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里尸香-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二百四十八章:女娲天神() 
雾气明显受到庙的影响,导致这一片变得稀薄了,虽然依旧有些雾隐朦胧,但已经足够将整座庙和水潭看清楚了。

    “进来!”沙哑的声音再度响起,似在催促。

    我走上石阶,一步步往上,来到了庙堂门口。

    里面依旧没人,庙堂最上方,一尊玄黄石雕人像端坐上首,面容威严,头戴流苏玉冕流,身上穿的也是冕服,宽袍大袖,腰系青绶。脚着高头木屐。

    石雕精美,栩栩如生,能很清晰的看到冕服上面锈着的龙凤纹,还有兵戈斧钺,战车骏马等等;明明一身文袍,却让人感觉到铠甲一般杀伐之气。

    这便是大越武王。

    雕像下面是一张供桌,上面干干净净,一字排列开三盏长明灯,一个香炉,一个蒲团,除此之外就剩墙上和梁上的一些壁画了,古风浓厚,完全看不懂。

    总之,一眼就能将整个庙尽收眼底。没人。

    我深呼一口气,缓缓走了进去,四下一看,这里香火不断,长明灯似乎永远也不会熄灭;庙里面的存在明显侍奉这里很长很长的时间了。

    “你是谁?”我问。

    “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沙哑的声音道。

    我沉默了一下。说:“我是守陵人的正裔。”

    沙哑的存在也沉默了一下,似乎有些犹疑,“守陵人有三,为什么两次都只有你来,另外两脉已经断绝了吗?”

    “没有,三脉守陵人家族依然在世。”我道。

    我不知道这样的对话意味着什么,如果是对方其他的陌生人或者陌生的存在。我是绝对不会透露自己的身份的。但鬼使神差,此刻的我竟然没有想要遮掩的潜意识,一五一十的和它对话。

    “那你们各自掌握的神器呢,是否还在?”它问,声音终于有了一丝波澜。

    神器?

    我心念急转,九星轮恐怕算一尊神器,它是在太不凡了。

    但听它的意思,好像孟冯曹三家都曾经掌握过神器,可…;…;闻所未闻啊。

    “你指的是九星轮吗?”我试探着问了一句,它存在的年月恐怕能久远的让自己无法相信。

    听对话,它明显是守候在这里,等候守陵人来这里做什么。

    至于是什么就不清楚了,爷爷从来没有告诉我任何信息,不光我,曹楠、冯大牛肯定也是什么都不知道。岁月太过久远,哪怕就算从先秦时代算起,那也是一百多代了。

    什么秘密都会被湮灭,尘归尘,土归土。

    这让我想起了那个在法事行间流传的预言,末法时代已经进入后期,神话时代将要重新降临人世间,天地格局将要大变,规则将要改写。

    “九星轮、碧落钟、封天印,三样缺一不可。”沙哑的声音说道。

    我心中顿时万千羊驼狂奔而过,碧落钟和封天印挺都没听过,就是九星轮,现在也不过是残次品。

    这里面,绝对又大秘密。需要三件神器!

    肯定不是拿来看的,而是来做什么!

    想了想,我急忙道:“守陵人家族传到我们这一辈,已经过去了不知多少代,很多事情的用途和真相已经湮灭,您能和我说说,这三样神器,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吗?”

    “你一点不知道?”沙哑的声音带着疑惑。

    “我只知道,金盆山上存在着一个不知道尘封多少年的秘密,而且与守陵人家族密切相关,其它的,我就基本不知道了。但我能感觉到,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推动我们前进,解封这个秘密。”我如实交代。

    不交代的话,这话题没法继续下去了,自己和庙里的存在掌握的信息严重不对称。

    “我也不知道。”沙哑的声音道。

    “什么?!”我大吃一惊,道:“怎么会?”

    “我只是守在这里等待守陵人的到来,其它的,我知道的也不多。”

    “那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为什么要守在这里?”我心急,一脸追问了三个问题。

    “我…;…;”它迟疑了一下,道:“我就是这座庙。”

    “啊?”我长大了嘴巴,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

    它就是这座庙,这怎么解释?

