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起南洋-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京城的气氛。非常的诡异。南方大军正在同新华军鏖战。但是,战斗开始半个多月了,却还没有任何的捷报传来,这让朝堂上的诸公都有些担忧。道光帝更是一日三问,询问南方的战局。只不过。每一次都让他非常的失望。

    1月29日,前线军队终于送来了奏折,还是由蒙古郡王僧格林沁所写的奏折。只不过,奏折有两份,但是内容却是大相径庭。前一份奏折上说,清军正在同新华军激战。虽然初期受挫,但部队士气并未受到影响,惠亲王爱新觉罗。绵愉更是表示,击败新华军指日可待,一切都非常的乐观。但是第二份奏折,完全就是叫苦连天了。部队损失惨重。新华军火器强悍,借助地形优势,清军无法突破新华军的防线。搞不好大战会一直持续下去,短时间内想要把新华军赶回南洋,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军机大臣们收到这两份奏折之后,也都皱起了眉头。他们一个个都是人老成精的家伙,当然能够分得清这两份奏折的真伪了。很显然。南方的战事是遇到麻烦了。只不过,他们该怎么像道光帝禀告呢?众人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没有拿定主意。最终,只得原封不动的把两份奏折都递交给了道光帝,让道光帝自己来决定。

    今年的冬天特别的寒冷,道光帝的身体月越来越差了,脸色苍白,就仿佛是要行将就木了一样。看完了军机处送上来的两份奏折之后,道光帝更是脸色煞白。

    “哼!看来朕的弟弟也知道报喜不报忧了。可是,这对于战事。有什么帮助?来人,传朕的旨意,招惠亲王回京,南方的战事,交给直隶提督陈金绶来指挥。”道光帝阴恻恻的说道。

    “是。陛下,奴才这就去拟旨。”军机大臣穆彰阿连忙说道。

    “先不忙,你们说说,南方的战事是否真如僧格林沁所言,已经糜烂到了极点了?朕的三十万精锐大军,居然那新华国几万军队毫无办法。”道光帝问道。

    “陛下,奴才以为,前线军队只不过是稍微遇到挫折而已,不会太严重的。陛下洪福齐天,必能保佑我大清江山稳若磐石的。”穆彰阿说道。

    “哼!朕要听的是实话。”道光帝声音冰冷的说道。他还没有到老糊涂的地步,真话假话还是分得清楚的。虽然,穆彰阿是他最信任的臣子,但这个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斥责他。

    “奴才罪该万死,请陛下恕罪。”军机大臣穆彰阿连忙跪地求饶。

    “裕诚,你说说,大清的军队,真的打不过新华军吗?”道光帝直接点名了。裕诚是兵部尚书,在这个方面,也是最有发言权的。只不过,裕诚却有些犹豫,不知何地该怎么回答。

    犹豫了一下之后,裕诚还是决定实话实说:“陛下,相比新华军,大清的军队这些年确实是有些荒废了。特别是在武器方面,我们和新华军的差距非常的大。经过我们收集到的情报,新华军装备的火器,比英国人还要厉害。因此,前线军队暂时无法取得进展,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你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够击败新华军?”道光帝问道。他知道,裕诚说的是实话,虽然这个实话不太让他高兴。但是,他却并没有因此而责骂裕诚。

    “陛下,奴才认为,大清想要在短时间内打败新华军,是不太可能的。为今之计,只能从长计议,针对新华军的优势,重点发展火器,等到大军的火器能够和新华军相抗衡了,那我们要击败新华军,就比较容易了。”裕诚回答道。在鸦片战争当中,清军就是因为武器装备大大不如英军,最终导致清军惨败的。现在和新华军开战,清军还是吃了这方面的大亏。

    “陛下,火器发展,可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够追上新华军的。我们和新华军的差距,实在太大了。况且,一旦给了新华军足够的时间,等到他们消化了广东之后,我们要想击败他们,那就更加的困难了。”军机大臣潘世恩跳了出来,反驳裕诚的建议。

    道光帝皱了皱眉头,这些天以来,他也重点了解了一下新华国的资料。虽然很多消息都是从洋人那里得到的,可信度还不能确认。但是,他不得不佩服,新华国以两三百万人的人口,就打的西方强国乖乖认输,退出南洋,这让他非常的羡慕。如果满清的军队有这样的战力的话,在鸦片战争当中,也就不会被英军打的满地找牙,把天朝上国的脸面都丢光了。

