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传宝典-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叔叔,而不是特指伯父)。

“伯伯,我爸让人给抓走了?”

“嘛玩意儿?让谁抓走了?别着急,儿子,跟我说说怎么回事儿?”修理店老板是个热心肠,平时跟王天佑也熟了,没事俩人还喝点小酒,吃吃羊肉串。听说王天佑被抓也跟着担心起来。

“有个人说是派出所的,说我爸没有暂住证,就把他关起来了。”

“哦,这两天查暂住证查的挺严的,你们老板没给你们办证啊,这老王也不说一声,不就几十块钱的事儿么。你回去找找你们老板,我先去所里看看,先把老王给弄出来再说。”

“谢谢伯伯,我先去找我大爷去了。”说完王易之赶紧回学校去了。

王易之几乎问遍了工地上的每一个工人,才找到苏大河的传呼号,赶紧到传达室急呼三遍。

“大爷,我爸被派出所的人抓走了!”电话刚响,王易之抓起就电话,“您赶紧救他出来吧!”

“我一会儿就过去!”苏大河回了一句,就把电话挂了。

王易之没办法,只能在传达室等着。等了有半个多小时了,也没见着苏大河的影子,王易之又急呼了他三遍,这次苏大河没回电话。

王易之在传达室门口转来转去,眼看就要吃中午饭了。王天佑和汽车修理店的老板一起走回来了。

“刚才把儿子都给急哭了!”汽车修理店老板大老远看见王易之在学校门口站着,“赶紧跟儿子去吃饭吧!”

“一起吃饭吧,今儿个我请请你!”王天佑想感谢一下修理店老板,今天要不是他,自己真要被关上几天,弄不好还要被送回老家去。

“老王,都不是外人,别跟我客气,我店里还有事儿,改天!”

“那行,改天我请你喝酒!”

苏大河直到下午两点多才回来,看见王天佑问了问上午怎么回事儿,晚上请王天佑父子俩吃了顿饭。

自从这件事之后,王易之感觉的出王天佑虽然表面上还是嘻嘻哈哈的,但明显话比以前少多了。

“易之,你好好上学,我和你三叔一起在村里承包了几十亩地,种点菜。咱们山里果子多,菜少,肯定好卖。”大二开学没多久,王天佑就过来告诉儿子自己要回老家了。

“种菜,种什么菜啊?”王易之想起小时侯爷爷种菜的园子了,但几十亩地可不是个小园子。

“现在还没想好,我回去跟你三叔商量商量,什么好卖种什么。”

“也行,您整天在这带着也不是个办法,但回去了别累着,注意身体。”

“我现在才五十,至少还能干二十年呢。你好好你的上学,家里的事你不用老惦着。”

老爸都五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想想自己也二十岁了。送走了王天佑,王易之不禁发出了感慨。

王天佑和王天保兄弟俩一起种菜,很快就见到了收益,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来,二十万的贷款也一点一点的还着。

种菜的行情就像股市一样,每年的价格都会有很大差异,起起落落非常正常。王天佑刚开始干的时候,不懂技术也不懂市场,看别人种什么,自己就跟着种什么,所以赔的时候比赚的时候多。

王易之休学那年,正赶上蔬菜行情不好,王天佑天天发愁,眼看前几年赚的钱就要赔进去,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王易之没和家里说自己休学创业的事,虽然休学了,但还是住在学校附近。他所谓的创业不过就是自己找个产品做个区域代理,然后一家一家去铺货。铺完货就等着客户要货,然后他骑自行车给送过去。

知道家里的菜不好卖之后,王易之就想帮着卖卖,反正自己平时也是到处跑。跑市场的时候,他发现除了菜市场,还有批发市场,饭店,学校等多个地方可以卖菜。

经过比较,他认为学校是最终用户价格给的高,而且用量也大。就找了几个学校的食堂,没几天就把王天佑家里的菜给卖完了。

毕业时,王易之受到这次经历的影响,选择了农产品流通这个题目。他不仅对整个农产品的渠道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而且还去了几个蔬菜种植基地,了解他们那里的蔬菜销售情况。

