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庸处事智慧-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耻;他有私急,必须以公义而强横他。他有意于下,然而不能不已;说话的人要装饰他的美,而少说他一些不能做的方面。他有心攀高,实在不能及,说话的人为他举出过错,使他看到这方面的坏处,多使他不能这样做。有要想慎重智能的,就为他举出不同事的同类,使话利于我,却装着不知,以资助他的智慧。要想保存自己说的话,就必以美名来明示于他,而使他能看到合乎自己私利。想陈述危害的事情,就显示出对事情的毁谤,也能使他看到合乎自己私利的坏处。称誉他人与同行的人,规劝他事与同计谋的人,有与同于美玉的人,就必须大肆装饰他,使他没有伤害。与同样失败的人,就必须以明理劝他,使他不失去信心,使他自己多做努力,就没有因他的难而感慨他。自勇其断,就不以他的过失而恼怒他。自智其计,就不以他的失败而没有智谋。大意没有违逆,说话无所抨击,然后及时以智慧来辩解,这就叫做亲近不疑,而能尽自己的所说。”这些虽然是为游说人士所立的原则,然而今天对朋友、同事上下级,都是最优良的原则。
总的说来,说话不外乎是看准对方的目的,投其所好,再加上掌握时机的变化,以及细小方面的具体事项。这全靠每个人在实践中去领会,去发挥。
如果赞美对方过去的成就或行为,情况就不同了。赞美这种既成的事实与交情的深浅无关,对方也比较容易接受。也就是说,不是直接称赞对方,而是称赞与对方有关的事情,这种间接奉承在初次见面时比较有效。
要恰如其分地赞美别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如果称赞不得法,反而会遭到排斥。为了让对方坦然说出心里话,必须尽早发现对方引以自豪、喜欢被人称赞的地方,然后对此大加赞美。在尚未确定对方最引以自豪之处前,最好不要胡乱称赞,以免自讨没趣。
棘手之事求有经验的人帮忙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中庸》
有人在处世中摔了跟头、吃了亏,叹息自己缺少经验。其实在处世上可以借鉴学习别人的经验,生活中总有一些处世经验丰富的人,你可以与他们交朋友,不时地请教,得到他人的指点,这样你就会少碰壁。历史上的一些著名军事家,个人的智商是很高的,也何尝不是一个处世的高手,但是他还要招纳贤士来为自己出谋划策。如果刘备三不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出来,那么天下就不可能有他的蜀国了。诸葛亮就是刘备身边一个有经验的人。
相反,那个昏庸的袁绍,就不善于利用有经验的人话,田丰主动出谋划策,他不仅不领情,反而还杀了人家。这样的人如此对待有经验的人,不败才怪哩。
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心想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漂回来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过了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10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能力才能代表当下。尊重有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
与有经验的人相处,方法也要恰当。
1.不要事无巨细都去问。有些得失利益不大的问题,最好不要去请教。毕竟自己也要培养积累处世的经验。
2.请教时要虚心,注意力集中,否则让人感到你是假请教,或者误以为问题不重要。
3.毫不保留地谈事情的经过或存在的问题,这样便于对方的思考与拿主意。
4.可以对他的指点提出看法,让他进行修正。
5.把对方指点的话牢记于胸。赵子龙如果不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诸葛亮三个锦囊妙计,他是不可从吴国把沉湎于温柔乡的刘备救出来的。
克服天性的怯懦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
所谓“中庸”,就是要以人的内在要求(人性、本心)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依据,在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中寻求“中节”,也就是使内在要求,在现有的外在环境与条件下,得到最适宜的、最恰当的、无过与不及的表达与实现。
孔子身体力行,在《述而》中表现出“温而历,威而不猛,恭而安”的人格特征。同时,他在《子张》中还要求别人善于维护心理平衡,以实现安泰而不骄傲,庄严威风而不凶暴的理想人格,即“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处世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先自己不能有怯懦心理。没有一个人生而刚毅,也没有一个人天生具有钢铁般意志。普通人所有的犹豫、顾虑、担忧、动摇、失望等等,在一个强者的内心世界也会出现,只是停留的时间比较短而已。二战名将巴顿,号称“血胆将军”,当有人问他在开战前是否感到恐惧时,他说:“我常在重要会战,甚至交战中发生恐惧。”但是,他又说:“我绝不向恐惧屈服。”
同样,鲁迅彷徨过,伽利略畏惧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甚至想到过自杀。但这并不能否定他们是坚强刚毅的人。刚毅的性格和懦弱的性格之间并没有千里鸿沟,刚毅的人并非没有软弱,只是他们能够战胜自己的软弱。只要加强锻炼,从多方面对软弱进行斗争,你也能成为坚强刚毅的人。
只要希望还在,人生就没有真正的失败。
一位钢琴演奏家用了近二十年时间提高技艺,就在他的技术炉火纯青时,就在他横空出世、即将声名远扬时,一场车祸夺去了他的双手。他将怎样去面对这悲惨的命运?