    裕诚和潘世恩两人的观点,都各有各的道理。清军如果不发展火器的话,恐怕不是新华军的对手。但是,火器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发展起来的。一旦给了新华军足够的时间,到时候就更加难以收拾了。毕竟,广东可是有着上千万的人口的,比新华国的人口还要多出两倍,等到新华国消化了这些人口之后,肯定会如虎添翼,成为大清王朝的心腹大患的。

    “那你们说说,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道光帝冷着脸问道。

    “陛下,火器方面的差距,其实也不难解决。虽然我们大清自己制造的火器,比不上新华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向外购买,这样也省时省力。至于新华国消化了广东的人口,那就更加不是问题了。我大清人口超过三万万,就算新华国获得了广东的人口,也比我们少得多。只要我大清的军力发展起来了,足以轻易的灭掉新华国。”裕诚说道。满清政府,向来不重视火器的发展。明朝末年,中国的火器都还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满清入关之后,惧怕汉人掌握了火器之后对满人的江山构成威胁,所以禁绝了火器,那些制造火器的工匠,也通通被杀死或者流放了,这直接使得中国的火器发展,大大的落后于世界了。而现在,满清终于自食恶果了。

    “对外购买,向谁购买?”道光帝皱着眉头问道。到现在,他都还没有改变自己的观念,依旧认为中国是地大物博,应有尽有的天朝上国,又有什么需要向外国购买的呢?

    “陛下,我们可以像英国人购买。英国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的火器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裕诚说道。

    “英国人?不行。”道光帝立刻拒绝道。他怎么可能忘记被英国人打的满地找牙,不得不签署屈辱的条约呢?现在又要向英国人购买武器,他实在是拉不下这个脸啊。

    “陛下,除了英国之外,我们无法向其他国家购买武器啊!”裕诚连忙说道。武器了不比一般的商品,想要购买的话,也得经过对方国家的同意才行。裕诚这段时间已经和英国驻华公使砵甸乍爵士接触过了,他侧面了解了一下,如果满清政府向英国购买火器的话,那是完全行得通的。

    “裕大人,英国人的火器,似乎也比不上新华军的火器吧?”潘世恩问道。

    “潘大人,英国人的火器,确实比不上新华军的火器,但也相差不多。难道你认为,新华军还会向我们出售火器吗?我们能够买到的最好的火器,就是英国人的火器了。”裕诚说道。

第两百七十九章 军火生意() 
ps:第三更到,求订阅,求月票和赞!感谢书友〆黯﹏嘫的打赏!感谢书友极度深海潜水、剑的光辉、弦月半的月票!

    英国驻华公使馆,位于北京城东交民巷。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后,英国就派遣公使前往中国,以维护大英帝国在中国的利益。只不过,因为新华国突然对满清开战,使得英国公使前往北京的时间不得不向后推迟了。但是,在1843年1月上旬的时候,英国驻华公使砵甸乍爵士还是赶到了北京。

    在新加坡和海峡殖民地总督文咸商议过之后,英国对华的外交政策开始出现了转变。之前,英国是想要千方百计的打压满清政府,以逼迫满清政府开放市场,以便能够从中国掠夺大量的财富。但是现在,新华国对满清开战,使得英国的利益受到了威胁。新华国早已经成为了英国在南洋乃至整个远东地区最大的敌人。一旦新华国获得了中国的人口之后,英国更是无法打败新华国。因此,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哪怕是为了削弱新华国的实力,英国也需要扶持满清政府。

    抱着这样的目的,英国驻华公使砵甸乍爵士到任之后,主动约见满清的大臣们。只不过,现在满清的大臣们,大都对英国保持着警惕,砵甸乍爵士的拜访,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不过,当砵甸乍爵士带着大量的礼物拜访了满清军机大臣,兵部尚书裕诚之后,转机出现了。裕诚本来就对英国人的火器很敢兴趣,而英国方面也希望能够通过向满清输出武器,一方面赚取巨额的利润。另外一方面则是扶持满清,让满清和新华国拼个你死我活,他们好从中获利。

