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一军师-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鲜于银冷哼一声,扭着身体,把头转到另外一边,不再观看张郃前军。
阎柔微微一笑,暗忖着道,鲜于银,现在你不屑一顾,将来可能会为此受些屈辱。
鲜于辅将他的儿子令自己带上,这其中既表明真心归顺之举,又有为自己儿子化解恩怨的意思在里面,可惜鲜于银不懂,呵呵,阎柔也不再提醒他,年纪时候吃些苦总是合算的,免得将来再如此败丧大军。
两人两骑行至军中,阎柔将来意告知纵马过来询问的骑尉。
听得阎柔是归顺而来,惊喜莫名的骑尉令数名护卒伴随而行,向着陈翎中军而去。
待阎柔、鲜于银两人来至中军,陈翎已得报知晓使者来意。
就地扎下大帐,陈翎跪坐上首,逢纪、张郃两人陪侍左右。
阎柔进得大帐,抬眼一观,只见一相貌风流之人正含笑看视过来,阎柔整束着装,移步上前,向着此人拱手半鞠一礼言道:“渔阳乌丸校尉鲜于辅帐下阎柔拜见青州治中陈大人!”
此时的乌丸校尉不必寻常校尉,实则是可以号令乌丸、鲜卑胡人首领的汉朝将官,至于那些异族首领、单于是否会听命行事,那么就看你自己的能力了。
乌丸校尉之上还有度辽将军一职,皆是定制将校。
一般都屯扎在五原曼柏县,与乌桓校尉合称二营。
一般流放的罪人都会发配到度辽将军辖地。
度辽将军,对于维护东汉北部边疆的安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维护东汉北部边防和处理北方民族政务的重要结构。
陈翎站起身来,虚扶阎柔一下,请其坐下之后,拱手言道:“阎公来意我已知之,鲜于校尉深明大义,决心投诚归顺我军,实乃皆大欢喜之举。他日待我家主公执掌河北之时,阎公可向度辽将军鲜于辅禀明我等感激之情。”
阎柔听罢陈翎所言,心中感叹,此人当是英杰也!
话不必多说,其中意味双方皆明白,陈翎无心以他人取代鲜于辅,仍令其为渔阳郡乌丸校尉,至于右北平郡,阎柔本来还想争上一番,可现在陈翎话已经说至此,那么就不必再说出口了。
匆匆向陈翎告辞之后,阎柔留下鲜于银,驰马向鲜于辅报禀去。
看着阎柔的背影,陈翎大笑起来。
逢纪、张郃两人不明主将此时为何发笑,乃问道:“大人何故而展颜?”
陈翎敛袖坐回原处,左右一顾,含笑言道:“元图、儁乂,起初来幽州之前,我还担忧塞外胡人侵扰内地,使得黎民百姓不得安宁,现在有鲜于辅、田豫、阎柔这三人在此,我不复虑也!”
陈翎心底暗暗道着,逢纪、张郃两人怎知田豫、阎柔两将的本事?
曹魏建立后,鲜于辅被拜为虎牙将军,封昌乡县侯,曾作为使节到蜀汉劝降,后来迁为辅国将军。若是没有陈翎的搅合,鲜于辅的经历大抵就是如此。
鲜于辅是这样,田豫、阎柔两人又如何?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中,阎柔遣使曹操,获封护乌丸校尉。
曹操在击败袁绍後又攻破南皮,阎柔领导乌丸、鲜卑等归附,又献出名马,跟随出征三郡乌丸,阎柔因功被封关内侯。在官渡一战后臣服于曹操,对曹操讨伐乌丸很有贡献。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将其视若兄弟,镇守北方,统帅幽州兵马。
曹丕即位后,拜阎柔为度辽将军。
田豫事迹较多,大概经历是这样的:
初从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
后来田豫常年镇守曹魏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多有功勋;也曾参与对孙吴的作战,在成山斩杀周贺,于新城击败孙权。官至太中大夫,封长乐亭侯。
如此三人归降了自家主公,陈翎岂能不喜,岂能不乐,岂能不大笑之,以显自己的快意?