这位钢琴演奏家无法继续他的钢琴之梦,但他成为一位著名的演说家。
在打击和磨难面前,仅仅停留于无休止的叹息,怨天尤人、诅咒命运,这样做是最容易的,却是最没有用处的。不会帮助你改变现实,只会削弱你跟厄运抗争的意志。现实总归是现实,并不因你的诅咒而有所改变。怨恨和诅咒人人都会,但从怨恨和诅咒中得到好处的人却从来没有。
悲观绝望,自暴自弃,承认自己无能,这是意志薄弱、缺乏勇气的表现,也是自甘堕落、自我毁灭的开始。用悲观自卑来对待挫折,实际上是帮助挫折打击自己,是在既成的失败中,又为自己制造新的失败;在既有的痛苦中,再为自己增添新的痛苦。
我们应该相信,挫折只是命运的附属品,它绝不能决定命运。命运还靠我们自己来选择,来掌握。
借人的智慧筑事业之基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中庸》
中的意思是中正、中和,不偏不倚;庸的意思是平常、凡庸,不争不竞。任何事物只要抱持一个中正的态度去做,就不会出现过错;无论什么人物,只要抱着一个平常的心态去交际,一定会达到平等、理解、知己的境界的。一个人的言行只要合乎中庸,很少会出现生活中的障碍,社会因此而得到安定平和。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持一个“中庸”,不要过也不要不及。有人什么问题都要从极端上去思考,要么想得极好,要么便是极坏,没有一个中和的方式。这样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便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正常沟通,所以必须采取中庸之道。与人沟通,是借人之力的前提条件;借之前要相谈,这是起码的常识。
通用汽车总经理斯隆曾说:“把我的财产拿走,但只要把我的人才留下,5年以后,我将使被拿走的东西失而复得。”这句话极其深刻地表明了借用他人之力的重要性。
一个人是否有实力不要紧,只要他善于交际,利用别人的智慧,照样能干成一番大事业。
理查德·西尔斯原先是一个代客运送货物的小商人。后来他开起一家杂货店,专做邮购业务,即顾客通过邮件订货,他通过邮寄的方式发货。由于资本太少,只能提供有限的几种商品,他做了5年,生意仍无起色,每年只能做三四万美元的业务。他想,必须与人合作,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把生意做大。
说来凑巧,当他萌发出合作的念头后,过不久就遇到了一个理想的合伙人。那是一个月色皎洁的晚上,西尔斯到郊外散步,突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不一会儿,一个骑马赶夜路的人来到西尔斯跟前,向他问路。此人名叫罗拜克,想到圣·保罗去买东西,不料途中迷了路,此时已是人困马乏。
西尔斯将罗拜克请到他的小店中住宿。当晚,两人谈得很投机,遂决定合伙做生意,并成立一家以他们两人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即西尔斯·罗拜克公司。西尔斯有五年经验,罗拜克实力雄厚。两人联手,可谓相得益彰。合作第一年,公司的营业额达到40万美元,比西尔斯搞单干时增长了10倍。
西尔斯和罗拜克都不懂经营管理,做点小生意还能凑合,生意大了就招架不住,两人都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他们决定寻找一个总经理,代替他们进行管理。
他们费心搜寻人才,终于找到了一个合格的总经理人选。此人名叫陆华德,在经营管理方面很有一套。他们把公司大权全部授予陆华德,自己则退居幕后。
陆华德接受任命后,果然不负重托,兢兢业业地为公司效劳。他发现,做邮购业务与传统生意不同,一旦顾客对购买的商品不满意,调换很困难。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很多顾客就会放弃邮购这种方式,公司的发展将受到很大阻碍。为此,陆华德严把进货质量关,决不让劣质品混进公司的仓库,以保证卖给顾客的每一件商品都“货真价实”。
那些厂商认为陆华德对质量的要求过于苛刻,竟联合起来,拒绝向西尔斯·罗拜克公司供货。
这是一件决定公司前途的大事,陆华德拿不定主意,赶紧去找两位老板商量。西尔斯从内心深处赞赏陆华德的做法,给他打气说:“你这些日子太辛苦了,如果能少卖几样东西,不是可以轻松一下吗?”
