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总统的岁月-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莸脑辆谒氖Γü毓劬刹浚┖凸鹁跽疱镜谝皇榱只⒔谥浦富印
刘震寰久想取得广西总司令地位, 陈炯明把广西问题交给林虎全权处理,对刘说来就象冷水浇背一样,因此他借口接洽军火问题到广州,随即秘密到香港与孙中山驻港代表邹鲁见面密谈。邹奉到密令委任刘为讨贼军桂军总司令。
广西境内有两支系统不同的滇军,一支由朱培德统率,一支由张开儒统率。此时张开儒已经失势,实力落在杨希闵的手里,他在广西无法发展,只有入粤和回滇的两条出路。孙中山秘密委任杨希闵为讨贼军总司令。这支滇军的军火来源也在广州。他们扬言即日离开藤县,蒙江,由浔州入柳河,取道柳州回滇。陈炯明正是希望他们回滇而不入粤,因此非常满意地助以一批饷械,打发他们早日启程。
这时在上海的孙中山和岑春煊从新结合。通过岑春煊与莫荣新的关系,广西自治军头目之一刘达庆表示拥护孙中山。
刘震寰回梧州后,以视察江防为名,参加12月6日杨希闵召集的白马会议。会议决定:滇桂军分别由大江南北岸进攻梧州。定于10日发动,同时各军均易帜改称讨贼军。
梧州粤军中级军官陈济棠、邓演达、莫雄等早与广西讨贼军秘密联系,约定战争发动后诈败退却,退至相当地点,即倒戈起而策应。由于里应外合的形势,讨贼军发动后并未遇到抵抗占领梧州。
陈炯明接到梧州警报后,派叶举为西江前敌总指挥,率领一三两师前往封川、江口增援设防。不料1923年1月2日,第一师发生内变,第三师不战而退,讨贼军连续占领封川、德庆、悦城等县。陈炯明看见士气不振,散布了“客军入境,广东亡省”的流言,企图鼓动粤军加强团结抵抗侵入广东的滇桂军。孙中山在1月4日的讨陈通电中揭破此项流言“乃其平日寿张为幻之惯技,不足置辩。”
陈炯明请求同盟者赵恒惕出兵北江,唐继尧出兵桂西解救他的危机,但是“远水难救近火”湖南内部又有斗争,都不能及时有效地拔刀相助。陈又撤回“援闽军”用以自救,但为时已晚,1月8日讨贼军长驱直入肇庆、广州大为震动。陈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如果河口守不住,即放弃广州退往惠州。他一面电请魏邦平回广州共支危局,一面派李炳荣为省会保安司令叫他留守广州。从13日到15日,三水陸兰清响应讨贼军通电讨陈,第一师师长梁鸿楷,第三师师长陈章甫通电拥载魏邦平主持粤局,河口又告不守,15日陈只得通电下野,16日魏邦平由香港赶回广州。
孙中山没有料到讨陈战争“成功如此之速”。参加讨陈的滇桂军都不是他的嫡系部队,他所信任的东路讨贼军许崇智部尚未开回广东,他不愿在局势未定的时候回到广州。
从1月中旬到1月下旬,滇桂军将领纷纷到达广州。孙中山任命胡汉民、李烈钧、许崇智、魏邦平、邹鲁为全权委员代行总统职权,并任命胡汉民为广东省长,魏邦平为广州卫戍区司令,胡李二人均由香港回到广州。驻防潮梅粤军将领洪兆麟、翁式亮等表示服从孙中山,孙回电叫他们带罪立功,派李烈钧前往汕头接收改编,并任命洪兆麟为潮梅绥靖处处长,尹骥、李云复、翁式亮、赖世璜为中央直辖粤军第一至第四师师长。
此时广州成为滇桂军的天下,用人行政都被他们把持,各机关和公共场所多被军队占作营房。沈鸿英原来只有五六千人,由于沿途招收降兵溃卒,骤然扩充为五个军,分布广州、肇庆及北江一带,此外广西平乐、桂林一带也有他的留守部队。沈鸿英忌讳别人称他为桂军,自称原籍广东人,他手下第一军军长李易标(广东人)称为广东第一军军长。