    难不成是庙成精了?

    “你可以称呼我为庙灵,我的使命就是等待守陵人的到来。”它又说了一句。

    我无语,还真是庙成精了。

    听说过狐狸成精,也听说过花鸟鱼虫成精,但建筑物成精。还从来没听说过,新鲜!

    “好吧庙灵,那我可以知道,你在这里守候多久了吗?”我试着问。

    “春夏秋冬为一个轮回,到现在,已经有三千五百九十六个轮回。”庙灵道。

    我万分无语,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中华文明宣传的是五千年,实际上真正有文字记录的,就三千年。

    夏朝,一般认为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只是王朝的雏形,还远没有形成朝代,茹毛饮血,文明程度很低。甚至还不如远在川蜀的三星堆文明发达。

    三千五百多年前,完全可以追溯到三皇时代,神话时代末期!末法时代早期!

    伏羲,女娲,神农,就是那个时期的始祖。

    这座庙,竟然源于神话时代末期,和先秦时代可是差着一千三百多年。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现代和隋王朝的距离,中间还隔着唐宋元明清整整五个朝代。

    这就产生了一个明显的悖论。

    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庙,怎么会供奉一个建庙一千三百多年后的南越武王?

    这就好比,隋朝时期建立的庙,供奉的竟然是现在某个国家的总统、总理,或者国王一样荒唐可笑。南越王赵佗,一个偏安一角的小国,国祚不过是百余年,何德何能,让一个神话时代末期的古庙供奉。

    这里面有事,要么是庙灵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寂寞的神经错乱,要么是南越王赵佗鸠占鹊巢。

    于是我道:“这里怎么会供奉赵佗的雕像,时间明显对不上!”

    “这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庙灵呵呵一笑。

    话音落下,庙门发出沉重摩擦音。缓缓关上,而后,庙堂上方的赵佗像开始向沙雕一样开始崩塌,缓缓露出里面一尊只有常人般大小的雕像。

    这是一尊白玉雕,是一个女人,人首蛇身,身披兽皮,手持一颗五彩的原石,浑身上下,散发着乳白色的光晕,看起来圣洁而美丽。

    这赫然是女娲的雕像!

    与现在女娲雕像不同,这个女娲的脸型相对立体,没有现代人那么圆润,而且身着也不是五彩仙衣,就是兽皮,很原始的样子,只遮住了身上最隐私的两个部位,肚脐腰肢一览无遗。

    “女娲娘娘!”我脱口而出。

    “这是女娲天神,人世间最后一位天神!”庙灵道。

    我点点头,这个形象,确实符合茹毛饮血的时代,并不是说女娲穿不起更加好的兽皮,而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

    她不可能穿绫罗绸缎,也不可能珠光宝气,因为那时候根本没有,顶多脖子上有一串贝壳。

    “为什么要掩盖成赵佗的像?”我追问。

    “为了保住这里的秘密,怕万一被发现,就像你说的,这里尘封了一个大秘密,应该是天神布下的。”庙灵回答。

    我缓缓点头,道:“女娲造人,女娲炼石补天,这些都是神话吗?”

    “女娲造人当然是编造的神话,人乃万物之灵长,与天地同寿。传说是由古神所创造,女娲也是其中的一员。”

    “那女娲炼石补天呢?”我又问。

    造人是假的,但炼石补天则不像是假的,这点连黄毛和胡来也这么认为,女娲补天肯定是神话了,但一定有原型。

    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大灾难,女娲率领人中豪杰平定了灾祸,于是才流传下了补天的传说。

    何谓补天,就是天漏了,大灾难。

    “神话时代末期,天地元气渐渐枯竭,人中豪杰沉寂,护界的力量越来越弱,时有异界邪灵蹿入侵。为祸四方,民不聊生,女娲天神见人间疾苦,率领人杰打退邪灵,而后在五台山炼神石补窟,堵住了邪灵蹿入人间的通道。”庙灵缓缓道。

    “什么?女娲炼石补天,竟然是这样?”我心中震撼,早就感觉这事一定有原型,没想到真的有。

    庙灵说的比较隐晦,解释明白一点就是,女娲为天神的时代,有异界邪灵通过某种通道进入人间,祸害四方,以至于天下大乱。

    女娲作为天神,率领人杰打退了入侵的邪灵,但…;…;邪灵肯定很厉害,女娲以及她所率领的人杰肯定是损失惨重,根本无力抵挡第二次,于是,女娲便用五色土练成了神石,将邪灵入侵的通道堵死了。

    这里面的信息很少。却足够的惊人!

