣地段雪,就在月光下缓缓而行,如若没有了束缚的小鸟,又仿佛夜空里的仙子……
回到南京,程真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办事,继续实施他那个庞大计划的下一步。
也是多亏有了段雪的提醒。
程真实施这个计划的时候,心中才能更加有底。
每次发布一道密旨出去,交给范坚强地锦衣卫,然后通过快马送到江南和全国各地,或者通过飞鸽传书,送到铁公济、史可法、孙承宗、洪承畴和熊廷弼这些人手中之后。
程真心中的底气就足了三分。
而那个说书先生宣传皇帝光辉形象,宣传大明朝功绩的事情,还在江南继续进行,总之,在沐王府和桂王还没有起兵之前,皇帝和大明朝的形象越好,那么就越有用。
这也是整个阴谋的一部分,程真心中非常有底……
江南的兵马,真正可用的,也就是戚家军、郑芝龙的海盗改编过来地郑家军。
还有福建巡抚熊文灿的福建兵马。
戚家军加起来也就是五千人的样子。
这是戚家军的传统,兵贵精而不贵多;郑芝龙的海盗部队。
人数上是有一万多人,整编之后,可用的大约是七千人;福建巡抚熊文灿地闽军,虽然人数有两万多人,但是战斗力比起戚家军来差了一截,不过比一般的地方守备还是要强一些。
这些就是大明朝在江南的全部家底了,最后再加上程真从北京带过来的3000名禁卫军,真正可用的兵马不到四万人。
但是程真估摸着从沐王府起兵的云南,到南京的距离,沐王府即使有十万大军,到达南京这边的时候,估计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即使人数没有减少,战斗力也不行。
更何况,程真还预留了两手,当然,只有在情况紧急的时候,这两招杀手锏才会使出来。
不到最后决战的时候,程真不打算将这两招用出来……更何况,要实施那个对付皇太极地阴谋,必须让沐王府和桂王地兵马,前期进展很顺利,最好是势如破竹,然后朝廷的军队节节败退。
南京地官儿们,包括南京兵部尚书王爵,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官儿,都通过一些渠道,了解了南方将要有变乱的消息,消息最灵通的得知说是西南将会有变乱发生。
他们都有些着急,一个个着急的想要去见皇帝,然后提出一些看法,好在这即将变乱的时候,得到皇帝的赏识。
但是让他们吃惊的是,这个时候,小皇帝又不见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奇怪的小皇帝
南京的这帮官儿,于是跑去问从北京过来的刑部尚书乔允升,大明崇祯皇帝陛下到底又干嘛去了,乔允升的回答是这样的:皇上出了南京的南门,到钟山那边去打猎去了;而且,再过几日,皇上将要去太湖泛舟和钓鱼;
皇上的老丈人,也就是田贵妃的老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