广东人民以前受过桂系军阀的蹂躏,对桂军存有恶感,对滇军也无好意。广东军人一向具有地方主义的排外思想。滇桂军开到广州后,竟以广东的新征服者自居,广州人民无不侧目而视,加上陈炯明所散布的“亡省”流言起了作用,因此粤军一三师于1月18日由江门调回省城,召集海珠会议,公推魏邦平为广东讨贼军联军总司令,魏于次日宣布就职,这是粤军团结起来对付客军的表现。粤军驻扎河南,滇军驻扎河北,形成了划河为界的敌对状态。在上海的孙中山了解到这些情况,打算第一步将滇军调出广州,第二步帮助滇军回滇,桂军回桂湘军回湘,以减轻广东人民的负担。湘军是指西江洪兆麟、尹骥等所统率的陈炯明旧部,他们虽然打着粤军旗帜,但是湘籍将领有一个师长和九个司令,所部士兵也以湖南人为最多。
粤军的团结引起了滇桂军的反感。1月22日李易标公然派兵进攻观音山,收缴了由邹鲁指挥的讨贼军粤军第一路司令谭启秀的枪械。这一行动反过来又激动了全体粤军的公忿,主客军互相敌视的形势更加严重起来。魏邦平、杨希闵、刘震寰在1月26日邀请广州各军将领在江防司令部举行军事会议,讨论分配防务问题。省长胡汉民、海防司令陈策出席了这个会议。魏邦平建议各军停止开放赌禁,并将占机关房屋和商店民房腾让出来。李易标愤慨地说:“我们抽收赌捐维持火食,有什么不可以”!他心头火起,痛骂魏邦平在历年政变中是一个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小人,没有发言资格,他接着拿出手枪来施放,魏倒在地下避弹,一时会场秩序大乱,参加会议者纷纷夺门而出。胡汉民的卫士想进来保卫胡,被门卫阻止并开枪击毙二人。刘震寰竭力掩护邹鲁、胡汉民逃往日本领事署,同时在该署避难的有李烈钧、陈策。此时江防司令部及其附近地段布满了滇桂军的步哨,沈部第四军军长黄鸿猷和中央直辖桂军军长刘达庆同乘汽车驶过,哨兵不认识他们,致被开枪打死。魏邦平被解往农林试验场滇军总部软禁起来。
27日,杨希闵、沈鸿英联合宣布魏邦平的罪状,指为反复无常,勾结陈炯明图谋不轨。他们提出第三师缴械解散为释放魏邦平的条件。魏函劝第三师长郑泽琦、公安局长吴飞不得进行抵抗。第三师将枪械缴与滇军,但是魏仍未释放。第三师在江门的留守部队并未缴械。
1月25日,孙中山在上海莫爱路私宅招待上海各报记者,发表和平统一意见,次日,发表和平统一宣言,建议北方奉直皖三系及西南各省在统一未完成前划境自守,互不侵犯。他号召各报开辟专栏鼓吹裁兵。
杨希闵与沈鸿英联合,主要是受了粤军排斥客军的影响。他并不象沈鸿英那样反对孙中山,并且不同意沈军的###行为。他一再电请孙中山回粤主持一切。孙中山看出他们的行动与沈有所不同,因此想把他争取过来,使沈孤立而不敢轻举妄动。
江防会议后,刘震寰所部移驻石龙,粤军集中江门,程潜也在江门主持广州外围军事,朱培德部滇军开抵梧州,许崇智部东路讨贼军由福建回师广东。广州虽然仍是滇桂军天下,但是杨希闵的态度逐步与沈鸿英分离。在这样的形势下,从2月4日起沈鸿英的态度也有所转变,除发表宣言,“援粤任务告终,应请孙岑二老迅速回粤主持”外,又派邓士瞻到上海迎接孙中山回粤,并请胡汉民回省主持政务。同时咨请滇军接收市内防区,他的部队纷纷开往北江。他所委派的行政人员也纷纷退职。由于这一切,广州的紧张局势才又缓和下来,2月6日英、美、日三国领事偕往农林试验 场迎接魏邦平出来,魏于8日前往香港休息,胡汉民于19日回到广州。
2月15日,孙中山偕同谭延辏У扔缮虾F舫蹋17日到香港,21日到广州。孙中山在滇军让出来的农林试验场成立大元帅府,改称大元帅,不再回任总统。孙中山抛弃了护法的旗帜,将他所能控制的军事力量改称讨贼军,这是他从事###革命以来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孙中山回粤后,不恢复总统名义而改称大元帅,并且宣布此后转入到“讨贼时期”,实际上所谓“贼”也就是当时的南北军阀,首先是指称兵背叛的陈炯明,后来直系军阀和一切反对###力量的各省军阀也都是“贼”都是孙中山###的对象。他所设立的大元帅府仍具有政府的性质,他任命廖仲恺为财政部长,邓泽如为建设部长,谭延辏谡砍ぃ槌辔饨徊砍ぁS指娜涡焐莒跷愣〕ぁ