    甚至细细去想,能让人生出一身白毛汗。

    而我们所流传的神话传说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和,大战,祝融不敌,以头触天地之间的支柱,不周山,造成天斜东南,漏成一个大窟窿,天火落下,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女娲见此,炼石补天,堵住了天窟。还砍下一神龟的四脚,代替不周山,撑住了天,灾难才慢慢消失。

    这两个版本其实去对照会发现,虽然内容不同,但骨架是一样的。

    都是出了大灾难,女娲设法堵住。

    庙灵说起来非常简洁,但完全可以想象,当时的战况一定非常惨烈,因为女娲之后,三皇时期便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五帝时期,开始了所谓的“文明时代”。

    而女娲的结局,是升天而去,这肯定是胡扯,女娲大战和炼石之后,肯定是陨落了。

    完全可以想象,与她一起消失了,还有一大票的人中豪杰,说白了就是那个时代的强大修炼者。

    他们消失以后,人世间便进入了末法时代,神话时代彻底结束!

    到了如今,修炼都成了传说中的存在,嗤之以鼻的东西,现在社会,讲的是“科学”。

    什么神神鬼鬼,根本没人信。

    尘封的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是骗人的,只不过,历史的长河渐渐遗失了太多的东西。

    现在的人,早已经对天地失去了敬畏,生存对许多人来说,是唾手可得。而实际上,在尘封的历史深处,有过一场决定人世间命运的大战。

    时间上或许会有误差,但一定有。也许是三千多年前,也可能是五千,甚至是一万年前。

    这让我想起了那个古修士,他被一根长矛狠狠的钉在马车上,或许,他就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

    那根长矛看起来非常不祥,很像是邪灵恶魔用过的东西。

    …;…;

第二百四十九章:三神器() 
矛是白骨制成的,非常阴冷,不知是什么东西身上取出来的。

    古修士被矛刺着,一直都没能苏醒,等他再次睁开眼,早已是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了。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女娲时代的人杰,但必定知晓很多的事情。如果有一天能再见到他,必须问问。

    可惜的是,通往他洞府的盗洞已经坍塌了。别的位置或许有通道,但无法知道通道在哪里。

    “既然来了,就给女娲天神上一炷香吧,区区一个南越小王不配,女娲天神还是受得起的。”庙灵道。

    我点点头,女娲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值得自己一拜。

    不过可以肯定,女娲肯定不是什么神,她只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修炼者,是那个时代修者的领袖。

    是她击退异界邪灵之后。被神话,成了天神。

    后事很浅显的例子就是关公,关财神,他的原型是三国时代的关羽,一个称不上有多么优秀的将军。被神话,成了关二爷,关财神。无比清晰的人为加工。

    不光是女娲,伏羲、神农,恐怕都是这样的。大功绩者被神话,成了三皇,成了五帝,成了天神。

    真正能称得上的神的,或许只有创造万物的古神,或者说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也就是老天爷。

    总之,神话时代末期是不应该有神的,否则神话时代不至于走向彻底的衰亡,进入末法时代。

    神,应该是无所不能的。

    我拿起三根香,虔诚的点燃,拜了三拜,然后插入了香炉。

    令我惊喜的是,三根香静静的燃烧着,没有灭掉,而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三根香燃出的烟,缓缓缭绕在女娲手上的那块五彩神石上,凝而不散。这块五彩神石好像不太一般。

    但我也没多想,神性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自己以前为了验证自己不祥人的身份,特地去乡东边的废弃土地庙上香,结果一点上就灭。

    这里面就有疑问了,谁灭的香?