陆华德受到鼓舞,更加坚定了严把质量关的决心。那些厂商见抵制无效,担心生意被别的供货商抢走,最终不得不接受陆华德的质量标准。
陆华德刻意追求质量的经营策略,使西尔斯·罗拜克公司因此声誉日隆,10年之中,它的营业额增长了600多倍,高达数亿美元。
西尔斯作为一个外行,能够在短短十几年间,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商人,变成一个全美国知名的大富豪,得益于他恰到好处的处世的方法: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人,然后授予全权。
局限于小,就难有阔达与发展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发修身;则知所以修身;知所发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中庸》
为人处世,我是中心,无我无事,但是天地中有我,我心中也有天地,天下者是天下人的天下,决不能看作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所以古代的圣人说:“天看着我,百姓也在看着我;天在听着我,百姓也在听着我。”就是说,人才是天下的人才,切不可看做自己的人才;名器是天下的名器,切不可看作私有的名器。
只有以天地的心为人心,才能透彻于远大的义;以日月之照为照,才能达到高明的大义。能够存着这种心理,就会大公无私,就能问心无愧,用心不欺,平心无偏。
有人说:“管理国家的人,不怕没有人才,而是难于有公心;创立大业的人,不怕没有奇策,而是难于有真心。”有公心,贩夫走卒中都有勇士;有真心,愚人蠢才也能生智。所以说公直能平天下,恭敬能格神明,真诚可通天地。
不要以圣人自居而眼里只有自己,也不要自高自大而瞧不起他人。
在处世上,有种人错误地估价自己的地位。曾担任日本商社副董事长的海部先生,是公认的才华横溢的人,同时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以能人自居的大王。为增加自己的权威性,他经常亲密地称呼一些他从未见过面的政界大人物。他常对人这样说,“刚才田中先生打电话给我……”,或说“我刚刚参加过福田纠夫的记者招待会”。
随意称呼大人物的名字,是抬高自己身价的一种招术。因为如何称呼人,往往是两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和亲密程度的反映。如果你想借某领导或名人抬高自己的身价,称职务不如称某某先生效果好,而称某某先生又不如称姓名效果好。换句话说,越是随便,就越能给人以“自己与某某亲密无间”的印象。
但此种自抬身价的作法也必须视具体情况而定,而且要对被称呼的人有相当的了解,海部后来弄巧成拙,露出破绽,反而让人瞧不起。想真正“抬高”自己靠垫砖头是没用的,终究需要自己以成就与影响力说话。
《大学》中说“唐尧虞舜以仁做了天下的表率,而百姓都跟从他们,夏桀殷纣以残暴做了天下的榜样,而百姓也学了他们。只要他们改变了相反的行为,百姓才不从他们学取。所以君子有许多自己的方面要求助他人,没有许多自己方面就不会求助他人。所藏身于不恕里,而能明白于人的,是没有的。”
那么怎样抬高身价扩大知名度呢?王阳明说:“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就是大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岂能以自己的私小为家,岂能以自己的私小而存于一心?岂能各自孝敬父母,各自爱护自己家的孩子?
领导天下,就要自己属于天下,而不是天下属于我,领导天下,就得把天下的父母,都作为父母,天下人的子女都看作是我的子女,天下的孤寡独夫残疾废人,都看成是我的孤寡独夫残疾废人。天下的贤能都是我的贤能,天下的英才都是我的英才,天下人的富贵就是我的富贵,天下人的成就就是我的成就!这样又哪来的你我派系之争呢?又怎么有你我之别呢?又怎么会生出忌妒之心呢?
这些话不是说得很虚吗?一点也不虚,君不见有的人今天成名了,可很快又毁了名声。原因还是他人生格局小而自私,想“大”也大不了。所以说忘我而我在,无我而我存,这样才算是大。人人都有自己的所见,有了所见,就会执著于所见,并不肯自认为小,自认不对。于是陷于小人之见、孤僻之见,这样只能叫做小明、孤明了。这样的弊端就是不能远大,不会高明。即使远也不长久,即使大也不能覆载无遗,即使高也不能圆通无碍,即使明也不能明彻天地。这样的小方面成就,也不能与天地同流而万古常在。
请记住:如果,度量小就难以容人容物,心志小就难以廓然而大公,见识小就难以高远而悠久。执小就陷于自私,自私就一事无成。执私就拘泥于私,执亲就拘泥于亲,执戚就拘泥于戚,执于师友就拘泥于师友,执于党派就拘泥于党派,无所不执就无所拘泥。
必要时采取非常手段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