王易之又在图书馆找了十几本关于商品流通和农产品模式的书认真研读,理论加实践才写成了这篇论文。但王易之毕竟不是专业做学术研究的,在论点确立和论据使用上,却乏经验,所以写的并好。

导师说看不懂不是因为高深,而是真的看不懂,因为王易之并没有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王易之在研究资料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专家提出的三元两段论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由于不能抄袭,他只能把自己的论题叫做二元论,意思是要比三元两段论还先进的模式。

论据并不支持这种观点,从可行性和效益比来讲,三元两段模式远远要好于二元模式。王易之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毕业以后他一直也关注着那些实践三元两段模式的农产品企业。

095 海洋哥哥

 (新人新作,边写边传,阅读收藏,点击推荐,得您支持,我无遗憾,流血流汗,心甘情愿。)

第九十五章海洋哥哥

莫计得失,勿争短长。

-----------------------

王易之自从帮助家里卖菜成功之后,就开始做起了农产品流通的发财梦。通过自己调研之后写了这片毕业论文,还回家和老爸王天佑商量,由自己负责蔬菜的销售,让老爸和三叔专心在家种菜。

王天佑一听就火了,让儿子帮着卖菜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儿子是个大学生,进了城不容易,再回来跟着自己卖菜,这大学不就白上了么。

王天佑坚决反对王易之参与家里种菜的事情,宁可菜卖不出去,也不让王易之管。王易之犟不过王天佑,只要放弃了跟老爸合作的念头。

来自农村的王易之却总放不下内心中对于农产品流通的关注。每每想到老爸整天累死累活的下地干活,老妈这么多年都没这么辛苦过的下地劳作,还不如小贩们折腾几趟菜赚的钱多。王易之的心里就不是滋味。

卖菜的利润要远远大于种菜,农产品流通的每个环节几乎都是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上一倍。假如菜市场里买到的菜是一块钱一斤,批发市场的价格也就五六毛钱,而小贩在农户手里收购的价格不会超过3毛钱。

农户要承担全部的风险,因为农户一旦确定了品种,是无法中途调整的,无论市场好坏,都只能按照市场价卖。小贩和零售商却可以根据市场的行情,调整销售的品种,以保证自己的利润。

王易之在瞒着家里的情况下,做过几个月的小贩,亲自到农村去收购蔬菜水果,然后拉到市里的批发市场来卖。体验了小贩在农产品收购过程中的一些经营技巧和注意事项。

除了做小贩收购农产品,王易之还在自己租住小区的菜市场里租下过一个摊位,然后从附近的批发市场批发一些畅销的蔬菜品种进行零售。

有了这两次经历,王易之对于整个农产品流通环节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这次给辛鹏写的项目里,本来没有农业项目。这么多年,做的行业太多,农产品的项目被王易之给忽略了。这次看到自己的论文,王易之又有了新的想法。

很快王易之就出院了,向单位请的两个星期病假还剩几天,就在家里休养一下。

“老头儿,我哥给我打电话,他说着周末要过来,要给咱们温居来。”江小柔刚下班还没从单位出来,先给王易之打了一电。

“海洋要来,好啊,好久没见到了,也有点想他了。”

江海洋是江小柔的亲哥哥,比江小柔大三岁,跟王易之同龄,俩人倒是非常投脾气。俩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聊个没完。把江小柔扔到一边,俩人喝得酩酊大醉。

江海洋学习不怎么好,高考的时候考上了北京的一个大专,最后还没毕业。虽然没有毕业,可江海洋不愿意回老家,一直在北京混,成了正式的北漂一族。

江海洋虽然学习不怎么样,唯独对外语情有独钟,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了泡外国的妹妹。毕业的时候就靠着一口流利的外语,找了一家外贸公司做业务工作。

从2000年毕业到现在,江海洋已经换了三四家公司,却一直没有离开过外贸行业。现在是在一家欧洲的食品贸易公司中国业务处作业务代表。

江小柔毕业的时候本来应聘了北京的一家医院,因为王易之不愿意离开天津,江小柔也来了天津。江海洋说江小柔是有了男人忘了亲人,但亲人就是亲人,江海洋对这个妹妹是爱护的不得了。