第一百九十一回大事不好()
在陈翎纳降鲜于辅一势,令田豫、阎柔等仍为其部从,守牧边塞,提兵向右北平、辽西郡之际,温侯吕布攻占南皮的战斗开始了。
柳毅、公孙羽两人各率本部人马,携梯举盾,向着城下而去。
同时,许褚、韩猛两将率军从东、西两门一起攻向城墙上去。
沮授站在城头,看着四面八方铺天盖地而来的吕布军卒,心中满是苦涩,顾视左右,王摩、夏昭两人皆股栗。
原本沮授曾经想夜间出城,偷袭吕布大营,但为陈宫所看破,布下埋伏,沮授折损了一阵之后,便消了此般念头。
原本想着幽州不失,可以凭借着或有可能来援的逢纪一军,破此强敌,提兵助邺城主公防战,但在陈翎出翼州,向幽州而去之后,一切都是枉然了。
吕布攻城军力不强,但他的六千骑军一直在侧,沮授自忖无法破解,乃只得据守城池。
时至如今,一切都晚了!
士气低糜,城中粮尽,就算吕布不攻打过来,再围个月余,恐怕麾下将卒都会崩溃了吧。
何以沦落至此?
沮授看着吕布军中一小将攀爬云梯如履平地,速令弓手放箭,阻截此人上城墙。
三面弓矢射将过去,为那小将单刀劈飞,偶有遗漏,命中身后的士卒身上,痛苦叫喊着坠落下去,摔断了腿,流出的鲜血晕红了地面。
当初东平陵、高唐数战,在沮授面前一一显现,沮授默默回想着其中的错漏,一遍又一遍,得出一个虽不中亦不远的结论。
吕布或有勇力,但不是不可敌。
东平陵之役,若是郭图没有动摇退却,主公还是有希望能够战而胜之的;
退回河北之时,仅留下淳于琼、令狐邵、吕旷、吕翔等数人据守高唐,实在是大意了,自己若能留在河南之地,定然不会让吕布趁势取得平原郡内这些地域的;
田丰天姿朅杰,多有智谋,但为人刚直,权略多奇,挟大军布下背水阵势,为吕布之勇武所破,行半渡而击之事,河北名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齐上,竟不能敌!
由此袁军气丧,心中已存怯意,不敢与之战,这才任由吕布在曹操攻略邺城之时,趁机袭取乐陵等地,兵围平原城。
平原城是进军河北的要隘据点,此城原本是审配、张郃等人驻守,生怕不能敌吕布,主公乃遣麴义相助。可惜长乐一战,曹操借丧子之痛,大败己军,围邺而战。
由此,整个河北,主公袁绍陷入被动局面。
这一切,其中或有太多的缘由,但青州有骑军,才是真正的致命所在!
青州本无骑军,陈翎在琅邪制海船,让吕布得以扩涨骑军,这才有了东平陵城下文丑率骑军不能正面破敌,而只得与其缠战,最后败退的结局;
这才有了奉高与曹操邀战,虽败却不落下风,威风离去的凛烈气概;
这才有了登岸河北之后,奔袭各处县城,迅速清剿己方盘踞要地的优势;
这才让自己有了顾虑,不能出城援助邺城!
若无此六千骑军,凭着自己麾下原来四万的军势,难道不敢出城一战?
若无此六千骑军,前些日子,自己就可以出城扫荡吕布军势,将其逐出河北!
若无此六千骑军,自己击败吕布主力之后,现在或已经至邺城,解邺城之围了。
沮授如丧考妣,看着吕布率大军齐攻城池,无奈的令王摩、夏昭两将率军卒前往阻截。
南皮不可守,沮授已知之,历经月余的围困,城中饮水不便,民间怨声载道,仓禀告空,军心不稳,若非帐下将校乃是知心推腹之人,沮授怎敢依然留在城中。
这些军卒皆是幽州之人啊!
外面吕布虽然围困城池,但没有断了幽州消息,不时有使前来报禀,安次陷落、蓟县逢纪投降。这样的消息,吕布恨不得让城中所有军民知晓,怎会强加阻截?
现在麾下的将卒还能阻敌,只是因自己在此。
他们期盼着能够活着回至幽州,或者是在自己的帅领指挥下,坚守住城池,击退吕布的进犯。
作为胜利者、作为有功之臣,总比沦为逃兵、溃兵回至家乡,被现在将要占据幽州之地的陈翎抓捕起来,关押收监,来的好上一些罢。
公孙羽是公孙瓒的族弟,白马义从他自然是了解的。
但由于吕布军中,骑军为主公所全领,没有了这方面战马的支持,公孙羽只得组建起一支连弩、盾牌手为中坚力量的军伍。
现在他率领着军卒列阵在柳毅身后,配合着攻城。
柳毅率着他的军势蚁附云梯攀爬上城头去,密密麻麻的士卒人头耸动,承受着压制,努力向上登城。
公孙羽不时号令着连弩手狙击城楼之上探出头来向下射箭的袁军,同时又命军士见破城锥推进上前,准备破开城门,杀入其中。
公孙羽站在城下看的比较清楚,沮授军卒抵御此次攻城的信心不足,很多人都处于虚弱状态,勉力着维持着作战。
在他们的脸上,公孙羽分明瞧见了一股绝望的气息,只是在将校的强令中,这才上前交战。
败局已定,或许是他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公孙羽如此想着,心中兴奋起来,暗暗道着,袁绍你也有今天!
