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使看电视、读报,亮亮都不会忘记,把一些新奇的词句、事情摘录下来。现在亮亮已经积攒了五个笔记本,卡片也积攒了不少,全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平时积累的大量材料让亮亮写起作文来从不发愁没有材料,在课堂上发言也颇具说服力。
  可见,培养孩子勤于动笔的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丰富生活阅历、积累经验都有极大的影响,父母要培养孩子勤于动笔的习惯,可以从这些方面做起:
  1。平时读课外书时,让孩子拿一支笔,摆开一个本,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是做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特别感兴趣的片断。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不对”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之,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培养孩子学习的好习惯(13)
2。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哪怕非常粗略、非常简单,都要记录,假以时日,就养成习惯了。
  3。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开头时可以非常简单,几个字,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甚至符号,之后是一句话,再之后可以逐渐复杂,写成片断,甚至写成完整的文章。关键是培养习惯。日记、随笔,仍然是以片断为主。
  4。让孩子随身携带纸笔,把自己脑中闪过的灵感捕捉下来。孩子的衣兜里随时揣着纸和笔,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仿佛是在告诉他们:“你能把随时闪现的想法记下来,你能抓住灵感的翅膀,不让它飞走!”要知道,我们教孩子这样做,对于他们的学习是多么重要。
  珍惜时间的习惯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能挤出一点点。时间的富翁不是靠年岁的简单积累,而是靠高度的使用效率。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在家里的床头、墙壁、镜子上贴了许多小纸条,纸条上面写满各种各样的文字: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有五花八门的资料。总之,当他在家的时候,不管在哪里都可以随时看到这些纸条上面的文字。外出时,他也不轻易放过闲暇的每一分每一秒,把小纸条装在衣服口袋里,随时可以掏出来看一看、想一想。像成功人士珍惜时间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我们可以发现,合理利用时间,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要素。
  如何有效地利用和管理时间,关系到学习的最终效率。合理利用时间的习惯,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孩子把有限的时间合理地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
  举个例子来说,小鹏每天下午5点30分放学,等公共汽车要花去10分钟左右的时间,乘车20分钟,回家需要步行10分钟。吃过晚饭,小鹏要把碗筷洗了,这得用去15分钟。按照老师的要求,他必须收看30分钟的电视新闻。
  此外,按照学习计划的安排,他要在开始做当天的家庭作业之前花3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全天的学习内容浏览一遍。他有一个习惯,即做所有的事情都有条不紊,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他开始做作业的时候至少已经是8点了。
  假如小鹏能够合理安排时间,那么情况就会有很大的改观。他每天从等公共汽车到下汽车,至少要耽搁3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完全可以掏出书包里的课堂笔记把当天的学习内容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看电视新闻和洗碗筷,这两件事情也完全可以同时进行,手里的活并不会对收看新闻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大多数时候新闻只需要我们用耳朵去听。这样一来,小鹏就能够在7点30分左右开始做家庭作业。
  由此可见,时间管理对提高办事的效率,尤其是提高学习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相同的时间,善于合理利用时间的人,会取得更多、更大的收获。
  帮助孩子充分合理地利用时间,最大的实现生命的价值,父母需要让孩子在对时间的利用上形成良好的习惯。合理利用时间的习惯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培养:
  1。指导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学习计划一般以一个学期为阶段,内容包括本学期的目标和任务、措施、时间上的安排和精力上的分配。如何指导孩子合理地制订学习计划呢?家长应该使他们明确这样的原则。