江小柔来天津的时候,并没有找到工作,因为要进一个好一点的医院非常困难。

王易之把江小柔的简历打印了几十份,陪着她一家一家的去投简历,面试。最后,正好赶上开发区的这家医院刚刚开业没多久,正好在大面积招聘,解决了江小柔的工作问题。

这让江海洋对王易之和江小柔刮目相看,本来江小柔放弃的医院虽然是一家民营医院,但毕竟是在北京。没想到妹妹到了能进公立医院,以为要花不少钱。听妹妹说一分钱没花,就是俩人拿着简历一家一家跑下来的。

江海洋说她们俩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王易之说这是苍天不负有心人,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

王易之和江小柔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没有房子,没有存款,工作也不稳定。江海洋说有人就够了,其他的慢慢就有了。

2008年,房地产市场大幅度降价,看起来就像马上崩盘一样,王易之是学经济学的,又做过家装和建材的生意,几乎天天泡在各个楼盘,他认为天津的房价和北京上海深圳不一样。就算真的崩盘,天津的房价仍然处在价格洼地,不仅不会崩,而且还会上涨。

王易之决定买房,江小柔说他疯了。因为江小柔逼着王易之省吃俭用三年才把王易之以前和同学们借的钱还清,把王易之小账本上的欠款清单一一划掉。现在是一分钱存款都没有,这个时候说买房就是吃人说梦。虽然江小柔一直跟王易之说买房买房,但并没有要求这么急。

王易之把自己对天津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利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给江小柔讲明白。没有钱,又想买方,只能继续借钱,同学们借的钱刚还上,再去借实在说不过去,江小柔就给江海洋打电话,说要借钱买房。

江海洋二话没说,立即把自己这么多年的存款十万块钱给妹妹送了过来。

王易之和江小柔都在开发区工作,就在塘沽选择了一套六十万的期房。期房有两个好处,第一单价相对便宜一些,第二首付比例只需要两成。有了江海洋的十万,王易之又借了五万,【】就把房子买些来了。

借钱的时候,江小柔让王易之向公公王天佑借钱,可王天佑没钱,让儿子再等两个月,等地里的菜一熟就有钱了。王易之知道家里种菜需要资金,而且赚钱不容易,还要还贷款,就没等王天佑的钱。

“妹夫,你这房子不错嘛,真大。按照现在天津的房价这得一百多万了。你们俩都是百万富翁了呀!”江海洋一进门就仔细参观了王易之和江小柔的新家。

“是啊,我们现在是吃不上饭的百万富翁!”江小柔就喜欢在哥哥面前哭穷。

“没事儿,妹妹!哥哥我就是要饭也有你们一口!”

096 是个庸医?

 (新人新作,边写边传,阅读收藏,点击推荐,得您支持,我无遗憾,流血流汗,心甘情愿。)

第九十六章是个庸医?

君子以心导耳目,小人以耳目导心。——子思

-----------------------

“海洋!最近怎么样啊?”王易之作了手术之后,坐立起行不敢动作太大,连说话速度都变慢了。

“妹夫,你没事吧!说话怎么变这味儿了?”江海洋感觉到王易之说话的语气不像以前那样随意。

“哥,易之刚从医院回来!”江小柔不想跟哥哥隐瞒老公做手术的事。

“妹夫住院了?”

“没事儿,海洋!前两天有点不舒服,你妹子非逼着我住院,这不住了两天,啥事儿没有!”王易之怕江海洋不相信,站起来转了两圈。

“都住院了,还没事儿,到底是什么病啊?”江海洋见王易之避重就轻,有点生气,“我又不是外人,还瞒着我不成!”