    1月30日早上,一辆马车从英国驻华公使馆驶出,车轮碾压过一个个的水坑。溅起泥水。坐在马车内的英国驻华公使砵甸乍爵士,透过车窗,看着因为积雪融化而变得泥泞的道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北京真不是一个好地方,难以想象,这竟然是一个东方强国几百年来的首都。和伦敦相比差得太远了。这个国家,也和整个城市一样,已经慢慢的腐朽了。未来的世界,是西方的,东方,已经注定衰败下去了。”砵甸乍爵士暗暗的说道。他心里非常的骄傲。曾经的东方大国,足以让整个世界都感到恐惧,而现在,英国已经将东方大国踩在脚底了,未来,他们还将从这个大国的身上,进一步的攫取更多的利益。

    砵甸乍爵士这一次是受满清军机大臣。兵部尚书裕诚的邀请,前往兵部衙门,商议满清向英国进口武器事宜的。道光帝已经接受了裕诚的建议,准备向英国进口一批先进武器,用来训练新式军队,以抵抗新华军的进攻。道光帝知道,如果不打败新华军的话,满清的江山就全都完了。满清已经坐拥两百年的江山了,他们可不希望重新被赶回到关外苦寒之地去。现在的满人,享受了两百年的安逸生活之后。一定回到关外,估计已经没有在那种艰苦环境生活下去的能力的。因此,道光帝非常的清楚,满清已经没有退路了。

    上午9点半,砵甸乍爵士的马车来到了兵部衙门。下车之后,看着恢宏的兵部衙门,特别是门口的两座石狮子,砵甸乍爵士有些感慨。这个国家的军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却有着如此富丽堂皇的兵部衙门,他或许已经找到这个国家的军队为什么会这么孱弱的原因了。

    砵甸乍爵士被兵部衙门早已经等候在门外的官员带到了会客厅里,兵部尚书裕诚早已经等候在那里了。

    “裕大人,上午好。”砵甸乍爵士看到裕诚之后,主动微微俯身行礼。虽然英国打败了满清,但这个时候的他们,还远不如后世那么嚣张。

    “公使大人,你好,请坐吧。”裕诚显得有些矜持,他可是满清的一品大员,必要的礼仪还是要有的,架子也端的很高。毕竟,这些洋人,始终都是蛮夷嘛。就算他们的军事实力再厉害,但那又有什么用呢?

    “来人,上茶。”裕诚吩咐到。很快,就有人送上了香茗。

    “啧。裕大人,这茶真是不错。”砵甸乍爵士喝了一口茶之后,开口赞赏道。英国每年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茶叶,午后来一杯红茶,这已经成为了大多数英国人的习惯了,而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在之前和中国的贸易当中处于入超的原因。不过,现在英国已经占领了印度,英印殖民当局正准备在印度大规模的种植茶叶,到时候的话,英国在茶叶上对中国的依赖,或许就不会这么大了。

    “公使大人,这可是武夷山的大红袍。既然公使大人喜欢的时候,走的时候本官送你一斤吧。”裕诚骄傲的说道,仿佛很有面子一样。

    “谢谢裕大人。”砵甸乍爵士感谢道。

    “公使大人,这一次找你来,是我大清想要向贵国购买一批武器。”裕诚说道。

    “裕大人,不知道贵国想要购买什么武器呢?步枪,大炮还是战舰?我向您保证,大英帝国的武器装备,向来都是世界一流的。”砵甸乍爵士连忙说道。现在这个时候,他仿佛已经化身成为了一名商品推销员一样。开始喋喋不休的向裕诚推销英国的武器装备。特别是英国陆军以前的制式步枪‘伯卡式’步枪,更是他推销的重点。‘伯卡式’步枪是英国陆军装备了近三十年的一种步枪,采用前膛装弹,燧发,有效射程一百米左右,性能算是比较先进的步枪。只不过,通过战场上获得的新华国陆军装备的‘飞鱼’步枪,英国陆军已经研制出了自己的后膛步枪。经过检测之后,性能非常不错。英国陆军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换转,而换下的‘伯卡式’步枪,堆积如山,如果能够出口给满清的话,正好可以赚取一笔利润。