培养孩子学习的好习惯(14)
——既要明确具体又要切合实际。
  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有利于执行和操作。计划的目标明确、时间安排和措施具体合理,对孩子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如果对孩子过于苛刻,学习计划的目标定得过高,时间安排过紧,执行不了,便成为一纸空文。这样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什么帮助,还会使他们挫伤自己的自信心。所以在指导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计划的合理性。
  ——时间的安排上要注意灵活性和机动性。
  有个孩子这样订立计划:630起床,635~645锻炼,645~715背英文单词,715~725朗读语文课文,725~730吃早饭,730出发。这样的安排缺乏灵活性,如果由于某一天的单词量特别大而在715不能完成,就必然会使以下的计划都受到影响;同时,此时间表也订得太满、太死板。
  事实上,这样的学习计划是无法长期贯彻执行的。好的计划应该是留有余地、富有弹性的,比如规定630起床后花半个钟头左右的时间背单词,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朗读课文,可行性就要大得多。
  2。及时调整和修订计划。在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我们不能指望把每一个细节和不可控因素都考虑在内。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问题,要及时调整,在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大幅度的修改。我们要让孩子时刻记住这样一点:学习计划不是教条,它应该以适合具体的学习情况和自身实际为前提。
  3。善于抓住学习的最佳时机。孩子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在相同的时间段,心境好的时候学习效率高,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学习效率低;在一天当中,早晨和夜间学习效率高,下午和傍晚学习效率低。由于人的心理规律和生理特点会对人的各种能力产生影响,所以,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强弱在时间上表现出一种不均衡性。当然,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早晨的记性好,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性,有的孩子更擅长在午休之后进行记忆。
  可见,学习的最佳时机的出现没有定数,它取决于孩子的内在与外在诸多方面的因素。学习的最佳时机一旦出现,我们就要善于帮助孩子把握住它。这个时候既定的学习计划可能成为桎梏,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学习的灵活性,不要成为条款的奴隶。比如,当孩子刚刚听取了某位成功者的讲座,百倍激情地要开始学习英文,我们应该支持他,并鼓励他说干就干,而不要因为现在是下午,可能不利于学习就劝他不如等到晚上。
  4。让孩子学会“挤”时间。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就来。怎样教会孩子利用空隙时间呢?方法很多。比如,在无所事事的时候不要发呆,找一本书来读;看报纸的时候随手记下一些资料;外出游玩的时候认真观察景物,为写作文收集素材;在口袋里放一些英文单词卡片,有空就拿出来记一记;与同学闲聊的时候和他们讨论一下学习上的问题等等。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惜时意识,只要有了这种意识,孩子自己都会想到一些办法把空隙的时间利用起来。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1)

  很多人认为,幼小的孩子只要会学习就行了,至于生活的技能,有没有无所谓。没有一个孩子能在一天之内长大成人,也没有一个孩子能在一天之内学会生活的所有技巧,这样的教育只会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孩子。
  善于自我保护的习惯
  
  “缺乏安全感”,这是现时人们对于日益复杂、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的一种真切感受。同时,由于现在家庭基本只有一棵独苗,家长对孩子的人身安全感到更加忧虑,上学放学要亲自接送,回家后不准独自出外与小朋友玩,只能关在窄小的空间范围内,家用电器、炉具一律不准摸,怕有意外,孩子在家里就像个被捆住了手脚的机器人。
  其实,父母这种消极的举动并不能起到实质的作用,关键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建立起安全意识。
  在所有的交通事故当中,日本人的损失是比较小的,因为日本人很有安全意识。往往一进了饭店,他们就会问防火通道在哪里,一旦发生火灾,知道从哪里疏散。
  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危险。
  有项调查发现,60%的事故是发生在家里或者在家的周围。家是人过日子放松的地方,往往也更容易出问题。比如时常有报道小孩从楼上掉下来,还有小孩掉进臭水沟淹死的事。如若父母早有良好的保护意识,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们觉得自己大了,不再需要父母带着外出了,能独立到商场、活动场所了。可是,别看他们的身体发育已接近成年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仍然是普遍不到位,或者是缺乏相关的安全常识。父母不仅应有自我保护及保护孩子的意识,还应教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
  在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上,父母需要做些什么呢?
  1。让孩子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对于小学生,完全可以把一些安全知识教给他们:家用电器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煤气炉具的安全使用;化学物品、药品的标识及使用;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上学放学路上要与同学结伴走,不要随便与陌生人搭话或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能让硬物、锐器损伤身体任何部分等。儿童天生好奇、好动,不能硬性限制其活动,但一定要让其掌握安全知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例如,有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看到灯泡会亮,就自己找来一个灯泡,用金属丝去接电源,结果触电而死。如果事先孩子已懂得用电安全,又怎会发生这类悲剧。
  2。教给孩子意外发生时的应急措施。让孩子懂得应急措施非常必要,例如,煤气泄漏时要先切断气源,开窗通风,千万不能马上开灯、关电子打火开关,否则会引起爆炸;遇到意外,会打报警电话、急救电话如110、119等;懂得一些基本医学知识,如急救止血方法;万一被人强行拐带走,要懂得找机会逃脱或找当地公安机关、政府部门等。曾有报道一小学生被拐带后,被卖到一农村人家里,一天,他趁那家人出去赶集,逃到镇上,找到派出所,最后回到父母怀抱。
  3。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有的孩子也懂得安全知识,但天性淘气、贪玩、贪吃,自控力差,有时玩起来忘了安全,造成自己受伤或损伤别人,或控制不住自己,吃陌生人的东西而上当受骗。因此,父母平时要注意孩子自控能力的培养。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2)
懂礼貌的习惯
  