    说土地神那是扯淡,一方小小的土地哪来的神?这其中应该是有一股很神秘的意志灭了香。它无所不在,冥冥之中主导着一切事物的走向,很神奇,看不见摸不着,却能真实感觉到它的存在。

    又比如说人鬼契约,监督和执行契约的,就是一个明明之中的意志,不论是人是鬼都忌讳这个意志。

    对自己来说,女娲受香是一件好事,如果连女娲都不敢受自己的香了,那自己身上的诅咒,可就变态到突破天际了。一个小小土地,一个小国国王不受自己的香,倒觉的没什么。

    顿了顿。我急忙将这些杂乱的念头甩出脑袋,问:“你听说过那个预言吗?”

    “听说过。”庙灵道:“是一个叫孟燕矶的人,看你和他有几分相似,应该是你爷爷吧。”

    我心头一震,惊道:“我爷爷来过这?”

    “对,他带来了九星轮,可惜残缺的就剩一个轮盘了。”庙灵叹息一声。

    “那我爷爷有和你说过什么吗?”我急忙追问,爷爷也是守陵人正裔,能进入这里正常。

    “他似乎…;…;急于想要开启这里的秘密,但九星轮残缺太严重,根本做不到。”庙灵明显顿了一下,似乎有些拿捏不定。

    我不甘心,追问:“你真的不了解这个秘密吗,你可是庙灵呀,你守护在这里,如果连你都不知道,那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呢,时间太过久远,先祖留给我们遗志,早已经尘归尘土归土了。”

    “正如你所说,我是这里的守护者,而不是探秘着,一旦知晓秘密便会泄露,所以我也是不知道的;在我诞生的那一刻,就只有一个意志。守候,等待守陵人的归来。”庙灵缓缓道。

    我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守陵人,守的是陵,肯定不是南越王的陵,也不是金笛夫人的陵,那会是谁呢?

    难道是女娲?

    女娲陨落后,便葬在了金盆山?

    又或者,口口相传有什么误会,中间这个字,并不是陵墓的陵,而是其它的?

    这也有可能!

    女娲早已经尘归尘,土归土,守着个陵,到底几个意思?

    “三神器,还有多少在你们手上?”庙灵主动,又说:“其实我也希望这个秘密能早日解开,或许在那个时候,我就能完成使命,获得新生了。”

    我摇摇头,道:“九星轮目前还差四个嵌珠,至于你说的碧落钟和封天印,别说在手了,听都没听说过。”

    “怎么会这样,上古时代传下九件神器,至女娲天神时代只剩下三件。分别就是这九星轮、碧落钟、封天印,九件神器件件都是神兵天器,不应该被尘封的才对。”庙灵道,似乎也很失望的样子,顿了顿又说:“这个秘密是被三神器联合封印的,只有找到它们,才能解开。”

    我缓缓点头,这些事串联起来,都能理解。

    就在这时,我突然脑海中电光火闪。想到了一件东西——传国玉玺!

    玉玺不就是印章么,不同的是,它特指皇帝专用的印章。那有没有可能,封天印就是传国玉玺?

    或者应该叫它,传国玉印更准确?

    这个怀疑不是没有道理,此前黄毛和胡来都说,在先秦时代,有两尊重器,一尊是掌握在南越国大祭司金笛夫人手里的九星轮,一尊是掌握在大秦王室手里的传国玉玺。

    既然九星轮是三神器之一,那和它齐名的传国玉玺,岂会是凡物?

    此外,还有一点至今在历史学界都有争议,那就是传国玉玺的制作材料。历史记载很明确,传国玉玺的制作材料就是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那个和氏璧。

    可是个人都明白。所谓璧,指的是扁圆形,中央穿孔的玉,就像是铜钱的放大版。

    注意重点,它的扁的,厚度比较薄。一个扁圆形、薄薄的玉璧,如何能制成一个四四方方玉玺?

    玉可不是金属,融化融化重新铸造就行了。

    直觉告诉我这里面绝对有猫腻,所谓的史籍记载,恐怕是有所隐瞒。而且编的都不太像话。

    如此去推理,传国玉印极有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