“没大事儿,就是心脏不太好使了,有点磨损,安上两个小零件,现在又能正常工作了。”

“啥玩意儿?心脏不好使了,还有点磨损,到底咋回事儿啊!肯定不是小病,妹妹你说。”江海洋转问江小柔,不跟王易之打杈了。

本来王易之不让江小柔告诉任何人,所以江小柔一直忍着没说,现在王易之自己跟江海洋说了,她就不再避讳了,把得病的前前后后都告诉了江海洋。

-------------------

跟人合伙的公司关门之后,王易之无事可做,单位也不忙,正发愁没事干,房子的钥匙下来了。

房子下来之后,王易之忙着装修,买家具,里里外外都是自己亲自操办的。忙乎了三个多月,才把房子装好。

江小柔也不知道老公哪来的这么的精力,自打认识他就没见他闲过一天。即使三更半夜也不睡觉,第二天一早王易之也能起的很早,而且精力充沛。

“一天之计在于晨,这要是在农村,农民们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到了七八点都下地干活好几个钟头了。哪向城里人这么懒!”虽然到了城里也有十几年了,王易之动不动就说自己是个农民。

房子晾的差不多了,王易之和江小柔就退了租的房子,搬进新房住了。

搬进新房刚一个多月,王易之总感觉心口有点难受,一动就有一种把心脏放在盐水里泡的感觉。刚开始他还没在意,但这种感觉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王易之以为是累的,心想多休息一下就过去了。10月31日这天晚上,江小柔上夜班。这天正是周日,王易之在家也没事儿,非要去送老婆上班。

他们新买的房子离江小柔上班的医院不远,王易之就陪着江小柔一起步行过去。出门没走几步,王易之就又有那种难受的感觉,刚开始他还忍着,不想让江小柔知道。

快到医院门口的时候,王易之实在疼的受不了,就用手捂着心口蹲在地上。江小柔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可看见王易之脸色发白,就知道他肯定是病的不轻。

“老头儿,你哪难受,跟我说说!”江小柔虽然是职业护士,但对于病情的判断却一点注意也没有。

“我没事儿,老婆,你去上班吧,我休息一下没事了!”王易之蹲在地上向江小柔摆摆手。

“你脸都白了,肯定疼的不清,我怎么能把你扔在路边上班去呢”

“你看,我没事了,好了。咱们走吧”王易之又硬撑着站了起来,拉着江小柔继续往前走。

这一走不要紧,王易之的疼痛立即从心口想四周扩散开了,他咬着牙送江小柔到了ICU科。

“你先在这坐一会儿,我去科里请个假,陪你去做一个检查。”江小柔没让王易之回去,打算陪他去作个检查。

“我没事儿,你先去工作吧,今天人家都下班了,明天再说吧!”王易之怕耽误老婆上班。“明天我请个假,到你们医院来做个检查,行了吧”

“那你回去,好好休息,不要乱动了,明天一早你来找我,我陪你去做个检查。”江小柔虽然不放心,但也没有办法,只能等明天再说了。

-----------------------

“你今年多大?”心内科门诊的张主任手里拿着心电图有些疑惑的看着王易之问到。

“三十,前两个月刚过完生日”王易之现在的疼痛已经没有昨晚那么厉害了,但一大早老婆就打电话催他去做检查。王易之拗不过老婆只好跟单位请了假,来医院做检查。

“你再去验个血吧!”张主任不敢确诊,又开了一个检查单,递给王易之。

“大夫,我们已经验了血了,怎么还验?”江小柔下了夜班,已经换上了便装。见大夫看了半天心电图说不出什么毛病,还让验血,有点急了。“没见过您这样的大夫,想赚钱也没必要让人验两次血呀!”

“你是家属吧!从心电图上来看,你爱人的病很重,应该是心梗,但他的年龄和精神状态看,又不太象。这次化验跟刚才的不一样,我就是想确认一下,这也是对病人负责。”张主任看起来有六七十岁,非常精神,说起话来不紧不慢。

要不是王易之拦着,江小柔非跟张大夫吵起来。她认定了这个张大夫就是想多赚点检查的钱。

“你去办理住院手续吧!”张主任看了这次检查结果已经确认王易之就是心梗,拿起笔在王易之的病历上写结论,顺便给王易之开了个住院单。

“我也是这个医院的,我从来就没见过您这样的大夫,让人检查来检查去的,现在还让人住院,您刚才还说这个年龄不可能得心梗,现在又确诊了。您到底会不会看病。”江小柔没接张主任的住院单,拿起王易之的化验单和病历本,拉着王易之就出去了。

“怎么了,老婆?”王易之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