    “公使大人,我们需要一种能够和新华国陆军装备的步枪对抗的步枪,还有火炮。”裕诚说道。从前线传来的消息,新华国陆军装备的射程远,射速快的步枪和火炮,让清军吃了很大的苦头。这也是满清政府最想要购买的武器装备,至于战舰,裕诚则没有什么兴趣。满清向来实行闭关锁国,习惯关起门来过日子,对于海军,根本就不重视。沿海各省的水师,也只能在内河或者近海扑腾一下而已。

    “裕大人,您放心,我们的‘伯卡式’步枪,虽然比新华军装备的步枪略差一点。但是,已经足以和新华军对抗了。贵国的军队数量,远比新华军多得多,完全可以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压制住新华军的。另外,我们的4磅炮和6磅炮,已经大口径的9磅炮和12磅炮,都是很不错的步兵支援火力,绝对不会比新华军的炮兵差的。”为了做成这笔生意,砵甸乍爵士开始忽悠了。只要能够从满清政府手里赚到钱,其他的都不重要。

    “‘伯卡式’步枪?”裕诚皱起了眉头。他当然知道英国陆军装备的‘伯卡式’步枪了。在鸦片战争的时候,清军就是被英国人的‘伯卡式’步枪压制的抬不起头来的。因此,裕诚也知道,这种步枪确实非常厉害。当然,能不能和新华军装备的步枪相比,他并不是很清楚。

    “是的,裕大人,‘伯卡式’步枪是大英帝国陆军装备的制式步枪。这绝对是一款适合贵军装备的步枪。只要贵国陆军能够熟练的掌握这种步枪的话,凭借巨大的兵力优势,贵国一定能够击败新华军,取得战争的胜利的。”砵甸乍爵士说道。

    “那么,贵国的‘伯卡式’步枪,卖多少银子一杆?”裕诚问道。

    “裕大人,我们都是老朋友了,英国和清国之间,虽然有过短暂的争端,但我们总体上还是友好的。因此,我们将以优惠的价格向贵国出口‘伯卡式’步枪。如果贵国想要购买的话,每支‘伯卡式’步枪,我们只卖20英镑,也就是八十两银子。”砵甸乍爵士说道。实际上,英国陆军内部的‘伯卡式’步枪采购价,也不过8英镑而已。砵甸乍爵士随便就翻了两倍多。再加上,这些步枪根本就是英国陆军淘汰下来的步枪,根本就直不起这么多钱的。

    “八十两?一万杆的话就是八百万两了?不行,这个价格太贵了。”裕诚连忙摇头。在他看来,清军如果想要打败新华军的话,至少要装备二十万杆新式步枪才行。这样算下来的话,就得一千六百万两银子了。大清朝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几千万两银子而已,这么多钱,根本就拿不出来。

    “裕大人,这个价格已经非常公道了。如果换做其他的欧洲国家的话,他们根本就不可能以这么优惠的价格向你们出口新式步枪的。”砵甸乍爵士连忙说道。

    裕诚还是摇了摇头,这么贵的价格,他可不敢答应。

第两百八十章 满清新军() 
ps:今天四更完成,求订阅,求月票和赞!感谢书友头昏愧咯我咯预感急1的打赏!感谢书友杀刚狼、金鱼叔叔的月票!

    “公使大人,这个价格太贵了,大清是不可能接受的。我们将考虑其他国家的步枪。”裕诚说道,他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砵甸乍爵士说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

    “裕大人,价格方面,我们还可以再商量。其他国家的价格,未必会有我们这么优惠的。”砵甸乍爵士说道。他可不想这么一笔大生意就这样溜走。

    “这样吧,裕大人,价格可以降到15英镑,就是六十两银子一支。这已经是我们能够给出的最低价格了。”砵甸乍爵士说道。一下子就剪掉了四分之一的价格,已经很让他肉痛了。不过,他也知道,他报的价格,满清方面是不会轻易的同意的。

    “六十两银子一支,这个价格还是太贵了。公使大人,大清将向贵国购买很多的武器装备,那么在价格上,能否再优惠一些。”裕诚问道。

    听到裕诚这么说,砵甸乍爵士心里一喜,更是确定了,这是一笔大生意。作为刚刚上任的英国驻华公使,如果他能够促成这么一笔生意的话,对于他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