想起公孙瓒临死之前的种种,公孙羽感慨着,号令麾下将卒奋力击杀敌军,务必不放过任何一名袁绍士卒。
温侯、陈宫、吕玲绮等人在中军华盖之下观战,见南皮守军已无士气,陈宫叹了声,不再观看,在他心中,陈宫以为今日一战,己方必能攻克南皮!
温侯吕布看了一会,有些满意,含笑向陈宫言道:“南皮破城就在眼前,公台,接下来,某该如何行事?”
见吕布问起将来事宜,吕玲绮、宜霜、孙翊三人各个静心侧听,心中怀着期待,希祈陈宫所言能够让自己等三人能够纵马驰骋一战。
自进入翼州以来,六千骑军可谓一战未启,沦为吕布的仪仗。
看着其他诸将攻城略地,自己等人一功未得,如此境地之下,怎生能够让人愉悦?
陈宫沉吟半晌,正待开口说话,突有一骑急驰而来。
此人来至温侯吕布面前,半跪报禀言道:“主公,大事不好!”
作者题外话:书群号:一零**三八二五肆(108938254)
第一百九十二回袁绍兵败()
此使来禀之事,乃是曹操攻下邺城了。
在陈翎率军北上欲夺取幽州之后,曹操闻报不禁有些急躁起来。
须知,之前郭嘉与陈翎私下共分翼州之举,并无其他纸面协定可做凭证。待吕布攻下南皮、并占有幽州之后,已有养虎为患、虎大将噬人之兆。
等吕布平定幽州之后,想必不会停留在翼州平原、河间一线,静候自己攻击邺城罢。
肯定会挟大胜之势,侵入清河、广平、阳平等郡,攻击邺城。
若真的到了那般地步,自己围困邺城这么久,一切都是为吕布作嫁衣,河北将不复为己有!
如此想着,曹操遂收拢兵马,调令夏侯渊、夏侯惇两员大将至邺城,仅留曹洪一将在许昌,并荀彧、荀攸等一干文臣据守各处要隘,以策万一。
在张辽攻取聊城之时,曹操遣将徐晃、乐进、于禁等人轮番攻城,昼夜不息,终在陈翎招降逢纪之前,攻入邺城中。
这其中从平原逃回邺城的许攸,以及郭图两人功不可没,私下与曹操阴结勾连以为内应,赚开城门,这才让曹操觑机,攻下邺城。
许攸与曹操、袁绍都交好,无论侍奉哪一家,对于他来说,只要有高官厚禄,一切都成。
郭图则是因东平陵之战后,为袁绍所厌恶,看吕布、曹操两家夺取河北之地,兵围邺城、南皮,知晓袁绍无力翻天之下,这才起意向曹操投诚的。
两人迎曹操进城的同时,大肆杀戮仇怨家人。
孟岱与审配有嫌,郭图与孟岱、辛评相交好,又因孟岱为韩猛所斩杀,故此将仇怨报复在此刻还陷在平原的审配一族身上。
审配、逢纪两人一向骄傲奢侈,为袁绍长子袁谭所不喜,辛评、郭图都同袁谭亲近而与审配、逢纪有矛盾,故此,郭图在曹操进入邺城之时,欲行斩草除根之举。
郭图驱使着曹军兵卒将欲往审配府上之时,为辛评之弟辛毗所获知。
辛毗与审配兄子审荣交好,大惊失色之下,不敢通知审配族人,却告知审荣知晓。
审荣骇然,正待纵马前往审配府上,为辛毗所阻。辛毗令左右将其绑缚之后,借着郭图的名辞出了邺城,投平原而去,那里家兄辛评侍奉温侯吕布,自己这一去,想必不会被轻待。
许攸同样也率着家丁曹军扑向袁绍几个谋士的家邸去,荀谌是荀彧之兄,现在荀彧、荀攸两人贵为曹操重臣谋士,荀谌前程远大,不是自己可以得罪得起的。但其他几人,或有可能,趁此时机,一一剪除,以免将来或为其害。
田丰、沮授两人皆是袁绍的忠贞之臣,两人俱为智谋深远之辈,曹操若是招降此两人,将来自己将处何地?