  礼貌是拉近自己和他人的一座桥梁,懂礼貌的人容易让别人接受,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所以父母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讲礼貌。学会礼貌待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田恬是个可爱活泼的小女孩儿,比较让妈妈头疼的一点是不懂礼貌。田恬饿了,会冲着妈妈大喊:“我要吃面包。”妈妈为了教会她用礼貌用语,本来听见了,但却故意不理。女儿叫了几声,见妈妈不理,就跑过来说:“妈妈你有没有听见我说要吃面包呢?”妈妈说:“我听见了,可我不知道你在叫谁呀,你又没有叫‘妈妈’。”
  女儿笑着说:“妈妈,我要吃面包。”
  “说得还不对。”
  “怎么又不对了?”
  “你要说:‘妈妈,我想吃面包,请您帮我拿,好吗?’”
  女儿重复了一遍这句话后,她才去拿面包。等女儿吃完,转身去玩时,却被她一把拉住说:“还没完呢!”女儿瞪着大眼说:“完了,吃完了!”她说:“你还没有说声谢谢呢。”“噢,还要说声‘谢谢’?”“当然啦。别人帮你做了事,怎么可以不说声谢谢呢?”这位妈妈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训练女儿学会使用文明语言的。
  也许很多家长为这样的孩子头疼:周末,客人来家里玩,妈妈对孩子说:“快叫叔叔阿姨好。”然而孩子漠然地看了客人一眼,扭头就回房间了,留下尴尬的妈妈和客人。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却这么没有礼貌,真让妈妈觉得脸上无光。怎么才能培养出一个讲礼貌的孩子呢?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懂礼貌的孩子呢?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1。做个好榜样。孩子有没有礼貌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而且孩子天生就喜欢模仿别人,所以爸爸妈妈在家里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讲礼貌,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比如有客人来做客的时候,要给予热情的招待;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以后,要对别人说谢谢;在收到礼物的时候,可以邀请孩子和你一起写感谢卡等。有了你的示范,再遇到类似的情形时,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学你的做法。
  2。有些妈妈为了不让孩子打扰来访的客人,一般都会把孩子打发到一边,让他们自己去玩。这样做也许能够获得一时的安静,但是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能力。他会想:妈妈为什么不让我跟客人一起玩?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久而久之,家里一来客人,他就会自动躲到旁边去。所以,当有客人来访时,你应该向孩子介绍一下来的是什么客人,再向客人介绍一下你家的孩子,并让孩子帮客人拿拖鞋、拿杯子,千万不能把孩子排斥在外。
  3。设置场景。有的时候孩子学会了礼貌用语,但是却不知道该在什么场合下使用。本来应该说“谢谢”,可是却说了“阿姨好”。所以家长可以设置一些场景,比如见到外人的时候热情地打招呼,教孩子说“你好”,走的时候教孩子说“再见”。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又能够给孩子实际的体验。
  4。不要强迫孩子。不要认为孩子这么小,就能够掌握在你的手里,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甚至有些叛逆。很多家长在孩子没有礼貌的时候强迫孩子,比如有客人来家里,孩子躲着不叫人,家长就拉着孩子,拼命地让孩子向客人问好,结果会以孩子大哭而告终,这样非但达不到目的,还会产生反作用。

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3)
孩子不肯说,可能有很多原因,也许是害羞,也许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客人打招呼……如果孩子就是犟着不肯说的话,家长可以暂时放弃,等到孩子平静了以后,再告诉他:“这是应有的礼貌,你去别人的家里,也希望他能够热情欢迎你呀。”让孩子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或许能够帮助他理解。
  讲究卫生的习惯
  
  卫生习惯是孩子生活习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关系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保持孩子的健康、树立孩子的小小形象都是必不可少的。儿童应该从小就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奇奇的母亲是位医生,因为职业的关系,她特别注意培养女儿的卫生习惯。妈妈跟奇奇说:“要做个讲卫生、爱清洁的孩子,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比如说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
  奇奇问:“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妈妈告诉她:“因为手每天要碰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很多细菌,要是在吃饭前不洗干净,吃饭时不小心把细菌吃进肚子里就会长出虫子来,有虫子,就要去医院打针吃药了。”等她稍大一点,妈妈还进一步告诉她,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
  每次奇奇洗手时,妈妈都为她准备好肥皂、擦手毛巾,放在奇奇容易取拿的地方。而且交给孩子洗手时要把袖子挽起,以免把衣服搞湿了,并教给她手心手背都要洗,而且耐心地给孩子做示范。
  于是,奇奇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洗脸、洗手。尤其是吃饭前,从来都不用人提醒,自己主动去洗手,打肥皂,把手擦干。奇奇现在已经完全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长们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
  1。洗手、洗脸。还不会站的孩子,可让他坐在父母膝头,由父母给洗脸;能站起来后,就应让他站着洗;待孩子能自己打开自来水管时,应在大人的照看下,让他在自来水管下自己将脸、耳后、颈部、手腕等处洗干净。
  要让孩子养成早晚洗手洗脸,外出回家、吃东西前均洗手的习惯,还要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主动洗手,弄脏手、脸后随时洗净。
  2。刷牙、漱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