23日孙中山下令嘉奖滇桂军###陈炯明的功勋。24日又下令指定肇庆及西江北岸上自梧州为桂军总司令沈鸿英的防地,所遗北江防务由滇军总司令杨希闵派军队接收;刘震寰改任西路讨贼军总司令,以石龙、东莞、虎门等地为其防地;并指定罗定一带为东路讨贼军第四师(师长吴春荣)的防地。以后各军非有大元帅的命令,不得擅自移动。
湖南是南北问题的重大关键。1923年初谭延辏У焦阒莺螅稍郎⒙懒胶先罢院闾琛⒘种в畎镏镏猩###陈炯明。赵与陈同属“联治派”,当然不肯接受这个意见,但是谭延辏г诤先杂幸恍┣绷Γ圆桓夜芫阒甘购鲜∫榛峤杩诤衔灾问。允⊥庹秸荒苎鲜刂辛ⅲ煌卑凳救绻镏猩侥芄辉蕹闪∽灾危涂梢员硎痉印
7月15日,赵恒惕致电孙中山称为“大元帅”请其组织联治政府。湘军团长以上军官除联名通电响应这个电报外,又于18日通电请赵停止出兵湘西,请蔡退兵回防。
7月24日,湘军团长级军官17人在长沙举行会议,次日即联名发出拥赵的电报。极其明显,这是赵拉拢中层(团长)挤掉上层(旅长以上)的一套作法。
与此同时,谭延辏蛩镏猩浇ㄒ榈髡猿霰狈ヒ钥佳槠涫欠裾娉戏印按笤А保镏猩郊磁商肺昂侠途埂比〉琅槭胂妗
广东自沈鸿英叛变被击败走后,北江沈军残部勾结北军不时向南反攻,东江仍为陈家军所盘踞,西江也有沈桂军,粤南则有邓本殷、申葆藩等反革命势力负嵎琼崖一带,因此广州政府仍然处于四面受敌的地位。孙中山所依靠的滇桂军也都是些打着革命旗帜的野心军阀,并不热心于东征西讨,而他们争权夺利的本领却十分厉害。1923年6月,沈军、北军乘广州政府用兵东江的时候,发动猖狂反攻,占领韶关、英德、南雄、仁化、始兴、翁源一带,西江沈桂军也乘机进至德庆、禄步、悦城等地。7月3日沈北等军被滇军击走,6日孙中山亲自到韶关布置防务,18日粤军一三两师攻下梧州,广州局势才又一次安定下来。
孙中山受陈家军的牵制不能出兵北伐,使奉皖两系反直军事受到影响,因此段祺瑞、张作霖、卢永祥等都劝孙中山与陈炯明妥协,以便集中力量北伐。段祺瑞曾派吴光新入粤调和孙陈,建议陈炯明自将一军攻闽,林虎一部由李烈钧率领攻赣。由于调和失败,皖系便又反过来帮助孙中山解决陈家军,7月上旬,卢永祥接济臧致平(驻闽皖系军)大批饷械,叫他联合东路讨贼军孙本戎(孙系许崇智部,在闽南一带活动)由饶平、黄冈进逼潮汕,因此陈家军被困于孙中山部讨贼军与皖系闽军的钳形攻势下。陈家军改推林虎、洪兆麟为正副指挥,首先集中力量应付皖系闽军,仅留少数部队防守龙川、老隆及惠州两线,因此讨贼联军得以乘虚而入直抵惠州城下。7月21日,林虎部攻下饶平、黄岡、前锋侵入闽境平和。同时臧致平部因受驻闽海军杨树庄与在闽投机军阀王永泉攻击后方的双重威胁不得不迅速撤退。7月31日王永泉部占领泉州,8月8日林虎部占领漳州,臧部退守夏门。于是林虎、洪兆麟回兵救援惠州。
陈家军大举反攻后,8月23日孙中山亲自到石龙指挥作战,次日到博罗与东路讨贼军总司令许崇智会晤。许崇智劝大元帅不宜身临前线,孙即回石龙。随后讨贼军桂军总司令刘震寰退守飞鹅岭,许崇智在博罗被围,孙催促滇军杨希闵、范石生、蒋光亮迅速赴援,他们却借口不发饷不能打仗,迟迟不肯出发。幸而正值东江水涨,陈家军被阻于洪水未能攻下博罗。
东江大战时期,沈北两军不断反攻北江,幸而沈军已成强弩之末,不能长驱直入。9月上旬,邓本殷、吕春荣、申葆藩等部也在南方发动侵入高雷一带,声势十分猖獗。
9月10日博罗解围后,11日讨贼军从侧面攻下惠州后方平山,孙中山又到前线亲自发炮攻打惠州。此时陈家军将闽南军队如数调回潮汕,洪兆麟部由紫金、横沥猛攻马鞍、馒头等岭,杨坤如部也从惠州城冲杀出来,声势颇为嚣张,讨贼军被迫放弃河源退守博罗,另一路放弃平山、淡水退守广九路南端平湖。10月下旬,洪兆麟配合地方民军绕道攻占平湖,北路陈家军也攻入博罗、增城,两路直逼石龙,广州大为震动。孙中山下令,各军将领退回石龙者一律处以枪决,但是滇军蒋光亮部队仍然不战而退,幸而范石生部赶到,才把石龙守住。