又田丰、沮授两人声名远播,曹操慕名已久,若是闻知自己杀害其家族人口,怕是不妥。
许攸心中如此想着,不敢光明正大杀上府邸去,却偷偷派遣家丁前去一一通告,言道,邺城陷落,我闻田丰、沮授两人皆是刚烈之人,怕是不会降曹,若真是这般,难免会祸及家人,不如你等现在出城罢了?
田丰族人听闻,心中念着家主还在邺城,不敢远离,只是闭门不出。
沮授一家听罢,心中念着此刻沮授身在南皮,眼见袁绍已颓,不复之前荣光,乃在许攸的暗中私纵之下,携上沮授之子沮鹄脱出邺城,向着南皮而去。
趁中城中混乱之际,孔顺、华彦等一批袁绍文臣不接受许攸劝降,为其灭族。
而韩珩、董昭等一批文官则在许攸的劝进之下,向曹操投降。
文臣是如此,武将则是或没于阵中,或投降曹操。
朱灵、郭援、冯礼等将,见曹军破开城门,乃跪地乞降,遂保得性命无忧。
邓升、淳于琼等将,在混乱中为曹操大将曹仁、徐晃等所斩杀。
邓升是迎战曹仁,才被其砍杀的,而淳于琼则冤枉很多。
淳于琼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本来想投诚曹操,但他遇上徐晃,就很倒霉了。
徐晃自投曹操以来,每每遇上强敌,若说寸功未立是有些过了,但处境非常尬尴。徐晃驱马直入,纵马间见淳于琼率兵前来阻挡自己进军之道,大怒之下,不等两厢交谈,便持开山斧猛劈了过去。
淳于琼见之,自忖不是敌手,唯恐被斩,仓皇而逃。
淳于琼前面纵马逃窜间,为徐晃自背后斜斩而下,砍为两截。
外城嘈杂的声音传入内城,此时袁绍面色苍白,不复之前威风凛凛之状。
看着妻儿,军师田丰,大将文丑、颜良,外甥高干,赵睿等偏裨将校,袁绍喃喃自语着道:“何复如此?”
袁绍有三子,长子为袁谭,现已成年,有勇武,袁绍在外征伐间,便是此子留驻邺城,支持军政大事。
次子为袁熙,字显奕,刚及弱冠,才名不显,为人怯懦但有仁义之心,为袁绍所不喜。
三子为袁尚,还未及加冠,一十三岁的童稚小孩,相貌极似袁绍本人,为袁绍所偏爱。
把握着三子袁尚的手掌,袁绍看觑着垂泪中的夫人刘氏,心中意有所决,乃道:“曹操攻入城中,余者皆可生,惟有我不可免。”
袁绍此言一出,殿下众文臣大哭起来。
大将文丑、颜良等各个暗皱眉头,不知主公于此时,为何提起这些来。难道不是应该在曹操未攻入内城之时,想想对策,可有妙计解此困顿之境?
“元皓,”袁绍悲声唤了一句,接着说道:“元皓,我不求其他,只乞求于你,在此刻为我阻挡曹操片刻进军之势,让我能将三子送出,脱逃了性命去。”
田丰听罢,向袁绍躬身深深一礼,沉静说道:“主公但且放心,臣必不负所托!”田丰说完,转身退出殿中,向着残部而去。
见田丰离开,袁绍振作精神言道:“我掌河北之时,帐下大将千员,谋臣如云,此刻曹操即将下邺,汝等何去何从,我不复赘言。”
听着袁绍丧气之语,殿下的文臣哭声更大。
袁绍烦躁起来,对着文丑、颜良两将嘱咐说道:“汝俩人保我三儿出城,往投温侯吕布”袁绍此言一出,文丑、颜良大惊失色,急言道:“主公,吕布与我等亦为生死大敌,何故收留我等?”
袁绍呵呵一笑,没有解说,令两人抱上袁尚,急速出城去。
袁绍看着文丑、颜良两将离开,转身过来看觑向袁谭、袁熙两子,对着高干、赵睿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