此次讨贼军大败,主要由于主客军不合作,滇军不肯力战,客军到处搜刮引起了各地民军的武装反抗。11月3日孙又由广州到石龙督战,但因各军均无斗志,11日退驻石滩车站。12日石龙陷落,前方溃兵就象潮水一般夺车退回石滩,迫使大元帅专车逆行退回广州。孙派兵在大沙头截堵溃兵勒令激械,才把这股逆流挡住了。
陈家军倾巢而出,志在夺取广州,孙也把北江滇军如数调回救援广州,并令谭延辏Р肯婢臃辣苯有阍ゾㄎ馀彐谂衫垂ピ恋木樱诒苯鹨逋端铮┩度肭胺阶髡健15日,孙任命杨希闵为滇粤桂联军前敌总指挥,谭延辏婢芩玖睿魏赘⒙车悠健⑿还狻⑽饨QА⒉叹揲辔迦宋婢谝恢恋谖寰ぁP沓缰遣桓示友钪拢浩爰俑盎Α418日到19日,广州市展开了血肉横飞的争夺战,洪兆麟猛攻石牌,李易标(原是沈鸿英部将)猛攻龙眼洞、瘦狗岭,他们都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而讨贼军将领也亲自上火线督战,因此双方死伤惨重。20日以后,陈家军因攻势受挫才迅速撤退,26日放弃石滩、石龙退回惠州,从此东江方面又转入两军相持阶段。
广州解围后,讨贼联军也迫切需要解决军饷问题。孙中山于1924年1月6日在大元帅府召开会议组织政府、出兵北伐与统一广东财政等问题。他首先说明护法问题已经结束,对于几年以来西南护法的结果,曹锟反而利用国会进行贿选,国会议员公然出卖人格,言下不胜遗憾。他说他回到广东后仅用大元帅名义而未建立正式政府,原期待曹锟、吴佩孚觉悟,达到和平统一。不料曹吴利用沈鸿英、陈炯明扰乱广东和平已经绝望。他建议采取革命手段创造一个新国家。接着讨论政府名称,李烈钧主张定名为建国政府,刘震寰主张用国民政府,蒋光亮主张用建设政府。最后决定为“中华建国政府”,责成大本营各部长筹备组成(后来许崇智反对,因为徐树铮在福建福州用过这个名称,因此国民党代表会议议决改用国民政府)。关于北伐问题,会议决定责成军政、参谋两部长与讨贼联军各总司令迅速筹备进行。关于统一财政问题,责成各军于一个月内将所占征收机关交出。
关于组织政府的问题,本来是在直系军阀篡夺总统的时候决定了的。孙中山曾在于10月9日通电###曹锟,致电各国政府请其勿承认北京贿选政府,并拟将大元帅府改组为正式政府。这一问题,事前曾派路孝忱到奉天征求意见,张作霖表示如果广州组织政府,他一定首先通电表示拥护。后来由于东江战事发生,组织政府计划只得搁下,直到此时才又提到日程表上来。
孙中山从事###革命几十年,始终没有找到革命成功的道路。辛亥革命胜利了,但是北洋军阀袁世凯夺去了胜利的果实,他仍然逃往日本做了亡命客。后来从讨袁战争到护法战争,他虽然屡次回到广东组织政府,但不是被野心家排挤下台,就是被自已的部下倒戈逼走。他所依靠的力量,大多把革命当作投机事业,当作个人升官发财的捷径的军人政客,他所拥护的国会,后来###成为直系进行贿选的工具,他一手提拔的陈炯明、后来成为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叛徒。目前支持他的滇桂军将领也并非善意,有钱就打一仗,没钱就按兵不动,他们都是来做买卖的,不是来革命的。
十四、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孙中山找到了出路
十四、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孙中山找到了出路
在此以前,即当反革命势力从四面八方包围广州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了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孙中山在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10月发表了国民党改组宣言,确定了联苏、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